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99900000005

第5章

有个形象,有个模糊而又真切的形象,我对他轻轻地说了一句:“我爱你。”

我记不得他长什么样子,但我认为他很英俊,于是我就说了那句没皮没脸的话:“我爱你。”其实我什么也没说。我心里很吵闹。

我不知道我是不是爱“他”,但我又肯定我爱“他”。一个十四岁的女孩,穿着一双新布鞋,她总是低头看着这双鞋。很多很多的人挤她、撞她,但她还是看着这双鞋。我记得清楚极了,那小姑娘就穿着一双这样的鞋。

一团白色的东西凑近我,白东西中间有两个黑东西。我想起来了!……眼睛!反正不是别的。两块儿白东西中间留了空隙,空隙上的两个黑东西是眼睛。我被我准确无误的判断弄得心花怒放。

“陶小童!……你醒过来了?……她醒了!”眼睛不见了。

“休克整整两个钟头。”一个不痛不痒的声音说。

两块儿白东西——我是这么认为的——其中大的一块儿是口罩,小的是帽子,一旦有这么两块儿白东西在你身边打转,你就算交了厄运。

我还看见头顶上是一块儿天空,蓝灰发白,说不上什么颜色。

我明显感到,我躺得比较舒服了。

“换个人抬吧。孙煤,我看你差不多累了。”

他们要抬什么?孙煤?就是我那个班长孙煤吗?我懒得打听那些事,一个快死的人最好不要多管闲事。我认定我快完了。没有完是因为我身上的脏器彼此在进行最后的扯皮。

医生们也在与我的生命扯皮。

一块儿冰凉的东西伸进我的胸口,是听诊器。其实我比它更清楚我的心脏跳得如何倦怠。

“一定要在天亮前送上公路。她目前状况很危险!”

十四岁的女孩子谈爱情还不如骂几句混账话。你懂什么?阿爷气坏了:难道你小小年纪可以对我说“你懂什么”吗?我苦苦把你从你父母手里夺回来,就为了让你来气我吗?一双新布鞋,打了掌子,就这么点儿事,有什么气头?好了阿爷,你看,我穿这打了掌子的鞋能踮脚尖!好看吗?不好看。一双新鞋弄得像破鞋。阿爷拿了靠在门后的榔头,上工去了。他在公路上敲石子儿,有一帮人跟他一块儿敲,都是些有问题的人。

我感到自己飘了起来,像乘着一块飞毯。

我被人抬着。一群人前呼后拥,担架上抬着个半死不活的人,就是我。我先是被他们从石头堆里翻腾出来,然后检查了一番,确定我还有救,就不辞辛苦地抬起我开路。他们抬着我在滚满石头的山坡上走得东倒西歪,有时差点儿把我从担架里倒出去。

担架的背带,套在她美丽的脖子上,使她的头略向前伸,呈现出天鹅颈般的曲线。她就是由各条优美的曲线组合起来的完美物体。我第一次看见这些曲线全然裸露时,简直呆掉了。那时我想,跟她一比,我是个什么东西呀!我现在更完了,一定难看得要人命。我的班长,真有你的,当时你一点儿都不害臊吗?那样光着身体,你一点儿都不觉得别扭吗?你真不懂,在那种情况下脱光衣服是犯了大错误吗?

她走得那样吃力。抬着我这快报废的躯体的,是我爱过、怕过、崇拜过、鄙夷过,给过我爱护也给过我一个大嘴巴的班长孙煤。

一只手来号我的脉,然后担架放下了,接着人们忙碌起来。他们把针扎到我稍厚的那块儿肉里,推药水时简直像按电钮一样快。他们还把嘴凑到我的嘴上吹气,好像我这具被石头砸扁的身体,一旦吹足了气就会重新饱满起来。

“血压多少?……”

“低压测不出来,高压三十……”

“心跳?”

“很弱。不过强心针已经打了。”

“氧气袋!”

“氧气已经用光。”

一阵绝望的寂静。这下大家踏实了吧。其实我早想劝他们,不必费这么大傻劲儿。

“还有希望吗?……”孙煤的声音。

“这话别问我。来,继续做人工呼吸!”

十四岁的女孩穿着心爱的布鞋。一群女孩放学了。喂,你阿爷在那里敲石头!我没阿爷。你瞎讲!那个瘦老头子,敲石头最卖力的就是你阿爷。我没……阿爷,真的,不信你们可以问我爸爸。那个老头子是谁?你看,他在对你笑呢!他在叫你呢!你回头看,他真的在对你笑。

十四岁的女孩穿着打了掌子的布鞋可以踮起脚尖跳舞。这叫什么呀?横踢一脚,竖踢一脚,如今做戏文怎么这样野蛮?阿爷,你不懂不要乱讲。阿爷你嫌野蛮我不跳给你看了。你讲样板戏野蛮,你反动。你为什么总要跟我吵?

十四岁的女孩爱过一个人。

十四岁的女孩穿着新布鞋。头发梳成一根辫子盘在脑后,这样有点儿老气横秋,但毕竟与那些混沌痴顽的无性别的孩子区别开了。

我当时就那样一副打扮跑到火车站。

许许多多的人冲进院子来抬阿爷的东西。他们拿别人的东西像拿自己的一样顺手,真奇怪。火车站人多得快要挤死我了。我扑上去,你们干吗拿阿爷的书?你们要把我们家抢空啊?小鬼,让开,你想吃苦头啊?!我要买一张到上海的票!空空的墙壁,那里曾经一字排开四只一模一样的红木柜,里面装着书。现在只剩空空的墙壁了。上海的票没有了,你买明天的吧?不行,我不愿回那个空荡荡的家了,我要到父母那里去。我不管你到哪儿去,反正票卖光了。阿爷求那些人关照:这些书有的是孤本、善本,读起来请你们格外当心。死老头子!让开,你作死啊?!火车站挤满了人。不管阿爷伤不伤心,反正我不愿待在他身边,守着空荡荡的房子。阿爷像个受气包。

我当时就那样在火车站荡来荡去。

一列火车进站,候车室乱了起来。莫名其妙,人都疯了一样相互挤着,盲目地撞着。人都疯了。我被挤到一个角落,这是“忠字台”,我没有退路了。阿爷每天敲石头回来,进院门第一件事就是唤我。唤得又急又慌,像在把一个晕过去的人唤醒。当我应声跑出来,他的眼神才慢慢安稳下来,好像魂魄刚刚附体。我知道,他是怕某一天回来,我已经被父母连户口簿一块儿带走了。所以我想离开他,我怕这种心惊肉跳的日子。反正我迟早要离开他,父亲已下过最后通牒。

我不明白人们为什么要这样挤。我一点儿也不愿意到父母那里去。我离开阿爷是为了他好,他提心吊胆地维护着一点点希望,实在是备受折磨。父母反正要带我走,早晚我会离开他,何必维护这点儿可怜的希望呢?我下决心把他这点儿可怜巴巴的希望毁灭掉。火车站怎么啦?人们都怎么啦?上海在搞大疏散,于是这里的人像发了酵。我没有退路,后面是“忠字台”。

十四岁的女孩要说爱过谁,人家准当笑话听。但事实证明,这种青春期的高发病,每个女孩子都要发的。每个女孩在她十四岁的时候都爱过一个人,假如她不说谎,她就会承认她爱过。或者她不同意我的说法:把那叫爱情。管他呢,反正性质一样。可惜没有谁诚实到把十四岁的爱情讲给人家听。

没完没了的人工呼吸,他们的汗滴在我的脸上。我不动声色,他们要我活下去,所以只好由他们决定了。

假如我不死,荣誉便会大大减少。人们对活着的英雄总有些不习惯。你死后享用不完的东西,也不允许你拿到生前来占有。他们要把我作为一个普通人救活,而我注定要成为一个英雄死去。

我的一切都在渐渐衰竭。绝望是那么彻底。正因为彻底,才使我心地坦然。

我感到我来不及讲完那个多年前的爱情故事了……

我汗流浃背,拼命抵御着狂乱的人群。我也开始挤,每个人都在剧烈的动荡中才可能求得稳定。“哗啦”一声响——

人群突然不动了。一个挨一个,像直立着窒息了。

不用回头,我就知道出了天大的事。

“忠字台”不该用这么削薄的板片来筑造。总之,它垮了下来。并没发出巨大的声响,几乎是一声不响,但人们却像五雷轰顶。

我想离开这里。

一个十四岁的女孩,打算从一群呆若木鸡的人的眼皮子底下溜走。“哦——是她!”她的离去恰巧提醒了人们。

我被人揪住了。许多双手伸向我,我发起抖来,像真正的坏蛋那样狼狈地发抖。我这才相信,没有罪恶的人也会发抖。不是我,不是我。是她是她!不是的不是!……人们发现这样是扯不清楚的,索性上来扭住我。

粤菜有道名菜,就是众所周知的猴脑。厨子将客人领到笼子前,让客人选一只中意的猴子。猴子们这时一起下跪,瑟瑟发抖。但只要客人的手指点到哪只猴子,其他同伴就一拥而上,叽叽乱叫着,把这只被点中的猴子抓住,急不可耐地交到厨子手里。

人们揪住十四岁的女孩,叽叽乱叫着。

找到一名替罪者,大家顿时感到安全了。

我麻木了,不再挣扎。我的同类不过是高等灵长类,在进化中或许有偶然的蜕变,但不能对他们要求过高。不必对他们抱什么希望。

我挨了第一拳、第二拳、第三拳。没想到十四岁的女孩挺禁打。突然,一个声音压住了一片嘈杂声:“住手!”

与此同时,一个身影插在我和广大群众之间。逆着灯光,看不清他的脸,但我凭直觉感到用不着再害怕了。这是个中等身材、有着宽阔肩膀的男青年,白衬衫束在细细的腰带里。他使人感到,要打架,谁都不在话下。

“你们干吗欺负一个小姑娘?!”

北方口音,声音很硬朗。

“她破坏!……被抓个现行!……应该把她捉起来!”

“住口!”

人们莫名其妙了一会儿,真的住口了。

“不是她!我看见的,不是她!”

“为什么不是她?”

“不是她就不是她!我证明!”

“你……你是干什么的,包庇她?!”

那人不再开口,像是很随意地从挎包里拿出一件衣服,抖开,穿上。这下大家老实了。还有人傻里傻气地尖叫道:“哟,你是解放军呀!”

过了一会儿,堵塞良久的车站流通起来了。我感到一种无法言喻的幸福,真的,我从来没有这么幸福过。我决定不去上海了,不到父母那儿去了,因为这个城市有“他”。

我的肩膀始终保留着很新鲜的感觉。那是它第一次被一个男性触摸,何况这男性是个英武至极的军人。我说得清清楚楚,他在保护我的时候,右手碰到了我的左肩。那个动作在一瞬间使我产生错觉:似乎他会一把抱起我冲出人群。

十四岁的女孩凭着肩膀上新鲜的感觉,在车站周围寻找。我太蠢了,竟然没跟他说句什么,我像个傻丫头一样瞪眼看着他消失在人群中。我幸福得完全傻掉了。

我找啊找啊,好像我生来就在找什么东西。长长的队伍通过检票口,我在队伍里找到了他。他缓慢地随大溜儿向前挪动,缓慢但不可挽回地要离开这座包含着我的城市。

我犹豫地跟随着他。他偶然回头看见了我,并没有表示什么。当他再一回头看见我时,显得有些不安了。我固执地跟着他。他微微一笑,笑得像未成年的男孩一样窘。我紧盯着他不放,真像要打他什么歹主意似的。

我居然一口气跟他进了站。他终于被我打动,正式向我转过身。我想我的发辫和新布鞋毕竟使我有了讨人喜爱的模样。

“再见吧!”他朝我伸出手。

我的手在他的手里真细小得惭愧。我不愿他的手离开。我不愿他把我当个孩子。我不愿他走。我不愿事情刚开始就这样打住。我不愿对他讲那句傻话,更不愿把那句傻话憋回去而事后后悔。反正,我不愿。

火车开了。火车才不管我呢。他从窗口探出身向我致意,他完全没想到,在这座途经的小城里还会有人诚心诚意地送别。

我纳闷儿这个形象怎么会眼熟。我从来不清楚自己要找什么,但这东西一旦出现,我就能断定是不是它。我始终没看清他长什么样,但我断定我永远记住了他。他早就在我的臆想中或梦想中出现过,像在现实中一样模糊而确定。我没有看清他,但我感到他英俊极了。

在车终于开得不见影子时,我轻轻地说了句:“噢,我爱你。”很可能我什么也没说。

“血压上升了。”

“心跳四十五。”

“稳住就有希望。内出血估计还没止住。”

“明天赶到医院来得及吗?”孙煤的声音。她上气不接下气,刚把她的血——她的健康匀了一部分给我。

孙煤俯身时,我清楚地看见她胸口那块儿光滑而鲜艳的皮肤。我说过,我对她那完美的身体简直惊讶至极。当时她的身体在一盏特别的灯的光的照耀下,像假的一样无可挑剔。让我最惊讶的,是她对自己裸露的身体全不在乎,听之任之。真是怪事,天下竟有把自己一切隐秘不放在心上的姑娘。她那时是我的班长,我不敢对她评头论足,对她的行为发表异议就更不合适了。

天亮了,我看见这座大山,这座与我有着不浅的交情的山。它险些永远收留了我。

在下雨,我被盖上了雨布。前面要上公路了,一辆白色的救护车正在等着我。

赭红色的泥浆又悄悄地淌了下来。人们松了一口气:到底抢在泥石流之前下了山。

可我突然想起一个严重的问题。

从我遇救到此刻,并没有见到团支书王掖生。难道人们把他忘了?他和我一块儿冲进险区,在我倒下去的一瞬间,还看见他完好地活着。可他现在去哪儿了?或许在我之后他也倒了霉,让石头给砸得稀里哗啦,眼下正顽强地躺在哪儿给自己的一生做总结。雨来了,他不知道接踵而来的是下一场泥石流!

“怎么啦?陶小童?!”孙煤心急火燎地凑近我问道,“你哪里难受?……是伤疼?!……主任!你看她!”

许多白东西一下子将我围住了。

我尽可能地扭动着,我想对他们叫喊:团支书还在山上!但他们全都惊恐地盯着我,以为我在垂死挣扎或无理取闹。

不能把团支书活活丢下!不能让泥石流活活埋了他!你们明白了吗?!我就是这个意思。

他们不明白。

“快!抬上救护车!”

浑身的伤痛与焦急使我大汗淋漓。可他们不明白。雨越来越大,大山似乎正发出一种骚动不安的声响。

“快快,抬上车!……”

孙煤到底比别人了解我,一个劲儿地问:“你要什么?你怎么啦?”我用尽全力扯住她白大褂的一角。

团支书当时的行动没有任何人知道。他是瞒着大家跑去劝阻我的。我当时大概英勇过了头,连他都觉得不近情理。他要阻拦我的英勇,但他说不清为什么要阻拦,也说不清为什么要瞒住大家。只有我知道,我是在最后一瞬间懂得了他……

总之,他现在还无可奈何地躺在那里,在山上,在石头缝儿里,很难受、很痛苦地躺着。没有道理把他撇下!

但没有人懂得我的意思。除了语言,我不具备其他表达的能力。还不如白蚁和猴子,它们群体成员之间通过十个到一百个不合语法规则的信号进行交流。又一场更壮观的泥石流要爆发了,遥远的高处传来闷闷的轰隆声。团支书还在山上,只有我一个人知道,他被撇在山上,撇给泥石流去收拾了!

我感到我的手指渐渐松弛了。有种解脱了的感觉,说不上是惬意还是痛苦。我和这个世界被什么东西剥离了。这次我有了经验:这不是死,是休克。

我讨厌休克。

同类推荐
  • 呼啸山庄

    呼啸山庄

    本书的作者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诗人和小说家艾米莉·勃朗特(EmilyBronte,l818一l848)。这位女作家在世界上仅仅度过了三十年便默默无闻地离开了人间。应该说,她首先是个诗人,写过一些极为深沉的抒情诗,包括叙事诗和短诗,有的已被选入英国十九世纪及二十世纪中二十二位**流的诗人的诗选内。然而她**的一部小说本书却奠定了她在英国文学史以及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 血路

    血路

    小说以清末革命先驱熊克武为主人公,通过描写百年前以他为代表的仁人志士在四川泸州、成都、叙府、广安、嘉定、屏山等地发动的数次革命武装起义,真实再现了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辛亥风云。小说成功刻画了孙中山、熊克武、但懋辛、谢奉琦、佘英、喻培伦等英雄人物,讴歌了他们为推翻封建帝制,前仆后继、屡败屡战、不畏牺牲、英勇拼搏的奋斗历程。这是一部以清末革命先驱熊克武为主人公,全景式展现波澜壮阔的辛亥革命为主线的历史小说,讴歌了革命志士们为推翻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国家,不畏牺牲、英勇拼搏的奋斗历程。作者文笔清晰流畅,描写细腻生动,是一部比较优秀的作品。
  • 无名的裘德

    无名的裘德

    这是哈代最优秀的作品之一男主人公仅十一岁,父母双亡,贫困孤苦而又多愁善感,但幼小心灵中已深深埋下了求索上进的宏志大愿。袭德的这番经历,是英国十九世纪后半叶乡村教育逐渐普及后有知识的一代青年劳动者要求改变自身地位的图影。
  •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斯人记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斯人记

    《斯人记》以文人梁寒山与女诗人张梅仙由诗互倾,由诗相识的故事,根据“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之意,描写北洋政府时期,所谓首善之区北京的“士”阶,“捧戏子,逛窑子,酒肉征逐”,“弄弄风月文艺”的颓废生活,一面是正直清,一面是荒淫奢侈,形成鲜明的对照。
  • 曹处士外传

    曹处士外传

    曹处士是个老师,中学老师,中学英语老师,徽州府古阳中学高二年级英语老师。在此之前,他是徽州府某部门的副处长。他怎么到了古阳中学当孩子王了呢?这事还得从头说起。三年前,曹副处长在单位吃了瘪后,心情极其郁闷,连晚饭也没吃,便迫不及待地径直搭车,跨过登封桥,登上齐云山,夤夜拜访仙风道骨、鹤发童颜、瘦骨嶙峋、须眉尽白的白岳道长。单位里有前车之鉴,凡是下班后被“革委会”王主任找去谈话的,第二天、最晚第三天就被押解或下放到鸟不拉屎的地方了,连跟家里打招呼的时间都没有。
热门推荐
  • 文娱崛起

    文娱崛起

    他是全国关注的星二代,他是前途无量的童星,他是声名鹊起的青年导演,他是影视圈风头最劲的娱乐新贵,……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涅槃重生之后,呃,不是重生,反正他不一样了,他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
  • 沙上的卜辞Ⅰ

    沙上的卜辞Ⅰ

    耿占春,80年代初以来主要从事诗学、叙事理论和当代文学批评。著有《隐喻》(1993),《观察者的幻象》(1995),《叙事美学——探索一种百科全书式的小说》(2002),《失去象征的世界》(2008)。多种随笔著作《痛苦》(1993),《话语和回忆之乡》(1995),《沙上的卜辞》(2008)等。另有社会思想随笔和诗歌写作。曾获第七届华语文学传媒奖年度批评家奖。现为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教授,河南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 The Kings County Distillery Guide to Urban Moonshi

    The Kings County Distillery Guide to Urban Moonshi

    A new generation of urban bootleggers is distilling whiskey at home, and cocktail enthusiasts have embraced the nuances of brown liquors. Written by the founders of Kings County Distillery, New York City's first distillery since Prohibition, this spirited illustrated book explores America's age-old love affair with whiskey. It begins with chapters on whiskey's history and culture from 1640 to today, when the DIY trend and the classic cocktail craze have conspired to make it the next big thing. For those thirsty for practical information, the book next provides a detailed, easy-to-follow guide to safe home distilling, complete with a list of supplies, step-by-step instructions, and helpful pictures, anecdotes, and tips. The final section focuses on the contemporary whiskey scene, featuring a list of microdistillers, cocktail and food recipes from the country's hottest mixologists and chefs, and an opinionated guide to building your own whiskey collection.
  • The Daughter of an Empress

    The Daughter of an Empres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记忆变迁

    记忆变迁

    本书内容以典型的事件、具体的人和故事生动地反映了普通群众在改革开放30年的切身感受,忠实地记录了改革年代的社会变迁、成就和人们的感悟。在内容编排上,“改革足迹”和“百姓生活”是以新疆为背景反映时代发展和生活变迁的纪实,“旧闻新看”是对各个不同时期国家和新疆本土发生的新闻进行选择性的回放,“流行语”汇集了特定时期和特定背景下产生的特殊文化符号。“大事记”是国家以及新疆本土的重要历史事件的简明回顾。
  • 智九宫

    智九宫

    一个伴随一生的异梦,一个都市平凡的青年,一股天外神秘的力量,一场跌宕起伏的人生路。是幸运,是浩劫,亦或是平凡?是领悟,是深渊,亦或是升华?是热血,是拼搏,亦或是守护?让我们共同期待吧!
  • 古镇遗梦

    古镇遗梦

    本文对古镇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包括散落的明珠、河上的街市、拱桥的魅力、越人便于舟等内容,一本在碧水边掀开的古朴的书,它的文字并不深奥,阐述的却是耐人寻味的哲理,难怪每一个前往古镇的人们,都会因为拣拾到失落的梦而流连忘返。
  • 历史虚无主义评析

    历史虚无主义评析

    本书对以否定人民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历史为重点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进行了分析和批判,详细阐述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泛起的历史背景、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若干特点、历史虚无主义的严重危害,并指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虽然主张各异,表现形式不同,却有共同的政治诉求,即反对四项基本原则,力图扭转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发展方向,把中国纳入到西方资本主义体系中去,对此我们应该警惕。
  • 我家王妃可倾国

    我家王妃可倾国

    沈清如穿越了!穿到了一个刚生了小包子,难产死的妹子身上!妹子身份不简单,正经的侯府千金。可惜没斗过白莲花,只好跑到乡下避难。沈清如觉得挺好。每日挣挣钱、养养包子,无聊的还有人送上门求虐。美满啊......某一日包子他爹找上门来,于是沈清如的任务升级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昆虫奇闻

    昆虫奇闻

    漫长的人类进化历史中,大自然巳在各种生物之间编织了一张精致的互相依存的生命之链。然而昆虫由于其种类、食性及行为的多样,决定了其在生物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本书通过对昆虫知识的详细介绍,使青少年朋友对昆虫世界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从而密切关注昆虫在自然界的作用,不断探索昆虫王国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