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伟明
冬天正在到来,这本书终于和大家见面了。本书由广东省旅游局和方塘智库合作推出,目的在于对具有代表性的广东乡村旅游资源进行较系统的梳理,讲述广东乡村的美好,也期待它能对人们认知广东乃至全国乡村,以及未来乡村发展和文化重建具有启发意义。
一
行走在大地之上,真正打动人的往往不是那些宏大的历史叙事,而是一处处不经意的细节,一条巷子,一个村子,一个人,一段歌曲,一个故事……这次,我们便是以广东这个南国大省为界,在乡村里找寻和感受这一处处的细节。
很多人对广东的认知都比较单一,不是珠三角高度发达的都市,就是所谓的“文化沙漠”,或是“什么都敢吃”的想象。只要对广东了解得稍微深入,就知道这里面很多是成见。尤其是走过广东乡村,轻轻擦拭蒙尘,看到动人的历史细节浮现出来,人们就会对广东有新的理解。
广东有很多古朴美丽的村子,除了15个国家历史文化名镇、2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村、126个中国传统村落(2014年)之外,还有太多不出名的美好村子,藏在深闺等人识。
我特别感慨的是,广东乡村各有各的秉性和气质,如同《红楼梦》大观园中的姐妹各有各的味道。客家围龙屋和广府大宅有很多相似之处,却又那么不同。河源林寨的四角楼和江门开平的碉楼,都是中西合璧的产物,而个性又极为鲜明。潮州人对韩愈的崇拜,惠州人对苏东坡的怀念,徐闻人对汤显祖的追思,殊途同归而表现有别。
所以我们应该感谢乡村,乡村保留了一整套的文化,保留了差异,保留了丰富。当你来到潮汕的某个农村时,往往能够集中了解当地的工夫茶、建筑、民间信仰、宗族文化。当你走进一个客家村落时,也能比较完整地感知客家人独特的饮食、劳作、习俗、信仰和历史。
我便痴迷于不同乡村各自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在丰富的地貌、语言、歌谣、风俗当中,领略大地的多彩。不同的建筑、农业景观、家族历史、传奇故事,让我感受到了不同的精彩或可爱。
广东乡村至今依然鲜活,乡村没有被抛弃,乡间还有人在生活、劳作,乡村的生命力仍然旺盛。虽然广东乡村也有人口外流的情形,但相比西部和北方很多村落的凋敝,广东乡村确实更有活力。而乡村社会关系的总体稳定,也为过往生活方式、民俗、手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土壤。
如何形容广东大地的细节的丰富性呢?随着对乡村寻访的深入,我们便越发感叹自己原本对于这片土地的无知。
二
过去近40年,广东经历了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到2016年,广东全省的城镇化率已超过68%,超过全国整体水平近14个百分点。而珠三角城市群的城镇化率已超过84%,堪比发达国家。
但在粤北村落走访时,我们很难想象这些村落就处在经济发达的广东省内。繁华不是广东的全部,它还存在很大的内在差距,粤东西北的不少乡村至今仍处于贫困之中。人力、资本等要素向具有更高效率的地方集中,这是经济规律所决定的,但这并非所有的事实。大量贫困的乡村,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它们只是被闲置着,等待转化为脱贫致富的生产力。
过去几年,广东乡村旅游的交通条件已有了很明显的变化。粤东、粤北已经被纳入高铁体系,粤西也有望在2018年开通高铁。高速公路也在不断开通,不断改善局部交通环境,现在开着车可以遍及广东的乡村。在政策上,国家层面和广东省级层面都明确表示支持乡村旅游发展。加上私家车数量增多、城市生活压力不断加大等因素,发展旅游业对贫困乡村而言是脱贫致富的可行路径。
通过引入先进的理念和外界资本,保护和激活相关的资源,促进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演艺、工艺品制造等的发展,从而创造就业,最终让贫困村民就地摆脱贫困,并且是可持续地脱贫,这些正是广东省目前在推进的。
但要让旅游发展成产业并不容易,游客是挑剔的,很多玩法也在变,乡村需要为此做很多准备。而且旅游产业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涉及基础设施、资源资产化、商业文明导入、服务水平提升、优秀人才引进等。这其实也涉及乡村文化价值的重建,需要很大的耐心。
开平碉楼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后,碉楼成为旅游热点,得到了利用和养护。然而我们在走访中发现,有不少乡村古建筑和建筑群组,由于村民搬离后无人打理和维护,在时间的侵蚀下坍塌。就像汕尾北部一个客家村落,已有超过三百年的历史,可惜建筑大半坍塌,当地村民试图重修搞旅游,但其成本非常高昂。
每次看到乡村建筑的荒芜或坍塌,我都感到阵阵痛心。如果我们只是眼睁睁地看着乡村的宝贵遗产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逝,那只会导致更大的社会损失。
三
广东有2.6万个村子,如果加上乡镇,数量就更为庞大,我们几辈子也无法一一走完。我们只好从其中选取大约40个具有代表性的村落进行走访,为此,错过了很多其他精彩的村落。
假使真的有一本完整地介绍广东乡村的书,那它一定是一部鸿篇巨制,但这并不是我们所能为的。我们从古村、小镇、客家围、历史名人、古驿道、民艺、茶、山、海岸九个维度来梳理广东的乡村,从中选取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村落进行实地走访,希望能够以点概面,为读者提供一个感知广东乡村的框架。
从靠近海岸线的渔村,到城市周边的乡村,再到深藏在大山里的山村;从岭南水乡,到瑶族山寨,再到滨海渔村,我们试图重新发现广东乡村,通过实地走访,描述乡村的山水、建筑、人情,追寻那些动人的安静与美好。我们不仅想要告诉你一个你之前或许不甚了解的乡村世界,还希望你能够将乡村作为一个入口和视角,去理解广东以及岭南,了解这片土地的过往和未来。
对我个人而言,最大的收获在于,原来那些陌生、半陌生的乡村地名变得熟悉起来。每个地名都是生活在那里的人的故乡,是他们离开故乡后随身携带的标签。现在我来到这个乡村,知道了他们已经在此生活了数百年,在这里春播夏耘,繁衍生息,一代一代地创造和传承,终于有了今天的模样。然后我又离开了,但地名不再是地名,而是我认知世界的新增的一个点。
本书也是方塘传媒“乡愁里的中国”系列的一部分,我们希望借本书打造一套描述中国乡村大地人文地理的优雅读本。
如果通过这本书,你能记住某些有趣的细节,记下一些有意思的村落,留待将来闲暇时亲自去走走、看看,那么这本书最单纯的目的便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