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人也,人者,爱也。仁爱、慈爱、博爱,把人间建构成美好的家园。然而人是有模有样的,爱却是无形无限的。
爱满世间 心安自乐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其思想的核心之一就是仁爱。孔子在创立其仁学时,对“仁”的解释大约有一百四十多种。概括起来,即“仁者,人也”。人者,爱也。孔子一生极力推崇仁道,而且要弟子们“朝闻道,夕死可矣”。几千年来在中国的社会文化思想中,仁道、仁政、仁爱、仁德等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
孔子的仁爱思想虽然也讲“泛爱众”和“忠恕”,但他对小人的鄙视、对恶人的憎恨、对女人的“无视”和对平民百姓的“漠视”,都说明他的“仁爱”是有区别的,具有一定的限定性。《中庸》中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是为例证。后来,孟子主张“仁政”和“仁者无不爱也”,才使仁爱思想有所改变和发展。此后,中国人还接受了外来的慈悲和博爱。公元后传入中国的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即人没有高低与贵贱之分,佛陀讲慈悲,誓愿“普度众生”,这里的“众生”是指自然界的一切生命,“普度”就是要给予人类普世的关怀。近代西方传来的“博爱”,是指对人类社会普遍的爱,是讲“人生而平等”,要互敬互爱,爱自己、爱他人,还要爱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基督教还主张爱自己的敌人。总而言之,自古至今,从中国到外国,无论是仁爱、慈悲,还是博爱,都是人与人和睦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核心纽带。人不单是物质的,更是文化的,只有文化铸就的文明人才能让世间充满真爱,也只有在真爱无形、大爱无疆的社会环境里,人们才能发现自身的美德,获得心灵的自由、安宁和自乐。
1.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面貌伪善,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
【品读】孔子在这里告诫人们要提防虚伪谄媚的人。不要轻易听信别人的话或以貌取人,巧言美色往往隐藏着与之相反的另一面,例如,美的东西多带刺,如玫瑰;美的东西常带毒,如罂粟;圣人之言也有错,如《论语》。俗话说“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这些话都是千百年来的至理名言。那么,我们不妨逆向思考一回:拙言、貌丑就一定有仁德,逆耳的话一定是忠言,苦口的药一定是良药吗?这显然是不符合事实的。顺耳的忠言、甜口的良药、真诚的微笑、善意的巧言、美丽的容貌更让人间充满“仁爱”的温暖。
整部《论语》中,孔子三次说到“巧言令色”,其中两次重复“巧言令色,鲜矣仁”。可见他对为掩饰自己图谋而刻意甜言蜜语、面貌伪善的人憎恶到何等地步。那么“巧言令色”就一定“鲜仁”吗?在这里衡量“言”与“色”的含“仁”量的标准绝不是“巧”与“令”,而是是否含有某种私欲,还是真心的流露或善良的表白。人呀,从生到死,有哪一个不愿听到赞扬的美言和看到娇好的容颜。其实,孔子只是愤世嫉俗,指责那些“巧言令色”的小人罢了。
3.3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译文】孔子说:“做人,如果不讲仁爱,怎么会讲究礼仪呢?做人,如果不讲仁爱,怎么来制作音乐呢?”
【品读】孔子认为,仁是礼、乐的根本。同时告诉人们一个道理:离开人的本性——“仁”,人是什么事也做不成的。有句箴言:“人本于善,心始于诚。”心怀叵测、心术不正的人所表现出来的礼和乐是虚伪造作的,可能取悦于一时,但迟早会败露的;心地善良、心存真诚的人,才会做出真正符合人性的礼和乐,即使一时不会被人们认同,但迟早会被人们传颂。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译文】孔子说:“不仁的人不可以长久地处于穷困之中,也不可以长久地处于安乐之中。有仁德的人能安心于仁,有智慧的人知道仁的好处。”
【品读】真正的仁人能长久地处于贫困或安乐之中。因为贫困与安乐是肌肤之感觉,而仁者安心行仁是灵魂的锤炼。所以,孟子说:“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孔子告诉人们: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都要安心于仁,坚守道德规范,这样才能得到长久的、巨大的快乐。俗话说:心若被困,天下处处是牢笼;心若有定,片瓦草屋是天堂。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译文】孔子说:“只有仁德的人才能够公正地喜爱人,能够公正地憎恨人。”
【品读】这句话是说有仁德的人爱憎分明,喜爱好人,憎恨坏人。大多数人都能接受这种观点。对呀!你不喜欢好人,难道喜欢坏人吗?笔者的观点是一定要喜欢好人,但不一定要憎恨所谓的“坏人”。一是世间只有好事与坏事之分,而没有好人与坏人之别,不能简单地说做点好事就是好人,做点坏事、错事就是坏人;二是许多人以对自己利益的损益来判断好事、坏事与好人、坏人;三是世界上任何一件事的好坏都是相对的,对彼有利不一定就对此有害。所以,笔者认为任何人都不能煽动民族仇、阶级恨、个人怨;对违法犯罪、道德缺失的人和事,可以在道德和法规的范围内反抗、辩驳、阻止,绝不能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进行报复;对做过损害自己事的人,可以不理睬,但不可以憎恨他。憎恨是一种不良情绪,会使对立双方都不愉快,甚至会让人做出一些过激的判断和言行。人生太短,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和精力去憎恨任何人。
4.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译文】孔子说:“假如立定志向去行仁德,就不会做坏事了。”
【品读】人一定要有志向,否则就无从安身立命。人的志向一定不能有偏执私心,更不能把官的高低、钱的多少、名的大小看作人生价值的唯一追求。谋高官、发大财、贪享乐的人肯定会做出一些伤害别人和损害公共利益的恶事。所以,孔子告诫人们要立定志向、施行仁德、时时事事用“仁德”要求自己的言行,鞭策自己向“仁德”前进。只要心向善、无恶意,人就一定不会做出什么坏事来。
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孔子说:“富足和尊贵,这是人人所盼望的;不用正确的方法去得到它,君子不接受。贫困和下贱,这是人人所厌恶的;不用正确的方法抛弃它,君子就不逃避。君子抛弃仁德,怎么成就他的名声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离开仁德,就是在仓促匆忙的时候,也一定和仁德同在;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和仁德同在。”
【品读】富贵和贫贱不是判定一个人有无仁德的标准,也就是说富足和尊贵的人不一定有仁德,贫穷和困苦的人不一定无仁德,关键是看他获得富贵的途径和手段是否是正当的,观察他受贫困的原因是否是符合情理的。无论富贵和贫苦,若是抛弃仁爱违背良心所致,那一定是个下贱之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其实,人最有价值的富与贵是“仁德”,时刻追求仁德的人,才是值得人们尊崇的人。
4.11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译文】孔子说:“君子关心道德,小人关心田地;君子关心法度,小人关心恩惠。”
【品读】孔子认为,君子和小人办事的出发点不同。君子和小人的“怀”思想指向不同,也就是价值观不同。当然,怀德而又得土,怀刑而又得惠,应该是因果的必然。而人们在生活中“怀德”、“怀刑”、“怀土”、“怀惠”的结果往往出乎当事人的预料。孔子这句话的本意是批评“怀土”、“怀惠”,没有品德操守,不遵纪守法的小人,要小人有君子的“德”、“刑”,不要做利欲熏心的事情。
4.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做伴。”
【品读】孔子勉励人们坚守品德修养,不要害怕因此而没有朋友。孔子自己当年就是一个很不受欢迎的人,曲高和寡、高处不胜寒。真正有道德品位的人,一定会交往到真心的朋友,即使彼此来往很少,也会感到内心的愉悦。因富贵而高朋满座,在座的多是利欲之徒、酒肉朋友,一旦富贵尽失,剩下的将只有冷落和寂寞。
5.5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译文】有人说:“冉雍这个人有仁德,却没有口才。”孔子说:“何必要有口才呢?犟嘴利舌地同人家辩驳,常常被人讨厌。冉雍未必是个仁人,但何必一定要有口才呢?”
【品读】口才好,指的是说话诚实、谦恭、妥帖、有分寸,而不是巧言善辩或曲意逢迎地多说、乱说。强词夺理、喋喋不休往往会让人讨厌,效果也适得其反。与人相处,贵在真诚,当然有好口才更好。
5.8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译文】孟武伯问孔子:“子路有没有仁德?”孔子说:“不知道。”他又问。孔子说:“仲由这个人,如果在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可以让他负责兵役和军政工作。至于他有没有仁德,我却不知道。”
孟武伯再问:“冉求这人又怎么样?”孔子说:“冉求呀,在拥有千户人口的县,可以让他当县长;在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封地,可以让他当总管。至于他有没有仁德,我也不知道。”
“公西赤这人又怎么样呢?”孔子说:“公西赤呀,穿着礼服,立于朝廷之中,可以让他接待外宾,办理交涉。至于他有没有仁德,我同样不知道。”
【品读】子路、仲由、冉求、公西赤四人都是孔子的学生,自然孔子对他们的特长和能力十分了解,但至于他们有没有仁德,孔子都说不知道。在《公冶长篇》中,子张问子文和崔子“仁矣乎”,孔子都说“未知”。之所以这样回答,是出于谨慎还是吝啬,另外探讨。后来人们称赞他最得意的学生颜回为“仁圣”,但在当时他也只说过“贤哉,回也”,没有说仁。孔子在《述而篇》中说:“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意思是说,他自己连君子的境界都没有达到。可见,孔子的“仁”是遥不可及的。但孔子在《述而篇》中又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在《颜渊篇》中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大意是说:“仁”离人不远,要不要“仁”,完全由自己。你想要它,它就来了。可见,孔子的“仁”,随处可见,人的举手投足都是仁。这里的关键是“我欲仁”,“仁”如影随形;我不欲仁,“仁”影息无存。所以,笔者敢说,心存仁者就是仁人。
6.7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译文】孔子说:“颜回呀,他的心长时间地不离开仁义道德,别的学生么只是短时期偶然想起一下罢了。”
【品读】颜回是孔子学生中最有仁德的人,后人称其“仁圣”。他的心能长时间地不离开仁德,可是也就几个月而已,其他学生就更别说了。一个人要求自己的心智和言行时刻不离开仁德是很难的,大多数人遇事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因此只要能兼顾公众利益也就可以了。
6.17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译文】孔子说:“谁能够走出屋子不从房门经过?为什么没有人从我这条仁义之路经过呢?”
【品读】孔子认为世界上无论干什么都有其正当途径,就像出入屋子必经屋门一样。仁德的修养是做人的必经之路,没有仁德,何以为人。于是孔子埋怨当时的人不走他指出的仁德之路,以致小人犯上作乱、社会礼崩乐坏。可是,孔子不明白,当屋门被堵死走不通时,人就只能跳窗了。
6.22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译文】樊迟问怎样才算聪明。孔子说:“把心力专一地放在为民众的合理的工作上,严肃地对待鬼神却不企图去接近它们,可以说是聪明了。”
樊迟又问怎样才叫作仁德。孔子说:“有仁德的人先付出一定的辛苦,而不先求收获,这便可以说是有仁德了。”
【品读】孔子认为聪明人,应该全力做好生活、工作中的事。“敬鬼神”、“尽人力、听天命”是一种人生智慧。做事情能先付出辛苦,而后有获得,就是有仁德的人。但仁德而又聪明的人,应事先计较利害得失,虽说不能患得患失,但也不能不计后果地胡作非为。
6.23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孔子说:“智慧的人喜爱水,仁厚的人喜爱山。聪明人好动,仁人沉静。聪明人快乐,仁人长寿。”
【品读】这句话是阐述人和自然相融的道理。大自然给了人类丰富的物质条件和精神营养,有智慧的人就像流水一样,顺势而行,不停向前,把过去的事抛在脑后,所以感到灵动和快乐;有仁德的人就像高山一样,巍然屹立,静思内省,从容淡定,把烦恼当作浮云,所以能延年益寿。人若有水的智慧和山的仁德,就能得到快乐和长寿。确实,仁者有智,智者行仁,君子缺一不可。静中动、动中静、乐而寿、寿而乐,故山、水、草、木、鸟、虫、鱼、兽皆有灵性,可与人相融,不一定只是山和仁、水和智相融。孔子这样说的本意是告诉人们,大自然的一切生灵都是相通相依的,人的身心健康和人格的完善应取自然之精气。
6.26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译文】宰我问道:“有仁德的人,如果别人告诉他说:‘井里掉下一位仁人啦。’是不是他就会跟着下去呢?”孔子说:“为什么你要这样做呢?你不喜欢君子,可以叫他远远走开不再回来,但不可以陷害他;可以用较近情理的方法来欺骗他,但不可以用毫无道理的方法来诬陷他。”
【品读】有仁德而无智慧,不是真正有仁德的人,近乎于呆子、傻子;而用欺骗的方法陷害有仁德的人则是小人,他可能得计于一时,但一定不会永远得逞。事实上,正直善良的人常常被奸诈小人欺负,所以人不可缺德,更不可无知,人类最可怕的莫过于无知。
6.27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译文】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文献,再用礼节来加以约束,也就不至于离经叛道了。”
【品读】孔子告诫人们,做君子既要博学于文,又要约之以礼,二者不可偏废,这样的人才不会做出违背道义、贻害社会之事。否则,智能越高又无所顾忌的人做出的坏事更可怕。
6.30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译文】子贡问道:“假如有这么一个人,广泛地给人民以好处,又能帮助大家生活得很好,怎么样?可以说是仁德了吗?”孔子说:“哪里止于仁德,那简直是圣德吧!尧舜大概都难以做到哩!仁是什么呢?自己要站得住,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凡事能推己及人,可以说这就是实践仁德的方法了。”
【品读】仁德的实现也是有层次的:一个人能给大众以实惠,让大家都生活得好起来,这是连尧舜之君都不及的圣德;凡事能推己及人,能自立也能帮别人立起来,能自达也能帮别人发达起来,这就是很有仁德的人了;遇事能换位思考、理解对方、使人通达愉悦,这就是很容易达到的最基本的仁德了。躬行民意,是做人、从政至高无上的品行。
7.6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译文】孔子说:“志向在‘道’,要坚守‘德’,不违背‘仁’,而活动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
【品读】孔子在这里第一次提出了外在志向的实现与内在品德修养的关系:志居于道,艺依于仁。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用现在的话可以说,科学技术的学习与应用不能违背仁德的要求。否则,过于重视内在的品德修养,对现实世界视而不见,会造成自己的愚昧落后;过于重视外在的科学技术,对人的品德任由放纵,会使人迷失自我,犯下过错。中国在几千年的历史中特别注重内省修德,忽视了科学技术的学习,导致后来的贫穷落后;现在社会却特别注重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品德的培养,导致许多人罔视公德、违背良知,对人性和自然都造成了很多伤害。
7.13 子之所慎:齐、战、疾。
【译文】孔子所谨慎小心的事情有三件:斋戒、战争、疾病。
【品读】言行谨慎是孔子一贯的生活态度。这里突出的三件事,都是关系到人的生命的大事。战争和疾病直接危害人的身体。斋戒虽指祭祀前的净身,但实际是说祭祀要虔诚,全身心投入,不带任何杂念,否则会遭到神灵的报复,也暗喻人们做事要真心诚意,不能掺假做作。由此可见,孔子最关心的是人的生命。
8.7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负担沉重,路程遥远。以实现仁德于天下为自己的任务,这一负担能说不够沉重吗?到死方休,这一路程能说不够遥远吗?”
【品读】真正的读书人,必有宏大的志向和刚强毅力,因为在他们身上承载着弘扬仁道的重任,而仁道的弘扬如同对宇宙的探索一样,是永无止境的。读书人应像唐僧一样克服各种艰难和诱惑,矢志不渝,所以,非有弘毅,不能担当大任。
8.10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译文】孔子说:“以勇敢自喜却厌恶自己的贫困,这是一种隐患(会犯上作乱)。对于不仁德的人,痛恨他太甚,这也是一种隐患。”
【品读】这句话不知道是回答谁的提问。孔子回答出了社会动乱的两种隐患。一种是大胆妄为又厌恶贫困的人,一种是对“人而不仁”痛恨太甚的行为。世间没有喜好贫困的人,如果为摆脱贫困而求变图新,这是正道。如果仅凭“好勇”而去偷窃、抢劫、抗争,那就是乱臣贼子了;即使是没有仁德的人,我们也不能对他嫉恶如仇,做出过分的行为来,这样会把他逼上梁山。孔子还是在提倡他的忠恕之道。
9.1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译文】孔子很少主动谈起利益、命运和仁德三方面的问题。
【品读】利、命、仁三个问题,是人们都绕不开而又说不尽、道不清的哲学命题。“罕言”当解释为很少用语言说清楚。“利”字不能只解释成利益或利害,“命”字不要只说成命运或天命,“仁”字也不只是仁德或仁义等。从整部《论语》内容来看,恰恰相反,论及“仁”的最多,但“利”和“命”也是孔子十分重视的问题,怎么会很少谈起呢?《论语》不是孔子自己的著述,是学生与老师之间的问答,学生问得多,自然老师就答得多。所以不能说《论语》中出现多的内容,就是孔子十分重视的,说孔子很少主动谈起是对的,也只能说孔子的学生很重视。所有孔子的言论都是学生记录下来的,本人只是“述而不作”,后人只能依学生的记录和态度来理解孔子的言论和思想。那么,学生为什么总是不断地向老师请教“利”、“命”和“仁”的问题呢?可见,无论老师怎么解释,学生都没有弄明白其中的道理。也说明“利”、“命”和“仁”三字是学生和老师都十分重视而又很难说清的。看来,孔子从没把“仁”赐给他的学生是很有道理的,“仁”是个不能言传只能心悟的命题。其实,他们师生都在不断苦苦求索“利”、“命”和“仁”的(哲学)本体是什么,笔者也只好用“至理绝言诠”来结束这个话题。
9.18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译文】孔子说:“我没有看见过喜爱道德胜过喜爱美色的人。”
【品读】人皆爱美,这是人性的自然,人要有德是人性的必然。好德和好色都很重要,只是美色是眼前看得见的,很容易得到;而道德需要不断地内省、修炼,需要不断花时间培养。所以,孔子看见喜爱美色的人多于喜爱道德的。孔子在《卫灵公》篇中又一次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据说是骂卫灵公的,可见孔子对好色者耿耿于怀,也是在批评那些权贵们只知好色,不知好德。
9.29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孔子说:“聪明人不至疑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品读】孔子告诉我们,智、仁、勇是为人应备的三种品德,缺一不可,俗称“三达德”。“仁”居中,是人追求的核心目标;“知”居首,知识和智慧是达到仁德的前提;“勇”是说在仁德修养的过程中,需要极大的勇气来克服困难、消除私欲,以成仁人。
10.17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译文】孔子家的马棚失了火。孔子从朝廷回来,问:“伤人了吗?”没有问马。
【品读】马棚失火了,孔子只问人,是他重视人的表现,而不问马却有失仁心。先问人后问马多好呀!假如把这句话重新断句就可译为:孔子的马棚失火了,孔子从朝廷回来,问道:“伤人了吗?”“没有”,又问:“马怎么样呢?”
11.20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译文】子张问怎样才是善人。孔子说:“不踩着别人(圣贤)的脚印走,学问道德当然不会修养到家。”
【品读】“善人”是孔子提出的又一概念。它既不是圣人也不同于君子,似乎是和君子差不多的一种人。虽然他们不跟着圣贤的脚步去实践,但也不与小人同流合污。这种人有所不为,也不做坏事。孔子在《述而篇》中说:“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意思是说:“善人”也难得见到。能见到有一定操守的人,也就可以了。在《子路篇》中,孔子又说:“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意思是说,善人连续治理国家一百年,也可以克服残暴免除虐杀了。可见,孔子提出的“善人”要比恶人、小人好得多。孔子在这里还是要强调人不向前人(圣贤)学习,就不会把自己的品德学问修养到一定境界。也是告诉人们即使达不到圣人、君子的要求,做一个“善人”也可聊以自慰。现实中,大多数人从不敢想象做圣人,但做“善人”还是可以的。
12.1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颜渊问怎样去实践仁这种道德。孔子说:“抑制自己的欲望,使言语行动都合于礼,就是仁。一旦这样做到了,天下的人都会称赞你是仁人。实践仁的道德,完全凭自己,难道还凭别人吗?”
颜渊说:“希望能教给我一些行动的纲目。”孔子说:“不合礼的事不去看,不合礼的话不去听,不合礼的话不去说,不合礼的事不去做。”
颜渊说:“我虽然愚钝,也要照您这话去做。”
【品读】这句话的关键在对“礼”字的理解,这儿的“礼”是达到“仁”的途径,“仁”是“克己”的总目标,也就是说克制自己的私欲,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的要求,谁做到了谁就是仁人。这可是个高标准严要求的事,很难呀!所以,孔子进一步鼓励说:实践“仁”全凭自己的自觉自省,跟别人是没关系的(现代社会中人也一样,做好自己的修养精进就可以了,不要指望别人的帮助)。这时,学生们实际上还是不明白具体在实际行动中该怎么办,所以颜渊才再次请教老师。孔子提出了四个要求,即“非礼”勿视、勿听、勿言、勿动。其实,到这时孔子也没有给出具体明确的办法。颜渊只好说自己“不敏”。
这个“礼”字。应该说是“周礼”,即周代的典章制度。孔子曾到周朝的都城洛邑向老子求教“礼”,但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于是自己到明堂、太庙和民间,参观考察祭祖祭神和民间待人接物、婚丧嫁娶的形式礼仪。可以说,“礼”就是做人做事的礼制或礼仪。用现代话解释,“礼”即言行规范,所以说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在历史上对孔子的几次大批判中都说“礼”是指封建纲常礼教,是吃人的礼教,这实在是强加在孔子身上的不实之词。孔子的“礼”,即使有压抑人的尊严和个性的成分,也囿于时代的局限,是完全不同于后来的“三从四德”等封建礼教。难道现代人不“克己”就能成为遵纪守法、言行规范的人吗?
现在,一般人说的“克己复礼”,只是“克己”,至于复什么“礼”,却是各有想法的。很多说“克己复礼”的人,只是克制自己,不乱说、不乱听、不乱看、不乱动,以免惹祸上身。至于“礼”是什么意思,全然不知。其实,也没必要知道,这正是老百姓“活好”的人生态度。假如人人都能克制私欲,又能依礼(规矩)而行,那一定会是一个和平、自由、安乐的文明社会。
12.2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仲弓问怎样去实践仁的道德。孔子说:“出门工作好像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好像去承当大的祀典,自己所不喜欢的事物,便不要强加给别人。处于邦国没有人怨恨他,处于卿大夫之家也没有人怨恨他。”
仲弓说:“我虽然愚钝,也要照您这话去做。”
【品读】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不要强加给别人。那就是说自己喜欢的事物可以强加于人吗?显然,施于人的事物若以自己的好恶为标准,这种人不是仁者。如果明知是有害于别人的事再强加于人,那是害人;如果是有益于别人的事也要说服别人接受,不能强迫。其实孔子这句话主要是对权贵说的,告诫当官的不要把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或者对自己不利的事强加给别人,做事一定要换位思考。这也是一种做人做事的普遍原则。
但是,如果在邦国、在家里都没有一个人怨恨他,那他一定是一个可有可无、无所作为的人。如果一个国家里都是这样的“仁人”,那这个国家还有希望吗?
12.22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
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译文】樊迟问仁。孔子说:“爱人。”又问智。孔子说:“善于鉴别人物。”
樊迟还未透彻理解。孔子说:“把正直的人提拔出来,位置在邪恶的人之上,能够使邪恶的人正直起来。”
樊迟退了出来,找着子夏,说:“刚才我去见老师向他问智,他说:‘把正直的人提拔出来,位置在邪恶的人之上。’这是什么意思?”
子夏说:“多么有意思的话呀!舜有了天下,在众人之中挑选,把皋陶提拔出来,坏人就难以存在了。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之中挑选,把伊尹提拔出来,坏人也就难以存在了。”
【品读】孔子认为,“举直”而“使枉者直”,属于“仁”;知道谁是“直人”而“举”他,属于“智”,所以“举直错诸枉”是仁智之事。但是只有靠民众自己来“举直”,才能真正达到“举直错诸枉”的仁智;否则,脱离民众,就不能真正把正直的人提拔起来。
12.24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译文】曾子说:“君子用文章学问来聚会朋友,用朋友来帮助自己培养仁德。”
【品读】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朋友们在一起研讨文章学问,交流学习心得,可以帮助自己培养仁德品质。“君子”的这个“友”大概是孔子说的“益友”,不是“损友”。
13.19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译文】樊迟问仁。孔子说:“在家闲居恭敬端正,从事工作严肃认真,对待他人忠心诚意。这几种品德,纵使到蛮夷之地去也是不能不要的。”
【品读】孔子告诉人们居家、做事、交友的三个基本原则,或者说是日常生活的基本态度。在家里要庄重端正,不要懒散游嬉;对待工作要敬业认真,不要敷衍了事;与人交往要真诚相待(“忠”就显得愚了),不要虚与委蛇。一个人无论走到哪里,如果都用这样的态度对待工作和生活,就会受到人们喜爱。过去、现在、将来都这样要求自己就是更高的仁德了。
13.27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译文】孔子说:“刚强、果决、质朴、言语谨慎,有这四种品德的人近于仁德。”
【品读】孔子说,一个人的心志和言表,能做到刚强、果决、质朴、言简就接近仁了,但并没有说具备这四种品德就做到仁了。可见,这只是孔子对樊迟问仁的回答。柔忍、质疑、繁复、善言的品质也未必不是近仁。
14.1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穀;邦无道,穀,耻也。”
“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译文】原宪问什么叫耻辱。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做官领薪俸,却不能有所建树;国家政治黑暗,做官领薪俸,却不能独善其身,这就是耻辱。”
原宪又说:“好胜、自夸、怨恨和贪心这四种毛病都不曾表现过,这种人可以说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可以说是难能可贵的了,若说是仁人,那我还不能同意。”
【品读】孔子在《泰伯篇》中也说,“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这些话都是孔子指责官场里的人。当国家清明、政通人和时,你没有什么作为,领着薪俸却过着贫穷、下贱的生活是羞耻的;国家黑暗、纷扰混乱时,你又不能独善其身,或过着富裕又高贵的生活同样都是可耻的。
但是,在官场里没有好胜、自夸、怨恨和贪心这四种不良品行的人是很难生存下去的。这样看来,孔子很早就知道,在官场的人要做到“仁德”太难了。
14.4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一定能说出有价值的言语,但是能说出有价值言语的人不一定有道德。仁人一定勇敢,但是勇敢的人不一定是仁人。”
【品读】孔子强调“仁德”是做人做事的基础和缘由。真正仁德的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说得好而做得不好、勇于行而不计利害的人都是假仁假义。但好心办坏事,无知办错事的人也不在少数,所以,只有仁心是不行的,还得有仁智、仁勇,这样才有仁行。
14.6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译文】孔子说:“君子偶尔也有不仁义的事,小人不会做仁义的事。”
【品读】“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君子不是圣贤,有时也会做错事,但不是有意的就不影响“君子”的称谓。“小人”在孔子的眼里是没有仁德、不学无术(不知礼)的人,所以他们不会有仁义的行为。但这是孔子的局限和逻辑,真正的仁德应推及所谓的“小人”。
14.17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译文】子贡说:“管仲不是仁人吧?桓公杀掉了公子纠,他不但不以身殉难,还去辅相他。”孔子说:“管仲辅相桓公,称霸诸侯,使天下一切得到匡正,人民到今天还受到他的好处。假若没有管仲,我们都会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边开(沦为夷狄)了。难道他应该像普通老百姓一样守着小节小信,在山沟中自杀,还没有人知道的吗?”
【品读】子路、子贡两人分别问孔子: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忠烈殉难,而管仲苟且偷生,管仲这样做是不守仁道吗?孔子两次都肯定了管仲辅相齐桓公称霸是大仁德。可见孔子也不同意“一臣不能事二君”的做法,臣为什么要为君而死呢?判断一个人是否仁德,不能仅看小仁小义,更要看他的大仁大德。降将、叛相也不一定不是大智大勇者。
14.33 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译文】孔子说:“称千里马为骥,并不是称赞它的气力,而是称赞它的品德。”
【品读】孔子很看重品德是对的,但“不称其力”能是千里马吗?又如只有仁爱之心而无工作能力,能称作贤能的人吗?孔子说的“不称”不能理解为“不要”,孔子的本意是“力”、“德”都具备才称得上是千里马。
14.34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译文】有人对孔子说:“拿恩惠来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说:“又拿什么来酬答恩惠呢?应该是:拿公平正直来报答怨恨,拿恩惠来酬答恩惠。”
【品读】这是孔子谈论酬恩报怨的原则。其实以德报怨、以怨报怨、以怨报德、施恩图报都不好。如果人人都能做到公平正直,没有偏执心就不会有恩怨,也就没有图报的心思了。这里的“直”即“真”,“正”即“诚”,人有真诚心足矣。
14.38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译文】子路在鲁城门外的石门住了一宿。第二天清晨进城,守门人问:“你从哪里来的?”子路回答:“从孔家来。”守门人说:“就是那位明知道做不到却一定要去做的人吗?”
【品读】这段对话说明孔子在当时名气就很大,连守门人这样的一般人都知道,而且都知道孔子是个“知其不可而为之者”。守门人的这个评价太符合孔子了。纵观孔子的一生,他凭借这种精神成就了自己的“盖世辉煌”。孔子的这种精神不是所有人都能有的,如果没有大智大仁,不识天理大道,万不可“知其不可而为之”,否则,就是歪门邪道,胡乱作为。
15.9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文】孔子说:“志士仁人,没有因贪生怕死而损害了仁义的,只有勇于牺牲来成全仁义的。”
【品读】孔子称赞杀身成仁的献身精神和他对管仲变节择主以成仁的态度不相一致。献身与否应进行价值判断,不为小仁小义而死。人之不存,仁又何在,最好是生而求仁、仁而求生。
15.10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译文】子贡问怎样去培养仁德。孔子说:“工匠要做好他的工作,一定先要搞好他的工具。我们住在这个国家,就要选择那些大官中的贤人去敬奉他,选择那些人中的仁人做朋友。”
【品读】孔子认为,在一个国家推广仁德就像工匠要做好他的工作一样,必须有精良的工具,必须先营造优良的外在环境氛围。以社会贤达为榜样,以仁人志士为朋友,引导和影响人们趋向仁德。曾子也在《大学》中说,“明明德,在亲民”,即彰显仁德,净化风气,民众自新。
15.36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译文】孔子说:“面临着仁义,就是自己的老师,也不必同他退让。”
【品读】这个“让”字不是谦让,而是退让的意思。我们可以与老师有不同的见解,但对老师不尊重、不谦让绝对是不良行为。
17.6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译文】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说:“能够处处实行五种品德就是仁人了。”子张问:“请问是哪五种?”孔子说:“恭谨,宽厚,诚实,勤敏,慈惠。恭谨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大众的拥护,诚实就会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取得成功,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品读】孔子认为一个人如能具备“恭、宽、信、敏、惠”这五种品德,就可以做好任何事了。其实在孔子的“仁”里不只有这五种品德。即使这五种品德,在实践中也要把握好一个度,即“中庸”,否则会影响自己行为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例如:过分谦恭就会招致人的小看或侮辱;过分宽容,就会使人松散;过分相信,就会使人放任;过分聪明,常被聪明耽误;过分赐予恩惠,就会让人变得懒惰。
17.13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译文】孔子说:“没有是非观念的好好先生,是足以败坏道德的小人。”
【品读】孔子表示了对媚世伪善、曲意逢迎的“好好先生”的愤恨,指责他们是败坏道德的“贼”。但他没有想过自己是怎样过来的。在君主专政的社会,你对君主、上级不献媚不逢迎行吗?仗义执言有好果子吃吗?即使有真知灼见的人,也只能“外圆内方”才行得通。所以,在中国,特别是在官场,有些“不分是非、曲意逢迎”的好好先生是可以理解的,只要能辨清大是大非、不耽误国计民生就是好官了。
17.14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译文】孔子说:“听到小道传言便四处广播,这是仁德所抛弃的呀。”
【品读】道听途说是不道德的行为习惯。不管听到什么言语,在没有真正弄清事实前,最好不要再说出去,即使是真实的情况也不要乱讲。所谓“沉默是金”、“祸从口出”、“只带耳朵不带嘴”、“人前不说对错,人后莫论是非”都是劝人少说为佳,这就是孔子极力主张的“慎言”。
18.1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译文】纣王昏乱残暴,微子便离开了他,箕子做了他的奴隶,比干谏劝而被杀。孔子说:“殷商末年有三位仁人。”
【品读】纣王昏乱残暴,微子、箕子、比干三位重臣用自己不同的方式表示了对纣王的忠心和对纣王暴政的愤恨。比干甚至不惜生命以维护“仁政”的理念。孔子说他们三人都是仁人,这说明孔子重视仁德远远超过重视人的生命,也证实了他“杀身成仁”的主张。其实商纣三杰(微子、箕子、比干)的“仁”是十足的奴性表现,孔子把这种奴性粉饰为“仁”,并加以推崇,无异于助纣为虐。面对暴政而想忠于仁政可行吗?而且所谓的仁政能靠得住吗!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还是依法治国比仁政更好。作为臣民,对国家、民族、人民用“真诚”比“忠于”更好。他们三人只能算是愚忠。
19.6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却坚守着自己的志趣;恳切地请教别人,并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这中间了。”
【品读】这是子夏自己增进仁德的心得体会,其实也是学习的规则。博学在于明志,切问在于致用,这应该得到我们的传承和借鉴。
19.11 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译文】子夏说:“人的重大节操不能逾越界限,作风上的小节稍稍放松一点是可以的。”
【品读】孔子十分清楚世间的人和事都不能“完美”和“求全”,所以子夏说,他老人家只要求人在重大节操上不糊涂、不逾矩,平常的琐碎事不拘小节也无伤大雅。其实也是强调一个人应该分清大是小非,能抓大放小,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任何事情总是顾此失彼,重要的是要分清轻重缓急。这与“不因善小而不为,不因恶小而为之”的说法是两个概念,前者讲的是轻重,后者讲的是善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