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06700000018

第18章

我观十八卷本《中国文学编年史》

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有关中国文学史的大型工具书、大型总集和大型著述,不断出现,由于它们或开辟创新,或规模空前,或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具有这样那样的新面貌、新特色,所以也就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我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后的重要文化成就的标志之一。由武汉大学陈文新教授为总主编的《中国文学编年史》(18卷,1400万字),就是规模空前的大型著述,经过六年的努力,终于顺利完成,嘉惠学林,功德无量。

数十年来,我总是在摸索着、尝试着做一些文学史研究工作,我深知这部空前的大型《中国文学编年史》的重要性,深知它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我读过鲁小俊先生的抽样分析报告,在获得该书后也翻阅过若干卷,颇有征引详博,抉择多酙之感,从而确信它是一部在深入地查检文献,大量占有基本资料基础上编成的大型编年史,编著者还在使用基本资料时作了认真的核对,并力求发掘新的文献资料,补充既有著述之不足。在这方面也给我以深刻印象。

“文学史”这个名称最早由国外传入,“中国文学史”这类名称的著作最早也由国外传入,与此有关,近代以来我国出现的大量文学史著作大抵相袭沿用这个名称。而编年体史书在我国却是古已有之的,这种传统的形式也必然在众多的文学史著作中不时出现,近20年来数量更多,但几乎都是断代文学编年史。现在这部贯通古今的大型文学编年史的出现,昭示着编年体这个有着古老传统的史书形式在文学史著作中开创了新局面,也就铸就了它的重要历史定位。

通常史家论说编年体史书,总是上溯到《春秋》(当然还有《竹书纪年》),《穀梁传》中说:“《春秋》编年,四时具,然后为年,上尊天时,纪正人事。”《春秋》而后,荀悦《汉纪》,司马光《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的史学著作。在对编年体的看法上,过去有过是否归属“正史”的争议。《隋志》以纪传体为正史,而以编年为古史,其意是编年之体古,不如纪传之便于阅读,故不以为正史而称为“古史”。纪传体通常认为是司马迁创造的,所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说:“古之史策,编年而已,司马迁作《史纪》,遂有纪传一体。”唐刘知几作《史通》,叙述史例,分为六家,总归二体,也就是“编年”“纪传”两体。后来清人章学诚作《史籍考》,也以编年与纪传并列,总冠名为正史。

历史上的“纪传”与“编年”之争论,涉及史书的形式问题,实际上史书的形式不可能只有一种,必然出现相互补充的多样格局。即以文学史的结构、形式而言,也不可能“唯一”,不可能独尊一体。20世纪80年代初,文学研究所有几位研究近代文学的学人曾有过一种设想,分三大块来编写文学史著作,有更接近“纪传”形式的关于作家作品的论述,有“编年”形式的文学大事记述,有便于阐述文学发展线索和规律的“史论”形式。

我国是一个十分注意历史传统和重视历史著作的国家,史学著作浩如瀚海,所以在早期的文学史写作中,必然自觉不自觉地受到这种传统的影响,比如早期不少文学史著作实际是作家传记或作家小传的合编,同传统的历史著作的影响就有关系。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的例言中提倡文学史著作要附“年表”,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传统影响的痕迹。大致是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由于受到外国文学观念和文学史理论的影响,文学史家注意分期,并强调寻找文学发展的因子和文学历史发展的轨迹,而不仅仅满足于为作家写个简要的生平和对作家、作品作这样或那样的评价。在体例上则有分体合编(在一个朝代或历史时段内按文体论述)的“竖切式”和以时代为序、以作家为纲的“横切式”。50年代以后,由于更加强调论说文学的发展及其历史背景,“横切式”占了上风。

尽管文学史研究界经常讨论文学史编写中的这样或那样的学术问题,间或也讨论过形式体例,但对如何继承和借鉴我国史学著作形式体例这个问题,很少见到专门而深入的探讨。为了求得文学史著作的多样化,无论在实践上或在理论上,对我国史学著作的民族传统形式的继承和借鉴,其实是必须予以充分注意的。

20世纪80年代初,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倡文学史著作的多样性,我说:文学史著作的多样性,也表现在形式和体例的多样性上,不同的形式和体例,都可以尝试。中国文学史的编纂方法不仅需要在理论上进行探讨,更需要在实践上履行,要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来促进文学史著作的真正繁荣。

我当时是有感于一种承认并提倡对文学历史现象的评价可以人人言殊,却无视“实录”和“直书”的核心是要求尊重客观史实而予以嘲弄现象而发的;我当时也是有感于一种完全迷信某种文学史框架,把“编年史”排斥在文学史著作范围以外的现象而发的。

编年体易于见出同时期各事件之间的联系,但由于纪事前后分隔,作家的生平行事,作品的变化发展,还有一些文化现象不易详其原委,也就是说,长处和短处都很明显,在近代以来的文学史写作中,它受到冷落或许也并不偶然。

如今这部18卷本《中国文学编年史》在继承编年体形式并自觉发挥其长处和优势的同时,还借鉴了纪传体在人物和事件叙述方面的长处和优势,也还借鉴了目前通行的贯穿着这样或那样的评论的文学史著作的现代格式,在这方面,它们设立了每一历史阶段、历史时代的引言和绪论,而这些“言”和“论”主要就是展开对文学思潮的变迁、文学流派的兴衰和其他重要文学现象的论述。为了有助于人们把握文学发展的具体历史语境,编著者又有意识地增加了诸多思想文化内容的记述,《总序》中说得很明白:“中国文学进程是在中国历史的背景下展开的,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均有明显联系,而与思想文化的联系往往更为内在,更具有全局性,考虑到这一点,我们有意加强了下述三方面材料的收录:重要文化政策;对知识阶层有显著影响的文化生活(如结社、讲学、重大文化工程的进展、相关艺术活动等);思想文化经典的撰写、出版和评论。这样处理,目的是用编年的方式将中国文学进程及与之密切相关的中国思想文化变迁一并展现在读者面前。”

毫无疑问,这样的设计正适应了近代以来文学史研究的总体格局,这种“适应”实际上也使编年体文学史形式显示了一种新的“个性”。

这样,这部《中国文学编年史》实际上已不局限于传统编年体的古旧格式而有所变化乃或有所突破。如果考虑到近百年来文化风习的变异,文学史观念之更新,文学史体式之增加,这些变化当是不可避免的,古旧的体式不能框住新的变异,这是客观形势的促使,也是编著者们的自觉改进。最终又是一个古旧的编年体格式的发展变化问题。也就是说,在新的历史时期,在我们的文学史研究实践中,沿用编年体这种古老体式,而又有变化和发展,这是十分可贵的尝试,也是这部《中国文学编年史》的一大收获。

附注:

本文系据我在2006年11月于武汉举行的“中国文学编年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文学编年史》出版座谈会”的发言写成。

2006年11月

(原载《光明日报》2007年12月12日,报纸发表时有删节,此为全文)

同类推荐
  • 刀走偏锋

    刀走偏锋

    本书围绕一九五五年四月“万隆会议”期间,国共情报机构展开的针对中共代表团暗杀与反暗杀的较量。主人公林川是中共情报机构培养的新一代情报人员,在敌我双方的又一轮博弈中被上级派往印度尼西亚。他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孤身打入国民党情报机构驻雅加达特别行动队,代号“铁血军”的组织,面对一道道扑簌迷离的凶险考验,他赢得了敌特头子“蝰蛇”的信任,并在关键时刻中流砥柱,和他的战友们挫败了“蝰蛇”刺杀周恩来的阴谋。他是一个孤胆英雄,谋略与胆量使他将历史的偶然转换成历史的必然。
  • 健康的钥匙送给你

    健康的钥匙送给你

    洪昭光是去年以来,风靡海内外的大众健康专家,他的健康讲座以及所著《登上健康快车》《洪昭光健康忠告》等图书“火”遍大江南北,这两本书以每天1万册的速度在全国热销,每天上百个读者的电话“追打”着洪教授——洪昭光教授为什么会有如此魅力,他的讲座和书籍到底是怎么火起来的?他那些并不深奥、只是日常生活饮食起居中如何保持健康长寿的原则和例子,为什么会如此轰动全国?洪昭光教授经历了怎样的人生历练、为什么热衷于传授大众健康理念?他传授了哪些广受欢迎的健康理念?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所有关心这一切的读者,会在这部报告文学中得到满意的答案。
  • 汤显祖与明清文学探赜

    汤显祖与明清文学探赜

    本书是作者研治明清文学部分成果的结集,按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汤学探赜”,收论文14篇;第二部分是“红学一束”,收论文7篇;第三部分是“明清文学”,收论文13篇;第四部分是“书评之页”,收入论文7篇。文中收录的论文多为国际性、全国性学术研讨会而写,发表在各种期刊、论文集和高校学术报上。
  • 清初三诗杰:程康庄 吴雯 王含光

    清初三诗杰:程康庄 吴雯 王含光

    明末清初,在山西诗坛上有几位诗人,很值得我们关注。其中,程康庄、吴雯、王含光三人便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山西籍诗人。
  • 你的怀抱是我生命的终点2

    你的怀抱是我生命的终点2

    催泪率96.5%的中国第一奇书。每一个感人片段,都让你泪眼滂沱。真情树书系。美文集,收录了《一碗阳春面》《伊莎贝拉的蓝勋章》《加布林鲨鱼的悲情母爱》《穿过风雪的音乐盒》等等最为打动人心的人间真情故事,堪称近年来少有的感人之作。每一篇选文都用它朴实无华的文字表达一段感人肺腑的情感。父母的爱、兄弟之情、朋友之义、忠心宠物,在这些充满感情和温情的故事中,感动人心,唤起心灵的触动。
热门推荐
  • 仙途难寻:这兔精没尾巴

    仙途难寻:这兔精没尾巴

    风华的兔生有三件事让她愤愤难平。第一桩:尾巴太短。第二桩:遇人不淑。第三桩:不能痛快吃肉。因为第一桩,被众妖取笑数载。因为第二桩,被某个外表冷清,实则闷骚要命的仙君抓回了家。最最惨的第三桩,让风华这个食肉主义者,来到这个世界足足三百多年,却没有尝过半点肉星!!!!
  • 魔教妖女一统江湖

    魔教妖女一统江湖

    她身为魔教之主,必要之时心狠手辣,偶尔也会冷幽默。她总是一身黑衣,独断独行,一路披荆斩刺,简单来讲就是夜行侠。她独自一人一马一剑行走江湖,总而言之就是很帅很酷。(纯属虚构,切勿模仿)
  • 萌妻至上

    萌妻至上

    她叫天宠,天之娇宠,就算无父无母,一样活得风生水起,横行恣意。因为她有一个无所不能,还对她千依百顺的大哥。天宠觉得,大哥绝对是凹凸曼,不管她捅了什么篓子,总能第一时间出现,拯救她于水火。所以,她决定了以后找老公,就以大哥这样的为目标……*【重要提示】咳,因为本文修改时偷了点懒,将几个章节合并到一起,所以——卷一的V章到077章【许你一片天】止,卷二的V章到021章【大结局最终篇】止,其余都是重复章节,勿订-_-
  • 风从凉州来

    风从凉州来

    总以为,民勤在沙漠里,一年四节总是风沙飞扬,黄尘蒙蒙的。其实也没有。路两边都是树,沙枣树居多。而且,我们赶上了最最好的季节,沙枣花正在开花呢。米粒一样,淡淡的黄,那香味,是醇浓的清甜,一点一点渗进肺腑。清气上升,浊气下降。中医讲究意念,可以拿这清冽的花香,安神,养心。兰州城里,偶尔也有沙枣花卖,花蕾刚刚张开。我想,那一枝一枝的花儿,一定暗暗地搅起一小团清香,在黄河水的味道里,旋起一个个小小的馥郁的窝儿。一路都是花香,心里倏然清凉起来。没有风,没有沙,只有亮烈的阳光,还有庄稼,树木,村庄。
  • 天则能禅师语录

    天则能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和镜酱的那些事儿

    我和镜酱的那些事儿

    某镜框:“勇敢的骚年哦!快去收集镜子的碎片吧!”陆晓晨:“愚蠢的镜框哦!你掉的是这堆玻璃渣,还是这些水珠子,或者是这双明亮的眼睛呢?”【一句话简介:小骗子镜框与半中二少年互怼互爱的故事(←_←大雾)】
  • 重生之弃妇皇妃

    重生之弃妇皇妃

    前世,为了扶他上位,她一身伤痛,被灭满门,最后却落了个囚禁冷宫,断手断脚的下场!重活一世,她荣耀而归,发誓逆天改命,绝不再听天由命!再遇渣男,她深知他冷酷无情只为江山社稷!想利用?做梦!今生,她左有高贵太子,右有江湖侠客。只是夫君应该怎么选?前世凄凄惨惨戚戚,今生从头再活。是他,抑是他,还是他,将是她今生的良人。
  • 班主任怎样与学生谈心

    班主任怎样与学生谈心

    班级的规范化管理,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把班级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管理内容,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规范,采取强制执行、严格训练和有效的思想教育,使之成为班级师生员工自觉遵守的习惯,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素质,进而形成班级的传统,以达到管理非管理,似有似无的境界,并形成一定的常规。
  • 蜜婚:霸宠娇妻

    蜜婚:霸宠娇妻

    【宠文,爽文,1对1,双洁】他是萧氏帝国的掌权人,尊贵神秘,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他说,世上只有我不要的,没有我要不了的。然,终有一日,世上也有他寻而不得之人。是谁在记忆中留下那一绽光芒?是谁在心尖留下一丝悸动?是谁招惹了他,又转身忘却?元家养女苏眠,性情寡淡,此生立志守元氏经年。可不知为何,自从初见起,男人便以强势的姿态入侵。商业版图上,他步步为营。生活细节上,他润物细无声。宠她方式上,没有最宠只有更宠。她爱看他笑,那他便一笑醉红颜。他的人生信条,自此只剩宠妻,宠妻,再宠妻。【一句话简介】这是一个高冷腹黑男追妻路上宠妻无上限的酸爽爱情故事。【精彩片段】片段一:她被男人抱在怀中,心跳如雷。你要干什么?我要吻你,另外再告诉你,我要你!她错愕他吻的心醉神迷。他轻舔一下唇,味道真是好极了。片段二:某日电台专访:主持人问:萧总是如何追上萧夫人的?萧枫:送秋波送吻送人。主持人又问:萧总夫妇平时都是如何互动的?萧枫答:地板,沙发,餐桌,阳台,卫生间,床上,能互动的地方都一直在互动。主持人再问:萧总做的最满意的一件事是什么?萧枫:把自己打包送给萧夫人。主持人抚额,这哪是做节目,这是撒狗粮来了,虐死单身狗的节奏。最后萧总发表爱妻宣言:这一辈子生是萧夫人的人,死是萧夫人的鬼,他要把萧夫人当女儿宠!本书又名《总裁撩妻上瘾》《追妻三十六计》
  • 截教巨兽

    截教巨兽

    历经三皇与五帝,遨游四海求道一。搬山倒海神通大,水火奥妙无人及。真身修的千万丈,乾坤等闲手中析。若问玄门哪一个?截教仙家玉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