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1600000011

第11章 楚熊通僭号称王郑祭足被胁立庶

话说陈桓公之庶子名跃,系蔡姬所出,蔡侯封人之甥也。因陈蔡之兵,一同伐郑,陈国是大夫伯爰诸为将,蔡国是蔡侯之弟蔡季为将。蔡季向伯爰诸私问陈事。伯爰诸曰:“新君佗虽然篡立,然人心不服,又性好田猎,每每微服从禽于郊外,不恤国政。将来国中必然有变。”蔡季曰:“何不讨其罪而戮之?”伯爰诸曰:“心非不欲,恨力不逮耳!”及周王兵败,三国之师各回本国。蔡季将伯爰诸所言,奏闻蔡侯。蔡侯曰:“太子免既死,次当吾甥即位。佗乃篡弑之贼,岂容久窃富贵耶?”蔡季奏曰:“佗好猎,俟其出,可袭而弑也。”蔡侯以为然。乃密遣蔡季率兵车百乘,待于界口,只等逆佗出猎,便往袭之。蔡季遣谍打探,回报:“陈君三日前出猎,见屯界口。”蔡季曰:“吾计成矣。”乃将车马分为十队,都扮作猎人模样,一路打围前去。正遇陈君队中射倒一鹿,蔡季驰车夺之。陈君怒,轻身来擒蔡季。季回车便走,陈君招引车徒赶来。只听得金锣一声响亮,十队猎人,一齐上前,将陈君拿住。蔡季大叫道:“吾非别人,乃蔡侯亲弟蔡季是也。因汝国逆佗弑君,奉吾兄之命,来此讨贼。止诛一人,余俱不问。”众人俱拜伏于地,蔡季一一抚慰,言:“故君之子跃,是我蔡侯外甥,今扶立为君,何如?”众人齐声答曰:“如此甚合公心,某等情愿前导。”蔡季将逆佗即时枭首,悬头于车上,长驱入陈。在先跟随陈君出猎的一班人众,为之开路,表明蔡人讨贼立君之意。于是市井不惊,百姓欢呼载道。蔡季至陈,命以逆佗之首,祭于陈桓公之庙,拥立公子跃为君,是为厉公。此周桓王十四年之事也。公子佗篡位,才一年零六个月,为此须臾富贵,甘受万载恶名,岂不愚哉!有诗为证:

弑君指望千年贵,淫猎谁知一旦诛!若是凶人无显戮,乱臣贼子定纷如。

陈自公子跃即位,与蔡甚睦,数年无事。这段话缴过不提。

且说南方之国曰楚,芈姓,子爵。出自颛顼帝孙重黎,为高辛氏火正之官,能光融天下,命曰祝融。重黎死,其弟吴回嗣为祝融。生子陆终,娶鬼方国君之女,得孕怀十一年,开左胁,生下三子,又开右胁,复生下三子。长曰樊,己姓,封于卫墟,为夏伯,汤伐桀灭之。次曰参胡,董姓,封于韩墟,周时为胡国,后灭于楚。三曰彭祖,彭姓,封于韩墟,为商伯,商末始亡。四曰会人,妘姓,封于郑墟。五曰安,曹姓,封于邾墟。六曰季连。芈姓,乃季连之苗裔。有名鬻熊者,博学有道,周文王武王俱师之。后世以熊为氏。成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得鬻熊之曾孙熊绎,封于荆蛮,胙以子男之田,都于丹阳。五传至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和,僭号称王。周厉王暴虐,熊渠畏其侵伐,去王号不敢称。又八传至于熊仪,是为若敖。又再传至熊眴,是为蚡冒。蚡冒卒,其弟熊通,弑蚡冒之子而自立。熊通强暴好战,有僭号称王之志;见诸侯戴周,朝聘不绝,以此犹怀观望。及周桓王兵败于郑,熊通益无忌惮,僭谋遂决。令尹斗伯比进曰:“楚去王号已久,今欲复称,恐骇观听。必先以威力制服诸侯方可。”熊通曰:“其道如何?”伯比对曰:“汉东之国,惟随为大。君姑以兵临随,而遣使求成焉。随服,则汉淮诸国,无不顺矣。”熊通从之,乃亲率大军,屯于瑕。遣大夫薳章,求成于随。

随有一贤臣,名曰季梁,又有一谀臣,名曰少师。随侯喜谀而疏贤,所以少师有宠。及楚使至随,随侯召二臣问之。季梁奏曰:“楚强随弱,今来求成,其心不可测也。姑外为应承,而内修备御,方保无虞。”少师曰:“臣请奉成约,往探楚军。”随侯乃使少师至瑕,与楚结盟。斗伯比闻少师将至,奏熊通曰:“臣闻少师乃浅近之徒,以谀得宠。今奉使来此探吾虚实,宜藏其壮锐,以老弱示之。彼将轻我,其气必骄。骄必怠,然后我可以得志。”大夫熊率比曰:“季梁在彼,何益于事?”伯比曰:“非为今日,吾以图其后也。”熊通从其计。少师入楚营,左右瞻视,见戈甲朽敝,人或老或弱,不堪战斗,遂有矜高之色。谓熊通曰:“吾两国各守疆宇,不识上国之求成何意?”熊通谬应曰:“敝邑连年荒歉,百姓疲羸。诚恐小国合党为梗,故欲与上国约为兄弟,为唇齿之援耳。”少师对曰:“汉东小国,皆敝邑号令所及,君不必虑也。”熊通遂与少师结盟。少师行后,熊通传令班师。少师还见随侯,述楚军羸弱之状:“幸而得盟,即刻班师,其惧我甚矣!愿假臣偏师追袭之,纵不能悉俘以归,亦可掠取其半,使楚今后不敢正眼视随。”随侯以为然。方欲起师,季梁闻之,趋入谏曰:“不可,不可!楚自若敖、蚡冒以来,世修其政,冯陵江汉,积有岁年。熊通弑侄而自立,凶暴更甚。无故请成,包藏祸心。今以老弱示我,盖诱我耳。若追之,必堕其计。”随侯卜之,不吉,遂不追楚师。熊通闻季梁谏止追兵,复召斗伯比问计。伯比献策曰:“请合诸侯于沈鹿。若随人来会,服从必矣。如其不至,则以叛盟伐之。”熊通遂遣使遍告汉东诸国,以孟夏之朔,于沈鹿取齐。

至期,巴、庸、濮、邓、、绞、罗、郧、贰、轸、申、江诸国毕集,惟黄、随二国不至。楚子使薳章责黄。黄子遣使告罪。又使屈瑕责随,随侯不服。熊通乃率师伐随,军于汉淮二水之间。随侯集群臣问拒楚之策。季梁进曰:“楚初合诸侯,以兵临我,其锋方锐,未可轻敌。不如卑辞以请成。楚苟听我,复修旧好足矣。其或不听,曲在于楚。楚欺我之辞卑,士有怠心。我见楚之拒请,士有怒气。我怒彼怠,庶可一战,以图侥幸乎!”少师从旁攘臂言曰:“尔何怯之甚也!楚人远来,乃自送死耳!若不速战,恐楚人复如前番遁逃,岂不可惜。”随侯惑其言,乃以少师为戎右,以季梁为御,亲自出师御楚,布阵于青林山之下。季梁升车以望楚师,谓随侯曰:“楚兵分左右二军。楚俗以左为上,其君必在左,君之所在,精兵聚焉。请专攻其右军,若右败,则左亦丧气矣。”少师曰:“避楚君而不攻,宁不贻笑于楚人乎?”随侯从其言,先攻楚左军。楚开阵以纳随师。随侯杀入阵中,楚四面伏兵皆起,人人勇猛,个个精强。少师与楚将斗丹交锋,不十合,被斗丹斩于车下。季梁保著随侯死战,楚兵不退。随侯弃了戎车,微服混于小军之中;季梁杀条血路,方脱重围。点视军卒,十分不存三四。

随侯谓季梁曰:“孤不听汝言,以至于此!”问:“少师何在?”有军人见其被杀,奏知随侯,随侯叹息不已。季梁曰:“此误国之人,君何惜焉?为今之计,作速请成为上。”随侯曰:“孤今以国听子。”季梁乃入楚军求成。熊通大怒曰:“汝主叛盟拒会,以兵相抗。今兵败求成,非诚心也。”季梁面不改色,从容进曰:“昔者奸臣少师,恃宠贪功,强寡君于行阵,实非出寡君之意。今少师已死,寡君自知其罪,遣下臣稽首于麾下。君若赦宥,当倡率汉东君长,朝夕在庭,永为南服。惟君裁之!”斗伯比曰:“天意不欲亡随,故去其谀佞。随未可灭也。不若许成,使倡率汉东君长,颂楚功绩于周,因假位号,以镇服蛮夷,于楚无不利焉。”熊通曰:“善。”乃使薳章私谓季梁曰:“寡君奄有江汉,欲假位号,以镇服蛮夷。若徼惠上国,率群蛮以请于周室,幸而得请,寡君之荣,实惟上国之赐。寡君戢兵以待命。”季梁归言于随侯,随侯不敢不从。乃自以汉东诸侯之意,颂楚功绩,请王室以王号假楚,弹压蛮夷。桓王不许。熊通闻之,怒曰:“吾先人熊鬻,有辅导二王之劳,仅封微国,远在荆山。今地辟民众,蛮夷莫不臣服,而王不加位,是无赏也,郑人射王肩,而王不能讨,是无罚也。无赏无罚,何以为王!且王号,我先君熊渠之所自称也。孤亦光复旧号,安用周为?”遂即中军自立为楚武王,与随人结盟而去。汉东诸国,各遣使称贺。桓王虽怒楚,无如之何。自此周室愈弱,而楚益无厌。熊通卒,传子熊赀,迁都于郢。役属群蛮,骎骎乎有侵犯中国之势。后来若非召陵之师,城濮之战。则其势不可遏矣。

话分两头。再说郑庄公自胜王师,深嘉公子元之功,大城栎邑,使之居守,比于附庸。诸大夫各有封赏;惟祝聃之功不录。祝聃自言于庄公。公曰:“射王而录其功,人将议我。”祝聃忿恨,疽发于背而死。庄公私给其家,命厚葬之。

周桓王十九年夏,庄公有疾,召祭足至床头,谓曰:“寡人有子十一人。自世子忽之外,子突、子亹、子仪,皆有贵征。子突才智福禄,似又出三子之上。三子皆非令终之相也。寡人意欲传位于突,何如?”祭足曰:“邓曼,元妃也。子忽嫡长,久居储位,且屡建大功,国人信从。废嫡立庶,臣不敢奉命!”庄公曰:“突志非安于下位者,若立忽,惟有出突于外家耳。”祭足曰:“知子莫如父,惟君命之。”庄公叹曰:“郑国自此多事矣!”乃使公子突出居于宋。五月,庄公薨。世子忽即位,是为昭公。使诸大夫分聘各国。祭足聘宋,因便察子突之变。

却说公子突之母,乃宋雍氏之女,名曰雍姞。雍氏宗族,多仕于宋,宋庄公甚宠任之。公子突被出在宋,思念其母雍姞,与雍氏商议归郑之策。雍氏告于宋公,宋公许为之计。适祭足行聘至宋,宋公喜曰:“子突之归,只在祭足身上也。”乃使南宫长万伏甲士于朝,以待祭足入朝。致聘行礼毕,甲士趋出,将祭足拘执。祭足大呼:“外臣何罪?”宋公曰:“姑至军府言之。”是日,祭足被囚于军府,甲士周围把守,水泄不通。祭足疑惧,坐不安席。至晚,太宰华督携酒亲至军府,与祭足压惊。祭足曰:“寡君使足修好上国,未有开罪,不知何以触怒?将寡君之礼,或有所缺,抑使臣之不职乎?”华督曰:“皆非也。公子突之出于雍,谁不知之。今子突窜伏在宋,寡君悯焉!且子忽柔懦,不堪为君。吾子若能行废立之事,寡君愿与吾子世修姻好。惟吾子图之!”祭足曰:“寡君之立,先君所命也。以臣废君,诸侯将讨吾罪矣。”华督曰:“雍姞有宠于郑先君,母宠子贵,不亦可乎?且弑逆之事,何国蔑有?惟力是视,谁加罪焉!”因附祭足之耳曰:“吾寡君之立,亦有废而后兴。子必行之,寡君当任其无咎。”祭足皱眉不答。华督又曰:“子必不从,寡君将命南宫长万为将,发车六百乘,纳公子突于郑。出军之日,斩吾子以殉于军,吾见子止于今日矣!”祭足大惧,只得应诺。华督复要之立誓。祭足曰:“所不立公子突者,神明殛之!”史官有诗讥祭足云:

丈夫宠辱不能惊,国相如何受胁陵!若是忠臣拚一死,宋人未必敢相轻。

华督连夜还报宋公,说:“祭足已听命了。”

次日,宋公使人召公子突至于密室,谓曰:“寡人与雍氏有言,许归吾子。今郑国告立新君,有密书及寡人曰:‘必杀之,愿割三城为谢。’寡人不忍,故私告子。”公子突拜曰:“突不幸,越在上国。突之死生,已属于君。若以君之灵,使得重见先人之宗庙,惟君所命,岂惟三城!”宋公曰:“寡人囚祭足于军府,正惟公子之故。此大事非足不成,寡人将盟之。”乃并召祭足使与子突相见,亦召雍氏,将废忽立突之事说明。三人歃血定盟,宋公自为司盟,太宰华督莅事。宋公使子突立下誓约,三城之外,定要白璧百双,黄金万镒,每岁输谷三万钟,以为酬谢之礼。祭足书名为证。公子突急于得国,无不应承。宋公又要公子突将国政尽委祭足,突亦允之。又闻祭足有女,使许配雍氏之子雍纠,就教带雍纠归国成亲,仕以大夫之职。祭足亦不敢不从。

公子突与雍纠皆微服,诈为商贾,驾车跟随祭足,以九月朔日至郑,藏于祭足之家。祭足伪称有疾,不能趋朝。诸大夫俱至祭府问安。祭足伏死士百人于壁衣之中,请诸大夫至内室相见。诸大夫见祭足面色充盈,衣冠齐整,大惊曰:“相君无恙,何不入朝?”祭足曰:“足非身病,乃国病也。先君宠爱子突,嘱诸宋公,今宋将遣南宫长万为将,率车六百乘,辅突伐郑。郑国未宁,何以当之?”诸大夫面面相觑,不敢置对。祭足曰:“今日欲解宋兵,惟有废立可免耳。公子突见在,诸君从否,愿一言而决!”高渠弥因世子忽谏止上卿之位,素与子忽有隙,挺身抚剑而言曰:“相君此言,社稷之福。吾等愿见新君!”众人闻高渠弥之言,疑与祭足有约,又窥见壁衣有人,各怀悚惧,齐声唯唯。祭足乃呼公子突至,纳之上坐。祭足与高渠弥先下拜。诸大夫没奈何,只得同拜伏于地。祭足预先写就连名表章,使人上之,言:“宋人以重兵纳突,臣等不能事君矣。”又自作密启,启中言:“主君之立,实非先君之意,乃臣足主之。今宋囚臣而纳突,要臣以盟,臣恐身死无益于君,已口许之。今兵将及郊,群臣畏宋之强,协谋往迎。主公不若从权,暂时避位,容臣乘间再图迎复。”末写一誓云:“违此言者,有如日!”郑昭公接了表文及密启,自知孤立无助,与妫妃泣别,出奔卫国去了。

九月己亥日,祭足奉公子突即位,是为厉公。大小政事,皆决于祭足。以女妻雍纠,谓之雍姬。言于厉公,官雍纠以大夫之职。雍氏原是厉公外家,厉公在宋时,与雍氏亲密往来,所以厉公宠信雍纠,亚于祭足。自厉公即位,国人俱已安服。惟公子亹、公子仪二人,心怀不平。又恐厉公加害,是月,公子亹奔蔡,公子仪奔陈。宋公闻子突定位,遣人致书来贺。因此一番使命,挑起两国干戈。且听下回分解。

同类推荐
  • 蜀山剑侠传6

    蜀山剑侠传6

    小说以峨眉弟子“三英二云”、“七矮”等的修真学艺、斩妖除魔为故事核心。“三英”之一的李英琼是整套小说的主角,小说详细描述了她从一个普通女子,经过无数次的机缘巧合,得到了长眉真人的紫郢剑以及白眉和尚的定珠,获得了圣姑的一甲子功力,最终成长为峨嵋派后辈中最杰出的人物……
  • 原点(二)

    原点(二)

    市中心地铁站人来人往。鹦鹉号的人安排盖伊·阿达姆斯来这里接电话,的确很用心。在这种熙熙攘攘的环境里,对方可以躲在任何一个角落,暗中观察盖伊·阿达姆斯。盖伊还是四十岁尼克的装束,只不过,他多用了一个假胡子。一层毛茸茸的胡须顺着他的腮帮一直到耳根,再加上一副眼镜,让他摇身一变,成了一个收入一般的工程师模样。在地铁的小角落里,盖伊一眼就看见了那个标着“天使”的花店。
  • 趟过女人河的男人

    趟过女人河的男人

    一个有情有义的汉子,在风风雨雨的坎坷生命进程中,先后经历六个女人的情与爱,大喜与大悲,坚忍的品行操守,执著的幸福追求,在物欲泛滥的命运抗争中,谱写出人性的道德力量。
  • 续幽梦影

    续幽梦影

    坐上车的时候我回头看了一眼后面,后面是个十字路口,地面上有一些瓜子壳和甘蔗皮,我看见穿黄衣服的小南在那里一边嗑瓜子一边笑。她去年出去,今年又回来了。她出去的时候,我还没有出去。唉,我一直没出去,这不是才第一次出去吗?不过我知道是迟早得出去的。现在走已经算晚。像小粉都出去过好几年了,她比我还小好几岁。一开始她们是去了广东,后来又到北京,后来又去郑州,现在去哪里的都有。
  • 灰姑娘

    灰姑娘

    说的是一对打工姐妹的故事,姐姐叫大玉,妹妹叫小玉。当然,故事中还有一个男主角,叫小唐。两个配角,是一对夫妇,女的叫向日葵,男的叫马有贵。好了,交待完这些,我们开始进入故事吧。开始的时候,小玉并没有来南方打工,是姐姐大玉独自来的。大玉和小玉是一对双胞胎,她们的家乡,在四川大巴山。姐妹俩出生时,大巴山下了这年冬天的第一场雪,做爹的呢,望着两个玉一样的孩儿,就给姐妹俩取了大玉;小玉这两个名字。姐妹俩一样的聪明好学,一样的乖巧懂事。
热门推荐
  • 春风到处说柳青

    春风到处说柳青

    1951年5月,《中国青年报》创办者之一、编委、副刊主编刘蕴华(柳青)突然离开了首都北京,自己带着简单的行李,踏着最后一场潇潇春雨中的泥泞路,来到陕西长安的皇甫乡安家落户,直到1967年被强行“赶走”,这位曾经的“团中央高级干部”在镐河畔神禾塬上的古庙里,像一个农民一样住了十四年。
  • 风向绝恋

    风向绝恋

    不过是军训时要求一个“公平”,她就被所有人记恨,好在有好朋友的帮助,谁知好朋友却另有目的!好不容易接受她的好,却发现她的好朋友是他曾经追寻的“小天使”,疏远她,去追求她的好朋友,却发现原来一切都错了!“小天使”原来正是她!他重新追她,还来得及吧?
  • 校霸女友超萌的

    校霸女友超萌的

    “不准和男生说话,不准和学校里的异性有任何接触,不准告诉任何人你的身份。如果我找你,你必须立刻到我身边来!”他霸道的命令着她,只因为她是被恶魔独占的小丫头,她是被他捧在手心里的小公主,全世界只有他可以任意妄为的欺负她!这是一头大灰狼把小白兔叼回家去的故事!(绝对宠文,黄金狗粮遍地撒!)
  • 全民公敌

    全民公敌

    联邦第一参谋长安德烈说:他的悬赏金额还不够说明一切么?最高法院司法长莫贝说:他的罪行足够被绞首一万次。人类第一富豪辛疾说:他是个彻头彻尾的混蛋,他不光拿走了我的财富,还骗走了我的女儿。燕飞林哀叹:我其实真的是个好人。
  • 给孩子讲点汉字故事

    给孩子讲点汉字故事

    妙趣横生——讲述美丽汉字背后鲜为人知的奇闻趣事;炼字佳句——读锦绣文章,品字字珠玑,悟写作精要;说文解字——挖掘方块汉字之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本书充分挖掘汉字所蕴涵的文化信息,用一则则故事连缀起一个个知识,用一个个趣话解释一个个问题。父母不妨翻开此书,给孩子讲述关于汉字的故事,使他沉浸于汉字带来的美丽动人、博大精深的世界,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传统文化的滋养。《给孩子讲点汉字故事》涵盖汉字的缘起与变迁、构造与间架、谐音撷趣、汉字典故、炼字之妙、字谜艺术、成语故事等内容,以故事的形式娓娓讲述汉字史实及奇闻趣事。一则则妙趣横生的故事,让你忍俊不禁的同时,也了解到汉字的前世今生;一个个鲜为人知的奇闻趣事,带你去探索历史的同时,又让你品悟到汉字的瑰丽与神奇。
  • 贞观第一婿

    贞观第一婿

    刘如玉第一次参加沙漠考古,就遇上了沙尘暴,结果很悲催,穿越了。打听清楚了朝代,是大唐贞观年间哦!接受这个事实后,他只想在这贞观之治下安安稳稳过个小日子。可谁想到,他太优秀了,各路老大都想招他为婿。“来人呐,把刘如玉给朕绑来,敢不娶朕的公主,简直活腻歪了。”这是李世民。“如玉小郎君,我们五姓七望女个个温雅贤淑,你相中哪个,随便挑。什么?你有妻子,没事,我家女儿做妾就行,要知道李老二想和我们联姻,我们都没答应呢”这是世家大族。“来人呐,把咱如玉姑爷绑回去,大当家的在寨子等急了!”这是某土匪头子。……罢了,罢了,来多少咱就收多少,谁让咱是贞观第一婿呢!
  • 易学滥觞

    易学滥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回到九零做神医

    回到九零做神医

    重生前,齐媚被理所当然的要求原谅,原谅别人对她的所有不好。因为他们都是无辜的,都是无意的,都是无奈的。一切都是齐媚的错。重生后,齐媚才发现,原来真正爱你的人,不会要求你原谅任何人。她只想好好照顾失去了一辈子的外公和妈妈,继承外公的愿望成为神医。谁知道,那个传说中,冷漠无情,比总裁还总裁的未来大佬,居然是她的竹马!而,竹马不由分说:“你一个人太辛苦了!”“我来帮你照顾外公和妈妈。”Ps:等大家来揭秘,身份、神医、神兽之秘!
  • 冷情王爷嚣张妃

    冷情王爷嚣张妃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那一场相遇,注定成为一个劫,逃不开宿命轮回,避不过生死纠缠,我舞尽妖娆,倾尽芳华,终,还是要与你擦肩......
  • 徐渭:不入牢笼

    徐渭:不入牢笼

    从晚明的波澜诡谲,到民国时期的风起云涌,历史孕生出许多独具特色的人文大家。真正的时代人物面孔始终是大众读者感兴趣的题材,本套丛书以近代文化怪杰为主题,集结十位文化名人,由专家分写,详述其不同于凡俗的言行。作者深入浅出,对文化名人中的怪杰现象究分析,以故事化哲理。图书叙述通俗,笔法精彩,立意新颖的同时具有严谨考为基础。兼具可读性与收藏性。民国人物及历史图书的热度始终在持续中升温,内容概有名人轶事类、今人印象类、崇古比今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