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7100000002

第2章 B

)1.百步穿杨

[释义]杨:柳叶。形容射箭或射击的技术高超,引申为本领高强。

[出处]汉·刘向《战国策-西周策》

[同义]百发百中

[例句]在奥运赛场上,许海峰用他那百步穿杨的枪法,为中国代表队赢得了一枚金牌。

[故事]战国时,秦国名将白起要领兵前去攻打魏国。有个名叫苏厉的谋士获悉后,赶紧去见周朝的国君,提醒他说:

“如果魏国被秦军占领,您的处境就危险了。”

原来,这时周朝的国君名义上是天子,实际上对各诸侯国已没有管辖市又。魏国如被秦国攻灭,秦国的势力将更强大,对周天子的威肋、也更大。周天子问苏厉怎么办,苏厉建议周天子赶快派使者去劝说白起停止进攻。使者来到秦国见过白起后,给白起讲了一个故事:

楚国有一位将领,名叫养由基。此人射箭技术十分高超,站在距离柳树一百步的地方,都能将只有三、四分宽,一寸左右长的柳叶射中。因此,养由基凭借着这个本领,南征北战,为楚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有一天,养由基在一次比试的过程中,指着百步外的一棵杨柳树,叫人在树上选三片叶子,涂上红色作为靶子。接着,他拉开弓, “嗖、嗖、嗖”的三箭射去,结果箭分别射中涂上红色的杨柳叶。

这时,在场的人都惊呆了。就在一片喝采声中,有位老者提醒他要注意保持自己射箭的名誉,因为一旦有一只箭不中,百步穿杨的名声就会大大受到影响。

养由基听了这番话,觉得很有道理,再三向老者致谢。

白起听了这个故事以后,马上想到了自己百战百胜的名声,于是便借口有病,停止了对魏国的进攻。

)2.百折不挠

[释义]折:挫折;挠:弯曲。无论受到多少挫折也不屈服。比喻意志坚强。

[出处]汉·蔡邕《太尉乔公碑》

[同义]不屈不挠 坚韧不拔

[反义]一蹶不振 半途而废

[例句]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正义的事业视死如归,百折不挠。

[故事]乔玄是东汉睢阳人,他年轻的时候就嫉恶如仇,敢于与恶势力斗争。后来他当上了汉阳太守,曾处置过许多贪赃枉法的坏人,得到了百姓的爱戴,但贪官与恶霸都十分恨他。

乔玄在京城任职的时候,有一次,他十岁的孩子被三个强盗劫持到他家的耧上,并威胁乔玄说,如果不给赎金就要杀死他的儿子。乔玄怒发冲冠,义正辞严地斥责强盗说: “我作为一名朝廷命官,难道要被你们这些歹徒所挟迫吗?你们还是束手就擒吧!”

这个时候,听到消息的当地守军赶来了,他们把乔玄的府第围了个水泄不通,但由于孩子在强盗手中所以不敢轻举妄动。乔玄大怒,催促官兵进攻,强盗狗急跳墙残忍地杀害了他的儿子。

乔玄十分悲痛,但他抑制自己的悲痛,他希望可以想到一个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一类的事情,让小孩子不再无辜惨死。几天后,他向皇帝上书: “以后凡是被贼人绑架走的,不许用钱赎回,这样强盗就得不到好处,也就不会再去绑架人,如果捉住一个绑架人质的强盗则一律处斩!”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公布了新的法律,很快这种绑架劫持的事就绝迹了。

汉灵帝的时候,乔玄当上了尚书令,依旧刚直不阿。他查到太中大夫盖升鱼肉百姓,中饱私囊的罪行,就上书揭露,要求严惩盖升,但是灵帝与盖升的关系十分好,不仅没有治盖升的罪,反而升了他的官。乔玄一气之下辞官回归故里。

当时还是小官的曹操很钦佩乔玄,二人十分投投机。乔玄死后,掌握了大权的曹操还亲自去坟上吊唁过。中郎将蔡邕专门为其写下了《太尉乔公碑》,赞扬乔玄“有百折而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3.背水一战

[释义]背靠江河作战,没有退路。比喻决一死战。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同义]背城一战 破釜沉舟

[例句]中国队小组出线的希望就在这最后一搏,队员们决心背水一战。

[故事]汉朝初年,韩信做了大将军后带兵占领了关中,又挥师向东进攻,去攻打位于河北南部山西东部的赵国。

赵国闻报,派大将陈余带20万人马在井陉防守。赵国有位谋士李左车见这里地势险要,便献计: “先截断汉军粮草,再依仗深沟高墙防守而不与之交战,这样汉军进退两难,我们很快就会取胜。”主将陈余自视过高并没有采纳。

韩信探得了这个消息十分高兴,认为很快就会得胜了,于是传令全军到距井陉口30里的地方扎营,半夜忽然拔营行动,又派2000轻骑兵从小路到赵营附近埋伏,等到赵兵出营便偷袭护营赵兵,并把赵军的旗帜全部换成汉军的旗帜。然后,韩信亲自率一万人沿河岸摆开阵势引诱赵军出战。

第二天,赵军见到汉军的阵势纷纷嘲笑韩信浪得虚名。背水作战为兵家大忌,韩信简直是自己找死。谁也没想到这是韩信的诱敌之计。战争一开始,韩信领部分人向赵军杀去,赵军迎战,没打多久,韩信就传令汊军诈败,抛弃了许多的旗鼓及物资。陈余一见十分得意,领兵追击汉军,并抢夺汉军沿路丢弃的东西。这时候预先埋伏在赵营附近的汉军乘乱攻入赵营,把赵军的旗帜全部换成了汉军的红旗。

韩信带领将士奋勇反击,背水一战无路可退,为了活命,汉军异常英勇,杀得赵军节节败退。陈余见大势不好只得鸣金收兵,谁料到自己的营前挂满汉军的旗帜,以为大营已为汉军所占,军心大乱,都无心恋战。汉军乘胜追击,赵军溃不成军,陈余被杀,赵王被俘,汉军大获全胜。

庆功宴上,将士们请教韩信违背兵法原则的“背水一战”有何奥妙。韩信笑答: “孙子说: ‘置之死地而后生,投之亡地而后存。’难道这不符合兵法的原则吗?”

)4.别开生面

[释义]生面:新面貌。比喻另外开辟新的局面或创造新的形式。

[出处]唐·杜甫《丹青引》

[例句]韩寒的小说,构思新颖,别开生面,中小学生乃至于大学生都喜欢看。

[故事]早在唐朝时期,有个叫曹霸的著名画家,最擅长于画人物和马。他的名声非常大,就连深居宫廷的皇帝唐玄宗也知道了。玄宗皇帝经常把他召进宫中,命他当场作画,并时常给予他丰厚的赏赐。

由于曹霸深受皇帝的宠幸,长安城里的王公贵族和官宦人家都大力收藏他的画,并以此为荣耀,甚至很多人不惜以很高的价钱,来收购他的墨迹。

长安城里的太极宫中,有一座著名的凌烟阁。劣内四壁上绘有唐朝二十四位开国功臣的肖像。这些肖像,是七十多年前著名画家阎立市画的。但是由于年代久了,原先栩栩如生的功臣像,现在大部分已经剥落,不仅失去了当年的风采,有的甚至难以辨认。于是,唐玄宗便召见曹霸,要他重新画。

要重画功臣肖像谈何容易。曹霸阅读了大量史料,对照已经暗淡模糊的功臣肖像,仔细研究琢磨,精心构思,然后挥笔绘制。经过一番苦心创作,终于使二十四位功臣的肖像重放光彩,并且以崭新的风格展现在人们面前。

当时的大诗人杜甫曾经写诗赠给曹霸,其中诗中有两句是这样写的, “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下笔开生面。”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凌烟阁中的功臣肖像已失去了往日鲜艳夺目的色彩,但幸亏有了将军您,是您下笔使他们重放光彩。

)5.兵贵神速

[释义]兵:用兵:贵:可贵。用兵打仗以行动迅速最为重要。后也泛指办事利落。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书·郭嘉传》

[例句]兵贵神速,我军今晚一定要赶到孙庄,从敌人背后打他个措手不及。

[故事]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县)人。他足智多谋,受到曹操的信任和重用。

曹操打败了据有冀、青、幽、并四州的袁绍,杀了袁绍长子袁潭。袁绍的另外两个儿子袁尚、袁熙逃走,投奔辽河流域的乌丸族首领蹋顿单于。蹋顿乘机侵扰汉朝边境,破坏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曹操有心去征讨他们,但有官员反对,担心远征之后,刘表派刘备袭击曹操后方。

这时郭嘉对曹操说:

“乌丸仗着地处边区,必然不会防备。我们进行突然袭击,一定能消灭他们。若是延误了时机,让袁尚、袁熙喘过气来,重新收集残部,乌丸响应的话,只怕冀州、青州又要不属于我们了。而刘表他是个空谈家,明知自己不及刘备,所以不会重用刘备。刘备也深知这一点,自然也不肯多为刘表出力。所以你只管放心远征乌丸,不要有后顾之忧。”

于是,曹操便亲率大军出征。

由于曹军人马、辎重太多,走了一个多月才到达河间的易城(今河北雄县西北)。

到达了易城后,郭嘉又对曹操说: “用兵贵在神速。现在到千里之外作战,军用物资多,行军速度慢,若对方知道此情,定会有所准备。不如我们轻装上阵,加速前进,打个敌人措手不及方能大胜。”

于是曹操又依郭嘉之计行事,亲率数千精兵轻装北进。他们翻山越岭,直奔蹋顿所在地柳城。果然,乌丸人匆忙应战,一败涂地,最后,蹋顿被杀,袁尚、袁熙逃往辽东,后也被杀。

就这样曹操消除了北方边患。

)6.不耻下问

[释义]不以向比自己水平或职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辱。形容虚心求教。

[出处]春秋·孔丘弟子《论语·公冶长》

[同义]虚怀若谷

[例句]他现在已经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作家了,但他仍然不耻下问,虚心向人求教。

[故事]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人,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人称为“圣人”。

孔子为后人留下许多光辉的理论、警句,他学识渊博但却十分谦虚,他认为:无论什么人,包括他自己在内,都不是生下来便什么都知道的,所以需要后天的努力学习。

一次,孔子在鲁国,参加一次祭祖的典礼。在典礼上,他不时虚心地向旁边的人询问关于典礼的细节、礼仪、注意事项。于是就有人在嘲笑他,说他不懂礼仪,什么都要问。孔子听到后微笑着说: “对于不懂的事情,仔细地询问明白,这难道不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吗?”

又有_次,孔子的弟子问孔子: “孔文子的谥号为什么是‘文’字呢?”原来孔文子名字叫作孔圉,是卫国的大夫,为人正直,特别聪明好学,有不懂的地方,不论旁人是何等地位都会虚心地向旁人请教,得到了当时很多人的尊敬和爱戴。他死后,就得到了一个“文”的谥号,用来说明人们对他在文化、道德、修养方面的肯定,也是对他为人方面的虚心态度的赞美。

孔子的弟子对这一点不甚明了,于是向孔子询问这个问题。孔子听后回答: “孔文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矣。”意思是孔圉聪明又好学,而且虚心向别人请教,这个“文”字是当之无愧的,这也表现了孔子对“不耻下问”的肯定。这也被载入儒家的经典《论语》之中,世代流传,成为了我国从古至今儒家的优秀品德之一。

)7.不合时宜

[释义]时宜:当时的需要和风尚。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世俗风情。

[出处]宋·苏轼《东披志林》

[例句]老李思想保守,经常做一些不合时宜的事情,大家都说他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了。

[故事]苏轼,字子瞻,号东披,是北帛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其弟并称“三苏”,他不仅善写诗文,开创豪放词风,并且精于绘画、书法,被人币尔作“三绝”。

苏东披少年时就才华横溢,22岁时便考上了进士,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十分欣赏他,认为他的文章他日必将独步天下。当时的皇帝是宋仁宗,他也很看中苏东披的才华,常因看他的文章而废寝忘食。

苏东披年轻得志,意气风发,诚心诚意想为国家效力,常为国家社稷出谋献计。

一年正月十五,卖灯人做很多灯笼出售,但皇帝却下令压低灯笼价格,给卖灯人造成很大损失,于是苏轼上书提出异议,引得皇帝、大臣都不满意。后来,王安石革新变法,苏东披发现其中许多不足之处,加以反对,结景不但毫无效果,反而无法在京城立足,因而闷闷不乐。

一日,早饭后,苏东披一面拍着肚子,一边走出房间,随口问身边侍儿: “你们猜一猜我肚子里面都是些什么?”一侍儿回答: “大人锦心绣口,一定是满腹文章!”苏轼摇摇头笑着说:“不对,不对。”另一侍儿答到: “学士才高八斗,一定是满腹治国的道理!”苏东坡叹了口气,仍然摇了摇头。

正巧这时苏东披的侍妾朝云走来听到了他们的谈话。朝云是个极聪明清俊的女子,不仅善于歌舞,对苏东披也十分了解。她眼睛一闪,立刻就明白了东披的心绪,于是说: “依我看呀,学士整天上书、进策,可没人理睬,处处碰壁,整天在家发牢骚,我看您是装了一肚子的不合时宜呀!”苏东披听后,拍着肚子仰天大笑: “你真是我的知音啊!诚如你所言,我真是装了一肚子的不合时宜呀!”

)8.不拘一格

[释义]拘:限制,拘束;格:规格,方式。不局眼于一种

规格、方式。

[出处]清·龚自珍《已亥杂诗》

[同义]多种多样 形形色色

[反义]千篇一律 如出一辙

[例句]用文学艺术反映时代风貌,就要不拘一格地使用小说、诗歌等多种形式。

[故事]龚自珍是我国晚清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生于封建官僚家庭,有很殷实的家境。但富裕的家庭并没有使他滋生出骄奢的纨绔之气,恰好相反,良好的学习环境,使他从小就喜欢读书,特别爱写诗,在他二十岁的时候就成了当时著名的诗人。

他的诗内容丰富,文采横溢,在他的诗中揭露了清王朝的黑暗和腐败,表达了自己渴望改革弊端的愿望。他支持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反对帝国主义对我国的侵略,讽刺统治阶级的昏聩无能,主张清王朝应在改革中求发展,不断增强自己的实力,以防外侮。因此,他是一个爱国主义者。

龚自珍曾在道光年间中过进士,担任礼郡主事。当林则徐到广东禁烟时,他就预见到了英国可能会发动侵略战争,建议朝廷加强防备。可是龚自珍的币中种正确意见不但不能被采纳,反而使他不能容于朝廷。后来龚自珍被迫辞官归隐,返回故乡。

在龚自珍返乡的途中,路过镇江,正赶上一次盛大的庙会,庙会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常。其中人群中有个道士知道自己面前的人正是当代名士龚自珍后,非常高兴,便请求龚自珍代自己写一篇“青词”。“青词”是将人对神的祈求写在青色的纸上,供奉在神像面前。

龚自珍很希望能有英雄人物降世,拯救中国,于是便挥笔写道: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意思是:中国要重新获得活力,就必须进行社会的变革,现在的人们连话都不敢讲,这种沉默是多么的令人悲哀啊!我奉劝天公重新振作起来,不局限于一种方式地把人才降落到人间。

)9.不遗余力

[释义]遗:留下:余:剩余。不留下多余的力量,指使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虞卿列传》

[同义]全力以赴 竭尽全力

[例句]小赵和同事们不遗余力地帮助贫困失学儿童,使他们又重新回到了课堂。

[故事]公元前260年,秦王派大将白起,在赵国的长平一举击败了由赵括率领的四十万赵军。于是,秦王便以此为条件,要挟赵王,要赵国割让六座城池给秦国。

赵王连忙召见大将耧昌和上卿虞9即商量对策,说: “长平一战,我们吃了败仗,我想带领全部人马与秦军决一死战,你们看怎么样?”

“这样做是没有什么用的,我看,还是派亲信使臣去讲和为好。”楼昌说。

可是虞卿却不同意耧昌的主张,他问赵王说: “大王,秦国这次攻打我们,是想消灭我们,还是想要城池呢?”

赵王回答道: “秦国这次攻打我们动用了全部军事力量,囊不遗余力,当然是想消灭我们赵国的军队啊。”

“那么,我们应该带着贵重的礼物去楚国和魏国。他们都很贪图财物,一定会接待我们。这样,秦国定会以为我们有了联盟,必然会惊恐万分,这样我们再和他讲和才能成功。”

可是赵王没有听虞卿的建议,而是派了使者去秦国求和。

虞卿听说此事后,就对赵王说: “这次求和一定不能成功。秦国一定会趁机攻打赵国的。”

果然不出虞卿所料,赵国求和不但没有成功,反而连都城邯郸也被秦军包围。最后,赵王只得亲自去秦国,并割让城池给秦,遭到天下人的耻笑。

同类推荐
  • 学洒脱斋夜话

    学洒脱斋夜话

    最近要出个新册子《学洒脱斋夜话》,依例总得有个序,他序也好,自序也罢,别一开卷就秃头把脑的歇着个大顶,好像咱内分泌多旺盛似的。忽一日,在网上闲溜达,见一网友趣解“洒脱”一词,说何为洒脱?就是非常潇洒地脱光衣服。不禁莞尔。随即一想,坏了,居然让这小子一语道破“洒脱”真谛,拔了个头筹。你想呀,“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人活一世,明白到这个份上,还不叫洒脱吗?有首歌扯起嗓子叫唤“潇洒走一回”,可到头来你不会、不敢、不能“非常潇洒地脱光衣服”走人,潇洒就算潇洒,那离洒脱还远得很。
  • 中国现代文化论争

    中国现代文化论争

    本书是一部系统论述中国现代文化论争的学术专著。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是文化史中的重要范畴,是文化延续发展互为因果的两个重要方面。文化冲突通过言论所表现出的不同思想观点的冲突就是文化论争。中国现代文化论争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方方面面。本书仅围绕着白话文与文言文、新文学与旧文学、反孔与尊孔、基督教存废、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科学与玄学、中国本位文化与全盘西化、中医与西医等八个方面的论争展开讨论,探讨不同论争观点提出的背景、动机,论争的内容及其结果,进而展现中国现代文化曲折发展的基本线索。本书史料丰富,见解中肯。
  •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1)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重门天险:居庸关

    重门天险:居庸关

    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地势险要,且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居庸关的得失昭示着王朝的兴衰成败,更成为改朝换代的象征。此外,居庸关一带的汉族与关外游牧民族在此交汇,融合成具有居庸关特色的民俗文化。它雄伟的关城及众多的历史遗迹,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大门。
  • 中国年画

    中国年画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 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及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传 统民间年画多用木板水印制作。年画因画幅大小和加工多少而有不同称谓。 整张大的叫“宫尖”,一纸三开的叫“三才”。加工多而细致的叫“画宫尖 ”、“画三才”。颜色上用金粉描画的叫“金宫尖”、“金三才”。六月以 前的产品叫“青版”,七八月以后的产品叫“秋版”。《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年画》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智慧减压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智慧减压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减压术》讲述的是教你怎么巧用智慧进行生活中的减压。
  • 全能女是这样炼成的

    全能女是这样炼成的

    没有哪个女人不担心自己被贬为“低能”,同样,也没有哪个女人不希望自己被尊为“全能”,但这都不是与生俱来,不可改变的。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生活中,女人要获得一席之地,唯有“低能”者奋起直追,“全能”者与时俱进,才能成就完美人生。只有经过不断的学习奋斗证明自己的实力和能力,在各方面都表现得出类拔萃,游刃有余,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同。因此。女人只有将自己修炼成一个“全能女”,才会真正受到“公主”般的礼遇,得到“王子”的爱情,拥有快乐幸福的生活。 这是一本女人的书,是为职场、家庭和生活中的女人量身打造的最全面的经验法则,是直接注入女人灵魂深处的需要。
  • 重生之自由国度

    重生之自由国度

    传说一个人的人生如果经历过大起大落的,这样的人最容易在死后重生在另一个平行世界。一个顶级的杀手重生了,前世属于黑暗世界中的他过着沉默、低调、隐身的生活;今世的重生可以让他在这个自由国度的阳光下无拘无束的简单的活着,不愿再重操就业的他,想靠剽窃前世的东西挣点钱,准备做一个平凡的普通人,过着平淡,温馨的生活!但是往往事与愿违,人类世界的平静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只有绝对的实力才能守护属于自己的那些幸福,无他只有重操旧业,从此风起云涌……
  • 十三经开讲:孟子开讲

    十三经开讲:孟子开讲

    本书先述孟子传略,然后分别讨论《孟子》一书的作者及其成书经过、《孟子》的主要内容、《孟子》经学地位、《孟子》的哲学思想等。其中对孟子的性善论、仁政论、修养论、天命论、处世论以及许行、杨墨批判论,作了较深入的分析。此外,关于《孟子》的文学成就、《孟子》研究历史及《孟子》的研究方法亦逐次叙及,旨在引导读者从新的角度梳理并探索《孟子》的精深思想。
  • 一两江湖之两生花

    一两江湖之两生花

    他一步一步,一步一步走近,死死地盯住花千夜,“他们说的,是不是真的?”“既然你已经看到,我也不瞒你了——”“我不信!”凤延棠厉声道,“你、你为什么要骗我?你以为这样就能引得我杀你?!”他一手掳起她的衣袖,我们成亲这么久,你都是处子之身,你的病——”说到一个“病”字,他的声音顿住。那一个瞬间,仿佛连生命一起顿住。世间不再有任何声音,不再有任何颜色,眼前有的,只是一条白玉无瑕的胳膊!他猛地抬起头,一双眼睛几乎要滴出血来。“对不起,我对不起你……”花千夜落下泪来。第一部 染花身:他娶来的绝色美女,竟在洞房花烛之夜请他离开。这到底是怎样一个女人?一套彩鸾衣试出她的明智;府中命案,看出她的机警;阿洛一战,看她一身白衣,一身弱病替他破阵。他心中辛酸的痛楚,是爱吗?他终于……找到了解除诅咒的“至爱之人”吗?用她的心头血,洗去他一身的桃花诅咒,换父亲的垂直,换一世的皇图霸业,这一直以来渴求的“至爱之人”啊!羽箭在手,他,射得出去吗?第二部锦衣行:杭州城八卦消息综合报道:大晏首富管家颜生锦图谋花家财产,不顾辈分要娶花家二小姐!呃耶?怎么颜生锦帮二小姐定亲了?啊啊!花家二小姐誓死要嫁管家颜生锦!呃子?颜生锦自己又娶老婆了?到底在搞什么?这么好的八卦浪潮,竟然在高达千尺时被活活打压了下来。然而就在全民快要失去兴趣的时候,杭州城又一起八卦绯闻再次火热出炉——一个有了妻子,一个有了未婚夫,仍然、居然、竟然、终于还是要在一起啊!
  • 求你,别卖萌

    求你,别卖萌

    如果渣前男友在分手半年后突然回来求复合怎么办?林惜:一脚踢飞他。可如果这个前男友因为失忆性格变成了柔顺小甜豆呢?林惜摸着下巴嘿嘿笑了两声:那就好好的把绿帽子还回去啊!可就是在把绿帽子还回去的过程中,林惜却惊奇的发现自己舍不得了。随着程绪燃记忆慢慢的恢复,她也渐渐害怕了起来。于是一场努力掰正前男友甜豆属性的战役正式打响。所以每每程绪燃捧着脑袋散发魅力时,林惜都会有种想给他跪下的冲动,“求你,别卖萌。”
  • 他自月光而来

    他自月光而来

    【新文《阮先生不会谈恋爱》已发布,讲述娱乐圈的恐婚恐恋问题。 被英俊潇洒的神秘男子盯上了,对方声称自己来自月光。举手投足彰显王者贵气,什么?对方居然是外星球的执政官!曾经她无数次猜测,自己老公的模样,后来才发现,英俊温柔的他,竟有无数个模样。温柔霸气的庄医生,一国冷血的执政官和霸气侧漏的指挥官……最后,她愕然发现,她和他老公都在星际排行榜上。而且第一是他?第二,是她?阅读指南:充满爱的星际文+人工智能+外太空生物+CP乱乱炖剧情反转、反转、再反转!宠文一宠到底!
  • 千古恋歌

    千古恋歌

    千古间,沧海桑田,一道道绝美的脸庞,在天机的干预下,会印刻在主角心上何种情愫。
  • 三百千千:三字经

    三百千千:三字经

    我国传统文化启蒙教育读物,最普及的当属《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这四部书在民间简称“三百千千”,是旧时儿童上学必读之书。
  • 日本楼市“沉没”追忆

    日本楼市“沉没”追忆

    1991年,日本房地产神话般的泡沫破灭,无情地卷走了这个国家的增长奇迹,曾经意气风发的经济巨人走进了“失落的十年”。像是击鼓传花,上世纪90年代初,与日本隔海相望的我国南方也掀起了一拨“倒房潮”,海南、北海和香港楼市泡沫泛滥。在北海,高峰时的楼价达到每平方米8000多元,低谷时每平方米却只有七八百元。英国有一个关于泡沫的理论,就是说,一旦你周围的人都在谈论某人炒楼一夜暴富的时候,也就离泡沫不远了。想必这样的故事在中国人之间早已传遍了。于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北海楼市跳水,海南泡沫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