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01100000002

第2章 导言

本书之所以取名“儒学的形态与开展”,因为所编入的论文都程度不同、视角不一地涉及“儒学形态”与“儒学开展”这两大议题。

在“儒学形态”方面,《〈易传〉中的人文智慧与“自然”关系》主要探讨了《易》中人文思想内容与特点,其主要内容有精神品质、道德修养、制度礼仪、行为规范等,而基本特点是天道与人道的合一。就是说,《易》中的人文思想、人文智慧来自中国古代圣哲基于人类实践对大自然“行”与“事”的体悟,进而将此“行”与“事”的内涵转化为人文作品和人文精神。《宋代新儒学“儒佛合一”说之检讨》主要讨论宋代新儒学中儒佛关系问题,认为宋代新儒学是以儒学为主的学说形态,佛教只是在形式上对宋代新儒学给予了支援与完善,这是从学说结构上分析儒学的形态。《儒家思想中的自然主义》认为儒家思想透显出一种鲜明而顽强的自然主义的特质,且这种自然主义是生命的、生机的、生态的。这是从思想特点上描述儒学的形态。《方东美生态思想及其意蕴》是通过方东美的儒学思想进一步展示儒家思想的自然主义特质,即生态自然主义。《性理与事理:宋明儒与清儒的分界》对宋代儒学与清代儒学的差异进行了初步区分,认为宋代儒学更重精神,清代儒学更重物质。他们都谈“理”,但趣向不同,宋儒由“性”谈“理”,清儒由“气”谈“理”;从而将宋代儒学与清代儒学的形态差异展示出来。《当代儒学的五种形态》主要由20世纪学科分化的角度考察、判断儒学的形态,具体呈现为宗教儒学、政治儒学、哲学儒学、伦理儒学等。这些儒学形态实际上也是儒学开展的方向,即由宗教、政治、哲学、伦理等角度对儒学的诠释与丰富,既是对儒学的开展,又是形成了相应的儒学形态。《人文儒学:儒学的本体形态》则是寻找儒学的根本形态的尝试,认为人文儒学是儒学的基本形态,而其他形态(宗教、政治、哲学、伦理等)都以人文儒学为中心,也由人文儒学而展开。《“人文儒学”何以可能》继续从不同角度对人文儒学合理性进行了深入论证,从学理上阐明人文儒学的可信性、自洽性与价值性。《怎样看儒家思想的普适性》对儒家思想的普世性做了较为深入的思考,认为儒家思想的某些层面、某些要素具有普世性。这是从儒家思想适应时空的角度讨论儒学的形态问题。《生生:儒家思想的内在维度》是对儒家思想核心的把握,即如果儒家思想的本体形态是人文儒学,那么人文儒学的核心不是别的,正是“生生”二字。可见,上述文字大体上都是围绕“儒学形态”而展开的思考,但角度各异,路径有别,这也反映了儒家思想的厚度与多样。

在“儒学开展”方面,《生活儒学:当代儒学开展的基本方向》提出儒学当代开展的方向应该是生活儒学,因为这不仅是儒家思想的内在要求,也是儒家思想史的经验,更是当代环境所然。《当代儒学开展的三个向度》认为儒学开展方向除了生活向度之外,还应有批判的向度、信念的向度;忧心儒学学术精神的丧失,怀疑缺失信念的儒学复兴。《高攀龙的佛教观及其儒学本色》是透过高攀龙佛教观考察儒学开展的问题,即儒学在与其他学派的互动中应该怎样发展自身。《论宋儒重构儒学利用佛教的诸种方式》通过宋儒吸收、消化佛教的实践对宋儒在学术理论上开展儒学的努力与方法展开了探讨,总结出宋儒利用佛教发展、增强自身的经验与智慧。《百年来儒学开展方向主要论说及评论》对20世纪关于儒学开展方向的几个代表性主张进行了扼要梳理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需要妥善处理的几个基本关系,即儒学与西学的关系、儒学多极化走向与儒学基本走向的关系、儒学的学术立场与意识形态助力的关系。《儒家思想的当代困境及其化解之道》分析儒学在当代遭遇的困境,并提出了化解困境的方式与手段。《书院能否孵化出大师?》承认书院对传播、传承儒学的特殊作用,但并不认为书院可以代替现代学校在儒学传播、发展中的作用,建议二者的取长补短或许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国学研究的三大课题》基于当下国学、儒学宣传与研究中的混乱状况,提出应该注意并遵守的三大课题,即心理准备、方法意识和评估规则。《王国维的儒学范畴诠释及其范式意义》与《儒学的传承与开新——以熊十力释“理”为例》分别考察了王国维与熊十力解释儒学概念的实践与企图,前者通过对儒学范畴的诠释,丰富了儒学概念和范畴的内涵,后者则通过对儒学范畴的诠释,尝试了开出“新外王”的理论探索。它们属于学术理论上开展儒学的案例。《儒学传道的四种方式》基于儒学史的考察,认为儒学传道有以身传道、以文传道、以事传道、以心传道四种方式,并分析了此四种方式的价值、不足及所蕴含的诸多启示。《当代儒学的四大使命》认为儒学的当代开展必须要做好四件紧要的事情:一是义理的梳理,二是百姓的教化,三社会的批判,四是价值的落实。《百余年来儒学的宗教性诉求及其不同意蕴》简要回顾了20世纪宗教儒学主张的形成、演变之情形,并对其不同意蕴进行了分析,宗教儒学的开展并非一帆风顺。不难看出,如上文字都是围绕“儒学开展”而展开的讨论。它们分别由现实需求、概念诠释、学派互动、载体选择、态度方法等多层面、多角度地探讨了“儒学如何开展”的课题,希望这些探讨对于儒学的未来开展有所启迪有所警醒。

当然,其中也有既涉及儒学形态,又涉及儒学开展的“双重”思考。《孔子君子人格内涵及其现代价值》既对孔子君子人格的内容、特点及不足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孔子君子人格的当代价值展开了评估与展望,肯定了孔子君子人格对于现代人格塑造的特殊价值。《论杨简的儒学观》则对杨简心学形态的儒学进行了呈现,并对其特点及价值做了检讨,认为杨简的心学儒学不仅是儒学史上特殊形态,而且在儒学开展上既有学术上的开新,又有实践上的创新。《颜钧的平实之学》不仅揭示出颜钧儒学思想的“平实”特质,而且将颜钧讲道、传道的方式进行了概括与肯定。《当代儒学流派的基本格局及其走向》对当代儒学的四大流派,即马克思主义儒学派、自由主义儒学派、保守主义儒学派、理性主义儒学派等进行了梳理与归纳,分析了它们的内容,揭示了它们的特点与不足,并对当今儒学的开展提出了期许,主张“理性主义儒学”应该成为当今儒学发展道路的优先选择。《儒家榜样教化论及其当代省察》比较充分地、深入地研究了儒学特别是先秦儒学的教化思想与教化实践,从教化功能角度对儒学的形态展开了论述,从教化实践角度探讨了儒学开展问题。可见,上述文字既讨论了儒学形态问题,又探讨了儒学开展方向问题。

令人惊奇和兴奋的是,在关于“儒学形态与开展”的探索过程中,我之于儒学思考的轨迹也逐渐清晰起来,即从“生活儒学”到“生生之学”。在思考、探讨儒学开展方向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转入对儒学形态的思考,而对儒学形态的思考过程中,突然发现了深藏于儒家思想底部的“生生”理念。“生生”才是儒家思想的生命,才是儒家思想的源泉!这个脉络由《生活儒学:当代儒学开展的基本方向》(2004年)、《当代儒学的五种形态》(2008年)、《人文儒学:儒学的本体形态》(2009年)、《生生:儒家思想的内在维度》(2012年)清晰地演绎出来。从另一角度说,我对儒学的思考是从危机意识开始,进而寻找化解危机的方法与路径,最后寻找到儒学可以自行解决困境的核心理念——“生生”。因而也可以说是从外在到内在、从形式到内容的思考过程,更可以说是渐次深入的精神生命体验。从此,“生生”理念成为我思考儒学新的逻辑起点,当然也是终点,因为我们要由“生生”的视角去开掘儒家思想资源,去充实儒家思想内容,去丰富儒家思想的论述,去实现儒家思想的价值,去关怀儒学所要关怀的宇宙生命。孔子提出了“仁”这一充满人性的概念,这是人类的伟大发现之一;二程兄弟体贴出“天理”这一试图将规则与情感融为一体的概念,是对儒学的创造性发展;王阳明悟出“致良知”这一挺立人的主体性的概念,儒学又获得一次重大推进;我觉悟出“生生”这一通身洋溢生命气息的概念,希望能为儒学的发展开辟新的境域!因此说,本书虽是由多篇论文构成,但它有着“一以贯之”的思想精神。贯之者,“生生”也。因而本书是围绕“儒学形态与开展”的思考而形成的以“生生”理念为轴心的有机整体;而且,本书在思考“儒学形态与开展”问题的实践中,努力探寻与儒家思想生命相应的开展路径,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些或许有助于儒学健康发展的主张与观念。当然,本书仅仅是作者在特定时空条件下关于儒学问题的思考,自然会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或不成熟的表述,或幼稚的思考,或片面的观点,因而还请读者朋友在宽容中不吝指正,以滋润和完善我的思想生命,从而发展和更新儒学的生命。

李承贵

南京仙林道场

2016年1月3日

同类推荐
  • 马斯洛的人本哲学

    马斯洛的人本哲学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介绍了马斯洛的理论精华,书中解答了我们关于人生的一系列问题:什么是人生的意义?人性的本质为何?我们怎样才能获得幸福和安宁?我们怎样才能健全自我的人格?我们怎样才能挖掘自我的潜能?我们怎样才能实现自我的价值?我们如何才能达到力所能及的目标?我们如何才能成为优秀的人?本书引导我们了解马斯洛,了解自己的人生,帮助我们调动自身一切积极的因素以实现最完美的自我,创造最美好的人生境界。
  • 孔子全书

    孔子全书

    《孔子全书》旨在针对当代人的精神境遇,有侧重地选择思想大师孔子的言论,阐释他闪烁着智慧光芒的人文思想。
  • 周国平译尼采作品套装

    周国平译尼采作品套装

    尼采是德国著名哲学家、诗人。他的美学不在于学理的探讨,而在以美学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提倡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哲学。“周国平译尼采作品套装”,由中国全方位研究并介绍尼采的学者周国平优美译作。尼采以美学解决人生根本问题的人生哲学经典——一生中不容错过的哲学经典。
  • 悟经

    悟经

    《悟经》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它融合了儒、道、兵、法等历代名人的思想,并将其加以客观分析,全书共十一章,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思想体系和道德标准,同时它又与当今人们为人处世的许多观念有深度的契合。
  •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易经的故事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易经的故事

    《易经》是一部充满智慧的经典,被誉为华夏文明之源。自古就有不读易不能为太医,不读易不可为将相之说,故其作用被称为:修身、齐家、治国、平灭下。
热门推荐
  • 错嫁豪门,BOSS别爱我

    错嫁豪门,BOSS别爱我

    三年前,目睹了如花少女死于非命,她陷入了恐怖的噩梦,精神失常,差点进了疯人院。三年后,商界联姻她嫁给他。建立在利益上的婚姻,她不爱他,但也必须小心翼翼尽妻子的职责!她知道,他爱的是三年前死于非命的那个女孩,所以他给她的只有,伤害,侮辱,绝望……似乎,所有人接触她,都是因为她身上有那个女孩的影子……
  • 苗谱龙池

    苗谱龙池

    《苗谱龙池》,是以明朝为故事背景的五部集小说。《朱薇传》是第一部,写小夫人尚云香追杀怀孕待产的王妃李玉玲,在河边生朱薇时,捡到李玉玲丢的金锁、玉镯。疑心朱薇是李玉玲被淹死而转世,是报仇来了。朱薇在她的丫头齐映红的皮鞭下,死过去五次。朱薇与春玉发现了大娘李玉玲的密室与修身秘学,学习成功,带领兵将,解救了尚云香,解除了神龙会对古安城,对靖王府的占领,改组了神龙会的兵将,保障了父王保卫边疆的胜利。此时,尚云香又看到与朱薇同岁的李玉玲的女儿李醒儿,解除了对朱薇的怀疑。可是,在齐映红地挑唆下,朱薇、春玉是石板锁身与十八个女孩被沉湖水葬。他们得有的多大的智慧,能走出这种劫难。
  • 唱给你的晚情歌

    唱给你的晚情歌

    “总裁。”“讲。”“夫人被你扔设计圈里三年了。”“难道她……认错了?”“不,夫人成为了金牌设计师,已经比你还有钱了。”【正经版文案】:一朝重生,江暮晚秉承着护好陆北夜,护好江家的责任,兢兢业业的搞事业,但是每到晚上……【我,多少年来,不为人知,不动声色的,爱着你。】
  • 红莲赤焰

    红莲赤焰

    醒来已过百年事,回眸却道是故人。本以为身死万事休,却发现自己尚在人间。一心复仇的凡人国君,谄媚献计的天界国师,宁死不屈的冥界巫女,以命换命被打破的平衡格局。三百年后,缺魂少魄的巫女苏醒,身边出现了为她拼凑完整人生之人。本以为一切早已结束,却不料是命运的延续。本故事纯粹架空,一切理论皆道听途说,作者才疏学浅,经不起考究推敲,只求同好一起圈地自萌。
  • 末世之孤城

    末世之孤城

    系统:宿主非符合人选。乔宇辰:那你找别人去吧。弱渣乔宇辰从备胎一跃成为主角,从榆阳城中唯一的人类成为这个超级城市的守护者。九星觉醒者?滚蛋,是龙你在这要盘着,是虎你就像个猫咪一样蹲着。丧尸潮?异兽潮?异种潮?管你什么潮!来了你们就留下吧!曙光之城,看乔宇辰打造人类最坚固的幸存者基地。
  • 神奇野人科学美图大观(青少年神奇世界科学图文丛书)

    神奇野人科学美图大观(青少年神奇世界科学图文丛书)

    《神奇野人科学美图大观(青少年神奇世界科学图文丛书)》针对广大读者的好奇心理和探索心理,全面编撰了世界上存在的各种奥秘未解现象和探索发展,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和神秘性,能够启迪读者思考、增长知识和阔视野,能够激发读者关心世界和热爱科学,能够培养读者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 活动的生命之躯:动物(探究式科普丛书)

    活动的生命之躯:动物(探究式科普丛书)

    本书全面介绍了我们人类的动物伙伴,旨在帮助青少年朋友了解到更多的动物科学知识。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毛笔书法学习与欣赏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毛笔书法学习与欣赏

    现存文献没有明确记载书法艺术起源于何时?不过,我们可以从文字研究中得到某些启发。汉字最初叫做“文”,甲骨文写作,像经纬交错的织纹。上古陶器多以织纹作为美饰,因此“文”字引申出美饰的含义,如古汉语中的“文饰”、“文身”等。古人用具有美饰含义的“文”来给汉字定名,说明汉字从一开始就注意美饰,具有艺术化的倾向。并且也可以由此推断,书法艺术与汉字一样古老,书法艺术的起源与汉字的起源是同步的。
  • 唐人故事

    唐人故事

    《唐人故事》由“舅舅情人”、“夜行记”、“红拂夜奔”、“红线盗盒”、“立新街甲一号与昆仑奴”等五篇组成,属于这位文坛异人的早期之作。一般来说,“早期”在别的作家那里可能意味着“习作”,但在王小波这里,这部早期之作所显示出来的灵气和奇异品质,即使放到整个当代文学来看,也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一位读者在网络论坛上留言说,“舅舅情人”写出了中国文学从来没有过的感觉;而另一位王小波迷更是这样揭秘说:“不是真正王小波迷的人他不知道,其实好多人都忘不了《唐人故事》。”
  • 对自我的采访

    对自我的采访

    我采访过许多人,今晚,我要采访自己,当我写下这个题目时,茫然了,访问者却找不到被访者。我在何处?我不知道,我开始寻找,我所能找到的我,其实只是一些自我的影子,一些回音,或者只是一些印痕而已。我的身体,灵魂,心灵都被严严实实的包裹着,别人无法进入,即使我自己也无法进入。我找不到我自己。一次,我走在街上,从一个熟人的身上忽然看到了我,我急忙前去辨认,原来只是一个虚幻。我到未来去寻找,在那片陌生的土地里,根本就没有我;而过去呢?过去已经不存在,刻在时间中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无法辩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