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1500000003

第3章 权修第三

万乘之国,兵不可以无主,土地博大,野不可以无吏,百姓殷众,官不可以无长,操民之命,朝不可以无政。

地博而国贫者,野不辟也;民众而兵弱者,民无取①也。故末产不禁,则野不辟。赏罚不信,则民无取。野不辟,民无取,外不可以应敌,内不可以固守。故曰:有万乘之号,而无千乘之用,而求权之无轻②,不可得也。地辟而国贫者,舟舆饰,台榭广也。赏罚信而兵弱者,轻用众,使民劳也。舟车饰、台榭广,则赋敛厚矣。轻用众,使民劳,则民力竭矣。赋敛厚,则下怨上矣。民力竭,则令不行矣。下怨上,令不行,而求敌之勿谋己,不可得也。

欲为天下者,必重用其国,欲为其国者,必重用其民,欲为其民者,必重尽其民力。无以畜之,则往而不可止也;无以牧之,则处而不可使也。远人至而不去,则有以畜之也。民众而可一,则有以牧之也。见其可也,喜之有征③。见其不可也,恶之有刑。赏罚信于其所见,虽其所不见,其敢为之乎?见其可也,喜之无征。见其不可也,恶之无刑。赏罚不信于其所见,而求其所不见之为之化,不可得也。

厚爱利,足以亲之。明智礼,足以教之。上身服④以先之,审度量以闲⑤之,乡置师以说道之。然后申之以宪令,劝之以庆赏,振之以刑罚。故百姓皆说为善,则暴乱之行无由至矣。

[注释]

①取:通“趣”,督促。②轻:削弱。③征:奖励。④身服:自身履行。

⑤闲:限制、约束。

[译文]

拥有万辆兵车的强大国家,军队不可以没有主导;土地宽阔,郊外不可以没有官吏;百姓众多,官府不可以没有领导;支配百姓的命运,朝廷不可以没有法令。

土地宽阔而国家穷困,那是因为土地没有开辟;百姓众多而军队力量不足,那是因为百姓没有鞭策。因而不禁止末业,土地就得不到开辟;不践诺赏罚,百姓就得不到鞭策。土地不开辟,百姓不鞭策,对外不能抵抗敌人,对内不能坚守国土。因此说,虽有万乘兵车的名誉,却没有千乘兵车的实质,这样的国家,要想君主的职权不减弱,是不可能的。

土地开辟了,国家仍然贫困,那是因为君主装扮了豪华的车船,建造了太多的宫殿楼阁;赏罚践诺了,军队仍然力量不足,那是因为君主轻率地奴役百姓,使百姓疲惫不堪。装扮车船,建造楼阁,这样税款必然增多;轻率奴役,百姓困苦,这样民力必然衰弱至极。税款增多,百姓就会憎恨君主;民力衰弱至极,政令就不能推崇。百姓憎恨君主,政令不能推崇,要想敌国不入侵,是不可能的。

要管理好天下,必须谨慎地使用国力;要管理好国家,必须谨慎地对待百姓;要管理好百姓,必须谨慎地使用民力,不能用尽。君主不能留住百姓,百姓要离去也无法阻拦;君主管理不好百姓,百姓留下来也不听驱使。远方的百姓来投靠而不离开,这说明君主能留得住百姓;百姓众多而能同心同德,这说明君主能管理百姓。

君主见到合于法令的,就要及时加以奖励;见到不合乎法令的,就要及时加以责罚。君主见到的能赏罚严明,那么,即使他没见到的,人们还敢为所欲为吗?君主见到合于法令的,不及时奖励;见到不合乎法令的,不及时惩处。君主见到的都不能赏罚严明,那么,要想让他所没见到的被感动,是不可能实现的。君主多向百姓施加恩惠,百姓就靠近君主;君主说明是非对错,百姓就能得到教导。君主身体力行进行示范,明确限制加以提防,设置乡师加以指导,然后再用法令进行限制,用奖赏加以激励,用刑罚进行威吓,这样,百姓都乐于推行政令,暴力等混乱的行为就不会发生。

地之生财有时,民之用力有倦,而人君之欲无穷。以有时与有倦,养无穷之君,而度量不生于其间,则上下相疾也。是以臣有杀其君,子有杀其父者矣。故取于民有度,用之有止,国虽小必安;取于民无度,用之不止,国虽大必危。地之不辟者,非吾地也;民之不牧者,非吾民也。凡牧民者,以其所积者食之①,不可不审也。其积多者其食多,其积寡者其食寡,无积者不食。或有积而不食者,则民离上;有积多而食寡者,则民不力;有积寡而食多者,则民多诈;有无积而徒食者,则民偷幸。故离上、不力、多诈、偷幸,举事不成,应敌不用。故曰察能授官,班禄赐予②,使民之机也。野与市争民③,家与府争货,金与粟④争贵,乡与朝争治。故野不积草,农事先也;府不积货,藏于民也;市不成肆⑤,家用足也;朝不合众,乡分治也。故野不积草,府不积货,市不成肆,朝不合众,治之至也。人情不二,故民情可得而御也。审其所好恶,则其长短可知也;观其交游,则其贤不肖可察也。二者不失,则民能可得而官也。

[注释]

①积:通“绩”,功劳。食:供给吃的。②班:分赐。③野:田野,此处指农业。市:市场,此处指工商业。④金:货币。粟:小米。⑤肆:表示市场买卖店铺林立状况。

[译文]

土地生产财富有时令的约束,人民使用劳力有疲劳的时候,而君主的欲望却是无穷的。以有时令约束的土地和有疲劳时候的民力来奉养欲望无止境的君主,这中间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限制,上下之间就会产生怨恨。于是就出现臣子杀害君主,儿子杀害父亲的现象。因此,对人民征税有限度,自己用财物有节制,国家虽小也一定和平;对人民征收没有限度,自己用财物又没有限制,国家虽大也一定陷于危难。有土地而不开辟,等于不属于自己的土地;有人民而不管理,等于不属于自己的百姓。治理人民应当按功劳大小给予奖赏,这一点一定要非常清楚。功劳大的奖赏多,功劳小的奖赏少,无功劳的无奖赏。如果有功劳而没有奖赏,人民就会与君主心不合;功劳大而奖赏少,人民就不愿意尽力;功劳小而奖赏多,人民就会鱼目混珠;无功劳而有奖赏,人民就会产生幸运心理。凡是与君主心不合、工作不尽力、鱼目混珠、寻求幸运的,办事就会失败,对敌作战就不会各尽所能。所以说,根据能力给予官职,区分等级给予奖赏,这是用人的关键所在。农田与集市争劳力,百姓与官府争财富,货币与粮食争地位高下,地方与朝廷争权力,遇到这种情况,应当让田地不生杂草,把农业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让官府不积蓄财富,把财富散发给民间;让市集不太繁华,使家庭自己生产来满足自家的需要;让朝廷不太集权于一手,使地方有自己治理的权力。田地无杂草,官府没有积蓄财物,市集不繁华,朝廷不集权于一手,这是治国的最高标准。人的本性都是相同的,所以人的性情是可以掌控的。了解人的善恶,就可以知道他的擅长和不擅长的地方;观察人的交际,就能够判定他是否贤达开明。这两条做好了,就能够选出有才能的人而授以官职了。

地之守在城,城之守在兵,兵之守在人,人之守在粟。故地不辟,则城不固。有身不治,奚待于人?有人不治,奚待于家?有家不治,奚待于乡?有乡不治,奚待于国?有国不治,奚待于天下?天下者,国之本也;国者,乡之本也;乡者,家之本也;家者,人之本也;人者,身之本也;身者,治之本也。故上不好本事①,则末产不禁;末产不禁,则民缓于时事②而轻地利;轻地利而求田野之辟,仓廪之实,不可得也。商贾在朝,则货财上流;妇言人事③,则赏罚不信;男女无别,则民无廉耻。货财上流,赏罚不信,民无廉耻,而求百姓之安难,兵士之死节,不可得也。朝廷不肃,贵贱不明,长幼不分,度量不审,衣服无等,上下凌节,而求百姓之尊主政令,不可得也。上好诈谋间欺,臣下赋敛竞得,使民偷一④,则百姓疾怨,而求下之亲上,不可得也。有地不务本事,君国不能一民,而求宗庙社稷之无危,不可得也。上恃龟筮⑤,好用巫医,则鬼神骤祟。故功之不立,名之不章,为之患者三:有独王者,有贫贱者,有日不足者。

[注释]

①本事:即农业。②缓:耽误。时事:指农事。③人事:即公事。凌节,即逾越法度。④偷一:苟且侥幸。⑤龟筮:占卦。

[译文]

国土的防守在于城池,城池的防守在于军队,军队的保护在于人民,而人民的保护在于粮食。因此土地不开辟,那么城池就不会牢固。国君自身不能管理,怎么能够管理别人?一人不能管理,怎么能管理一家?一家不能管理,怎么能管理一乡?一乡不能管理,怎么管理国家?不能管理国家,何以管理天下?天下是国家的根基,国是乡的根基,乡是家的根基,家是个人的根基,人是身体的根基,身又是治的根基。所以,如果君主不看重农业,就无法阻止工商业;不阻止工商业,百姓就会耽误农时农事,忽视土地之利。在这种情况下,希望土地开垦,仓库充实,是不可能实现的。

买卖人在朝中掌控权利,就会使财货转向上层;妇人参与政治事务,奖罚就会无信用;男女没有区别,人们就不懂得羞耻。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奖罚没有信用,人民不知羞耻,有这些情况而指望百姓容忍苦难,士兵为国奉献生命,是办不到的。朝廷不整顿,贵贱不分明,老少无区别,制度、规范不确定,衣服佩戴没有上下之分,上下等级无规则,有这些情况而要求百姓尊敬君主、遵守法令,是办不到的。君主喜欢弄虚作假,臣下就争相苛捐杂税,迫使人民只贪图一时利益,导致百姓怨恨,在这种情况下还希望他们投靠君上,是办不到的。占有土地而不看重农业,管理国家却不能使人民同心同德,在这种情况下希望国家的宗庙社稷不出现危难,那是办不到的。

君主做事喜欢求神问卜,任意使用巫鬼人员,那么鬼神一定经常闹事。作为一国之君,没有功绩,声名不能彰显,将造成以下三种危险:孤立无助,贫穷卑微,可能捉襟见肘。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我苟种之①,如神用之,举事如神,唯王之门②。

凡牧民者,使士无邪行,女无淫事。士无邪行,教也;女无淫事,训也;教训成俗而刑罚省,数也。凡牧民者,欲民之正也,欲民之正,则微邪不可不禁也。微邪者,大邪之所生也,微邪不禁,而求大邪之无伤国,不可得也。凡牧民者,欲民之有礼也,欲民之有礼,则小礼不可不谨也。小礼不谨于国,而求百姓之行大礼,不可得也。凡牧民者,欲民之有义也,欲民之有义,则小义不可不行。小义不行于国,而求百姓之行大义,不可得也。凡牧民者,欲民之有廉也,欲民之有廉,则小廉不可不修也。小廉不修于国,而求百姓之行大廉,不可得也。凡牧民者,欲民之有耻也,欲民之有耻,则小耻不可不饰也③。小耻不饰于国,而求百姓之行大耻,不可得也。凡牧民者,欲民之修小礼、行小义、饰小廉、谨小耻、禁微邪,此厉民之道也④。民之修小礼、行小义、饰小廉、谨小耻、禁微邪,治之本也。

[注释]

①种之:指培育人才。②唯王之门:谓这是称王天下的必经门径。③饰:同“饬”,整饬。④厉:同“砺”,砥砺,这里指教育。

[译文]

作一年的计划,没有比种植谷物更合适的;作十年的计划,没有比种植果木更合适的;作终身的计划,没有比培养人才更合适的。种植一次而有一次的收成,这是谷物;种植一次而有十次的收成,这是果木;培养一次而有百次的收成,这是人才。我如果能精心地培养人才,料事如神地使用人才,那么,从事大业就能游刃有余,这是统治天下必经的道路。

凡是管理百姓的人,应当使男人没有罪恶的行为,使女人没有淫荡的事情。使男人不罪恶,靠教育;使女人不淫荡,靠训诫。这种教育、训诫蔚成风气,国家就可刑罚减少,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凡所谓治理百姓,就是使民众走正道;使民众走正道,微小的罪恶就不能不阻止。微小罪恶,是大邪大恶的源头。微小的罪恶不加以阻止,希望大邪大恶不危及国家,肯定是办不到的。凡所谓管理百姓,是使他们遵守礼节;想使他们遵守礼节,那么微小的礼就不能不看重;如果小礼不看重,希望百姓遵守大礼是不可能的。凡所谓管理民众,是让民众遵守道义;要使民众遵守道义,那么微小的道义不能不遵守;如果不遵守这种小义,而要求百姓遵守大义,那是办不到的。凡所谓管理民众,是使民众有廉洁的德行;想使民众有廉洁的德行,那么微小的廉德就不能不重视;如果不重视小廉德,指望百姓有大廉德,那是办不到的。凡所谓管理民众,是使民众有羞耻感;想使他们有羞耻感,那么微小的羞耻感就不能不提倡;如果不提倡小的羞耻感,要求百姓知大的羞耻,那是办不到的。所以,所谓管理民众,就是要求他们看重小礼、遵守小义、遵守小廉、禁止小耻、杜绝小邪,这是勉励百姓的根本做法。只要做到了看重小礼、遵守小义、遵守小廉、禁止小耻、杜绝小邪,这就是治国的根本。

凡牧民者,欲民之可御也;欲民之可御,则法不可不审。法者,将①立朝廷者也;将立朝廷者,则爵服②不可不贵也。爵服加于不义,则民贱其爵服;民贱其爵服,则人主不尊;人主不尊,则令不行矣。法者,将用民力者也;将用民力者,则禄赏不可不重也。禄赏加于无功,则民轻其禄赏;民轻其禄赏,则上无以劝民;上无以劝民,则令不行矣。法者,将用民能者也;将用民能者,则授官不可不审也。授官不审,则民闲其治;民闲③其治,则理不上通;理不上通,则下怨其上;下怨其上,则令不行矣。法者,将用民之死命者也;用民之死命者,则刑罚不可不审。刑罚不审,则有辟就④;有辟就,则杀不辜而赦有罪;杀不辜而赦有罪,则国不免于贼臣矣!故夫爵服贱、禄赏轻、民闲其治、贼臣首难⑤,此谓败国之教也。

[注释]

①将:扶持,确立。②爵服:爵位服饰。③闲:非议,反对。④辟:同“避”,回避,躲让。就:靠近。⑤首难:首先发难。

[译文]

治理百姓,就要百姓顺从治理,要百姓听从治理,不可不注重法律的地位。法律是用来建立朝廷威信的,要建立朝廷的权威,不可不注重爵位服饰的授予。爵位服饰授予不义之徒,百姓就要轻视爵位服饰;百姓轻视爵位服饰,君主就得不到尊敬;君主得不到尊敬,政令就不能推展。法律是用来使百姓效力的,要使百姓效力,不可不注重俸禄奖赏的分发。俸禄奖赏分给无功的人,百姓就要鄙视俸禄奖赏;百姓鄙视俸禄奖赏,君主就失去了劝勉百姓的方法;君主失去了劝勉百姓的方法,政令就不能推展。法律是用来展示百姓才干的,要展示百姓的才干,不可不谨慎对待委派官职。委派官职不谨慎,百姓就要与官府隔离;百姓与官府隔离,正当要求就不能传达君主;正当要求不能传达,百姓就埋怨君主;百姓埋怨君主,政令就不能推展。法律是用来判定百姓生死的,要判定百姓的生死,不可不谨慎对待使用刑罚。使用刑罚不谨慎,就会庇护坏人、误解好人;庇护坏人、误解好人,就会乱杀无辜,免除有罪;乱杀无辜,免除有罪,国家就很容易被贼臣篡位。因此,百姓轻视爵位服饰、忽视俸禄赏赐、与官府隔离、贼臣带头叛乱,这就叫做国家衰亡的预兆。

同类推荐
  • 人生四书

    人生四书

    “四书”包括《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是塑造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基础,堪称中国人的“圣经”。“四书”几乎包罗了人生中的所有问题,尤其对于做人做事有着深刻而实际的意义。历代以来,凡是吃透“四书”的人,无论为官、从政,还是求学、经商,都能取得不凡的成就。本书站在现代青年人的角度,撷取“四书”中流传千古的智慧精华,并结合现实工作、生活、学习中的各种问题,从人生、世界、人性、人格、待人、处事、领导、财富、家庭、修养、学习等方面进行深刻而生动的解读,给读者以智慧的启迪,帮助读者解决人生中的各种现实难题。
  • 孔子叫我们宽容点

    孔子叫我们宽容点

    本书主要以孔子及其《论语》为基本出发点,融会古今,多方位地阐释了孔子的思想学说与当代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既不乏理论上的严谨性,又通俗易懂,是一部可读性极强的好书。当然,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差异性,所以我们今天重新读孔子时,也应该与时俱进,以全新的视角和观念,走进孔子的世界,才能从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提取出对我们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智慧。
  • 中国哲学十讲

    中国哲学十讲

    本书先从整体上对中西方哲学的几个重要发展阶段和代表性思想家加以对比,而后选取了中国哲学史上最重要的九个流派思想,深入各派哲学文本,分别作详尽的评述,其援西入中的研究进路和精辟观点在同时期的中国哲学著作中可谓独树一帜。
  • 当下的觉醒

    当下的觉醒

    生活之中,困难总是难免的,痛苦也是免不了的。用佛教智慧启迪人生,以佛的智慧看待人生。明了如何面对人生之顺逆,如何看待生活中的种种修行。以淡泊之心,看待生活,乐于活在寂寞之中。面对金钱等的种种诱惑,以佛教智慧去面对,超然于物外,终不为富贵所累。
  • 牛津通识读本:尼采(中文版)

    牛津通识读本:尼采(中文版)

    1889年,尼采突然神智失常。此前,他的哲学几乎完全被世人忽视;此后,他逐渐成为各类人争相膜拜的偶像。然而,对尼采思想的解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尼采当年曾有预见:“最重要的是,不要将我和不属于我的思想混为一体!”本书通过对尼采生平与著作的探究,揭示了尼采思想中固有的模糊与歧义,并对百年来人们对尼采作品的诸多误读进行了梳理。
热门推荐
  • 向周恩来学沟通艺术

    向周恩来学沟通艺术

    本书展示的是周恩来最有特色的部分之一:沟通能力。周恩来一生,不知道与多少人打过交道,在他与人打交道和交谈的过程中,展现出了炉火纯青的沟通艺术。本书从做好铺垫、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换位思考、权威效应、事实说话、随机应变、破解忌讳、语言幽默等九个方面展示了周恩来的说服能力,每一个方面都概括、提炼出了若干个说服技巧。生动活泼的历史事实,加上画龙点睛的理论概括,一定能让你的沟通能力更上层楼。
  • 北宋的无限旅程

    北宋的无限旅程

    穿越到了大宋末年真是一场悲剧!幸好他还拥有一个可以穿越其他世界的戒指……没有钱怎么办?到别的世界去抢!没有得力的手下怎么办?到别的世界去招揽!没有精良的装备怎么办……在无数个世界奋斗努力,都是为了能在这个即将悲剧的世界生存下去,拯救万千华夏同胞的命运!
  • 麻石课

    麻石课

    走到三岔路口,莲香对阿莲说,“姐姐,我们一起走夹石沟吧。”阿莲摇头,“知仁这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你们先走,我们来把脚印擦掉。”知信跪倒在地,阿莲摸着他的头,“不要辜负了知仁,把孩子们带好,有他们,我们就值得。”老人、女人、孩子哭成一片,尔土问:“为什么不和我们一起走?”阿莲大喝一声,“都别哭了,赶紧走,我们往獐子冲,把脚印踩深点。”尔金、尔土才明白阿莲他们是为掩护大家,莲香轻轻地说了一句,“走吧,别辜负了知仁。”当知信带着孩子走到蛤蟆石,官兵们已经到达麻石课。知仁一声令下,先是檑木,后是滚石,接着是四大金刚冲下麻石课,知远带领一队冲下山,一阵喧哗之后,空气似乎凝塞,知仁看看四周,空无一人。他拖起大砍刀,站在麻石课山下的小路上,站成一尊昂藏伟岸的雕像。
  • 人物百科知识博览

    人物百科知识博览

    一本丰富的百科字典,一座有创造力的知识乐园,一部健康成长的智慧圣经。精美的图片,有趣的文字,活泼的版式,将科学性和趣味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我们一同领略和感受知识带给我们的快乐。《阅读文库·我的第一本百科书:人物百科知识博览》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历史、触摸时空和未来的组合工具,又是聆听历史和探索未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教育指南。
  • 风吹落我们那么多叶子

    风吹落我们那么多叶子

    生命里刮过很多场风,吹落了我们那么多叶子和果实,风带走无数的笑声,叹息静静没入河床。谁会纪念我们短暂的生命,谁会收藏我们每一片落叶、欢笑和叹息。阿壳温柔地记下,童年,家乡,童话,小小的情歌在卑微的外表下区别出每个生命的光辉,像是我们都不会忘记。
  • 沙弥学戒仪轨颂注

    沙弥学戒仪轨颂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圣龙魂帝

    圣龙魂帝

    魂动九霄,念锁长空。斩灭诸天日月,断尽银河星辰。我要这世间,再无我战不胜之人!且看林尘,困龙升天,金鳞跃龙门!
  • 佛说净意优婆塞所问经

    佛说净意优婆塞所问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读史要略

    读史要略

    作者将历史上有影响力的重大事件、历史人物,以串珠子的方法,重新组织语言,以现代视角讲述故事,再加上个人的评注。该书秉承中国传统史家治史精神,以“独辟历史的蹊径,还原历史的真相,探微历史的原力,把握历史的脉博”为终极目标,以现代军人的视角,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加以论述。作者在编著过程中,注重通过大量的史料挖掘还原历史的真相,大力赞美和倡导中华民族的正直、勇敢、血性、尚武的精神,传递正能量。
  • 逝华的故事

    逝华的故事

    老板娘和她的朋友们蛇精病沙雕忧郁并存的老板娘?干净白切黑占有欲极强的“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