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22100000064

第64章 隐修

兰儿闻言气结,埋怨道:“少爷有所不知,小姐那晚接到一封书信。”

张行书听出她语气不对,问道:“什么书信?”

“自小姐离家,大爷与二爷无人约束,日益胡闹,要将伍家一分为二,老爷气得卧病在床,小姐此番回去便是要处置此事,谁料那边刚到台州府,就听闻少爷失踪,小姐连忙叫我们回来。”

兰儿一番话,说得张行书瞠目结舌,他慌声问道:“伍姐姐现时在何处?”

“尚在台州,我已把少爷音讯告之小姐,她说待伍家事了再回淮安,要我紧随少爷,不可擅离一步。”兰儿说着,走进屋子,把张行书迫得直往后退。

张行书没做他想,焦急道:“咱快些去找伍姐姐!”

谁料兰儿摇头道:“小姐说,少爷去哪都行,莫要去找她,小姐不愿见你。”

张行书呼吸一窒,满脸苦笑,他知道自己少不更事,惹恼了伍茯苓,可是……

兰儿没等他说话,接着道:“少爷休要担心,除我之外,姐妹们早就赶回台州府。少爷在伍家事了之前,便如前些日子,游山玩水便是,莫要让小姐分神。”

听兰儿说游山玩水四字时,话带调侃,张行书知道自己行事太过稚拙,赌气离开家,反而给伍茯苓徒增烦恼,羞得面红耳赤。

兰儿这些时日定是受了许多苦,她见张行书低着头愧于言语,叹道:“少爷,莫要想了。”她沉吟一会,左右瞧了瞧,问道:“那个小姑娘呢?”

张行书没有隐瞒,把遇见云仙的事告诉了她。

兰儿脸色发白,喃喃道:“那时我正给小姐飞书回信,这才一炷香功夫没瞧见,怎么就……”

张行书安抚她道:“云仙想来对我与徐飒并无恶意,休要自责。”

话虽如此,兰儿还是心有余悸,低头沉默不语。

“你且歇着,我去弄些吃食。”张行书不由分说,把她按坐在椅子上,关门离去。

时至正午,两人来到云峰门,兰儿还是忧心忡忡的模样,张行书看在眼里,却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只得随意闲聊道:“兰儿可进去看过他们比试?”

兰儿抬头望着他摇头道:“未曾,先前怕少爷见我就匿走,所以一直躲在暗处,不敢让少爷瞧见。”

张行书苦笑道:“我比武那次,兰儿也没有瞧见?”

兰儿一改颓色,展颜笑道:“自是瞧见了,少爷勇武,进境了得。”

张行书叹道:“哎,可惜我空有蛮力,什么武艺也不懂,先前那次只是借了以长打短的优势,若是对方也执长兵,输的可就是我了。”

两人立在树荫下,兰儿见他妄自菲薄,认真道:“少爷可知我为何不教你任何武功?”

张行书一愣,他确实没有想过,抬头问道:“为何?”

兰儿接着道:“我知晓如何收贮璞玉,却不知如何雕琢,所以不敢擅言。小姐本欲让白姑娘来教少爷,可她害少爷屡遭危难,小姐自是不愿见她,这事也就搁置下来。”

张行书对白椴始终有一丝道不明的情愫,他永远无法忘记白椴为救自己险些丧命的虚弱样子。

但是伍茯苓又是他至亲之人,张行书成长到今,便是伍茯苓与之陪伴时日最久。

所以他听到这话,心生愁结,不知怎么办才好。

兰儿似是瞧出他的忧虑,抚慰道:“白姑娘与小姐的交情匪浅,少爷无须担心。”

正说着话,云峰门山门大开,人们一拥而入,两人也随在后面迈步进去。

张行书入内之后四处观瞧,没有看到云仙,也没有看到居宏,只得暂弃寻找徐飒的念头。

兰儿边瞧边与张行书详说,台上人比武用的什么招式,该如何化解,让张行书受益匪浅。

如此过了一个半时辰,擂台上突生变故。

丁字台上的两个人,刀剑相交时忽然一动不动,众人疑惑时,他们齐齐嘶吼一声,提着兵刃一跃而下,冲到人群里横砍竖劈,转瞬就伤了数人。

此处孔武有力的江湖人不少,手无寸铁的百姓更多,他们撕心裂肺叫喊着往外推搡,这也让周围想施以援手的人进不来,里面不消片刻就血流成河。

正待危急时刻,有一人施展轻功,踩着众人头顶一跃而入,啪啪几针拍进发疯之人的体内,眨眼间制服了两人。

这一幕被所有人看在眼里,他们面面相觑,不再推挤,缓缓露出里面的境况。

满地躺着哀嚎不绝的人,血流不止,无妄道人一脸悲天悯人的神色,将针刺入伤者穴道,为其止血。

此时无人敢在此逗留,云峰门内的百姓不一会就跑个干净,只留下部分江湖人,混不在乎地看热闹。

穆自成从远处匆匆近前,拧着眉头,吩咐云峰门人把伤者抬进石楼诊治。

他旁边站着数位气度不凡的人,皆沉默不语,皱眉凝思。

“此疾当真可怖,先前未亲眼瞧见,发病之人怎的毫无征兆?”一位捋着胡子的老者哑着嗓子道。

他名为骆平,是普陀山的一位隐修。太祖皇帝登基时,命汤和把普陀山的佛殿皆焚毁殆尽,其内僧人被迁去明州栖心寺。可是有些俗家弟子不愿离开,在此隐迹修行。

于是普陀山隐修,渐渐成为一股势力,里面的人有正有邪,大都是厌倦了纷争,在此避世的江湖名宿。

骆平话音刚落,另一位目光邪气的年轻男子讥讽道:“骆老头,你糊涂了不成?若是寻常病症,我怎的会过来?你莫不是瞧不起我的本事?”

他越说越气,瞪着骆平愤愤不已。

这位男子名为萧景,也是普陀山隐修,不过他年纪轻轻就上山,完全身不由己。

萧景医术虽高,却极喜在人身试药,方子有好有坏,效用也不尽相同,这也导致找他瞧病的人,好了这里,又病了那里,折腾得生不如死。

后来他所作所为被人揭发,逼得他背井离乡,机缘巧合上了普陀山,久居其中,偶尔下山给人瞧一些闻所未闻的病症。

骆平不愿理会萧景,转头朝一位中年道士问道:“道长可有良思?”

道士法号道通,是武当派第四代弟子,也是居宏等人的师尊,他来此是为了购置云峰门的剑刃,以供武当之需。

道通一脸严肃,寡言少语,沉思半晌才道:“实难妄言。”

旁边另一个道士开口道:“穆居士,这显然非寻常之症,甚至祸及周遭百姓,不如请贵门中主事之人出面相议。”

这位道士法号道惠,是道通的师弟,也是武当来此的话事人,他较之道通的古板,思绪更为活泛,更适合与人打交道。

旁边还有数个门派的主事,闻言纷纷赞同。

穆自成一脸苦笑:“并非我不愿请门主出来,而是他在闭关铸剑……罢了,我去请他,诸位稍候!”

所有人都没注意到,无妄道人听到这句话,嘴角勾起一抹看似不太寻常的笑意。

唯有张行书一直盯着他,所以看到之后,心中一凛。

穆自成离开之前,朝四面抱拳道:“今有邪症肆虐,品剑暂缓,请诸位回返稍待,云峰门会给各位一个交代!”

余下看热闹的人,闻言三两一起,往大门移步,唯有张行书带着兰儿,越走越偏。

云峰门所在的峡谷极为广阔,从中间走到大门须得用半炷香的功夫,虽是有云峰门人看着,但是也顾不过来,张行书趁人不注意,闪到两块巨石之间的缝隙中,与兰儿紧紧挨着,藏在里面。

这里虽不算隐蔽,但是若不刻意过来瞧,根本察觉不到里面有人。

张行书起先并未在意与兰儿之间的距离,可是鼻尖隐约缭绕的幽香,才让他回过神,尴尬地往外移了移,留出一点空隙。

兰儿面带羞红,感激一笑,朝他惑声道:“少爷要做什么?”

张行书沉声把方才所见都告之兰儿,顿了顿,又继续道:“我感觉他就要原形毕露,所以想看看他到底要做什么。”

兰儿知晓张行书与白莲教的恩怨,也知道无妄道人的所作所为,点点头没有说话。

外面人越来越少,逐渐没了声响,张行书悄摸去看,还有三两个云峰门人在附近踱步,吓得他连忙回到石缝中间藏着。

好在山谷阴凉,并不难熬,张行书百无聊赖地回望身后的兰儿,好奇道:“兰儿,你与伍姐姐是如何相识的?”

兰儿回想往事,低语道:“我本是平凉府人氏,那时我年岁尚幼,家中颗粒无收,父母手足皆无一口之粮,便合计把我卖了。”

“之后呢?”张行书没想到兰儿身世如此凄惨,揪心问道。

“刚好老爷带着家眷去平凉府收售商货,小姐在路边瞧见我,就把我买了回去。”

兰儿简单几句话,道不尽的心酸,张行书听着不是滋味,后悔让她回忆伤心往事,张张嘴想安慰她,又不知从哪开口,急得挠头。

“这都是陈年往事,我早已释怀。”兰儿温婉一笑,拂去张行书的愧意,而后又道:“小姐身边的姐妹身世皆是如此,若非小姐,我们定是活不到如今,所以都对小姐感激不尽。”

张行书想起了什么,问道:“那碧水呢?”

提到这个名字,兰儿不着痕迹地捏紧了裙摆。

同类推荐
  • 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

    这是抗日战争中足以令每一个中国人自豪的事件,也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对抗战做出的卓越贡献之一。《细节见证历史·抗日战争》之《百团大战》着重从中国抗战最艰难时期的大背景——1940年的中日对峙态势、国际局势特点和中国国内形势出发,来进一步凸显百团大战的意义。正面战场四次会战的失利,令中国民众抗日士气受挫;由于看到抗战胜利的可能性大增,蒋介石认为日本迟早必败而又动起反共的老念头……在这种形势下,百团大战打破了“囚笼”,鼓舞了士气,表达了决心,也击退了国民党的反共企图。百团大战就像一把剑,划破了日军的“囚笼”,也划破了笼罩在中国抗日军民头上的阴霾。
  • 南明死局

    南明死局

    “闯王来了不纳粮”的幻想破灭了,自诩国士无双,如何四处奔走,只为挽救南明危局,在历史的潮水中,如何去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 逆史

    逆史

    《逆史》由卷枕神州编著。《逆史》讲述了:你知道跳大神竟然跳出了华夏5000年文明吗?你知道大禹治水功在当代却罪在千秋吗?你知道被讥笑为“纸上谈兵”的赵括背了多少冤枉吗?你知道“篡国奸雄”王莽的悲情吗?你知道“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李白的仕途迷梦吗?你知道害死杨家将的大白脸奸臣潘仁美的千古奇冤吗?你知道岳飞之死性格注定吗?你知道印象中积贫积弱的南宋王朝其实是块硬骨头吗?你知道朱元璋的遗害无穷吗?你知道李鸿章的忍辱负重吗?……你知道你所知道的历史,其实是一个被人打扮过的小姑娘吗?
  • 共和为什么失败:重返1913(东方历史评论 01)

    共和为什么失败:重返1913(东方历史评论 01)

    本辑《东方历史评论》选取民国初年宋教仁遇刺案为专题,多角度梳理了事件细节和当时主要人物对此案的参与及观察评论,再现民初纷纭复杂的政坛斗争情形,并深入追问:为什么对宋案的处理会最终影响历史的走向,最终导致民初共和尝试的失败?寻找百年共和失败的密码,领略重大转折关口历史的运转机理和脉络,宋案无疑是最好的切入点。本辑“影像”栏目为“苏联解体20年群像”,著名摄影师苏里于苏联解体20年之际,走访了8位涵盖各阶层的典型人物,从他们的面庞和思考里窥探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对个人的冲击与重塑。
  • 盛唐崛起

    盛唐崛起

    圣历元年,幽州昌平县郊外,少年杨守文意外被雷劈中,唤醒了尘封十七年的记忆。时,日月当空。开元盛世尚遥不可及,女主江山,在平静时局下,却似乎隐藏着激涌暗流。登幽州台念天地之悠悠的陈子昂;勇武善战,冷静睿智的李药师后人;垂垂老矣,却依旧心系李唐江山的狄仁杰;还有妖艳若罂粟花的太平公主;心思诡诈的上官婉儿……伴随着那些熟悉人物粉墨登场,杨守文发现,原来在这段并不为人所熟知的历史中,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组建了一个新的读者群,欢迎大家加入:292273299另外,欢迎大家加入老新的微信公众号:打开微信通讯录,点击右上角的+号,搜索‘庚新’或者‘gengxin7512’即可。
热门推荐
  • 绝代双骄(胡一天、陈哲远主演)

    绝代双骄(胡一天、陈哲远主演)

    胡一天、陈哲远主演!《绝代双骄》是古龙本人投入至多心血和热血的长篇巨著,让一个天才完成了他的成长。是古龙小说的一个里程碑。——倪匡。《绝代双骄》中登场的经典人物:小鱼儿、花无缺、铁心兰、燕南天、江玉郎、苏樱、十大恶人。小鱼儿与花无缺,一对孪生兄弟。无论是性格还是命运,他们都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尽管一个在至卑至贱的恶人谷,另一个在至高至洁的移花宫,但他俩有一点始终相同,那就是少年人的热血与生命力!就像小鱼儿说的:一个人做的事若都已在别人意料之中,他活着岂非也和死了差不多?
  • 大唐旭日

    大唐旭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水经注疏

    水经注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红歌的力量

    红歌的力量

    《红歌的力量》用全新的形式和方法来解读红色歌曲,是一种尝试,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使更多的人了解红歌,喜爱红歌,使红歌所承载的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

    雾满拦江PK当年明月?谁是幽默讲史第一人?读者自有公论!清朝多少事,都付笔谈中,让你笑得肚子疼的清史读本:《别笑,这是大清正史》讲述自努尔哈赤出世(1559年)至顺治二年(1645年)史可法困守扬州86年问的大清历史。此时正是清朝崛起、明朝灭亡之大动荡、大变革的非常时期,其问所发生的历史事件,既精彩纷呈,又血腥。惨烈。作者娓娓道来,虽然嬉笑怒骂,但却谑而不虐:看似散漫随意,实则用心良苦;看似如小说家言,实则以信史为本。书中的人物,无论是大英雄熊廷弼、袁崇焕、努尔哈赤、皇太极等人,抑或是大汉奸吴三桂,不论是具有悲剧性格的崇祯皇帝,还是雄才强悍的多尔衮,都一改往日严肃、刻板的面目,泼皮似的调侃使其人物形象陡然生动起来。
  • 投瓮随笔

    投瓮随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越侏罗纪

    穿越侏罗纪

    《穿越侏罗纪》本书为“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丛书之《穿越侏罗纪》。
  • 先婚后爱:帝国总裁的神秘娇妻

    先婚后爱:帝国总裁的神秘娇妻

    新婚当天,未婚夫和妹妹双宿双飞秦筝为复仇,随便找了一个被新娘“抛弃”的男人“这位先生,我的新郎跑了,你的新娘也没来,我们同病相怜,不如我们拼个婚?”男人玩味答应,只是要签合约。本以为这场闪婚注定只是一场各取所需,合约一到自会结束。谁知他却步步为营,一点点的攻略她的心房……“凌先生,我们合约到期了……”她温柔提醒。他却将她困在怀里,眉眼含笑。“正好,这次轮到我向你求婚。”...
  • 少年中国说

    少年中国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观潮手记

    观潮手记

    本书选取了国内十七位著名文艺评论家的评论作品,主要是新时期以来,特别是近期的论作。选本中既选有见于以往评论集但颇具学术价值、代表评论家本人一定时期学术成就的篇什,也选有尚未编集出版的近期评论新作,涵盖作家、作品评论和专题理论研究与探讨的文字。丛书展示了新时期以来,特别是近期我国评论界的成就,同时也反映了我国文学发展的概貌和对许多著名的和新起作家的创作成就及有关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