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1500000027

第27章 大匡第十八(3)

五年,宋国攻打杞国,桓公对管仲与鲍叔说:“宋国,我早就打算攻打它,没办法诸侯们要救助它。杞国,是英明君主的后代。现在宋国要去攻打它,我打算去救助,行吗?”管仲说:“不可以。我听说国内的政务没有整理好,对外出兵行义没有人相信。你要对外发兵行义,要以整理内政为先,那样诸侯才能来亲近。”桓公说:“这时不发兵相救,以后就没有机会攻打宋国。”管仲说:“身为诸侯国的君主,不能贪求土地,贪求土地必定要多用武力,多用武力必定损害百姓,百姓受害君主就会多施行欺诈。欺诈停止施行而后利用兵力的君主才能夺取胜利,君主对民行诈就不能获取人民信任。不取信于民则必然动乱,国内一动乱则危害自身。所以古人明白先王之道的,一直都是不在军事上互相争斗。”桓公说:“那么该如何做呢?”管仲答复说:“依我的见解,不如派人以重礼去宋国谈判,谈判不成,您就留下杞君并加以赏赐。”桓公问鲍叔说:“行吗?”鲍叔说:“您可按夷吾的见解做事。”桓公便派遣曹孙宿去往宋国。宋国不服从,果真伐杞。桓公便修建缘陵之城赏赐给杞君,还送给兵车百乘,甲士千人。翌年,狄国讨伐邢国,邢国国君逃往齐国,桓公又修建夷仪之城赏赐邢君,也送兵车百乘,甲士千人。又一年,狄国讨伐卫国,卫国国君逃往虚地,桓公还打算加以赏赐,隰朋、宾胥无两人谏止说:“不可以。三个国家之所以亡的原因,只由于小。现在您只求赏赐亡国,国土用尽怎么办?”桓公问管仲说:“如何?”管仲说:“您有了行义之名,便可以赢得真实利益。您还应当如此干下去。”桓公又问鲍叔,鲍叔说:“您可按夷吾的见解办事。”桓公便修建楚丘之城进行赏赐,送给兵车五百乘,甲士五千人。封给了卫国以后,又一年,桓公问管仲还该做什么事情,管仲答复说:“您在国内修整政治而勉励人民,就能够取信于各国诸侯了。”桓公答应。因此轻收赋税,放松关卡市场的征税,建立赋税与奖赏制度。推行了这些以后,管仲又请示说:“要推行问病制度。我想要对国内外有赏而无罚,实行五年,各国诸侯便可使之亲近。”桓公说:“好。”施行以后,管仲又请示说:“在给予各诸侯国的礼物当中,我们齐国以豹皮赠给别国,让小国以鹿皮回送;我们齐国以马赠给别国,让小国以狗回送。”桓公也答应并推行了。管仲又请示在国内外推行奖赏政策。桓公说“好”。也推行了。

管仲承担在国内行赏,桓公承担对诸侯行赏。诸侯国君做了善事的,用重礼去庆祝;国内列士以下有做善事的,送衣裳去庆祝;诸侯国的大臣有向国君提出好的建议的,送玺去看望,肯定他的建议。桓公推行了这些政策以后,又问管仲说:“还要做哪些呢?”管仲说:“隰朋聪敏睿智,可派他承担东方各国的政事;宾胥无刚强友善,可派他承担西方各国的政事。卫国的政教浮泛好利,公子开方为人聪敏睿智,不能恒久而喜欢创新,可派他去往卫国。鲁国的政教好六艺而守礼,季友为人谦恭谨慎,博闻知礼,可派他去往鲁国。楚国的政教灵巧文饰而好利,不追求立大义而追求立小信,蒙孙精通政教,巧于言辞,不爱立大义而爱立小信,可派他去往楚国。假如小国诸侯已经听从,大国诸侯已经亲近,就能够开始向他们施与政令了。”桓公说:“可以。”于是派使公子开方去往卫国,季友去往鲁国,蒙孙去往楚国。过了五年,各国诸侯都亲近了。

狄人伐,桓公告诸侯曰:“请救伐。诸侯许诺,大侯车二百乘,卒二千人;小候车百乘,卒千人。”诸侯皆许诺。齐车千乘,卒先致缘陵①,战于后。故败狄。其车甲与货,小侯受之,大侯近者,以其县分之,不践其国。北州侯莫来,桓公遇南州侯于召陵,曰:“狄为无道,犯天子令,以伐小国;以天子之故,敬天之命,令以救伐。北州侯莫至,上不听天子令,下无礼诸侯,寡人请诛于北州之侯。”诸侯许诺。桓公乃北伐令支,下凫之山,斩孤竹,遇山戎,顾问管仲曰:“将何行?”管仲对曰:“君教诸侯为民聚食,诸侯之兵不足者,君助之发。如此,则始可以加政矣。”桓公乃告诸侯,必足三年之食,安以其余修兵革。兵革不足,以引其事告齐,齐助之发。既行之,公又问管仲曰:“何行?”管仲对曰:“君会其君臣父子,则可以加政矣。”公曰:“会之道奈何?”曰:“诸侯毋专立妾以为妻,毋专杀大臣,无国劳毋专予禄;士庶人毋专弃妻,毋曲堤②,毋贮粟,毋禁材。行此卒岁,则始可以罚矣。”君乃布之于诸侯,诸侯许诺,受而行之。卒岁,吴人伐谷,桓公告诸侯未遍,诸侯之师竭至,以待桓公。桓公以车千乘会诸侯于竟,都师未至,吴人逃。诸侯皆罢。桓公归,问管仲曰:“将何行?”管仲曰:“可以加政矣。”曰:“从今以往二年,嫡子不闻孝,不闻爱其弟,不闻敬老国良,三者无一焉,可诛也。诸侯之臣及国事,三年不闻善,可罚也。君有过,大夫不谏,士庶人有善,而大夫不进,可罚也。士庶人闻之吏贤、孝、悌,可赏也。”桓公受而行之,近侯莫不请事,兵车之会六,乘车之会三,飨国四十有二年。

[注释]

①致:这里指使军队到达,即派遣到之意。②毋曲堤:不准到处筑堤。

[译文]

狄人侵犯,桓公通知各国诸侯说:“请发兵帮助被攻打的国家。如各国答应,大国发兵车二百乘和士卒二千,小国发兵车百乘和士兵一千。”各国诸侯都答应了。齐国发兵车一千乘,士兵提前到达缘陵,后来会集诸侯征战。击败了狄人。狄人的车甲与物资,由小国诸侯享受,相邻狄人的大国诸侯分得其郡县,不准军队蹂躏其都城。北方诸侯没有到,桓公在召陵遇到南方诸侯说:“狄人无道,违反天子之命,私自侵占小国;我们从天子的角度出发,顺从天命,下令救助被侵犯的诸侯国。可是北方之侯不到,一方面不听从天子的命令,另一方面对诸侯无礼,寡人主张大家讨伐北方之侯。”各诸侯都答应。桓公于是领军北伐令支国,夺取凫之山,占领孤竹国,堵塞了山戎的进攻,桓公回看管仲说:“还要做哪些?”管仲答复说:“您能够让各国诸侯为民众积存粮食,对于各国诸侯军备不够的时候,您就起兵帮助。这样就能够对他们施与政令了。”桓公便通知各诸候国,一定要存储三年的粮食,接下来再用余力武装军队。军备不够,就把其情况汇报齐国,齐国就会协助。这件事做了以后,桓公再问管仲说:“还做哪些?”管仲答复说:“您能观察他们君臣父子的关系,就能够颁布政令了。”桓公问:“如何观察呢?”答复说:“诸侯们不许私自立妾为妻,不许私自诛杀大臣,没有为国立功不许私自给予禄赏;士人和庶人不许私自离弃妻室,不许到处修建堤坝,不许囤积粮食,不许霸占山林木材。实行满一年之后,不遵从的就能够给予处罚。”桓公便把这些建议颁布于诸侯,各国诸侯都答应,接纳它们并推行。满一年,吴国侵占齐国的谷城,桓公还没有来得及通知诸候,而各国诸候的军队全都赶到待命。桓公率兵车千乘在边境会集诸侯,齐国的军队还没有赶到,吴兵就逃跑了。因此各国诸侯都退兵。桓公返回后问管仲说:“还要做哪些?”管仲说;“可以对各国诸侯发号发布施令了。”还说:“以后的两年中,诸侯世子不敬爱父母,不友善兄弟,不敬老尊贤,三者有其一,就可以诛伐。诸侯之臣受理国事,三年不出业绩,可给予惩罚。国君有过错而大夫不劝谏,士庶人行为良好而大夫不推荐,可给予处分。依据官吏的了解,士庶人中有贤而孝悌的,可以给予奖赏。”桓公听从并推行了这些建议,相邻的诸侯没有不主动侍奉的,有作战的会盟有六次,安定的乘车会盟有三次,管理国家达四十二年。

桓公践位十九年,弛关市之征,五十而取一。赋禄①以粟,案田而税。二岁而税一,上年什取三,中年什取二,下年什取一;岁饥不税,岁饥弛而税。

桓公使鲍叔识君臣之有善者,晏子识不仕与耕者之有善者,高子识工贾之有善者,国子为李,隰朋为东国,宾胥无为西土,弗郑为宅。凡仕者近宫,不仕与耕者近门,工贾近市。三十里置遽②,委③焉,有司职之。凡诸侯欲通,吏从行者,令一人为负以车;若宿者,令人养其马,食以委。客与有司别契,至国入契费。义数而不当,有罪。凡庶人欲通乡,吏不能,七日,囚。士欲通,吏不通,五日,囚。贵人子欲通,吏不通,二日,囚。凡县吏进诸侯士而有善,观其能之大小以为之赏,有过无罪。令鲍叔进大夫,劝国家,得成而不悔④,为上举。从政治为次,野为原⑤,又多不发⑥,起讼不骄,次之。劝国家,得成而悔;从政虽治而不能,野原又多发;起讼骄,行此三者为下。令晏子进贵人之子,出不狂,处不华,而友有少长,为上举;得二,为次;得一,为下。士,处靖,敬老与贵,交不失礼,行此三者为上举;得二,为次;得一,为下。耕者,农农用力,应于父兄,事贤多⑦,行此三者,为上举;得二,为次;得一,为下。令高子进工贾,应于父兄,事长养老,承事敬,行此三者为上举;得二者,为次;得一者,为下。令国子以情断狱。三大夫既已选举,使县行之。管仲进而举言,上而见之于君,以卒年君举。管仲告鲍叔曰:“劝国家,不得成而悔,从政不治不能,野原又多而发,讼骄,凡三者,有罪无赦。”告晏子曰:“贵人子处华,下交,好饮食,行此三者,有罪无赦。士出入无常,不敬老而营富,行此三者,有罪无赦。耕者出入不应于父兄,用力不农,不事贤,行此三者,有罪无赦。”告国子曰:“工贾出入不应父兄,承事不敬而违老治危,行此三者,有罪无赦。凡于父兄无过,州里称之,吏进之,君用之。有善无赏,有过无罚,吏不进,废弃。于父兄无过,于州里莫称,吏进之,君用之,善为上赏,不善吏有罚。”君谓国子:凡贵贱之义,入与父俱,出与师俱,上与君俱。凡三者,遇贼不死,不知贼,则无赦。断狱,情与义易,义与禄易,禄可无敛,有罪无赦。

[注释]

①禄:同“录”,记载,登记。②遽:驿站。③委:积累,贮备食品。④得成而不悔:有功无过。⑤野为原:田野与土地。⑥发:同“废”,废弃,废置。⑦事贤多:多劳。

[译文]

桓公继位十九年,放松了关卡和市场的赋税,只征税五十分之一。农业的赋税以粟米计量,依照田地的肥瘠收税。两年征收一次,优等年景收十分之三的税,中等年景收十分之二的税,下等年景收十分之一的税,灾荒年不征税,待饥荒缓和以后再征税。

桓公派鲍叔观察官吏中行为好的人,派晏子观察没做官和种田者中行为好的人,派高子观察工匠和商人中行为好的人。派国子管制讼狱,隰朋管辖东方各国事务,宾胥无管辖西方各国事务,弗郑管制住宅。当官的居住在靠近宫廷的地方,不当官和种田的居住在靠近城门的地方,工匠与商人居住在靠近市场的地方。每三十里路设立驿站,存储物资,设官管制。准让诸侯国的人来齐国,对官吏及随从者,派一个人用车帮他们装载行装,假如留宿,派人给他们饲马并以所备食品接待。客人与管制者各执契券,客人到国中要上交契费。待客礼仪与收费数目不适当的话要治罪。老百姓有事情要上报,乡官如果制止,要软禁七天。士人有事禀报,官吏如果制止,要禁闭五天。贵人之子有事汇报,官吏如果制止,要禁闭二天。县吏举荐诸侯国的士人,假如有好的行为,依据被荐者才能的大小给予赏赐;假如出现过错,也不治举荐者的罪。派鲍叔管制大夫的选拔,对于勉励国事,有功无过的,列为上等。掌政,业绩属第二位,田野土地又多不荒芜,办案严明不骄的,属于其次。勉励国事,有功而亦有过;掌政,量有治绩而无才能,野原又多荒芜;办案高傲轻浮,做这三种的,列于下等。派晏子管辖贵人之子的选拔,对于外出不偏远,居处不奢侈,能友善青年和长辈的,列为上等;具有上述两个条件的,属于其次;具有一条的,列为下等。士,处世谦恭,敬爱老人、官长,交友不失礼节,具备这三者的,列为上等;具有上述两个条件,属于其次;具备一条,列为下等。种田者,十分卖力,顺从父兄,并且多服其劳,具备这三者的,列为上等;具备两条的,列为次等;具备一条,列为下等。派高子管制工匠、商人的选拔,顺从父兄,敬长养老,接受任务能严格对待,具备这三条的,列为上等;具备两条的,属于次等;具备一条的,列为下等。还派遣国子按情节判定刑狱。三位大夫的选拔推荐工作完成以后,命令县去实行。管仲要进一步与被选拔推荐的人谈话,然后汇报与国君见面,每年这样,由国君任用。管仲告诉鲍叔说:“勉励国事,无功而有过;为政无政绩,无才能,野原又多荒芜;办案高傲轻浮,凡是有这三条缺陷的,有罪不赦免。”告知晏子说:“贵人子弟平时生活奢侈,下交轻浮子弟,喜好酒肉玩乐,犯有这三种的,有罪不赦免。士进出无规矩,不敬爱老人,谋私谋富,犯有这三条的,有罪不赦免。农夫进出不顺从父兄,劳动不愿出力,避开劳役怕辛苦,犯有这三种的,有罪不赦免。”告知高子说:“工匠商人进出不顺从父兄,负担徭役不努力,违反老人教导做事诡变多端,犯有这三种的,有罪不赦免。凡是对父兄没有过失,州里的人赞扬他,官吏举荐他,国君就举用他。有善行没有赏赐,有过失没有惩罚,官吏不能举荐人才,就免了他的官。对父兄没有错误,在州里没有人赞扬他,而官吏举荐了他,国君举用了他。如果他真的好,举荐的官吏受上赏;如果他真的不好,官吏要受罚。”国君也命令国子:依据贵贱的标准,在家要与父亲在一块,出门要与师傅在一块,朝廷上要与君主在一块。在这三种状况下,如遭遇盗贼而不能以死防卫,或者有盗贼而不能知晓,则不免他的罪行。在定罪判刑的时候,拿人情与国法做买卖,拿国法与权势做买卖,如果有权势的人不受国法的限制,则有罪不免。

同类推荐
  • 孟子

    孟子

    《孟子》以对话体散文的体裁,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活动和言论,讲述了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他的哲学体系和伦理教育思想。全书行文大气磅礴,极具感染力,与《论语》《大学》《中庸》并称为“四书”,是历代儒家学子必读必考的经典著作。
  • 白昼之子:六十年代学人独白

    白昼之子:六十年代学人独白

    本书是作者对自己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心路历程的一次梳理——“文化热”的狂飙,研习中国古代哲学的耽乐,遭遇流俗文化的偏激,创办刊物的磨砺,身处异国的旷逸,农村田野调查的贴地,还有撰写时评专栏时对民气及文化复兴的期待。
  • 人生不过一念间:南怀瑾的15堂人生智慧课

    人生不过一念间:南怀瑾的15堂人生智慧课

    人的一生是一场修行,总会面对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南怀瑾先生将人生归结为三个阶段:莫名其妙的生来;无可奈何的活着;不知所以然的死掉。这是每个人都会遇到并不断求索的问题。在本书中,通过南怀瑾先生对国学经典的讲解,对儒、道、佛经典智慧的归纳,从做人的大智慧到生活中的小问题,深入浅出,化深奥晦涩为平易晓畅,在你人生路上指点迷津,为你讲述大得大失间的智慧。
  • 易经的智慧

    易经的智慧

    本书对《易经》六十四卦的每一卦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与讲解,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艰涩难懂的《易经》的精妙阐述给广大读者,与此同时,作者还详尽记录了自己的《易经》心得以飨入门爱好者与资深研究者。《易经的智慧:我读易经心得》深含高等数学二进制的数理基因与阴阳对立统一唯物辩证的哲理基因,所以是科学的、唯物辩证的,并非一般的历史文化知识,更不是用来专门卜卦的书。除上面所说数理哲理外,还充满着对人的忠告与训诫:做人要坚守正道,弃恶从善,居安思危,趋吉避凶,积极应对困境,走向成功。
  • 常识与洞见:胡适言论自由思想研究

    常识与洞见:胡适言论自由思想研究

    《竟业旬报》——“重要出发点”、《新青年》——自此“暴得大名”、《努力周报》——“忍不住谈政治”、《新月》——争人权的“斗士”、《独立评论》——“诤友”与“诤臣”之间、《自由中国》——勉为其难的“教父”、言论自由与个性发展、言论自由与人权保障、言论自由与民主宪政等等。
热门推荐
  • 梦续红楼之盗玉

    梦续红楼之盗玉

    金玉良缘宝钗侧,白首双星金麒麟,只留下木石盟空空泣血纤纤弱质逃出威赫赫荣国府,面对背叛,面对滔天权势玉簪抵在颈项,宁为玉碎…“如果你们再走近一步,我就血溅当场!”他策马扬鞭掠人而走,只为那一抹决然…“从现在开始,她就是我的人,没有人能够抢了去”她是名门闺秀,他是江湖侠客,他们会有怎样的交集?她是伶仃弱女,他是当朝王爷,他们会是怎样的纠葛?这是林妹妹又一个故事,看她如何得到一个幸福美满的生活…
  • 精忠岳飞

    精忠岳飞

    从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到深山习武、领受玄机:从年少从军、拱卫京师,到“憾山易,憾岳家军难”;从矢志不渝收复河山,到受奸臣迫害慷慨赴死:岳飞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但也让人唏嘘不已。宋孝宗为岳飞建造岳王庙,平反其冤,岳飞墓前,后人只叹-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岳飞用他的一生演绎了一段传奇,为后世传诵。《长篇历史小说:精忠岳飞》为您铺开历史画面,讲述精忠岳飞的往事,回顾那一段血恨与战乱、屈辱与奋发的年代,历史无言,却诉说一切……
  • 思考致富(经典励志文丛)

    思考致富(经典励志文丛)

    这部伟大的著作,曾指引许多耳熟能详的知名人物走上成功之旅,诸如美国总统罗斯福、发明家爱迪生、企业家洛克菲勒,都从中获益匪浅。还有更多的平凡人因此积累了财富:有的人走出了彷徨和挫折,有的人找到了理想和方向,有的人实现了家庭的和谐,有的人获得了商业伙伴的支持,许许多多的人实现了人生的梦想。
  • 悍王追妻:嫡妃要出逃

    悍王追妻:嫡妃要出逃

    成婚八载,又废又丑,被夫君毒杀,一尸两命?当她变成她,再睁眼时,锋芒毕露!帝国家喻户晓的废物千金,语出惊人,王爷,她不嫁!皇上,她不稀罕!偏偏某王爷就爱她这一款,咬死了不放,霸道宣告:“跟我走,以后你就是我的王妃。”她挑眉,露出俏脸上巴掌大的胎记,丑恶如鬼:“这样子,你也要?”他唇角的笑容越来越大,“绝配!”
  • 你说你到底是谁

    你说你到底是谁

    葛新蒙了,几乎晕倒在地。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兄弟姊妹们居然认为他是个冒牌货,这让葛新心里产生巨大的烦恼与痛苦。过去穷的时候兄弟姊妹们在一起还挺正常,现在突然暴富,性情就变得乖张,心理变得怪僻,说话不着调,思维也变得很滑稽。葛新的不好情绪也影响到了他的这些兄弟姊妹们,最小的徐八耳不耐烦了,站起来,梗着脖子说,日他娘,别废话了,我还有牌局呢,我走了。说着,徐八耳走了。其余“耳们”也说有这事那事走了。葛新看兄弟姊妹们都不想搭理他,也都不好惹,只好垂头丧气地去和他母亲告别,他说,妈,我走了。他妈坐在床上说,事情说的咋样?葛新说,他们都说我是假的。他妈头一点,口水从嘴角流出来了,他妈撩起被子擦擦嘴说,……拆的好,都拆了。
  • 逆天重生:废物七小姐

    逆天重生:废物七小姐

    【已完结】上一世她的真情换来一杯毒酒。这一世打死不嫁渣男,太子妃摇身一变成王妃。得王爷独宠万千宠爱于一身,羡慕嫉妒恨?不服来战!查命案,跳绝舞,破阵法,弹名曲,无所不能。“颜颜,何必投怀送抱?若是想让我抱直接说就是,我绝对不分场合抱着就走。”他那微微调戏的语气让她脸颊微热。她答道:“我要是想让你抱,我肯定不会告诉你,我会直接扑上去。”喜欢收藏,不喜绕道,新书《婚前宠约:高冷老公求抱抱》每日稳更,欢迎跳坑!新浪微博名:云起-尘陌冉
  • 重生之都市修真生活

    重生之都市修真生活

    一场车祸导致重生,重生之后又是一个飞来的横祸使凌风再次重生,回到了18岁时的他,这次他要逆天改命,由自己掌握命运
  • 诗人主客图

    诗人主客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凤启天皇

    凤启天皇

    白汐云,21世纪杀手女王墨槿云,凤辰国摄政王一次阴差阳错的相遇前世的记忆苏醒报复的开始……
  • 星役

    星役

    一个师父,一个师叔,再加上一个大师兄,组成一个修仙门派--清风明月门什么,你嫌我说的不够详细是吗,那我就来补充一下。一个风姿绰约但几十年没谈过恋爱的老处女师父,一个性格火辣却喜欢装扮成淑女的二货师叔,再加上一个英俊潇洒而且钟爱女人内衣的变态大师兄,这几个奇葩组成了一个半死不活要死要活的修了个仙门派--清那个风明这个月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