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1000000015

第15章 胡适与国语运动(1)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而又国土辽阔的国家,民族众多,语言复杂。其中人口最多的汉族,遍布全国各地,其语言差异也极大。一个北方人听广东人或福建人讲话,简直同听外国人讲话差不多。在闽、广地区,即使相邻的县、相邻的市镇,讲话也不一样。一个一生活动范围半径不超过50华里的人,如果又不识字,简直无法同外界联络与交涉。这种情况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显然极为不利。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清末以来,不少仁人志士开始从事国语运动。

中国人在戊戌维新之际才有了自觉的现代化意识,国语运动也就从那个时候开始。胡适少年时代就投身这个运动中了。

胡适后来回忆说:“国语运动与国语文学运动当初本是两个独立的运动,后来始渐合为一。”(胡适致黎锦熙的信(1921年5月5日),引自黎锦熙:《国语运动史纲》,46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他所说的国语运动是指读音统一与文字注音的运动;所说的国语文学运动主要是指白话文的提倡。

1896年,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沈氏音书序》,其中说:“抑今之文字沿自数千年以前未尝一变;而今之语言,则自数千年以来,不啻百万千变,而不可以数计。以多变者与不变者相遇,此文言相离之所由起也。”而“语言文字离,则通文者少;语言与文字合,则通文者多”(《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影印本,2页,北京,中华书局,1989。)。所以,他对于当时从事切音文字的研究,极表赞成,期望“此后吾中土文字于文质两统,可不偏废,文与言合而读书识字之智民可以多矣”(《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2页。)。这位维新运动的主要的宣传鼓动家,显然是把确立言文合一的新国语看成是国家现代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事切音新字研究的第一位功臣是福建同安人卢戆章,他在1892年制定出切音新字方案。1898年变法期间,朝廷曾下令调取卢氏的方案加以研究。变法失败后,维新志士王照从事官话字母的研究,于1900年制成《官话合声字母》,“专拼俗话”,比卢氏方案进了一步,很得严修、吴汝纶这些大学者的赞赏。1902年,吴汝纶曾上书管学大臣张百熙,推荐官话字母,提出“使天下语言一律”的主张。黎锦熙说,吴氏是第一个喊出“国语统一”口号的人。随后,清政府制定的《学堂章程》中也列入了“推行官话”的条款。1907年,劳乃宣刊印他的《简字全谱》。第二年他向朝廷进呈《简字谱录》,惜未能获得正式承认。后来,资政院开设,劳氏以议员身份,将他的主张向资政院提出。资政院决定将其方案交张謇、张元济等人主持的中央教育会议去讨论。该会于1911年作出了《统一国语办法案》。但辛亥革命爆发,此案只好搁置了。民国成立的那一年,临时政府教育会议通过了《注音字母案》,又设立读音统一会。次年,由此会审定了6500多个汉字的读音,这成了后来《国音字典》的基础。1916年,成立了国语研究会,从事国语的研究与推广。

以上说的就是早期的国语运动。国语运动即白话文的运动,也是伴随维新运动而发生的。1898年,《无锡白话报》创刊。裘廷梁为之作序,提出“白话为维新之本”,把国语文的意义看得特别重大。其后,在杭州、上海及安徽等地,白话报刊陆续出现。1906年,在上海中国公学读书的胡适,参加了白话报《竞业旬报》的撰述,随后担任该报的主编近两年之久。这期间,他发表了大量的白话文章,其中还有一部未写完的白话小说《真如岛》。胡适无疑是早期白话文运动的一员健将。

但从清末到民初这十几年中,国语运动与国语文学运动两不相涉,没有联合成一个统一的运动,这是一个大缺点。王照制作《官话合声字母》,是“专拼俗话”的,多少含有一点国语与国语文学统一的意思在里边。但他的方案在清末来不及推行。而当民国初年教育部设读音统一会时,一般学者却只注重注音读书的问题,“和国语统一无干,和白话教育也无干”(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导言》,13页,上海,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至于其他从事音标文字研究的人,例如劳乃宣,心理上根本就不存以白话为国语的念头。他说:“中国六书之旨广大精微,万古不能磨灭。简字(即字母)仅足为粗浅之用,其精深之义仍非用汉文不可。”(劳乃宣:《进呈简字谱录折》,见《桐乡劳先生遗稿》卷4。)由是我们又看到这一时期的国语运动的另一个大缺点,那就是无论音标文字也好,白话报刊也好,其提倡者用意都只是为了“开民智”,是专为下层老百姓预备的,根本不曾想到国语统一乃是包括士大夫在内的全体国民的需要。胡适批评说:“这种心理的基础观念是把社会分作两个阶级:一边是‘我们’士大夫,一边是‘他们’齐氓细民。‘我们’是天生聪明睿智的,所以不妨用二三十年窗下苦功去学那‘万国莫有能逮及之’的汉字汉文。‘他们’是愚蠢的,是‘资质不足以识千余汉字之人’,所以我们必须给他们一种求点知识的简易法门。……在这种心理状态之下,汉文汉字的尊严丝毫没有受打击,拼音文字不过是士大夫丢给老百姓的一点恩物。”(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导言》,11页。)“国语教育的不能推行很广,大原因就在这缺点。”(胡适:《国语运动的历史》,载《教育杂志》,第13卷第11期。)

于是,我们看到了令人困惑的局面。一则,从清末以来,凡头脑开明的人都认识到古文已不足以充当新教育的工具;但他们自己对那“千古之至美”的古文又十分留恋。二则,他们明知白话可以开通民智,利于教育普及;但他们自己却瞧不起白话文,以为那只配给下等社会应用。这些令人困惑的矛盾如果不得到适当的解决,国语与国语文学的运动就不可能进一步发展,就不可能取得成功。

胡适是摆脱上述困惑、使国语运动与国语文学运动统一起来的中心人物。

当国内的教育机构和一班学者只在注音字母上下工夫的时候,在美国留学的胡适开始倡导白话文学。与清末不同,他不是一般地提倡白话文,而是提倡白话文学。他公然宣布,古文是已死的或半死的文字,白话是活的语言。死文字决不足以产生反映时代的活文学。必须承认白话不但是教育的工具,而且是创作新文学的利器。他主张用白话作文、作诗、作小说、作戏曲、作一切文学。

同类推荐
  • 青少年走近伟人丛书·传记故事·毛泽东

    青少年走近伟人丛书·传记故事·毛泽东

    毛泽东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改变了民族的命运,没有冲锋在战场上,却指挥千军万马战胜强敌,为了国家的强盛,他不断地探索,在实践中接受了检验,一生与祖国不可分割,他留下了深深的时代印记。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毛泽东》是人物传记故事,生动记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的一生事迹。本书由许丁心著。
  • 岳飞传

    岳飞传

    一代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壮志未酬的英雄气概,令中华后人万分景仰。为了再现一代民族英雄岳飞在宋金战争中的英雄故事,再现那段悲壮的历史,历代文人、作家创作了《岳飞传》。本书对《岳飞传》进行了精编,以适合小读者阅读。
  • 千古绝恋

    千古绝恋

    帝妃爱情绝唱古已有之,但像光绪皇帝和珍妃这样,把自己的爱情和国家命运、民族存亡紧密相关,这更是爱情中最伟大的和最悲壮的,他们高尚和凄美的生死恋在中国帝妃爱情中堪称千古绝唱。这段爱情既让人伤心落泪,又让人肃然起敬。故事从慈禧太后给光绪皇帝指定皇后酿成了他的婚姻悲剧开始,描写了光绪帝与珍妃的相爱给光绪帝痛苦、孤独的心带来了春天。他们情投意合,心心相印,共同的政治见解使他们爱得死去活来。然而,政治是无情的,正当他们生死相随要变法强国时,慈禧太后发动了政变,光绪帝被囚禁,珍妃被打入冷宫,一时间血腥苦雨、阴霾遮天。
  • 中国历史上的“坏”女人

    中国历史上的“坏”女人

    被世人蔑称为“七为夫人”、“九为寡妇”的夏姬真的嫁了七次,以采补术克死了九个男人吗?千古一帝秦始皇的母亲赵姬真的如史话中那样,是一个淫乱无度的妓女吗?一代明君唐太宗宠爱的高阳公主为什么性情乖戾,身为皇家金枝玉叶却作奸犯险?千古第一女“丞相”上官婉儿有着怎样波折艰辛的人生经历?在这些众口相传的坏女人身上究竟发生了怎样刻骨铭心的事情,让她们前后性情大变,在人性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向?
  • 希拉里传:我想成为那个冠军

    希拉里传:我想成为那个冠军

    作为第一个在韦尔斯利学院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的学生;第一个罗斯律师事务所女性合伙人;第一个在联邦法院大陪审团前作证的“第一夫人”;第一位竞选公职的“第一夫人”;第一位纽约州女性参议员;第一位竞选美国总统的前“第一夫人”——在以前“第一夫人”身份走进美国国务院后,希拉里又开始了角逐总统的历程。本书通过探寻希拉里每一个不为人知的人生细节,编织与众不同的人生节点,勾勒出客观真实、主观倾向的希拉里,旨在带你认识不一样的美国,了解人前人后最真实的希拉里。
热门推荐
  • 踏着鲁迅的脚印:鲁迅研究论集

    踏着鲁迅的脚印:鲁迅研究论集

    本书收集了作者半个世纪以来鲁迅研究的散篇文章,内容包括对鲁迅思想、生平的研究,有关鲁迅创作的总论和具体作品的分析,有关鲁迅的学术随笔,以及为别人的鲁迅论著所作的序跋等。文章虽非宏篇谠论,然而观点明晰,文字朴实。在许多问题上,作者不跟风、不随众,勇于说出自己的看法、坚持自己的观点,或多或少可为几十年的鲁迅研究留点微弱的印痕,并于“众声喧哗”之中,保有小小的一席之地。
  • 我曾爱你如命

    我曾爱你如命

    养了她十年的霍叔叔,在她十八岁生日的晚上变成了她的男人,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报复。失去双明,死里逃生后,她凭着美貌年轻嫁给了一个神秘BOSS,却在孩子要出生时被告知,她的丈夫就是她的霍叔叔。“霍成彦,我要离婚。”“离开我,你活得下去吗?你养得活这对双胞胎吗?”报复早已跑偏成养妻计划。
  • 弟子规(国学启蒙书系列)

    弟子规(国学启蒙书系列)

    弟子规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 让你内心强大的气场心理学

    让你内心强大的气场心理学

    为什么有的人光彩照人,有的人却委靡不振?为什么有的人人见人爱,而有的人却人见人嫌?为什么有的人路路畅通、事事顺利,而有的人却时时遇堵、事事碰壁?秘密是气场!气场决定心态,气场影响形象,气场左右成败,气场改变命运。气场来自你的身体与心灵,是一个人散发出的一种能量。气场看不见,摸不着,但每时每刻都影响我们,改变我们的命运。你的气场是由你的精神创造的,你的命运是由你的内心决定的。气场与内心相互支撑,相互映射,塑造一个强大的自我。
  • 唱着生活的男孩

    唱着生活的男孩

    《唱着生活的男孩》是一本拿起来就放不下的好书,一本青少年必读的当代小小说。这本书会把你带到遥远的、美好的童年,也会让你了解那些难忘的岁月;这本书不是教材,它不会教你怎样去做,但它会告诉你,什么不能去做。这本书不是牧师,是朋友。读《唱着生活的男孩》,就是和一位好朋友愉快地聊天。
  • 冰洲

    冰洲

    千叠砖,万朵花,飘摇无岸,暗思崖!冰糖糕,斑鱼片,叠砖冰堡,春意生!四方流,八方涌……这便是冰洲!一个遥远的地方,一个以冰雷火为主导的元素世界,这里孕育着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第一卷以冰雪三杰为主线,讴歌了一群在努力与追求的可爱的执着者们。从叠砖冰堡、暗思崖,恒泽作为少主又如何坚守那故土的繁荣……
  • 仪表堂堂:精英人士必知的77条礼仪规范

    仪表堂堂:精英人士必知的77条礼仪规范

    本书是一本有关礼仪知识的通俗读物,可以帮助我们加强礼仪修养、提升气质形象。文字轻松有趣,富有时代气息,内容贴近生活,主要包括个人形象,社交礼节,职场礼节,公共场所礼节,家庭礼节五个部分。读完此书,相信你可以在个人形象、人际往来、商务活动、公共场合、社区交际等方面大大增加自信,举止适宜,游刃有余。
  • 风火墙

    风火墙

    这是民国年间的一段往事。福州小巷里的一户人家,自家的老房子就是主人最重要的财产,可是有段时间,突然来了许多买主,出高价要买这破败的老房子。交涉未果,就有大户人家的千金突然要下嫁这家的儿子。这其中到底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一吴子琛嫁过来时,对新房的位置提了一个要求:必须是第二进东厢房的第三间。李宗林当时对夹在吴家一长串吓人的彩礼清单间的这个要求并不在意,新房好歹是李家自己的,安在哪一间不是安呢?他的注意力都在这门突如其来的亲事上。
  • 蜜宠娇妻:老公,真会宠

    蜜宠娇妻:老公,真会宠

    “混蛋!”顾佩久瞪着美眸,看着男人怒意翻飞。男人大手不轻不重的,为女孩儿揉着手臂上的淤青。清贵倦敛的嗓音缓缓响起“还打架吗?”嗓音无奈中透着些许宠溺和无奈。前世顾佩玖被陷害而死,死不瞑目,重生之后方觉,打脸为上,虐渣为主,没有什么事情是打一顿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两顿![1V1身心干净]
  • 关东第一点心

    关东第一点心

    香木镇谷香园掌柜谷三绳一般是不在果子铺中出现的。谷香园是香木镇唯一的点心作坊,除了作坊,还有三个铺子。一个铺子就在谷香园门口,叫谷香园一铺子。一个铺子在香木镇西的官道十字路口,那儿有一个杂货大集,逢双日子必有集。谷香园二铺子紧靠路口。最后一个铺子没在香木镇,开在了香木镇北松花江的鸟河码头。这个铺子没叫谷香园三铺子,叫云香果子铺,但铺子的木头匾上有谷香园的梅花篆字的印章。谷三绳的三个铺子让他三个闺女掌管着。其实这么说也不准确,应该是谷三绳给他三个闺女的陪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