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生而知之者、学而知之者、困而学之者。“生而知之者,上也。”但是这样的人比较少,其余的普通人都需要学,就连孔子也承认,他是学而知之者,而不是生而知之者。譬如说,在《论语》中记载,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所以孔子一生好学,他自己和普通人不同之处,也就是他比别人好学。他好学到什么程度?以至于“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孔子一生好学,他学周公,好几次在梦里梦见周公。他研究某一个道理,可以终日不食,晚上睡觉也睡不着。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孔子是怎么样好学的。
孔子去向师襄子学琴,学了十天,仍然没有学习新的曲子。师襄子说:“你可以增加学习的内容了。”孔子说:“我已经熟悉乐曲的形式,但还没有掌握方法。”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又说:“你已经会弹奏的技巧了,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但是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这个曲子的意境。”又学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领会曲子的意境了,可以增加学习的内容了。”孔子还是说:“我还不了解曲子的作者。”又学了一段时间,孔子神情俨然,仿佛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时而庄重穆然,若有所思,时而怡然高望,意味深远。孔子说:“我知道他是谁了。那个人皮肤深黑,体形颀长,眼光明亮远大,像个统治四方诸侯的王者。若不是周文王,还有谁能作出这样的曲子?”师襄子听了之后,赶紧起身再拜说:“我的老师也认为这首曲子的确是《文王操》。”
孔子学音乐,学得很专精,学得很认真,对自己的要求很严格,绝对不是浅尝辄止,一知半解就放弃了。
这里“不如学也”,就是“好古敏以求之”的意思。这个“古”,是指古书所记载的古圣先王的道理,所以孔子、颜回所学所好都是圣贤之道。所以孔子一生“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他说自己没有什么发明创作的,所学习的都是古圣先贤的道理。我们现在也有很多人喜欢看书,也很好学,知识面也很广博,但是所看之书未必是圣贤之书,未必是经过历史的检验而沉淀下来的智慧。
我们读经典,学圣贤之道,这些都是大浪淘沙、为历史所一再证明的成果,所以我们绝对不会走错路。而且圣贤经典都是圣人心性的自然流露,他们都是明心见性之人,怎么能够说错?所以在经典之中所记载的道理没有错误可言。
很多人说经典之中有糟粕,“经者,常也”。称为“经”的东西,所记载的都是恒常不变的道理,没有糟粕可言。
有人问一位通达经典、有德行的长者:“经典之中有没有糟粕?”他说:“有。”“哪些是糟粕?”“看不懂的地方就是糟粕。”的确,我们看现代人对圣贤经典的批判,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圣人站在二十层楼,而我们一般人站在二层楼,我们体会不到圣贤人所体会的境界,还以二层楼的境界去批判二十层楼的境界。是因不懂,不懂经典的深义,还把古圣先贤的道理给误会了,所以才会导致被认为是糟粕。
所以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对自己所阅读的书、所看的电视节目都要有所拣择,不能什么都看、什么都学。在《贾子新书·修政语》里有这样一段话,汤曰:“学圣王之道者,譬其如日;静思而独居,譬其若火。夫舍学圣之道,而静居独思,譬其若去日之明于庭,而就火之光于室也。然可以小见,而不可以大知。是故明君而君子,贵尚学道,而贱下独思也。”
在这里有一个很好的比喻。汤说学古圣先王之道的人,可以把他比作太阳;一个人静思独居的时候,就像火光一样。如果舍弃了学习圣贤之道,而一个人冥思苦想,就像舍弃了外边太阳的光明,而去屋子里接近小的烛光。这个烛光可以让你有小小的见识,能够见到周围小的范围,但是开启不了你的大智慧。所以明智的君主,乃至圣贤、君子,都崇尚学习圣贤之道、崇尚读经典,而不是一个人独自冥思苦想。
这段话告诉我们,要学就要多学经典,多学圣贤之道,学习之后能够变化气质,这样才能够学有所成。
《颜氏家训》里有一段关于读书、求学目的的很好的论述。“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陵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这一段话对我们知识分子,特别是对我们学儒学的人是一个很好的警告:学习,目的是求得长进。
古代求学的人是为了充实自己,以弥补自身的不足;现在的一些求学的人是为了向别人炫耀,所以夸夸其谈。
古代求学的人,是为了利益他人,推行自己的主张,以造福于社会。像孔子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仁爱学说,目的并不是升官发财,而是为了使好的学说能够为国君所用,造福社会、利益人群,这才是他周游列国的真正目的。
现在求学的人大部分也是为了自身的需要,增长自己的才干,而不是为了做官。学习就像种果树一样,春天可以赏玩它的花朵,秋天可以摘取它的果实。什么是花朵?什么是果实?讲论文章,就好比赏玩春花。就像我们讲《论语》,讲道德,学习传统文化,这都是在赏玩春花。
真正的学问是什么?就是能够把自己所学的落实在生活之中,也就是他的德行、为人处世、待人接物都能够有所提升,能够把五伦关系做好,尽到本分,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十、重家风家教
曾国藩判断一家能否兴旺发达,主要看三个问题:第一,几点起床,是否注重养生;第二,是否自己的事自己做;第三,是否读圣贤书。
《群书治要·汉书》中记载着这样一段话,从中我们能够体会到古人对继承人的培养是何等的重视。“夏为天子,十有余世。殷为天子,二十余世。周为天子,三十余世。秦为天子,二世而亡。人性不甚相远也,何三代之君,有道之长,而秦无道之暴也?其故可知也。”为什么夏商周三代的君主有道而能长久,秦朝的君主无道而突然灭亡呢?这其中的缘故可想而知,就是教育继承人的方式不一样,重视程度不一样。
古人是怎样教育继承人的?
古代的君王,太子刚一出生就要用礼制来教育他。其实在出生之前,已经很重视胎教了。在出生之后,更要用礼来引导,让成年男子背着他,由专门负责礼制的官员穿好端服、戴好礼帽带着太子拜天,行祭天之礼,让他培养起恭敬、畏惧之心。路过宫门的时候,要把太子从背上放下来,以示恭敬(宫门就是皇帝处理政事的地方)。路过宗庙的时候(宗庙都供着祖先的牌位,是祭祀祖先的地方),要恭敬地小步快行,这是做孝子的行为规范。
再举一个周成王的例子。周成王尚在襁褓之中的时候,就请了召公做他的太保,周公做他的太傅,太公(就是姜太公吕尚)做他的太师。全国最有德行、最有学问的人来担任太子的老师。太保的职责是保护太子的身体,让他饮食起居都符合自然规律,讲究养生之道。太傅的责任是教导太子德义,培养他高尚的道德品质。太师是给太子各种训诲和教育、引导。这是三公的职责。
不仅如此,周文王还为周成王设置了三少,就是少保、少傅、少师。他们负责把太傅、太师、太保教导太子的事情表演在生活之中,让太子看到、学到。所以在孩提时,三公、三少就为周成王讲明孝、仁、礼、义的道理,用以引导他把这些道理落实在日常生活之中,远离恶人。
这还不算,还挑选天下品行端正的、孝敬父母的、尊敬兄长的、博闻多识的、传道有方的人来辅佐、保护太子,让这些人和太子生活在一起。所以太子一生下来,看的就是正事,听的就是正言,走的就是正道,前后左右都是正派的人。
这样,太子平日习惯了和正派的人一起生活起居,他的行为就不会不正派。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从这里我们能够体会到,古代的君主是多么重视对继承人的教育和培养。
一般的家庭虽然做不到这样,但是也很重视对子女的教导。我们现在社会出现了富不过三代、富不过两代,甚至是富不过当代的现象,原因何在?很简单,就是因为我们抛弃了传统文化,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伦理道德教育。
对儿女的慈爱,不是要什么就满足什么。什么才是真正地爱护孩子?就是要把祖宗的德行、品质、精神,以及人生经验、创业教训传给子孙,让好的德行、家风、家道、家业代代相传,这才是真正爱子。
古人给我们总结出很多教子的格言,譬如,孝悌为传家之本,勤俭为持家之本,谨慎为保家之本,和顺为齐家之本,诗书为起家之本。现代人如果多读一读这些圣贤书,在教子方面也会少走很多弯路。
孝悌为传家之本。《孟子》里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现在的孩子被父母娇惯、溺爱,身体很弱,能力也很弱,没有自理能力,更没有任何承担挫折的能力,这就叫“爱之不以道,适足以害之也”。
勤俭为持家之本。要教育孩子从小养成勤俭的习惯,成由勤俭败由奢。
谨慎为保家之本。虽然家里很富裕,地位很高贵,但是为人处世要很恭敬、很谨慎,这样才能够长久地保持富贵而不失。所以《孝经》里说:“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
和顺为齐家之本。中国人常说“家和万事兴”,看一个家庭以后能不能兴盛发达,就看他们家能不能团结、能不能和睦相处。同样,看一个单位能不能兴盛,就看这个单位里的人能不能团结、能不能互助。
诗书为起家之本。中国古人有一句话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为什么?因为古人所读的书是圣贤之书,所以“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圣贤书教导人天道、人道的道理,所以读了圣贤书,贵在明理,时时刻刻不偏离道,所以读书人受人尊重。
古人说:“惯子如杀子,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儿女以自我为中心,不孝敬感恩父母,认为父母的付出天经地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良好的家教。《德育古鉴》认为孩子不孝顺父母的根本主要是习以成性,并分析了七个具体原因。
第一是娇宠。因为父母对儿女怜爱太多,所以经常顺着孩子的性子,事事让儿女占先,养成了孩子任性自私的习惯。等他走上社会的时候,别人不买他的账,那怎么办呢?只好在父母身上变本加厉地索取。
第二是习惯。如果一个人的语言粗俗惯了,他就敢对父母说一些违逆的话;如果一个人对父母的照顾、行为简慢惯了,他就敢做一些放肆的事。父母都是习惯于把好东西先留给儿女,久而久之,儿女就习以为常了;父母经常拖着重病去做家务,久而久之,儿女也会习以为常,就不再关心父母的痛痒了。
第三是乐纵。有的人对朋友特别讲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陪吃陪喝,非常大方。但是对于父母呢?请一顿饭都觉得囊中羞涩,不愿意花那么多的钱,觉得浪费。对待自己喜欢的人很幽默,会想方设法地说一些话讨对方欢心,但在对待父母的时候,却无话可说、呆若木鸡;更有甚者,认为父母兄弟都是俗人,自己学了传统文化,境界高了,就不再愿意和父母兄弟相处。
第四是忘恩记仇。古人说:“受人滴水之恩,常思涌泉相报。”但现实情况往往是,人们对我们有恩,时间长了就淡忘了;但是人与人之间的怨仇,每想起一遍就生气一遍,结果怨仇愈结愈深,久久不能忘怀。所以别人给你做一顿饭,你可能对他感恩戴德,但是父母天天为你做饭、为你付出,你却忘记了去感恩。
这就是“以亲爱为故常”,认为父母这样关爱我、照顾我,处处体会我的需要,为我付出、给我拿钱花,都是应该的。所以有时候父母为我们担心,我们还嫌他们多事,违背了我们的意愿;父母教诲我们,我们还对他们的用词挑来挑去;甚至在父母鼓励我们、夸奖我们的时候,还招致我们的厌恶;有时候,父母辛辛苦苦地庇护儿女,但是做儿女的不知道报恩,还都习以为常。对父母勉强自己的事,有时候因为不理解还怒目相向,对父母发脾气。对于父母眼前的大恩大德,我们尚且认识不到,更何况父母的胎养之劳、哺乳之苦,又怎么能够想象得到?这就是忘恩记仇所导致的。
第五是私财,也就是把财产看得太重了。财到了自己的手里,就认为是自己所有;而在父母的手里,还认为应该给儿女才对。钱财俱足的时候,就忘了父母;钱财匮乏的时候,就希望从父母那里得到钱财;求钱财求不到的时候,就怨恨父母;父母需要儿女赡养的时候,就更加厌弃父母。
所以我们在现代社会看到很多这样的事情:一个父亲孤苦伶仃地把独生子养大了,但是父子却为了钱财吵上了法庭,形同陌路。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想一想,我们这个身体到底是谁生养的?谁哺育的?既然这个身体都是父母给的、父母哺育的,这个财又是谁的呢?所以不能因为钱财和父母起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