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秋,一个生长于洞庭湖边的女孩,在多年大学本科和硕士教育基础上,风尘仆仆,负笈来京,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研读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生课程。在三年学习中,她虽然身处京城市廛喧嚣中,但始终朴实无华,专心向学。作为她的导师,我对这种淳朴的生活作风和执著的学习态度,自然深表满意。更令人重视的是,她爱好并善于思考,尤其对于哲理性的问题,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例如对于中国古代文明形成的条件和深层原因,对于各学派的理论取向及其本质,对于各历史时期思想学术流派的演变动向,对某些重要思想家的思维特征,她都有所思考,并且与我有所交流。我有时发现,尽管在体系性上尚待加强,在文献的掌握上还应更全面,但她的言谈和习作中,分明包含着不少思想的火花,体现出创造性灵感,令人惊奇。我认为,这是她的一种优势潜能,如果长此坚持下去,不断发展和提高这种思辨潜能,定能做出可观的成绩。而在当今浮华风气严重的学界,能够如此潜心钻研学问,而且是钻研一些玄味十足的问题,全不顾功利性前景,真个也是难能可贵,需要一点精神。看她怎么说:
于我而言,思考即意味着焦虑,即便是灵感突现的令人眩晕的兴奋感和幸福感也是让我焦灼不安的。但到现在,我还是发现,只有思考,才能真正让我不被无边的空虚淹没。
看来这不是她在某种特定环境(学校环境)中的阶段性表现,这里体现着她人生的核心价值观。对她而言,生活就是思考,就是求知,就是探索,舍此别无真正的乐趣,舍此也别无生命意义。在此,我不由得依稀联想起遥远世界中的浮士德。
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她选择了《汉晋文学中的〈庄子〉接受》这样一个课题,作为博士论文来做。我同意了,因为这题目适合于她。她在这篇论文中想要解决什么问题呢?“汉魏之际庄学复兴有何表现?复兴的原因是什么?汉晋文学是通过怎样的途径接受《庄子》的?汉晋各时期的《庄子》接受有何特点?汉晋文学接受了《庄子》的哪些方面?有何表现?”——这些问题,应当说难度很大。每一个问题,都具有深广的哲学史、文学史背景。关于庄子与魏晋玄学的关系,不少前贤都接触过、研究过,有些意见应当说达到了相当深刻的地步。学界熟知的汤用彤先生、冯友兰先生、李泽厚先生等,都有巨大的贡献。当然,前贤的研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欠缺和不足,尤其在思想史与文学史的结合方面,有不少需要进一步讨论的悬案,还有不少未尝深究的疑问。例如,从文学视角看《庄子》文章的特点究竟有哪些?魏晋作家们各自在这方面有何独特表现?这些问题都有深入探讨的余地。当这篇论文经过一年准备、一年撰写,终于完成初稿之后,我欣喜地看到,她在这个课题上的辛苦耕耘,有了相应的收获,她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正在逼近自己设定的目标。
例如论文认为,“用这样的视角来观照自汉至晋的文学,我们发现,西汉、东汉前期、三国时期,文学中屈骚的精神是主线,庄子思想是潜隐的,而东汉末、西晋和东晋时期,庄子精神占据了主要地位,屈骚的旋律变得微弱了”。这里关于自西汉至东晋将近七百年文学精神中的庄子影响的概括,有相当的道理。又如论文认为,《庄子》一书中的“卮言”,“首先表现为叙述的流动与跳跃,叙述视角的变换,随机而发,倏忽而来,颇似神龙见首不见尾,乍看之下,确有不着头绪的感觉,而细究之后,又能发现其中隐伏的线索”,“庄子之‘卮言’使得其文章呈现出兴象朦胧、循环往复之美,如‘烟雨迷离’,如‘龙变虎跃’,耐人寻味,亦费人思量”。这里探讨“卮言”乃无心无己而言的本质,及其跳跃性叙性述的特征,可以说在对于“卮言”的认识上前进了一步,有独到之处。又如论文中的将曹植《洛神赋》作为接受庄子影响的代表作来辨析。此篇是汉晋文学的代表作一,历来论者甚多,各种角度的解读众说纷纭,而论文在详细分析前贤各种说法优劣得失的基础上,提出《洛神赋》在结构和叙述方式上受了《庄子》“卮言”的明显影响,作品“叙述过程中角色的跳跃与转换使得文本呈现出扑朔迷离的面貌,引来读者对于主旨等问题的诸多争辩。而如果我们能把握文本‘卮言’的特点,就能不为其惝恍迷离所迷惑”。其说另辟蹊径,自成一家。尤其在辨说包括“感甄说”、“君臣大义说”、“悼亡说”等各种说法,以及正面论证其“卮言”特征之际,作者思辨性优势发挥得颇为充分。这些都是“火花”,在论文中时有所见,构筑了论文的基本学术价值。正缘此,论文在答辩时,得到詹福瑞教授等各位专家的首肯。
现在作者经过悉心修订,要将论文付梓面世,我认为是件有益之事。首先有益于学界,多了一部有特色的研究著作,丰富了“庄学”及汉魏六朝文学研究的学术容量。其次有益于作者,不仅自己的劳动成果有了贡献于社会世人的机会,能够品尝到难得的“兴奋感和幸福感”,而且能够就此聆听各方的反响,包括赞扬和批评之声,以检验自己作品的成色。第一部作品问世,这对于一个学人(尤其是青年学人)是非常重要的、意义巨大的一步。作者将如何自我调校、自我定位,以及作者所说的“焦虑”意识朝什么方面发展,或许将在这一步之后初见分晓。我希望作者就此更加成熟,更加扎实,更加明睿,找到一个新的起点,坚定不移地、沉稳地迈向学术殿堂,那里正应该有她的一个位置。勉为序。
徐公持
2007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