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1500000028

第28章 中匡第十九

管仲会国用①,三分二在宾客,其一在国,管仲惧而复之。公曰:“吾子犹如是乎?四邻宾客,入者说,出者誉,光名满天下。入者不说,出者不誉,污名满天下。壤可以为粟,木可以为货。粟尽则有生,货散则有聚。君人者,名之为贵,财安可有?”管仲曰:“此君之明也。”公曰:“民办②军事矣,则可乎?”对曰:“不可,甲兵未足也。请薄刑罚,以厚甲兵。”于是死罪不杀,刑罪不罚,使以甲兵赎。死罪以犀甲一戟,刑罚以胁盾一戟,过罚以金军③,无所抑而讼者,成以束矢④。公曰:“甲兵既足矣,吾欲诛大国之不道者,可乎?”对曰:“爱四封之内,而后可以恶竟外之不善者;安卿大夫之家,而后可以危救敌之国;赐小国地,而后可以诛大国之不道者:举贤良,而后可以废慢法鄙贱之民。是故先王必有置也,而后必有废也:必有利也,而后必有害也。”桓公曰:“昔三王者,既弑其君,今言仁义,则必以三王为法度,不识其故何也?”对曰:“昔者禹平治天下,及桀而乱之,汤放桀,以定禹功也。汤平治天下,及纣而乱之,武王伐纣,以定汤功也。且善之伐不善也,自古至今,未有改之。君何疑焉?”公又问曰:“古之亡国其何失?”对曰:“计得地与宝,而不计失诸侯;计得财委,而不计失百姓;计见亲,而不计见弃。三者之属一,足以削;遍而有者,亡矣。古之隳国家,陨社稷者,非故且为之也,必少有乐焉,不知其陷于恶也。”

[注释]

①会国用:会,会计,统计。统计国家开支。②办:此处指熟练掌握。③军:通“钧”,古代的重量单位,一钧等于三十斤。④成以束矢:交一束箭当作惩罚。

[译文]

管仲汇总国家的花费,发觉三分之二的钱花在别国来的客人身上了,仅仅三分之一的钱花在国内。管仲惊慌地向桓公汇报这个情况。桓公说:“你也还是这样吗?四方邻国的客人,来到齐国就高兴,离开齐国就称赞,就能使齐国的美誉传遍天下;如果来到齐国就不高兴,离开齐国就不称赞,就会使齐国的丑名声遍布天下。土地能够产出粮食,木材能够造出财货。粮食用完了能够再生产,财货用完了能够再聚积。对于君主,声誉最为重要,为何计较财物呢?”管仲说:“这是你的英明。”桓公说:“百姓都在做备战的事情,我想要去攻打无道的大国,行吗?”管仲答复说:“不可这样做,由于盔甲和兵器还不足。请减少刑罚来增多盔甲和兵器。”因此犯死罪的人就不杀了,犯刑罪的人就不坐牢了,使他们用盔甲和兵器来补过。死罪可用犀牛皮盔甲再加上一把戟补过,刑罪可用胁盾再加上一把戟补过,有过错的罚以金属一钧,没有什么冤枉而诬告的,用矢一束补过。桓公说:“盔甲和兵器已经充足,我想要去攻打无道的大国,行了吗?”管仲答复说:“爱护国内的百姓,而后才能够交恶国外的不好的人;稳定卿大夫的家庭,而后才可能危及敌人的国家;授予土地给小国,而后才可能攻打无道的大国;举荐贤良的人才,然后才可能舍弃不用轻法低贱的人。所以先王必有设置,然后才能有舍弃;必有所利,然后才能有所害。”桓公说:“以前夏禹、商汤、周武王,都杀了他们的国君,但现在谈仁慈的,却一定要以三王为模范,不明白这是什么原因呢?”答复说:“以前,禹安定天下,到夏桀就乱了,汤放桀,是稳定了禹的功业;汤稳定天下,到商纣就乱了,周武王攻打纣,是稳定了汤的功业。何况为善君主的讨伐为恶的君主,古往今来,从无变化,您为何有所怀疑呢?”桓公又问:“古代亡国的君主,都有哪些过错?”回答说:“只思虑取得土地与财宝而不思虑是否会失掉诸侯的信任,只思虑财物的积存而不思虑是否会背离百姓,只看到现在被群臣拥护尊敬而看不见被扔弃的可能。以上三条有一条,就足以减弱国家的实力;全都具备,国家就亡国了。古代败丧国家危害社稷的,都不是专门特意去做的,一定是日渐沉迷于淫乐,而不知不觉深陷罪恶之中。”

桓公谓管仲曰:“请致仲父其桓①。”公与管仲父而将饮之,掘新井而柴焉。十日斋戒,召管仲。管仲至,公执爵,夫人执尊,觞三行,管仲趋出。公怒曰:“寡人斋戒十日,而饮仲父,寡人自以为修矣。仲父不告寡人而出,其故何也?”鲍叔、隰朋趋而出,及管仲于途曰:“公怒。”管仲反,入,背屏而立,公不与言;少进中庭,公不与言;少进傅堂,公曰:“寡人斋戒十日而饮仲父,自以为脱于罪矣。仲父不告寡人而出,未知其故也?”对曰:“臣闻之,沉于乐者洽②于忧,厚于味者薄于行,慢于朝者缓于政,害于国家者危于社稷,臣是以敢出也。”公遽下堂曰:“寡人非敢自为偷也,仲父年长,虽寡人亦衰矣,吾愿一朝安仲父也。”对曰:“臣闻壮者无怠,老者无偷,顺天之道,必以善终者也。三王失之也,非一朝之萃,君奈何其偷乎?”管仲走出,君以宾客之礼再拜送之。明日,管仲朝,公曰:“寡人愿闻国君之信。”对曰:“民爱之,邻国亲之,天下信之,此国君之信。”公曰:“善。请问信安始而可?”对曰:“始于为身,中于为国,成于为天下。”公曰:“请问为身。”对曰:“道血气,以求长年、长心、长德。此为身也。”公曰:“请问为国。”对曰:“远举贤人,慈爱百姓,外存亡国,继绝世,起诸孤;薄税敛,轻刑罚,此为国之大礼也。”公曰:“请问为天下。”对曰:“法行而不苛,刑廉而不赦,有司宽而不凌,菀浊③困滞者,法度不亡,往行不来④,而民游世⑤矣,此为天下也。”

[注释]

①桓:盘坐饮酒。②洽:沾染。③菀浊,屈辱的意思。④来。“”之古文,亦作“饬”,约束的意思。⑤世:读为“泄”。游、泄,都是和乐的意思。

[译文]

桓公对管仲说:“请仲父来喝酒消遣。”桓公预设了宴请管仲的日子,挖了一口新井用柴草掩盖着。斋戒了十天,接见管仲。管仲到后,桓公拿着酒爵,夫人拿着酒杯敬酒。喝了三杯后,管仲疾步走出。桓公愤怒说:“我斋戒十天请仲父吃饭,自认为做得很好了,仲父却不辞我而出,是什么原因呢?”鲍叔和隰朋赶紧出来,在途中赶上管仲说:“桓公发火了。”管仲返回到院中,靠屏风站着,桓公不跟他说话;一会儿再走到中庭,桓公还不跟他说话;一会儿再走到堂屋边,桓公说:“我斋戒十天请仲父吃饭,自认为没有对不起的地方了,仲父不辞而出,不知有哪些原因?”管仲回答说:“沉迷于宴乐的人浸在忧虑中,口味浓的人德行薄,朝仪轻慢的人政事拖拉,有损于国家的危及社稷,因为这些我因此敢走出。”桓公马上下堂说:“我并不敢以为自己做得不错,仲父年老,我也年老了,我希望有这样一个日子犒劳一下仲父。”管仲回答说:“我听说青年不懒散,老年不暂且偷生,顺从天道,必定有好结果。夏商周三朝的末代帝王丧失天下,不是一个早上马上发生的,您为什么要暂且偷生呢?”管仲走出去,桓公以宾客之礼再送别他。第二天,管仲进朝,桓公说:“我想听一听树立国君威信的问题。”答复说:“人民拥护,邻国和睦,天下信服,这正是国君的威信。”桓公说:“好。请问如何才能树立威信?”答复说:“开始在治身,接下来在治国,最后在治天下。”桓公说:“请问治身。”答复说:“导治血气,以求活得长、谋划远和布德广,这正是治身。”桓公说:“请问治国。”答复说:“充分推举贤人并仁爱百姓,对外保护灭亡了的国家,延续断绝了的世家,举用死于王事者的子孙;少收税敛,减轻刑罚,这正是治国的大礼。”桓公说:“请问管理天下。”答复说:“法令可以推行而不刻薄,刑罚减少而不乱杀罪人,官吏仁厚而不迟缓拖沓,屈辱穷困的人们,法度也能加以保全,往者来者都无所限制,而人民和睦。这正是统治天下了。”

同类推荐
  • 新反经【上下】

    新反经【上下】

    全书集诸子百家学说,叙历代更迭史实,核心是“论王霸机权,正变长短之术”,作者揉合儒、道、兵、法诸家思想,汇集王霸谋略,形成这么一部文韬武略的谋略全书。原书涉及君臣德行、任人用长,钓情察势、霸略权变等内容,夹叙夹议,史论结合。对那些胸怀大志,追求卓越的现代人来讲,无论奉上御下、结盟御敌,还是公关游说,为人处世等均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 道中的道

    道中的道

    人生即是道场。心中有“道”,所以气度非凡,凭借强大的正能量震慑场面、影响他人,左右事态的发展。与人相处,从道家思想中修习“道法自然”、“不争”、“无为”等智慧,都可以取得良好的预期,获得非凡的成功。本书通解道家的生存智慧,明辨万物变化的玄机,提供为人处世的进退方略。每一个故事都能给予你一个顿悟,在不断感悟中内心的能量不断增大,从现实起步,从小处着手,在点滴中改变自己,你会发现人生可以更自在,幸福其实就在身边。
  • 每天读点《论语》

    每天读点《论语》

    《论话》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张、哲学思想、品德修养、伦理道德和教育原则。全书共20篇。前10篇有9篇以记录孔子的言论为主,第10篇《乡党》记录了孔子日常的生活、琐事、态度;后l0篇中有8篇以记录孔子言论为主,第l9篇《子张》记录的是孔子弟子的言论。本书从《论语》申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富有哲理的句子,分为处世的智慧、交际的魅力、为人的准则、做事的态度、成功的启示、心灵的超越、品德的修养、生命的真谛、学习的方法等章节,其中既有原文、译丈,还有后人评注、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孔子的思想,为自己的道德修养、立身处世找到一个可靠的途径。
  • 禅与老庄

    禅与老庄

    在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干之一的老庄思想自始至终在起着助化和推动作用。本书以禅与老庄关系的历史发展为主线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深入、系统地探讨了禅与老庄在本体论、思维方法、民族心理及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异同,具体考察了老庄与禅宗渊源、互补及互用诸重关系,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佛教禅学的思想特质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足以体现禅与老庄思维模式、思想特色的“我佛一体”之禅境与“天人合一”之道境,始终是本书阐释的重点。对愣伽禅、慧能禅及后期禅宗与老庄思想之不同关系,作者亦有精当论述与阐发。
  •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研究

    本书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研究前沿,在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中关于人的属性、人的本质、人的主体性与主体问性、人的需要、人的价值、人的权利与义务、人的自由、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民主、平等、公正等重要问题,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形成、发展、内涵、特质、方法论原则、社会意义等内容进行了全面阐释。
热门推荐
  • 都市超强狂医

    都市超强狂医

    初入社会却遭无情打击,命途多舛,幸的无上传承,从此一朝翻身,银针渡人、术法渡鬼,冰山女神投怀,都市生活乐逍遥。
  • 恶魔贩卖机

    恶魔贩卖机

    心之魔眼的心灵感知……苍骱(jie)骨魔的骨殖魔铠……炽焰炎魔的不竭红莲……赵宏手握恶魔贩卖机,无数恶魔融于己身……我才是最终的魔!
  • 娇娃联盟:小妻超V5

    娇娃联盟:小妻超V5

    封雍,黎忘忧曾经是他最为得意的师妹与弟子,也是”少年盟“里最优秀最出色的少年。不料,在他去训练的那几年,她果敢的自毁前程,退出少年盟不知去向。他惦记了她好几年,再遇,她却变的亦正亦邪,神鬼难测……
  • 幽宫记

    幽宫记

    一个是清纯又性感的绝色佳人,一个是光鲜而万众瞩目的平民王子,他们聚集在恶魔城堡,在寻找秘密宝藏的时候,他们擦出爱的火花,危险时刻他们从来没有松开过对方的手,他们感动了恶魔主妇,但是他们的爱情终究是童话,可歌可泣,永远平行在两个世界……--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小村姑

    重生小村姑

    孙路路车祸后回到过去的故事······(更新开始啦!)
  • 富人的秘密后花园

    富人的秘密后花园

    来到这里,你将看到最神奇的创富神话,你会找到最经典的致富秘诀。一位位声名鹊起的超级富豪,一个个造富神话,带给我们无数的惊叹号。在这些风起云涌的财富大亨和新贵们身上,我们往往能够发现一些别样的素质、个性和哲学。正是这小小的1%的不同,造就了他们的成功。
  • 辅佐相公夺帝位:妾身六儿

    辅佐相公夺帝位:妾身六儿

    (已完结,放心戳)她是京城赵府的六小姐,因与心上人私奔过而被所有人骂成赵府婊子,名声狼籍。亲姐姐当上贵妃的第一道懿旨是把她嫁给一个西域奴为妻,她以为忍受贫苦安生过日子就行,可她的相公一夜之间竟变成先帝遗孤…她的野心也慢慢开始大了起来,朝权利的巅峰爬着,辅佐他成为皇帝,步步为后…
  • 中国未来发展的六大趋势

    中国未来发展的六大趋势

    新世纪,中国社会意义最大的、最为根本的变化,莫过于社会结构分层趋势的发展和深化。当前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已不再是改革开放前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的基本构成成分在中国已经具备,凡是现代化国家所具备的社会阶层,都已经在中国出现,只是各个阶层规模有大小区别而已。
  • 玄门高手在都市

    玄门高手在都市

    洪林,男主,原本是玄门第一超级天才,修炼时遇到意外,只好夺舍重生,却重生到了废柴弃子洪林的身上。再次修炼,在自身前世的经验下,虽然总是行险,九死一生,却进步飞快,很快就成了俗世中的高手。与俗世中的唐家、薛家、何家产生纠葛,并且一统俗世力量,凭借这些力量查清当年有人在他的药材中动了手脚,原来是他的死敌。他修炼突破闭关,心爱的女人被死敌劫走,他带着巅峰力量重返玄门,踏平了整个玄门,并且自成一派。
  • 重生之公主归来

    重生之公主归来

    皇后嫡出、当朝公主、皇帝唯一的子嗣,当之无愧的天之骄女。本该过着万千宠爱于一生的郝连嬛却因所爱非人,生生将一手绝世好牌打烂——结发十年的男人因一个卑贱到她连名字都不曾记住过的宫女亲手喂毒置她于死地,生生将她推入了地狱。当凤凰涅火重生归来,她发誓改变命运,不再动情,骄纵肆意、任性妄为、睥睨天下,才是她应该过的日子!前世渣男?渣男心中那朵白莲花?呵呵!同坠地狱吧!?“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要如此处心积虑的置我于死地?“你记得死在挽秀宫的那个宫女棋染吗?我爱她。”他的话像把刀,狠狠的刺在我的心尖上,让我的心在瞬间鲜血淋漓。他爱她,那么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