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考察汉晋时期文学中的《庄子》接受状况。本书所谓汉晋时期,主要指东汉中后期至晋末这一段时间。之所以将这一时期划作一个单元来考察《庄子》在文学中的接受状况,不仅因为这一时期在思想、文化、士人心理和文学艺术等方面都呈现出大致相似的风貌,还因为这一时期是庄学全面复兴并且融入文学创作领域,形成中国文学中很重要的文学传统的时期。
汉晋时期,《庄子》因为契合士人的思想文化需要而得以全面复兴。复兴的《庄子》对于汉晋士人的生活、思想和艺术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汉晋文学也接受了《庄子》的影响而呈现出与此前文学不同的风貌。汉晋文学究竟是怎样接受《庄子》的?汉晋文学接受了《庄子》的哪些内容?汉晋文学中的《庄子》接受对于其思想艺术特点的形成究竟有何影响?这些问题的回答对于我们深入把握汉晋文学的特质及其形成原因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而对这些问题的追寻也为我们理解汉晋时期的思想文化打开了一个很好的入口,为我们观照《庄子》思想在后世的发展状况划出了一个很好的截面。
以往的相关研究从不同侧面不同程度地接触到了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将其大致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文学史研究的角度,在论述《庄子》的文学成就及其施于后世的影响时,谈到《庄子》与汉晋文人文学的关系,或者是在论述汉晋作家作品时,将其思想文学的源头追溯至《庄子》,如宋效永先生的专著《庄子与中国文学》、孙明君先生之《〈庄子〉与中国诗史之源》;二、从学术史研究的角度,在论述庄学的传播和接受史时,提到汉晋文学中的《庄子》接受,如尚永亮先生的专著《庄骚传播接受史综论》,熊铁基、刘固盛、刘韶军先生合著《中国庄学史》等;三、从思想史研究的角度,论述道家、道教和玄学发展和影响时,提及汉晋文学中所表现的庄子思想内容,如葛兆光先生的《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任继愈先生的《中国哲学发展史》汉晋南北朝卷等;四、从美学史的角度,论述《庄子》的美学思想、美学特征及其对于中国美学史的影响时,谈到汉晋的文学和美学,如刘绍瑾先生的专著《庄子与中国美学》;五、从交叉学科的角度,在研究道家道教与文学,或汉晋玄学与文学的关系时论到这时期文学与《庄子》的关系,如张松辉先生的专著《汉魏六朝道家道教与文学》、卢峰先生的专著《魏晋玄学与文学》等。
近年来,也有研究者开始对这个问题作正面研究,如宗明华先生的博士论文《庄子与魏晋文学》、李建中先生的论文《〈庄子〉人格理想与魏晋文学的人格起点》等。
以上成果对于本课题的研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也为以后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其中的缺陷,以明了这一问题的研究亟待努力的方向。笔者认为,从总体上看,以往研究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对《庄子》本身的理解及《庄子》与汉晋文学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有待深入。有些研究采取“贴标签”的方式,将庄子思想以“消极”或“避世”或什么什么主义一言以蔽之,没有深及《庄子》的内里。而对于《庄子》与汉晋文学关系的研究也流于表面化,没有涉及《庄子》与汉晋文学在思想、表述方式等方面的深层契合,甚至一些冠以“《庄子》与某某作家或某某文学现象”的研究往往停留在《庄子》文本与后世文学文本的比照。
二、没有注意这一时期《庄子》接受的阶段性差异。学界在论述这一段时期的历史和学术时,总是习惯笼统地说“汉魏”、“汉晋”、“六朝”如何如何,这种说法注意到了一个时间段的历史在政治、思想、文化上的共通性和连续性,但却忽视了各时期的差异性。而其实庄学在汉晋各个不同时段有不同的发展,揭示《庄子》在文学中衍变的真实情状,更有利于我们把握这一时期思想文化的发展脉络。
三、在研究思路上,一味强调这一时期《庄子》对于文学的影响,而没有看到《庄子》在思想、文化、文学领域的出场其实是士人主动选择的结果。而如果我们能将思路从被动的“影响”的探讨转向主动的“接受”的考索,就更能明了《庄子》的复兴究竟是在什么样的思想文化背景中浮显出来的,它与具体的人文活动有何关联,以及庄学本身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怎样的发展。
本书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具体探讨汉晋时期思想学术领域庄学全面复兴的背景下,文学中的《庄子》接受状况。将主要回答以下问题:汉魏之际庄学复兴有何表现?复兴的原因是什么?汉晋文学是通过怎样的途径接受《庄子》的?汉晋各时期的《庄子》接受有何特点?汉晋文学接受了《庄子》的哪些方面?有何表现?
本书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一、思路上,变以往研究主要探讨《庄子》对汉晋文学的被动的“影响”为考索汉晋文学对《庄子》的主动的 “接受”;二、方法上,采取了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如采用数理分析的方法对《文选》引用《庄子》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用比较研究法对屈骚与《庄子》在汉晋各个不同时期的接受状况进行比较分析;采用综合分析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汉晋文学中“卮言”的叙述方式进行讨论等;三、提出了一些新观点,如认为庄子理想人生境界可分为三个层面——游于无穷的绝对自由境界、游于有间的相对自由境界和游于心或游于艺的精神自由境界,汉晋文学对庄子的三重理想人生境界各有不同的选择和接受,认为庄子的“卮言”是一种跳跃性叙述等。
全书分为引言、正文、结语、附录四个部分。正文部分分作四章,各章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如下:第一章介绍分析汉晋时期的《庄子》接受概况。本章分为三节:第一节描述汉魏之际庄学复兴的状况;第二节分析汉魏之际庄学复兴的原因;第三节以《文选》所收先秦至晋末的作家作品为例讨论汉晋文学中的《庄子》接受状况,横向讨论《文选》引用《庄子》的方式,纵向分析汉晋各时期文学对《庄子》的不同接受情况。
第二章论述汉晋文学对庄子生命意识的接受。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讨论庄子因时空忧惧感、世界荒谬感和自身遭遇的生活、人格、言说的困境而产生的生命焦虑;第二节探讨庄子的生命焦虑及于汉晋文人文学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天人之际的表现模式、强烈的生命意识和人格选择的焦虑。
第三章论述汉晋文学对庄子人生理想的接受。本章分为三节:第一节论述《逍遥游》的主旨是表现理想人生境界及臻于这种境界的方法;第二节论述庄子理想人生境界的三个层面——游于无穷的绝对自由境界、游于有间的相对自由境界和游于心或游于艺的精神自由境界;第三节以汉晋游仙文学、隐逸文学、玄言诗以及魏晋文学自觉问题为主要考察对象,论述汉晋文学对庄子的三重理想人生境界的接受。
第四章以“卮言”为中心论述汉晋文学对庄子言说方式的接受。本章分为三节:第一节对庄子“卮言”旧说进行辨析;第二节探讨“卮言”乃无心无己之言的本质及其跳跃性叙述的特征;第三节主要以《洛神赋》为例论述汉晋文学中所体现的“卮言”的叙述方式。
另外,要说明的是,关于《庄子》一书,传统认为其中的内篇为庄子本人所著,而外、杂篇为庄子后学所著,现在又有学者提出相反意见,认为外、杂篇为庄子本人所著,而内篇为其后学所著,至今未有定论,本书对此不拟辨析,而将《庄子》视为一个整体本书认同徐克谦先生在《庄子哲学新探——道·言·自由与美》一书中表达的观点:“如果把庄子放在先秦百家之学乃至整个中国思想史和中国文化史的宏观背景之下来看,《庄子》一书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资源中一个具有独阐发一的思想文本的整体特征是很明显的。”“事实上,就其在后来中国思想史、文化史上的意义和影响而言,人们所谓庄子思想,也就是《庄子》这部书的思想。”所谓“庄子思想”是以《庄子》这部书的形式面向人们而“存在”的,而实际存在于中国思想文化史的阐释和理解中的庄学思想传统,也主要是以《庄子》这部书,而非历史上庄子那个人为源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