登陆注册
11095100000007

第7章 塞下秋来风景异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是北宋的国之重器,正大光明匾!

宋仁宗时代,原本臣属于宋朝的党项人另立山头,并多次犯边,成为西北方面侵扰中原的强大敌人。由于三十多年来西线无战事,宋朝边防不修,将无良谋,士无斗志,是战还是和,文臣武将常常吵成一团。板荡识忠臣,无奈之下,朝廷走马换将,于1040年,调范仲淹做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范仲淹挂帅赴任,亲临前线视察,改革军事体制。考虑到历次交战败多胜少,为稳定大局,他采取了严密、积极的战略防御措施,高筑墙,广积粮,修我戈矛,渐渐竖立起一道坚固的边防屏障。

在军中的三年里,为了严密防务,他时时赴边城踏勘。边草摇曳,老马嘶风,望望天空中南飞的大雁,这位白头将军的心中有无尽的感慨,一阕《渔家傲》词,由此而生。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秋思》

在边塞的军营里,一个平常的秋日,薄暮时分,南飞的大雁已经启程,风住马歇,夹杂着间或响起的一两声号角;远处重山屏列,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在这个城门紧闭的军营里,偃旗息鼓,只有风景,没有战争,战争只是看风景的人内心的自我厮杀。边关将士端着一杯浑浊的酒,想起远在万里之外的家乡,归心似箭。可是边患没有平息,还没有像当年汉将军窦宪北伐匈奴,得胜还朝时,在漠北的燕然山上刻石记功,有何面目回去见江东父老。这种不知其期、不日不月的日子没有尽头,在寒霜遍地、羌笛声碎的夜晚,叫人如何能够安睡。于是,年老的将军愁白了头发,年轻的战士只能黯然落泪。

塞上秋日,从黄昏到深夜,在这个孤独的边城里,不是一个人在想家。

这是一幅中世纪边塞守军的集体影像,镜头推远拉近,有深景,也有细节刻画。荒凉的秋景喻示一年又到了下半场,草枯萤飞,一片萧瑟,加剧了将士心中的恐慌;再加上向晚之时,最是离人思家的时候。因为思我父母,忧我妻儿,塞外的风景也带着情绪,失去了原有的宽广气魄,笼罩着一片苍凉的、令人心慌的寂寥。“浊酒一杯家万里”,一杯浊酒,能暂且慰我久戍之苦,却销不了浓重的乡愁。词中,霜雪满头的老将军和士卒们一起为国戍边,他同样在家国之间默默地做着取舍,热切盼望着剑斩楼兰、刻石纪功、重返故乡的那一天。

范仲淹传世词只有六首,却篇篇都是精品,“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这些干净洗练的抒写闺情的文字,也已经远远高出当时囿于歌筵酒席、庭院回廊之间的艳词,令世人一新耳目。

爱国爱家,千古关情,特别是在国家和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已是共识。范仲淹是把宋朝的江山当成自家江山的人,他自觉地做着宋朝的主人。他的队伍,就是王者之师。据史载,在他镇守西北边疆期间,既号令严明又爱护士兵,并招徕诸羌推心接纳,深为西夏所惮服,称他“腹中有数万甲兵”。在军中,他赏罚分明,培养出了一批有勇有谋的将领,训练出了一批强悍勇敢的士兵,直到北宋末年,这支军队仍然是宋朝的一支铁军。在他和将士们的苦心经营下,1044年,宋夏正式达成和议,重新恢复了和平外交,西北局势暂时得以转危为安。

范仲淹不仅是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有诸多诗文传世。其中,仅一篇《岳阳楼记》,就足以奠定他作为文学家的历史地位。

如果说,《醉翁亭记》适合于逍遥林下时浅斟低唱,那么,这篇著名的《岳阳楼记》就应该站在山顶上,在最清醒的时刻,击节而歌。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文中一悲一喜,一明一暗,是岳阳楼上看到的风景,也是人生的两面。令人震撼的,是他取天地日月四时为景、情寄八荒的气势,这种气势中,有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的大胸襟,有江河千里、日月经天的大气场。浅者尚词采,高者讲风神,他的文章,绝胜不在词藻,词藻只是他编织天地格局的经纬线,他的江山草图自然天成。“嗟夫”以后,他直陈乐在人后、忧在人先的主题,是曲终奏雅、载道的最高范式,是君子立言。

对于士大夫来说,学而优则仕是第一步,这个容易做到。但是,如何学以致用,做个好官,却是被许多学有所成的人走歪的路。范仲淹走上仕途时,北宋建国已有六十年,承平日久,王朝的堤坝虽已筑牢,但隐患也已日积月累,是他最先发现了蚁穴,发现了这种富贵风流不能长久。自古以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已经成为封建士大夫进身退步的信条,范仲淹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也贬官在外,是“迁客骚人”,正“处江湖之远”,本来也可以采取独善其身的态度,乐山乐水,宠辱皆忘,可是他此时呈给仁宗的奏折《答手诏条陈十事》仍像诸葛亮的《前出师表》一样,充满了初出茅庐的激情,奏折中概述了北宋的军政之忧,提出了文治武功的治国纲要,指出士大夫为政为人应该敦礼教,厚风俗,识大体这些大方向,将个人的荣辱升迁全然置之度外,真刀真枪践行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进亦忧,退亦忧”的真儒怀抱。他的“忧”博大精深,容易理解,他的“乐”,可理解为“孔门三乐”,也可理解为忧世乐天,是为人处世的大道理,但绝不是一般的低俗享乐。欧阳修赞《岳阳楼记》说:“凿凿乎如五谷之疗饥,与世之图章绘句、不根事实者,不可同年而语也。”五谷可以疗饥,范文正公的境界,可以疗士大夫的精神。他用一生知行倡导的“先忧后乐”的节操,为儒家入世精神树立了一个新的坐标,成为中华文明史上闪灼异彩的精神富矿,是为官者的万世真法。

宋朝人物,以范仲淹为第一,已成千载共识。

一个小吏之后,两岁失怙,家无片瓦锥地,与寡母寄存荒庙两载,四岁时随母改适异姓,幸得继父怜爱,辛苦供读以至成材。从这些早年的经历中,我想,范仲淹或许就是宋朝皇室遗落在民间的一个遗孤,他生来人品贵重,有如潜龙在田,历百劫而不死,自得天地神灵化育。就像他成名成家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修范氏家谱,认祖归宗一样,他从草民成为国家栋梁后,也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要为北宋的江山传承做忠臣良将,因为宋朝的江山就是他的江山。检点他一生的见识与才力,他最适合的角色,其实应该是他那一朝的皇帝。

“不为良相,愿为良医。”这是范仲淹的名言。良相与良医,一为官宦,一为庶民。为官,他希望幸遇明主,得其政治主张,兴国利民。若不能为官,于百工之中,他愿选择为医,以行救人利物之善,他说:“夫不能利泽生民,非大丈夫平生之志。”

范仲淹一生风尘仆仆,像出没风波里的一叶孤舟,上马为将,下马为相,上承社稷,下怜苍生,文武兼备,用梦想照耀现实,没有时间把酒临风,参禅悟道,最终过劳死于任上。作为文臣,他取“文死谏”的态度,多次直言犯上,每遇大事临朝,他都郑重别过妻儿,交待好后事,说一句“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然后绝尘而去,时刻准备做社稷的祭品;数次贬放,他本着“世间荣辱何须道”的心态,不计名利,尊贤使能,信忠纳谏,常日奔走在田间地头,救灾前线,广施仁政,造福一方。作为武将,他轮台戍边,运筹帷幄,有勇有谋,不战而屈人之兵,有如宋朝的万里长城,定海神针。作为宋学开山、士林领袖,他开风气之先,以文章议论本儒宗仁,以人格魅力言传身教,悉心培养和荐拔人才,桃李满天下。作为一个高级官员,他家风纯朴,对子孙要求严格,奔走一生,至晚年自家却“田园未立,居无定所”,临终在呈给皇帝的《遗表》中,他一言不及私事,只为社稷黎民担忧……

千载范文正公,一生横平竖直,方方正正,立得起一个大大的“正”字。

苏轼赞曰:“其于仁义礼乐,忠信孝悌,盖如饥渴之于饮食,欲须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热,如水之湿,盖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范文正公的不世才量,以及诸般立身大节,一定让苏轼和我们一样,百思不得其解。苏轼最后的结论是,就像火本来温暖,水本来润泽一样,他就是衔着《论语》出生的这样一个天生君子,一生都踏着《论语》的节奏走来走去,我们终其一生学养而不能得的仁义礼乐,忠信孝悌,对他而言,就像人要饥餐渴饮一样,是天性使然,家常功课。没有人要求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是似乎就有一种力量,让他心急如火,分分秒秒,不得不这么做。想想,如果只是为挣功名,他不必常常九死不悔;如果功名是为了换富贵,他为什么贫贱不移;如果仅仅是为了万世之名,这个空名就有了我们不能高攀的意义,就是老子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就是庄子说的“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一个人能才兼文武,出将入相,博文约礼,集所有名器于一身,这种千年等一回的人物,只能让天下苍生徒生万千感慨,歌唱欢呼。

然而,自古雄才多磨难。正因为他倡导的庆历新政中道而废,接下来的王安石变法也无果而终,因此北宋终朝也未能呈现出诸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那样的盛世气象,以致最终金瓯破裂,偏安一隅。“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惜哉!

掩卷默想,我写这篇文章,其实也不是为了欣赏范仲淹这两篇人尽能言的词文,更没有一点资格评价他。因为我知道,范文正公天生自带圣人气象,他与天道绝对和谐而兼美,只有天地才能与他对话。我只是和一千多年来的读者一样,因为对这样一个人物有万千敬仰,因为对现实人生有难以言说的期待,才这样感慨莫名。这种期待虽然难以言说,却实在而分明。我知道,这也是我们每个人对我们这个时代的期待,对我们自己的期待。

“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塞下的将士和诗经时代远征的役人一样,早已回家去了,也愿范文正公解除人世的苦役,像衡阳归雁那样,去留无意。

同类推荐
  • 人生如画

    人生如画

    冯涨础的家属于“三和居委会”管辖。居委会干部们都知道本辖区里有一对名叫冯涨础和俞金妹的退休老人,特别有爱心,多次用稿费扶贫捐款。一次,老两口读报时发现有位农民工遇到了难事需要帮助,立即就献上一笔捐款。但干部们并不知道他的多姿多彩的人生经历。突然有一天,发行量近百万份的《上海老年报》上的一篇题为《丰收永远属于勤劳者——老劳模、画家冯涨础逸事》的文章引起了居委会干部们的注意,文章介绍了冯涨础在大西北、上海两地教书育人及潜心美术创作所取得的斐然成绩,并写出了作者深深的敬意与祝愿。
  • 西部的太阳

    西部的太阳

    西部历来是神奇而又迷人的。那些黄土地、红土地不仅生长着人们赖以维持生命的五谷,也生长着滋养人们精神和净化灵魂的诗歌。西部大开发,不应该仅仅是中国经济的增长点,也同样应该是民族文化的兴奋点,而且只有得到文化的虔诚关注,经济才能振兴和腾飞。晓燕的诗关注西部的历史和今天,关注西部的发展和未来,为西部黄金岁月的到来笑逐颜开:“时间之水流至 2000 年时 / 西部一改往日的无言和沉寂 / 突然站立起来 / 甩掉一年四季厚重沉闷的羊皮袄 / 西部,要把惰性和无奈扔掉”与其说这些诗句是诗人对开发西部的客观描述和主观警示,不如说是诗人对西部未来的迫切和激动。因为诗人已经预见到西部的土地......
  • 爱无助

    爱无助

    是—本从男人的视角来透视生活中女性的书,故而所写的人物皆为“男人的另一半”!
  • 我读.2

    我读.2

    本书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从作者、写作背景等方面,向读者多角度地呈示一本书的内核。主讲人对每一本书都经过了消化打磨,最后形成了中肯的评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沉稳客观地把各种思潮、社会文化热点传递给读者。
  • 中国古典诗词感发

    中国古典诗词感发

    《中国古典诗词感发》是一部感悟中国古典诗词的大境界、阐发中国古代文化的大智慧,令人在现实中受益终生的力作。它根据叶嘉莹记录的国学大师顾随的讲课实录整理而成,第一次全部公之于世。这部著作古今中外、文史哲禅兼容,通俗雅正、情感妙理合揉,严肃庄重、幽默风趣并在,诗内诗外,谈天说地,文采飞扬,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再现了一代大师的风神情采、覃思卓识。它把作诗与做人、诗词与人生相提并论,在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中,领会中国传统人生的妙义,感悟现实生活的哲理。
热门推荐
  • 做人要有心机 做事要有心计(全集)

    做人要有心机 做事要有心计(全集)

    本书综合了古人今人做人做事的精华,立足现实,取材于我们熟悉的事例,告诉读者做人、做事必备的生活哲学。
  • 桔梗胎记之王妃很妖孽

    桔梗胎记之王妃很妖孽

    齐素锦一朝为后,哪曾想阴谋层出不穷,被打入冷宫,夫君厌弃自己,一直疼爱的庶妹竟然是造成自己不幸的罪魁祸首,心灰意冷之际,冷宫起火,火光中却见血色冲天,正是凤栖梧桐,涅火重生。
  • 重生之张珍珍

    重生之张珍珍

    重生,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姚珍珍脑海中的时候,她第一个感觉就是要为姥姥、妈妈、还有生病的姐姐讨回公道,在再次见到那个男人之前,她要变强,变的很强。面对修改过的重生路,她又要掀起怎么样的波澜?读心术,一个她从来没有想过能够拥有的能力,却让她成为了主宰一切的人。
  • 绝世帝妃:帝君又吃醋了

    绝世帝妃:帝君又吃醋了

    在深海中沉睡数千年,终被唤醒,为寻一人,凝万物之力,破碎时空,让轮回重遇
  • 卿言卿语

    卿言卿语

    《卿言卿语》作者以“一介草根、随意领悟、走笔文字、快乐生活!”的心态,让读文字的人感悟到生活中的种种,她的文字,朴实不华丽,真实不造作,题材小而给人的体悟却深。亲情、友情、爱情皆入文章,家事、小事、世事尽在笔下,自然而然地呈现着生活的醉美,读着亲切,回味醇浓,字里行间处处弥散着生活的清香。
  • 过客小狼妖

    过客小狼妖

    “对不起,我……”“嘘,别说话,就这样吧,也不错呢。”她甜甜一笑。“我……对不起”“别说了,我都知道的,这是不可抗因素呢,对吧”
  • 猎杀终结者之猎杀陷阱

    猎杀终结者之猎杀陷阱

    猎杀终结者是一部魔幻小说,小说描述了侦破一起欲做人类之王的惊天大案。小说并不单纯追究情节的曲折离奇,而是着眼于《猎杀游戏》、《猎杀风暴》、《猎杀陷阱》、《猎杀咒吻》和《猎杀终结》五个篇章中的五十多个暗藏着血腥、恐怖与可怕的陷阱。在终结过程男女主人公所经历的无数陷阱中,那种极度危险、极度痛苦的煎熬和历练所表现出的坚强、无畏与执著,以及凭着非凡的智慧和精湛的搏击技艺,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总之,巅峰对决中无数陷阱被无情踏平和潇洒闯出,准确地传递出什么叫惊心动魄,什么叫匪夷所思,什么叫光明斗士。在这风云变幻凶险莫测的终结中,在坎坷中逆风而行,好运一直会陪伴光明斗士。
  • 女权至上之相恋第三眼

    女权至上之相恋第三眼

    二十岁了,愿望啊!快点实现吧!我要去一个不一样的空间生活!!当她对着天空大喊时,她真的花了双眸!自己掉在了什么地方了,为什么这里的人都男不男女不女的,那个……那个男人竟然长着三只眼,拍西游记吗?!!还强迫性的推给自己男人,还说什么必须要生孩子!男人也会生孩子?那不是高科技吗?兴奋!!这些男人都想生孩子,当我是种马吗?这里怎么都是帅得让人流口水的男人啊?都去一边等着,姑奶奶我今天心情不好,没心情理会你们!是男人就不许哭!你们还哭,我还想哭呢!从她真的穿越开始,过着让众女羡慕的生活了!!天马行空,女权至上,不喜者甚入!!!
  • 靜默如初

    靜默如初

    迷茫的人生需要填充一些细节,找寻在人群中消逝的日子,生活琐事亦是雅诗。
  • 广播剧编导教程

    广播剧编导教程

    广播剧是一门综合性艺术,也是一门具有想象力的艺术。它通过声音塑造艺术形象,营造场景,激发听觉美感。《广播剧编导教程》系统地论述了广播剧这门艺术的发生、发展以及创作过程。同时,结合长期教学方法与教学实践的摸索,《广播剧编导教程》尤其从广播剧的编剧、导演、制作三个角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述,并配以思考问题和获奖作品分析,是。‘本较为完善的广播剧创作类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