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1500000021

第21章 重令①第十五

凡君国之重器,莫重于令。令重则君尊,君尊则国安;令轻则君卑,君卑则国危。故安国在乎尊君,尊君在乎行令,行令在乎严罚。罚严令行,则百吏皆恐;罚不严,令不行,则百吏皆喜。故明君察于治民之本,本莫要于令。故曰:亏令②者死,益令者死,不行令者死,留令者死,不从令者死。五者死而无赦,唯令是视。故曰:令重而下恐。

为上者不明,令出虽自上,而论可与不可者在下。夫倍上令以为威,则行恣于己以为私,百吏奚不喜之有?且夫令出虽自上,而论可与不可者在下,是威下系于民也。威下系于民,而求上之毋危,不可得也。令出而留者无罪,则是教民不敬也。令出而不行者毋罪,行之者有罪,是皆教民不听也。令出而论可与不可者在官,是威下分也。益损者毋罪,则是教民邪途也。如此,则巧佞之人,将以此成私为交;比周之人③,将以此阿党取与;贪利之人,将以此收货聚财;懦弱之人,将以此阿贵事富,便辟④伐矜之人,将以此买誉成名。故令一出,示民邪途五衢,而求上之毋危,下之毋乱,不可得也。

[注释]

①重令:言治国治民当以法令为重。②亏令:删减法令。③比周之人:指善于朋比为奸的人。④事便辟:侍奉君主身边的宠臣。

[译文]

凡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没有比法律更重要的。法令威严则君主威严,君主威严则国家稳定;法令没有威力则君主微贱,君主微贱则国家危难。所以,国家的安定稳固在于维持君主威严,维持君主的威严在于法令的实行,法令的实行在于严正刑罚。刑罚严正,法令就会被严格实行,那么百官因为害怕法令而尽力做事;处罚不严,法令就不会严格实行,那么百官就会懈怠失职。因此,圣明的君主审视管理百姓的关键,没有比法令更重要的。所以说:任意废弃法令的人,处死;随意增加法令的人,处死;不施行法令的人,处死;私自压制法令的人,处死;不遵从法令的人,处死。这五种情况的死刑都不应该被免除,一切都只按法律办事。所以说:法令有威力,下面的臣民就害怕了。

君主若糊涂平庸,法令尽管由君主制定,而讨论其是否可行的权力就落到臣子手上。凡是能违反君令而自揽权力的,就可以实现为个人而随意行动的目的,百官怎么会不懈怠失职的呢?况且,法令尽管由君主制定,而谈论其是否可施行却决定于臣子,这就是君主的权力被下面的人减弱了。权力被下面的臣民减弱,而期盼君主没有凶险,是不可能的。法令颁布,而压制者无罪,这就是让人不敬重君主;法令颁布,而不落实者无罪,落实的有罪,这就是唆使百姓不要服从君主;法令颁布,而讨论其是否可行的权力在百官,这就是君主权力的下放;私自增减法令者无罪,这就是让人们找寻歪路。这样,奸诈的人们将因此拉帮结派;善于结派的人们,将因此偏向同伙;贪求利益的人们,将由此行贿聚财;软弱无能的人,将因此巴结富贵的人,并趋从国君身边受宠的小臣;骄傲自诩的人们,将因此盗名窃誉以获得虚名。所以,法令一出,就给人开启五条歪路,这样想要君主不危难,臣民不叛乱,是做不到的。

菽粟不足,末生①不禁,民必有饥饿之色,而工以雕文刻镂相稺②也,谓之逆。布帛不足,衣服毋度,民必有冻寒之伤,而女以美衣锦绣纂③组相稺也,谓之逆。万乘藏兵之国,卒不能野战应敌,社稷必有危亡之患,而士以毋分役相稺也,谓之逆。爵人不论能,禄人不论功,则士无为行制死节,而群臣必通外请谒④,取权道,行事便辟,以贵富为荣华以相稺也,谓之逆。

[注释]

①末生:奢侈品的生产。②相稺:相争,相攀。③纂组:指美丽的衣带服饰。④通外请谒:交结外国,里通外敌。

[译文]

粮食不够,奢侈品的制造却不阻止,百姓一定有受饥饿的面色,而工匠还在以雕饰的花纹相互赞赏,这叫做违反法令。布帛不够,衣服却没有限制,百姓一定有挨冻的伤害,而女工还在以制造华丽的衣服、绣绵织带相互赞赏,这叫做违反法令。有万辆战车兵备富足的大国,士卒却不能上战场对付敌人,国家一定有危险被消亡的祸害,而武士还在以没有从军的身份相互赞赏,这叫做违反法令。做官不注重才能,奖赏不注重功劳,武士们就不愿落实命令,不愿为国捐躯,臣子们也一定交结外国请求会见,采用手段,巴结君主左右的小臣,以升官发财为荣耀来相互赞赏,这叫做违反法令。

朝有经臣,国有经俗,民有经产。何谓朝之经臣?察身能而受官,不诬于上;谨于法令以治,不阿党;竭能尽力而不尚得,犯难离①患而不辞死;受禄不过其功,服位不侈其能,不以毋实虚受者,朝之经臣也。何谓国之经俗?所好恶不违于上,所贵贱不逆于令,毋上拂之事,毋下比②之说,毋侈泰之养,毋逾等之服,谨于乡里之行,而不逆于本朝之事者,国之经俗也。何谓民之经产?畜长树艺,务时殖谷,力农垦草,禁止末事者,民之经产也。故曰:朝不贵经臣,则便辟得进。毋功虚取,奸邪得行,毋能上通。国不服经俗,则臣下不顺,而上令难行。民不务经产,则仓廪空虚,财用不足。便辟得进,毋功虚取,奸邪得行,毋能上通,则大臣不和。臣下不顺,上令难行,则应难不捷。仓廪空虚,财用不足,则国毋以固守。三者见一焉,则敌国制之矣。故国不虚③重,兵不虚胜,民不虚用,令不虚行。凡国之重也,必待兵之胜也,而国乃重。凡兵之胜也,必待民之用也,而兵乃胜。凡民之用也,必待令之行也,而民乃用。凡令之行也,必待近者之胜也,而令乃行。故禁不胜于亲贵,罚不行于便辟,法禁不诛于严重,而害于疏远,庆赏不施于卑贱二三,而求令之必行,不可得也。能不通于官,受禄赏不当于功,号令逆于民心,动静④诡于时变,有功不必赏,有罪不必诛,令焉不必行,禁焉不必止,在上位无以使下,而求民之必用,不可得也。将帅不严威,民心不专一,陈士不死制,卒士不轻敌,而求兵之必胜,不可得也。内守不能完,外攻不能服,野战不能制敌,侵伐不能威四邻,而求国之重,不可得也。德不加于弱小,威不信⑤于强大,征伐不能服天下,而求霸诸侯,不可得也。威有与两立,兵有与分争,德不能怀远国,令不能一诸侯,而求王天下,不可得也。

[注释]

①离:通“罹”,遭受。②比:勾结,偏爱。③虚:徒然,白白地。④动静:这里指措施和政策。⑤信:通“伸”,伸展、延伸。

[译文]

朝廷要有基本的大臣,国家要有基本的风俗,人民要有基本的产业。什么叫朝廷的基本之臣呢?依照自己的能力接受官职,不欺瞒君主;严厉依法治国,不搞结帮;竭尽全力做事,不谋求私利;遇到患难勇敢面对,不苟且偷生。受禄不多于自己的功绩,官位不超过自己的能力,不虚受国家的利益,这就是朝廷的基本之臣。什么叫国家的基本风俗呢?人们的好恶不和君主相背,重视和轻视的不和法令相背;不做君主不喜爱的事,不说有拉帮结派的话;不过奢华的生活,不搞越权的享受;在家乡小心做事,没有违背朝廷的事情的,是国家的基本风俗。什么叫做百姓的平常生产呢?养好牲畜,搞好培植,利用好农时,增加粮食产量,尽力发展农业,开辟荒地,严禁奢侈品的制造,这就是百姓的平常生产。所以说:朝廷不举用正直的臣子,那些善于阿谀奉承的小人便能往上攀,没有功绩的人便能凭空地享受爵禄,奸邪的臣子便能任意作乱,平庸的人便能得到君主的重用。国家不推行良好的风俗,臣子和下民就不服从,君主的法令就难以实行。百姓不进行通常的生产,国家的粮仓就会空乏,财用就会不够。

逢迎小人进用,无老之人取官,奸邪之人得逞,平庸之辈通畅,大臣就会不和睦;臣下不服从,君令难通畅,国家就难于对付危险;仓库空乏,财用不够,国家就无法守住。这三种情况中有一种发生,就会被敌国所掌控。

所以国家是不会随便能强盛的,军队是不会随便能获取成功的,百姓不是随便能发挥作用的,法令是不会随便能实行的。大凡国家要强盛,必须等候军队获取胜利,国家才能强盛。大凡军队要获取胜利,必须等候百姓发挥作用,军队才能获取胜利。大凡百姓能发挥作用,必须等候法令的实行,百姓才能发挥作用。大凡法令能实行,必须等候法令制服靠近君主的人,法令才能实行。所以禁律不能驯服君主的皇亲国戚,刑罚不能实行到君主的左右小臣,法令禁律不是杀害罪行严重的人,而是伤害君主疏离的人,祝贺奖励不实行到低贱的人,却希望法令得到坚定地实行,这是行不通的。有能力的人不能做官,受到奖赏的人与他的功劳不相合,号令违背百姓的愿望,措施政策违背时代的发展,有功的不果断奖赏,有罪的不果断惩处,有令不果断落实,有禁不果断阻止,居高位的君主不能驱使臣下,却希望百姓能坚决地发挥作用,这是行不通的。统领不严肃,军心不统一,阵地上的战士不愿为军令冒死,士兵没有不畏敌人的气概,却盼望军队必胜,这是行不通的。国内的守卫不能确保国土完备,国外的攻占不能确保敌国投降,战场上的作战不能制服敌军,战斗不能震慑四方邻国,却盼望国家的强盛,这是行不通的。恩惠不能施加到微小国家,威势不能扩展到强盛国家,作战不能使天下各国顺从,却盼望称霸于诸侯,这是行不通的。论威信有能与自己不分高低的,论兵势有能与自己相互对抗的,恩惠不能抚慰远方国家,号令不能联合诸侯,却盼望称王天下,这是行不通的。

地大国富,人众兵强,此霸王之本也,然而与危亡为邻矣。天道之数①,人心之变。天道之数,至则反,盛则衰。人心之变,有余则骄,骄则缓怠。夫骄者,骄诸侯,骄诸侯者,诸侯失于外;缓怠者,民乱于内。诸侯失于外,民乱于内,天道也。此危亡之时也。若夫地虽大,而不并兼,不攘夺;人虽众,不缓怠,不傲下;国虽富,不侈泰,不纵欲;兵虽强,不轻侮诸侯,动众用兵必为天下政理②,此正天下之本而霸王之主也。

[注释]

①数:规律。②政理:“政”通“正”。伸张正义的公理。

[译文]

土地宽阔国家富有,人口繁多兵力强大,这是成就霸业的根基。然而,到这时国家就与败亡靠近了。天下事物的规则和人心的改变就是如此的:就事物的规则说,事物发展到终端则走向对立面,发展到极致则走向衰败;就人心的改变说,富裕了,就会产生高傲,高傲就会懒惰懈怠。这里所说的“傲慢”,指的是对各国诸侯的傲慢。对各国诸侯傲慢,在国外就疏离了各诸侯国;而懒惰懈怠的结果,又将在国内导致民众的造反。在国外疏离诸侯,在国内民众造反,这正是事务改变发展的结果,也正是国军爱走到败亡的时候了。假如国土虽大而不进行合并与争夺,人口虽多而不放松、懈怠与鄙视臣民,国家虽富而不浪费放纵,兵力虽强而随便欺负侮辱诸侯,即使有军事行动也都是为公布天下的正理,这才是辅正天下的根基,而可作为霸王之业的君主。

凡先王治国之器三,攻而毁之者六。明王能胜其攻,故不益于三者,而自有国正天下。乱王不能胜其攻,故亦不损于三者,而自有天下而亡。三器者何也?曰:号令也,斧钺①也,禄赏也。六攻者何也?曰:亲也,贵也,货也,色也,巧佞也,玩好也。三器之用何也?曰:非号令毋以使下,非斧钺毋以威众,非禄赏毋以劝民。六攻之败何也?曰:虽不听,而可以得存者;虽犯禁,而可以得免者;虽毋功,而可以得富者。凡国有不听而可以得存者,则号令不足以使下;有犯禁而可以得免者,则斧钺不足以威众;有毋功而可以得富者,则禄赏不足以劝民。号令不足以使下,斧钺不足以威众,禄赏不足以劝民,若此则民毋为自用②。民毋为自用则战不胜,战不胜而守不固,守不固则敌国制之矣。然则先王将若之何?曰:不为六者变更于号令,不为六者疑错于斧钺,不为六者益损于禄赏。若此则远近一心,远近一心则众寡同力,众寡同力则战可以必胜,而守可以必固。非以并兼攘夺也,以为天下政治也,此正天下之道也。

[注释]

①斧钺:刑器,引申为刑罚。②毋为自用:不为君主所用。

[译文]

古代君王统治天下的方式有三,遭遇破坏和灭亡国家的有六方面。贤明的君主能够征服这六个方面,所以,治国方法尽管不多于三个,却能够保全国家、辅正天下。平庸的君主不能征服这六个方面,所以,治国方法尽管不少于三个,却是占有天下而最终灭亡。三种治国方式是哪些?即号令、刑罚、奖赏。六个毁坏因素是哪些?即亲者、贵者、财货、美色、奸邪之臣和玩好之物。三种方法有何用?回答是:没有法令无法调派臣下,没有刑罚无法威震民众,没有奖赏无法鼓舞民众。六个毁坏因素体现在哪里?回答是:虽不听君令,却可以平安无恙;虽违反禁律,却可以避免刑罚;虽没有功劳,却可以获取财富。一旦国家有不听君令而能够平安无恙的,号令就不能调动臣民;有违反禁律而避免刑罚的,刑罚就不能威震群众;有无老而获取财富的,奖赏就不能鼓舞人民。号令不能调派臣民,刑罚不能威震民众,奖赏不能鼓舞人民,这样的话,民众就不愿为君主所用。民众不愿为君主所用,作战就不能胜利;作战不胜,固守就不坚固;坚守不坚固,就会受到敌国的控制了。那么,古代君主是如何面对这种局势?回答是:不因为六个毁坏因素而改变号令,不因为六个毁坏因素而质疑或废除刑罚,不因为六个毁坏因素而增多或衰减奖赏。这样的话,就可以做到远近万众一心了;远近万众一心,就可以达到众寡同心协力了;众寡同心协力,就可以做到作战必胜、坚守必固了。这些并不是为吞并和夺取别国,而是为把天下政事管理好,这才是辅正天下的原则。

同类推荐
  • 蒙田哲理散文

    蒙田哲理散文

    蒙田是法国文艺复兴之后最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以博学著称,在世界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他的作品中,日常生活、传统习俗、人生哲理无所不谈,并旁征博引了许多古希腊罗马作家的论述,还对自己作了大量的描写与剖析,使人读来有亲切之感,增加了作品的文学趣味。《蒙田哲理散文》一书中的文字富有哲理性,能够引人思考,让人深受启发。文中有“平和执中”、“谈三种交往”、“要生活得写意”等等哲理故事。
  • 论语:玩诵本

    论语:玩诵本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最重要的一部经典著作。其编纂者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所记录的内容很广,涉及哲学、道德、政治、教育、时事、生活、历史、人物等方面,是研究孔子生平和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朱子(熹)将其列为“四书”之一。《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大部分记言,小部分记事,全书20篇,约15000字。篇与篇、章与章之间隐含着一定的内在联系,篇名取每篇开头的两三个字而定。全书经过后世儒者的编订整理,在东汉末年定型。
  •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

    本书采取史论结合的研究范式,以近代以来人类社会的文化自觉为基础,从文化存在的多维理论视野出发,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文化研究上的创新,梳理了不同时期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依据历史脉络的层层揭示,提炼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基点和价值诉求,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思想内涵和发展线索,并在比较学视野中凸显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特殊价值。
  • 老子如是说

    老子如是说

    长篇文化哲学散文《老子如是说》,利用东西方一些哲学成果,以当代人的科学思维,特别是宇宙学的新认识,冷静地剖析、客观地批判与弘扬并重,科学化地解读《老子》,破译《老子》深刻的哲学密码,溯本求源,最大限度地接近《老子》哲学的本真,叙前人之未叙。启迪思想,照亮心灵,净化道德,革新习俗,引人看清自己,看清自己性格的两面,更能了解我们中华民族性格的多面性与深刻性。文笔幽美鲜活靓丽,恣肆纵横。
  • 道中的道

    道中的道

    人生即是道场。心中有“道”,所以气度非凡,凭借强大的正能量震慑场面、影响他人,左右事态的发展。与人相处,从道家思想中修习“道法自然”、“不争”、“无为”等智慧,都可以取得良好的预期,获得非凡的成功。本书通解道家的生存智慧,明辨万物变化的玄机,提供为人处世的进退方略。每一个故事都能给予你一个顿悟,在不断感悟中内心的能量不断增大,从现实起步,从小处着手,在点滴中改变自己,你会发现人生可以更自在,幸福其实就在身边。
热门推荐
  • 美国诱惑

    美国诱惑

    留美的中国学生李林,在情欲和利益的诱惑下卷入神秘凶险的国际碟战,成为美女间谍安妮的搭档,追随她到俄、法、德,与日本特工信子展开一场生死较量……之后李林拒绝加入CIA,决定回到中国,但此时的安妮已经怀上李林的孩子,她为追寻李林孤身来到中国,却得知李林已经结婚,妻子正是整容后的信子。
  • 乱世邪魔

    乱世邪魔

    穿越了历史长河,凝聚了时间的穿梭,纵使摆脱了归去宿命,却依然洗刷不掉那满身的罪恶。孤独怎不是煎熬,白发难染干净黑袍,纵使逃离了繁华锦绣,却依然淹没不着他那坚定执着。有道是蜚语无情,但却有谁知道泪甄,纵使隔断了千山万水,却依然阻挡不了那火热的双唇。谁言鲜血能漫天,唯我看穿时间磨难,纵使魔道威逼冲九天,却依然阻拦不住我那擎天的剑。
  • 江南好景与君同

    江南好景与君同

    帘外芭蕉惹嫩绿,门环惹铜绿,而她路过江南小镇惹了他。人称“阎王爷”的他竟然对她荣宠备至。“嫁给我,我会让你成为天下最富有的女人。”某人一本正经地说。“无聊。”“做我的女人,我会让你幸福。”某人恳求地说。“不稀罕。”“不嫁给我,我就不许你化妆!”某人急得使出了杀手锏。“哼,好吧。”某爷激动得无以复加。
  • 共存亡之与天下之主

    共存亡之与天下之主

    紫飞燕,一个心里有着远大理想的女孩。三岁时失去了最疼爱她的舅舅,后来才慢慢明白,一心想着完成自己17岁的目标,成为世界首富,无人能敌。偶然之下,在别墅的一个小门前,找到了舅舅,才发现自己一路走来,这道路畅通无阻,原来是因为自己是这世界的守护者,成为世界首富,是条件之一,她不断的隐藏,不断的让自己了解这个世界最后却败在儿时喜欢的人——程晓林手上,从那一刻起,紫飞燕被宠上了天。“我,和这个世界你选哪个?”程晓林问。“废话,当然是世界了啊!”紫飞燕张口就来,不料刚说完便无法出声了。……
  • 佛说幻士仁贤经

    佛说幻士仁贤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第二十七封来信

    第二十七封来信

    S小姐——我有一个小号,关注了他,还有一堆僵尸粉。如果有一天,会有人为我点赞,只可能是他一个人。D先生,我每天都在默默关注着你,却一直等不到你的回应。D先生——我想我要抽丝剥茧,才能理顺整个故事。所幸的是,我已经从这二十六封来信中找到蛛丝马迹。26个英文字母,每一个都有它在爱情里的含义。
  • 谁是你的前世今生

    谁是你的前世今生

    今生的我还在读,前世诀别的一纸书;手握传世的信物,而你此刻身在何处;可你转世的脸谱,究竟轮回在哪一户……
  • 佛说大摩里支菩萨经

    佛说大摩里支菩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大盗格罗斯

    大盗格罗斯

    尘埃与血幕昔日承载荣耀的鹰旗正在褪色当交织的风雨到来之时视野只剩下晦暗的天空和荒芜的大地青郁群山传来旅者的呤唱心有戚戚,或是彷徨?我的剑锋沿着历史的脉络划破黑夜的迷雾,绘出尘世的命运图卷。最高明的大盗,应该是窃取这个腐朽国家的权柄,让它从此获得新生——格罗斯·奥古斯特(GroysAugust)*******************************书友群:565822577,欢迎各位读者君加入讨论!
  • 阿呆的方程式

    阿呆的方程式

    本书为中短篇小说选,收录作者12篇风格各异的作品。作品既包括恩爱冤家生死恋的“爱你才毒辣”,又有描写好为人师文化酒友的“阿呆的方程式”,还有短小精悍发人深省的短篇聋羊杨六等等。平实诙谐的语言,在幽默中悲情抒怀,伤感中深切反思。作者年志勇为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天下》、《洗牌》、《命门》构建了中国通信业的激流三部曲,深受读者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