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30日,习近平同志在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时的讲话中指出,县委书记要做政治的明白人,要做发展的开路人,要做群众的贴心人,要做班子的带头人。其中,要做政治的明白人,具体来说就是要对党绝对忠诚,始终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习近平同志这一要求是面向全国的县委书记提出来的,但是这一要求也可以认为是面向广大党员干部提出来的。再进一步,还可以认为是面向全社会的大多数人提出来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
这是因为“做一个政治上的明白人”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普通人接触媒体,要有媒体素养;欣赏音乐,要有音乐素养;观察、认知、评判、参与政治,就一定要有政治素养。具备了一定的政治见识和政治判断,我们才能够正确地看待各方面的政治现象和政治问题。所以,“做一个政治上的明白人”对每一个人来讲,都具有迫切而现实的意义。
一、什么是“政治上的明白人”
什么是“政治上的明白人”?怎样才能成为“政治上的明白人”?回答这些问题之前,要先弄清“什么是政治”。
政治是什么?首先,按照一般的学理解释,政治是公共权力现象。具体来说,政治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公共权力活动、形式和关系及其发展变化。我们通常说的政治权力、政治发展、政治参与等概念,都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政治”这个词的。
其次,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野看,政治还是统帅、是灵魂、是大局。关于这点,可以从理论家和革命家那里找到一些判断和答案。
列宁说,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不肯定这一点,就是忘记了马克思主义的最起码的常识。毛泽东同志说:“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是完成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的保证,它们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思想和政治又是统帅,是灵魂。”[1]邓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2]“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3]
由此可见,在中国共产党的话语体系中,凡属根本、重大、原则和方向性的问题,都是政治;凡是关系到这些方面的事务,也可以被上升到政治高度。一方面,政治是公共权力现象,是公共权力的运用;另一方面,政治具有内在的规则、要求和策略。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政治,就是公共权力有规则、有要求、有策略的运用。根据这个说法,“政治上的明白人”就是清楚明白地知道自己应该根据什么样的规则、具备什么样的素养、运用什么样的策略去从事公共权力活动的人。
二、政治上的明白人是行为规矩的人
习近平同志非常重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他指出,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2014年10月8日,习近平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强调,党内政治生活和组织生活都要讲政治、讲原则、讲规矩,不能搞假大空,不能随意化、平淡化,更不能娱乐化、庸俗化。
政治规矩为什么重要?这是因为现代政党都是为了共同的政治目标而组成的政治组织,必须由政治上的规矩来维护本党目标的实现。一个政党如果没有政治纪律约束,就会成为乌合之众,很快就会分崩离析。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如果党的政治纪律成了摆设,就会形成‘破窗效应’,使党的章程、原则、制度、部署丧失严肃性和权威性,党就会沦为各取所需、自行其是的‘私人俱乐部’。”[4]
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讲政治是突出的特点和优势。他还作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判断:“腐败问题是腐败问题,政治问题是政治问题,不能只讲腐败问题、不讲政治问题。干部在政治上出问题,对党的危害不亚于腐败问题,有的甚至比腐败问题更严重。”[5]“共产党不讲政治还叫共产党吗?”[6]严格来说,破坏财经纪律的,是腐败问题;败坏政治纪律的,是政治问题。二者不能简单混淆,或者以前者掩盖后者。
2015年9月11日,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就践行“三严三实”进行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同志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三严三实”是我们天天要面对的要求,大家要时时铭记、事事坚持、处处上心。这就是要求我们从细微之处防患于未然,提高我们对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认识。
三、政治上的明白人是头脑清醒的人
做头脑清醒的人,就是要充分认识到科学理论和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
习近平同志曾经深刻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哪天在我们眼前发生‘颜色革命’那样的复杂局面,我们的干部是不是都能毅然决然站出来捍卫党的领导、捍卫社会主义制度?”[7]同时,他观察到一个规律性的现象: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
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错综复杂;国内深化改革进入了“深水区”,难啃的“硬骨头”不少,社会上也有一些“杂音”和“噪音”,在全民共筑中国梦的路途上,还有许多难关需要攻克。因此,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务必立足本职,胸怀全局,头脑清醒,认清形势。无论国际形势多么复杂,无论深化改革有多少“难关”,都要始终如一、坚定不移地与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尤其是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我们是人民群众的“主心骨”和带头人,更要懂得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人民的嘱托,绝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诚然,做一个头脑清醒的共产党人,并不是嘴上说说就可以做得到的。人们常说,理论是行动的指南。头脑清醒,行动才自觉。所以,要做到头脑清醒,就要学懂弄通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理论,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洞察事物本质,具有明辨是非的“火眼金睛”,不人云亦云,不当墙头草,坚定不移跟党走。
四、政治上的明白人是策略灵活的人
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七千人大会。当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各项建设困难重重,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七千人大会是一个反思的大会,是一个总结经验、统一认识的大会,是加强党的民主集中制、贯彻调整国民经济方针的大会。
在这样一个反思检讨会上,邓小平同志首先提出了“五个好”:第一,有好的指导思想;第二,有好的党中央;第三,有大批好的骨干;第四,有好的传统、好的作风;第五,有好的人民,人民对我们党有最大的信赖。邓小平同志的“五个好”一下子就把积极向上的一面给展示出来了。他说,这样一个党,既然能够领导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也一定能够领导人民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
接下来,邓小平同志从“五个好”的视角再去审视这些年工作上出现的挫折。总结其主要原因是这“五个好”的优良传统受到了削弱,在有些方面还受到了很大的削弱。指出,必须恢复“五个好”,如此工作才能够做得更好。要“坚持党的优良传统,除了调查研究、实事求是、联系群众、及时纠正错误等等以外,必须注意健全党的生活。这是坚持党的优良传统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8]邓小平同志巧妙地从政治的高度来解释和解读党在工作指导思想上所犯的错误,并作了深刻的自我批评,既符合当时我国的实际情况,又总结了应有的经验教训。由此可以看出,邓小平同志在政治上是一个策略上灵活的人。
怎样成为一个策略上灵活的人?
第一,要把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列宁曾说,政治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艺术,它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费力是掌握不了的。说“政治是一门科学”,就意味着政治具有内在的必须遵守和掌握的规律、规定、规则,要求“政治人”必须具有高度的原则性。说“政治是一种艺术”,就意味着政治具有内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一面,要求“政治人”还必须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只有那些在心智上能够同时驾驭高度的原则性和高度的灵活性、在实践中能够善于把高度的原则性和高度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的人,才是高明的“政治人”,才具备了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基本条件。
第二,要具有很高的政治悟性。1954年2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中共中央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出席会议的有中央委员35人,中央各部委、中央人民政府党组、军委各部门和人民团体的主要负责同志共52人。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揭露和批判高岗、饶漱石的反党分裂活动,明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会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的决议》和《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邓小平同志在发言中认为,我们党在过渡时期提出这样一个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是完全适时和完全必要的,这不只是因为整个过渡时期的革命内容比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更为深刻、更为广泛,斗争也极其复杂、极其尖锐,更是因为在我们党的高级干部中滋长了骄傲自满的情绪。邓小平同志不把这种分裂行为归结为简单的夺权,而是归结为一种骄傲自满的滋生,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高明的政治考虑。
邓小平同志说:“这个决议草案,正如少奇同志的报告所说,不是无的放矢,而是有所指的,是根据具体事实、指了具体对象的。所谓具体事实、具体对象,能不能解释为只是针对个别的人呢?不能这样来认识。”[9]这是邓小平同志非常高明的地方。他还指出:“我以为它主要是指的在现阶段党必须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必须防止和克服的一种倾向;不能解释为这个决议只是针对个别的人,对于我们、对于我自己无关,因而可以疏于检查和防范。”[10]邓小平同志说这个决议是从某个人、某些人引发出来的,但是绝对不能仅仅理解为针对个别人、个别现象,它是针对一种倾向而来的,针对所有人而来的,他既点到了问题,做了一个很好的发言,同时又在政治上启发和引导了大家,由此可见,邓小平同志具有非常高的政治悟性。
第三,要讲究策略与艺术。毛泽东同志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作为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既要认真宣传贯彻和执行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又要勇谋相济,善于在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中,讲究斗争策略和领导艺术。须知,我们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也不是身居“桃花源”“君子国”。平日里各种各样的诱惑不断向我们“招手”;工作上坚持原则,唱“黑脸”,当“包公”,很可能得罪一些人,那就有可能被人算计,甚至诬告陷害。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一些县政治生态很庸俗,形成派系势力,如果不入伙就打掉你,所以很难清流。在这样的地方工作,既要坚持原则,出淤泥而不染,有莲花精神,也要有足够的智慧,要能对付。
行君子之道,防小人之奸,不负英雄真气概;修马列之学,谋民众之利,人生为一大事来。一个成熟老练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家,一个政治上坚定而又清醒的明白人,一定是一个能够在特定的政治环境中生存下来、干成事而又不失掉原则的人,因为他既能够行仁者之道,又能够防小人之奸,还能成智者之功,这才是名副其实的政治上的高明人。
黄相怀
2018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