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2000000008

第8章 “本际”义与《本际经》(6)

在《本际经》中有一个重要的命题——“道性众生性皆与自然同”,卷四《道性品》云:“云何识真本,道性自然因?”“言道性者,即真实空,非空,不空,亦不不空;非法非非法,非物非非物,非人非非人,非因非非因,非果非非果,非始非非始,非终非非终。非本非末,而为一切诸法根本”。说明道(“元始正身”)、道性在本体层面是相通的,既然“道”与自然同(道即自然),则必可推导出“道性”与自然同,把“自然”看作是与“道性”的统一。这样在本体的意义上,“道性”与“道体”是相通的;在本源的意义上,“道性”乃“道体”之别称。然而,众生皆有生死轮回,属于因果无常,“众生性”怎能与自然同呢?故卷九《开演秘密藏品》说:“生死之法有因果故,故是无常,不名道果;常道之体非因果故,是故为常,体是果故,故名道果。”但是这样一来“道性众生性皆与自然同”,不就自相矛盾了吗?这不能不使人产生疑虑,“道身为有因耶,为无因耶?若有因者,同世间法,因缘生故,故是无常。若无因生,复堕邪见,异道之谓。若是道身不从因生,自然有者,一切众生不修道者,应皆成道。如是二义,云何可了”?“若生死法无始无终,本性清净,何故不名为道果耶?”这实际包括了,由应该怎样理解、解释“道性众生性皆与自然同”而引发的三个问题,若说道性为众生自然有,则众生何须修道?众生有生死轮回,属于因果无常,那么众生性是有因亦或无因?若说众生性有因,那么透出道性背后的道体是否有因?若有因者,同世间法,因缘生故,故是无常;若说众生性无因,则道体是否无因,若无因生,复堕邪见,异道之谓(佛教所谓“无因外道”)。对于这些问题,首先,在卷四《道性品》中,把“自然”理解、解释为“自性”,所谓“自然而然,不可使然,不可不然,故曰自然”。前文把“道性”和“自然”联系在一起,可知道性也可理解为自然真性,即“真道自然正性”。这样一来,“众生性”就可以解释为众生自性,也就是说众生“本有”道性,道性既非“他有”亦非“今有”。通过道性,使众生性与自然挂搭,“道性众生性皆与自然同”只不过是于理然,“有理存焉,必当得故”,但是“理而未形,名之为性”;在理论上一切众生皆应成道,并非意味着现实中的一切众生不须修道。道性、众生性为“因”,自然是“果”,“果未显故,强名为因,因之与果,毕竟无二,亦非不二。若知诸法本性清净,妄想故生,妄想故灭,此生灭故,性无生无灭。了达此者,归根复命,反未生也”。众生要想真正达到“与自然同”的境界,还必须通过断除“妄想”、刻苦修道,开发众生本性中自然本具的“真道自然正性”,如同“三世天尊断诸结习,永不生故;真实显现,即名道果”。

《太玄真一本际经》把“道”理解、解释为“自因”,把“道性”理解、解释为“自性”,也就是众生本性中自然本具的“真道自然正性”。这样一来,“道性众生性皆与自然同”,无疑成为该经独具特色的理论特质之一。

借佛教语汇解道教之意,丰富了道教义理内涵。这种“反向格义”式的诠释方法,逐渐成为道教义学中的一种诠释传统。《道教义枢》把“因缘”解释为“自然”,“因缘者,强名自然。假设为教,故自是不自之自,然是不然之然。不然之然,无所不然。不自之自,无所不自。无所不自,故他亦成自。无所不然,故他亦成然。他既成然,亦是他然。然则他之称然,亦是不然之然。然之称他,亦是不他之他。不他之他,无所不他,故他亦成他。不然之然,亦无所不然,故自亦成然。是则自之与他,俱有然义”《道教义枢》卷八,《自然义》。“自然”之“自”被诠释为“自他”之自,因“自”与“他”互为因缘,而“自之与他,俱有然义”,则“因缘”即是自然。《本际经·付嘱品》之“十二法印”中第十法印,“是世间法及出世法,皆假施设,悉是因缘开方便道,为化众生,强立名字”。“因缘”与“自然”都是在虚无之道的名义下,为了教化众生而施设的方便善巧之假名。按照《道教义枢》这样的诠释模式,“自然”与“因果”之间不再存在根本教义的冲突与对立,“因果”在《道教义枢》中也成为“道德”之异名。“因有五名,因缘行业根也。……果有三名,果报对也。”“又因果体义者,凡有二义。一明出世因果体者。因以空解为体……果者以一切智为体。……此之因果,与道德名。二明世间因果体者。善恶二因,苦乐二果,若缘俱以色心为体,覆其正体,唯是心法。”《道教义枢》卷三,《因果义》。由此可见,借佛教语汇解道教之意,暗含了道教思想界在恪守传统理论前提下,与佛教既融合又斗争的过程中,欲造成道教经教中已经包容了佛教义理,道教实际上高于佛教并可以代替佛教的真实企图。这一切在《道教义枢》中,已经表现地相当成熟与自信了。

§§§第五节“本际义”与中国佛教

在佛教思想体系内部,对“本际义”的价值取向有一个变化过程。原始佛教把“本际义”涉及的“本源”、“本体”的哲学命题,都看做是不能明确认识和解释的“无记”说。在大乘佛教论典中,特别是印度大乘佛教般若中观、瑜伽行派唯识两大学说系统,对“本际”说是明确正面破斥的。然而,在大乘佛教“如来藏”系统经典中,“本际”却被赋予形上学的内涵,逐渐突出其“本体”的色彩这也许如吉藏所云:“此是以论疑经,以经疑论,又以经疑经。”(见《中观论疏·卷第六末》之“本际品第十一”,《大正藏》第42册,第100页。)。

一《宝藏论》中的“本际”义

中国佛教思想界在理解、消化印度佛教思想的过程中,逐渐接纳、吸收,并创造性地运用发挥了“本际义”,以解“心中所行之法门”。如托名僧肇所撰《宝藏论》汤用彤先生研究认为,(此论)“《祐录》、《长房录》、《内典录》、《隋志》、两《唐志》均未著录。六朝章疏未言及。至《通志略》与《宋史·艺文志》始列入,决为伪托。”“似此论为中唐以后,妄人取当时流行禅宗及道教理论凑成,托名僧肇。而所谓肇公之《老子注》,同是伪书也。”(见《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23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云:“夫本际者,即一切众生无碍涅槃之性也。……故经云:道始生一,一为无为;一生二,二为妄心。以知一故,即分为二。二生阴阳,阴阳为动静也。以阳为清,以阴为浊。故清气内虚为心,浊气外凝为色,即有心、色二法。心应于阳,阳应于动;色应于阴,阴应于静;静乃与玄牝相通,天地交合故。所谓一切众生皆禀阴阳虚气而生。是以由一生二,二生三,三即生万法也。既缘无为而有心,复缘有心而有色。故经云:种种心色。是以心生万虑,色起万端。和合业因,遂成三界种子。”“夫不生者即本际也。不出不没,犹如虚空无物可比。”“然其本际自性清净,微妙甚深,体无尘垢。……是以本际无名,名于无名;本际无相,名于无相。名相既立,妄惑遂生。真一理沈,道宗事隐。是以无名之朴,通遍一切不可名目。过限量界,一体无二。故经云:森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印,即本际也。然本际之理,无自无他,非一非异;包含一气,该入万有。”“不了本际无方、无所、无心、无量。”“体性常住、不生不灭,即本际也。”“然彼真一,而有种种名字。虽有种种名字,终同一义。或名法性、法身、真如、实际、虚空、佛性、涅槃、法界、乃至本际,如来藏。而有无量名字,皆是真一异名,同生一义。……何谓本际品者,所谓天真妙理,体莹非修;性本虚通,含收万物。故言本际品也。”《宝藏论》卷一“本际虚玄品第三”,《大正藏》第45册,第148页。

这里,将“本际”定义为众生“涅槃之性(性体)”,同时通过传统的“阴阳虚气”之说,把此涅槃之性和“真一(道体)”嫁接到一起。这样一来,佛教所谓的法性、法身、真如、实际、虚空、佛性、涅槃、法界、如来藏等就都成了“道”之异名,终同一义。这种以借佛教之名解道教之义的手法,于道教而言,毋宁说是比“老子化胡说”更高明的“反向格义”。

同类推荐
  • 清风徐徐:当代廉政诗歌选

    清风徐徐:当代廉政诗歌选

    《清风徐徐:当代廉政诗歌选》将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对“廉政文化建设”所创作的一大批精品佳作汇编成集。全书共分三辑:第壹辑为“清涟席”,从时代正气中开掘诗意。第二辑为“清音阁”,在警醒和鞭挞里提供省悟。第三辑为“清风苑”,从大自然中汲取营养。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
  • 因为是你,我不顾一切

    因为是你,我不顾一切

    15个故事,写尽爱的深度和广度。256页内容,大胆探索爱的本质。我以为,爱你就是付出自己;你却说,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曾经相信,就算花开无果,哪怕此后天涯陌路,只要我的世界有过你,就已足够,可是,当我渐渐长大,才明白,爱情必须有你有我,才算完整。在这部寄托遥深的随笔集里,高堰阳承继了书写自我、张扬个性的现代散文传统,以如工笔画般的细腻笔触,讲述了在“荒废、狂闹、混乱”的青春岁月里,他和周围人似真如幻、无望而又亘古如斯的爱情故事。
  • 什么是杰作:拒绝平庸的文学阅读指南

    什么是杰作:拒绝平庸的文学阅读指南

    《为什么读书》之后,“法国最狂热读者”再论《什么是杰作》。什么是“杰作”?“杰作”这个中世纪形容艺术品的词汇,是从何时开始用于文学?文学杰作有评判的标准乃至配方吗?怎样确认一本书是否为杰作?谁来确认?杰作是不朽的吗?人们今天是否还需要杰作?……本书试图回答林林总总关于杰作的问题,就这一令人生畏的概念展开有趣有益的思考,其目的是消除杰作的神圣光环,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文学杰作。从荷马、海涅、贝克特到托马斯·伯恩哈德,丹齐格往返于经典与当代作品之间,书中既能看到他对普鲁斯特的不俗见解,也有关于乔伊斯令人意想不到的分析评论。
  • 缪崇群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缪崇群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蔚蓝静穆的空中,高高地飘着一两个稳定不动的风筝,从不知道远近的地方,时时传过几声响亮的爆竹,——在夜晚,它的回音是越发地撩人了。
  • 母亲的幸福树

    母亲的幸福树

    主要内容包括一个朋友、波奇的愿望、伙伴、宾尼的铃铛、报复、神像、唐小虎的理想、季哥的椅子、同学介一、最高学位、祖父的酒壶、唱歌的冰棒、电梯工小散、童年的歪房子、母亲的幸福树等文章。
热门推荐
  • 毁灭

    毁灭

    宋刘村东南角那个园子,叫南园,是民国家老辈上的,到民国这一辈,就归公了。园里有好多树,香椿、国槐、楸树、枣树、马尾松、皂角树,那崖头边上,是一溜洋槐,树上住满了成群的鸟儿。崖坡上,爬满了月季。崖下,从西面来一款款河水,哗哗流淌,在园子里听得清脆悦耳。园子靠北,有一座不大的假山,翠竹婆娑。山脚下,有旧时长廊,雕梁画栋,黑瓦飞檐,连着一八柱凉亭,从那斑驳的漆柱上,可见得这园林的沧桑。亭内有石桌、石墩,坐那里,见得河水绵延南去,遇断崖涡漩东流。
  • 一生一世笑繁华

    一生一世笑繁华

    凤倾凰,21世纪古武世家第一传人。身怀绝技,聪明机警,偶尔脱线!一朝穿越,却遭人飞起一脚?——这丫是不想活了?!君惊澜,北冥尊贵无匹的太子殿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严重洁癖!这女人弄脏了他的洗澡水,还敢火烧他的寝宫?——胆子大得有点意思!啥?!这位妖孽一般的爷竟然是尊贵的太子殿下?咳,面子诚可贵,生命价更高,咱还是款一款包袱,逃命去吧…………【注:本文男主强大型,女主成长型。1V1,非小白,涉朝堂之斗,天下之争。以幽默为笔锋,抽风为格调,书写一代男皇女帝的传奇!搞笑与感动并进,绝逼优秀作品,跳坑不悔!】片段还是来一个——◆【太子爷惧内?】“爷,前日安郡王和恭亲王醉酒之后,竟然议论您!”靠在软榻上的男子狭长的丹凤眼微挑,薄唇勾起,眸中带了不少兴味:“议论爷什么?”“说您惧内,每次看见太子妃就像是一只小老鼠!”暗卫颤抖着开口。“哦!”无趣的拨了几下指甲,不甚在意。暗卫惊愕:“爷,有人议论您,您竟然不生气?”今日怎么这么大方?那人支起自己精致的下颚,有一下没一下的翻看奏折,懒洋洋的道:“生气什么?这本来就是事实!”“……”第二日。重大消息:安郡王和恭亲王被王妃罚跪于门前!如此惧内,简直丢尽男人脸面!暗卫无语的看着自家主子:“爷,您不是说不生气么?”不生气把两位王爷整成这样?!男子勾唇,魅眸含笑,语调幽幽:“虽然他们发现的是事实,但是爷没有批准他们说出来!你要知道,外头若是有爷惧内的传闻,太子妃会觉得对她温柔的形象有损,定不高兴!”暗卫心下腹诽,爷,您都成这样了,太子妃还有温柔可言吗?……新的故事,新的起点,不一样的精彩!我期待——你们的支持!Ps:此文作者玻璃心,且素质低下。不喜绕道,有骂将回。故,请不友善的看官保持文明用语,让我们携手共建和谐社会!
  • 傲娇毒妃:战神王爷,快接招

    傲娇毒妃:战神王爷,快接招

    她从有记忆起就是当朝太子用重金培养的杀手,他则是当朝的三王爷,太子为了除掉这个三弟命她去接近他,她用办法成功成为了他最亲近的人,本来她是为了杀他才接近他的,没想到日子久了,她竟然对这个看起来高冷的三王爷动了真情,他本来是想看看她这个太子派来的杀手能有什么手段,却没想到到了最后却动了真心。。。。。。她是会选择完成任务还是为爱牺牲,他是会选择皇位还是会选择美人?
  • 王爷好无赖:庶女神医

    王爷好无赖:庶女神医

    为什么人家杀手穿越不是御兽就是逆天,她好歹也是杀手……背后的药剂师。为什么人家混的风生水起,她却要在这里斗斗斗,嫡母专制,嫡姐口蜜腹剑,防不胜防。再斗我,再斗我,我斗死你们。什么,救了一个风度翩翩的少年丞相,救活了他,居然要她以身相许。什么,那个断袖的战神王爷,要她去治愈他的……断袖!总之,这就是一个医药世家大小姐的快意人生奋斗记!
  • THE SNOW IMAGE

    THE SNOW IMAG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没有不景气 只有不争气

    没有不景气 只有不争气

    遇到低谷期,你就得努力克服,而且还得一路走过来。在一路走来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这样问自己:低谷期是否含有某些发人深省的东西?低谷期实际上意味着什么?它传达了什么样的信息,我们要怎样去理解和尝试呢?而这些问题的答案就是一个:把脚步放慢点!干任何事情,实际上都不可能做到一帆风顺,决策一个比一个英明,措施一个比一个得力。该书告诉我们,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风平浪静、一路平坦的,会遇到许多的坎坷和困难,若不去正视与克服这些关隘,就会彻底地堵塞通往成功的大路,而克服这些困难就需要我们自己争气,因为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 异世炼狱修罗

    异世炼狱修罗

    杀手修罗重异世重生,化身成龙.修罗完本大鬼新书仙擎,小小书童以一只灵虫,玩转修仙世界!一步步走上封仙之路.巨灵神,以力破仙!
  • 嫡妻风华:纨绔世子倾城妃

    嫡妻风华:纨绔世子倾城妃

    【已完结】养夫千日,弃夫子时。大婚当日,喜堂之上,他以公鸡拜堂,意在羞辱。她傲然而立,声势温软,但却气势十足,“拿下去宰了,立个牌位摆案头,日后早晚三炷香供奉。”洞房花烛夜,新房之内,他弃她如敝屣,“这便是你的欲擒故纵之计?京城第一美女,竟如此轻浮放荡,恬不知耻。”她淡然瞥目,风华天成:“世子爷未免太高看自己,对你,还不至于用上三十六计。”
  • 酒暖回忆思念瘦

    酒暖回忆思念瘦

    本书是根据著名作家陈清华在部分大专院校和各种读书会讲座的讲义整理而成。作者以唐宋词人的风花雪月和经典词作为线索,通过对唐宋词人及其脍炙人口的名篇的趣味化解读,讲述了著名词人与词背后那不为人知的故事,常有知人论世之语。同时,作者结合温庭筠、李璟、李煜、柳永、范仲淹、张先、晏殊、宋祁、欧阳修、王安石、晏几道、苏轼、秦观、周邦彦、李清照、蒋捷等词人的身世背景、性格学养、情感经历等方面,来探寻唐宋词艺术的发展与演变及词中蕴涵的人生哲理。
  • 木仙府种田纪事

    木仙府种田纪事

    一位亲情爱情都严重缺失的二十六岁女子,大学毕业后无意中得到一枚拥有储物和种植双重功能的空间戒指,于是自我放逐的在全国各地游荡,摄影绘画。后来身心疲惫,想要找个风景秀丽的山村隐居之时,却意外的穿越到一个物种极度贫乏的异时空,一时之间,她空间内原本极为普通常见的水果、蔬菜、水稻都成了独一无二的巨宝。这是命运的另一场考验?还是上天的神来之笔?是隐居山村,过平静自在,衣食无忧的日子?还是拿出物种,广播天下,造福百姓?她,一介身怀巨宝的弱女子,究竟该何去何从?(本文慢热,无宫斗宅斗,以温馨居家为主,盖房种地、收养孩子、周游天下!!!书友群号:四二七三七七九六,欢迎喜欢本文的朋友们聊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