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99900000004

第4章

好像有两个月时间,班长孙煤夜里睡得很规矩。陶小童也对这事放松了警惕,因为“人防”工程,人人都累脱了一层皮。

下了大雨,工程被迫停工,大家只好撤回去开总结会。徐北方拿了个本子在会上画画,给每个人画像,谁发言他就画谁。炊事班班长叫吴太宽,徐北方在纸上只画了半只鼻子和一张嘴,但大家一看马上明白他画的是谁。伙房打菜的窗口开得极小,似乎为避免内外情感交流,生出偏心眼儿来,于是每次打菜,大家只能看见吴班长半只鼻子和一张嘴。

“人防”工程开始时声势浩大,干到最后只剩下部队和小学生了。刘队长的小儿子天天在工地上搬砖。他们的任务是把整块的砖从工地东边搬到西边,再把半截子砖从西边搬回东边,一点儿不能含糊。刘队长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很像他,块头儿特足;小儿子叫“小半拉儿”,是个七个月的早产儿,因此长到125厘米,坚决不长了。他上小学六年级,红领巾拖到肚脐眼儿。队长的爱人在外地,每次回来探亲,都拿尺子仔细地给“小半拉儿”量一番,尺码从来不变。有时“小半拉儿”见他妈伤心,就踮着脚跟搞点儿鬼,又及时被他哥哥“大半拉儿”揭发。因此队长的家庭气氛是滑稽而不愉快的。

徐北方谁都画,就是从不画“小半拉儿”。画他就不厚道了。而且甭管你怎样如实地画,别人也会说你在丑化他。

一连下了几天暴雨,浩大的“人防”工程改变了全市的下水道,造成“内分泌”失调。积存的雨水再也不肯规规矩矩地走老路,马路上车行如船。最壮观的是宣传队这个地势低洼的院子,似乎成了全市的蓄水池。门口那座高高的垃圾山被淹得只剩个峰巅了。于是这院子又添了一景:有了山,又有水。

团支书王掖生到处筑坝。宿舍楼地势稍高,坝可以筑得马虎些;厕所一定要挡严实,水若灌进去再漫出来,这院子就不像话了;还有猪圈,猪那畜生戏起水来搞不好要掉膘;还有米仓、煤囤、菜窖子。总之他很忙。

其他人都把长裤挽成短裤,站在排练厅开总结会。

彭沙沙一想,坏事了!一发大水,她藏的几把笤帚全得漂出来。好多天没扫地了,她有些惆怅,因为会上大伙儿猛表扬陶小童,孙煤还扒开她的衣领,让大家围上去看她肩膀上的大紫包。大家一边看,孙煤一边讲解,声调简直像在控诉什么。搞不好就因为这么个大紫包,陶小童要先一步入团了。

正当彭沙沙对陶小童突来的运气羡慕不已时,徐北方抓住她这一瞬间的神态将她画了下来。这一瞬间很具代表性。彭沙沙干什么事都带点儿疯狂,两眼发直。每逢演出,她就紧握一把笤帚到处转,谁丢一张化妆纸,她就如获至宝地冲上去扫。

彭沙沙长得不好看,在舞台上绝没有前途,因此她拼命要在另一方面有所建树,比如扫地、冲厕所。她整天忙得像打仗一样,头发也来不及梳。徐北方画她只需在那堆头发上下功夫。有一次陶小童跟别人说:“彭沙沙说不定有非洲血统。”她说只有黑人才长这种“纱发”。彭沙沙为此气疯了,一定要陶小童道歉。

陶小童只好在食堂里宣布:“我们队有个人没长非洲人那种头发。”因为彭沙沙事先说了不准陶小童点她的名。

这下反而全队都知道了。当初刘队长把彭沙沙领到新兵连门口时,大家都呆了。孙煤憋住笑用胳膊肘捣了陶小童一下:“喂,你去问问队长,从哪儿来的这么个活宝?”所有人都转着同一个念头:队长怎么啦?让这个丑丫头上台不是惩罚观众吗?彭沙沙察觉到人们的神色,干脆现出傲慢,对自己的长相表现出绝对的无辜。

徐北方也画过陶小童,一张轻描淡写的速写。孙煤看后“噢”的一声尖叫起来。

“好好好!你画她,你画她!”

“你别撕——”

“她在你眼里就这么好看?她明明没这么好看!”

“你别撕——”

她倒没真撕。过了一会儿,她拿了支笔,在那两只眼睛之间画了一根弯弯曲曲的线。本来她鼻梁上就有那么一根青筋嘛!画完,这张脸被毁了,她才没再闹下去。他无精打采地发着火,骂她是害人精,她反倒嬉笑起来,说:“那好,我再也不害你了,你去找她吧。”她走到门口又扭回头,抿着嘴,虽然有点儿搔首弄姿,但这副样子上帝都会动心。漂亮姑娘的造作,谁也不会计较。

她也有静悄悄的时候。她可以一动不动地保持某个姿势让他画,那是很累的,尤其夏天,她待过的地方往往有一摊汗渍。有时她突然跳起来,莫名其妙地发起脾气来。

“你喜欢她!”

“谁呀?”

“你装蒜!”一双美丽的大眼睛顿时冒出火来。

“你小声点儿。”

“你喜欢她!”

“别瞎扯!”

她跑过来,目光中带着诱惑:“那你就说:你不喜欢她。”

“你不喜欢她。”

“不对!你说,我不喜欢她!”

“你说,我不喜欢她。”

他把她逗哭了。打那以后的几天,他见陶小童每晚用孙煤的大脸盆端满满一盆热水回去,路上要歇好几回。问她干吗打那么多水,她说班长让她顺便替她也打一点儿。他不敢再接近这个小姑娘,为了他,这小姑娘显然被她的班长小小地报复了一下。

有时他心里划过一丝犯罪感,这是他偶尔对那个女孩想入非非之后。她还是个地地道道的孩子,还没有洞察到自己的魅力和运用这魅力。但魅力是有了。她有种奇怪的,不太显眼又很突出的气质。这气质还有待研究。她那张并不出色的脸上总带有悲天悯人的感觉,眼睛很单纯,却十分多情。一张孩子气的面孔说不上是欢乐还是忧郁,说不上是健康还是病态,等等这些,使那副极其简单的容貌变得无比耐看。尤其对她的多情,他感到很好玩,甚至让他有点儿动心。

当然,陶小童对他有点儿意思,他是知道的。

团支书让陶小童重写一份入团申请书。

院子里的水基本退了,落叶紧紧地粘在泥土上。大家都换上了干爽的衣服,唯有团支书仍然浑身泥水。他不在乎自己的模样,人们也认为他若不是这模样反倒不顺眼了。

“喂,你怎么啦?”

“我说我一定好好写。”

“我说你现在——你为什么不吃面条?”

陶小童很怕吃面条。不知为什么,从小她就厌恶面条。小时候她用很不像话的比喻形容过这长长的、白而滑溜的东西。

“在部队,吃饭挑三拣四,给人啥印象?”团支书说。他认为这女兵故意搞得与众不同。

炊事班班长吴太宽有个神功夫,让你明明看见满菜盆都是肉,但吃完后发现自己什么也没吃着。他还代理司务长,最乐意干的事就是抄表格,每月都用一张大纸打上格子,公布各项节余。他样样东西都能抠一点儿,余在那儿。假如有一个月某一项超支,他就觉得没脸活下去,必定要由炊事兵小周劝他想开点儿。

“又是臊子面!吃了一万年了……”

“妈的炊事班,非搞掉它不可……”

“死咸!”

“我们要吃肉!”

通往伙房的门打开了,小周把一桶面往外一搁,贼似的立刻缩回去,像提防挨揍。

所有的抱怨全没了,所有的人都围着那个桶。被围在最里面的某个人发出惨叫,因为外面的人越过他的头顶去捞面,把滚烫的面条漏进他衣领里了。炊事班班长吴太宽算把这帮人摸透了:骂归骂,从来没哪个绝食。

团支书有个特大的绿色海碗,吃起面来整个头都埋了进去,像在洗脸。他吃的时候显得很凶猛,但咀嚼时又很矜持,为了压抑过强的食欲,他故意做出心事重重的样子。

“你怎么总也丢不掉你那一套?”团支书突然说。

陶小童停止“呼啦、呼啦”地吸面条,呆呆地看着他。他每天都能在她身上发现新毛病;她见到他就浑身不对劲儿,一点儿自信也没了。本来出操走得挺好的,只要他当值,准让她单独在众目之下来回走,弄到她彻底晕头转向,不分前后左右才饶她。她怕他是怕透了,但又觉得不应该躲开他,躲开他就是躲开一种正确的东西。

“你要把你那一套,”团支书用食指在脑门儿上绕了一圈,“丢掉。你那一套,”他又绕一圈,“跟部队这一套格格不入。你要入团,就要丢掉你那一套!”最后他果断地在脑门儿上那样一绕。

老实巴交的团支书词汇少得可怜,但他偏偏爱给人做思想工作。有人发现一个窍门儿,如果你不想听团支书做“思想工作”,就盯着他的脸看。他谈话时最怕人家看他的脸,他希望两人最好都东张西望。如果谁盯牢他,他就会发慌,一句话也讲不出来了。他找过徐北方几次。徐北方在他刚想开口时,就用充满景仰的目光盯着他,他居然一言不发地结束了“思想工作”。

有一点陶小童至少是听懂了,团支书想发展她入团;有一点她怎么也听不懂,团支书翻来覆去说的“那一套”是指什么。

孙煤认为陶小童太不像话了。

吃过晚饭,她召集全班开会。她是班长,什么时候高兴就什么时候开会。

彭沙沙忽然装模作样地拍拍陶小童的肩膀,说:“你这个人啊,思想有问题。”

大家都板着脸:陶小童把我们所有人都骗了。

“陶小童同志,你经常写学习心得吗?”班长语气严厉地问。

“写……写心得。”

“你每天晚上写的是心得吗?”班长紧逼着问。

“是……是心得。”

彭沙沙按捺不住了,从椅子上蹦起来,张嘴发出一声很长很长的“啊”。

陶小童忽然明白出了什么事。

大家都笑起来。彭沙沙扭着腰,向前伸着两只短胳膊,又发出一声很长很长的“啊”。大家笑着,陶小童也傻乎乎地跟着笑,怎么办呢?不笑她就被孤立了。

彭沙沙更加眉飞色舞。她向来希望捧场的人越多越好。这个丑姑娘有一个大优点:先天下之乐而乐。有一次去一个空军疗养院慰问演出,那里有温泉,大家被招待去享受一回。池子里有一股怪味,据说是水中含有硫黄的缘故,不仅有益健康,还有漂白功效。女兵们要先把彭沙沙扔进水池里,看看能否将她屁股上那块儿黑胎记漂掉。

彭沙沙不等别人扔她,自己喊了声“冲啊”就跳进池子里了。“喂,彭沙沙!”班长孙煤说,“站起来,叫我们看看你屁股上的胎记掉了没有?”

她真的站了起来,把背转向众人。班长顿时笑得浑身每条优美的曲线都在波动,她指着彭沙沙大叫:“你有救啦!……那块儿黑记真的漂白啦!不信你扭头看看!”

彭沙沙装作很认真地扭身往后看,结果像猫逮尾巴似的原地打转。

女兵们被她逗得呼天抢地地笑。彭沙沙不怕丑化自己。她就凭这点征服了众人。只要能让大家高兴,她就可劲儿地糟蹋自己。有时搞得陶小童为她心痛。

这时,彭沙沙用哆哆嗦嗦的嗓音朗诵道:

啊!这就是你吗——我初夏的小雨?

你温柔地、轻轻地——

你斜的、竖的

织成一张情网,把我裹得这样

严密……

陶小童脸上显出一种得意,这把孙煤气坏了。

彭沙沙记性不错,她能把陶小童的诗整段背诵出来。

有人也学着“啊”了一声,马上就叽叽咕咕地笑起来。这种笑很微妙,是从一个似懂非懂却又非常敏感的区域发出来的。

啊……

夏夜的风,是浅蓝的,

彭沙沙继续表演。

伸出手,你就能掠来一块儿

浅蓝的纱绸……

她把“掠”读成了“抢”,陶小童想纠正,却不忍打断这么好的句子。

啊……风啊……“飘免”啊……

彭沙沙忘了词,胡乱“啊”起来。其实陶小童那些诗也并没写过那么多“啊”。她故意拖长强调,像不会唱歌的人偏要加上许多花哨的装饰音。她到陶小童抽屉里找针线,意外发现这个本子,便不客气地打开看了。原来,陶小童每晚干的就是这个。

陶小童陶醉在自己的诗里。但不得不指出:“是‘飘逸’,不是‘飘免’,你读白字了……”

“明明是‘免’,我们都看了!”班长孙煤大声说道。她上了个不小的当;在发展团员的会上,她竭力抬举陶小童,说她“学习心得”写了很厚一本。

陶小童说:“没有‘飘免’这个词。”

“谁知道有没有!反正是你写的!”

“我写的是飘逸!”

“我证明——”彭沙沙站起来,“不是!”

蔡玲说:“我也证明……”

“对对对,不是!”大家都说。

陶小童被她们搞晕了:“不是什么?”

“谁知道不是什么,反正你写的!”

大家有点儿恼了。

陶小童更加糊涂:你们火什么呀?

“我写的是‘飘逸’,不是‘飘免’,”她尽量和气地说,“不过随你们便。管他呢!”

陶小童想:尽管被读错了字,但听上去也很不错。公道话,不错。她每天只顾闷头写,今天被人家一朗诵才知道自己真有两下子。不简单。乍一听还以为是哪个真正的诗人写的呢!有些句子很妙,虽然彭沙沙把它念得馊了吧唧的。不简单不简单。这不是天分是什么?……

“我问你,这就是你写的学习心得吗?”班长终于制止了彭沙沙的表演,正色问陶小童。

“是心得……”灵感总是得自于心。

班长双眉一挑:“算了!”她那对眉毛生来就特别神气,“全是些乱七八糟的玩意儿!”

陶小童的态度也太恶劣了,她居然敢说这些让人肉麻的东西是“心得”。她大脑不健全还是成心捣乱?真傻得拿这些东西当“心得”写吗?过去他们错看了或者说小看了陶小童。她那颗香瓜似的椭圆脑袋不知整天在转什么念头,真叫人看不透。

“小资产阶级、不健康、软绵绵、麻痹人们的斗志、什么玩意儿!”

陶小童已经看不清周围有多少张嘴在翕动。她应接不暇、恍惚不安,却又莫名其妙。自命不凡的脑瓜顿时成了白痴,使她找不着一句得力的话为自己解释。她喜欢写写诗什么的,那是因为某天心情特别好,觉得周围的一切都很可爱,雨也好风也好,都激起她一种美好的创作欲望。她就是想写,写出来就舒服了。不过这么回事。现在她实在冤得够呛,听大伙儿的语气,好像她私下搞了什么勾当。

打这儿开始,陶小童不写诗了。去你的“飘逸”,还是坠下来好。从天上坠下来,结结实实砸个屁墩儿吧。陶小童要写真正的心得了。

一天,蔡玲桌上摊了张表格。彭沙沙也拿到一张表格,神秘得不得了,在那里填。陶小童写诗的事,很快被全队知道了。几天来,人人都对这个奇怪的小姑娘产生了兴趣,无缘无故地朝她笑或做鬼脸。早操一解散,常有人“啊——”的一声,把大家吓一跳。还有人迎面走到她跟前,翻翻眼:“啊——小雨!啊——蓝天!”并把她的诗篡改得一塌糊涂,什么“蓝蓝的天上一丝不挂”,陶小童简直觉得自己在诲淫诲盗。

有人把陶小童写诗的事反映到团支部了。团支书认为这事很严重,不是孤立存在的。前两天,他从某人口中得知,有本黄色小说从队里冒了出来。

“你打哪儿弄到这本书的?”团支书问。

“化妆箱里。两个月前,那天晚上演出完,我就把它搞到手了。不知谁把它藏在一大摞化妆纸下面。”那个男兵说。

“……是本啥书?”

“不知道,没头没尾。”他狡黠地笑了一下,“里面都是爱情。”

“后来呢!”

“我看完又给放回去了。前天放回去的。”

两人跑到库房,化妆箱里根本没有书。伊农正堵在库房门口吹号,一次次顽强地爬到最高的音阶上。有人断定他总有一天要吹死。他长得苍白细长,头发稀稀落落,肩胛骨残忍地耸出来。他看上去很不健康,因为他是医生的后代,还因为他对各种药过分信赖。他总是疑心自己没按时吃药,因此补吃,三天的药往往被他一天吃光。他吹号必须歪着嘴,因为嘴唇必须将就左侧一颗突出的虎牙,不歪着嘴就会漏气。

“不知道。”他回答完了,又立刻吹起来。这时你打他都没关系。

“怎么会没了呢?”

“这还不明白?你去问问,谁买过草纸,咱们男子汉都是偷化妆纸解手。”

“你是说谁把书给解手用了?”

“妈的,很可能。”

“很可能?”

“我就是蹲在茅坑上,边看边扯几页擦屁股!后来我觉得这么干不太卫生,就把它搁回去了。”

两人谈到这里,炊事班小周从他们旁边一闪而过。他不想干炊事员了,在学吹笛子,还跟团支书央求过,要学拿大顶。团支书说他屁股大下身沉,学不出来,但他不死心。

小周听见他俩在谈书的事。他怀里就揣着一本书,是拿一套新军装刚跟人换来的。

蔡玲夜里起来解手。马上要去西藏巡回演出了,她打听到那里的厕所多半又黑又远,已经在提前苦恼了。

“喂,蔡玲……”陶小童在帐子里叫道。

“啊?”

“刚才你听到什么声音了吗?”

“没有……”

“那你起来干什么?”

“我解手。”

陶小童蓦地钻出来,神色紧张地说:“我告诉你,肯定是班长不见了!”

“胡说八道!”孙煤在帐子里怒吼道,“陶小童,你神经有毛病没有?!”

蔡玲也懵懵懂懂地说:“就是,你神经病!”

回到床上,陶小童手心里都是冷汗。她决心不再管班长的闲事。

听见两个姑娘都拉长了呼吸,孙煤才感到困意袭来。这事早晚会被人知道,第一个瞒不住的就是陶小童。这个十六岁的小丫头太鬼了。这事一旦败露,她必定没脸活下去。

窗外投进一缕月光,孙煤的皮肤微微发亮。有个人说她的皮肤像缎子,没错,确实像。

同类推荐
  • 一草文集:年少三部曲(新版·全3册)

    一草文集:年少三部曲(新版·全3册)

    本套装共3册——《致年少回不去的爱》《那时年少》和《毕业了,我们一无所有》。愿你历经风帆,归来仍是少年。
  • 中华女子银行

    中华女子银行

    宋玉芳原本是富家千金,分家之后就只是个穷教员的女儿,无论是在人才济济的贝满女中还是金光灿灿的中国银行,对于“纸醉金迷”四个字她永远是旁观者,但她坚信路是靠自己走出来的。
  • 北方城郭

    北方城郭

    《北方城郭》是柳建伟潜心十余年创作的长篇处女作,是中国多年以来深得批判现实主义真传的长篇之一,1997年一出版,受到评论界高度关注,与《尘埃落定》一起被誉为“年度长篇小说的双璧和压卷之作”。作家以恢宏的气度、过人的胆魄、批判性的姿态和攻坚的责任感,直面当下纷繁复杂的中国现实。小说以追查一笔赈灾款和一个命案的真相为线索,塑造了一个包括官员、暴发户、记者、艺术家、演员、教师、农民、手工业者、娼妓、小偷、赌徒、囚犯等三级九流的庞大人物形象群,深刻地剖析了中国40余年来,从政治、经济到文化,从都市、城镇到乡村等诸多方面和层面在社会转型期的复杂的生活和精神世界。
  • “盗马贼”白德富

    “盗马贼”白德富

    在松花江南岸的山沟里,有一处小屯叫懒汉子沟。懒汉子沟有一家地主,掌柜的叫马福。其余的七八户人家都是他家的长工和佃户。马福养马发了财,雇了两个小马倌为他放马。他的马最多的时候有二三百匹,每天早晨马群放出大院如同大军出征,骒马、儿马、大马,小马,马蹄嘚嘚,汹涌澎湃,像河流一样顺着懒汉子沟流泻。两个小马倌背着火药枪,威风凛凛地招呼着马群,甚为得意。其中的一个小马倌姓白,都叫他白小子。其实他脸蛋黑不溜秋,一点儿也不白。掌柜的马福说:“你这个白小子该有个大号啦,总叫小名不是回事儿。我送给你一个名字,叫白德富吧。”
  • 下辈子,愿与你形同陌路

    下辈子,愿与你形同陌路

    “如果为了仇恨一定要牺牲一个人,那就让那个人是我吧。”雪儿疲惫的闭上眼睛,嘴角喃喃动着,肖若低下都,听到她在说,“若有来生,但求和你陌路。”是啊,如果陌路,即便不爱,也不会恨……他抱着雪儿的尸体消失在夜色里,从此踪影全无。
热门推荐
  • 钓鱼王子的救国之路

    钓鱼王子的救国之路

    当FF15(最终幻想15)的钓鱼王子遇见了圣杯,救国之路便脱离了六神规划好的剧本...(这本书将走综漫路线,第一站是fate世界,第二站目前暂定漫威宇宙)
  • 1970年代的散兵游勇

    1970年代的散兵游勇

    这几年,常常有些春青岁月大盘点活动,比如纪念知青下乡多少年,纪念恢复高考多少年,组织者最先想到的就是出版回忆录和画册,希望把那段历史用每个亲历者不同的表述来复原。我就接到过好几个电话和邮件,约我写知青生活,写大学生活,也有问我是不是进过工厂参过军的。可惜我哪一伙也没法加入,没资格。我没当过知青,没当过工人,没当过女兵,也没参加过那时大伙儿都趋之若骛的高考,整个是一散兵游勇。在同龄人里,我经历可能有点特殊,写出来也难免平淡,但无论如何于个人是一段成长的经历,于时代是一个小人物留下的印记。
  • 别让不懂拒绝害了你

    别让不懂拒绝害了你

    《别让不懂拒绝害了你》内容涵盖了生活方面和工作方面的各个情况和分析。如如何拒绝熟人的“帮忙”;如何拒绝上司的无条件“加班要求”;在面对他人的“厚脸皮”时,有哪几种拒绝艺术,不驳他人面子,又不使自己为难;如何把握与同事与上司之间的关系等。本书文字幽默、轻松,有深度。通过一个个故事和实例,手把手教我们如何真正做到“拒绝”。可以说,这是一本有关人际关系的书,一本有关如何轻松生活的书,一本有关如何真正做自己的书,还是一本有趣的故事书。
  • 男孩的雨

    男孩的雨

    待农用车完全消失在了雨幕中后,五龙和树生才安静了下来,他们仰头一齐注视着不远处的那座山峰——在暴雨中,它比任何时候都更像一颗马头,仰天长啸,马鬃飞扬。虽然还看不见,但他们知道它就在那儿,在山脚下。山这边有一个小村子,叫上马村;山那边也有一个小村子,叫下马村。那是他们的家。“天亮了,暴雨来了,一只大鸟回家了,灰啊灰啊回家了。”
  • 望族夫人

    望族夫人

    大家族长女叶婉心,心灵手巧,聪明能干。却在家中爹不疼,娘不爱。大婚之日,被父亲锁在屋中,让亲妹妹替嫁。她苦咽泪水,默默接受命运!家族生意危机,她被对方要求联姻。父亲又想故伎重演,却被未婚夫当场戳穿奸计。原本以为只是一场金钱利益的交换,没曾想到这个丈夫却对她处处维护,小心呵护,宠溺无边!片段一:新婚之夜,他掀开她的红盖头,看清了她的模样,一直紧绷的脸才缓缓的舒展开。“反正都是联姻,你娶谁不是娶?新娘都送到你家门口了,为什么还要退回来?”她仰起头,清冷的眸光里没有一丝温度,说出话也极尽嘲讽!他潸然一笑,伸手勾起她的下颌,性感的双唇微启,“我的屁股都被你看了,难不成你还想赖账么?我金世修从一开始要娶的人就是你,也只能是你!”片段二:夜里,他早早上床歇息,只是临上床前却灭了她的灯,抢了她的针,扔了她的线。“这幅图是明天要用的,我今晚上必须做完。”她满脸怒气,双目瞪圆愤愤的吼道。他双手环胸,笑容满面,缓缓开口,“今天的事都还没做完,怎么就惦记着明天了?”“我今天还有什么事没做完?”她仔细的回想着。他突然上前捧着她的脸颊,在她脸上偷香一记,坏坏的说道,“身为妻子,每日伺候你的丈夫是你的必备功课,这么重要的事怎么能忘记呢?”“金世修你这个无赖,放开我…”蜡烛灭,黑暗中,黑夜的妖娆之花慢慢的绽放,散发着阵阵的幽香!
  • 每天懂点买房风水学·居家装修学·生活创意学

    每天懂点买房风水学·居家装修学·生活创意学

    如果你手里有2000万以上,买房前可以不看这本书;如果你不介意装修后处处都是遗憾,装修前可以不看这本书;如果你家里有保姆为你收拾得窗明几净,你可以不看这本书!否则,这是你的必读书!
  • 市场营销工作制度规范与流程设计

    市场营销工作制度规范与流程设计

    《市场营销工作制度规范与流程设计》通过最新流程图的绘制方法,将每一个工作流程以最清晰、最简单的方式呈现出来,使企业管理工作者可以得到最实用的工具。制度范例从现实工作中的细节入手,对每一项工作环节都作了切合实际的论述,使企业管理工作者可以从中得到具有可操作性的考评依据和培训蓝本。
  • 竹马谋婚青梅

    竹马谋婚青梅

    他们因为一起商业新闻相识,却发现两人的关系不仅仅那么简单。曾经引起的舆论逼死了他的父亲的新闻是她所谓?悉心调查,却不想她却住进他的心里。他将她锁在自己怀里,“要报道我的新闻,你需要付出代价!”她拍开在她身上作乱的手,瞪大双眼看着他,“我靠笔吃饭,卖艺不卖身!”他挑唇邪恶一笑,与她更为贴近,“哦?我接受采访,要人不要钱。”她推拒他坚实的胸膛,“如果你再对我动手动脚,我就将你的恶行公布于众。”
  • 上海读本(大夏书系)

    上海读本(大夏书系)

    这是一张摩登上海的地图。这是享受的上海,消费的上海,让人惊奇的上海。这里有一些人的温柔乡,让他们由衷赞美上海的多情、上海的现代文明、上海的高雅艺术。但也让另外一些人看不惯这里的恣意享乐和放荡不羁。也有一些人既被这里的温柔多情所吸引,又被这里的金钱崇拜和少情寡义所伤害,苦恼得很……
  • 最强灵植系统

    最强灵植系统

    浩灵大陆,妖佛神魔并存,玄门道宗林立。有建木历经帝落圣陨时代而不朽,有红莲濯阿鼻黄泉而不灭。叶丰带着款灵植系统穿越而来,踩天骄,拥圣女,吞建木,掌红莲,登顶人神极限!诸天万界,唯我独尊!一切不服者,通通打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