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普世价值”的由来及其在中国的泛起
“普世价值”是西方知识界最早使用的一个用语,来自英文“universal value”一词。英文“universal”一词有多种含义,主要指“普遍的”“全体的”“通用的”“宇宙的”“世界的”等。与英文“value”即价值一词连用,意指“普遍价值”或“普适价值”(普遍适用的价值)等。
为查阅“universal value”一词的来源,笔者检索了在当今世界极负盛名的《不列颠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Britannica)》,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这一据说最知名也最权威的百科全书竟没有收录该词。倒是以开放式的全球网络百科全书著称的“维基百科”(Wikipedia)出现了这一词条。
据“维基百科”的解释,大体从20世纪90年代起,西方的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等领域的少数学者,把某种普遍认同的现象或观念概括为“普世价值”。比如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史学家赛亚·伯林(Isaiah Berlin)认为,“普世价值”是一种大多数人在绝大多数的地方和情况下,在几乎所有的时代,都共同操守的价值,而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或在行为中表现出来。
20世纪90年代,西方的一些神学家、伦理学家把某种普遍接受或广泛认同的伦理观念、道德规范称为“普遍伦理”(universal ethics)。国际上还掀起一股“走向普遍伦理”的浪潮。1993年世界宗教会议通过《世界宗教议会走向全球伦理宣言》,对什么是“普遍伦理”做出这样的解释:我们所说的全球伦理,并不是指一种全球的意识形态,也不是指超越一切现存宗教的一种单一的、统一的宗教,更不是指用一种宗教来支配所有别的宗教。我们所说的全球伦理,指的是对一些有约束性的价值观、一些不可取消的标准和人格态度的一种共识。宣言的起草人、当代“普遍伦理”主要倡导者之一、德国神学家孔汉思认为,这样一种在“伦理方面的基本共识”,是“由所有宗教肯定的、得到信徒和非信徒支持的、一种最低限度的共同的价值、标准和态度”。
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制订了研究“普遍伦理计划”,并在法国和意大利召开会议,组织多学科学者、专家探讨普遍伦理的理论与实践问题。1998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从中国传统伦理看普遍伦理”的学术讨论会。1999年10月又在韩国汉城召开了亚洲地区的“普遍伦理与亚洲价值”国际研讨会。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我国一些学者开始关注和研讨“普遍伦理”问题,发表了一系列专论文章,并翻译出版了有关“普遍伦理”的文献。“普遍伦理”逐渐成为国内学者研讨的一个热点问题。对“universal ethics”一词,有学者认为可以有多种翻译,如“全球伦理”“普遍伦理”“普世伦理”“世界伦理”等,也有学者主张用“普遍伦理”最为恰当,理由是“普遍伦理”中“universal”之“普遍”,是一种逻辑的抽象规定的“普遍”,而“全球”(global)和“世界”(world)的含义就不具备这种逻辑意义。有不少学者赞同使用“普遍伦理”的译法,当然也有不少学者未加说明就直接使用“普世伦理”的表述。可见,“universal”本身就是一个含义不清、语义混乱的语词。
随后,伦理学范畴的“普世”一词被引入哲学领域,并与哲学上的“价值”一词嫁接起来,形成“普世价值”的概念。再后来,“普世价值”泛化到政治学、法学等学科,并通过报纸、网络等媒体波及各个社会领域。
“普世价值”思潮在中国的兴起经历了一个起伏的过程。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只是个别学者在讨论“普世价值”,2000年以后有所升温,但截至2006年其影响主要在学术界。2007年是个转折点,此后迅速升温。2008年形成热潮,2009年和2010年达到高潮。在此期间,“普世价值”讨论由学术殿堂登陆大众媒体。起先只是一些报刊在宣扬,后经互联网的发酵,迅速演化成社会思潮。
为客观说明“普世价值”在中国兴起的脉络,笔者检索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登录“中国知网”数据库主页,进入“初级检索”。在“关键词”一栏中输入“普世价值”,“模糊”搜索1979年以来的文章。结果显示,含“普世价值”关键词的首篇文章出现在1995年,以后逐年增多,增幅不大,到2006年有144篇。从2007年起,数量急剧增加,当年就达到73篇,2008年猛增至243篇,比此前所有年份的总和还要多。2009年攀升至历史最高点,为343篇,2010年有337篇,2011年仍有325篇。到2012年4月底笔者查询时为止,尚有56篇。
如果说检索“关键词”范围较宽的话,那么检索“题名”则更为集中,也更能说明问题。按照上述的操作,在“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题名”一栏中,输入“普世价值”,“模糊”搜索1979年以来的文章。结果显示,篇名中含有“普世价值”的首篇论文出现在1996年,此后小幅增加,截至2006年有31篇,其中有4年没有出现有关文章。然而到2007年,一下子就增加到12篇,2008年猛增至72篇,2009年达到前所未有的117篇,2010年有所下降,但仍有77篇,2011年有62篇,2012年截至4月份还有15篇。
笔者还检索了“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查询含有“普世价值”的文章。2004年出现首篇,截至2012年4月,共有46篇文章。与学术界的情况大体一致的是,2007年以前的文章很少,只有4篇。2007年之后数量猛增,2007年为7篇,2008年猛增至14篇,2009年有10篇,2010年有6篇,2011年为4篇,2012年截至4月底有1篇。
在这些文章中,多数是认同、赞成、宣扬“普世价值”的。但大体从2008年起,陆续出现了不少质疑、反对、批驳“普世价值”思潮的文章。有不少社会人士及广大网民也积极投入到“反普”斗争的行列中。两种不同的观点发生激烈碰撞和交锋。随着讨论的展开和深入,“普世价值”论越来越遭到广泛质疑,一些人鼓吹“普世价值”的真面目也浮出水面。
那么,一些人眼中的“普世价值”是什么呢?
2.关于“普世价值”
国内主张“普世价值”的人,多数没有给“普世价值”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即便做出了一些解释,但各自的看法也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
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从“普世价值”的字面上理解,价值的“普世性”体现在三个层面:第一,这种价值具有普遍适用性(普适性),即不是仅仅适用于个别人、少数人甚至大多数人,而是适用于所有人;第二,这种价值具有普遍永恒性(不变性),它不仅仅适用于一时一地,而适用于所有时间、所有地点,不以任何条件为转移;第三,这种价值是以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命题(普遍必然判断)来表述的。只有符合以上三个基本要件,才能称为“普世价值”。
应该说,这种解释符合“普世”的本意。“普世”原是欧洲中世纪基督教使用的一个宗教概念,意指普天下。如“普世欢腾,主治万方”“福音要传到万邦万民”等。这在词源上与希腊文“普世”所指“整个有人居住的世界”的本意相吻合。基督教还强调上帝是永恒的存在,是“自有永有”的万能的神。上帝创造了世界与人类,是拯救人类、使人的灵魂得到永生的救世主。基督教的“普世”观念,类似我国古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佛教中“普门”和“普度众生”等意。
另一种观点认为,存在一定条件下、针对一定“类主体”的“相对的普世价值”。认为依据基督教的“普世”观赋予“普世价值”适用于一切时代和一切人的内涵,这是把“普世价值”做了绝对化的理解。提出要区分“绝对的普世价值”与“相对的普世价值”,即适用于所有人、所有时代的“绝对的普世价值”并不存在,存在的是在一定条件下、针对一定“类主体”的“相对的普世价值”。
还有一种观点不同意“普世价值”这个提法,认为一些人使用的“普世价值”应为“普适价值”。因为价值都是阶段性的和地域性的,不可能有任何地区、任何时间都有和都存在的价值。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可以达成人们一致遵守的价值和规则,但离开这个国家、这个区域,又会有不同的价值和规则。在人类历史的各个阶段,从来就是各有各的价值。只有在人类交往日益扩大的情况下,现实逼着人们不得不寻求一些共同接受的价值观念。这种大家都接受、都遵守的价值观念,更准确地说,应当叫“普适价值”,而不是“普世价值”。
可见,无论是从“普世价值”到“相对的普世价值”,还是从“普世价值”到“普适价值”,这些提法变化的背后,不仅反映出认识者在看法上的不一致性,同时也折射出“普世价值”概念缺乏严谨性与科学性。
需要指出的是,国内宣扬“普世价值”论的一些人,对“普世价值”的学理研究并不感兴趣。他们或者是把西方的价值观说成“普世价值”,看成人类文明的主流成果,如一些人提出的自由、民主、人权、公平、正义、平等、博爱、宪政等;或者是把儒家思想看成“普世价值”,如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中庸”“和谐”“孝道”等伦理道德原则和社会政治理念。
那么,有没有这种普遍适用而又永恒存在的“普世价值”呢?要说清楚这个问题,首先需要作一些学理上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