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95300000006

第6章

铺床——大字典的进攻——驿站上——显贵的车夫大人——奇特的前院——膳食供应——双像——传家宝——我们杰出的主人——“餐具和调料”——流放犯——饮料——丰盛的餐桌——主人大吃一惊——席间的礼仪——野性的墨西哥骡子——驿车和铁路

夕阳西下,夜寒袭来,我们开始铺床。我们翻起那些硬邦邦的信袋和装着印刷品的鼓鼓囊囊的帆布包(它们凹凸不平是因为杂志、盒子和书籍的棱角),翻起来又放下去,使我们的床铺尽可能平坦些。我们还确实使环境有所改善,但它还是那样波浪起伏,如同一小块暴风雨袭击中的海面。接着,我们从邮包的缝隙间拽出靴子,穿在脚上,然后从拉手皮带上取下外衣、背心、裤子和厚厚的毛线衫——它们在皮带上摇摇摆摆晃荡了整整一天。我们把所有这些一齐套在身上,因为驿站上和马车里都没有女人,天气又热,早晨九点,我们就脱得只剩下内衣,图个舒服。现在,一切都弄好了,把那本大字典打发到一个让它安安静静地躺着的地方,水壶和手枪则安置在闭上眼也摸得到的地方。于是,我们抽了最后一袋烟,交换了最后一次呵欠,然后,把烟斗、烟叶和钱袋放进邮包间那些小巧的洞里,拉下四周的窗帘,照“押车”那生动的说法,把车厢弄得像“母牛肚皮里一样黑”,简直黑咕隆咚,伸手不见五指。最后,我们像蚕蛹一样,蜷成一团缩进毯子里,安稳地入睡了。

马车一停下来换马,我们就会醒来,懵懵懂懂地估计这是什么地方——每次都猜对了——一两分钟以后,马车又上路了,当然我们也上路了。现在,我们来到了乡间,不时穿过一条条小河。河岸高耸陡峭,每当马车俯冲下河去,又在对岸往上挣扎时,车内的人都给搅成了一团。下冲时,我们给堆在前头,身子几乎立起来,上爬时,又立刻把我们弹回后头,两脚朝天。我们手脚挥舞着,抵挡那些向我们劈头盖脸打来的邮包,骚动骤起,尘土飞扬,大家都来个喷嚏大合唱,三分之二的人都叽叽咕咕地抱怨,很不耐烦地说上句“手肘别抵着我的肋骨呀!”“别挤好不好?”或其他什么的。

每当我们从一头被扔向另一头时,那本大字典也来趁火打劫,它每一次飞过来,就有个人要遭殃。它飞过去“咬”破了秘书的手肘,飞过来击中了我的肚皮,再飞回去打得白米士先生鼻孔朝天,据他自己说,弄得他眼睛看得见鼻子。手枪和钱袋沉了下去,但烟袋、烟斗、烟丝和水壶却随着字典噼里啪啦,摇摇摆摆地向我们发起进攻,烟丝撒进我们眼里,凉水泼到我们脊梁上,给字典助威。

尽管如此,总的说来,那还是个很惬意的夜晚。黑夜慢慢逝去,当透过窗帘的皱褶和缝隙,看见寒冷的鱼肚白的时候,我们满意地伸伸懒腰,打着哈欠,抖掉了茧壳,觉得已经睡了个够。不久,旭日东升,阳光温暖着大地,我们扒掉衣服,准备吃早饭。这个准备活动来得正是时候,五分钟以后,车夫那古怪的号音将回荡在荒凉的草原上,接着,就会看到远处的一两间低矮的茅屋。于是马车颠动的嘎嘎声,六匹马扬蹄的嗒嗒声,车夫那清脆的吆喝声,将闹得更欢,闹得更凶。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向驿站扑去。多么迷人啊——那往日横越大陆的驿车上的旅行哟!

我们穿着便服就跳下车去,车夫将一把缰绳甩在地上,满足地打了个哈欠,伸伸四肢,脱掉鹿皮手套,尊严高贵得叫人难以忍受——丝毫也不理会那五六个粗俗不堪的、半开化的驿站看守和马倌们七嘴八舌的请安问好、卑躬屈膝的阿谀奉承和讨好卖乖的周到服务。他们敏捷地把马卸下,再从马厩里牵出新马换上。那时,在马车夫的眼里,驿站看守和马倌是呱呱叫的低级动物,很有用,世界上也少不得,但却不是他那种有身份的人瞧得上眼的。相反,在后者的心目中,驿车车夫是伟大显赫的英雄豪杰、天之骄子、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希望。他们对他讲话时,温驯地接受他傲慢的沉默,以为这是大伟人自然而得体的风度,而当他一开口,大家一齐品味其话语(车夫从来不恩赐某人一句话,但对马厩、马匹、周围的乡村以及马倌们却慷慨得要命)。如果他肯滑稽地辱骂哪个马倌一顿,这个马倌就可以幸福一天了。每当马车开到驿站时,如果车夫肯用这种龌龊的字眼对他的听众开个玩笑——哪怕像山丘一样粗糙、荒唐、自相矛盾——这些贱人们也会拍着屁股大声欢呼,赌咒发誓说这是他们一辈子听到的最有趣的俏皮话。每当车夫要一盆水或一瓢水,或是要点个烟,他们就会飞也似地跑去跑来。但倘若哪位旅客忘乎所以,想沾点光,立即就会受到侮辱,这种侮辱是他们从车夫那里原封不动地学来的——千万要记住,车夫对马倌和旅客是同等蔑视的。

马倌和驿站看守对真正的实权派“押车”只不过客客气气,而车夫才是他们崇拜得五体投地的人物。当车夫高高坐在车上,故作慎重地、慢腾腾地戴手套,一个幸运的马倌高高举起缰绳,耐心地等待他接过手去,他们是多么崇敬地仰视着他哟!当他啪的一声挥动长鞭,马儿飞驰而去的时候,他们又是怎样用赞叹的欢呼向他轰击哟!

驿站的房屋就是几间长形的矮屋,用太阳晒干的土坯垒成,土坯间没加泥灰(西班牙人把这种土坯叫作“阿多比斯”,美国人简称“多比斯”)。屋顶几乎是平的,先铺上茅草,再抹上草泥或垫上一层厚厚的土,上面长着相当茂密的杂草。我们还是第一次见到一家人的庭院开辟在房顶上。这种土坯房屋包括车房,可关十二至十五匹马的马厩和一间供应旅客的饭堂,饭堂里还放有驿站看守和一两个马倌的小床。你的手肘可以放在屋檐上,进门时得弯腰屈背,提防着脑袋吃苦。窗子是个大方洞,足够爬进一个壮汉,没有装玻璃。屋内没铺地板,地面却搞得结实硬邦。没有垒火炉,但有个烧火的地方,这就解决了一切问题。既没有木架,也没有碗柜,也没有壁橱。角落里放着一袋打开的面粉,挨着面粉袋搁着一对黑黝黝的、已经有好些年头的咖啡罐,一把锡茶壶,一小袋盐和一块熏猪肉。

驿站看守住的那间小屋,门前的地上放有一个铁皮洗脸盆。旁边放着一桶水和一条黄澄澄的肥皂,屋檐上还吊着一件破旧的蓝色羊毛衫,真有意思——但这东西是驿站看守的专用毛巾,这个圈子中只有两个人有胆子享受——车夫和“押车”。不过“押车”不会用,因为不体面;车夫不愿用,因为他不愿意抬举驿站看守。我们有毛巾,是放在旅行袋里的,把它们放在索多玛和蛾摩拉(注:据《圣经》记载,索多玛和蛾摩拉是死海边上的两座城市,上帝因它们的居民罪恶严重,降火将两城烧毁。见《旧约·创世记》19章24节。此处意思是说,有毛巾等于没有。)也许完全一样。我们(还有“押车”)用自己的手帕,而车夫则用他的裤子和袖子。紧靠着门,钉着个老式小镜框,它的一个角上还残留着两片玻璃。照一下镜子,你的尊容会滑稽地分成两片,脑袋的上半和下半相隔两英寸远。镜框下用绳子吊着半把梳子——但是如果要我选择去死或者去描述这个老掉牙的家什的话,我相信我肯定宁愿先预定一副棺材。它是以扫和参孙(注:以扫和参孙都是《圣经》里的人物,这里用以说明梳子年代久远。)传下来的,上面有从那时起历代积存下来的头发——还有一些不干净的东西。在屋子的一个角落里,靠着三四支步枪和滑膛枪,还有些火药筒和子弹袋。驿站看守们穿的是手工编织的粗布裤子,裤子屁股上和大腿内侧还缝上大块的鹿皮,便于跪着干活和骑马——这样,裤子就成了一半是晦暗的蓝色,一半是黄色,说不出的奇形怪状。裤脚塞进长统靴里,靴跟上装有大号西班牙马刺,每走一步,上面的小铁坠和铁链就叮当作响。

那车夫长着满脸大胡子,戴一顶破草帽,穿件蓝色羊毛衫,没有吊裤带,没有穿背心,也没有穿外衣——腰带上吊着个皮套子,里面装着把长长的“海军左轮”(它原来是挂在右边的,给甩到了前面)。靴筒里伸出一柄角把长猎刀。茅屋里的家具既不豪华也没有几样,没看见有安乐椅和沙发,也许从来就没有过,但代替它们的是两个三只脚的凳子,一根四英尺长的松木长条凳,还有两个空烛台。桌子是一块油腻腻的木板,安在高跷似的四根木棒上。没有送来餐巾和桌布,看样子他们也不打算去找。每个座位前放一个尽是缺口的锡镴盘,一副刀叉,车夫面前放着一个见过世面的奶油色碟子,当然是这位爵爷坐上首。另有一样孤傲的餐具尽管在不幸中也闪现着动人的光辉,那是只白铜调味盒,歪歪斜斜,锈迹斑斑,但它是那样鹤立鸡群,令人想起被流放到野蛮人中的衣衫褴褛的国王。它昔日的高贵,甚至在这默默无闻的处境中也拥有压倒一切的尊严。只有一个酱油瓶,是个没有盖子、蝇屎狼藉、断了脖子的东西,里面装有两英寸高的醋,上面漂着十多个四脚朝天的苍蝇,似乎在为自己不幸的命运而悔恨。

驿站看守端出一盘上周的面包,其形状和大小就像旧时的奶酪,他切下一些面包片,像尼可尔松街上铺的路砖一样厚,但没有那样硬。

他为每人切下一片熏肉,但只有那些阅历丰富的老手才敢吃下去,因为这是美国不愿拿去喂堑壕里的士兵的那种该死的处理熏肉。驿车公司把这种便宜货买来作为乘客和雇员的粮食。我们有可能在前面的大平原上碰上这种该死的军用熏肉,而不应该是在这个歇脚的地方,但是,我们的确碰上了,这是无可置疑的。

然后,他给我们倒了一种东西,他把它叫作饮料。但是,他在取这个名字时如果没有得到灵感,那才不可思议。他确实是把这种东西当成饮料送上来的。不过,里面有太多的抹布条、泥沙、老肉皮,这蒙骗不了聪明的旅客,他没有糖,也没有牛奶——连一把用来搅动调料的小匙也没有。

那面包和肉,我们无法下咽,那“饮料”也喝不下去,看着那只令人伤感的醋瓶子,我想起了一位旅客的故事(就在当时,那也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那位旅客坐在桌旁,桌上除了一条鲭鱼,一瓶芥末,别无他物。他问老板,是不是只有这么多,老板说:

“只有这么多!哎呀,雷打火烧!我觉得这条鲭鱼足够六个人吃呢。”

“不过,我不喜欢吃鲭鱼。”

“哦,那么就请用点芥末吧。”

以前我还以为这是件有趣、很有趣的奇闻逸事,但此时此刻,它居然成为一桩凄凉的现实,连一丁点儿幽默味儿也没有了。

早饭就摆在面前,但我们的牙齿都消极怠工。

我尝了一口,闻了一下,说我要咖啡,那驿站看守惊得目瞪口呆,盯着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然后,他终于回过神来,转过身去,就像一个人在沉思一件天大的不可理解的东西:

“咖啡!天啊,如果还剩下一丁点儿,让我不得——不得——”

我们吃不下去,马倌和车夫间又无话可说——我们都围着一张桌子坐。间或,只有马倌之间发出一声简短的请求,总是同样的方式,总是既粗鲁又亲热。开头,这种西部的新鲜故事和传奇还使我吃惊,觉得有趣,但现在,却变得单调乏味,失去了魅力。谈话是这样的:

“把面包拿过来,你这黄鼠狼的小崽子!”不,我忘掉了,大概说的不是黄鼠狼,似乎比这个词还更有味道些,我记得大概是这个意思,但到底是什么,我的确记不得了。尽管如此,这关系不大——没准儿味道太浓而不能印进书里吧。这是我记忆中的里程碑,它告诉我是在什么地方第一次听到这种西部平原和山区的热情而新颖的方言的。

我们没有吃早饭,每人付了一美元饭钱就回到了车里的邮包床上,在烟袋里寻找安慰。在这里,昔日王公般的生活第一次衰落了,我们十分悲痛。卸下那六匹好马,换上六匹骡子,但它们是些墨西哥野种。车夫戴皮手套做准备时,每头骡子前面站一个人,紧紧地勒住缰绳。当车夫最后抓住缰绳,吆喝一声,牵骡子的人猛地跳开,马车像炮膛里打出的炮弹一样从驿站射出去。那发疯的畜生狂暴地飞奔,劲头一刻不减,一气直奔十到十二英里,来到下一站的茅屋和马厩前面。

我们就这样整天奔驰。下午两点,那依傍北普拉特河逶迤穿过大平原的森林带映入眼帘。下午四点,渡过北普拉特河的一条支流,五点,渡过普拉特河,在卡尼堡靠岸。从圣约出发已有五十六小时——行程三百英里!

这就是十到十二年前的横越大陆的驿马车旅行。那时,在全美洲,指望活着见到沿这条线路修条铁路通向太平洋的人,大概还不到十个。但是,现在有铁路了,我在《纽约时报》上读到一则游记,写的差不多就是我说的这个地方,心中涌起成千种奇怪的感慨。对这种新奇的事我几乎不能理解:

穿越美洲大陆——

星期日下午四点,我们开出奥马哈车站,开始了向西部的长途旅行。两小时过后,宣布开晚餐——对于那些想见识在托普曼车轮旅馆里吃是怎么一回事的旅客来说,这可真算是件“大事”。于是,从我们的“寝宫”向前走进下一节车厢,就来到了餐车。星期日的第一次晚餐对于我们来说还是一次新发现。虽然四天以来,我们一直在这里吃饭,共进早餐和晚餐,乘客们仍然交口称赞那些完善的设备和妙不可言的享受。桌上铺着雪白的亚麻桌布,摆着纯银餐具,身着洁白制服的黑人侍者来往如梭,变戏法一样地摆上菜肴。这样的宴席,就连戴尔莫尼克(注:戴尔莫尼克餐厅是纽约一家非常著名的高级餐馆。)本人也不会感到寒碜的,在有些方面,连这位著名厨师也难以配出这样的美膳,因为,除了通常的头等宴席所具有的各个方面,我们还吃了羚羊排(那个好吃鬼还没有尝过这种东西呢,呸!他懂得丰盛宴席是什么?),可口的山溪鳟鱼,精美的水果,以及(开胃的,买也买不到辣酱油!)甜美诱人的草原空气,不是吗?你可以相信,我们对好东西有公正的评价。当我们用满杯泡沫洋溢的克鲁格酒把这一切都冲进肚里的时候,与此同时列车以每小时三十英里的速度向前飞奔,我们承认,这是我们经历过的最快的生活。(两天后,又打破了这个纪录,二十七分钟前进二十七英里,而斟满的香槟酒却没有溢出一滴!)晚餐后,我们来到卧车厢,因为是安息日前夜,大家哼着庄严而古老的赞美诗——“赞美我主”,还有“闪光的海岸”,“加冕礼赞”,等等——男女歌手的声音在晚风中甜美地混在一起,同时,火车上那灿烂的波吕斐摩斯(注:希腊神话中的独眼巨人。)巨眼划破草原深处,冲进黑夜和荒野。然后,我们回到豪华的卧铺,享受那应得的睡眠。第二天(星期一)早上醒来,我们发现火车正在渡北普拉特河,离奥马哈已经三百英里——才用去十五小时又四十分钟。

同类推荐
  • 冰城古刹极乐寺

    冰城古刹极乐寺

    上世纪初,哈尔滨的太平桥一带还是一片荒草漫天的地方,从关内逃荒的穷苦人家都跑到这里落脚谋生。那年从山东来了一户陆姓人家,老大陆文义领着几个兄弟和一个妹妹,盖房子做生意,没几年家业就富足起来,成为这地方的大富户。谁曾想到,老天不遂人愿。陆文义虽然丰衣足食,妹妹陆文慧却身体一直不好,经常闹毛病,让一家人担心。请来的郎中说小姐得的是怪病,陆文义听了心中更是焦急万分。这时有人给他出主意,问问算卦先生也许有灵丹妙药。他当即多方打听,找到一个算命先生。
  • 迷村(全集)

    迷村(全集)

    记者马长智在马兰镇遭遇火灾,醒来后失忆,发小范小乙去事件发生地调查一无所获。后马长智回忆慢慢苏醒,原来是他辞职后,揣着记者证,去当地采风,却无意中住到造假酒的一户人家,那家人发现了他的记者证,为掩人耳目,想一把火烧死马长智。
  • 雨夹雪

    雨夹雪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冻尸杀人事件

    冻尸杀人事件

    这里是被称为“鱼河岸”的东京中央批发市场的筑地总场。其正面有隅田川流经,左边是筑地川支流,右面则淌着筑地川的主流。批发市场占地22万5千平方米,约有后乐园球场三倍大。这里担负着为关东经济圈28万人的厨房提供食材的重任,年贸易量约80万吨。可以说,东京九成以上的鱼都是由这里供给的。话说这天,九月三十日晚上十点半左右一辆从宫崎县盐釜港来的大型冷藏车驶入了批发市场的停车场,车厢上标着“三陆水产”四个大字。每晚十点到十二点是停车时间,最多可容纳四千五百辆车的大型停车场里,停放着来自全国各地渔场的几千辆冷藏车。
  • 窗灯

    窗灯

    《窗灯》是青山七惠的小说处女作,这部作品一举摘得有“芥川奖摇篮”之称的第42届日本文艺奖。它通过描写一个辍学后在一家咖啡馆打工的女大学生从窥视对面一名男子房间,进而夜夜上街窥视普通人的生活,细腻地刻画了一个无法处理好现实生活的年轻女性的心理世界。《村崎太太的巴黎》描写的是写字楼里的一名保洁员大婶,她心里难受的时候,想一想巴黎的街道,如埃菲尔铁塔啦,从埃菲尔铁塔上看见的凯旋门啦,等等,同时顺便把自己想象成是一个出生在巴黎的法国人。
热门推荐
  • 我欠青春一个高考

    我欠青春一个高考

    我知道,背后很多人都说我错了,我轻轻一笑,留下一道背影,或许,世上本没对错,仅有自己的认知。
  • 嚣张女捕悲催王

    嚣张女捕悲催王

    普通简介:洛依的人生简单又嚣张。简单是因为,她的少女时代就只有三样最重要的东西罢了——从小养到大的瞎眼老猫花狐狸,一心暗恋着的面瘫捕头肖云边,还有一位一直被人弄错性别的瘸腿老爹洛青柳。嚣张是因为,作为醍醐镇上唯一女捕快,她独享了来自同僚弟兄们的各种特权与优待。比如来月事的时候可以抱着温水躺在值班房里四仰八叉得偷懒,再比如校场训练的时候她可以踢别人的裆部别人却不能打她的胸部。(汗)方南逸的人生得意又悲催。得意源于身为礼亲王的他坐拥了高富帅的优越又不用像当朝皇帝那么殚精竭虑身不由己。隐身江湖做来无影去无踪的侠事刺激又欢乐。这可不是苦大仇深的帅哥远离争权斗位再伺机翻盘神马这么有节操的故事情节,而是看在皇帝弟弟对自己这么信任又有爱的份上,兄弟齐心,一朝一野稳携江山~至于悲催嘛。哎呦喂,自然是因为男主总要碰上我们女主的啦!看看女主的性格设定.他能不悲催么?文艺简介:她,巧手扬鞭黄衫俏,垂髻低首弄红颊。他,文谦君子语不声,胸怀有涯思无涯。他与她相遇,笑语逢柳絮而嫣然。他与她相知,欢声比余音而绕梁。他与她相爱,同心结结起万丈缘。他与她相守(太酸了,写不下去了。)二逼简介:配备萝莉属性的软妹偶尔变身女王装装逼。做梦都想腹黑却总被黑的骚年其实有一颗大叔心。
  • 漠崖生花

    漠崖生花

    沙漠,陡崖里开出的花呀,是始于怎样的心情,会不会流泪,会不会不知爱为何物,会不会不知爱将何踪。
  • 父母,请这样和孩子沟通

    父母,请这样和孩子沟通

    本书为广大父母打造了一把打开孩子内心世界的钥匙,让父母们去切身体会孩子内心的感受,从而找到与孩子沟通的方法,使孩子心甘情愿地与父母配合。以真诚的态度倾听,孩子才肯吐露心声,设身处地地体谅孩子,孩子才会体谅你的良苦用心,如此良好的亲子沟通方能让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 大亨的逃妻

    大亨的逃妻

    逃婚?没错,新郎和新娘双双逃婚了。那婚礼还要继续吗?当然,这是肯定的。两个家族的族长宣布让第一对伴娘和伴郎临时换成新郎和新娘的衣服,在教堂被抓去结婚了。“不准碰我……”伴郎本是新郎的弟弟,如今却变成了新郎,他看着坐在床上的新娘,嫌恶的叫她拿开她的手。“你是我老公,我碰你是天经地义。”她笑眯眯带着点色色的靠近他,嘿嘿,今天的这场婚礼是她设计的,虽然表面……
  • 爱的教育(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爱的教育(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德·亚米契斯在1886年创作的一部儿童文学作品。这是一本日记体小说,全书以主人公安利柯的口吻,讲述了从四年级十月份开学的第一天到第二年七月份,他在校内外的见闻和思想活动,中间还穿插了多篇父母为他写的劝诫性的文章,以及老师每个月在课堂上宣读的感人肺腑的故事。本书的翻译者夏丐尊先生认为,爱是整篇小说的主旨。在这些平实的文字里,作者将人世间的种种伟大的爱——师生之爱、父母之爱、同学之爱,融入其中。这些看似平凡无奇的感情,恰恰能在读者心中激荡起一阵阵情感的涟漪,使爱的美德永驻心中。该书自诞生以来,被译成了一百多种文字,成为公认的一部最富有爱心及教育性的读物。
  • 俠客行(上卷)(纯文字新修版)

    俠客行(上卷)(纯文字新修版)

    《侠客行》中最独特的一点,是女主角丁珰对待爱情的态度。她明知所爱的人是浮滑浪子,但仍然爱他,而不爱另一个外貌完全一样的正诚君子,说明了爱情和理智是两回事。《侠客行》主角石中坚是一个完全不识字、完全不通世情的人,反而能领略到上乘武功的真谛,而许许多多博学多才之士,反倒钻进了牛角尖中,走不出来。至巧不如拙,再蠢笨的人,也自有他的际遇,《侠客行》中表现的哲理至深。
  • 毒医娘子山里汉

    毒医娘子山里汉

    掌人生死的鬼医,一朝穿越成穷山沟里的小农女林小福,还是个刚送进洞房的娘子。林小福立刻爬窗逃走,没想到路遇求救的汉子竟是新郎本人!奶奶偏心、婆婆厉害、小姑刁钻、嫂子还不怀好意,这么多极品叫她怎么活啊……娘家还有俩拖油瓶嗷嗷待养,林小福决定重拾旧业,采药、种药做医女,分家当主人!燕七雪的完结文:请点击作者名字或作品页底下的其他作品。完结种田文:《农门金凤:冷面夫君___》《农门天师:元气少女来种田》、《农门痞妃:耕田,种包子》
  • 致命诅咒

    致命诅咒

    在这个大雾弥漫的上午,一辆丰田陆地巡洋舰四驱越野车蜿蜒行驶在距高州市区一百多公里的盘山公路上。车上只有两个人,一是丁石富,一是黎昕。丁石富是高州巨富,身家数亿,作为高州铅锌矿有限公司董事长,他控制着大西南一带开采特色矿的命脉,并以此为经济基础,发展衍生出多个分支机构,涉及房地产、百货连锁、金融股票、旅馆餐饮等数十个行业,资本扩张十分迅速,且丁石富又积极参政议政,热心公益事业,历任市政协委员,挂有高州市企业家协会理事长、市慈善总会名誉会长等多个耀眼的头衔,在高州市是个手眼通天、叱咤风云的人物。黎昕则是他的助手兼司机,四年前就跟在了他的身边。
  • 维摩经玄疏

    维摩经玄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