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7500000015

第15章 秦汉交通道路建设(五)

三通田作之道,正阡陌之界

《史记·齐太公世家》:齐顷公八年,晋军败齐,齐侯请和,晋人“令齐东亩”。裴骃《集解》:“服虔曰:‘欲令齐陇亩东行。’”司马贞《索隐》:“垄亩东行,则晋车马东向齐行易也。”可见先秦时期农田道路对于交通的意义已经受到相当程度的重视。对于历史进程有不可否认的显著影响的商鞅变法,包括“为田开阡陌”的措施,事见《史记·秦本纪》、《秦始皇本纪》、《六国年表》、《商君列传》。《战国策·秦策三》和秦更修《为田律》木牍《史记·蔡泽列传》则称作“决裂阡陌”。西汉时人区博称之为“置阡陌”(《汉书·王莽传中》)。《汉书·地理志下》颜师古注引三国时人张晏的说法,称为“开立阡陌”。杜佑《通典》也解释为“立阡陌”、“制阡陌”。《汉书·食货志上》“阡陌”作“仟伯”,都是指田间道路。《史记·商君列传》张守节《正义》:“南北曰阡,东西曰陌。按谓驿塍也。”“开阡陌”,是以道路分割田亩,有改革旧田制,重新规划土地的意义,同时,也必然使农田交通状况有所改进。

四川青川郝家坪50号战国墓出土了秦更修《为田律》木牍,内容是秦武王时关于田制的律令,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关于田间道路的严格规定:

田广一步,袤八则,为畛。亩二畛,一百(陌)道。百亩为顷,一千(阡)道,道广三步。

其中还规定:

以秋八月,修封寽(埒),正彊(疆)畔,及癹千(阡)百(陌)之大草;九月,大除道及阪险;十月,为桥,修波(陂)隄,利津沱(渡),鲜草离。非除道之时而有陷败不可行,辄为之。

新的《为田律》规定,农田宽1步,长240步,就要造畛。每亩2条畛,1条陌道。100亩为1顷,1条阡道,道宽3步。在秋季八月,修筑封埒,划定田界,并除去阡陌上生长的草;九月,大规模修治道路和难行的地方;十月,造桥,修筑池塘水堤,使渡口和桥梁畅通,清除杂草。不在规定修治道路的时节,如道路破坏不能通行,也应立即修治。参见四川省博物馆、青川县文化馆:《青川县出土秦更修田律木牍》,载《文物》,1982(1);李学勤:《青川郝家坪木牍研究》,载《文物》,1982(10);胡平生、韩自强:《解读青川秦墓木牍的一把钥匙》,见《文史》第26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5月。

这样,农田和道路的规划相结合,以道路作田界,同时在农田间结成了阡、陌、畛纵横交错的有系统的交通网络。而且,又以法令的形式,规定对以农田道路为主的一系列交通设施定期进行修治养护。律文确定阡道应宽3步,即18尺,约合今416米,可以两车交会,畅行无碍。律文内容对陌和畛的宽度没有规定。《说文·田部》:“百(陌)广六尺。”而秦制“舆六尺”(《史记·秦始皇本纪》),陌道的宽度正容车轨相通。

云梦睡虎地秦简《语书》中说到南郡守腾修“田令”事,《秦律十八种》又有所谓《田律》,汉代也有《田令》、《田律》。《后汉书·黄香传》:“(黄)香曰:‘《田令》:商者不农。’”《周礼·秋官司寇·士师》郑玄注:“野有《田律》。”萧何捃摭秦法,汉律多有继承秦代律令的内容。湖北江陵张家山西汉前期墓葬出土竹简所载汉律,也有与四川青川郝家坪木牍秦武王二年更修《为田律》诏令类同的内容,“袤八则”,作“袤二百步”,“阡”的规划有所不同,而且以“乡部主邑中道,田主田道”明确了田间道路养护的责任:

田广一步,袤二百步,为畛,亩二畛,一佰(陌)道;百亩为顷,十顷一千(阡)道,道广二丈。恒以秋七月除千(阡)佰(陌)之大草;九月大除(二四六)道□阪险;十月为桥,修波(陂)堤,利津梁。虽非除道之时而有陷败不可行,辄为之。乡部主邑中道,田主田(二四七)道。道有陷败不可行者,罚其啬夫、吏主者黄金各二两。盗侵道,千(阡)佰(陌)及堑土〈之〉,罚金二两。(二四八)

据整理小组的意见,“田主田道”,“上‘田’字,官名,此处应指田典”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释文修订本),42页,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5月。最后一句整理小组释文:“□□□□□□及□土,罚金二两。”据彭浩、陈伟、[日]工藤元男主编《二年律令与奏谳书》补释(参见《二年律令与奏谳书——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出土法律文献释读》,189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8月)。最后“〈之〉”的处理方式,似可存疑。 。秦汉时期政府关于农田制度的律令中一直有关于田间道路的严格规定,可见对农田运输的重视。张家山汉简与郝家坪秦牍比较,“阡”的密度有所不同,但是宽度达462米,通行规格更高了。

成书于秦昭王以后的云梦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中有这样的条文:

“盗徙封,赎耐。”可(何)如为“封”?“封”即田千佰。顷半(畔)“封”殹(也),且非是?而盗徙之,赎耐,可(何)重也?是,不重。(六四)

指出,“封”就是田地的阡陌,如私加移动,便判处赎耐,判处并不算重。整理小组译文:“‘私自移封,应赎耐。’什么叫‘封’?‘封’就是田地的阡陌。百亩田的田界是算做‘封’,还是不算做‘封’?如私加移动,便判处赎耐,是否太重?算作‘封’,判处并不算重。”(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释文108页)可见,田间阡陌除交通作用之外,又是具有法定意义的绝不允许私自移动的田界。西汉中期以后,土地逐渐私有,土地买卖成为普遍而频繁的社会现象,于是开始出现所谓“买地券”。买地券形式为钱地交割过程的记录,关于所交易土地的位置、四至,多涉及作为地区标志和地界的大道,例如:

序号

买地券名称

土地位置

土地四至

1

建宁二年(169)王未卿买地铅券

睾门亭部什三西

2

建宁四年(171)孙成买地铅券

广德亭部罗陌

西尽大道

3

熹平五年(176)刘元台买地砖券

南至官道

4

光和元年(178)曹仲成买地铅券

长谷亭部马岭佰北

南尽松道

5

光和二年(179)王当买地铅券

谷郏亭部三佰西

6

光和五年(182)刘公买地砖券

□东佰南

有“东仟西仟南佰北佰”

7

光和七年(184)樊利家买地铅券

石梁亭部桓千东比是佰北

南尽佰

8

中平五年(188)房桃枝买地铅券

广德亭部罗西比□步兵道东

券文中“千”即“阡”,“”、“佰”即“陌”。学术界对传世买地券的真伪历来有不同的意见,本书从方诗铭说。参见方诗铭:《从徐胜买地券论汉代“地券”的鉴别》,载《文物》,1973(5);《再论“地券”的鉴别——答李寿冈先生》,载《文物》,1979(8)。上页表中所举买地券的出处依次为:1《贞松堂集古遗文》卷一五;2并见《地券征存》、《蒿里遗珍》、《芒洛冢墓遗文续编》;3蒋华:《扬州甘泉山出土东汉刘元台买地砖券》,载《文物》,1980(6);4现藏日本中村书道博物馆,转引自[日]仁井田陞:《中国法制史研究(土地法、取引法)》,东京,1960;5洛阳博物馆:《洛阳东汉光和二年王当墓发掘简报》,载《文物》,1980(6);6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望都二号汉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59;7《贞松堂集古遗文》卷一五;8并见《贞松堂集古遗文》卷一五《地券征存》。云南昆明塔密村东汉墓出土的内容类似于买地券的延光四年(125)刻石,也可见田北距“□西大道”的文字。参见张增祺:《从出土文物看战国至西汉时期云南和中原地区的密切联系》,载《文物》,1978(10)。在私有土地分割已经十分破碎的情况下,仍往往与阡陌这样的道路接临,由此可以体现农田道路的分布密度。

当时田亩形式有所谓“东亩”、“南亩”之说。《史记·齐太公世家》:“晋军追齐至马陵。齐侯请以宝器谢,不听;必得笑克者萧桐叔子,令齐东亩。”裴骃《集解》:“服虔曰:‘欲令齐陇亩东行。’”司马贞《索隐》:“垄亩东行,则晋车马东向齐行易也。”《史记·平准书》:“民不齐出于南亩。”《汉书·食货志下》:“民不齐出南亩”,颜师古注:“言农人尚少,不皆务耕种也。”又《汉书·李寻传》:“皆使就南亩”,颜师古注:“遣归农业。”《汉书·晁错传》:“离南畮”,颜师古注:“畮,古亩字也。南亩,耕种之处也。”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聚落农田遗址发现的田垄为南北方向。参见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内黄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河南内黄县三杨庄汉代庭院遗址》,载《考古》,2004(7);刘海旺:《首次发现的汉代农业闾里遗址——中国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初识》,见《考古发掘与历史复原》(《法国汉学》第11辑),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2月;刘海旺、张履鹏:《国内首次发现汉代村落遗址简介》,载《古今农业》,2008(3);韩同超:《汉代华北的耕作与环境:关于三杨庄遗址内农田垄作的探讨》,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0(1)。《史记·秦本纪》司马贞《索隐》:“《风俗通》曰:‘南北曰阡,东西曰陌。河东以东西为阡,南北为陌。’”阡陌制度因地区而有所不同,因而秦汉时代田间道路的具体形式现在尚无法确知,但是我们可以知道当时的农田道路建设确实是有相对统一的规划的。《汉书·晁错传》记载,汉文帝时曾筹划往北方边地大规模移民,在讨论新的农业经济区的建设规划时,晁错就特别强调“通田作之道,正阡陌之界”。前引买地券中所见陌道以“三佰(陌)”、“什(十)三(陌)”命名,也表现出阡陌确实是在统一规划下开通的。

秦汉时代的农田道路在全国交通道路体系中的作用正相当于秦汉整个经济肌体中的活跃的微循环系统。这是以农业为主体经济形式的秦汉帝国得以保持活力的因素之一。参见王子今:《秦汉农田道路与农田运输》,载《中国农史》,1991(3);《秦汉时期京畿的阡陌交通》,见《西安古代交通文献汇辑》(《西安古代交通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9月。

汉成帝阳朔四年(前21)诏:“方东作时,其令二千石勉劝农桑,出入阡陌,效劳来之。”(《汉书·成帝纪》)要求高级地方行政官员通过农田道路,到现场进行生产鼓动。据《汉书·循吏传·召信臣》记载,召信臣任县长和郡太守时,“好为民兴利,务在富之”,做到了“躬劝耕农,出入阡陌,止舍离乡亭,稀有安居时”。农田道路的畅通,便利了耕种、管理、收获时的农田运输,对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有显著的意义。《盐铁论·水旱》:“器不善者不集,农事急,挽运衍之阡陌之间,民相与市买。”铁制农具也以此直接输送到田间。通过考古发掘,可以看到秦汉农田道路的实际遗存。辽宁辽阳三道壕西汉村落遗址中,在农民居住地点北面发现铺石大路,路面上有明显的两排并列的辙迹,据发掘报告执笔者说,由此“可以想象当时大车往来各走一辙,畅行无阻的情况”东北博物馆:《辽阳三道壕西汉村落遗址》,载《考古学报》,1957(1)。

同类推荐
  • 初唐红楼

    初唐红楼

    身在大唐恋红楼,庄生梦蝶,或是南柯一梦,爱过就好,是真是假,重要?
  • 资治通鉴故事大全集

    资治通鉴故事大全集

    金涛主编的《资治通鉴故事大全集》是一部优秀的历史巨著,它以年为经,以事为纬,事件的年份极其清楚。它收集材料丰富,对历史事件有比较详细的记载,所用材料比较真实可靠。这部书行文优美,结构严谨,长于叙事,不仅是历史巨著,也是优秀的散文作品。
  • 国殇——旧时堂前燕

    国殇——旧时堂前燕

    本部小说讲述的是东晋末年,刘裕乱政推翻晋室,建立南朝宋后,琅琊王氏传人王尚儒临危受命,携太子司马敬出逃北渡,短暂复国的一段传奇故事。通过南朝宋、北魏及后晋三大政权的争斗,来展示主人公跌宕起伏的一生,以及对忠、孝、任、义、信五字的诠释。小说中涵盖文学、历史、政治、军事、爱情、侠义、传奇等元素,内容丰富,情节波澜壮阔。
  • 三国大特工

    三国大特工

    特工王磊回到三国,正逢群雄逐鹿之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磊从一个小人物开始,步步为营,收谋士武将,娶娇妻美妾,率铁骑驱逐匈奴,与诸侯争霸三国。普天之下,唯我独尊!
  • 大明龙兴

    大明龙兴

    他,被起义军追杀的亡将之子,机缘巧合之下竟然获得《武穆遗书》,凭借此兵法,他以五十亲卫开始崛起于中华西北边陲,结义杨昭武,姜玉伯,破山贼,驱鞑靼,平内乱,受封西北招讨使领甘州五卫总督,北出塞外,千里奇袭蒙古联军,大败建州女真精锐,三十封侯,威震关中,受皇命,南驱张献忠,东逼李自成,驰骋中原大地……起义的浪潮一波又一波冲击在华夏大地,辽东虎狼之地的建奴,跃马扬鞭直逼京师,朝中内部各种势力为争夺处益,勾心斗角相互陷害,那些拥兵自重的地方总兵,更是骄横跋扈视朝律如儿戏,加上疑心慎重的皇帝,站在风口浪尖上的他,面对这一切,又会有什么样的决断……
热门推荐
  • 女中医的养颜养生经

    女中医的养颜养生经

    本书从饮食、经络、四季等方面告诉女性朋友如何从细节入手为自己的养颜、养生服务,带给大家最健康的生活方式,将看似深奥难懂的哲学和中医原理,通过细致入微、通俗易懂的讲解和具体实例与操作展现给广大女性朋友,成为人人都能做到的日常习惯。
  • A Reason

    A Reason

    桌上摆放着刚做好的午餐,蓝白条纹的碗内盛着鸡肉丸子酱汤。这是清水杏最喜欢吃的东西,加入了碎葱的鸡肉丸子和蘑菇高汤先在一起煮,然后再将味噌溶入汤中。她面前还摆放着用秋葵、家山芋当配料制成的金枪鱼,拉丝奶酪和虾肉做内陷的洋式春卷,整齐地排列在白色的瓷碟里。电视调在了新闻频道,餐桌对面的母亲没有与杏对话,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每个月,只有月中的一个周日,杏是与母亲一起吃饭。平日里她都是和外婆两人在这个镰仓的海边小镇生活,而母亲因为在东京都港区的一家电台当着策划人,一个月才回来一次。
  • 危楼记事

    危楼记事

    在S市Y大街J巷,有过一幢危险房屋。市政当局好像计划拆除,但也只是计划而已。亏得大家能够将就凑合,楼房里的二十家住户(自然也包括我),竟然在危楼里生活了许多年。谢天谢地,现在,谁也找不到这幢整天让人提心吊胆的楼房,它那破陋衰败的形象,已经从地平线上消失了。危楼原址正在破土动工,大兴土木。据说不会很久,S市的最高层建筑物将在这里拔地而起。危楼不存在了,但危楼的居民还在。下面所讲的,也许正生活在你周围的,而原来却是我邻居的一些故事。
  • 特训王妃:艳冠天下

    特训王妃:艳冠天下

    莫名其妙穿越到不知名的国度,她就被送入地狱锤炼。九死一生,她却被推入了仇恨的深渊,众叛亲离。当濒临死亡边缘,他对她不离不弃,坚守他们真挚的情感。当她再度回归,却已经是不可动摇的王者。看一弱小女子,如何在异世开辟属于她自己的天空!
  • 假面娇妻的双面身份

    假面娇妻的双面身份

    一场豪门的婚姻,姐姐莫蓝嫁入了这个家族,可是在一个夜晚,远在加拿大的双胞胎妹妹莫羽,接到了姐姐在国内打过来的电话,电话那边,姐姐因为难产而不幸去世!等莫羽回到国后,见到的,只有姐姐莫蓝的墓碑,为了找到姐姐流产的原因,莫羽毅然决定顶替姐姐莫蓝的身份,踏入这个家族,寻找真相......一个是天才理科学霸,一个是文科的学神,一个性格暴躁,什么都敢直接说出来,另一个是温婉尔雅的气质淑女,姐妹两个像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的区别,莫羽要怎么忍耐,才不会露出了自己本质的那一面!可是当真相一点点的剖开时,姐姐的丈夫和自己加拿大的男朋友........莫羽该如何抉择......
  • 听月楼

    听月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Roundabout Papers

    Roundabout Paper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谈天

    谈天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窦桂梅:影响孩子一生的主题阅读5

    窦桂梅:影响孩子一生的主题阅读5

    小学生要想提高阅读能力、拓展知识面、提高语文素养,只能从课堂之外大量而广泛地阅读精品。本册专门针对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精选冯骥才、梁晓声、龙应台、肖复兴、叶开、李娟、蒋方舟、杨澜、几米等众多中国作家的优秀作品,以及小川未明、莫泊桑、V.M.希利尔、亨德里克·威廉·房龙等世界大师的经典名篇。通过阅读这些杰出作品,让小读者们享有语文课本不曾带来的阅读乐趣,培养孩子们在阅读中对比、归纳、联系的阅读和思维方式,大大提升孩子们的阅读质量和阅读空间。
  • 山里人家

    山里人家

    顾水秀穿越到一个贫穷的山旮沓里,阴差阳错嫁给了猎户董成虎,夫妻相濡以沫,把日子过成诗,从家徒四壁,到有房有田有山。从毫无权势的底层百姓到隐世世族。两人一步一个脚印,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