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53700000005

第5章 70后的闪婚

文/张毅(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20世纪90年代初,大学毕业的我被分配进一所中学当英语教师。进校没多久,学校派我去武汉参加新教材教学方法培训。

三天的培训结束后,我去火车站买返程车票,在售票窗口前看见了一个熟悉的地名:湛江——我一个笔友工作的地方。当时,程控电话尚未普及,人们不知手机为何物,更没有QQ、微信之类的社交软件,交笔友是年轻人赶时髦的一种方式。

我的这个笔友身在军营。我们已通信一年多,但没有见过面。那段时间,他不停在信中邀请我去他所在的城市,去他的部队看看。

在火车站看见那个城市的名字后,我突然觉得真的可以去那里看看。

售票窗口上面写着:武汉——湛江,直达,普快。“到那里要多久啊?”我问售票员。

“25个小时。”售票员面无表情地回答。

“有没有特快啊?”

“嫌慢你就坐飞机噻。”

买好票走出售票厅,寒冬的冷风一吹,我顿时清醒了许多。我感觉自己很冒失,很唐突。如何跟单位请假?如何告知父母?那位军中男儿会如何看待我的突然造访?而且由于没有电话,我都不知道如何通知他。

我犹豫着要不要去退票,一辆“麻木”(三轮车)停到我身边,拉“麻木”的是一位老大爷,他问我:“姑娘伢要去哪里呀?”

老大爷原意是问我要去哪里办事,可我回答的却是这趟旅程的目的地。

“那是个好地方啊,春暖花开的。”大爷说。然后问我是不是去看男朋友,我居然默认了。大爷又夸张地问我男朋友是干什么的,我说是个海军。他说海军好啊。

本来我对这次旅行还有些踟蹰,大爷的话倒是帮我下定了决心。我来到邮局给笔友发出一封电报,告诉他我将在哪一天乘坐哪一班火车到达。

南下的火车上,天气越来越热,我一路脱减衣服。随着人流走出火车站,来到那个在信封上无比熟悉的城市时,我已是一副春天的打扮。真的是春暖花开的地方。

在火车站前的广场上,我看到一个穿白衬衫的年轻人手里高举着一张纸,应该是来接人的。不过他似乎并不专心,并没有盯着走出来的旅客看。

我走过去,歪着头看他举的纸上写的是什么,一看还真是我的名字。

我说:“你好!”他回过头,愣了一下才说:“你好!”同时伸出手热情地跟我握手。确认彼此的身份后,他对我说:“你从现在起听我的安排好吗?”

我点点头,心里嘀咕:我不听你的安排听谁的呢?我人生地不熟的。

他提着我的行李,带着我朝一辆军用吉普车走去。

后来听他说,那天能接到我也算是幸运。我的电报是周五下午到达的,当时他去另一个单位借用电脑,可那台电脑出了故障,他返回办公室后刚好看到了电报。否则,接下来两天是周末,我的电报可能还静静地躺在他的办公桌上。

我在军营待了六七天。他们的营区就在市区,一开始他基本没带我出去逛过。那会儿是年底,他非常忙。就算我来了,他也一天假都没请,照常上下班,一点都没有耽误工作。我对此倒没多大意见,反而觉得这个人事业心强。现在的姑娘们估计受不了。

在那里的六七天,不停有他的战友、领导前来探望我。他们的政委和政治处协理员还很正式地跟我见了一面。

后来他告诉我,政委跟我见面之后对他说:“非常不错!长得好!有文化!就这个,定下来!”

我离开前的一个周末,他一大早去招待所接我,说:“我们今天出去走走吧,去看看军舰。”我坐在他的单车后座上,两人兴致勃勃地来到海边那棵大榕树下,坐轮渡到了海对岸。

海对岸是一个古旧的小镇,驻扎着好几个师团级单位。外面的小镇破破旧旧,营区内却是另一番景象。据说,当地的老百姓常抱怨说好地方都让部队给占了,但我觉得其实是部队的建设才让那里成了好地方。那个年代,姑娘们普遍对军营、对军人有一种崇拜和向往之情。

因为是周末,营区来来往往的军人比平时要多。我的视力不是很好,又没有戴眼镜的习惯,因此觉得每一个穿军装的都长得差不多。再加上天生爱笑,看见每个迎面而来的军人我都微笑示意。他看着我,忍不住戏谑:“这人你又认识?”我认真地说:“我以为他是昨天见过的朱干事呢!”

没走多久,我感觉已经把这几天在他单位见过的干事、助理、参谋等又“复习”了一遍。

远处突然有一名年轻军官挥手冲他打招呼,还真碰上了熟人。那人一边朝这边走,一边感兴趣地看看我。

“真行啊,保密工作做得不错啊。”

他赶紧介绍:“你好!这是我女朋友。”他还没来得及跟我介绍对方,我因为没注意到旁边的一个排水沟,一脚踏空。要不是他眼疾手快,我整个人都得掉进去。他的战友“哈哈哈”笑着走了,他忙着查看我的脚是否扭伤。

后来他说,当时他感到非常尴尬:不会一个“女朋友”,把人家吓得差点掉进沟里吧?

看完军舰,在小镇吃过简单的中午饭,我们一起乘轮渡回去。轮渡缓缓靠岸,我身边有几个小伙子没有随着人流下船,而是直接跳到岸上。我看了一下,觉得轮渡离岸不远,不假思索也跟着跳了过去。

我忘了自己是近视眼。岸边比我目测的要低很多,一跳过去我就摔了一跤,跌坐在岸上。轮渡上的人一片惊呼。

本来推着单车走在我前面的他大惊失色,下了轮渡后急匆匆来到我身边,扶我起来。我感觉脚下不对劲,低头一看发现一只高跟鞋的鞋跟摔断了,手肘也摔破了,正在流血。

他扶着我在岸边的石凳子上坐好,仔细询问缘由。知道情况后,他哭笑不得。如果我掉下去碰到轮渡的螺旋桨,后果不堪设想。

回到他的单位,我们一边聊天一边动手做晚餐。我的情绪没受摔跤一事的影响,吃完晚饭后又自告奋勇地端着一锅碗碟,去二楼的公共水房洗。

我在家也算娇生惯养。家族里有六个哥哥,就我这么一个姑娘,所以比较受宠。母亲是个医生,有洁癖,老是担心我弄不干净,连袜子都抢着帮我洗,其他的家务活更不用说了。或许正是这个原因,待在军营的那几天,遇到做家务活的机会,我是发自内心地积极主动。我喜欢当家做主的感觉。

但是我性格比较急,做事毛躁,所以常常出状况。那天,我端着一锅洗好的碗,兴冲冲地往楼上走的时候,不小心又摔了一跤,一锅碗碟全部摔碎。我端着一锅碎碗碟回去,站在他的宿舍门口,一脸沮丧。他看见我时愣了一下,突然“哈哈”大笑。

后来他告诉我,相处的那几天,他觉得我很可爱,人也长得不错,超过了自己找女朋友时“秀外慧中”的标准。难得的是,这姑娘还热爱劳动,这么好的姑娘如何就从天而降到了自己面前?我连摔三跤后,他突然如释重负:原来这姑娘脑子有点儿毛病,至少是小脑发育不好,控制平衡的能力有问题。

如此一想,他心中倒没了压力。

离开之前,他比较正式地跟我谈了一次,大概的意思是希望能由笔友上升为男女朋友,确定恋爱关系。我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回到家之后我几乎每天都能收到他的两三封来信,学校收发室的几个阿姨好像发现了什么秘密似的,看见我就调侃两句。

以前看他的信,我只能展开无限的想象。现在收到他的信,眼前总会浮现出军营里那一树树盛开的紫荆花,一排排挺拔的槟榔树,还有他的战友以及政委等人友好热情的笑脸。

没多久,我的父母也收到了他的一封来信。

尊敬的伯父伯母:

二老好!请允许我自我介绍:我是小敏的男朋友,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某部政治处正连职干事。

我军校毕业,家在农村,我家兄妹五人,兄弟妹妹均已工作,经济上都能自立,大哥已结婚生子。我的父母都是忠厚老实的农村人,身体健康,目前居住在乡下老家。

伯父伯母,我与小敏通过一年多的书信往来,彼此有所了解。前段时间,小敏来我部队住了几天,估计伯父伯母已知晓,小敏在部队见到了我的首长和战友们,对我的人品和工作环境有了一定的了解。

伯父伯母,我此番冒昧地来信,主要是请求伯父伯母允许我娶小敏为妻。小敏是一个善良可爱的姑娘,我非常非常喜欢她。我自认为自己除了在容貌上不能与小敏完全匹配以外,在人品能力方面我们是相当的。我一定会让小敏幸福的,这是我真诚的意愿,也是我从今往后终生奋斗的目标。

收到这封信后,父母才知道我有这样一个男朋友。因为这封信,他们对他的印象非常好,还感慨小伙子写得一手好字。不仅如此,他们还认为这小伙子似乎受过一些私塾教育,懂得一些老规矩——20世纪90年代初期,年轻人的思想已经很开放了,先斩后奏的事情很多。

母亲只有一件事放心不下。“不知那小伙子长得咋样?他为么样要说自己在相貌上配不上我们敏敏呢?”她委婉地问了我他的长相。

从部队回来时,我带回了一张他的照片。拿出来给母亲看后,她说还不错嘛,小伙子长得挺精神。

这之后没多久,有一天我又收到了他的几封信,读完其中一封后我大吃一惊:他的单位给我和我父母的单位各寄去了一封婚调函。

婚调函是部队给非军人一方的单位或居委会寄的一份“结婚函调表”,主要是调查了解非军人一方的婚姻状况、家庭成员、社会关系等。

我觉得,当时我们还处于初相识阶段,只相处过六七天,确定恋爱关系还不到一个月——我甚至不确定那算不算真正的恋爱关系,两个人连手都不曾牵过。虽然此前通信一年多,但那是纯粹的笔友关系。我觉得离谈婚论嫁还相差十万八千里呢!这婚调函一寄到学校,不等于昭告天下我要结婚了吗?太荒唐了!

我赶紧朝收发室跑,觉得必须截住那份婚调函。到了收发室,阿姨们跟我开玩笑。我很不好意思,但还是硬着头皮问有没有一封部队寄过来的公函。她们告诉我说好像是有这么一封公函,已经送到校长办公室去了,是送给刘校长的。

我又急匆匆朝校长室跑。刘校长是我读高中时的语文老师,跟我父母年龄相仿,对我一直很好。

刘校长戴着老花镜坐在办公桌后。我站在桌前问:“校长,您今天收到一封部队的公函了吗?”

“对呀!”

“您把婚调函给我吧!”我伸出手。

刘校长把身子往后一倾,左手捂住右上兜,似乎怕我过去抢。“怎么能给你呢?那是部队的!部队的事能开玩笑啊?你个苕姑娘!”

刘校长的反应出乎我的意料,我有些急了:“我跟他才刚刚认识,连恋爱都还没怎么谈,没想过要跟他结婚啊!”

刘校长坐正身子:“恋爱还要么样谈啊?人家在部队上,你怕么事啊?苕姑娘!你前段时间不是去过人家部队上吗?人家是不是军官?骗你没有?你个憨姑娘!”

我一时无话可说。刘校长从右上兜取出那封婚调函,冲我晃了晃后又赶紧拿到一边:“你看看,现在部队上还是有人才的,你看这字写得多好!”

我没有想到这封部队来函是他自己动手写的。后来他告诉我,他是政治处的组织干事,这事本来就归他管,他写完后盖了公章。

一个多月后,政委催促他回家休假,令他一举拿下女朋友,不结婚不要归队,两人就差签订军令状了。

他来到我的家乡,我们去领取了结婚证。

就这样,我这个70后居然做了闪婚一族。那个时候政府鼓励各单位公职人员下海创收,我申请了停薪留职,随着新婚丈夫去了军营。

见面一周,两个月后领取结婚证,地地道道的闪婚,以至于结婚后一段时间,两个人一起吃饭的时候,我还感觉有些不好意思,因为不是很熟。

明年,我们将迎来银婚纪念日。

同类推荐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万物戏说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万物戏说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 九八·共和国一号黑社会要案

    九八·共和国一号黑社会要案

    二〇〇〇年九月十九日,吉林省长春市。这一天,也许将永远记录在吉林省和长春市的历史上:轰动全国的梁笑溟(又名梁旭东)黑社会犯罪团伙案,由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完毕后,经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封,立即对黑社会团伙“老大”粱旭东等七名主要案犯执行死刑。由于案情重大,这起附带近千万元的民事赔偿的案件,经过长达一个月的审理,八月二十六日,随着那长达二百五十六页的判决书和审判长六个小时的宣判,终于作出了一审判决,披着刑事警察外衣的“老大”梁旭东和其他六名主要成员,被判处死刑,其他二十九名成员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
  • 古代情诗名篇五百首

    古代情诗名篇五百首

    中国古典诗歌内容丰富,蔚为大观,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情诗(词、曲)又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代情诗名篇五百首》从中国古代的名家情诗中,精选五百余首,对于各位作者的生平做了简要介绍,同时对于诗歌也进行了解析,帮助读者对历代名家情诗进行鉴赏。
  • 百年老课文

    百年老课文

    人类最大的使命是制造翅膀,最大的成功就是飞翔。看一种书,接受了一个人的见解,又立刻能把那人那书的思想排逐了出去,永远不把别人的思想砖头在自己的周围起墙头来。
  • 郁达夫散文

    郁达夫散文

    郁达夫的散文具有独到的个性特征,他在作品中无所顾忌地对个人的思想、生活,甚至琐碎私密的细节进行详细地描写,恣肆坦诚、热情呼号的自剖式文字,将自己透明坦荡地展示给读者,自叙传色彩浓郁而强烈。他的散文还具有浓浓的忧郁感伤的情调,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郁达夫是一个诗人,他的散文也有着回肠荡气的诗的格调,那种不拘形式纵情宣泄的抒情方式,回肠荡气的诗的节奏和情调,毫无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感伤、忧郁、脆弱,这些与作品中秀丽、隽永的山水景物交融在一起,以情遣笔,寓情于景,形成了略带病态的忧郁之美,也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学养和艺术功力。可以说郁达夫的创作是感应着时代的神经,代表了当时一些知识分子的思想情绪和内心感受。
热门推荐
  • 萌仙快穿:反撩告白式

    萌仙快穿:反撩告白式

    『三千小世界,起于情劫,灭于情劫.』『九重天阙,你噙泪大笑,世俗不甘,仙家难圆.』『为你静待琉花,白首而已.』
  • CIA超强阅人术

    CIA超强阅人术

    阅人术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是每个CIA特工上任后的必修课,它通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与神情细节,快速地判断出对方的品行、能力,从而做出相应的对策调整。本书以大量生动的案件作为实例,并结合CIA特工多年的实践经验,为读者讲解CIA特工的超强阅人技巧,使读者在轻松阅读的同时,学习先进的阅人方法和技巧,学会如何分析他人的内心世界,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当中,更好地把握他人的心理,从而在社交中游刃有余,在竞争中占据主动,做到知己知彼,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 海东札记

    海东札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野性的呼唤

    野性的呼唤

    《野性的呼唤》以美国阿拉斯加淘金热为故事背景,以一只狗——本书的主人公巴克被迫回归野蛮的冒险经历为核心展开故事,表面上讲述了聪明强壮的巴克为了在阿拉斯加荒野的残酷环境中寻求生存与狗群殊死搏斗的冒险故事。但实际上却真实的揭露了处于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的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美国社会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冷酷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冷酷现实。故事的最后,巴克的野性逐渐被唤醒,它最终选择走向荒野,回归自然,这也正体现了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人民对自由的向往与渴望,以及本书的作者杰克·伦敦的追求与理想。
  • 我其实是大佬

    我其实是大佬

    “叮!厨师等级提升,当前等级为2,奖励全属性+20!”“叮!炼金师等级提升,当前等级为5,奖励全属性+50.”“叮!......”当罗泽获得一个名为副职业系统的系统后,每次副职业升级都能得到全属性点的奖励,因此,他走上了成神之路......
  • 风筝怨

    风筝怨

    《风筝怨》从余光中先生千首诗歌中精选了100首,经过诗人的亲自审定。这本书出版于余先生90寿诞之时,是对诗人寿庆的一次隆重献礼。本书收录的相当数量的诗歌以前从未在大陆地区出版过,这次我们将其结集出版,也是为了让更多内地的诗友和文学爱好者一睹其风采。余先生为这部书籍的出版写了序言,我们也予以了完整收录。
  • 懂戏的不只有我:中国人都必须知道的中国戏曲史

    懂戏的不只有我:中国人都必须知道的中国戏曲史

    中国戏曲的唱腔动人,身段曼妙;塑造的人物形象生动,类型多样……这一切,都使中国戏曲成为回味无穷的艺术瑰宝,它纵横古今,让世界为之倾倒。本书就以通俗生动的语言,叙述了中国戏曲的发展历史,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剧种,各个流派的代表剧作、人物,以及它们的时代特征和戏曲特点。同时,还概述了中国各民族各地域丰富多彩的戏曲文化,让大家看到,中国戏曲一直都没有远离中国人的生活。
  • 送张亶赴朔方应制

    送张亶赴朔方应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误惹霸道狼君

    误惹霸道狼君

    一块烧饼,引狼入室,从此他便缠上了她,苏清煜说:“常晚,一块烧饼怎么能饱,一生一世我怎么能够!”她的乖乖,她怎么忘了,狼再乖巧,终究是狼。苏清煜说:“我不仅要你今生今世,还要你永生永世!”是偏执的疯子守着正直的傻子,还是正直的傻子救了偏执的疯子?
  • 大讼师

    大讼师

    杜九言穿越占了大便宜,不但白得了个儿子,还多了个夫君。夫君太渣,和她抢儿子。她大讼师的名头不是白得的。“王爷!”杜九言一脸冷漠,“想要儿子,咱们公堂见!”大周第一奇案:名满天下的大讼师要和位高权重的王爷对簿公堂,争夺儿子抚养权。三司会审,从无败绩的大讼师不出意料,赢的漂亮。不但得了重夺儿子的抚养权,还附赠王爷的使用权。“出去!”看着某个赖在家中不走的人,杜九言怒,“我不养吃闲饭的。”于是,精兵护岗金山填屋民宅变王府!儿子小剧场:“这位王爷,按照大周律法,麻烦你先在这份文书上签字。”某位王爷黑脸,咬牙道:“遗嘱?”“我娘说了,你女人太多,谁知道还有几个儿子。空口无凭不作数,白字黑字才可靠。”小剧场:“抬头三尺有神明,杜九言你颠倒黑白污蔑我,一定会受天打雷劈。”被告严智怒不可遏。“天打雷劈前,我也要弄死你。”杜九言摔下惊堂木,喝道:“按大周律例,两罪并罚,即判斩立决!”被告严智气绝而亡。坐堂刘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