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10900000004

第4章 内在旋律:20世纪自由体新诗格律的实质

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在他专论汉语诗律的著作里,从格律的角度给“自由诗”所下的定义是:“简括地说,凡不依照诗的传统的格律的,就是自由诗。”[121]基于此,他参照强烈地影响了中国新诗的西方诗歌,将新诗分为自由诗和欧化诗两种,认为自由诗完全不讲求格律,类似于西方的“无韵诗”,而欧化诗则通过借鉴西方诗歌的某些格律(如Sonnet,即“商籁体”或十四行体),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格律。他还进一步解释说:“既然自由,就不讲究格律,所以我们对于自由诗的叙述,只是对于各种格律的否定而已。”[122]在王力看来,诗歌中的自由与格律是一对格格不入的范畴,所以他那本著作在讨论新诗的格律时,就根本没有提及自由诗的格律问题。

那么,果真不能谈论自由诗的格律吗?实际上,通观20世纪中国新诗不难发现,在一般人心目中句式长短不拘、韵式不规整、偏于口语化的自由诗,也是有“格律”的,并且值得详加分析。不过,自由诗的“格律”的确没有因循那种程式化的“传统的格律”,而在特征、功用及表现方式等方面,与格律诗的格律有很大差异。由于格律在本质上,是诗歌中通过重复、回旋或呼应而形成的一种语词现象,它实现的既是字音的相互应答,又是情绪的彼此应和,因而毋宁说,自由诗的“格律”是字里行间透露出的一种特别的韵律和节奏。也就是说,谈论自由诗的“格律”,其实是谈它的变动不居的韵律和节奏。由此,是否应该如此理解:如果说格律诗看重的是语词外在的音响效果,即一种形式化的格律,那么自由诗则更强调内在的情绪的旋律,即一种非形式化的格律(虽然某些诗歌也许不乏形式感)。

一 从“自然的音节”到“内在的韵律”

中国新诗格律的生成,极大地受制于现代汉语的质地。众所周知,现代汉语相对于古典汉语来说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以口语为中心和“言文一致”,直接导致古典汉语单音节结构的瓦解,和以双音节、多音节为主的现代汉语语音及词汇的构成,同时造成了现代汉语书面语虚词成分的激增;由于受西方语法的浸染,现代汉语一改古典汉语的超语法、超逻辑的特性,而趋向接受语义逻辑的支配,于是,为适应现代语法逻辑严密的要求和出于单一明了、不生歧义的语义目的,现代汉语在句子结构上远较古典汉语复杂,增加了较多人称代词、连词和一些表示关系性、分析性的文字等等,并逐步形成比较规范的语法系统。[123]显然,由于句子成分日见完备,当运用现代汉语表达一个完整的文意时,句式必然拉长,句法必然趋于复杂化,这造就了新诗易于选择长短不一、参差错落的自由句式,并使得口语化、散文化不可避免。这些都给新诗格律的建立增加了难度。

与格律诗对字句的锻造、考究相比,自由诗在形成韵律的过程中似乎更顺应现代汉语的特性,从而能形成灵活多样的旋律。在新诗草创期,自由诗的“尝试”者胡适根据现代汉语的特点,提出“自然的音节”的主张,认为“诗的音节全靠两个重要分子:一是语气的自然节奏,二是每句内部所用字的自然和谐”,“内部的组织,——层次,条理,排比,章法,句法,——乃是音节的最重要方法”[124]。胡适的看法体现了早期自由诗的韵律观,具有鲜明的历史印痕;随着新诗的发展和日趋繁复,他的这种简单化的格律观念显然越来越不适于解释自由诗的韵律。胡适的观念对同代诗人的影响甚大,康白情、俞平伯、周氏兄弟等都依此推动着自由诗的进展,其中周作人的《小河》被胡适称为新诗的第一首杰作:

一条小河,稳稳的向前流动。

经过的地方,两面全是乌黑的土,

生满了红的花,碧绿的叶,黄的果实。

一个农夫背了锄来,在小河中间筑起一道堰。

胡适认为此诗“虽然无韵,但是读起来自然有很好的声调”[125]。

实际上,现代汉语语汇、句法等趋于细密和复杂的特性,既是一种限制,又在一定程度上为自由诗韵律的实现提供了可能。这提醒诗人们从语言的实际情形出发去探索韵律的形成,汉语自身的优势被首先予以考虑。譬如胡适曾非常赞赏的沈尹默的《三弦》,便由于借鉴了汉语的双声叠韵,而具有别样的美感:

中午时候,火一样的太阳,没法去遮拦,让他直晒着长街上。静悄悄少人行路;只有悠悠风来,吹动路旁杨树。

谁家破大门里,半兜子绿茸茸细草,都浮若闪闪的金光。旁边有一段低低土墙,挡住了个弹三弦的人,却不能隔断那三弦鼓荡的声浪。

门外坐着一个穿破衣裳的老年人,双手抱着头,他不声不响。

虽然胡适以为这种双声叠韵仍然是沿袭了“旧体诗词的音节方法”[126],但不妨说,这首诗无论语言、意境抑或音韵,都是一种现代创造:与三弦“鼓荡的声浪”相宜,这首诗在多处用了开敞、响亮的“ang”韵,并且掺入“静悄悄”“绿茸茸”“悠悠”“闪闪”“低低”等叠词,从而将此诗中渗透的意绪和语词自身的音质巧妙地结合起来,由于压抑、安静的场景与略显昂扬的语音相对照,这种反衬使得其音韵效果更加强烈。

不过,在早期新诗中,像《三弦》这样的作品并不多见(胡适举出的周无《过印度洋》在音韵效果上或与之相似),其韵律的形成在于发掘了汉语本身的特性,让词句自身的音质能够贴合、烘托诗歌的情绪或氛围。沈尹默在这时期还有一首《月夜》也常为人称道,全诗仅有四行:

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光明明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这首诗韵律的特别之处,不在“呼呼的”“明明的”之类的叠词,而在每句末尾“着”字的恣意铺排。可以看到,“着”放在每句尾部,在整体上发挥着重要的平衡作用;同时,“着”体现了进行中的情态,它的降调暗含着某种坚韧和执著的意绪,从而与诗的主题相得益彰。“着”字实际上成了《月夜》结构的支撑点。像“着”这类虚词,是一种表面上随意、散漫,实则蕴藏着深层诗意和韵律可能的语言。类似的例子如康白情《和平的春里》对“了”的运用:“遍江北底野色都绿了。∕柳也绿了。∕麦子也绿了。∕水也绿了。∕鸭尾巴也绿了。∕茅屋盖上也绿了。∕穷人底饿眼儿也绿了。∕和平的春里远燃着几团野火”,其效果与《月夜》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种虚词的灵活使用,还只是自由体新诗在韵律构造上克服现代汉语弱点的一个方面。如何让那些由多字音组或较多音组构成的绵长句子富有节奏感,则是自由诗倚仗现代汉语特性而构造韵律的另一着眼点:“从文法上讲,长句子往往显示了中国诗人明辨式的句法追求,从音韵上讲,则属于一种有意识制造的拗峭节奏。”[127]在这方面,郭沫若则为自由体新诗开辟了一个新境: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

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

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

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

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

啊啊!力哟!力哟!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Rhythm哟!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他的诗歌以长句的铺排为特色,一方面张扬着磅礴的气势,另一方面内蕴于词句之间的是一种有力的节奏。而这种韵律的内在化正是郭沫若所极力追求的:

诗之精神在其内在的韵律(Intrinsic Rhythm),内在的韵律(或曰无形律)并不是什么平上去入,高下抑扬,强弱长短,宫商征羽;也并不是什么双声叠韵,什么押在句中的韵文!这些都是外在的韵律或有形律(Extraneous Rhythm)。内在的韵律便是“情绪的自然消涨”……内在韵律诉诸心而不诉诸耳。[128]

这一主张显然突破了古典诗词格律的藩篱,也有别于胡适的“自然的音节”之见。郭沫若强调诗之韵律形成过程中“情绪”的重要性,其理论来源主要是西方浪漫主义的自我表现说和万物有灵的泛神论。他的诗学见解有其大胆的前瞻性,比如:“最近国人论诗,犹有兢兢于有韵无韵之事而诋散文诗之名为无理者,真可算是出人意表之外。不知诗之本质,决不在乎韵脚之有无。有韵者可以为诗,而有韵者不必尽是诗……诗可以有韵,而诗不必定有韵”[129];他还宣称:“我相信有裸体的诗,便是不借重于音乐的韵语,而直抒情绪中的观念之推移,这便是所谓散文诗,所谓自由诗。这儿虽没有一定的外形的韵律,但在自体,是有节奏的。”[130]他的《天狗》《笔立山头展望》《晨安》等诗作,完全摆脱了外在格律的束缚,而偏重于内在节奏的凸显,以灵活不拘的句式将诗的自由发挥得淋漓尽致,虽然也免不了语词与诗情的过于泛滥。

郭沫若倡导的“内在的韵律”,在某些层面上与稍后致力于建构“新格律诗”的“新月派”诗人的理念有相通之处。比如徐志摩就认为:“一首诗的秘密也就是它的内含的音节的匀整与流动。……明白了诗的生命是在他的内在的音节(Inter rhythm)的道理,我们才能领会到诗的真的趣味。”[131]这是徐志摩针对“新格律诗”引起的误解而进行的补充说明,旨在纠正模仿者亦步亦趋,因过分注重外在音韵而使之陷入僵化的做法。不过,郭沫若与“新月派”诗人在取向上显然大不相同:有别于郭沫若诗歌的狂放不羁,“新月派”诗人的“新格律诗”十分讲究诗形的整饬与均齐,音韵的协调与匀称。当徐志摩强调诗的“内在的音节”时,他是把一首诗看作生命的有机体的,力求诗的内外和谐而成为一个整体,从完美的形与音的结合中彰显美感。

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20年代中期兴起的象征诗派,尽管大多数采用了自由诗,但他们引入了西方的“象征”理念和方法,对自由诗的格律实践进行了颇具启示意义的探索。这一群体的理论代言人穆木天认为:“诗要兼造型与音乐之美。在人们神经上振动的可见不可见可感而不可感的旋律的波,浓雾中若听见若听不见的远远的声音……才是诗的世界”[132];另一位诗人王独清则主张“学法国象征派诗人,把‘色’(Couleur)与‘音’(Musique)放在文字中”[133],他有一首自己“觉得尚可满意”的诗作《我从Café中出来》,通过行与句、音与色的总体协调与布置,而获得了一种具有整体感的旋律:

我从Café中出来,

身上添了

中酒的

疲乏,

我不知道

向哪一处走去,才是我底

暂时的住家……

啊,冷静的街衢,

黄昏,细雨!

我从Café中出来,

在带着醉

无言地

独走,

我底心内

感着一种,要失了故园的

浪人底哀愁……

啊,冷静的街衢,

黄昏,细雨!

此诗的旋律具有一种整体感,表现在:(1)全诗两个诗节完全呈对称结构,各节的第一句和最末两句重复,给人以均衡、匀称的外形感觉;(2)各节第二句、第三句分行排列以构成跨行(另外“感着一种,要失了故园”中用逗号隔开),使语感得到了舒缓、克制,而且因音组数目的不等,形成了参差交错的句式、张弛有度的语气,这些与偏于凄冷的语词色调一道,应和了某种孤苦、落寞的意绪;(3)韵脚转换十分自然,其中“乏”与“家”、“走”与“愁”遥相押韵,“街衢”与“细雨”切近押韵(“黄昏,细雨”用了双声叠韵),呈现了意绪的流动。这种参差句式形成的旋律,显示了自由诗的可能的活力。

二 以“健美的糅合”锻造“新的抒情”

郭沫若的“内在的韵律”非常看重其中包蕴的“情绪”,这一点在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诗人戴望舒那里得到了呼应:“诗的韵律不在字的抑扬顿挫上,而在诗的情绪的抑扬顿挫上,即在诗情的程度上”;也就是诗的情绪高于字句:“韵和整齐的字句会妨碍诗情,或使诗情成为畸形的。倘把诗的情绪去适应呆滞的,表面的旧规律,就和把自己的足去穿别人的鞋一样。”[134]当然,戴望舒所说的情绪与郭沫若推举的情绪还是有差别的,其诗中的情绪因受到“象征”的熏染而趋于节制与凝练。提出上述见解之际,戴望舒已不满足于诗歌对音节的倚重,放弃了早年享有盛誉的《雨巷》中一唱三叹的做法,而更多地采用一种贴近日常口语的调子,如《印象》:

是飘落深谷去的

幽微的铃声吧,

是航到烟水去的

小小的渔船吧,

如果是青色的珍珠;

它已堕到古井的暗水里。

林梢闪着的颓唐的残阳,

它轻轻地敛去了

跟着脸上浅浅的微笑。

从一个寂寞的地方起来的,

迢遥的,寂寞的呜咽,

又徐徐回到寂寞的地方,寂寞地。

诗中语调的起伏与情绪的涌动相贴合,显得舒缓而自然。

按照戴望舒好友杜衡的说法,戴氏对于诗歌音节的见解很大程度上源自法国象征派诗人,“象征派底独特的音节也曾使他感到莫大的兴味,使他以后不再斤斤于被中国旧诗词所笼罩住的平仄韵律的推敲”[135]。后来研究者进一步指出:“被戴望舒接受的,首先是魏尔仑在诗歌音乐性上的尝试。……魏尔仑的音乐性追求以自由体诗为基础。其音乐性体现在单数(奇数)音节、自由音节数、辅音与元音的回旋、叠词叠句、诗句断裂分行、大量使用跨行、抛词法等方面。这种非格律化的音乐节奏对新诗诗人自然有相当的吸引力。”[136]当然,戴望舒对象征派的观念的借鉴还是有所保留的,比如他看重诗情更甚于字句,就有别于象征派诗人强调文字的音乐性功用。

实际上,戴望舒将诗的语调与日常口语勾连起来的方式,为当时不少现代派诗人所认同。正如叶公超所表述的:“新诗的格律一方面要根据我们说话的节奏,一方面要切近我们的情绪的性质”,“在说话的时候,语词的势力比较大,故新诗的节奏单位多半是由二乃至四个或五个的语词组织成功的……这些复音的语词之间或有虚字,或有语气的顿挫,或有标点的停逗,而同时在一个语词的音调里,我们还可以觉出单音的长短,轻重,高低,以及各个人音质上的不同。……这种说话的节奏,运用到诗里,应当可以产生许多不同的格律”[137]。“许多不同的格律”恰恰是自由体新诗格律的一种特征。不妨说,情绪—口语—语调的格律生成思路,将自由诗与格律诗区分开来:格律诗因字句而造格律,字句的安排会调制情绪;自由诗凭情绪而生旋律,字句的组织依傍于情绪。

而从理论和实践上将这种情绪—口语—语调的自由诗格律之路推向深入的,则是另一位深谙现代派之技法的诗人艾青。艾青清楚地意识到现代汉语的散文化特性,试图在诗歌中将现代汉语这一容易流于浮泛的弱点改造为优点。与戴望舒的看法相似,艾青并不在意一首诗是否用了脚韵,他甚至认为诗应当拒绝音韵,让诗句保持语言本身的散文化样态:“我们嫌恶诗里面的那种丑陋的散文,不管它是有韵与否;我们却酷爱诗里面的那种美好的散文,而它却常是首先就离弃了韵的羁绊的”,“称为‘诗’的那种文学样式,脚韵不能作为决定的因素,最主要的是在它是否有丰富的形象——任何好诗都是由于它所含有的形象而永垂不朽,却绝不会由于它有好的音韵”[138]。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一首诗又离不开韵律,那是一种内在于诗的旋律,而不是僵化的格律。用艾青自己的表述就是:“诗必须有韵律,这种韵律,在‘自由诗’里,偏重于整首诗内在的旋律和节奏;而在‘格律诗’里,则偏重于音节和韵脚”;对于艾青而言,在设置一首诗的格律时无须遵循某种成规,每一首诗应该有各自不同的格律:“创造格律的是诗人,而诗人是根据新的生活、新的语言在创造格律的;格律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诗人应该根据他所要表现的题材的需要,自然地形成了这样或那样的形式。”[139]他的上述观念,典型地体现在他的名作《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之中:

风,

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

紧紧地跟随着

伸出寒冷的指爪

拉扯着行人的衣襟,

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话

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

这首诗在格律的生成上有几点值得留意:其一,“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在诗中出现了四次,具有一种回旋的效果,就像一支乐曲中的协音,起到烘托、渲染和连缀“主旋律”的作用。其中,它们出现在诗的开头,奠定了全诗的基调(“雪”“寒冷”“封锁”蕴含的是一种冷峻、压抑的意绪),为之铺上了一层沉浑、忧郁的底色,后来的段落中有不少意象和情境指向这一意绪,从而构成了贯穿全诗的内在旋律;其二,大量使用跨行,显示了一种克制、收缩的笔法,由此产生的长短句,显得张弛有度,摇曳多姿;其三,较多散文化的长句,及“呀”“呢”“么”等句尾虚词的运用,应和着一声声悠长、深沉的喟叹,在表面的散文化句式和内在主题旋律之间,形成了一种巨大的张力,散发出强烈的感染力;其四,“你”“你们”“我”等人称的使用,构成一种对话关系,具有较强的抒情意味,能够很好地传达主体的情绪;其五,一些意象或画面,如“映着灯光,垂着头”“蓬发垢面的少妇”“饥馑的大地∕朝向阴暗的天∕伸出乞援的∕颤抖着的两臂”等,显出精细的刻绘的特征,强化了情绪基调的凝重感。

艾青写于此际的众多短诗(如《芦笛》《太阳》《手推车》)和长诗(如《向太阳》《吹号者》《他死在第二次》),无不精心营造诗的内在旋律,展示了语词的散文之美。他的诗歌在30、40年代的大后方诗坛影响甚大,受到包括后来分别被称为“七月派”“九叶派”在内的青年诗人的追捧。比如,当时已经崭露头角的诗人穆旦,就盛赞艾青“诗里充满着辽阔的阳光和温暖,和生命的诱惑”,特别是《吹号者》完全达到了“情绪和意象的健美的糅合”[140]。穆旦将艾青视为最能契合他本人“新的抒情”理想的诗人,认为艾青诗中“情绪和意象的健美的糅合”是“新诗唯一可以凭借的路子”,迥然异乎流行于40年代的“枯涩呆板的标语口号和贫血的堆砌的词藻”。按照穆旦的阐释,他所提出的“新的抒情”意味着“强烈的律动,洪大的节奏,欢快的调子,——新生的中国是如此,‘新的抒情’自然也该如此”[141]。以艾青的《吹号者》为例,穆旦进一步指出:“‘新的抒情’应该遵守的,不是几个意象的范围,而是诗人生活所给的范围。也可以应用任何他所熟悉的事物,田野、码头、机器,或者花草;而着重点在:从这些意象中,是否他充足地表现出了战斗的中国,充足地表现出了她在新生中的蓬勃、痛苦和欢快的激动来了呢?对于每一首刻画了光明的诗,我们所希望的,正是这样一种‘新的抒情’。”[142]

穆旦无疑深透领悟了艾青诗艺的精髓,并通过自己的诗歌实践进行了拓展。在他的诗中包蕴着众多互为异质的元素:极端的“现代”体验与深厚的现实关怀相纠结,富于理性的自我内省与具有爆发力的情感扩张相叠合,犀利的历史意识与无限的质疑和探询相渗透,错杂的主题意向与高度的形式感相协调;以及希望与绝望、赞美与控诉、光明与黑暗、创造与毁灭、完成与未知——无数矛盾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穆旦诗歌中无所不在的张力:

风向东吹,风向南吹,风在低矮的小街上旋转,

木格的窗子堆着沙土,我们在泥草的屋顶下安眠,

谁家的儿郎吓哭了,哇——呜——呜——从屋顶传过屋顶,

他就要长大了渐渐和我们一样地躺下,一样地打鼾,

从屋顶传过屋顶,风

这样大岁月这样悠久,

我们不能够听见,我们不能够听见。

——《在寒冷的腊月的夜里》

这些表面松散的句子在“转”“眠”“鼾”“见”等韵字的勾连下,变得十分紧凑而绵密,滋生了一种悠远、深长的节奏,并祛除了“儿郎”“哇——呜——呜——”之类口语带来的粗糙外表,诗意也由此升腾:“一首貌似内容琐细,结构散漫的口语诗可能是经过潜在的艺术自律写成的,其中可能回响着有关生命的伟大秘密的隐义。”[143]

在穆旦那里,“新的抒情”意味着,以一种高度“综合”的样态,重新赋予诗歌的“抒情”以某种坚实有力的品质。艾青诗歌中“情绪和意象的健美的糅合”,在穆旦的诗歌中表现为“用身体思想”(王佐良语)后获得的沉浑的“肉感”(Sensuality)。在此,“用身体思想”指借助于身体的“震颤”和跃动,使无形的思想变得厚重而有力度,抽象的表达变得具体可感;在“用身体思想”的过程中,身体改变了语词的质地、色泽,使之变得结实、细密、立体而丰盈,并获得感性的、可触摸的质感。其诗歌中大量充满“肉感”的语词表明,“穆旦的语言只能是诗人界临疯狂边缘的强烈的痛苦、热情的化身。它扭曲、多节,内涵几乎要突破文字,满载到几乎超载,然而这正是艺术的协调”[144]。“扭曲、多节”中的“协调”正是自由体新诗形式的一个特点。

在40年代,深受艾青影响的“七月派”诗人阿垅、绿原、曾卓、孙钿等,其诗歌同样展现着力与美的融合、内在旋律的自由抒发:“一列天之运煤的铁甲放倒了,∕吓住胆小的女人们,∕吓着正在关着窗户的富人们,∕从地里爆裂出来,从天上轰响而来,∕把完全愤怒了的黑色的沉重的云,压得更低,压得更低!”(化铁《暴风雨岸然轰轰而至》)阿垅认为:“对于诗的要求,在内部的完成,而不是外面的华美。力的旋律在内,由整个情绪所包含的各个因子之间的排列组合,形成了调子底多种多样的强、弱、快、慢。”[145]他的观点与戴望舒、艾青的诗学是一脉相承的,基于此,阿垅踏上了属于自己的“新的抒情”之路:

一绳之微

紧张地拽引着

作为人和那五百担粮食和种子之间的力的有机联系,

紧张地——拽引着

前进啊;

一绳之微

用正确而坚强的脚步

给大木船以应有的方向(像走回家的路一样

有一个确信而又满意的方向):

向那炊烟直立的人类聚居的、繁殖之处

是有那么一个方向的

向那和天相接的迷茫一线的远方

——《纤夫》

他的诗歌好用能够彰显气势的长句,句式往往长短不一、错落有致,密实的语词间隐含着力度。难怪当时的评论者唐湜(“九叶派”之一)指出,“七月派”诗人“不自觉地走向了诗的现代化的道路,由生活到诗,一种自然的升华”,并认为“七月派”与“九叶派”诗人“正可以相互补充,相互救助又相互渗透”,二者汇聚而成了20世纪40年代的“诗的新生代”[146]。

三 抒写人性醒觉的“大音希声”

进入当代以后,在精神气质和诗艺上最能传承艾青、穆旦、阿垅诗歌的诗人当是昌耀。昌耀的写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到80~90年代日益丰厚,其诗歌风格具有浓郁的他长年居住的西部地域特色,却不能简单地被归为“新边塞诗”。他在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写作中,始终忠实于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和对语言的敏感,探入关于个体生存的质询。他曾如此表述自己的诗观:

我们的诗在这样的历史处境如若不是无病呻吟,如若不是安魂曲或布道书,如若不是玩世不恭者自渎的器物,如若不是沽名钓誉者手中的道具,那就必定是为高尚情思寄托的容器。是净化灵魂的水。是维系心态平衡之安全阀。是轮轴中的润滑油。是山体的熔融。是人类本能的嚎哭。是美的召唤、品尝或献与。[147]

他的诗歌接续了艾青、穆旦、阿垅等诗人作品中的受难品质,以遒劲的笔力表达对于“爱”与生命意义的寻索:“在善恶的角力中∕爱的繁衍与生殖∕比死亡的戕残更古老、∕更勇武百倍”(《慈航》);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神圣的尊崇:“我不能描摹的一种完美是紫金冠∕我喜悦。如果有神启而我不假思索道出的∕正是紫金冠。……当不战而胜,与剑柄垂直∕而婀娜相交的月桂投影正是不凋的紫金冠。∕我不学而能的人性醒觉是紫金冠”(《紫金冠》)。

昌耀的诗歌常常因受难的痛楚、无名的焦灼等体验,而显出高峻、悲怆却又节制的美感特征:

冰湖坼裂:那是巨大的熔融。

一种苏醒的自觉。一种早经开始的向着太阳的倾斜。

是神圣的可敬畏的日子。

天光明亮。背手牵马的人满怀心事

嘴角衔一茎草叶遥想明月照人的目光,

隔湖背向岛屿走向通往深山的路途。

他听到身后冰湖坼裂仅如一种轻微的吹息。

一种自皲裂的缝隙送出的生命的吹息。

他从中感到了鸟鸣般的翔舞。

感到一种笼罩,一种凌轹,一种铺张扬厉。

感到一种大音希声式的弥盖。

——《冰湖坼裂·圣山·圣火》

这里表现的对于“冰湖坼裂”过程的神秘体验,就仿佛“一种大音希声式的弥盖”,“如同指甲划过平板玻璃引起的心底痉挛”。在“冰湖坼裂”这一恢弘的意象(兼有声音和形象)的统摄下,全诗充盈着一种生命的“鸟鸣般的翔舞”。诗中多处以“一种……”句式铺排下来,犹如一排一排峻急的语词洪流,显示了某种锋利的、令人战栗的力度。

昌耀的诗歌在体式上也继承了艾青、穆旦、阿垅等诗人的写作,“为了凸现质感和力度,他的诗的语言是充分‘散文化’的。他拒绝‘格律’等的‘润饰’,注重的是内在的节奏。常有意(也不免过度)采用奇崛的语汇、句式,并将现代汉语与文言词语、句式相交错,形成突兀、冲撞、紧张的效果”[148]。他善于使用参差错落的句子,看似迅捷、轻逸的语词里蕴藏着沉浑的力度。有时,某种韵律便产生于长短不一的行句间:

那年头黄河的涛声被寒云紧锁,

巨人沉默了。白头的日子。我们千唤

不得一应。

在白头的日子我看见岸边的水手削制浆叶了,

如在温习他们黄金般的吆喝。

——《冰河期》这种参差句式对应着情绪的向度和语流的速度。该诗没有回避绵长的句子,“在白头的日子我看见岸边的水手削制浆叶了”一句有19字之多,这一由多字音组组成的长句子,非但不令人觉得冗长,反而给人以跌宕起伏之感,其原因就在于它很好地保持了语音的高低、轻重和语气的强弱、急缓:

在白头的日子我看见岸边的水手削制浆叶了

︱- - -︱-︱︱︱︱- -︱︱-︱︱︱-[149]

而短语“白头的日子”的重复出现,起到了语音回旋、语意增进的作用;虚词“了”则有助于语感的协调(这与沈尹默的《月夜》有异曲同工之妙),共同映衬着富于节奏的“黄金般的吆喝”。另外,这首诗中句号的使用也颇有特点:在一句诗之内提示语气的停顿,在句末造成了戛然而止、意味无穷的效果。

值得分析的还有昌耀诗歌的古语特征——作为对其气势恢弘的句式的收束与补充,如前引《紫金冠》中的“仆卧津渡”“向壁承饮”“婀娜相交”“无虑”,《冰湖坼裂·圣山·圣火》中的“早经开始”“铺张扬厉”“扁平如筏”“前膝微踞”等,有时是一些句子结构和用法上的“古雅”。正如有论者敏锐地观察到的:“昌耀所大量运用的、有时是险僻古奥的词汇,其作用在于使整个语境产生不断挑亮人们眼睛的奇突功能,造成感知的震醒,这与他诗化精神的本色是直接相关的,他不仅用内涵来表述‘在路上’的精神内容,也用‘古语特征’造成的醒觉、紧张与撞击效能来体现精神的力道。”[150]通过将古语与现代汉语进行巧妙的融汇,昌耀在其诗歌中锻造出具有丰富诗性的语言。在此意义上,昌耀的诗歌体现了“对语言的维护与抢救……他本能地、精心地(也就是自由地)捡选出的文本语言是一种幸存的语言……也就是战胜了强制性意识形态作用的语言,同时是一种适宜表达真实思想与充沛诗意的语言”[151]。

在当代自由诗写作中,多多的诗歌因注重语言的锤炼而格外引人注目。很大程度上,多多在营构语词的力度及其衍生的强烈节奏感方面,与昌耀有颇多相似之处。多多属于那种“语不惊人誓不休”的诗人,他总是亮出锐利的语言锋芒而能够“直取诗歌的核心”(黄灿然语),由此保存了母语即现代汉语的坚实硬度。他的写作“坚持诗的形式美,坚持人性的立场……拿着一把人性的尺子,去衡量大千世界林林总总,一切扭曲的形象”[152]。在多多诗歌的语词内部,滋生着一种相互对峙、相互冲击的趋向,这正是其保持原生力量的源泉。多多诗歌的重要特征之一,是语词重复及其带来的声音的回旋:“走在额头飘雪的夜里而依旧是∕从一张白纸上走过而依旧是∕走进那看不见的田野而依旧是”(《依旧是》)。这表明多多“力图挖掘诗自身的音乐,赋予诗歌音乐独立的生命”[153]。此外,多多的诗歌常常在一种超现实的拼接中使语词迸发了力量:

雪锹铲平了冬天的额头

树木

我听到你嘹亮的声音

我听到滴水声,一阵化雪的激动:

太阳的光芒像出炉的钢水倒进田野

它的光线从巨鸟展开双翼的方向投来

——《春之舞》

这首诗给人的最直接印象是其激越的语词强度:“雪锹”“铲平”“冬天的额头”“树木”“嘹亮的歌声”“化雪的激动”“太阳的光芒像出炉的钢水”“巨蟒”“在卵石上摔打肉体”“窗框”“像酗酒大兵的嗓子”“燃烧”……奇特的想象与精妙的譬喻,令一派充满生机的春景跃然纸上。该诗的结尾处,“我怕我的心啊∕我在喊:我怕我的心啊∕会由于快乐,而变得无用!”这一显得矛盾的表达,将诗人面对春天时的复杂情绪——期待、狂喜及舒畅——表现得淋漓尽致。全诗围绕着“春之舞”这个核心意象展开,语词的速度、音调与诗人的心理过程(从期盼到喜悦)保持了一致。

80年代以后的中国诗歌中,自由体成为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似乎较少有诗人认真考虑在写作中建立韵律的问题。在这方面,有着宏大诗学抱负的诗人骆一禾、海子的实践颇具启发性。海子的诗歌(尤其抒情短诗)是趋于歌唱的,如骆一禾所说,海子“锤炼了从谣曲、咒语到箴言、律令的多种诗歌语体的写作经验”[154],他有效地吸纳了谣曲的某些调式,从而在其诗歌中发展了一种嬉戏的飞升的音调。海子诗歌的语词关系具有某种直接性,缺乏必要的逻辑关联,因而呈现为箴言般的语式。他喜欢对很多意象(如“月亮”“土地”等)做符号化的处理,具体指向却并不明显,这更增强了其诗歌音调的浑然感,如《亚洲铜》:“亚洲铜,亚洲铜∕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将死在这里∕你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在每节开头“亚洲铜,亚洲铜”的反复吟咏中,显出一种金属般的轰鸣的效果。骆一禾的诗歌以壮阔的气象和迅疾的语速构造旋律:“风中,我看见一付爪子∕站在土中,是∕黑豹。摁着飞走的泥土,是树根∕是黑豹。泥土湿润∕是最后一种触觉∕是潜在乌木上的黑豹,是∕一路平安的弦子∕捆绑在暴力身上∕是它的眼睛谛视着晶莹的武器”(《黑豹》),紧密的语词间透出某种质朴的力量。

一个或可留意的情形是,在近年来一些更为年轻的诗人笔下,某种探求音韵的意识开始凸显。其中,西渡大概是从理论到实践尝试诗歌音律最用力者之一,他在一篇题为《诗歌中的声音问题》的文论中提出:“在一首诗中,声音往往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声音的变化却具有无穷的可能性。独特的声音既是诗人个性的内在要求,也是对诗人创造力的一个考验。”[155]而西渡本人的诗歌创作践行了他的理论,其醒目之处在于多重声音的设置:“在拐角处∕世界突然停下来碰了我一下∕然后,继续加速,把我呆呆地∕留在原处”(《一个钟表匠人的记忆》);“一个人曾经歌唱∕现在他一声不响——”(《悟雨》)。后一首诗里,声音的多重性表现在:表面上,诗作以平和、略显轻快的节奏消除了雨天背景中的阴冷色调,深层却回响着徘徊于死与生、观察与冥想之间的忧郁低音。在多种场合下乐于将自己称为“最后一个浪漫主义者”的桑克,善于以整饬的诗形表达形而上的心灵絮语,正如他本人所说,“诸如趣味、绝望、游戏、信仰、道德等等,我把它们井井有条地放在了我的秩序之中”,“我应该在灵魂的深处漫游,结果我却在为清洁的工作奔忙”[156]。这种形式上的秩序感在他的诗歌写作中一直得到保持,且被赋予了至高的地位,虽说它越来越被与内在旨趣、手法的多样化统摄在一起:“在乡下,空地,或者森林的∕树杈上,雪比矿泉水∕更清洁,更有营养。∕它甚至不是白的,而是∕湛蓝,仿佛墨水瓶打翻∕在熔炉里锻炼过一样”(《雪的教育》);他的某些诗篇,行句间隐含着语词的变调处理:“他们给我薪水,给我掌声∕和阴险的蛊惑:‘勇士这两个∕贴切的字,你当之无愧’∕其实我命该如此,他们纯属过分担心”(《走钢丝艺人》)。还有,朱朱在其诗歌中着力对韵律与色调进行精心的调配:

雨中的男人,有一圈细密的茸毛,

他们行走时像褐色的树,那么稀疏。

整条街道像粗大的萨克斯管伸过。

有一道光线沿着起伏的屋顶铺展,

雨丝落向孩子和狗。

树叶和墙壁上的灯无声地点燃。

我走进平原上的小镇,

沿着楼梯,走上房屋,窗口放着一篮栗子。

我走到人的唇与萨克斯相触的门。

——朱朱《小镇的萨克斯》这首仿佛一幅“印象派”油画的诗作,以单纯的布景和简洁的线条勾勒了小镇上宁静、安详的景象与氛围;它又宛若一支悠扬婉转的萨克斯曲,诗中的情绪随着曲调的高低缓急而波动起伏。萨克斯管是此诗的核心意象,它对应着小镇的街道,不仅诗中的各种人、物围绕它而聚合在一起,而且全诗的节奏也与它弯曲的形体保持了一致。作者似乎有意克制自己的笔触,小心翼翼地不让语言之流恣肆向前。在雨丝等意象的映衬和变幻光线的照射下,全诗的色调显得十分柔和;在“铺展”和“点燃”,“小镇”、“唇”和“门”等词,交织成了一种特别的韵律。

可以说,当代诗歌从昌耀、多多到骆一禾、海子,特别是西渡、朱朱等诗人的写作,显示了自由诗形成独特“格律”的新的可能。

四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现代汉语的特点和自身体式的限制,自由体新诗在建立格律时,更多地趋于一种内在的旋律。这种内在旋律的生成,显然经过了一个繁复的“诗的转换”(郑敏语)过程,这是诗人从现代汉语的特性出发,对语言(特别是各种日常语言)所具有的散文性、浮泛化进行剔除和锤炼,并根据情绪的律动而锻造既贴合情绪、又符合现代汉语特性的节奏的过程。在20世纪20年代,朱自清从阅读方面谈及文字的韵律之美:“我们读一句文,看一行字时,所真正经验的是先后相承的,繁复异常的,许多视觉的或其他感觉的影像(Image),许多观念、情感、论理的关系——这些——涌现于意识流中……文字以它的轻重疾徐,长短高下,调解这张‘人生之网’,使它紧张,使它松弛,使它起伏或平静。”[157]他所赞赏的诗意美感,正是一种潜隐于文字深处的内在旋律。

概括起来说,自由体新诗“格律”的基本轮廓和特点是:其一,音组的字节无定数,一般为二字,多则四五字,音组的数量也不固定,上下诗行的音组数不一定对等;其二,没有固定的韵脚,也不实施隔行押韵,有时甚至采用格律诗忌讳的相同字尾押韵;其三,声调的波动起伏并不完全依仗字词的平仄对应,而是较多地借助字音的轻重、缓急进行调节;其四,虚字、标号及各种连接词引起的绵长句子,本来是现代汉语给韵律带来的不便之处,却被用作结构诗篇的重要媒质,并给予新诗之诗意生成的无限空间。

有必要指出的是,尽管20世纪自由体新诗通过上述途径在格律方面展开了有力的探索,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毫无疑问,不少自由诗因缺乏音韵或构造韵律不当而导致的浮泛,则是诗人们须在写作中始终保持警惕的。

(发表于《文学评论》2013年第3期)

同类推荐
  • 激情岁月(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激情岁月(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我愿与你不期而遇

    我愿与你不期而遇

    平凡的生活或多或少磨灭了我们最初的心意,愿你转身遇见最真的自己,纵然平凡琐碎,也不曾辜负初心。不被别人所左右,也不会勉强自己,无论何时都保持清醒,用一颗充满正能量的心拥抱世界。也许某一刻,你就会和幸福不期而遇。
  • 美洲现代作品

    美洲现代作品

    我们中小学生必须要加强阅读量,以便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以便广开视野和见识,促进身心素质不断地健康成长。但是,现在各种各样的读物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十分有限,因此,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才能够轻松快速地达到阅读的效果。
  • 开卷书坊·一些书一些人

    开卷书坊·一些书一些人

    本书分甲乙丙丁四辑以及小引和附录,收录其散文、书评、随笔、书信、序跋等作品三十余篇。在近三十年的时间跨度里,作者分别接触了施蛰存、冰心、牛汉、蔡其矫、吴伯箫、吕剑、钱谷融、魏荒弩等现当代文学名家学者,本书的许多篇什对这些经历都有所描述。由于他们中的很多人今天已经逝去,因此作者的这些文字和图像实在是为后人保存了很多关于这些大师的遗爱绝响、流风遗韵,一些书信还是较为珍贵的史料。一些书评作品主要探讨现当代文学史中的人物、著作,评骘臧否,多出新见,比如对吴祖光、巴金、老舍、李广田、孙犁等的作品和其复杂人生经历的讨论,同时也延伸到对现代文学史和社会生活层面的广阔思考上去了。
  • 雷达自选集(散文卷)

    雷达自选集(散文卷)

    《雷达自选集:散文卷》这是一本雷达写的一本散文集,里面收录了雷达大量精选散文,于2006年10月1日在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
热门推荐
  • 误惹军爷之陌少

    误惹军爷之陌少

    她,本着潇洒过日,一个个人却招惹上去,外去一趟医院,一不小心(好吧,是颜狗的原因)救了一个人,从此……她躲,他每次都能出现,怒叫“你丫的,滚,谁要你这货就收走吧”……“滚?货?收走?”声音越来越冷,“那个,看你长得好的份上,我勉强收了”一个身影想溜走了,(我错了,我不应该这样说,小女子能屈能伸)
  • 此高洪波非彼高洪波(外七篇)

    此高洪波非彼高洪波(外七篇)

    在足球还给国人一点希望的时候,我知道国安队有个小眼睛球星高洪波。后来,机缘巧合,又碰上了另一个高洪波。在八十年代末的一次文学界活动中,《当代》杂志的汪兆骞兄向我“严重”介绍了时任《中国作家》副主编的儿童文学作家、诗人高洪波。九十年代中期我到中国作协给《作家通讯》主编高伟送稿,正赶上时任创联部主任的高洪波在他办公室,高洪波顺口夸奖了我写的几篇文章。那时我在医疗卫生行业报当记者,白天为人道主义奋斗,晚上就做一枕黄梁文学梦。一个月后,我试探着给高洪波打电话询问可否推荐我到《文艺报》当记者,也好名正言顺地当当文学青年。他说:可以啊,总编郑伯农是我多年的老领导、老棋友。
  • 山海经密码2

    山海经密码2

    这是一个历史记载的真实故事:4000年前,一个叫有莘不破的少年,独自游荡在如今已是繁华都市的大荒原上,他本是商王朝的王孙,王位的继承人,此时却是一个逃出王宫的叛逆少年。在他的身后,中国最古老的两个王朝正在交替,夏王朝和商王朝之间,爆发了一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战争。
  • 美德与自由

    美德与自由

    1816年,贡斯当再一次尝试着与斯达尔夫人做最终的和解,但她拒绝了他。次年,她谢世,年仅51岁。她将背德者的名声永远留给了他。她难道记不起她在流亡岁月贡斯当的陪伴了吗?那时,斯达尔夫人接到遭拿破仑流放的律令,没有丝毫恐怵,因为贡斯当将陪她一起度过。马车辚辚疾驰在从巴黎通往流放地的途中,那是秋天,枫叶染红了两旁的景色,路边有大朵大朵的菖蒲花在开放。两个年轻如朝阳的相爱男女,胸怀理想和锦绣文章,在颠簸中拥揽,间歇时他们会讨论国家民族之事,也讨论文学写作之事。
  • 朕本红妆

    朕本红妆

    《朕本红妆》当当购买地址:http://m.wkkk.net/8sxzWnU《朕本红妆·完美终结》当当购买地址:http://m.wkkk.net/8sxZg8B秦惊羽,大夏王朝最为尊贵的太子殿下,有玲珑颖悟之才,绝美沉沦之貌。皇城上惊鸿一现,那不经意回眸而笑,倾倒众生,冠绝天下,引多少痴男怨女尽折腰。不曾想,他,原来是个她……更没人知道,异世重生的她,将在这一片陌生大陆,大放异彩,一统江山……*****浴池里。一声惊呼过后,她眯眼看着面前温润如玉的俊逸少年,秀眉微挑,眼露疑惑。“你,就是我的贴身内侍,小燕儿?”这,也太暴殄天物了吧,美如谪仙的他,居然是个……太监?罢了罢了,这种身残志坚的特殊人物,她避而远之。可是,看着未着寸缕的自己,他怎么会面红耳赤,鼻血狂流?!“殿下……你……你怎么会是个……真是……太好了……”狭长的黑眸中,光芒一闪而过,十足惑人……演武场。数度拼杀完毕,她微笑仰视头顶英挺耀目的阳光骑士,双眸放光,口水泛滥。“你,就是我大夏第一勇士,雷牧歌?”帅,简直帅呆了,这种千载难逢的白马王子,她誓死追随。只不过,这个王子居然比她还要狂,一把将她拎起甩上马背,宣告所有——“生得这样美,从今往后,你就做我的男宠吧!”喂,有没有搞错,她是君,他是臣啊……*****这是一场阳光帅气男和极品妖精男的终极PK,在这奇幻的世界,华艳的年代,述尽相思,抵死纠缠……喜欢的话,就跳坑吧!……央央读者群:71765223(满员)央央读者群2:67985932(满员)央央读者群3:72122608(新群空位多,敲门砖:请报潇湘会员名)未央殿(V会员群):172861356(敲门砖:潇湘V会员ID,验证条件:V会员账户资料及龟央作品订阅截图)本文作者热爱写作,喜好咬文嚼字,反复推敲,虽写文龟速蜗行,然态度认真,坚决杜绝低俗脑残,从无弃坑太监之恶习,请大家放心就座。非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女强文,不喜慎入。
  • 一本书看懂经济学

    一本书看懂经济学

    《一本书看懂经济学》融生活和经济原理于一体,让你更加理性的认识生活,更加准确的把握生活的内在。从柴米油盐到逛街购物,从求职就业到创业投资,从财富收入到幸福人生,经济学紧跟你的每个脚步,看懂经济学才能走好人生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与经济学紧密相关,很多人从不觉察也不去思考。人类的本质和社会的发展将生活和经济紧密连接,谁都无法回避生活中无孔不入的经济链条。面对生活就要面对经济,既然要面对,我们就要掌握主动,让不利变有利,从适者生存到发展获利,获得物质财富,并彰显人生价值。
  • 安全化困境:亚洲的视角

    安全化困境:亚洲的视角

    在亚洲的语境中,安全化理论遇到了难题、受到了多方面的检验。当安全化的行为体或发起行为体不作为日寸,安全如何达成?当治理的主体变得多元日寸,安全化路径如伺进行有效的拓展?即便安全化对安全问题的解决有其效果,是否以“去安全化”的路径作为长期的政治目标更为合理?是否存在着“好”的去安全化行为与“坏”的安全化行为?亚洲学者们的理论努力有:对安全化行为体进行新的建构,对安全化路径进行多方面拓展,对“去安全化”研究进行某种深化。基于亚洲语境的“亚洲视角”的价值在于:从不同安全领域探讨安全化困境,检验安全化理论的效度,进而实现对安全化理论的某种超越。
  • 富甲美国: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自传

    富甲美国: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自传

    想要真正学习沃尔玛的创业精髓,你只需要阅读1本书:《富甲美国: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自传》,沃尔玛创始人唯一亲笔撰述的回忆录,真正深入了解沃尔玛精神和运作模式最具权威性的著作。
  • 冲动的青春——逆旅(下)

    冲动的青春——逆旅(下)

    《逆旅》作者精心构思,采用立体的叙述方式,用人称多角度、多视角描写了几个“问题学生”叛逆的生活旅程,为读者展现了一个个扣人心悬的社会现实,从宽度和广度上来探究人性的深度,传神地暗示出厚重的思想意蕴,给读者以强烈的思想冲击力和审美快感。
  • 冠盖满京华:鸾歌

    冠盖满京华:鸾歌

    陈默:你会辜负我,我也会欺骗你,这是一开始就注定的宿命。秦观:如果终于要失去,我希望把一切幸福延续到我的生命结束。你不爱我的话,那么让我来爱你。欺骗你的时候,我以为自己不会心痛,背叛的时候,也是那样不在乎。如果你不爱我,那就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