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1500000020

第20章 法禁第十四

法制不议,则民不相私。刑杀毋赦,则民不偷于为善。爵禄毋假,则下不乱其上。三者藏于官则为法,施于国则成俗,其余不强而治矣。君一置其仪,则百官守其法。上明陈其制,则下皆会其度矣。君之置其仪也不一,则下之倍法而立私理者必多矣。是以人用其私,废上之制而道其所闻,故下与官列①法,而上与君分威,国家之危必自此始矣。昔者圣王之治其民也不然,废上之法制者,必负以耻。财厚博惠以私亲于民者,正经②而自正矣。乱国之道,易国之常,赐赏恣于己者,圣王之禁也。圣王既殁,受之者衰,君人而不能知立君之道,以为国本,则大臣之赘③下而射人心者必多矣。君不能审立其法以为下制,则百姓之立私理而径于利者必众矣。

[注释]

①列:通“裂”,对立。②经:这里指制度。③赘:通“缀”,连缀,附着。

[译文]

法制不准许私下谈论,那么百姓就不会作奸犯科;刑杀不允许罢免,那么百姓就不会随意做事;爵禄的权力不随便授予人,那么下属就不会扰乱长官。这三个方面控制在官府就是法律,行使到全国就变成习俗,其他事情不用强迫就能够治理好了。国君统一颁布法度,百官就可以守法;上面明确颁行法制,下面做事就都可以合乎法制。国君定制法度不一致,那么下属违反法令而另外立私法的人就一定会多了。这样人人另外立私法,废弃国君的法律而称道他们道听途说的私法。故而,在下面与公府争议法律,在上面与国君争夺权力,国家的灾难一定从此处开始。以前,圣王管理人民并非如此,对于破坏国君法律的人,一定会让他蒙受惩罚。对用众多的财物来广施恩德收买人心的人,经过整顿法制使他们改变行为。扰乱国家的正道,改变国家的常法,赐赏全凭自己的愿望,这是圣王会阻止的。圣王离世之后,继承的人不振作。统治人民而不能明白立君之道,不能把法律作为立国的根本,这样大臣中间联络下属来收买人心的一定就增多了。君主不能明白立公法来作为下属遵守的依据,这样百姓立私法走邪路追求富贵的一定就更多了。

昔者圣王之治人也,不贵其人博学也,欲其人之和同①以听令也。《泰誓》曰:“纣有臣亿万人,亦有亿万之心;武王有臣三千而一心。”故纣以亿万之心亡,武王以一心存。故有国之君,苟不能同人心,一国威,齐士义,通上之治以为下法,则虽有广地众民,犹不能以为安也。君失其道,则大臣比权重以相举于国,小臣必循利以相就也。故举国士以为己党,行公道以为私惠,进则相推于君,退则相誉于民;各便其身,而忘社稷,以广其居;聚徒成群,上以蔽君,下以索民。此皆弱君乱国之道也,故国之危也。

[注释]

①和同:指与君上保持一致。

[译文]

从前圣王治理人材,不看重他们是否学识广博,而是希望他们能依从君令而与君王保持统一。《泰誓》说:“殷纣有许多臣子,也就有许多条心;周武王只有臣三千人,可是只有一条心。”故而,殷纣因许多心而失败,武王因为只有一条心而保存。所以一国之君,要是不能合同人心,统一国家的威严,统一士人意愿,将国君的治理方法贯彻为百姓的行为之道,那么即便拥有广大的国土,众多的百姓,也不会太平。国君要是统治失道,国中臣子们就会联合权势相互抬举,小臣们也一定为追逐私利而互相听从。故而全国的读书人就会结成朋党,利用公法夺取私利,朝堂上就互相夸奖于君主之前,私下里就互相赞叹于百姓之间;各图自己的利益,忘掉国家,以扩大权势;结党成群,在上就蒙骗君主,在下就勒索百姓。这些都是降低君主权力、破坏国家的行为,所以对国家是非常危险的。

擅国权以深索于民者,圣王之禁也。其身毋任于上者,圣王之禁也。进则受禄于君,退则藏禄于室,毋事治职,但力事属,私王官,私君事,去非其人而人私行者,圣王之禁也。修行则不以亲为本,治事则不以官为主。举毋能进毋功者,圣王之禁也。交人则以为己赐,举人则以为己劳,仕人则与分其禄者,圣王之禁也。交于利通而获于贫穷,轻取于其民而重致①于其君,削上以附下,枉法以求于民者,圣王之禁也。用不称其人,家富于其列,其禄甚寡而资财甚多者,圣王之禁也。拂②世以为行,非上以为名,常反上之法制以成群于国者,圣王之禁也。饰于贫穷,而发于勤劳,权于贫贱,身无职事,家无常姓③,列上下之间,议言为民者,圣王之禁也。一士以为亡资,修田以为亡本,则生之养,私不死,然后失矫以深与上为市者,圣王之禁也。审饰小节以示民,时言大事以动上,远交以逾群,假爵以临朝者,圣王之禁也。卑身杂处,隐行辟倚,侧入迎远,遁上而遁民者,圣王之禁也。诡俗异礼,大言法行,难其所为,而高自错者,圣王之禁也。守委④闲居,博分以致众,勤身遂行,说人以货财,济人以买誉,其身甚静,而使人求者,圣王之禁也。行辟而坚,言诡而辩,术非而博,顺恶而泽者,圣王之禁也。以朋党为友,以蔽恶为仁,以数变为智,以重敛为忠,以遂忿为勇者,圣王之禁也。固⑤国之本,其身务往⑥于上,深附于诸侯者,圣王之禁也。

[注释]

①致:献出。②拂:违背。③姓:通“生”,财业。④委:委积、聚积。⑤固:通“祻”,危害。⑥往:通“诳”,欺骗。

[译文]

独揽国家权势从而大肆剥夺百姓,这是圣主要阻止的。不愿意为朝廷工作服务,这是圣主要阻止的。在朝堂上向国君领取俸禄,私下里就把俸禄藏在家里,不做好工作的事情,却认真做私事,私自利用国家的官员,私自办理国君的政事,赶走不应该免职的人,推行自己的方法,这是圣主要阻止的。修养道德不以孝行为基础,办事不以公家为目的,推举没有能力的人,引进没有功劳的人,这是圣主要阻止的。把团结人材作为自己的恩赐,把举荐人材作为自己的本领,任用人材就从中捞取好处,这是圣主要阻止的。和富人交往和穷人来往,对百姓收缴得少却对君主上供得多,减少自己所得以收买人心,曲解法制以迎合人民,这是圣主要阻止的。花费同身份不相配,家财超过职位所得,俸禄不多而钱财不少,这是圣主要阻止的。自己所做的违背世情,以诽谤君上以博得名声,常常反对朝堂的法律,并以此聚合朋党于朝堂,这是圣主要阻止的。装扮成贫困的样子,却不愿意辛勤工作,苟安于不好的处境,自身没有稳定的工作,自家没有一定的资产,处于上下之间却说是为了百姓,这是圣主要阻止的。供养侠客作为自己的力量,打造武器作为自己的依靠,豢养私人的力量,私藏逃亡的罪人,然后强直不谦让,顽固不可教化,与君主讨价还价,这是圣主要阻止的。文饰小的方面以夸耀于人民,时常讨论大事以影响国君,广泛交往以超过群臣,凭借力量以掌握朝政,这是圣主要阻止的。委屈自己处于百姓之中,偷偷地做邪恶的事,叛逃其他国家或接纳其他的奸人,欺瞒国君,欺瞒百姓,这是圣主要阻止的。实行不好的风俗和错乱的礼节,夸夸其谈,行为傲慢,夸耀自己所做过的工作的难度,借此来高估自己,这是圣主要阻止的。守着积蓄而生活舒服,广施财宝给百姓,殷勤做事,顺从百姓,用财货收买百姓,以助人为方法沽名钓誉,行为安宁而使别人主动帮忙,这是圣主要阻止的。行为不正而顽固不化,言谈错乱而博辩,方法虽错却有很多,支持不正而善于辩解,这是圣主要阻止的。以交往朋党为好意,以包庇邪恶为好心,以投机变化为聪明,以横征暴敛为忠臣,以发泄愤怒为勇敢,这是圣主要阻止的。阻断国家根本,不但欺骗君主,还密切交结敌国,这是圣主要阻止的。

圣王之身,治世之时,德行必有所是,道义必有所明。故士莫敢诡俗异礼,以自见于国;莫敢布惠缓行,修上下之交,以私亲于民;莫敢超等逾官,渔利苏功①,以取顺于君。圣王之治民也,进则使无由得其所利,退则使无由避其所害,必使反乎安其位,乐其群,务其职,荣其名,而后止矣。故逾其官而离其群者必使有害,不能其事而失其职者必使有耻。是故圣王之教民也,以仁错之,以耻使之,修其能致其所成而止。故曰:绝而定,静而治,安而尊,举错而不变者,圣王之道也。

[注释]

①苏功:谋取功绩。

[译文]

作为圣王,处在治理天下的时候,德行和道义都一定有个确定的原则。所以士人们不敢实行怪癖的风气和异常的礼节在国内自我展现;也不敢施与小惠,缓行公法和修好上下以获得民心;也不敢越级越职,追逐功利以取悦于国君。圣王管理人民,向上攀的总是要使他无法获利,推脱责任的总是要使他无法避免处罚。必须使人们回到各安其责、乐其同人、尽力于职责、爱惜其名声的道路上来,才算实现目标。所以,对于超越职责而背离同事的人,应该使之遇害;对于不负责而失职的,必须使之蒙羞。因此,圣王教导人民,就是用仁慈来爱护他们,用惩处来压迫他们,提升他们的才能使之有所功业而后止。所以说:坚定而镇静,稳固而图治,平国而敬君,有所举动而不随便改变,这都是圣王的处世之道。

同类推荐
  • 智慧书(西方经典文库系列)

    智慧书(西方经典文库系列)

    巴尔塔沙·葛拉西安的《智慧书(青春典藏版)》由三百则格言警句构成,内容包含了如何知人、察事、观物、抉择及行动的策略。这些格言极其简洁、干练、坦诚,机锋四起,细细品蛛后更觉入木三分。本书旨在为人们提供能够身体力行的行动指南,指导人们如何获得成功,并在人格上臻于完美。本书适合细嚼慢咽,阅读时切匆贪多求快,而是要因地制宜,结合自身深加体味。一向吝于赞扬的哲学家叔本华将此书译成德文,并说:“这样的书,仅仅通读一遍显然是不够的,它是一本随时都能用上的书,简言之,它是一位终身伴侣。”而尼采则说:“关于精神道德之微妙,欧洲尚无比此更精美而兼复杂之作。”
  • 历史理性批判文集

    历史理性批判文集

    《历史理性批判文集》收录康德于1784~1797年间(60岁至73岁)所写的论文8篇,包括康德有关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的全部主要著作在内。《历史理性批判文集》的中心思想是为人类朝向普遍法治的公民社会而进步的信念进行论证。在他看来,这个信念的依据在于它不是不可能的,而不在于它无论如何是会实现的。
  • 哲学常识1000问

    哲学常识1000问

    本书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为读者展示充满智慧的中外哲学大家、源远流长的哲学流派、晦涩难懂的哲学概念、发人深省的哲学名言、博大精深的哲学名著、绵延不绝的哲学斗争、异彩纷呈的哲学学说和令人津津乐道的哲人轶事。让读者轻松领略哲学的魅力与智慧。
  • 跟儒家学拿得起 跟佛家学放得下 跟道家学想得开

    跟儒家学拿得起 跟佛家学放得下 跟道家学想得开

    人生的事看起来好像很复杂,其实很简单,就三件: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拿得起是儒家的最高境界,放得下是道家的最高境界,想得开是佛家的最高境界。本书从这三个方面剖析了中国文化三大支柱的儒释道,引领我们在中国哲学中解决方方面面的精神需求。
  • 管子

    管子

    《管子》是我国古老的先秦时代的一部重要典籍,是管仲学派的一部作品总集。该书内容庞杂,年代久远,流传中多遭窜乱,自西汉刘向“定著为八十六篇”之后,李唐以前已缺失十篇之多。《管子》内容博大精深,主要以法家和道家思想为主,兼有儒家、兵家、纵横家、农家、阴阳家的思想,更涉及天文、伦理、地理、教育等问题,在先秦诸子中,“襄为巨轶远非他书所及”。可以说,它是先秦时独成一家之言的最大的一部杂家著作,是研究先秦尤其春秋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等各个方面非常重要的原始资料。
热门推荐
  • 游戏王黑暗中的大海

    游戏王黑暗中的大海

    本应该为游城十代另一人格的霸王原本应该和十代融合到一起,却因为‘神’的恶作剧把十代的人格‘霸王’变成了一个灵魂并令其转生。就这样因为‘神’的恶作剧这个名为‘霸王’的灵魂会转生到哪去?
  • 本能的冲动与成功

    本能的冲动与成功

    这里弗洛依德清楚地肯定了集体力量在文明中的作用,看到了社会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同时,我们要意识到在创造性的探索和活动中,即个人成功的最有前途的领域,理性与非理性是人的两条腿。理性离不开非理性,非理性亦离不开理性。他们的相互作用,才是成功的保证,人类的活动一面是走向未来,一面是走进历史,我们在看到文明的未来的同时,也会看到我们对文明的不满。本书本着通俗易懂的原则从弗洛依德早中晚三个时期的主要作品编译而成,并参考了一些英译本。
  • 哈利波特之维度玩家

    哈利波特之维度玩家

    穿越成为哈利波特世界一个普通人,且看他如何利用穿梭无尽世界的契机在这个危险的世界里一步步前进着。
  • 惊奇物语

    惊奇物语

    南派三叔领衔开启奇妙世界,劲爆展现南派小说精华!超级反转、极具想象,带给你最不可思议的阅读体验.国内类型文学五年来创作成就最深入的总结与展示!知名作家雷米、老家阁楼、轩辕小胖、王雨辰、宝树……鼎力加盟,合力构建南派惊奇世界!一个畅销书作家经历着一件诡异到无法置信的事情,他总是做着一个看似重复实际却一直在推进的梦,最后的最后,他站在了一扇幽深恐怖的门前,内心的窒息感达到了顶点——结局会是怎样?一个死在七岁那年,灵魂滞留在河流之中的少年,会相信每个人的一生都是注定的吗?身为一个没有供养的鬼魂,他和另一位少女有着什么样的故事?魔石真能使人复活吗?亦真亦幻中,狐仙和神仙摩迦到底谁降伏了谁?从来没有猫的村子里,为什么有那么多猫叫?
  • 法爷的英雄联盟

    法爷的英雄联盟

    秉持奥术之力,双持火焰冰霜——这是一个WOW法师来到瓦罗兰的故事。“叫我罗德,叫我洛萨,萨弗隆烈焰会淹没那些心里没点B数的人……”书友群:423282401,欢迎加入狙击催更。
  • Tales for Fifteen

    Tales for Fiftee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恨不相逢正当时

    恨不相逢正当时

    十岁时母亲在病榻上告诉她:天下男儿皆薄幸。要她“同心牢结取,切莫等闲相许”。但16岁那年经历的一场意外,却还是让那个突然的人闯进了她的生命。从此兜兜转转十余载,从年少时短暂的相遇到成年后的再次重逢,一梦经年,她执意将所有的美好皆赋予他。却发现他温润如玉的外表下竟是一颗极其冷漠的心。她以为,情深痴念终是错付,于是,带着一身伤远走他乡,以此忘情。谁知,五年后又一场意外,让她重回故里。再相遇前尘往事,她不想再与他有任何瓜葛,但,她越是退却,他却越是步步紧逼……
  • 撞上天真小千金

    撞上天真小千金

    第一次相遇,他在众人面前留给了她一个冷漠的背影!第二次相遇,他竟然踩坏了她辛苦折成的纸飞机!!这也就算了,她可以好脾气的原谅,可是他竟然还将她可爱无敌的小飞机挥手扔进了身后的水池里淹死!!!莫哲轩是吧?这个仇她暮蓝雪记住了!当冷漠的莫大少撞上天真可爱又邪恶无耻的暮家小千金,故事完美开场了……看两个豪门冤家怎么应对这场命运安排的“纸飞机情缘”!!!
  • 破尽诸天世界

    破尽诸天世界

    终于,这个平凡的世界,迎来了崛起的契机,同化万界,成就唯一终极世界。“这是世界的契机,也是我的契机。”许易如同神魔一般,站在诸多世界之顶端,俯视着下方如同泡沫一般的世界,喃喃自语道。
  • 孙子大讲堂

    孙子大讲堂

    《孙子兵法》一书作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家和军事著作,其军事思想至今仍然光芒万丈,具有世界范围的影响力。不仅如此,作为军事著作的《孙子兵法》,不仅对当今世界军事学起着弥足珍贵的启迪意义,其所蕴含的丰富而又深刻的哲理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尤其是现代商业竞争中,它的作用已被愈来愈多的商界人士所重视。一部论语可治天下,一部《孙子兵法》亦足以称霸商场。大唐盛世的开创者李世民曾经说过,“观诸兵书,无出孙武”。据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日本商界,《孙子兵法》几乎人手一册,更有甚者,号称日本“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竟把《孙子兵法》列为松下公司全部管理人员的必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