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07300000003

第3章 文化哲学的观念与方法

现实世界是一个文化世界,文化世界是生活世界的总体,其本质是工作世界,如此,人们对文化的研究、认知、理解、体验和建构就是对生活世界总体和工作世界本质的认识与建构。这就需要文化世界方法论,即文化哲学方法论。文化世界方法论基于文化世界观,文化哲学方法论基于文化哲学世界观,因此,本章首先探究哲学研究的现实世界,即文化世界走向,从生活世界、工作世界、社会世界等多维视角确立哲学研究的文化世界场域,进而考察马克思和许茨的文化世界观念,在此基础上,探寻文化哲学方法论,从而为文化世界的认知与建构确立总体和根本的文化哲学方法。

第一节 哲学研究转型论——哲学走向多重文化世界[1]

时下国内哲学界关于马克思哲学转向的研究方兴未艾,如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转向、生活世界转向、生存论转向、政治哲学转向等。这些转向都是哲学理论研究内部的转向,即从一种理论研究范式向另一种理论研究范式的转向,而最需要的是哲学研究自身的转向,即从过度的理论哲学研究范式向被遗落了的现实世界哲学研究范式转型。这里,现实世界就是以生活世界为总体、以工作世界为核心的多重文化世界。下面从四个方面以马克思哲学研究观审视这种转型,而这种转型的主题就是从资源型的理论哲学研究范式向创造型的现实世界哲学研究范式转型。这种转型是一种研究类型(即研究价值轴心)的转换,每一种转换的研究类型中都肯定被转换类型的合法性并允许其适度存在。

一 从哲学观统领的研究方法向现实世界主导的研究方法转型

现实世界主导的哲学研究方法即现实世界描述方法,它与哲学观或某种先在的哲学结构统领的哲学研究方法相对峙。前者指向现实世界,价值轴心是现实世界;后者指向既成的理论和概念,既成的哲学理论或概念是价值轴心。前者也考察既成的哲学理论和概念,但不以此为轴心和价值归宿,而是以此作为研究或描述现实世界的指向、借鉴和佐证。现实世界描述方法源于马克思的现实世界哲学研究观,其基本要义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现实世界描述方法的本质是回到现实世界本身,按现实世界本来面目认识世界。现实世界描述方法就是搁置先在的或给定的哲学观和研究结构,即跳出哲学的圈子,走进现实世界,叙说和建构现实世界。这个过程就是回到事物本身,按事物本来面目认识事物的过程。“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 “对现实的描述会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 [2]每个时代哲学研究的前提“只能从对每个时代的个人的现实生活过程和活动的研究中产生”。[3]马克思称脱离现实世界的哲学研究(即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的哲学研究)为“独立哲学”,他不顾“独立哲学”的哲学理念、哲学方法和哲学话题,只顾按事物的本来面目认识事物,即描述现实世界,让现实结构统领或主导哲学观和哲学结构,并通过现实世界的研究来表达自己的哲学研究观或哲学观。“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 [4]是“按照事物的真实面目及其产生情况来理解事物”,这样,“任何深奥的哲学问题……都可以十分简单地归结为某种经验的事实”。[5]“不从观念出发”就是对已有哲学特别是当时盛行的“独立哲学”话题的打断,也可视为一种对已有哲学观念抛空似的“悬置”,但马克思这种悬置是通过“打断”使其自然而然悬置起来的。马克思认为通过对现实世界或实践的描述,那些诸如“实体”“自我意识”等“高深莫测的创造物”问题,“就自行消失了”。[6]“打断”后进入现实世界的新语境或新话题。新的话题是由一些新的概念和命题构成的,都来自现实世界,如实践、生活过程、生产活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等。当然,马克思也接续了黑格尔、费尔巴哈乃至整个哲学史的哲学文明,但这种接续是在对现实世界的描述过程中用现实哲学概念和话题对其进行批判、改造、继承与扬弃,而不是用它们来审视、评判现实世界。在马克思看来,描述现实世界是第一原理或首要原则,顾及或研究他人或经典哲学只是为描述现实世界清除障碍或寻找佐证。而对于纯思辨的没有现实世界意蕴的“独立哲学”的概念和话题,马克思则予以坚决彻底的打断,绝不接续,并欲使其“自然消失”。

第二,现实世界描述方法是对现实世界总体意义结构的动态描述。哲学描述不是对某个或某些具体现实问题的描述,而是总体性和根本性的描述,是世界观意义上的描述,而这种总体性又是多层次的。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首先通过对物质生活的生产、新的需要的生产、人与人和自然关系的生产、生命的生产以及精神文化的生产等五种生产活动的描述描述了生产活动的总体性,又通过对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及其关系的描述描述了社会历史活动的总体性,还从人的存在与本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视角描述了现实人的总体性。这种总体的描述是对本体论哲学的超越,本体论哲学只是从一个本体演绎、推导出总体的存在。这种描述又是对每个时代现实人的现实世界总体性的动态过程的描述。马克思除了认为对总体性的描述“离开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外,还特别指出了每个时代的哲学前提“只有在对每个时代的个人活动和生活过程的描述中产生”。总体性描述预示着对事件和问题的描述。在马克思看来,一切事件和问题特别是重大事件和问题都根源于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而这一根本又构成现实世界的总体,因此,哲学只研究现实问题和事件而不研究现实世界总体就是舍本求末的做法。

依据马克思的现实世界描述方法论,重大哲学转向或变革首先集中、突出地表现为哲学研究方法的变革,而不是先思考出一个新的哲学观再进行哲学变革。而国内学界哲学研究观形成了一种先在哲学观统领的研究结构。一种流行的观点就是以哲学观或哲学理念统领哲学研究、评判哲学的是非。有学者认为,“哲学史上发生的哲学转向或变革,其突出标志在于提出了不同于传统哲学的种种新的哲学观”。[7]又有学者认为,“人们必须从哲学观或‘哲学理念’出发,去看待和评价各种不同的哲学理论,去理解和解释哲学的发展史”。[8]还有学者指出,哲学学者“应经常地反观哲学自身,思索‘什么是哲学’的元问题”。[9]“对于某种哲学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来说,最重要的是一种哲学观念的确立,正是在特有的哲学观的统领下,一种哲学理论的根木立场、思维方法、理论进路、理论特征才得以形成,并最终建构起完整统一的哲学理论。”[10]而以马克思现实哲学研究方法审视,哲学创新、转向或变革,首要的是按事物的本来面目描述现实世界,哲学的前提、出发点(亦即第一原理)不是哲学观,而是从“对现实生活过程的实际描述中产生”。因此,哲学变革并不是“突出表现为哲学观的变革”,恰好相反,哲学观的变革依赖于哲学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研究内容等哲学总体性的变革。马克思并没有在哲学变革之前单列出一个“关于什么是哲学的元问题”并加以“不断的思考”,他的哲学观或哲学理念是在哲学研究过程中逐步表明、流露和明亮的。有了哲学研究总体性的变革,哲学观的变革就可以自明,否则,无论怎样“不断地加以思考”,都不会有新的关于哲学是什么的哲学观。这正如海德格尔所言:“如果我们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什么是哲学而喋喋不休地总是在谈论哲学,那就会在毫无结果的起步上停滞不前。”[11]在哲学变革之前或之初就首先表明的哲学观,若是一种旧有的哲学观,它就不是哲学转向和变革;若是一种“新的哲学观”,那就肯定是一种先验的哲学观结构。而“用哲学观和哲学理念评判哲学”,还会导致用先验的哲学结构评判正在生成着的现实世界哲学研究,这样现实哲学研究必然会因为不符合某种哲学观、哲学理念或哲学范式而被评判者评判掉,这样哲学研究就只能在某种既成的哲学观或哲学理念中进行,就永远不会有新的哲学研究和新的哲学观。现实世界才是哲学的评判者。

先验哲学研究方法导致诸多先验的哲学研究结构,典型表现是“解释哲学”“先验研究方法论哲学”和各种“构建体系哲学”。“解释哲学”用给定的哲学观和研究结构解释现实,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先验研究结构。“先验研究方法论哲学”试图在研究现实世界之前,先设定出一些研究路径,然后让其他哲学研究者顺着这些路径研究,是当下较为流行的一种先验研究结构。哲学研究路径是研究者在对现实世界的实际研究中一步一步走出来并清晰起来的,在研究之前事先设定一些路径必是先验的路径或别人走过的经验的路径,若是前者设定者和其他研究者都无法走下去,若是后者则是过去时,无法完全通达于现在的世界。马克思认为抽象的理论离开具体的历史就毫无意义。同样,抽象的研究路径离开对现实世界的实际研究亦毫无意义。此外,从概念推演概念的概念哲学和从体系推演体系的体系哲学也是持续很久的先验研究结构。如有学者认为哲学概念和体系都是从已有哲学概念和体系中推演或整合出来的,“哲学是一种概念活动,是一种理性推理活动,这是西方哲学超越性或纯粹性所在,是哲学的魅力所在”。[12]哲学描述主要是对现实世界的理性描述,那种对概念或先验意识的“纯粹”探索和描述,绝不是什么“超越性魅力”,仅是研究者自由理性或思辨意识得以生存的一点理由,而这一点理由或“魅力”是以丧失整个现实世界为代价的。哲学真正的“超越性魅力”是融于现实世界并超越现实世界的魅力。还有学者痴迷于在既成哲学体系基础上和框架内构筑新的体系:“立足于哲学研究在当代中国既深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历史趋势与现实状态,从建立具有高度整合性的当代中国哲学的高度来考虑现有各分支哲学的对话的问题,使之能够真正超越具体学科的局限和狭隘眼界,促进各分支哲学的沟通与融合,建构起既有传统根基又有当代内涵,既有民族特色又有世界意义的当代中国哲学体系。”[13]应该说,当代中国哲学体系不是各种哲学的整合,而是描述现实世界的哲学体系。“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所有这些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14]如此,当下哲学研究需在理论上消除先在哲学观或先在哲学体系统领的哲学研究理念,弘扬现实世界主导的哲学研究方式,实实在在走进多维总体的现实世界。

二 从理论哲学研究范式向现实世界哲学研究范式转型

马克思的现实世界描述方法论必然导致现实世界研究对象视域论,即主张哲学研究的对象视域是现实世界。而先在哲学观统领的哲学研究必然要把哲学研究的对象视域或着力点放在寻找已有哲学观既成的哲学理念和结构上,必然导致过度的“理论哲学”研究倾向。如此,戒除这种先验结构统领的哲学研究,就必须从理论哲学研究范式向现实世界哲学研究范式转型。理论哲学研究范式之所以为范式,就在于它是在相当长的哲学研究过程中沉淀、凝结、活跃并被学界普遍接受的研究方式。这里说的“理论哲学研究范式”是指只研究既成的哲学理论或他人的哲学思想而不研究现实世界的研究生态。描述地看,理论哲学研究范式又可分为四个具体范式:一是“关于什么是哲学、怎样建构哲学体系”的元哲学研究,即从既成的概念和理论中寻找哲学观、哲学结构和体系的研究;二是总结哲学研究,即用先在的哲学观念解构、总结、梳理已有的哲学理论和思想;三是解释哲学研究,即用既成的哲学理论解释现实,或用既成的现实解释、说明既成的哲学理论;四是抽象研究方法论哲学,即专门从经典文本或经典作家的思想中寻找哲学发展、创新的经验、路径,指示哲学研究方向。这些哲学研究的特点就是以既成的或先在的哲学概念、理论、体系为价值轴心,不顾现实世界的本来面目。从理论哲学研究范式向现实世界哲学研究范式转型,实质是研究价值轴心的转向,即从以理论为价值轴心的哲学研究转向以现实世界为价值轴心的哲学研究,而不是只研究现实世界,不研究理论和文本,那样就犯了同只研究理论、不研究现实世界一样的单面性错误。理论哲学具有解释、传承、梳理已有哲学思想的重要价值,但若过度甚至只研究理论哲学,这就是价值轴心或价值取向偏离、背离了现实世界,就应该转向现实世界哲学研究。

下面简单描述一下学界存在的以理论哲学研究为价值轴心、把现实世界哲学研究边缘化的典型状况。其一,生活世界哲学研究不研究现实生活世界,而是只研究经典哲学家的生活世界理论或概念。其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不研究中国现实世界,而是专门研究经典作家中国化的理论、经验、路径以及中国化的概念辨析,甚至在学理上和学科建设上就人为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界定、限制在对经典作家中国化理论或既成的中国化成果的研究范围,这就排斥了普通哲学研究者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权利,也使得那些关于中国化的路径、经验的研究因为没有人有权利和资格按这些路径和经验去进行中国化的现实研究而失去研究的必要和意义。其三,研究大众化的哲学不研究大众,而是专门研究经典作家大众化的经验、路径以及大众化的概念辨析。其四,从现在国内一些重要的哲学类学术期刊、论著、课题以及学术会议看,几乎很少有直面现实世界的哲学研究。这里仅举一例。如细数2011年立项的17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就会看到90%以上的项目都是理论哲学研究,现实哲学研究课题只在10%左右,且大多是诸如乡村伦理、绿色发展动力机制、人民内部矛盾、文化全球化、文化软实力等具体现实问题层面的哲学应用研究,缺失对现实世界总体的研究,缺少具有现实世界观和方法论意蕴的现实世界哲学研究。这种立项结果是立项审批者和申报者的理论哲学研究旨趣和价值轴心的双重写照和反映。

那么,为什么会造成理论哲学研究过度、现实世界哲学研究不足这样一种价值轴心偏离的格局呢?原因很多,且一些原因也是众所周知的,这里仅说两个似乎还未被人们提及的原因。其一,现实世界哲学研究在理论上是一种“为之于未有”的行动,它不是研究僵死的文本,而是面对活生生的现实世界和现实的人,是以活的现实为参照系和对照物,它一方面解读现实,另一方面也被现实解读,这种双向的比对、交流、照看甚至对峙,就限制了理论哲学研究中研究者对历史文本的随机的理解和先在结构的翻版,也使得那种文本化解读的创意、创新不再轻易降临,它必须实实在在地回到事情本身,即按事物的本来面目认识事物,如此,它是开拓、开创、开启、开辟、开发性的较为艰难的研究行动。它没有理论的参照系,也没有曾经存在过的现实世界的参照系,而是直面一个丰富、陌生而亲历的世界,它最需要不怕失败的冒险精神,需要承受在圈子哲学之外的寂寞,需要拥有面对圈子内哲学时的淡定心态。而理论哲学研究是在事先给定的概念范式、经验资料的前提下进行,是“为之于已有”,是逻辑化、系统化以及缩略化和通俗化意义上的复述、介绍或建构,是较为容易、便捷和没有风险的众人皆可作为的“研究”,如此就导致了理论哲学研究盛行及对现实世界哲学研究的遮蔽状态。其二,资源型经济衍生资源型文化,进而衍生资源型研究。资源型经济就是不创造,主要依靠开发贩卖已有资源发财致富,如此而生的资源型文化亦是不创造新文化,主要靠研究、传布和贩卖已有的文化资源维持文化生态,如儒文化热、道家文化热、西方文化热等文化生存状态,而唯独没有创造文化热。如此而生的资源型哲学研究就是主要依靠研究已有的或既成的哲学思想资源维持研究生态,而不研究现实世界,这就造成了理论哲学研究过度的研究生态,或者说理论哲学研究范式就是资源型哲学研究范式。

哲学不能总是论证、解释、解构既成的经典或他人的思想,哲学研究要成为有难度和高度的现实世界哲学研究。如此,要循着马克思的现实世界哲学研究结构和方法,进行理论哲学研究范式向现实世界哲学研究范式的转向,这一转向的根本就是立足中国实际,走进生活世界、工作世界、文化世界等多重现实世界的总体,并在这种研究和描述中预示现实问题和事件,实现基础哲学研究与哲学应用研究的一体化。而实际上,这些现实世界哲学研究范式已经或正在现实中孕育和生成,这恰好是当今学界哲学研究的景气和活力所在。资源型经济要向创造型经济转型,与此相应,资源型文化要向创造型文化转型,资源型哲学研究(即理论哲学研究范式)要向创造型哲学研究(即现实世界主导的现实哲学研究范式)转型。如此,在各级项目申报中,哲学学科除了重视资源型哲学研究选题立项外,还要重视和增加一定数量的现实世界哲学选题立项。各种期刊特别是哲学专业类期刊,如《哲学研究》等,除了发表理论型或资源型哲学研究论文外,也要加大刊发现实世界哲学研究的论文的力度。

三 从现实问题情结向现实世界总体旨趣转型

从以理论研究为轴心的理论哲学研究向以现实世界为轴心的现实世界哲学研究转型,还要注意审视和戒除过度的“哲学要研究现实问题”的现实问题情结。理论哲学研究向现实世界哲学研究转型,是向现实世界总体视域的转向,而不是转向具体现实问题或事件。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不只是研究经典作家的思想和文本,也不只是研究某个或某些现实问题乃至重大问题的哲学应用研究,更不是脱离中国实际抽象地探求世界的一般意义,其本质是立足中国实际研究现实世界总体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如毛泽东的实践哲学和矛盾哲学研究、邓小平的社会历史观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要有世界向度、现实向度,更要有现实世界总体向度。与其说哲学要研究现实问题,不如说哲学要研究现实世界。这里“现实世界哲学”用语有别于研究现实问题的“现实哲学”一词。

马克思哲学的现实世界描述方法论和视域论都强调现实世界的总体性,即哲学是世界观,哲学研究现实世界是研究现实世界的总体意义结构,而不是某个或某些现实问题或具体问题。哲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现实的总体的人,即人的生活世界,现实世界是人的世界。“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 [15]“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6]哲学研究以现实的总体的人为出发点,必然会进一步深入这个现实总体的核心,即实践活动。“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17]“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和“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就是实践的世界总体意义,而生产实践或劳动的主体化、实体化、现实化就是人的工作实践或工作世界。如此,哲学研究以实践为核心还要主体化、实体化为以工作世界为核心。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和《资本论》既是从社会世界层面研究现实的生产实践总体,又是从主体层面描述现实的工作世界总体。“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8]这些都表明马克思哲学具有强烈的现实世界总体境界意蕴。在马克思看来,缺失对现实世界总体和结构的哲学研究,就会导致把历史看成“脱离现实生活和生产”、脱离“日常生活世界”的东西,是“处于世界之外和超乎世界之上的东西”,就会“只能在历史上看到政治历史事件”和“一般的理论斗争”,从而导致“虚幻”或“妄想”式的研究。[19]马克思特别强调哲学研究是“完整地描述事物(因而也能够描述事物的这些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 [20]“只要描绘出这个能动的生活过程,历史就不再像那些本身还是抽象的经验论者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些僵死的事实的汇集,也不再像唯心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是想象的主体的想象活动。”[21]哲学研究是对现实生活过程总体的研究,是为事件、事实、现实问题或其他理论研究提供现实生活和实践的基础和前提,离开现实世界总体性孤立研究事件或用既成的概念解释、推演事件,就会割断、遮蔽事件或问题的现实总体性结构。马克思哲学本身也不是从某个或某些重大事件或现实问题开始,而恰好是从日常生活中的吃、穿、住、行开始,描述现实世界的总体意义结构。

德里达强调“没有事件就没有历史和未来”,[22]詹明信则呼吁哲学应该回归到当前“事件”本身,成为“事件哲学”。[23]而哲学只可以在总体的意义上抵达每一个事件、问题,但不能穷尽它们的全部意义。如此,后现代的“事件哲学”只能沦为对某个或某些事件、问题的文学叙事、诗歌道白,而非现实世界总体的哲学描述。受国外学界特别是后现代哲学把哲学研究事件化、碎片化的影响以及功利主义的利益驱动,国内学界形成了一种把哲学研究事件化、具体问题化的哲学研究观和研究倾向。如有学者认为,马克思哲学新世界观的现实向度就是研究现实问题或重大事件。[24]在国内学界,这种事件或现实问题研究情结几乎是一个深入每个研究者内心的研究情结,是一个恒久的思维定式,看上去似乎是一个不该有任何瑕疵、不该被任何人质疑的固化的研究范式。而以马克思哲学研究观审视,事件或现实问题研究情结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情结,在一定程度上是对马克思现实世界哲学研究观的误读;作为一个自然而然的情结,则是一种对哲学的世界观本蕴缺乏自觉,试图靠哲学解决经济社会具体问题的功利主义哲学研究观。马克思的现实世界哲学研究观认为,现实世界哲学研究既不是孤立地研究现实问题,也不是离开现实生活抽象地研究现实世界的一般意义结构,而是融合一定的时代境遇研究多重现实世界的总体。“现实问题”“重大事件”乃至“重大现实问题”都是一定领域的具体问题,主要是具体学科研究,如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社会学立项课题紧扣“十二五”规划选题取向,重点资助事关我国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研究内容基本覆盖了社会学各专业领域。哲学是世界观,是现实世界总体意义结构的研究,哲学研究的现实问题情结实际是把哲学研究同社会学等具体学科的研究混同了。

纵观国内学界的哲学研究,虽然研究者一直在接续“哲学要研究现实问题”这个话题,但始终没有出现一个研究重大事件和现实问题的哲学,倒是涌现出一些研究现实世界总体性的哲学,如一些研究生活世界、工作世界、社会世界、文化世界的现实哲学,这些恰好是当下哲学的景气所在。重大事件和问题不过是存在总体中的一个事件或问题,哲学对现实世界总体的研究,内含和预示了对事件或问题的研究。哲学要学会从现实世界研究中预示重大事件或重大问题,而不是等重大事件和问题出来了再研究,那就有些晚了。哲学研究的现实问题情结实质就是用具体问题或事件研究代替现实世界总体研究,这与国外学界特别是后现代的去总体化、把哲学研究事件化和碎片化的倾向是同一逻辑,既不能抵达现实世界总体性,也不能进入现实事件或问题的总体性,都无法回到事情本身,无法抓住人这个根本。这些研究往往是出于这样一个幼稚的思维,即认为总体性的哲学不解决实际问题,没有实用价值,而研究具体问题或事件才有应用价值。这种把哲学完全功利化、工具化的急功近利的哲学研究,不可能抵达哲学的境界,而哲学的境界就是哲学的世界境界,就是哲学的现实世界总体境界。哲学研究现实世界的总体不是不研究具体事件和重大问题,而是在全体的具体(即总体)中研究具体事件或重大问题。哲学要从单向度地过度研究重大事件和现实问题的情结中解脱出来,走进现实世界的总体意义,实现对具体问题和事件的超越。哲学可以在现实世界总体意义上抵达每一片叶子,但不能穷尽其全部意义。把哲学具体化、问题化,除了具有功利主义的诉求外,还具有后现代哲学乌托邦色彩。因此,哲学研究者要增强研究现实世界总体的自觉、能力。而从哲学研究机制看,课题申报立项、社科优秀成果评奖以及期刊论文发表都要加大对现实世界总体哲学研究的支持力度。

四 从经济本位、个人本位向大众本位转型

马克思哲学研究观的目的论同其研究方法论、视域论一样,总是特别顾及哲学对实践应用者的价值意义。“世界的哲学化同时也就是哲学的世界化。”[25]马克思所说的哲学现实化或世界化有两个内涵:一个是对研究者来说,就是通过描述现实世界使哲学成为现实世界哲学;二是对哲学应用者来说,就是用现实世界哲学思维方式或精神力量去改变现实世界。哲学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为大众提供精神力量,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要改变世界就要靠人民大众,就要给大众提供改变的精神力量,这些精神力量驱动大众改变世界的同时也改变自己的命运,并获得自由和发展。马克思批判地指出,那些经营绝对精神的哲学研究者,当黑格尔哲学瓦解的时候,靠抱着黑格尔绝对精神的残片保持自己的哲学地位、维护自己的利益。[26]马克思认为,哲学研究的目的是让哲学成为“无产阶级的头脑”,成为人民大众解放自己获得自由的精神力量。[27]马克思极力想跳出“圈子里的哲学”,特别注重在民间特别是工人阶级中传播自己的思想。“我们决不想把新的科学成就写成厚厚的书,只向‘学术’界吐露。正相反,我们两人(马克思和恩格斯——笔者注)已经深入到政治运动中;我们已经在知识分子中间,特别在德国西部的知识分子中间获得一些人的拥护,并且同有组织的无产阶级建立了广泛联系。”[28]马克思哲学研究观的这种大众主体目的论,也呼应了费尔巴哈所说的“真正的哲学不是创作书而是创作人”。[29]

哲学要研究人,而“人就是人的生活和工作世界,研究人就要研究人怎样生活和工作”。[30]现实世界是人的存在世界,是生活世界的总体,而大众是生活和工作世界的主体,如此,马克思的现实世界哲学研究观必然导致大众本位的哲学研究目的论,即哲学研究现实世界要以人为本,要为大众提供生活世界、工作世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为大众提供存在总体的世界境界。哲学也要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但这种研究必须为大众所掌握、所实践,否则就会被束之高阁成为无效的研究。而哲学要为大众所掌握就必须研究大众,研究大众的生活、生产和工作世界,这应是哲学大众化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本意所在。“哲学工作者不能仅仅在书斋里自食其果了(当然,纯学术研究也是必要的),哲学工作者的责任在于以哲学的方式走进我们的时代和现实生活,为当代中国的发展提供核心理念。”[31]可以说,哲学研究最根本的转向或最高价值归宿是转向大众主体的现实生活世界、工作世界。但在实际的哲学研究中表现为诸多经济本位和个人本位的研究状态。

细看各种级别的哲学研究课题立项文件,一般都要求申报和立项国家急需或政府需要以及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课题,唯独忽略了“大众主体急需”这一规定或诉求。这就在研究管理机制上淡化了哲学对大众主体本身的研究,从而偏离了哲学要研究大众、服务大众的马克思哲学研究目的观。一些国家急需或政府需要的课题固然要研究,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固然要研究,但不能因此而漠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大众主体。哲学更应该研究大众,为大众积聚精神能量或打造“精神武器”,成为大众的“头脑”。如此,哲学研究目的问题也是一个比“什么是哲学的元问题”更加元问题的元问题。哲学研究谁,谁就关注哲学;哲学替谁说话,谁就推崇哲学。哲学有多少大众,就有多少现实存在。而大众一般不太关心什么是哲学的元问题,因此,马克思哲学也不太关心什么是哲学的元问题;大众更关心哲学里有多少他们的存在和他们的现实世界。背离大众目的的研究,除了经济本位、政府本位研究外,还有个人本位研究。如有些哲学研究就是研究者个人纯粹的思辨乐趣;有些研究是为了获取个人功利,如一些课题申报者就是以拿到课题和经费为根本,以符合评委口味为根本,几乎不考虑大众主体的需要,甚至也不考虑经济社会的真实需要;一些圈子里的哲学研究,以维护自己圈子的利益和地位为根本。哲学研究一旦脱离大众,就必然脱离现实生活世界和工作世界,结果必沦为民众不需要、国家也不需要的无效研究。如此,在各级项目申报中,哲学学科的课题指南除了强调选题要符合经济社会和国家需要外,还要强调选题要符合大众需要、要研究大众主体并增加这方面的立项课题数量。各种期刊除了发表理论型或资源型哲学研究论文外,也要加大刊发研究大众主体、研究大众生活世界和工作世界的哲学论文的力度。

马克思曾用现实世界哲学研究打断“独立哲学”话题,跳出哲学的圈子并使其失去生存环境,而实际上真正打断“独立哲学”话题、焚毁“哲学圈子”的是大众主体对这种哲学的弃绝。但“独立哲学”似乎很难彻底消失,总是在不同时代延续。那种哲学研究者的概念思辨乐趣、自我意识化的张扬,以及那种在一定哲学研究圈子里引经据典的缜密和荣光,或许是它得以自我延续的理由,但这一点点理由使它丧失了在整个现实世界中存在和延续的理由。经济本位、个人本位的哲学研究实际上是不顾现实世界总体性和大众主体的“独立哲学”,哲学研究要向大众本位的现实世界哲学研究转型,否则,即使不被现实世界哲学研究打断,也会因为丧失生存环境而被大众弃绝,这是一个哲学研究者和实践应用者的双向选择过程。

第二节 马克思的生活世界总体观——文化世界的生活世界总体意蕴[32]

马克思首先把人、人的历史视为生活世界及其过程,进而又把人的生活世界及其历史视为文化世界及其过程,从而确立了文化世界的生活世界总体意蕴。而学界对马克思的生活世界观虽有诸多论说,虽有文化世界视域,但尚未触及生活世界总体性的意义结构内核以及生活世界境界特别是工作世界境界价值旨归。马克思哲学的价值旨归不是探寻世界是什么的世界观,而是基于世界观指向世界应该是什么的世界境界,指向改变世界的世界境界,即主体化生活世界或生活世界共同体境界。

马克思的新世界观首先是生活世界总体观,其价值旨归是生活世界境界观,即以工作世界共同体为核心价值的生活世界共同体观。它将本体论消融于生活世界总体论,终结了主客二元分离的思维方式,深度影响了现代哲学的生活世界转向;它将哲学的世界观意蕴拓展到世界境界层次,使哲学不仅是解释世界的世界观哲学,更是改变世界的世界境界哲学。它对于现代人戒除物化、异化等单面生态以及权力中心和资本至上逻辑,追寻存在总体的生活世界境界具有现世的导向意义,也为中国梦的生活世界和工作世界境界奠定了世界观和世界境界哲学基础。

一 马克思的新世界观首先是生活世界总体观

新世界观有强烈的世界意识和世界关怀,马克思认为,在消灭了异化和对抗的未来生活世界,作为新世界观的哲学,不同于其他旧世界观的哲学体系,它正在“变成面对世界的一般哲学,变成当代世界的哲学。各种外部表现证明,哲学正获得这样的意义,哲学正变成文化的活的灵魂,哲学正在世界化,而世界正在哲学化”。[33]哲学必须具有世界的总体性,即必须是世界观,否则就不是哲学。这也正如海德格尔所言:“阐明世界概念是哲学的中心任务。”[34]如此,哲学的首要问题就不在于是不是世界观的问题,而在于是什么样的世界观,旧哲学(指古代和近代哲学)世界观把世界还原成本体或中心,是本体论或中心论的世界观;新世界观把世界恢复成生活世界的原样,是非本体论的生活世界总体观。这一点从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出发点和“全部问题”理论可以得到确证。

新世界观把现实世界视为生活世界,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逻辑前提,显摆新世界观首先是生活世界总体观。马克思在被恩格斯奉为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35]“对对象、现实、事物、感性世界的理解”就是对现实、现实世界的理解问题。《提纲》第一段话开宗明义地讲世界观问题,并十分清晰地表达了马克思哲学新世界观与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世界观在现实世界观点上的根本分歧。旧哲学世界观是本体论思维,唯物主义世界观把现实世界理解成客体本体的世界,将主体、生活世界消解在客体世界中;唯心主义世界观把现实世界理解成精神本体的主体世界,将客体、生活世界消解在精神世界中。新世界观首先是从“人的活动”方面去理解,即把现实世界当成主体化生活世界去理解,人的生命活动的世界就是主体化生活世界。“人就是人的实际生活过程”,“没有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就是指没有把现实世界当作主体化生活世界去理解。关于这一点,马克思在后来批判费尔巴哈抽象人本主义世界观时又有一个十分清晰的表达:“就形式讲,他是实在论的,他把人作为出发点;但是,关于这个人生活的世界却根本没有讲到,因而这个人始终是在宗教哲学中出现的那种抽象的人。”费尔巴哈以人为本的世界观、现实观脱离生活世界,是抽象人本主义,马克思这里明确提出的“生活世界”概念和对费尔巴哈的批判与《提纲》中“人的活动世界”概念和对费尔巴哈的批判是一致的。新世界观首先是生活世界观,首先是生活世界总体论,其次才是从实践方面去理解的实践论,“当作实践去理解”,即进一步把现实生活世界的本质理解为实践或实践生活,这与《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认为新世界观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人的现实生活过程”,进而深入实践本质是一致的。生活世界总体观是对现实世界作总体生活世界的理解,实践论是对现实世界作实践生活本质的理解,从总体生活世界到实践生活世界是新世界观对现实世界作生活世界理解的深化和递进的过程,这个深化过程既符合历史又合乎逻辑。实践是与认识、精神、意识活动相对而生的范畴,实践特别是物质生产实践是生活世界最为深厚的根基,但不具有生活世界的完整性、全面性、丰富性和普遍性,不具有生活世界那样的总体性。生活世界不仅具有实践的规定性,而且包容了情感、思想、想象、梦想、幻想甚至潜意识等所有精神生活世界。如果把生活世界等同于实践活动,那么许多精神生活、心理活动以及梦想世界境界就被从生活世界中剔除了。特别是在思想匮乏、精神失落、物欲横流或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当今社会,更应该追寻生活境界的精神向度、精神价值和精神文化归属,更应该有生活世界的总体性思维,更不能把生活就归结为本质的实践活动。“我思故我在”,人是物质动物也是思想动物,是实践活动者也是精神生活者。学界在解读《提纲》第一段话时往往忽略了“人的活动”一语,一下就跳到“没有当作实践去理解”这句话,进而把后面的主体一词也只是理解成实践主体,而不是马克思理解的内含了实践的生活主体。这是因为对作为生活世界总体性的主体或主体的生活世界总体性缺乏理解和把握,也正是如此,这段话总是被解构成马克思的实践观或实践本体论的经典表述,而遗漏了马克思新世界观对现实世界作生活世界总体性的理解和归结,这就遗漏了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出发点和逻辑起点是生活世界总体性,从而也遗漏了马克思实践观的逻辑前提是生活世界总体论。这种遗漏可谓历史性的疏忽或失误,因为迄今为止,关于《提纲》开篇这段话,学界还只是集中于实践论或实践本体论的解读,而对其进行主体化生活世界总体观的解读尚未存在或凸显。也正是如此,这段话的生活世界总体观内蕴也就不得而知了。这段话能作为《提纲》的开篇语不是偶然的,实际上,它是马克思新世界观也是整个马克思哲学的开篇,哲学首先是世界观,马克思哲学首先是生活世界总体观,其次才是生活世界的展开——实践本质论、主体论、社会历史观等。《提纲》的全部内容实际上就是循着这个逻辑展开的。总之,这段话具有强烈的世界观自觉,这种世界观自觉又具有强烈的生活世界总体观自觉,也正是因为这种世界观的强烈自觉,恩格斯才奉《提纲》为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它从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出发点和逻辑起点上明晰了马克思哲学的生活世界总体观本蕴。

二 马克思生活世界总体观的核心是生活世界境界观

哲学仅仅是世界观还远远不够,还要有世界境界。与其说哲学是世界观,不如说哲学是世界境界。马克思生活世界总体观的核心或价值旨归是生活世界境界观。世界观指向世界是什么的问题,世界境界指向人的价值世界样式,即追寻什么样的世界。马克思新世界观在明确了自己的出发点和逻辑前提是生活世界总体的同时,又把哲学的“全部问题”归结为改变世界的总体性问题,又把这一总体性问题归结为生活世界总体性的建构问题,即追求什么样的生活世界境界的问题,将本体论和中心论消解于生活世界总体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36]对于新世界观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37]旧哲学世界观的问题是只“解释世界”,这个被解释的世界就不具有改变世界的生活、实践的意义,人的生活被摆置在世界之外,被湮没和消解在世界中,这个世界就是不完整的世界,只是一个从客体方面被解释或理解的世界或者是从主体精神层面被虚构、歪曲或抽象化的世界,是一个非生活世界的世界,不具有世界的总体性。由此造成旧世界观不是世界总体论思维,更不是生活世界总体论思维,而是重视本体决定或中心控制的本体论或中心论思维。新世界观强调“改变世界”,改变本身就是人的生活,是创造生活的意义,或者是把世界的意义融入生活,把生活的意义给予世界;世界被纳入生活之中和被赋予生活的意义,生活从世界中凸显出来,使世界成为生活世界。人只有在改造自然对象的活动中“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38]改变着的世界就是生活世界,它融入主体、客体、人、自然、社会的全部存在,是一个主体造化的总体世界,即主体化生活世界总体。新世界观的全部问题都是“改变世界”,“使现存世界革命化”,这样就把哲学世界观的全部问题归结为世界总体性问题,归结为生活世界的总体性问题,归结为主体化生活世界的建构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是世界的本体问题,是世界是什么的世界观问题;哲学“全部问题”是世界的总体性问题,即以什么为总体的问题,是世界应该是什么或人追寻什么样的世界的世界境界问题。马克思新世界观提出哲学世界观的“全部问题”或总体问题,是对哲学世界观问题的一个重大拓展、发展。新世界观不仅要解决哲学基本问题,还要解决世界总体性问题,不仅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世界观问题,还要基于世界观解决世界应该是什么的世界境界问题,而且从新世界观的出发点和逻辑前提是现实生活世界这一点看,“基本问题”和“总体性问题”(即世界观与世界境界问题)是哲学世界观的一体化问题,即总体性问题解决不好,不能立足于生活世界总体性,就不能解决好哲学基本问题。在马克思看来,“一切深奥的哲学问题”,诸如“实体与自我意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以及“高深莫测的创造物”(即本体)问题,只有在生活世界、实践活动特别是现实“工业和商业”世界中才能得到说明,才能被理解并获得和解和意义。[39]只有在生活世界总体中才能消除主体与客体、物质与意识、人与世界二元对立的思维和存在,并抵达主体化生活世界境界。

哲学的全部问题或世界观的价值旨归是改变世界的世界境界问题,这一点可从海德格尔哲学的世界境界观得到佐证。如前所述,海德格尔把阐明世界概念作为哲学的中心任务,那么,他是怎样阐明世界的呢?他认为人在世界中存在就是立足现实世界追寻存在总体的世界境界。海德格尔还把“在世界之中存在”理解为“超越”(Transzendenz): “我们把此在本身所进行超越的何所往称为世界,现在并且把超越规定为‘在世界之中存在’。世界乃是超越的统一结构,作为超越所包含的东西,世界概念被叫作一个先验的概念。”[40]在海德格尔看来,超越不是此在摆脱世界而超然独立,而是“在世界之中存在”,即追寻一个超越性的、先验的整体结构,即世界境界。这里,“世界作为一个先验概念”就是强调存在作为一种“何所往”的世界境界,它既是立足于现实世界(即在“世界中存在”),又是超越现实世界的引领人们前往的精神梦想世界。这里的先验性指的是世界境界作为一个超越概念对未来世界的先在性、梦想性,是存在的一种超前性、趋向性或预见性,是潜在的现实世界,而不是纯粹的先验意识,因为它以“在世界中存在”为前提和境遇。这就使“何所往”的世界境界获得了此在的现实世界和潜在的未来的现实世界的双重世界总体性意蕴。

三 生活世界总体性的意义结构

马克思在《提纲》里确立了新世界观的生活世界出发点(即生活世界总体性)这一“全部问题”之后,又在《形态》等著作中解构了生活世界的总体性意义结构,强调总体相对“本体”“中心”“部分”的优越性。新世界观把世界观归结为生活世界观,又进一步把生活世界观归结为生活世界总体观,具体解构了生活世界总体性的意义结构,即主体化生活世界的意义结构。

第一,世界意义的总体性。所谓世界意义的总体性,即生活世界的世界性,即生活世界是内含了人、自然、社会等世界一切存在要素、关系和意义的总体,包容了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社会生活与个人生活、实践生活与认识生活、感性生活与理性生活的总体。其中实践、物质生活处在本质或核心层次。马克思新世界观解释了人、人的存在、历史、自然、意识的生活世界意义。“人就是人的世界”,[41]人就是人的实际生活过程,“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 [42]人的本质就是现实生活世界中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历史是由人的劳动创造的,而“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 [43]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人的生活的物质条件,“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44]意识的意义源于生活世界,“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45]生活世界是内含了世界各个要素的生命活动的总体世界,而不是世界的一部分或一个要素。我们仰望天空,天空就有了生活世界的意蕴;我们触摸大地,大地就有了生活世界的内涵。没有生活,地球、星体、宇宙依然客观存在,但不具有生活世界的总体性。生活世界不是现实世界的一部分,而是现实世界的总体,世界观的总体性就是生活世界的总体性。当代哲学家海德格尔对这一点也深有自觉,认为存在就是人的生活世界,人和世界的关系不是像水在杯子里或衣服在衣柜里那样,而是“融身”在世界之中,“依寓”在世界之中,繁忙在世界之中,生活在世界之中,生活世界是人与自然的统一。[46]由此,“世界观也意味着甚至首先意味着生活观”。[47]马克思“新世界观所理解的‘世界’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所生成的世界”。[48]新世界观的最大现实意蕴或最强烈的现实性向度和归属,就是消解了各种高深莫测的哲学问题的现实生活世界。

第二,生成意义的总体性。马克思承认物质的“先在性”,坚持物质的本体性,但不是本体决定论;主张物质生活和实践的根基性、核心性或决定性,但不是中心决定论。他认为本体、中心只有在生活世界总体中才有意义,认为总体的意义高于本体、中心和局部意义,并具有本体、中心和单个个体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本体论强调本体的生成与创造意义,中心论强调中心的决定与控制意义,而总体论则强调总体的优越性和生成意义,这个总体就是主体化生活世界,其本质是人与人、自然和社会的共同体关系。“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49]同时又强调总体与本体、中心和个体的共生性,认为生活世界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基本存在矛盾运动的过程,或者是“个人的历史过程”。个体不是绝对地服从、追随和受制于总体,面对靠资本逻辑和利润价值生成的充满异化和对抗的社会“虚假共同体”,个体甚至处在边缘的穷困卑微的无产者个体可以改造或消灭这个共同体总体,建立新的生活共同体,即未来社会的“真实共同体”。[50]这个生活共同体不再与个体相分离,即共同体总体的意义就是个体的意义。总体的优越性和生成意义就是个体的优越性和生成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消亡、失落的是一些本体、中心和个体,而生活世界的总体性却成为一个不死的幽灵,潜入未来共同体的生活世界。或许正是因此,德里达说,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的遗产,我们就没有未来。而马克思留给我们最大的遗产就是生活世界总体论,留给我们最灿烂的未来就是主体化的生活世界共同体境界。

第三,个体意义的总体性。新世界观坚持生成意义的总体性,强调总体意义生成性和优越性,同时也内含了个体意义的生成性和优越性。个体意义的总体性有三个含义。一是个体是多元、多维个体意义的总和,而不只是作为某个本体、中心的决定者或唯一者,而本体论或决定论的个体只是某个本体或中心,其他个体的意义都被消解于这种单面的个体。二是个体总体(即共同体总体)如果不再是个体的本质,个体就可联合起来批判改造或消灭它,建立新的共同体总体。在由无产者建立的“真实共同体”中,“各个人都是作为个人参加的。它是各个人的这样一种联合(自然是以当时发达的生产力为前提的),这种联合把个人的自由发展和运动的条件置于他们的控制之下”。[51]“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52]“符合现实生活的考察方法”就是“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53]即社会、生活世界的总体意义实际上是由个体的生活产生的。三是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总体存在,而不是单面的异化存在。在主体化的共同体生活世界,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54]由此,新世界观实际上是用总体性方法和意义剥夺了某个本体或中心个体的绝对至上的生成与统治意义,又把总体的意义还给了多元个体。如此,新世界观的总体意义的优越性和生成性,实际上是相对某个本体、中心和单个个体的优越性和生成性,是多元个体相对一元个体、个体总体相对单个个体的优越性和生成性,总体意义就是个体意义的总体性。由此,后现代主义的去总体化、去中心化、去本质化、去主体化等对生活世界的现代文化体系的批判,并不适用于马克思的生活世界总体性理论,而且马克思在后现代主义之前就描述了异化的“虚假共同体”的无主体、无本质的碎片状态,特别是还描绘了这个生活世界中的去总体化、去中心化的现实运动,并建构了未来生活世界共同体的个体化、个性化、差异化的总体化生活理想、梦想,即主体化生活世界境界。

第四,结构意义的总体性。所谓结构意义的总体性,即生活世界结构的意义是结构总体生成的。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把对生活世界结构的认识视为自己研究工作的总结果:“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55]马克思所确立的生活世界的社会结构的意义——包括过程动态意义、矛盾动力意义、生产的物质意义、政治法律与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意义等,是结构总体或结构要素的共生过程,而非由某个本体或中心单面决定。生产力虽是最终决定者,但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也都是生活世界意义的生成者,既生成自身的意义,又产生他者和总体的意义。生产力的劳动者主体与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生产关系的所有制基础与交往关系和分配关系、上层建筑的政治核心与各种意识形态,都在互动互为中生成与幻灭。阿尔都塞把生活世界看作一个动态的结构总体,就是在这个意义上理解马克思哲学的总体性概念的:“黑格尔主义的总体性认为有一个主要的本质存在于复杂的外表背后……因此,这是一个有中心的结构。然而,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在这方面从不与构成它的因素相分离,因为每一个因素都是其他因素存在的条件;因此它没有中心……它是一个无中心结构。”[56]西方马克思主义把总体性方法视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并把马克思主义归结为社会总体性或实践总体性理论,看到了结构意义的总体性,看到了马克思无中心主义的结构总体性,这不失为真知灼见。但它把马克思主义说成无中心的结构,这就消解了生产力、物质生产这个中心,马克思主义不是任何形式的中心主义,但诉诸一定形式的结构、本质、中心、核心、基础等人和社会的深层存在。

生活世界结构意义的总体性是社会生活结构的总体性和日常生活或个体生活结构的总体性的统一,它既是社会结构又是各个个体的生活结构,每个个体的生活结构都是由一定的个体生产力、个体生产关系和思想、政治、文化关系构成;它不单是社会生活的总体结构,也不单是某个个体或某些个体的生活结构,而是每个个体(即所有个体)的生活结构,也是所有共同体的生活世界结构。

第五,本质意义的总体性。在马克思看来,人就是人的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是生活世界的总体意义,生活世界总体的本质是主体化生活世界,即人与人、自然和社会的共同体关系,其本质和基础是共同创造、平等占有、公平享受的生产活动共同体,而生产共同体的实体化、具体化、主体化就是工作世界共同体。自由、快乐、幸福、公平、正义以及人的创造性的意义都源于这种生活共同体特别是生产、工作共同体并在其中实现。因此,这一本质意义亦是人、自然、社会的总体生成,是总体的意义,而非某个本体、中心或个体的意义。这就超越了本体论和中心论把本质理解为某个本体或中心意义的单面本质意义。

四 马克思生活世界总体观的现代价值

马克思新世界观的生活世界总体观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其一,马克思的生活世界总体观否定和扬弃了本体论和中心论哲学。马克思把现实世界视为人的生活世界的总体,描述了生活世界总体性,即生活世界的世界意义、生成意义、个体意义、结构意义、本质意义的总体性。马克思的生活世界观是生活世界总体观,是关于生活世界总体性意义结构的理论体系。这种生活世界总体观作为一种新世界观,其革命意义在于用生活世界总体性思维方法,消解、超越了哲学世界观历史上的本体论和中心论二元分立的世界观思维惯性,并深度和广泛影响了现当代哲学世界观的生活世界转向或回归。其二,马克思哲学不只是世界观,更是世界境界哲学,马克思哲学是最讲究改变世界的世界境界哲学。马克思的生活世界总体观的价值旨归在于改变世界,它把改变世界并为民众确立存在总体的生活世界境界作为哲学的最高、最根本的世界境界,这就把哲学的意蕴从只解释世界是什么的解释哲学的世界观哲学拓展到基于世界观探究人的世界境界的世界境界哲学的更高层次。其三,马克思生活世界总体观的哲学品质是现实世界哲学。可以说,马克思最关怀人的生活世界,即主体化的生活世界,特别是深入生活世界的工作世界核心,特别是深入劳动阶级、平民阶级的生活世界和工作世界之中,为民众确立了共创、共享的生活共同体特别是工作共同体的世界境界。这就引导当今哲学研究要面向现实世界,要从文本主导的理论哲学研究范式转向现实世界主导的现实世界哲学研究范式,研究人民大众的生活世界和工作世界,并为民众确立生命存在的总体世界境界,即为民立言、立命,为民创世,为民筑梦。其四,当今中国,各种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和生活理想相互交融,特别是面对一些生活世界的沉沦、困窘、迷茫和失落状态以及工作世界的冲突倾向,马克思生活世界总体观的主体化生活世界境界和生活共同体核心价值取向,对于马克思哲学在当今中国的生活化特别是中国梦的生活世界境界的研究有启示性和引导性。

马克思新世界观的生活世界总体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现代人的生活具有总体和本质的导向意义。其一,马克思的生活世界总体观引导当代人追寻生活世界的总体性意义,戒除资本化、物化、异化等单面生态以及权力中心和资本至上逻辑。其二,“哲学的境界就是哲学的世界境界,就是哲学的现实世界总体境界。”[57]马克思的生活世界总体观对现存生活世界的批判、否定精神和对未来生活世界共同体的造化精神是其基本精神。生活世界总体观就是主体化生活世界观,马克思对异化的生活世界的批判,对生活世界共同体的建构,就是对非主体化或客体化的生活世界的批判与对主体化的自由平等的和谐生活共同体境界的建构。马克思的生活世界境界观给人提供了一个存在总体的目标和梦想世界,即主体化生活世界境界,为人们确立了生活世界共同体特别是工作世界共同体的核心价值取向,激励人们改变世界、变革社会,创造平等、公正的生活和工作世界。其三,梦想及其实现靠工作创造,工作创造的本质是工作世界共同体的实践。马克思的生活世界总体观在异化生活世界境遇下建构起的生活世界共同体境界就是生活世界的梦想世界境界,为中国梦对生活世界境界的追寻和践行提供了世界观与方法论导向,即中国梦不仅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世界的梦想与践行,更是总体的生活世界特别是工作世界的梦想与践行,而自由全面发展的主体化生活世界特别是工作世界共同体是其最高、最根本的世界境界和核心价值取向。

第三节 从生活世界到工作世界:许茨现象学的文化世界走向[58]

许茨把现实(现象)世界视为一个文化世界,又把文化世界的总体视为生活世界,进而又把工作世界视为生活世界的核心。这一进展有其内在的思想运行逻辑,也有其外在的文本表征。其还原方法、意义理论、主体间性理论、意向性理论都建立在工作世界基础上,这就在意识哲学的意义上构成了一个走向工作世界的文化世界理论体系,这是肇始于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现象学的一种新进展,也是当代文化世界哲学的一个新走向。

阿尔弗雷德·许茨作为现象学哲学家特别是现象学社会学的创始人,其思想日益受到国内外学界的关注,国外每年都产出相当数量研究许茨的文章或论著,研究的领域主要包括许茨的现象学哲学基础、社会现象学、比较现象学以及应用现象学等方面,唯独缺少对许茨现象学的工作世界向度的独立性研究。这似乎有些不可思议,究其原因,或许是一个先验结构的原因,是受了许茨的学生纳塔森的影响。纳塔森作为许茨的得意弟子,许茨委以他出版《许茨文集》的重任,他曾在《社会实在问题》的序言里评论许茨的思想,认为许茨理论的主导线索或主题是日常生活世界的意义结构,目标是建立世俗哲学,独特贡献是现象学哲学与社会实在概念的独特结合,而理解主体间性问题是理解社会实在的关键线索。这为我们把握许茨思想提供了帮助,但是,他没有提到工作世界这一重要思想,他在评论中几乎提到了许茨理论中所有的重要概念,唯独没有提到“工作世界”这个词。这或许是一个疏忽,或许是一个有意的回避,如许茨在1945年发表的《论多重实在》一文明确指出工作世界是最高社会实在并构成生活世界的核心,而纳塔森却说许茨认为日常生活是最高实在。疏忽和回避都不可确定,而有一点似乎可以确定,即只有牢固持有马克思实践哲学思想的人才有可能从工作实践的价值意义上理解许茨的工作世界理论及其价值所在,才会对它有理论旨趣。如此,西方意识形态语境下的学者、研究者对许茨现象学的工作世界向度的疏忽、回避与熟视无睹似乎就有了较为确定的理由。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许茨是个银行职员、非主流的业余哲学家,虽然死后受到广泛关注,但受关注较晚,非主流哲学家总是要受到主流哲学家的冷遇。一些主流哲学家虽也研究他的思想,但真正研究的主要是一些学术论文,而且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世界范式也容易造成研究者的思维定式并抑制新范式的生成。

受国外研究视域和观点的影响,国内有学者对许茨的生活世界现象学理论及其对胡塞尔生活世界理论的继承与改造关系做了较为充分的研究,[59]但国内学界没有关于许茨现象学的工作世界向度的独立研究,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了国外先验研究结构的影响。通过对许茨思想历程及生活世界理论内核的进一步探究,发现许茨的主体间性理论、意义理论以及这些理论所使用的方法,都建立在工作世界基础上,其生活世界或文化世界理论呈现从生活世界到工作世界的进展和走向。

一 许茨现象学的工作世界旨趣的生成

许茨现象学的工作世界旨趣有其内在的思想进程逻辑和外在的文本表征。

受韦伯、柏格森、詹姆斯特别是胡塞尔等人思想的激发,许茨的现象学理论呈现一个从生活世界走向工作世界、从一般的社会行动或个人行动走向实体的工作行动或工作世界的进程。另外,许茨的工作世界理论也留有马克思实践哲学影响的深痕明迹,这一点将在文中其他部分加以论证。

许茨1918年入维也纳大学攻读法学、经济学和社会科学,在听了韦伯的学术讲座后,其对社会科学产生浓厚兴趣,开始关注韦伯的思想,毕业后成为一名银行职员,用业余时间研究哲学和社会学,感到韦伯的理论缺乏科学基础。韦伯认为社会学就是解释、理解社会行动意义的科学,而行动的意义是主观意识赋予的。许茨认为韦伯的理论主要建立在主观性的纯粹意识构造基础上,没有解决主观如何赋予行动意义的问题,需要重新考察行动的意义来源或构成。可见,许茨最初的理论旨趣就定位在具有深厚的工作行动意蕴的社会行动的意义问题上。在1945年《论多重实在》一文中,许茨认为“社会行动包含沟通,任何一种沟通都必须建立在工作活动的基础上……各种姿态、言语、文字书写等等,都建立在各种身体运动基础上。”[60]“它(生活世界)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主体间际的文化世界。它之所以是主体间际的,是因为我们作为其他人之中的一群人生活在其中,通过共同影响的工作与他们联结在一起,理解他们并且被他们所理解。”[61]即社会行动只有实体化、现实化为工作行动才有实际意义。

韦伯虽然对社会行动的类型做了诸如“目的合理的行动”“价值合理的行动”“情感的或情绪的行动”“传统的行动”的分类,但缺失工作行动的概念和认知,而工作行动是行动的根本、总体和实体。正因如此,1924~1927年许茨试图以柏格森的绵延理论为基础解决社会行动的意义问题,但没成功,于1928年放弃了。柏格森生命哲学的价值在于把生命理解为一个创造性行动的过程,“我们仅仅探讨我们的意识赋予‘存在’一词的精确含义是什么,我们认为,对于一个有意识的生命来说,存在在于变化,变化在于成熟,成熟在于不断地自我创造”。[62]这种思想对许茨在后期的思想中消除胡塞尔的先验意识,把意识活动看作一个工作意识的设计、活动、创造过程有一定的影响,但柏格森把生命意义的源泉、生命行动的驱动力看作来自神秘的直觉意识的冲动,这与韦伯主观赋予行动意义一样武断和不切实际,无助于解决行动意义问题。

1928年后,许茨开始用胡塞尔的现象学改造韦伯的理论基础。1932年出版第一部著作《社会世界的意义结构:理解社会学导论》,此书受到胡塞尔的赞赏。胡塞尔的先验意识虽然先验,却是没有任何先验内容规定性的纯粹意识,几乎就是一块意识的白板,只有意向活动的能力和本性,且是一种“我们”化的主体间性的共同体意识,这至少在形式上消除了韦伯、柏格森等人的意识哲学的自我意识本体论和意识先验结构。胡塞尔把世界还原成一个可经验的现象世界或生活世界总体,并由先验意识结合生活现象的材料在主体间性的行动中构造生活世界的意义,认为社会世界、社会行动的意义来自生活世界的主体间性关系。许茨把社会世界、社会行动建在了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现象学基础上。但是,生活世界的意义又来自哪里?空心化的先验意识虽然不是一个精神实体,但依旧是先验的,先于生活世界,也先于主体间性各种意义,至少最初仍然是一个在生活世界之外的构造者、旁观者。这个不自然的先验自我怎能与生活世界的自然而然的状态相融呢?

许茨1937年移居美国后,继续思考生活世界的意义起源问题,并接触了詹姆斯的实用主义理论。实用主义对实在、效果、效用的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倾向,排斥了非经验的先验意识,也更增强了意识的工作意向性,因为只有通过工作行动或工作创造活动才能有实用和效果。如此,许茨认识到胡塞尔先验现象学的局限性。“首先,因为我相信在这一领域中,还有许多为职业现象学家所忽略的事情要做;其次,我越来越确信生活的起源不在先验的领域而只在自然的领域。”[63]这自然的领域根据许茨的分析就是工作世界领域,如此,“许多职业现象学家忽略的事情”就是对工作世界的分析,这表明许茨已很明确认识到生活世界及其意义起源于工作世界,其他现象学家忽略了这个世界。1943年,许茨指出胡塞尔的先验主体性的悖论:先验的“世界构造”预设了自我的主体间性存在,而根据其定义和方法,先验自我就其超级的孤独状态而言并不存在于主体间性之中。[64]于是,许茨对胡塞尔现象学从先验自我中推导出主体间性以及行动和生活世界的意义理论进行批判,他在1945年《论多重实在》一文中提出了工作世界概念并描述了其意义,用工作世界描述代替了生活世界描述,确立了现象学的工作世界理论雏形。

此外,还有其外在的文本表征,一般把许茨思想分两个时期,即欧陆时期和1940年后美国时期。前期以《社会世界的意义结构:理解社会学导论》为代表,主要是对社会世界主观意义的探讨,主要致力于对内在经验的纯粹心理学和现象学的探讨,用胡塞尔理论改造韦伯理论。工作世界理论生成于第二个时期,是思想成熟期。在他去世后出版的四卷本的《许茨文集》中收集了他在美国时的37篇论文,《许茨文集》第一卷具有突出的地位,收录了他1940~1959年的主要论文,浓缩了许茨成熟时期思想的精华,由他的学生纳塔森编辑,即1962年出版的《社会实在问题》。从这些文章的时间排列顺序也可见其思想的递进逻辑,即从日常生活世界到工作世界再到最后的社会理论总体。该文集发表的论文集中在1945年。1945年初的论文,主要内容是阐述现象学的最主要概念,把现象学做了一个梳理。许茨的工作世界理论主要集中在1945年6月发表的论文《论多重实在》中,它论及日常生活世界实在的各种层次,提出了工作世界概念并描述了其意义和在生活世界中的核心地位。如第一部分“日常生活世界的实在”,通篇阐述的是工作世界意义结构问题,共分七节,第一节“日常生活的自然态度及其实用动机”,就是以描述工作世界为起点;第六节“实在在日常工作中的各种层次”和第七节“作为最高实在的工作世界、原始焦虑、自然态度的悬置”,则是以工作世界理论为结束,而其他五节也都是以描述工作世界为主线。第一节“日常生活的自然态度及其实用动机”也只用了不到一页就开始引出工作世界概念,通篇几乎很少提到生活世界概念,一直在用工作世界概念,如此,从文论形式看,他的生活世界理论实际是工作世界理论。《论多重实在》的其他部分是关于梦和理论静观的论说,这些论说也是建立在工作世界基础上。

二 “现象即本质”的方法与工作世界本质还原

从理论的内容结构看,许茨现象学的工作世界走向首先表现在用“现象即本质”的现象学还原法还原了生活世界的工作世界本质。在许茨看来,我们生活在其中的这个世界是一个常识世界,而“常识世界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文化世界”。[65]“我们生活在其中的这个世界”就是我们所谓的现实世界,就是现象学的“现象世界”。许茨把现象世界看成一个“常识世界”或文化世界,又把文化世界看成一个生活世界,进而又还原了文化世界或生活世界的工作世界本质。对于现象学来说,“现象即本质”既是一种世界观又是一种研究方法。作为世界观就是说世界的本质就是人的经验世界,即现象世界,不存在预先设定或与人无关的本质、本体。现象学所说的现象世界就是人的现实世界。这虽然否定了“物质世界的先在性”,但在“世界的本质是人的现实世界或实践世界”这一点上,与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有共通点。马克思认为现实、事物、感性、对象,如果离开主体人的实践活动就没有意义。[66]许茨承袭了这一观点,指出:“对于我们的自然态度来说,这个世界首先不是一种我们思想的客体,而是一个我们支配的领域。我们对它具有突出的实践方面的兴趣。这种兴趣是由满足我们生活的基本需要的必然性造成的。”[67]“现象即本质”作为研究方法就是悬置以往各种关于本质、本体的先验认识,以抵达“按事物的本来面目认识事物”的境界。如此,作为研究方法就是现象学的悬置法、还原法或描述法。胡塞尔把现象或现实世界描述为或还原为一个由纯粹意识指向的生活世界,认为主体意识化的生活世界是现象、现实世界的基础,也是各种科学和文化的基础。而许茨则不满胡塞尔先验现象学的抽象生活世界观,试图探究现象学也是整个现实世界的更为世俗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工作世界。“世界首先是一个我们支配的领域”,首先是一个“实践兴趣的世界”,就是说工作世界是基点和价值核心。“精明成熟这个概念合理而且实用地为解释我们的认知生活揭示了出发点”,[68]“精明成熟”就是许茨所谓的“精明成熟的自我”,即“工作的自我”。“这种关于操纵领域优先的理论当然与我们这篇论文提出的论题集中到一起了,这个论题就是,这个由于我们的工作,由各种身体的运动,由我们可操纵的客体,可处理的事物和人构成的世界,构成了日常生活的特殊实在。”[69]他悬置了胡塞尔先验的纯粹意识或先验自我,认为现象、现实、生活世界都是被工作世界连接起来或总体化的,认为工作世界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世界,是最现实、最现象、最可经验的世界,是最高的实在和意义。

许茨现象即本质的方法就是自然态度的悬置法。与胡塞尔通过“括弧法”抛弃“自然态度”的做法不同,许茨关注的是“自然态度”本身。胡塞尔把各种所谓的实体悬置起来就是悬置人们的“自然态度”。“使属于自然态度本质的总设定失去作用,我们将该设定的一切存在性方面都置入括号:因此将整个自然世界置入括号中,自然界持续地‘对我们存在’,‘在身边’存在,而且它将作为被意识的现实永远存在着,即使我们愿意将其置入括号之中。”[70]许茨认为,对于自然态度我们应该采取与传统现象学不同的悬置。这种“自然态度的悬置”就是还原了被胡塞尔悬置的“自然态度”,“也许可以冒险地提出下面的建议来看一看,即人在自然态度中也使用一种特殊的悬置,当然,这种悬置是与现象学家的悬置截然不同的。人并不把他对外部世界及其客体的信仰存而不论,而是与此相反,把他对它的存在的怀疑存而不论。他放进括号里的是这样一种怀疑,即这个世界及其客体可能与它显现给他的样子不同。我们建议把这种悬置叫做自然态度的悬置”。[71]在《论多重实在》一文中,作为方法论的自然态度悬置法虽是放在后面阐述的,却是初始使用的方法,即他的还原过程一开始就使用了这种方法。而许茨之所以能持有这种自然态度,关键就是从抽象的或先验的生活世界走进工作世界,发现了工作世界是现实世界或生活世界的“出发点”和“最高实在”。日常生活和生命时空依靠工作世界组织、拓展和延续。“精明成熟的自我在它的工作中并且通过它的工作,把它的现在、过去和未来结合成一种特殊的时间维度;它通过它的工作活动实现作为一种整体性的自身;它通过工作活动与他人进行沟通;它通过工作活动把这个日常生活世界的不同空间视角组织起来。”[72]生命的时空维度、存在的“完整性”和过程以及交往都靠工作世界拓展和组织并在其中实现。

按照现象即本质的方法,越是现象的就越是本质的,日常生活无疑是首先经验的最现象的东西,进入这个世界就会发现现代生活都被工作化了,工作世界又是现象的现象、现实的现实。现象学的这个过程就像婴儿首先进入的是日常生活世界而不是工作世界一样,随着生命的成长,他才开始就业进入工作世界,尽管他一出生就直面护士、接生婆的医疗工作世界,但那不属于他,属于他的最生动、最初级的现象是母亲温暖的怀抱。从这个意义上讲,现象学的最初是进入生活世界,后来才抵达工作世界,这既符合现象学哲学行进的逻辑,也符合生命成长的逻辑。总之,许茨通过“现象即本质”或“自然态度的悬置”方法,还原了现象世界或生活世界的工作世界本质、基点、出发点。

三 意义理论与工作世界的总体性和主体间性意义

现象即本质的方法还原了现象世界的工作世界本质,那么工作世界及其本质又是什么?或者说,工作世界的意义结构是什么?这是许茨现象学意义理论的主要指涉,即他的意义理论建立在工作世界基础上,而工作世界主体间性意义是其意义理论的核心。

许茨首先从世界总体性上揭示了工作世界的总体性意义。许茨用工作世界而不用工作这个概念,就在于强调工作的世界性,而世界是一个总体,生活世界、文化世界、工作世界、社会世界、个人世界……世界的多重性意味着总体的多重性,强调世界性就是强调总体性。许茨明确地描述了工作世界的总体性:“作为一个整体,作为最高的实在,工作世界是对照着实在的其他许多次级宇宙(sub-universe)突出表现出来的。它是由自然事物构成的世界,包括我的身体在内,它是我的各种运动和各种身体操作的领域;它提供要求我们努力去克服的各种抵抗;它把各种任务摆在我们面前,允许我们把计划进行到底,使我能够通过尝试达到我的目的获得成功或者遭到失败。我通过我的工作活动同外部世界连接起来,而且我改变它。我和其他人一道分享这个世界及其客体;我和其他他人具有共同的目的和手段;我通过多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与他们一道工作,检查他们并被他们检查。这种工作世界是这样一种实在,只有在这种实在中,沟通和双方动机的作用才能变得有效。”[73]即工作世界是一个由自然、身体的运动与操作、工作任务、工作目标和目的、工作效果以及工作同伴关系构成的总体,工作世界或工作行动总体化并改变外部世界,是现实世界或生活世界的基础和核心,且主体间的沟通交往关系(即主体间性关系)只有在工作世界总体性中才能实现。“我们建议把这种被个体当作实在核心来经验的工作世界的层次,称为处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的世界(the world within his reach)。”[74]而“处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的世界”的整个系统只是一个“现在时态”,随着“我的工作运行”的改变而改变。

工作世界的意义产生或总体化生活世界的意义,那么工作世界总体的意义又是由什么总体化起来的?许茨进一步探讨了工作世界的结构或本质就是主体间性的伙伴关系,即主体间性关系生成于工作世界并构成工作世界的意义源。胡塞尔指出:“作为一个个人活着就是生活在社会的框架之中,在其中我和我们都一同生活在一个共同体之中,这个共同体作为一个视界而为我们共同拥有。”[75]这个共同体是生活世界共同体,“它是一个持久的有效性的基础,一个不言而喻的一劳永逸的源泉,我们无论是作为实践的人还是作为科学家,都会不加考虑地需要这个源泉”。[76]在胡塞尔看来,生活世界或主体间性的共同体是意义的源泉,而先验自我是一切意义的最终源泉。许茨把胡塞尔的意识化的主体间性共同体或生活共同体原则置于工作世界,揭示了工作世界的共同体本质或主体间性的伙伴关系。“我们生在其中的这个世界,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主体间性的世界。这一方面意味着,这个世界不是我个人的世界,而是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共同的世界;另一方面意味着,在这个世界中存在我通过各种社会关系与之联系起来的同伴。我不仅影响那些无生命的东西,而且也影响我的同伴,在他们的诱导下进行活动,并且诱导他们进行反作用。”[77]在许茨看来,主体间的现实关系——交往、沟通、相互理解和作用以及面对面的情境、互相关照的伙伴关系、共同经验等,不是存在于胡塞尔的纯粹意识或先验意识中,而是只有在工作世界之中才是可能的。“在这种面对面的关系中,每一个伙伴不仅通过生动的现在共享另一个伙伴,而且其中每一个伙伴及其自发生活的全部表现也都是另一个伙伴的环境的一种成分,他们都参与他们对外部世界的一整套共同经验,其中,每一方的工作活动都可以连接在这个世界上。而且最后,在这种面对面的关系中(而且也只有在这种关系中),这个伙伴才能通过生动的现在,把他的同伴的自我当作一个完好无缺的整体来观察。”[78]

主体间性关系产生于工作世界并构造工作世界的意义,是工作世界意义的源泉。“我想用‘精明成熟’这个术语表示意识张力程度最高的平面,它是从充分注意生活及其各种要求的态度中产生的,只有进行活动的自我、特别是工作的自我,才是对生活完全感兴趣的自我,因而才是精明成熟的自我。它生活在它的活动之中……这种注意完全是一种主动的注意。工作的自我所具有的这种充分觉醒的状态勾勒出这个世界从实用角度看与我们相关的部分的轮廓,并且勾勒出这些决定我们的思想流的形式和内容的关联的轮廓:它们决定我们的思想流的形式,是因为……它们决定我们的思想流的内容。”[79]工作世界是产生自我、主动、自由、思想意识、经验等意义的源泉和根据。“希望和畏惧以及与它们相关的满足与失望,都以这个工作世界为依据,而且只有在这个世界中才成为可能。”[80]许茨还认为,梦、游戏、虚构或想象、童话、神话这些“有限意义域”的意义也都来自工作世界及其主体间性关系,“都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的最高实在所经历的一种特殊修正,因为我们的心灵在通过意识张力的逐渐减少离开这个工作世界及其各种任务的过程中,为了一种被想象为准真实的(quasi-real)幻想代替这个工作世界,取消了它的某些层次的实在特征”。[81]这些精神世界或幻想世界的意义来自作为最高实在的工作世界,又有相对独立性或自由,在这些精神领域“我们摆脱了支配我们关于这个日常生活世界的自然态度的实用动机,也摆脱了‘客体间际’的(inter-objective)空间和主体间际的标准时间的束缚”。[82]许茨还认为理论静观的意义也来自工作世界及其主体间性关系,“这种静观思维的全过程都是为了实践的意图和结果而进行的,正因为如此,他在这个工作世界中而不是在一个有限意义域中,构成了理论静观的‘飞地’(enclave)”。[83]一个人离开工作活动及其创造的财富和生活条件,既不能在深夜梦想,也不能进行科学静观,连精神病患者的精神意义也会因为没有生存条件的支撑而消失。

工作世界作为意义域,是众多有限意义域之一,作为意义源,是意义世界的核心。许茨把工作世界作为意义源,实际上是承袭了马克思“社会生活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思想,超越了柏格森、詹姆斯以及胡塞尔的精神、意识主体意义源。但是,这似乎背离了现象学的意识意向性这一首要原则,其实不然,他是把胡塞尔的生活意识转换成了工作世界意识,认为意义来源于工作主体的意识或意向性,许茨的意义源最终在胡塞尔意向性的意义上返回工作意向主体自身。

四 意向性理论与工作行动的意识设计过程

工作世界主体间性关系构成工作世界的意义,工作世界的意义总体化生活世界的意义,那么工作世界及其主体间性关系的意义又来自哪里?许茨认为,工作意向性(即工作行动设计)是整个意义世界的源泉。胡塞尔的意向性是先验或纯粹的主体间性意识意向性,他把世界理解为由这种纯粹意识的诸基本的意向性形成的意义构成物。许茨的意向性理论没有停留在胡塞尔先验而纯粹的意识意向性活动的层次,他从工作行动意向性开始,把行动分为内化的自我意识设计行动和外化的公开活动,“为了把单纯思考的(隐蔽的)行进与那些需要身体运动的(公开的)行进区别开来,我们可以称后者为工作(working)”。[84]这就使意向性成为有现实或世俗感的工作意向性或工作意识活动,成为一个完整的过程总体。这里的自我不是一个以物质活动为本质的人,而是有意识张力,即意识延伸力、设计力或现实建构力并在主体间性关系中存在的工作的精明成熟的自我。“精明成熟这个概念合理而且实用地为解释我们的认知生活揭示了出发点”,工作的自我或行动的自我是出发点,是认知的出发点,也是生活的出发点。

许茨对生活世界的还原最后完成于意向性理论,意义首先来自工作世界主体间性,最后来自意识意向性,即最后回到意识的指向性赋予对象意义问题。如此,许茨与胡塞尔在意向性问题上是殊途同归。但有一点不同,即胡塞尔的意识构造力是先验存在,而许茨是后天绵延、行动的过程,是在设计行动修正中累积的能力,即意向性或意向性能力是一个后天行动作为的过程。但不是行动修正设计而是设计修正行动,即设计才是行动有没有意义的参照者,行动的过程方式都是意识设计的,行动的意义在于是否符合设计。而设计的不断修正和改变则是意识本身的张力或意向性本性和能力。意识就是这样一个自我驱动、自我行动、自我修正、自我实现效果的意向性过程,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意向的活动,行动是意向的设计,效果是意向的外化,修正是对不符合意向的行动的修正,或是原有意向的自我改变和行进。当然,这主要是一种逻辑的分析,在实际阐述和实际工作世界中,意向性始终存在,意义理论和主体间性理论,也就是他的意向活动理论。如前所述,行动理论是他整个研究的起点,始于对韦伯的兴趣,最后又落在工作行动上,工作行动最后落在工作行动设计(即工作意向性)上。“工作是存在于外部世界之中的行动,它建立在一个设计基础上,并且由通过身体运行造成经过设计的时态的意向描述其特征。对于构成日常生活世界的实在来说,工作形式是我们描述过的全部自发性形式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85]

如此,许茨的意向性理论以工作意向性理论的方式最终解决了韦伯等人没有解决的“意识如何给予行动意义”的问题。其基本环节是:①把行动转化为工作行动,使得行动实体化、实在化,为描述行动意义做铺垫或提供经验材料;②意识设计行动;③以一定的知识储备为基础,不同知识储备有不同的设计,并导致不同结构;④设计要有动机,动机不断变化;⑤把设计外化为公开化的行动;⑥意识修正行动,发现行动偏离了设计就要修正,或者发现自己不能公开化、外化也要修正行动;⑦行动意义在于效果是否符合设计,而不是效果本身;⑧行动、设计都基于主体间性的伙伴关系;⑨意向性就是意识行动或工作设计、修正的全过程,它赋予工作行动意义,赋予工作世界意义,又赋予社会世界及生活世界意义,即意识行动总体化现实世界。韦伯、詹姆斯等现代意识哲学大量阐述行动,试图通过亲近行动获得意识的现实感。许茨与之不同的是把行动转换成工作行动,这就更具有实在感和现实境遇,与之相同的是最后回到意识自身,这是意识哲学普遍的生存轨迹。“我们可以说,现象学家并不与客体本身发生什么关系,他所感兴趣的是它们的意义,因为它是由我们的心灵活动构造的。”[86]他的“意义源”否定了客体的意义,最终回到了现象学的主观意向性。

综上所述,许茨现象学的文化世界走向呈现从生活世界到工作世界的进展,其工作世界理论还原了文化世界或生活世界的工作世界基础,探究了工作世界的总体性和主体间性结构与本质,阐明了工作世界是意义的源泉,最终确立了工作意向性是意义的最终源泉。它对我们具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意义:哲学不仅要关注生活世界,更要关注工作世界;不仅要关注工作世界,更要关注人性化或主体间性关系的工作共同体世界;要循着工作世界的意义结构,追寻工作世界的过程、总体和共同体的价值意义,而不能停滞于某个片段或痴迷于某种物化;工作世界是生活世界或文化世界的核心,以人为本要以建构主体化的工作世界为本。但是,“许茨的工作共同体只是异化社会内部个人之间关系的狭隘的共同体,建立在交往、沟通、理解的基础上,缺乏和谐生产关系的基础,不具有总体的社会批判和改造的性质”。[87]其共同体主体的狭隘性、意向性的主观性以及意义域的意识性,则需要予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矫正和升华。

第四节 从观念到方法:文化哲学方法论

上述文化世界观表明,哲学研究要走向现实生活世界、工作世界、社会世界等多重文化世界,文化世界的总体是生活世界,其本质是工作世界。或者说,文化就是主体化世界,就是主体化生活世界的总体或主体化关系的总体,主体化关系是主体与自然、社会和主体的共同造化关系的总体。主体化就是主体对世界的化解、造化,就是主体化世界,主体化世界就是主体化生活世界的总体,其本质是主体化工作世界或工作世界共同体。基于文化世界观的文化世界方法论就是文化哲学方法论,就是认知、确认、理解、体验、建构文化世界的根本方法,主要包括生活世界总体方法、工作世界本质方法和结构方法以及价值、伦理、审美方法和工作生存与教育方法。

一 总体、本质、结构方法

生活世界总体方法、工作世界本质方法和结构方法构成文化哲学方法论的基本方法,其核心要旨就是文化世界的认知、理解、体验、建构都要追寻生活世界总体意义和工作世界本质价值以及工作能力与工作关系的互构关系结构。

(一)生活世界总体方法

生活世界总体方法就是认知、研究、理解、体验和建构文化世界要追寻生活世界的总体意义。文化世界的总体方法就是生活世界总体方法。文化世界是主体化关系的总和或主体化生活世界的总体。主体化关系就是主体对自然、社会和主体的造化关系,这些造化关系就是生活世界的总体结构,或者说生活世界就是这些关系的总体化或实体存在。文化世界就是主体化关系或主体化生活世界的总体,主体化就是主体化关系或主体化生活世界。如此,生活世界总体方法是主体化关系总体和生活世界意义总体方法的总和。

1.生活世界总体方法是主体化关系总体方法

主体化关系总体方法是指认知、研究、理解、体验和建构文化世界要追寻主体化关系的总体意义,即人与人、自然和社会关系的总体意义,其核心是生活共同体意义。主体化关系的本质是共同体关系;共同体的本质是主体化的多维度和谐关系,根基是和谐物质生产关系;共同体是个人与社会的结合域,亦是主体与自然的结合域。生活世界是主体对自然、社会和主体的造化关系的总体,其本质是主体与自然、社会和主体的共同体关系。

其一,生活世界是主体造化自然的关系。主体化自然的关系就是主体造化自然为主体的生活存在。①化自然为精神的快乐、幸福、富有、智慧,化自然为主体的精神生活。每个人都面对同样的天空、大地、海洋、河流以及花草树木和动物,这是每个人的自然存在境遇,这是向每个人都敞开的资源,而有人熟视无睹,有人能化为自己的存在意义。如果不会主体化就会白白失却很多这种存在的资源和意义。这是一块每个人都相对平等持有的存在的领地和家园。如此,我们经常要在喧嚣和繁忙的世事中去河边注视流水、穿越竹林并倾听翠鸟的鸣叫;经常去曲径通幽的公园散步,汲取花草树木的灵气与芬芳;经常仰望天空的白云和星宿,感受天空的高远和星空的浩瀚,并使得这些高远和浩瀚进入生命和灵魂。在这些自然的怀抱里,还有许许多多的体验、回忆、振奋、感悟,还会得到许许多多的自然的美善和智慧。这一主体化存在甚至是每个人都需要开拓或进一步开拓的存在的处女地。它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无限的意义域。②化自然为主体的行为、物质、财富存在。化自然为精神的富有和存在就是化自然为生命、生活和工作的富有和存在。因为幸福、快乐、美善和智慧都表现为一定的行为方式或融入一定的选择和行动。如果说化自然为精神主体的精神生活主要还是一种意化,那么这种实践造化自然主要就是一种物化与意化的并行主体化生活。

其二,生活世界是主体造化社会的关系。主体化社会就是主体造化社会为主体的生活存在。社会就是社会生活,社会生活就是社会关系的总体。“社会关系就是许多人的合作”,是人与人关系的总体,其基本结构是生产、分配、交往等物质关系和政治、道德、法律以及精神文化关系,也可表述为技术关系、制度关系和精神文化关系。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都是人的生活和关系,都是主体人的构造、建造和创造,是主体的自我生成与创造。主体化社会的内涵主要有三个方面。①主体造化社会的对象是社会的物质关系和精神文化关系、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技术关系和制度关系的总体。②主体化社会和主体化自然是同一过程,主体化社会是主体化世界的本质存在。只有在社会中才有人对自然的关系。③主体化社会以主体造化主体自身和单位为基础。相对的单位共同体构成绝对的社会总体共同体。个人的社会本质和社会的个人本质都直接呈现于相对的单位共同体。如此,个人主体化构成单位主体化,单位主体化构成总体的社会主体化。社会主体化始于单位主体化,单位主体化始于个人主体化。如此,个人主体化构成单位主体化的基础,个人和单位主体化构成社会主体化的基础,总体的社会主体化又构成个人和单位主体化的基础。个人、单位、社会主体化是一个互构的结构,社会对主体的构造和主体对社会的构造都是主体对主体自己的构造。一旦社会不再作为主体的社会构造主体,这个社会就是一个与主体分裂的、异化的、非主体化的社会或“虚假的共同体”;同样,一旦主体不再作为社会的主体构造社会,这个主体就是一个与社会对抗的、非社会化的、异化的主体或孤立的、抽象的个人。如此,每一个人都可通过造化单位共同体而造化社会共同体,这就使主体化社会通过主体化单位获得实现的通道或路径,即每一个主体都可通过改变或造化单位而获得一份改变和造化社会的生活存在和价值意义,而个体主体造化单位又是从造化自己开始,而造化自己又是一种主体间性的主体化关系。

其三,生活世界是主体造化主体的关系。主体造化主体就是主体造化其他主体为主体间性的存在,这种造化是主体间性的共同造化。这种主体间性的主体化关系,马克思称之为互为自由的共同体关系;许茨称之为“伙伴关系”;《圣经》称之为“你想让别人怎样爱你,你就要怎样爱别人”;儒家称之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官人与商人称之为“互惠、互利、共赢”的关系。其实质就是主体的平等、互助、互动、互为的关系。这种主体间性的主体化关系需要一个平等的前提,那就是主体与主体之间在平等的经济、政治、物质利益关系前提下才有这种关系,否则,这种主体间性关系就会大打折扣甚至沦为主客体性关系,如私营企业的雇工在与私营企业主、老板谈判和进行利益分配时就不可能有这种平等的主体间性的主体化关系。但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并不都指涉这些不平等的前提,而是大量指向平等背景下的合作与交往关系。如此,做一个主体化人,既要认知哪些是自己的主体化世界境遇、哪些是自己的非主体化世界前提,以便在主体化世界中构造自己的主体间性关系,在非主体化世界中尽量避免被客体化或力所能及地去适应或改变这种客体化世界。

上述主体化关系既是文化世界或生活世界观意义上的“关系”,也是文化世界或生活世界方法论意义上的“关系”,当用这些主体化关系观念来认识和建构文化世界或生活世界时,这些主体化关系观念就转换成文化世界或生活世界总体方法论。

2.生活世界总体方法是生活世界意义总体方法

将文化世界观用来认知、确认、理解和建构文化世界,文化世界观就转换成文化世界方法论。依据马克思的文化世界总体观,生活世界总体性即生活世界的世界意义、生成意义、个体意义、结构意义的总体性。生活世界是人的现实存在世界,生活世界总体观就是生活世界主体观。生活世界并不都是主体化的生活世界,异化的生活世界就是客体化的生活世界,就是人被客体化的世界。文化世界的生活世界总体方法包含以下方面。①世界意义总体方法,即生活世界的世界性方法,即生活世界是内含了人、自然、社会等世界一切存在要素、关系和意义的总体,是包含了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社会生活与个人生活、实践生活与认识生活、感性生活与理性生活的总体,是包含了异质性与同质性、差异性与齐一性、片段性与过程性、杂乱性与齐整性、逻辑性与逆逻辑性、中心性与边缘性的总体。其中实践、物质生活处在本质或核心层次,而工作世界处在实践的核心层次。世界意义总体方法要求我们把文化世界置于人与人、自然和社会的总体关系中确认、理解、认知和建构。②生成意义总体方法,即生活世界意义生成的共同体性方法。主体与客体、本体与实体、个体与总体、中心与边缘共同构成意义生成的共同体源泉。个体不是绝对地服从、追随和受制于总体,面对靠资本逻辑和利润价值生成的充满异化和对抗的社会“虚假共同体”,个体特别是处在边缘的穷困卑微的无产者个体可以改造或消灭这个社会生活总体,建立新的“真实的生活共同体”。生成意义总体方法要求我们平等地看待文化世界的各个因子及其对总体的生成意义,特别是戒除权贵文化、资本中心文化和异化、物化文化世界的“虚假共同体”,追寻和造化真实的文化共同体意义。③个体意义总体方法。总体意义的生成性和优越性内含了个体意义的生成性和优越性。个体意义的总体性有三层含义。一是指多元、多维个体意义的总和,而不只是作为某个本体、中心的决定者或唯一者。二是指个体总体(即共同体总体)如果不再是个体的本质,个体就可联合起来批判、改造或消灭它,建立新的共同体总体。如此,生活世界意义总体方法实际上是用总体性方法和意义剥夺了某个本体或中心个体的绝对至上的生成与统治意义,又把总体的意义还给了多元个体。三是指每个个体都是一个生活世界总体,都造化和拥有自己的生活世界,即“一叶一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总体的人,都是一个生活世界总体的人。个体意义总体方法要求关注和重视个体文化世界的总体性及其对文化世界总体的生成与造化意义。④结构意义总体方法,即生活世界结构的意义是多重结构总体的生成。生活世界结构的意义是结构总体或结构要素的共生过程,而非某个本体或中心的单面决定;是社会生活结构的总体性和日常生活、个体生活结构的总体性的统一。这一方法对于认知和造化文化世界的结构和意义有重要方法论意义。

(二)工作世界本质方法

文化世界的总体方法是生活世界总体方法,本质方法是工作世界本质方法,因为工作世界处在文化世界或生活世界的基础与核心地位。工作世界本质方法是指认识、确认、理解、体验和建构文化世界要以工作世界为基础和核心价值取向,而工作共同体价值是工作世界本质方法的核心。人是生活世界总体的人,也是工作世界本质的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的实践本质就是主体以实践改变世界、造化世界的过程,就是实践化的过程,而实践的具体化、现实化、实体化、主体化就是工作世界或工作化,人的实践本质就是工作世界本质或工作化本质。人必须造化一个主体化的工作世界,即人性化工作世界或工作世界共同体,才能成为主体化的人,才能拥有主体化世界,即文化世界。人的平等、自由、正义、快乐、幸福、价值、审美、道德伦理从根本上说都是在工作世界中实现的,没有一个工作世界,一切就会沦为空谈。工作世界是工作造化来的世界,工作造化的本质是工作者的共同造化。人的最深刻、最现实的本质是工作世界,工作世界的本质是主体化的工作世界共同体。人的本质是工作世界,但不是所有的工作世界都能构成人的本质,异化的、对抗的工作世界会使人丧失本质并失去存在的意义。只有和谐的工作世界共同体才是人的本真或真存。工作世界的本质是共同创造、平等占有和享受工作成果的共同体活动和关系。前述马克思的生活世界观、许茨的生活世界现象学都预示了这一点,这里不再赘述。

(三)结构方法

结构是存在的深层规定,是存在意义的源泉和意义生成的根本动力。文化世界的存在结构是以工作世界结构为核心的多重结构的总体。文化世界结构方法就是对文化世界的认知、理解、体验和建构,不能停滞于文化的表层存在,而要深入其内在的结构层次。

1.文化世界的生活世界总体结构方法

文化世界的生活世界总体结构方法是指认识和建构文化世界要追寻主体化能力和主体化关系的互构关系结构。这一总体结构方法亦源于文化世界总体结构存在本身。

文化就是主体化,主体化就是主体化世界,主体化世界就是主体化生活世界和工作世界的总体。主体化的总体结构是由主体化能力和主体化关系构成的主体化方式结构,它是主体化存在总体的基本结构。主体化能力是主体造化世界能力的总和,是意化世界能力与物化世界能力、生活化能力与工作化能力的总体。主体化能力是主体造化自然、社会和人为主体化存在的根本支撑和动力源泉。不同主体的主体化能力不同,主体化能力不同造成主体化存在不同,一个人主体化能力越强,其主体化存在视域越开阔、越丰富、越深厚,反之,就越狭窄、越贫乏、越浅薄。主体化能力构造主体化关系,同时,它也是在主体化关系中形成的,受主体化关系的推助。如在各种条件和背景相同的情况下,一个处在平台较高、人际关系和谐的共同体中的人,其主体化能力就相对高于处在一个落后的互相倾轧的单位的人。主体化关系就是主体对自然、社会和主体的造化关系,是自然关系和人性关系、个人关系与社会关系的总体。主体化的总体结构是主体化的自然结构和社会结构的总体,这两个结构是互为、互生、互动的关系,而社会结构居于主导地位。

文化世界的总体结构实质是主体化的生活世界结构,它内含了所有的生活能力和生活关系,是主体化存在的最广义、最普遍的结构,这一结构的意义就在于生活世界的总体意义,而不单是生产结构或意识结构、自然结构或社会结构。它生成和构造主体化存在总体的意义,也被这个总体的意义生成和构造。而主体化总体的意义和结构意义,又都被其工作世界本质的意义生成与构造。主体化能力与主体化关系的和谐互动关系结构是文化世界的总体结构,它表现在或存在于主体化存在的多重结构中。这里重点探讨文化世界的工作世界本质结构。文化世界的生活世界总体结构注定了文化世界的生活世界总体结构方法,这就要求我们认知和建构文化世界不能停滞于文化形态、形式、符号、载体等表层存在,而要深入文化世界的内在结构;认知和造化文化世界的结构,而不能局限或囿于精神结构、物质结构、社会结构等某种单面的结构,要把握和趋向生活世界能力和生活世界关系的互构关系结构,特别是基于一定社会关系的人与人、自然和社会的总体关系结构。

2.文化世界的工作世界本质结构方法

文化世界的工作世界本质结构方法是指认识和建构文化世界要以工作世界为价值核心,追寻共创、共享的工作世界共同体。这一本质结构方法亦源于文化世界的工作世界本质结构的现实存在。

工作世界的本质不是某个单个的要素、关系、本体、中心,而是结构性的本质,这种结构性本质就是工作世界的基本矛盾关系,即工作能力与工作关系的互构关系。

马克思所确立的社会基本矛盾结构是工作世界的社会结构。这个结构的意义——包括过程动态意义、矛盾的动力意义、生产的物质意义、政治法律的制度意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化意义,是结构总体或结构要素的共生过程,而非某个本体或中心的单面决定。生产力虽是最终决定者,但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也都是社会世界意义的生成者。社会基本矛盾的和谐结构构成人性化或主体化的社会世界和工作世界,对抗的结构造成异化、客体化的社会世界和工作世界。

工作世界的主体结构是单位和个人工作世界结构,即工作力和工作关系的矛盾关系结构,这是工作世界结构的主体化、现实化、日常化。人们往往把马克思的基本矛盾理论单向度地理解为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忽略了其单位和个人基本矛盾的意蕴,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单位和个人工作世界的结构本质,进而忽略了单位和个人工作力的提高和工作关系的改进。“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88]如此,个人工作世界构成单位和社会工作世界,个人工作世界的结构本质构成单位和社会工作世界的结构本质。文化哲学方法论平等地看待个人、单位和社会工作世界的结构本质,并把它们置于一个互动、互为的关联总体。如此,建构主体化工作世界的结构本质是社会、单位和个人的共同责任和担当。总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关系,是工作世界的社会世界结构,工作能力与工作关系的互动关系是日常化的工作世界结构。个人工作世界构成单位工作世界,个人和单位工作世界构成社会工作世界并与之互构,如此,个人或单位的日常工作世界就更为直接、现实、具体地呈现主体化工作世界的主体化存在本性。而这个日常工作世界的结构也就更为直接和现实地呈现主体化工作世界的结构。

工作世界结构是一个内在关联和互构的体系。工作能力决定工作关系和工作态度,工作关系决定工作态度并培养工作能力,工作态度作为工作精神文化的集结或凝聚,是工作能力、工作关系的精神驱动力量,并与之一同成就工作事业和工作生存意义,而工作创造力是工作世界结构的根本支撑。工作世界结构本质方法给我们的指向就是:认识、理解和建构文化世界要以工作世界为本,以建构主体化(即人性化)的和谐工作共同体为本;以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就是以主体化或人性化工作世界为本,就是以构成工作世界总和、总体的个人工作世界为本,就是以广大人民群众(即各个个人或广大个人)的工作世界为本,就是以广大人民群众或各个个人的主体化的工作就业关系为本,就是以广大民众的工作创造力为本。这就是根本、本根,就是根本利益所在,它不单是物质利益问题,它内含了主体化工作世界的一切价值内涵和存在归属。以主体化工作世界为本是以群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为本的具体化、现实化、实体化和主体化。

二 价值、伦理、审美方法

文化世界的价值、伦理与审美方法是指认知、理解、体验和建构文化世界要追寻文化世界的生活世界总体价值、伦理和审美以及工作世界核心价值、伦理和审美。文化世界的价值、伦理与审美方法遵循的基本原则就是生活世界总体原则和工作世界本质原则,而这两个原则恰好是被当下各种价值观理论和伦理道德观深深遮蔽的原则。

文化世界是主体化关系的总体,主体化关系的造化总是循着价值、伦理和审美意义进行的,或者说主体化关系就是造化主体化的价值、伦理和审美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世界或主体化人就是主体化的价值关系、伦理关系和审美关系。如此,文化世界的存在、本质与结构规定了文化世界的价值、伦理和审美取向,这就是生活世界总体取向或主体化关系总体取向以及工作世界本质结构取向。价值、伦理、审美就是主体化的世界关系,就是主体与自然、社会和主体的造化关系,或者说,主体化的世界关系就是价值、伦理和审美关系;价值、伦理和审美的总体是生活世界总体,本质是工作世界,是共创、共享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工作世界共同体。幸福、快乐、自然,公平、正义、平等,所有的价值、伦理和审美都根植于这种生活世界共同体特别是工作世界共同体。为此,认知、理解、体验和建构文化世界要弃绝资本至上逻辑、权力中心思维、经济本位主义和消费物化、异化的消费美学倾向。

面对当下价值建构和价值取向中存在的把某一种价值本体化、中心化的单面价值观,确认生活世界总体价值原则尤为重要。生活世界总体价值是自然价值与人性价值、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日常价值与非日常价值、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等主体化存在价值意义的总体。文化世界不是单面的意识化存在,也不是物化、异化的客体化存在,而是生活世界总体性存在。生活世界总体性注定了文化世界的价值意义是生活世界总体价值意义,或者说是主体与自然、社会、主体价值关系的总体。这一价值总体原则是文化世界价值、伦理和审美的首要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循着生活世界总体意义追寻、体验、理解和建构文化世界总体化的价值意义,从而戒除把价值、伦理和审美物化、资本化、权贵化、意识化的异化取向和单面倾向,即主体化的文化世界或人要在造化自然、造化社会、造化主体的关系中造化自己的自然价值、社会价值和主体价值,要沉入生活世界总体性中不断开拓、开启和开创存在的价值、伦理和审美域。这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无限的意义域或一种价值资源。

工作世界是文化世界或生活世界的基础和核心,亦是文化世界或生活世界的价值、伦理和审美核心。工作的本质是工作世界,工作世界的本质是工作世界总体性,工作价值、伦理和审美是工作世界总体的价值、伦理和审美,而不只是赚钱、技能、态度、消费、资本、权力等某个单面的向度。工作世界总体性的本质是工作世界共同体,如此,工作或工作世界的最高价值、伦理和审美就是主体化的工作世界共同体价值、伦理和审美,而工作力与工作关系的和谐互动结构是工作世界的核心价值体系,即工作世界的价值是由这种结构价值和总体性价值构成的价值体系或框架。工作世界的总体性本质注定了其价值生成、价值取向和价值决定的结构性和总体性。离开工作世界及其价值谈生活世界、社会世界和实践世界及其价值,都带有抽象的不切实际的色彩。如此,要把文化世界的价值、伦理和审美建立在工作世界基础上。

三 工作生存与教育方法

工作生存与教育方法是文化哲学方法论更为具体和细致的方法,这里的工作生存方法即工作生存论方法,它是文化生存的核心方法;这里的教育方法是总体性教育(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意义上的工作世界文化教育方法。

(一)“工作生存论”——哲学生存论的文化视界[89]

哲学与文化相融是哲学主导文化的有效方式。意识哲学的意识生存论越来越融入工作世界成为工作文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生存论也要与大众的工作世界相融生成工作生存论文化。当下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存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一般的较为抽象的社会实践生存论,尚未行进到主体化或实在化的工作生存层次,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哲学生存论与众多实在工作者主体生存的隔阂状态。如此,从实践生存论行进到工作生存论,就应该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存论行进的一条现实通道。

1.工作生存论概念的提出

工作生存论是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方法与工作世界相融而生的关于工作生存意义结构和方式的哲学认知体系。这一概念的提出,是以工作生存的现实为根据,以马克思哲学的工作生存论思想为基础,以现象学社会学家许茨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工作生存思想为借鉴。

(1)人依靠工作生存的现实与马克思哲学的工作生存论思想。依照马克思哲学的现实考察和描述方法,即按事物的本来面目来认识事物,以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为根据和出发点,[90]借鉴胡塞尔、许茨等现象学家的“悬置法”或“回到事情本身”的方法,这里先将各种思辨哲学生存论关于生存本质、本体、意义的观念置之不顾,以便直面工作生存的现实。那么人们生存的“本来面目”或“事情本身”是什么呢?或者说,“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何以为生、何以为靠呢?一个普遍的、无所不在的事实,就是人依靠工作生存,或者说,人们靠实践生存要现实化地表现为依靠工作生存。谁都知道,离开现实的工作活动,人既不能生存也不能生活,更无法实践下去。工作生存论是每个人现实地持有并永不离弃的生存论。无劳动能力或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其工作生存论就是要靠他人的工作或自己以往工作的贡献生存下去;下岗工人的工作生存论就是要通过再就业和创业来养家糊口、维持生计和尊严;在校大学生的工作生存论就是努力学习、掌握技能、提高素质,以便将来找个好工作、成家立业并立足社会;小孩的工作生存论就是从懂事时就知道要靠父母的工作给自己提供营养、食物和生存条件。人依靠工作生存,这是现实人生存也是工作生存论的第一原则或原理。

“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91]在马克思看来,人依靠工作(劳动)生存,这是连“小孩都知道”的生存论。马克思明确指出了人的工作生存意义,“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92]他把实践、生产、劳动以及社会关系或生产关系作为人的生存基础、根本或生存意义的源泉,就是把人的工作活动看作人的生存依靠。工作就是主体化、实体化的生产活动,工作活动是社会实践、生产、劳动的实体存在和主体化形式,工作关系是社会关系或生产关系的实体存在和主体化形式。工作生存论是实践生存论的核心层次,是实践生存论的大众化、日常化、主体化和实体形式。

(2)许茨现象学的主体间性工作生存观。当代“主体间性”哲学把人的生存归结为主体间共同意识的活动,胡塞尔把人的生存还原为生活意识的意向性,认为人和生活都可以被“理解为由诸基本的意向性形成的意义构成物”。[93]现象学社会学家许茨把人的生存还原为工作意识的意向性,他们与笛卡尔和黑格尔一样,也都曾把意识现实化为生活和工作活动,但最终又把这些现实还原为意识,即现实的生存只是意识生存的一个片段,只是意识总体性的一个中间环节。而工作生存作为意识生存的一个片段或环节在许茨那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展现。

在许茨看来,工作世界是生活世界的核心领域和最高的社会实在。“精明成熟的自我在它的工作中并且通过它的工作,把它的现在、过去和未来结合成一种特殊的时间维度;它通过它的工作活动实现作为一种整体性的自身;它通过工作活动与他人进行沟通;它通过工作活动把这个日常生活世界的不同空间视角组织起来。”[94]个体通过自己的工作活动与外部世界连接起来,实现自己在世界中总体的生存意义;工作世界赋予日常生活最切实的实在感,只有在工作世界的实在中,个体之间才能有效地相互作用、观察、沟通、理解、支持、感受,从而形成主体间性的“伙伴关系”。[95]许茨这种主体间性的个人工作共同体的现实生存状态或生存方式,最后又被他还原为工作意识的生存过程,还原为意识的工作意向性。“我们可以说,现象学家并不与客体本身发生什么关系,他所感兴趣的是它们的意义,因为它是由我们的心灵活动构造的。”[96]

(3)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工作生存理念。如果说许茨在主体间性的工作共同体关系上以意识生存论的方式展现了工作生存的深厚意蕴,那么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则在崇尚创造力的意义上表达了工作生存思想。格里芬认为,人的本质、本性就是创造,创造性能量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人的工作活动就是创造活动,这种创造性工作又离不开人与人互相需要、互相贡献的工作关系,即接受他人贡献的“接受性需要”和为他人创造的“创造性贡献”的关系,工作并不只是为了金钱,而是追求和实现创造性本质,若忽视人们工作的创造性能量、价值和本质,就会使一些“掌握政治经济大权的人们制定出不现实的政策”,他告诫决策者们:“工人不仅仅是‘工人’,他们首先是人,因而他们需要从工作中获得某种满足感,需要创造性地行事;需要感觉到他们对某些事情作出了有价值的贡献;需要参与公司的决策程序。”[97]福柯则认为,人们写作、生活、恋爱、乐趣等生存意义,都存在于创造性的工作过程,生活本身就是工作创造出来的活生生的艺术品,“人生劳作的主要兴趣是使自己成为不同于昨日的另外之人”。[98]但是,与许茨现象学的工作生存思想一样,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创造性工作生存理念最后又复归为意识生存论,如霍兰德把格里芬的“创造性能量”归结为“精神能量”,认为精神能量的首要性是第一原则,所有社会能量都以精神性为基础和根源。[99]

2.工作生存的意义结构

工作是人们职业化、分工化的物质和文化的生产和创造活动,工作活动具有深厚的主体意蕴。人依靠工作生存,工作生存的意义是基于共同体关系的总体意义,它取决于工作生存的内在结构。

(1)工作生存的意义。第一,工作生存的表层含义。人的生存依靠是工作,工作的本质是工作生存。工作生存既指有工作意义的生存,又指有生存意义的工作。这里,工作生存是与生存、工作有所不同的概念。没有工作意义的生存不是工作生存,如靠偷盗、抢劫、贪污的生存;没有生存意义的工作亦不是工作生存,如“黑砖窑”里的工作摧残民工的身体并使他们失去生存意义。如此,说“人的生存依靠是工作”,实质上是说“人的生存依靠是工作生存”,而不是工作。人们对工作的追求实际上也并不就是对工作的追求,而是对工作生存的追求,即追求能让人生存的工作和能让人在工作中生存的工作。工作生存的意义不仅包括为人的生活、生存提供基本的物质文化资料,更内含自由、创造、审美、尊严、幸福、享受等存在价值。

第二,工作生存的本质意义。工作生存的本质是共同创造、平等占有和享受工作成果的共同体活动和关系。这一点从马克思哲学可以得到确证。人的生存依靠是工作,但并不是所有的工作都有生存的意义,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批判了私人占有制的对抗性工作世界。“总体工人从而资本在社会生产力上的富有,是以工人在个人生产力上的贫乏为条件的”; [100]“工场手工业把工人变成畸形物,它压抑工人的多种多样的生产志趣和生产才能”; [101]“工人的生命活动对于他不过是使他能够生存的一种手段而已。他是为生活而工作的。他甚至不认为劳动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相反,对于他来说,劳动就是牺牲自己的生活。劳动是已由他出卖给别人的一种商品。”[102]异化劳动使工人的工作活动在工作能力、工作关系、工作过程和结果上全面失去了工作生存的意义和价值。为此,要消灭异化劳动,建立共同创造、共同占有和享受的工作共同体。“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103]在自由人联合体中,“才能够实现自己的充分的、不再受限制的自主活动,这种自主活动就是对生产力总和的占有以及由此而来的才能总和的发挥”。[104]共同创造、共同占有和享受“生产力总和”或社会财富的工作共同体才具有工作生存意义,创造、主体间性的自由、审美、快乐、富有、享受、公平、正义、尊严、人性化等工作生存意义都如此而生,并与之一起构成工作生存的总体意义。

(2)工作生存的结构。工作生存的本质是工作共同体,工作生存的意义是基于工作共同体的总体意义。工作生存的意义取决于、生成于工作生存结构。

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关系是工作生存结构的基本层次。首先,工作态度逻辑上是工作生存首要的问题,也是工作生存论首先面对或遭遇的问题。只有在这个逻辑的意义上,才能体现出上述后现代主义或整个意识生存论的“精神能量的首要性是第一原则”。工作态度是工作人所秉持的一种首要的精神文化,是工作人所有精神文化的一个聚焦点或凝结点。在工作世界,人们看一个人的精神文化不是看他(她)有多少哲学、文学和思想理论,而是首先看他(她)的工作态度,如此,工作态度是一个人工作文化的窗口和前沿,一个人的工作情感、意志、理念、价值观、思维方式都凝聚其中,或者说工作态度就是工作精神文化总体的凝聚、凝结,它表现为一个人对工作的热爱与厌恶、认真与敷衍、唯利是图与义利并重等精神状态。而这些精神状态只是工作态度在意识层面的直接体现,一个人的实际工作态度体现在他的工作行动、过程和结果上,如此,工作态度是体现在一个人工作现实和工作文化上的总体精神状态。其次,工作能力是工作者个人体力和智力与工作对象、工作资料相结合的能力,主要表现为生产、制造、创造物质文化产品的能力,建构工作关系的能力以及处理日常工作事务、解决工作问题、完成工作目标任务的能力,工作创造力是最根本的工作能力。最后,工作关系主要是指工作者对工作资料、工作成果的占有和分配关系以及工作活动中的交往关系,共同创造、公平占有和享受工作成果的共同体关系是最根本、最优化的工作关系。工作能力和工作关系决定工作态度。

工作生存结构是一个内在关联和互构的体系。工作能力决定工作关系和工作态度。工作素质、水平、能力越高,就越会得到他人的尊重、信任和爱戴,就越有可能建构更广泛、深厚和持久的工作交往关系,并越能从总体上获得更多的工作成果和荣誉。“艺高人胆大”,有“技艺”才能有积极进取的态度、信念和激情。有技艺就有创造力,技艺是工作生存的根本方式,脱离创造性和技艺能力的抽象德性态度不会产生工作生存效应。社会、单位和个人若只重视这样“好的工作态度”,那工作世界就会在缺失技艺和创造力的支撑中而慢慢地停滞和衰退。工作关系决定工作态度并培养工作能力。好的工作态度不仅要以工作能力为根本,还要以共同体关系为生长的土壤和支撑。有了适宜的工作关系,工作者才能有责任心、热情等德性态度。工作关系是靠工作能力建设起来的,工作能力是在工作关系中养成的,公平占有、分配的和谐工作关系会调动工作的积极性,催生其创造力,有利于其才能的发挥。工作态度作为工作精神文化的集结或凝聚,是工作能力、工作关系的精神驱动力量,并与之一同成就工作事业和工作生存意义。“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105]有责任心、热情的工作者,就会使人乐于与其交往,这就有助于构建工作者之间互通有无、互相协作和支持的主体间性关系,从而不断累积工作资源,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艺和工作能力。

3.工作生存意义的实现

工作生存的意义结构注定了工作生存的现实方式,即以提高工作能力特别是工作创造力为根本,以构建工作共同体关系为基础和支撑,以积蓄优秀的工作态度等精神文化为驱动力。

(1)“以人为本”要以人的工作生存为本,以构建工作共同体为本。人依靠工作生存,工作生存的本质是工作共同体。社会、单位和个人都要重视工作关系特别是占有、分配和交往关系的改进,要改变因为重视社会生产关系变革而忽视工作者主体工作关系优化的倾向。工作共同体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最现实、最亲近、最根本、最可经验的世界,最日常的工作共同体就是我们的生命共同体。人的生存意义或者从哪里获得,或者从哪里丧失。一个企业、公司倒闭破产,一个单位的解体,一种生产方式或生产关系的变迁,都意味着一些人共同体本质和生活的流变。失业就是失去工作共同体本质,就业就是占有、拥有工作共同体本质,待业就是期待工作共同体本质和意义的到来。“找工作”就是对人的工作共同体本质、意义和根基的寻找。工作生存或工作共同体是人的存在之基、利益之本、价值意义之源。

(2)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要以工作生存意义优先为应有之义。可以说,从“以人为本”到把就业视为发展首要原则的“就业优先”战略,这是科学发展观人本思想的合乎逻辑的递进过程。但是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必须抓住就业优先的根本所在。工作生存的意义不只是就业、绩效、成果,更是自由、审美、尊严、快乐等工作生存总体性意义。在一个充斥着各种压力、冲突、危机、贫富不均以及失业与待业的工作世界,在一个存在资本利润化、权力中心化和技术控制化倾向的工作世界,追寻、建构工作生存的总体意义就显得尤为必要。如此,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不只是就业岗位、数量的优先,更是工作生存意义的优先,要把工作生存意义优先作为就业优先战略的应有之义。工作就业是最根本的民生,是社会之基,是人的存在之本。如此,社会、政府、单位和个人,都要把构建共创、共享、共有的工作共同体世界作为首要原则和核心价值取向。

(3)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以提升工作创造力为支撑。从一定意义上讲,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工作就业为本,就是以构建工作共同体关系为本。如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由片面重视GDP和片面依靠耗费资源的客体性发展方式转向依靠大众工作者创造力的主体性发展方式。工作创造力是工作生存的根本支撑,社会、单位、个人除了重视工作共同体关系以及工作态度和工作精神文化的建构外,更要重视工作技艺、工作创造力的提升,要改变因为重视社会生产力发展而忽视工作者主体能力建设的倾向,以避免出现“社会生产力发展而个人生产力贫乏”的状况。长期以来的人口资源红利、自然资源红利、引进技术的后发优势红利,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和抑制了工作者主体创造力的建设和发挥,在这些红利的生存效应即将发挥殆尽的今天,转变发展方式,除了依靠工作者主体的工作创造力和工作结构的优化,已再无别的生存依靠。

(4)注重积聚工作精神文化的能量,实施工作就业、工作立业总体性教育。不同的哲学主导不同的工作文化,从而产生不同的工作生存意义和效应。哲学与生活世界特别是工作世界的文化相融是哲学发挥自身效应和自身精神能量的现实通道。意识哲学的意识生存论越来越融入工作世界成为活灵活现的工作文化,它在很大程度上遮蔽和消解了大众工作者的工作生存意义。例如,职场上流传的“态度决定一切”的态度文化或“欲望决定一切”的欲望文化认为,只要有了好的态度和强烈的欲望,就会有好的工作结果,就会实现工作目标和人生价值。这些都是意识生存论与工作世界相融而生的工作精神文化,都会导致忽视大众工作者的工作能力特别是工作创造力的提升和工作关系特别是工作共同体关系的改善与建构。如此,要注重建设马克思主义的工作生存论和工作精神文化,并以此矫正意识生存论及其工作文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要贴近生活世界,更要走向和融入工作世界发挥其大众化效应。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就业教育中融入工作生存论的文化教育,进行工作就业和工作立业总体性教育,即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融合各种文化形态和文化思潮对学生进行工作世界观、工作价值观和工作生存方法论的教育。

(二)工作世界生存律

上述文化哲学方法是文化世界生存的基本方法,这里“工作世界生存律”是由上述文化哲学基本方法衍生出来的更为具体、更有可操作性的文化生存方法。文化生存方法的根本是工作世界生存方法,这里的方法主要围绕工作世界生存方法展开。

深度的生存智慧和方法要深入存在的本质与结构,造化存在的本质与结构,而不是表层的或平面化的具体方法和智慧的叠加。文化世界总体方法、本质与结构方法都要求认识和建构文化世界,要立足生活世界总体性,建造工作世界共同体,提升主体化能力特别是工作化能力,优化主体化关系特别是工作关系,把造化工作世界特别是工作共同体世界作为文化生存的根本方法,更要把造化工作能力、工作关系和工作精神文化及其互构关系作为文化生存的最根本方法。这是文化世界生存的根本智慧。文化世界是人造化的世界,化自然、化社会、化主体,所有的造化关系都以工作世界为依托、根据、根基,没有工作世界或工作世界共同体,没有工作就业,没有人性化的共同体工作就业关系,文化世界就失去了生存的根基,就什么都不能造化。工作世界的本质与结构注定了文化世界生存的根本方式、方法是以累积和提高工作能力特别是工作创造力为根本,以构建和优化工作共同体关系为基础和支撑,以积蓄优秀的工作态度等精神文化为驱动力。其基本方法论可归结为以下十律。

(1)工作创世律。每个社会、国家和个人都要靠工作创造世界。“诺亚方舟”并不是一条资本救世的船,而是一条工作创世的船。它是载着种子、工具和牲畜航行于灭世的洪水,而不是载着资本、黄金和铜钱。要趁早摒弃资本救世的思维,要从资本救世的思维转向工作创世的思维。以现在救现在就只有现在。那么未来呢?那些洪水般的欲望、暴虐、贪婪与堕落必将毁于洪水或已经毁于洪水。未来不在资本的手里,而在每一位工作者的创造行动中。资本没有未来。一个缺乏创造力或创造力处于停滞状态的民族是危险的民族。中国长期以来的劳动力低成本红利、廉价资源红利、技术引进的后发优势红利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创造力的发挥和提升,如对一些人来说,卖房子、卖地、卖资源就可以了,其他都可以不想不做。在这些红利的效应即将发挥殆尽的今天,转型、调结构、保民生除了依靠民众的文化创造力,再无别的生存依靠。

(2)技艺生存律。工作技艺或工作能力决定工作关系和工作态度。无论是国家、民族还是个人,工作素质、水平、能力越高,就越会得到他人的尊重、信任和爱戴,就越有可能建构更广泛、深厚和持久的工作交往关系,并能从总体上获得更多的工作成果和荣誉。否则,只引进、模仿、复制甚至抄袭就会被歧视、贬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以提升工作创造力为支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由片面重视GDP和片面依靠耗费资源的客体性发展方式转向依靠大众工作者创造力的主体性发展方式。工作创造力是工作生存的根本支撑,社会、单位、个人除了重视工作共同体关系以及工作态度和工作精神文化的建构外,更要重视工作技艺、工作创造力的提升,要改变因为重视社会生产力发展而忽视工作者主体能力建设的倾向,以避免出现“社会生产力发展而个人生产力贫乏”的状况。

(3)共同体优先律。技艺是第一工作力,是工作世界的根本支撑,决定工作关系、工作精神状态。工作共同体关系是工作世界的基础。工作创世、立世或工作生存要做好两件根本的事情,一件是提高和展现自己的技艺,二是造化和融入共同体关系。共同创造、共同占有和享受“生产力总和”或社会财富的工作共同体才具有工作生存意义,创造、主体间性的自由、审美、快乐、富有、享受、公平、正义、尊严、人性化等工作生存意义都如此而生,并与之一起构成工作生存的总体意义。社会、单位和个人都要重视工作关系特别是占有、分配和交往关系的改进,要改变因为重视社会生产关系变革而忽视工作者主体工作关系优化的倾向。“以人为本”要以人的工作生存为本,以构建工作共同体为本,工作生存或工作共同体是人的存在之基、利益之本、价值意义之源。社会、政府、单位和个人,都要把构建共创、共享、共有的工作共同体世界作为首要原则和核心价值取向。

(4)改变律。“改变”已经成为一个流行世界的文化词语。面对一个问题世界,面对工作长期没有起色的状况,面对无法再用已有技能和经验解决问题的困境,唯一的选择就是改变。谁改变得快,谁率先改变,谁就会提前进入未来!个人或许改变不了世界,但至少可以改变自己,而一旦自己改变了,世界也就改变了。

(5)做事律。人的素质、能力、水平是怎么来的?是做事做出来的,多做一件事水平就提高一些,少做一件事水平就欠缺一些。一些人不愿意做事,遇事的第一反应就是如何逃避或推给别人,这样的人很难有出息。在工作中为人,是做人的水平;在为人中工作,是做事的水平。要讲究这两个水平,这是最高境界的“讲究”。要把做事当成展示自己才能、亲近他人、向他人学习的机会,而不是当成负担,有了这种思维就一定会有所成就。做事是永恒的机遇,做难事、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是大机遇。

(6)问题承担与机会律。要把承担问题、解决问题当成自我发展和提升的机会。一有问题了,就把自己摆出去,把别人摆进来;一有利益和好处了,就把自己摆进来,再把别人摆出去。这种自以为聪明的思维不适用于工作世界,结果只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这样摆来摆去,就什么都摆不平。把问题特别是“根本”问题都摆给别人,自己就会因为丧失改变自己的机会和改变的力量而丧失自己。一些工作者总是抱怨没有机会,其实机会到处都有,真的到处都有。最常见的机会就是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谁善于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谁就把握了机会,就展现了自己。而只要留心观察、善于思考、勤奋做事,就总是能找到和把握问题和机会的。特别是当下的工作世界中,更是普遍存在问题机会。

(7)潜能涌现律。设定工作目标不要追求100%的清晰度和正确率,通常情况下目标有60%的清晰度和正确率就可以着手实施了。目标是在做的过程中不断修正、完善和趋向真理的。在做的过程中,自我的潜能、环境的潜能会不断涌现,一开始看上去不具备的条件、不清晰的物象和意识都会慢慢涌现出来。这就是“潜能涌现原理”。如果等什么都想得十分清楚明白了再做,那可能将一事无成,至少会错过很多机会。

(8)累积创新律。在一个似乎显得有些浮躁的时代和社会里,这种思维和行动方式被许多急功近利的人所遗弃,也正是如此,越发显出其价值与意义。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乃至个人,要真正有所成就,必须有这种思维和行动。“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累积创新思维和行动的精髓就在于累积“毫末”的精神。这似乎很愚蠢、很笨,却是人生和社会发展的大智慧,有了这种精神就一定会有所成就。而急功近利和浮躁有时可以取得一时的功效,但没有持续性。比如,一些地方政府靠房地产拉动经济的思维和行动既省力又快捷,不用费力累积技术、人才等要素,可房子和地都卖完了怎么办?资源都耗尽了怎么办?再如,一些企业只愿意引进技术或买设备,不重视人才累积和技术创新。可是买的技术总是人家淘汰的或落后的技术,只有一时的效用,这就导致长期的产能落后和技术的低级化。可以说,现在的工作世界,最需要的就是踏踏实实地累积创新精神和行动。

(9)和谐与冲突并进律。要学会和谐,也要学会冲突,单向的和谐思维或冲突思维都不适用于工作世界。可以说,这一思维对于改变当下和谐文化有余、冲突思维不足的单向度思维文化倾向有重要意义。面对冲突和面对和谐具有同样的存在感,要像面对和谐那样去面对冲突,去选择价值,取舍意义。和谐与冲突各有其价值向度。对一些人和事,要用和谐思维;对一些人和事,要用冲突思维。平衡是最好的存在状态,总体的和谐与适宜的冲突构成平衡。

(10)精神文化能量与驱动律。精神文化是一个看不见的世界,这个世界最日常、最普通,人人拥有,是我们每个人自己的存在与财富,是最能归我们每个人自己占有、支配和使用的资源,它具有深广而恒久的疆域,但因为自己的无形而被一些喜欢有形的人淡忘了,这种无形的力量可以摧毁有形的力量,这种潜能的力量可以替换现存的实力,而现存的实力却会因为丧失这种力量而慢慢地衰退、没落和消亡。意识哲学的意识生存论越来越融入工作世界成为活灵活现的工作文化,它在很大程度上遮蔽和消解了大众工作者的工作生存意义。如某台资企业发生员工连续跳楼自杀事件后,把员工自杀问题归结为心理脆弱、意志消沉以及厌恶工作的态度问题,只靠请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干预,甚至靠请法师作法驱除妖魅来解决员工自杀问题,而不从提高工作能力、改善工作环境特别是工作关系等方面解决危机和冲突,这是意识生存论只从精神意识层面解决工人工作生存问题的范例。意识生存论与工作世界相融而生的工作精神文化,会导致忽视大众工作者的工作能力特别是工作创造力的提升和工作关系特别是工作共同体关系的改善与建构。因此,要注重建设马克思主义的工作生存论和工作精神文化,并以此矫正意识生存论及其工作文化。

(三)工作文化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化教育向度[106]

提升文化创造力、增强文化实力以及文化自觉和自信,都离不开文化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是人的总体性教育,其本质是工作世界总体性教育。它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把思想政治基本理论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换成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立业等工作文化,对大学生进行工作文化教育。而当下学界对人本化教育的理解,尚游离于工作文化教育这一根本之外;一些对思想政治教育或思想政治理论课文化教育向度的研究,则局限于某些具体文化形式或文化问题的视域,尚缺少工作文化教育这一根本性或总体性的研究视野;一些基于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后现代视域的教学和课程改革观,则由于缺少与当今中国文化境遇的视域交融而有些不切实际。为此,就要从理论上扬弃那种无主体、无根本的理论教学模式,选择和确立有现实文化境遇和文化本蕴的工作文化教育模式,从而以理论进一步支持和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工作文化教育实践,并从理论的普遍性意义上,激发一些总体的教育改革观念与行动。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文化教育概念的提出

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文化教育,是一个教学改革实践和理论建构的双向探索过程,是一个艰难的选择过程,这种艰难性应如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里克·博克所说,“改变一个课程体系比搬迁一座坟墓还要难”。如此,这“改变”“改革”的依据问题就尤为重要。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文化教育的实践趋向。2009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通知》,从教育总体视角确立了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任务和方式,使就业教育在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上,从单纯的职业生涯辅导课程教育拓展到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创业活动教育等大学教育的各个方面。高校就业、创业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目标化、总体化、体系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也越来越呈现从“理论教学模式”向人本性教育模式转换的实践趋向,这种人本性的根本体现就是就业、创业、立业等工作立业文化教育。这种教学改革或教育转向能成为一种趋势或趋向,是由理论教学模式的失效性和工作文化教育模式的有效性决定的。

理论教学模式以传授、学习和掌握固定的理论为价值轴心,而不是以学生的生存发展特别是工作立业为根本。这就严重抑制了师生双方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并由于远离现实特别是工作就业的实际而缺乏亲和力和对灵魂的穿透力。其教学改革往往不顾教学内容的创新,只是沉迷于教学方法的标新立异。教学效果最终取决于传授给学生的教学内容,一定的教学方法只有在一定的教学内容体系中才有意义,把一种教学内容体例下的教学方法生搬硬套到另一种教学内容体系下,就会做成方法与内容的“夹生饭”。如建构主义的情景式教学方法,本是立足于不确定的教学内容,设置动态的实际工作情景,这样才能求得新颖的体验并建构起新的经验和知识;而理论教学模式下的实践式或体验式教学,其实践、体验的目的主要是验证、图解固定的既成理论,且往往为了验证一个早已被验证过的通俗易懂的理论,跑到很远的固定景点去“实践”和“体验”,这就既不会获得新体验,也不会有新知识的建构。与理论教学模式不同,工作文化教育模式是以理论教学为基础和指导,建构起新颖的可操作的工作立业理念、思维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工作立业文化教育,并视工作文化教育为必备教学内容和最后价值归宿。这种模式与学生的工作立业生存紧密联系,使师生都有亲近感、主体感、在场感,能引发师生双方的教学兴趣并提升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印象深刻,穿透灵魂,震撼生命,终身受益。工作文化教育模式不是否定理论教学,恰恰相反,是让理论教学通过工作文化教育更为有效地发挥作用,理论教学不仅是工作文化教育的基础,而且要融入工作文化教育生成新的工作生存思想,通过工作文化教育重新获得灵魂教育的价值。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文化教育的文化传统。中国传统教育特别是民间教育文化一直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同工作立业文化教育的融合。从家庭教育看,最典型的是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就是岳母对岳飞武功立业进行的爱国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从行会、行业师徒教育看,讲究行业规制和道德秩序等工作立业文化教育,如艺德、武德、医德、师德教育。孔子的私塾教育是儒家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立业教育的融合,这种融合构成工作技艺与工作精神文化的总体。“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统教育理论强调把自然运行之道与社会、人生发展之道融入工作立业教育,而如此则必须解决实际问题,即“解惑”。“人无信不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立”即立世、立业,即工作立世、立业,孔子的这一工作立业道德观、价值观和生存方法论的教育,堪称儒家思想政治理论工作立业教育的范例。但是,古代工作立业文化教育总体上重视的是德性立业、德性工作文化教育,轻视以物质生产实践为基础的工作立业、工作实践文化教育,这从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和孔子“君子不器”教育可见一斑。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文化教育的理论基础。“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107]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这当然也适用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生产劳动就是工作就业或立业活动,生产劳动教育就是工作文化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工作文化教育是工作思想政治和精神文化的教育,是灵魂教育。“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108]科学发展观认为“就业是民生之本”,因此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这就明确表达了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工作就业或工作立业教育为本。“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109]理论应用于实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根本原则。根据以人为本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就要以大学生的实际为本,而大学生实际是以工作立业为本,特别是在自主择业教育背景和就业难的窘境下,工作立业实际更具有大学生的人本意蕴。马克思主义哲学把生产劳动、实践看作人的本质,就是把工作立业看作人的本质。工作立业是生产劳动或实践的主体化,离开工作立业活动,人的生产劳动本质、实践本质、社会关系本质就无所依托,人的诚信、道德、价值、人性、个性、人格、尊严、奉献活动就都失去了实现的场所和根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110]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要“抓住事物的根本”,这个根本就是大学生的工作立业实际,包括大学阶段的工作立业认知活动和未来的工作立业实践活动,这样,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才“彻底”,才有“说服力”,才能“掌握群众”。

(4)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文化教育的思想借鉴。维果茨基等人的现代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教学的知识内容都应该是主动建构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设置“情景”,让学生在与情景的交互作用中建构知识;“真实”的学习任务就是建构这些情景知识,而“真实”的情境就是工作情景。如此,真实的知识就是师生共同建构起来的关于工作立业的技能、思想观念或精神文化。马斯洛、罗杰斯等人的现代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核心是发展人的个性、潜能、创造性,培养人的自我实现本质和意识,“大学的生命全在于教师传授给学生新颖的符合自身境遇的思想来唤起他们的自我意识”。[111]如此,教学活动就是师生不断建构新颖适用的知识内容的过程。多尔等人的后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课程知识内容应该是开放的、动态的;课程既不是精确的,也不是预先设定的,课程应该采取一种“一般的、宽松的、多少带有不确定性的方式”。[112]这种不确定的知识就是生存“境遇”知识。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效益不在于是否完成教学任务和教授多少知识内容,而在于能否促进学生的生存发展。上述教育理论的共同点是:在教育本质和目标上都强调以学生的生存发展教育为本;在教育内容上都主张以创造性、建构性、不确定性、动态性、境遇性的知识内容为核心;在教育教学方法上都诉诸对话、情景体验、小型叙事等互动方式。这些教育思想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文化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创新和方式的确立提供了借鉴和佐证。但其否定知识客观性、确定性、体系性、意识形态性以及生存教育的抽象性、平面化、娱乐化倾向,则必须予以弃绝。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文化教育的内涵

这里,立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趋向,以传统教育文化为渊源,以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为基础,借鉴现代西方教育思想,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文化教育的概念、内涵和特性。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文化教育概念界定。工作是人们就业、创业、执业等立业活动的总体,包括工作认知活动和工作实践活动。或者说,立业就是工作立业,离开工作就业,立业就无从谈起。如此,工作、就业、创业、立业在同等程度概念的意义上使用,它们互相规定和解释,并由于语言习惯的不同可以互相替换。工作文化教育是工作技能、工作关系和工作精神文化的全面教育,包括专业课教育、职业生涯辅导中的就业创业课程教育和在专业课与其他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大学教学和科研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播事实和技能,而且要造就全人。”[113]“全人”就是既有工作技能又有工作世界总体性本质、素质和价值的总体的人或全面发展的人,其培养要靠“整体性知识”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文化教育就是这种“整体性知识”教育,就是培养总体的人,即具有工作世界总体性本质的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文化教育就是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以思想政治基本理论教学为基础,将基本理论教学与工作立业教育相融,对大学生进行工作世界观、价值观、生存方法论的工作世界总体性教育。它是基于教学内容的带有根本性和总体性的教学方式模式,教学方式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统一,是教学目标、教学本质、教学价值的集中体现,而教学内容统领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和整个教学过程并构成一种教学模式的根本内涵。如此,这里主要围绕教学内容展开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文化教育内涵的探讨。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文化教育的基本内涵和特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文化教育是一种教学方式模式。①它是教学内容体系模式,即以基本理论教学为基础、以工作世界总体性教育为必备内容和价值归宿的双重教学内容体系。而在以理论为价值轴心的理论教学模式中,完成理论教学即视为完成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理论联系实际或人本教育是一种可有可无的“良心活”,甚至沦为解释既成理论的工具或遮掩抽象与贫乏的点缀。工作文化教育模式强调教学内容对教学方法乃至整个教学过程的基础和统领作用,与无视教学内容创新、只重教学方法改革的形式化的教学方法模式相对峙。②它是将基本理论教学内容应用于工作立业教育的应用创新教学方法模式,即以基本理论教育为基础,把基本理论应用于大学生工作立业活动,生成新的工作立业理论或精神文化,再通过教学活动达到立业教育的目的。这一方法模式是工作文化教育最为根本的方法模式,也是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根本教育方法在工作文化教育中的体现。其他诸如互动式、体验式、实践式、情景式等教学方法,都是由一定的教学内容衍生并为一定的教学内容服务,不具有根本性或总体性的教学方法模式意义。③它是既成内容体系与创新内容体系相结合、确定性内容体系与动态性内容相结合的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理论是较为确定、稳定的内容,工作文化教育内容作为工作世界观、价值观、生存方法论的体系也具有确定性和系统性,而一些工作立业的精神文化、一些境遇性经验和知识则具有不确定性,需要师生不断在境遇中建构。它不同于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和后现代的教育模式,后者过度强调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情景性或境遇性,甚至有否定基本理论、独立的客观知识和理论体系的单面倾向。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文化教育是教学目标、教学本质和有效教学价值模式。教学方式是教育活动和过程的实体存在,是教学目标、本质、价值和效果的集中表现和实现方式。工作立业活动是大学生的本质存在和发展趋向,工作立业文化教育是本质教育,这就注定了教学的根本目标就是培养大学生的工作实践本质、素质和能力,注定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较为抽象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目标同对大学生的工作德性、智慧、心理健康和精神文化的教育结合起来;注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最高价值归宿是促进大学生在工作立业活动中生存发展,为党、为国建功,为己立业,从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教学目的。这不同于离开工作立业本质教育抽象谈论个性教育、全人教育、生存教育的抽象人性化或人本化教育模式,也不同于离开工作立业生存基础片面强调日常生活教育的生活教育模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文化教育是根本性和总体性模式。教学内容总体化教学方式、目标、本质、价值和有效性以及整个教学过程。如此,作为教学方式特别是教学内容体系的工作文化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个教学活动的根本或核心。而作为一种根本性的模式,同时又必然具有总体的意义,因为根本是对总体的根本,离开总体,根本就失去了依托,而总体是由根本联系或总体起来的。如此,工作文化教育模式又在根本的意义上获得了总体的意义,其总体性模式意义主要有三个方面。①工作文化教育内容总体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文化教育是工作世界观、价值观、生存方法论的工作世界总体性教育,这不同于高校专门设立的“大学生就业创业课程”具体层面的就业创业教育,也不同于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所进行的一般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教育。②宏观意识形态教育与微观主体生存教育的总体性。思想政治基本理论教育主要是国家、社会、历史等方面的宏观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文化教育主要是微观学生主体生存发展教育。这不同于去主体化的单纯的意识形态理论教育,也不同于去意识形态化的单纯的个人生存教育。③教育过程总体性。工作文化教育内含了教学目标、本质、价值、内容、方法、效果等全部教学活动和过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双向改革以及由此引起的教学运行机制、教学观念的改革,这一点不同于有效教学理论和实践,后者强调影响教学效果的教师、环境、方法等因素,但忽略了教学内容特别是工作文化教育内容对教学有效性的根本性影响。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文化教育的实施方式

如前所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文化教育是基于教学内容的教学方式模式,如此,这里围绕教学内容对其实施方式展开探讨。

(1)借鉴管理方格理论,设计理论教学和工作立业教育双重教学内容和水平。美国行为科学家布莱克等人关于领导效果和管理实践的管理方格理论也适用于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实施和管理。这里,参照管理方格理论,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实施方格图设计如下。

“1.1”方格表示对基本理论教学和工作立业教育都很少关心,是无效教学;“9.1”方格表示重点放在基本理论教学上,而对工作立业教育很少关心,教师话语权力很大,强制性灌输,学生被动接受,不能有效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1.9”方格表示重点放在满足学生的工作立业实际需要上,而对基本理论教学和教师主导性重视不够;“5.5”方格表示教师对工作立业教育的关心和对基本理论教学的关心保持中间状态,只求维持一般的教学效果与氛围;“9.9”方格表示对工作立业教育和基本理论教学都很关心,能使学生和教学最有效地结合起来。课程内容实施总体上应该尽量采用“9.9”方格的设计方式。当然,并不是每一节课都如此,有时可能重点是基本理论教学,那就是“9.1”方格;有时可能重点是工作立业教育;那就是“1.9”方格;有时可能比较中立,那就是“5.5”方格。这样设计可以使师生了解基本理论教学和立业文化教育的课程内容分布,从而自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不同水平的教学活动中,也可以强化这两种水平并重的教学意识。教学内容是教学目标、本质、价值以及整个教学活动和过程的集中反映和展现,如此,这一“教学内容实施方格图”也体现了基本理论教学和工作立业教育双重教学目标、教学评价和教育终极价值取向的实施方式和水平。

(2)敬畏、热爱理论,夯实基本理论教学基础。首先,针对一些平面化、娱乐化、去意识形态化的消解思想政治基本理论的教学倾向,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价值意义的教育。这一教育要渗透整个课程教学过程,让学生懂得思想政治理论既具有社会意识形态意义,又具有主体化的工作立业价值,使其感受到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能使自己对世界、社会、人生有正确的认知,特别是能使自己获得工作立业的智慧、价值取向和生存方法论。

其次,讲好先进、前沿、适合大学生工作生存的基本理论。大学生的素质、能力、水平和创造性都是靠基本知识融合实践练就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离开基本理论教学就失去了教育基础和精神能量,理论应用或联系实际就无从谈起。要弃绝否定客观知识体系和确定性理论知识的后现代不良教育教学倾向。大学和教师从来不存在讲授知识或理论过多的问题,只存在讲授的知识理论是否先进、前沿、新颖和适用的问题。只有没有思想的人才说“不要跟大学生讲思想”,其实大学生普遍喜欢有思想价值和可以实际应用的课程。

最后,有针对性地选择理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每门课程内容都极为丰富,不可能面面俱到地教授给学生,尽量依据教学大纲选择有现实境遇感和工作立业应用价值的基本理论。

(3)与基本理论相衔接,建构工作文化教育内容体系和经验知识。首先,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理论为指导,立足于工作立业实践,融合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文化教育的内容体系,从而对学生进行确定性和系统性的工作文化教育。笔者2009年出版的《工作哲学引论》,尝试性建构了内含工作世界观、工作价值观、工作生存方法论的工作立业总体性教育的内容体系,并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文化教育,取得良好效果。如对应一般实践观对大学生进行工作实践观的“做事思维”教育:“人的素质、能力、水平是怎么来的?是做事做出来的,多做一件事就多一块水平,少做一件事就少一块水平。一些人不愿意做事,遇事的第一反应就是如何逃避或推给别人,这样的人很难有出息……要把做事当成展示自己才能、亲近他人、向他人学习的机会,而不是当成负担,有了这种思维就一定会有所成就。做事是永恒的机遇,做难事、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是大机遇。”这种教育话语通俗易懂,可以使学生获得应用化的新思想、新思维和新的价值取向。

其次,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理论相衔接,结合教师自己的工作就业经验和对周围工作世界的阅历以及大学生的工作就业境遇,进行动态性的、不确定性的工作立业经验意识教育,并对工作立业的消极没落文化进行批判和矫正,这样,可以教给学生怎样应用理论,使学生独立思考立业生存的现实问题,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最后,与区域文化想通融,将区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转化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内容。人都是生活于一定的区域空间,受一定区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并且只有融入一定的区域文化才能适应当地的风土人情,否则就会被排斥甚至被隔离。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是一定区域文化中多元文化交织的群体,因此,更需要进行一些区域文化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融入当地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风俗。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作为普遍世界文化只有融入一定地域的文化风土才能实现其价值和意义,否则就会受到排斥或被悬置。区域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爱国爱乡精神、道德信仰精神、工作创造精神、异质包容精神等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天然的契合性。这就为区域文化与国家意识形态文化的世域内涵相融提供了可能,也会使作为世域文化的国家意识形态文化捕获区域文化的风土人情从而进一步现实化和民众化。如此,就可以把嵌入了马克思主义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代文化意义的区域文化精神提升为或转换成当今世域文化精神,以此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亲和力,进而使他们融入区域生活和普遍的生活世界,使他们在区域文化和世域文化的双重意义上获得更为广阔的文化生存空间。而区域文化大多是民众的文化自觉,具有丰富的生活世界内蕴和工作世界内蕴,因此,工作文化教育就是区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和核心价值取向。

同类推荐
  • 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

    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

    本书作者从三国文化的表情、三国人的背影、三国人的习俗、三国人的民族性以及三国的未来等方面来比较和认识了中日韩三国人的文化风貌。
  • 中国人的德性

    中国人的德性

    切斯特·何尔康比在中国居住多年,几乎与中国各个角落、各个阶层的人们都有过接触,甚至与一些人建立了亲密友好的关系。他声称自己在书中所展示的是接触和了解中国社会时所得到的“几点心得和体会”。
  • 烟台饮食文化纵览

    烟台饮食文化纵览

    “烹调之术本于文明而生,非孕乎文明之种族,则辨味不精;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中国烹调之妙,亦只表明进化之深也。”胶东地处美丽的山东半岛东部,占尽山海之利,人文历史鼎盛,历来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区域之一,属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为中国饮食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 七夕

    七夕

    《 七夕》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荆楚风韵:江陵楚墓

    荆楚风韵:江陵楚墓

    反映了楚人特有的葬俗和文化心理,它为研究东周时期楚国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它是辉耀华夏的荆楚文化的代表。
热门推荐
  • 雪落凡尘

    雪落凡尘

    她是西北大将军之女,拥有倾城的容颜,灵动脱俗,向往自由与靖王世子青梅竹马,她以为他是她一生的幸福,当幸福遭遇背叛,她该何去何从……被迫嫁与晋国三皇子,他是她的命中注定,还是另一次的欺骗……
  • 摄大乘论

    摄大乘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摄政王的双面王妃

    摄政王的双面王妃

    她是为国而死的特工,她是被人暗害的庶女,当她变成她,这个世界将会因为她的到来掀起怎样的腥风血雨?生母不详却备受宠爱的庶女因为一纸婚约被庶姐暗害身亡,却意外的踏着光芒重生,她本想一心过着安稳的小日子,无奈,就因为与一个男人的婚约却引火上身,既然如此,那么握着自己的命运,神挡灭神,魔挡弑魔。嫡母深不可测?毁了你最在乎的!庶姐伪善狠毒?夺了你最想要的!父爱如山,妹妹情深依赖,那她便拼尽全力护他们一生!只是,这个莫名其妙的男人是从哪里来的?“尊贵的摄政王,我们不熟。”“没关系,成亲了就熟了。”
  • 杂病心法要诀

    杂病心法要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撼天记

    撼天记

    偶然的机会,吴天拥有了窥探天机的能力,也在无意中触动了天道的逆鳞。天地不仁,万物为狗。不甘屈服于天道的吴天,剑指苍穹。今生即已无回头之路,那我无法无天能奈我何?气冲霄汉,响彻九天。
  • 狂暴少女的黑暗日记

    狂暴少女的黑暗日记

    一面之缘,情窦初开,一句有缘再见,那年杨沐悔十三岁。命运转动,时光荏苒,三年后再次相遇,竟是在黑帮组织“暗影”!混迹街头的流浪小妹出落成亭亭少女,而他,摇身一变,成了稳坐暗影第一把交椅的人物!两人四目相对却不相识?!生死一线的瞬间,回忆涌上杨沐悔心头。“杨沐悔,我警告你,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从Simon把你从人群中拉出来的那一刻起,你的人生就变成了一场赌博,走错一步就是满盘皆输。没有人会管你死活。你懂吗?”杨沐悔脸上浮出一丝笑意,淡淡地看着张忌天的眼睛说:“我知道啊。你在怕什么?”张忌天究竟是何身份?杨沐悔又会何去何从?
  • 吾妻倾城:妖娆六小姐

    吾妻倾城:妖娆六小姐

    她是烈焰国最无能的小姐,却爱上了最尊贵的王爷,人人笑她痴心妄想,却不曾想有朝一日她惊艳天下,步步生花。他是孱弱的病王爷,曾经的战功赫赫均被世人遗忘,以至于被逼无奈娶了个无能小姐,却不曾想这个小姐竟让他相思断肠。“王爷,世人皆说我是妖,要将我火焚呢”某女子淡淡的道。“我妻妖娆,他们是嫉妒,这天下若是容不下你,我便毁了这天下”某男子浅笑着说。什么无能?什么孱弱?明明就是两个最强大的存在。眼睛可以骗人,唯心不可,我爱你,所以跨过万年来寻你。
  • 神秘首席:撒旦的错嫁新娘

    神秘首席:撒旦的错嫁新娘

    上部:为了任务,她只身潜入,奋身步入虎穴大婚当日,新郎远赴法国救治,独留新娘,看似跨世纪的奢华婚礼,却处处透着诡异的画面,别人的婚礼都是热热闹闹,而她方菁的婚礼却是安安静静。新婚之夜,她轻灵如猫夜行,只因豪华的别墅内似乎深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引人勘察。却不想,她的一切行动只不过是他人眼中玩物不知死活的举动。既然她如此不乖,那么,猫戏老鼠的游戏他也不在乎多玩几天。★☆★☆★☆★☆★☆★☆★☆★☆下部:当她沉入海底的那一刻,所有的一切开始逆转。千年前的记忆,千年前的情深,以及千年前的伤痛席卷而来。而当他再遇她,他惊喜,他彷徨,他失措。千年后那个会令他再次怦然心动的女人竟然是千年来他魂牵梦萦的那个人。而她却是心冷,情更怯。究竟他该如何弥补自己曾经所犯下的错误,又该如何挽回那颗被他伤得体无完肤的心灵。放手与禁锢,只在刹那之间。片段:“妈咪!那男人在看你。”宝宝说“他是看妈咪的美色,谁叫你的妈咪太过迷人啦!”某女眼皮也不抬,非常自恋道。“妈咪,那男人看你的眼神好像要吃了你。”宝宝继续说。“那当然,男人都是下半身动物,要是他没有吃妈咪的眼神,那就怪了!”某女解释道。“妈咪,那男人走过来了!”宝宝持续说某男走过来道:“小姐你胸前的扣子掉了”某女捂脸四处逃窜........
  • 我从坟中来

    我从坟中来

    “炼丹需要什么”“药草”“药草哪里来的”“地上长出来的”“地上能长出药草,就长不出丹药?”“......”“炼器需要什么”“矿石”“矿石哪里来的”“地里开采的”“地上能形成矿石,为什么不能直接形成灵器?”“......”炼器师,炼丹师:“你是谁?”“种地的!”当武道修炼到巅峰,强者之路被阻断之时,另一种修炼体系在慢慢衍生。他们无所不能,研究种子,可种出世间一切!你能种出妖鬼邪魅!我定能种出九天玄女!“有一天,你发现这个世界是一座大坟,你将怎样?”“我会杀出去!”终于有一天,王本尘种出了一只猴子,他一棒敲碎苍穹,修者们终于从坟中爬了出来!767427793
  • 化茧成蝶:李宁向左 俞敏洪向右

    化茧成蝶:李宁向左 俞敏洪向右

    一个用自己的名字做产品,做成了中国第一体育品牌,与耐克、阿迪达斯一起傲视群雄;一个由培训班起家,成为中国最富有的老师,在千万人当中传递希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