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5900000005

第5章 太极推手——刚柔并济的智慧游戏(4)

当时清朝的疆域有一千三百万平方千米,而台湾仅有三万五千多平方千米。和珅琢磨,如果皇帝为了小小的台湾战事御驾亲征,而这边一千三百万平方千米群龙无首,那么国家势必会乱作一团,因此和珅要找出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阻止乾隆亲征。

和珅说:“皇上,台湾战事不佳有其深刻的原因,在您统治的几十年里,轻徭薄赋,人头税都不征收了,只征一点儿地税,哪儿见过您这么体恤民情的皇上?但是台湾人肯定不知道您的仁慈,不知道您的恩德。什么原因呢?是领导者的责任,您派去管理台湾的人没有把您的恩德带到台湾。所以依奴才愚见,应作两手准备:一、继续用兵;二、撤掉台湾的官员,换上一个新的官员,把您的仁德带给台湾人。”短短的几句话,乾隆皇帝听了很受用,很爱听。和珅这几句话,第一打消了乾隆皇帝亲征的念头,第二夸耀了乾隆皇帝的功德,第三指出了破敌的方略。句句都说到了皇帝的心坎儿上,这样会说话的人,皇帝能不喜欢吗?

第三,对皇帝的生活起居体贴入微 在和珅眼中,乾隆皇帝不仅是个皇帝,而且是个很普通的老人。和珅发迹的时候,乾隆皇帝已经是六十多岁的人了,而且乾隆皇帝还会越来越老。因此,学会如何照顾好年迈的乾隆皇帝,就成为和珅博得乾隆皇帝垂青的第二项基本条件。和珅是这样做的:

照顾好老年时的乾隆皇帝,本来应该是宫女、妃嫔、太监们的职责。但是这些宫女、妃嫔、太监都没有文化,既不能同乾隆皇帝谈论诗文、书画、佛经,也不能帮乾隆皇帝处理国家大事。所以,对于老年乾隆来说,是没有一个人可以替代和珅的。

更为重要的是,年老的乾隆皇帝与平常的老年人一样,也喜欢被别人奉承、照顾,和珅就陪伴在乾隆左右,对他服侍周到,体贴入微。从朝鲜《李朝实录》中可以看到,和珅虽贵为大学士、军机大臣,但每当皇帝咳嗽吐痰的时候,他就马上端个痰盂去接。

第四,紧紧追随乾隆皇帝的宗教信仰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社会的主流信仰是儒、释(佛教)、道三家。在这三家中,清朝的乾隆皇帝崇奉佛教中的喇嘛教,于是和珅也崇奉喇嘛教。共同的宗教信仰是和珅博得乾隆皇帝垂青的重要条件,也是和珅于乾隆之间联系的纽带。

乾隆皇帝不但崇奉喇嘛教,而且对喇嘛教的经典也颇有研究。乾隆皇帝还曾主持翻译并刻印了《满文大藏经》。喇嘛教作为佛教的一支,其追求的终极目标与其他教派并没有什么不同,但与被称为“显教”的汉地佛教相比,“显教”以理论探索为主,而藏传佛教以密教为精髓,以高度组织化的咒术、仪礼为其主要特征,宣传口诵真言咒语(语密)、手结印契(身密)和心作观想(意密)三密相结合的修行方式。

和珅知道乾隆皇帝崇奉喇嘛教,于是自己也认真研习喇嘛教的经典。很快,和珅就达到了能同乾隆皇帝一起“修持密宗”的程度,并且能够做到心意相通。

不少清人笔记中都记载着一件关于和珅同乾隆皇帝一起“修持密宗”的事:

乾隆皇帝当满60年皇帝退位以后,湖北襄阳地区掀起了声势浩大的白莲教起义。起义军纵横驰骋于四川、湖北、河南、陕西、甘肃五省,极大地震动了统治者。这也让已经当上太上皇的乾隆整日寝食难安,耿耿于怀。即使在乾隆弥留之际,也念念不忘。话说乾隆禅位之后,忽然有一天,单独传召和珅入大内觐见。和珅进宫后,发现乾隆面南而坐,而当时已登基称帝的嘉庆,则只坐在乾隆身边的一张小凳上。和珅跪在地上,过了很久也不见乾隆说话,乾隆闭着眼睛好像睡着了一样,只是口中念念有词地说着什么。嘉庆侧起耳朵,努力想听清楚,却终究无济于事,不明所以。过了一会儿,乾隆忽然睁开眼睛大喝道:“那人叫什么名字?”跪在地上的和珅立刻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徐天德,苟文明。”乾隆不再说话,闭起眼睛继续默诵着。大约过了一个时辰,乾隆才让和珅起来,这其间,他没有同和珅说一句话。嘉庆大为惊愕,过了几天,秘密地传见和珅,问他说:“上一次,父皇召你进宫,他说了些什么,而你回答的那六个字又是什么意思?”和珅颇有些得意地说:“太上皇背诵的是喇嘛教中的一种秘密咒语,默诵这种咒语,被诅咒的人虽然远在几千里之外的地方也会突然死去。所以当时太上皇提问的时候,我用白莲教匪首徐天德和苟文明的名字来应答。”

这个故事明显地说明了和珅与乾隆皇帝在信仰方面的默契程度。

由于乾隆的宠信,和珅的官阶扶摇直上,在大清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和珅的官职:武职——镶蓝旗满洲都统、正白旗满洲都统、镶黄旗满洲都统、步军统领;文职——内务府大臣、御前大臣、议政大臣、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正黄旗领侍卫内大臣、军机大臣、领班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兼办理藩院尚书事;学职——殿试读卷官、日讲起居注官、《四库全书》馆正总裁、石经馆正总裁、国史馆正总裁、翰林院掌院学士;钱官——崇文门税务监督;内职——兼管太医院、御药房事务;爵位——太子太保、伯爵、公爵。

第五,本职、兼职工作样样尽善尽美 首先,设立“议罪银”制度。乾隆是一位英明的帝王,但到了晚年逐渐糊涂起来。这大概是中国帝王统治的普遍规律。他喜欢追求泱泱大国的皇家气派和豪华场面,却又想示人以严谨、爱民如子的明君形象。想奢华,又怕人家说他挥霍;欲享受,又不想让人说他贪图享乐。和珅为乾隆想了许多敛财的办法,心甘情愿地替乾隆背上奢侈的“黑锅”。他们之间好像形成了默契,乾隆一在朝廷上下令不要铺张,和珅便在下面怂恿、督促地方官员、各地富商们加紧进贡。在和珅的主持操办之下,只一年内务府就扭亏为盈,国库中的银子也多了起来。在替乾隆敛财的各种方式中,最重要的是和珅创立的“议罪银”制度。

“议罪银”制度是这样的一种制度:谁要是犯罪了,拿一笔钱交到皇帝那儿,皇帝根据钱数适当地减免罪罚。这个“议罪银”制度实际上和今天买保险是一个道理,就是为自己未知的风险提前埋单。在乾隆朝,谁出的主意这事儿就归谁办,所以,理所当然,和珅就是这项制度的经办人。大臣们如果想交“议罪银”的话,就都要交到和珅那儿。这就等于是和珅给皇帝建了一个私人小金库。皇上不知道这金库里的金子、银子有多少,和珅也不大清楚,他们只是知道小金库里面的金银太多了。

通过“议罪银”制度得到的巨额银两,有85%供皇帝个人挥霍,不入国库。这些钱除了乾隆皇帝使用就是和珅使用,这也是和珅巨大财富的一个来源。因为有了“议罪银”制度,和珅经营的内务府一年就扭亏为盈,原来的内务府一点儿钱都没有。乾隆皇帝因此让和珅当上了户部尚书,就因为他创立了“议罪银”制度。

其次,安排乾隆皇帝南巡。乾隆皇帝南巡这一历史事件,已经成了今天众多影视剧的题材,而这个南巡的主意就是和珅出的。和珅知道皇上极想出去走走,考察一下自己统治多年的天下百姓的生活情况,但是又怕被人冠以贪图享乐、挥霍无度的恶名。于是和珅便想出了一个主意为乾隆排忧解难。他向乾隆担保,说江南各地物产丰盛,官员和富商们久沐圣恩,早就一心图报。若皇上南巡,一应费用,江南的官员和富商们都愿捐献,可以不必动用国库。这样一来,那些说乾隆享乐的人就无话可说了。乾隆听了大喜,他当即令和珅全权安排南巡,御驾即刻起程。

和珅接到圣旨,向江南各地发出通知,言明皇上要巡视江南,要求各地官商悉心准备,鼓励商人捐钱捐物以作为皇上南巡之需。虽然公文中没有强求的意思,可是,这既是皇上南巡,又是和珅的主意,官员们若是还想坐稳自己的位子,岂敢怠慢。他们纷纷不惜折本,大兴土木,就怕皇上不满意,有的人还想趁这一机会讨好皇上,以谋得升迁。可是他们怎么会甘心掏自己的腰包呢?弄到最后,各种负担还是转嫁到了百姓的头上,百姓们被迫出工、出钱,疏通运河,建造行宫,修葺龙舟,把江南装扮得一派亮丽,但在这亮丽的背后却不知有多少百姓的哀叹。

在和珅的精心安排下,乾隆几乎没动用国库一分一毫就顺利、满意地完成了南巡,还到曲阜祭拜了孔府、孔庙和孔林,向天下人表示他尊师重道的仁德。

乾隆越是明令节俭,揣摩透了他心思的和珅就越发加紧催官员进贡,这样一方面可以让人觉得乾隆皇帝“施行仁政”,另一方面又可以满足他的虚荣和奢侈。

除了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和珅还利用一切机会,做好乾隆皇帝临时差遣的兼职工作并尽量使之尽善尽美。下面是能够体现出和珅做好兼职工作,使之尽善尽美的典型事例:

参与编纂《四库全书》。乾隆一生抱负远大,不只是想留得当世的盛名,还希望能够万世不朽。古人曾说人有三不朽:“其上立德,其次立言,再次立功。”乾隆皇帝觉得自己的德行足以广泽天下,功绩也是百代无双,就想在“立言”上也做出一番成绩。他不仅要超过他的祖父康熙皇帝编纂《古今图书集成》的大业,而且要超过以前的历代君王编出的“功德”,如宋朝的《太平广记》、《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和明代的《永乐大典》。因此他命人编纂了《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是一部规模宏大的丛书,收录书籍总计3503种,共计79337卷,在当时的世界上可谓是绝无仅有的。它收录的书,不仅包括皇室的原有藏书,还有国内各大藏书名家的珍本善本。这套书从公元1773年开始编纂,经十年完成。

其间,《四库全书》修纂馆的负责人数次更换,能够负责《四库全书》修纂的人必须是众望所归的饱学之士。因为《四库全书》修纂馆的总负责人决不能虚挂其名,而是能够切实地对书籍的入选与否、版本的选定等一系列事务作出决定。起初,《四库全书》修纂馆的负责人由大学士于敏中担任;于敏中病故后由和珅妻子的爷爷英廉接任;公元1780年又由和珅担任。

和珅的学问自然不能胜任这么重大的职责,不过,他为人机智、精明,而且还有学富五车的纪晓岚充任总纂官在一旁协助。和珅知道乾隆对《四库全书》的编纂极其重视,当做生平的一桩大事。因此,和珅办起事来理所当然地投入了十二分的精力,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和珅担任正总裁后,在编书之余多次上书建议乾隆严加查缴书籍,对于有问题的书籍应该一律销毁。即使是编入《四库全书》中的书,很多也作了删削或修改,几乎去掉了所有违逆的词句。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四库全书》里的各种图书,都是经过一番“清洗”后的洁本。修纂《四库全书》究竟功过如何,实在是不好判断。

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四库全书》确实为乾隆的业绩又添上了浓重的一笔,而这一笔中也确实包含了和珅所付出的辛劳。

和珅一生中除了充当《四库全书》的总裁外,还负责监督、修订了很多图书,如《皇清开国方略》、《日下旧闻考》、《清三通》、《钦定热河志》、《石经》、《大清一统志》等,为乾隆皇帝在立言方面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举办“千叟宴”为乾隆皇帝完美谢幕。叟,是老头儿的意思。千,是虚数,很多的意思。宴,是宴会的意思。“千叟宴”最早开始于康熙时期。所谓“千叟宴”,就是召集缙绅中60岁以上的高寿老翁在皇宫中举行酒宴,与皇帝同乐。从康熙到乾隆年间一共办过三次,其中,康熙年间一次,有一千多人参加;乾隆年间两次,前一次不是和珅主办的,一共有三千多人参加。这两次的效果不是太好,为什么呢?因为两次“千叟宴”都在冬天举行,皇帝从全国各地请来好几千个老头儿吃饭,可是,上一盘菜,没几分钟就凉了。虽然说没有吃好,但是皇帝的心意到了。因此,“千叟宴”这种形式便继续流传下来了。乾隆时期的后一次“千叟宴”就是大清朝的禅位归政大典,全国各地一共有五千多位60岁以上的老者参加。

举办“千叟宴”有什么好处呢?第一,可以达到提倡尊重老人、孝敬老人的目的,符合中国人的传统道德规范;第二,可以表明乾隆皇帝的功德得到了全国人民的首肯;第三,还可以表明在乾隆皇帝统治的60年中,四海升平,百姓都能长寿。这叫一举三得。

为了避免前两次“千叟宴”出现的冷锅冷菜的尴尬局面,和珅别出心裁,调来了一千五百五十多只火锅,举行火锅宴。这一设想,不但可以保证殿内的温度,而且燃烧的煤炭、沸腾的浓汤还能更好地烘托出喜庆气氛,实在妙不可言。

正月初四,“千叟宴”按照和珅的安排在宁寿宫皇极殿如期举行,声势浩大,不同凡响。单凭这一壮观的景象,和珅的名字就足以载入史册了。全国高寿老者都领受到皇帝对他们的关心和照顾,太上皇的仁爱也从他们那里传到了全国各地。和珅的这一安排为乾隆赢得了天下盛誉,令乾隆大为满意。

◎ 自绝退路 终获一死

如果说和珅充满传奇的、荣耀的一生是因为他本人深谙封建官场的进退之道,那么,他那与荣耀同样“著名”的结局也恰恰是因为他违反了自己前半生所遵守的进退之道,迷失在了权力的争斗中,终于走上了绝路。

乾隆皇帝在位时间与其祖父康熙一样长,他本可超过祖父,因为不愿对祖父不恭,便在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九月决定年底传位给皇十五子颙琰,也就是后来的嘉庆帝。正式传位仪式于次年元旦在太和殿隆重举行。乾隆皇帝当了三年的太上皇。

乾隆末年吏治腐败,官场一片污浊之气,贪官之首便是皇帝最宠信的和珅。和珅位高权重,忘记太上皇年事已高,不但不为自己预备退路,反而继续摆出一副权臣的架子。早在乾隆皇帝刚有意选颙琰继位时,和珅就打探到这一消息,并在宣布此事的头一天送给颙琰一柄玉如意,表示自己对此事劳苦功高。乾隆皇帝退居幕后,和珅专权更甚,嘉庆皇帝有什么事反而要托和珅转告父亲。嘉庆皇帝的老师朱硅由两广总督升任大学士,嘉庆皇帝写诗祝贺,没想到和珅向太上皇告了一状,说嘉庆皇帝在向下属“示恩”,结果朱硅被降为安徽巡抚,嘉庆皇帝也因此得罪了父亲。嘉庆皇帝隐忍不言,表面上更重视和珅。

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正月初三,太上皇爱新觉罗·弘历驾崩。次日,嘉庆皇帝命和珅与户部尚书福长安轮流看守殡殿,不得擅自出入,实施软禁。接着嘉庆下了一道圣旨,命令照实查办围剿白莲教不力者及幕后庇护之人。当天就有大臣领会到皇帝的意图,于是弹劾和珅的奏章源源不断地被送到嘉庆皇帝手中。嘉庆皇帝宣布了和珅的二十条大罪,下令立即逮捕和珅。嘉庆皇帝本要将和珅凌迟处死,但由于身为和珅儿媳妇的皇妹和孝公主的求情,并且参考了董诰、刘墉诸大臣的建议,改为赐和珅狱中自尽。为避免政坛风波,嘉庆皇帝宣布对能弃恶从善的和珅余党一律免于追究。这门使得和珅不至于绝子绝孙的亲事,是和珅在受到乾隆皇帝宠信时所结的一门皇亲。

同类推荐
  • 后汉

    后汉

    “蔡东藩中华史”系列是蔡东藩所著历史演义的白话版,全书浩浩一千余回,写尽几度春秋,上起秦始皇,下至1920年,共记述了2166年的历史,共计11部1040回,约601万字。其内容跨越时间之长、人物之众、篇制之巨,堪称历史演义之最。被人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
  • 逍遥皇帝打江山

    逍遥皇帝打江山

    小镇的平凡少年踏入京城,做最逍遥的皇帝,娶最美的皇后。已有三百万字精品小说《明朝小侯爷》,坑品有保证,欢迎入坑。新书《大唐逍遥驸马爷》欢迎大家品鉴。
  • 一世贪唐

    一世贪唐

    21世纪大商人夜修,被人陷害,判处死刑,心有不甘意外穿越到了唐朝为山海县一落魄县令。且看他如何得近智如妖的狄仁杰狄公的赏识,在晚年疑心重重的武帝武媚娘手下平步青云,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小丈夫不可一日无钱。小贪贪钱,大贪贪国,今世再不让他人掌己之命运乎。
  • 辛卯侍行记(西北史地丛书·第三辑)

    辛卯侍行记(西北史地丛书·第三辑)

    由于陶保廉有亲历之实,其《辛卯侍行记》对于西北边疆一些问题的记载和认识应该说既有可信度也很有见地。因此,此书也成为晚清西北史地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书中对某些西北边疆问题的关注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值得今人借鉴的。
  • 西凉天下

    西凉天下

    讲述了大唐王朝中末期,至唐宪宗后已经开始衰败的唐王朝疆土一点一点的失去,一个无缘无故被党争牵连的少年(季圭~字叔南),被发配到西域边疆,在诸多藩镇割剧势力的崛起,成就了一个少年的将军梦。
热门推荐
  • 逍遥儿子拜金娘

    逍遥儿子拜金娘

    她蓝馨儿是世界顶尖杀手,因为有消息说野人山有宝物,她一时兴起就去了,结果穿了。天啊,不得不说她今天出门没看黄历,别人穿过了都没事,她一穿过来直接死了,原因?因为她是身穿,直接从天上掉下来摔死了。摔死了更好,她可不想在这个什么都没有的地方过一辈子,可是黑白无常为什么没来勾她的魂,怎么办?咦,怎么有两个尸体,这个是我的,一身运动衣;呀,这个怎么和我长得一样,算了不管了我还是先回我的身体里,怎么进不去?试试这个,呀,进来了。原来是个不受宠的王妃,而且肚子里居然还带了个球。算了,既来之、则安之。南宫逸,凰玄国的六王爷,一张没有挑剔的俊脸,却笼罩着一层寒气,充分体现了冷酷一词,而且文韬武略,心思谋略都是上上之人。他原本是要与有婚约的丞相府三小姐蓝馨儿成婚的,就算世人都传那个三小姐胆小如鼠、胸无点墨他也认了,不就是个正妃之位吗,反正他也没有喜欢的人,给了她又如何。只是半路杀出来一个肖晴晴,为了这个重要的奸细,他与皇兄设下一计,但是牺牲蓝馨儿却是无奈的也是必须。可是这个时候她居然怀上了孩子?可是看见她泪眼朦胧的样子,一向心狠手辣的他居然不想牺牲她了,那就用孩子保大人吧,打掉孩子,休了她,总比让她和孩子一起死要好。可是这个女人居然偷了钱、伤了人、带着孩子跑了……罢了罢了,她爱怎样就怎样吧。。。。。。。。。。。。。。。。多年以后再次相遇情景一“你告诉他的。”南宫逸咬牙切齿的问道。“没有,我告诉的是他爹是混蛋,没说你是混蛋。”蓝馨儿一本正经的说道。“我不就是他爹吗?”南宫逸说道。“那你是混蛋吗?”蓝馨儿问道。“当然不是。”南宫逸恨不得吃了蓝馨儿。“所以你不是混蛋,也就是说你不是他爹。”蓝馨儿解释道。“我明明就是他爹。”南宫逸说道。“那你明明就是混蛋。”蓝羽寒冲着南宫逸无辜的说道。情景二蓝羽寒阴沉的脸立刻变得阳光起来:“大哥哥是在笑我?”神经大条的某人并没有觉察到这句话有什么问题:“一时没忍住。”“没忍住?那下一次大哥哥一定要忍住哦,万一要是出恭的话,这没忍住可是丢死脸了。”蓝羽寒一脸天真的说道。那人一听脸一下子就红了,看着蓝羽寒一脸天真的样子实在是没有办法和一个孩子计较。“大哥哥你脸红了?不会、不会真出现过这种情况吧。”说着蓝羽寒就怪异的看着那人,一脸嫌弃的样子。情景三
  • 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

    本书是根据各种希腊神话文献加以整理编著,最终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故事优美,语言动人,故事主线包括神的故事和人与神之间的关系和冲突的故事,即英雄传说两个方面。神的故事突出反映了古代人类把自然现象形象化的丰富想象力,英雄传说则主要是对某些历史上的传奇人物及相关事件的崇拜和理想化。本书反映了远古人类的生存活动和与自然进行的顽强斗争。
  • 别让你的世界太拥挤

    别让你的世界太拥挤

    这是一部为当代人心灵解压的原创美文集,教你知福、惜福、为自己造福,从容应对生活艰辛、日子琐碎、世事无常、人情疏离、社会浮躁的重重重压,重新收获来自心灵的力量和资本。上官阿雅从工作的角度、从情感的角度、从家庭的角度、从亲情的角度、从友情的角度、从日常俗务、从人情世故等一个个细腻的窗口。向我们诉说一个个平常而又非同寻常的故事。在这些故事里,你幡然觉悟,你洞开壅塞的心……别让你的世界太拥挤,试着放下疲惫,卸下包袱,洗去心灵上的灰尘。你不需要那么匆忙,那么煎熬,做淡定而从容的自己,细心感受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生。
  • 思无邪

    思无邪

    《思无邪》是畅销书作家安意如对《诗经》的赏析作品,此次出版,作者对其进行了大量修订,并增加了部分篇章,此版为增订版。“用诗的清雅去寻找,用经的深邃去看待,它也许是前世的前世,我们心底曾经响过的声音。我们在一起曾经唱过的歌谣。”在书中,安意如挑选了《诗经》中部分篇章,加以现代解读,用今人眼光领略其中的诗歌之美,多有时尚化的思考、语言间杂其中,并融入现代女性的独特视角,文章清新可人,让古典诗词面目一新,使习惯了刻板教育的年轻读者真正走近了诗词的意境。这也是安意如系列图书受到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追捧的根本原因。
  • 侠骨仙魂

    侠骨仙魂

    铮铮侠骨,悠悠仙魂;仙道求索谁与共,仗剑天涯风与尘。
  • 情断无人区

    情断无人区

    本书收《雪山无雪》、《拉萨跪娘》、《昆仑女儿树》、《情重昆仑》、《一个大学生在西藏的故事》等17篇散文。是什么吸引一个年过60的老作家100多次闯入“生命禁区”?奇特环境里的奇特爱情;进藏路上的惊险故事;还是几代驻藏官兵在特殊生存状态下的各种事迹。
  • 玄天九变

    玄天九变

    文弱少年路小南因为骷髅之戒改变了原来的命运。天剑一神,雪舞二仙,罗刹三尊,飞仙四圣。这些传说中的人物究竟实力如何。四大凶地又隐藏着哪些神秘故事。这一切如此偶然,却又如次相似。路小南注定要走上一条不能回头的逆天之路。
  • 潘多拉的氧气管

    潘多拉的氧气管

    赵主任打来电话时,我正在路上,一个我曾经写过一篇新闻稿的老板非要请我去他的度假村玩几天,我说没空。确实没空,晚上还有一个饭局。老板在那边就哇哇地叫了起来,高记者,你是不是看不起我们这样的人?也是,我们没你有文化。我扑哧喷出一声笑,刘老板,你是提错哪壶了?好好好,我怕了你行不,去,下刀子我也去。这个刘老板,书没读几年,却精得赛鬼。当初那篇新闻稿,还是他买通了人来报的料,说在梅香度假村内的野生湖里钓到一条一米五长的大鱼,我们一行三人赶过去,度假村的胖大厨正在热火朝天地片鱼、热锅、翻洗,看见我们,胖圆脸上漾起笑容,训练有素地咬着广东腔普通话说,咱们梅香度假村就是神奇。
  • 一笑亡国:褒姒

    一笑亡国:褒姒

    《一笑亡国——褒姒》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妃即是王

    妃即是王

    温馨提示:如阅读中发现乱码,点击刷新页面即可恢复正常。^_^上篇【遗世情缘】妃即是王!王亦是妃!究竟是王?是妃?呵呵……真作假时假亦真,假作真是真亦假!所以……不可说,不可说啊!树欲静而风不止,是讽刺?是无奈?突然出现与她大打出手的男人,借疗伤为由对她毛手毛脚的男人,来意不明却想要活捉她的的男人,还有那只隐在暗处伺机而动的黑手,有人想要她的命,亦有人舍命相护,步步紧逼的杀机,处处小心的护佑,面对这一切,她只是冷然一笑,饮尽杯中酒,嘲弄道:与我何干?现在的她,是她!亦非她!既然本非其人,又何需为此用心?下篇【千年之恋】繁樱曼舞狂风如蛟,青丝飞扬笑靥缥缈。颠倒间流转的乾坤,遗留下亘古无解的谜团。隐藏在灰色眼眸下的痴爱,将带她寻回遗忘的千年之恋!**********************************************************《妃即是王》视频网址:?prand=1*********************************************************【冷漠貴妃酷皇帝】【爱我,又怎样!】【我暖不暖床】【富可敌国之相公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