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所有的真心都能换来真心,有些人总会把羡慕演变成嫉妒,又把嫉妒演变成铤而走险的行动。
王冲不打算把他的企业做成家族成员大聚会的企业,当然他并不排斥企业里有自己的人,现在他的公司里就有十几个七大姑八大姨家的兄弟姐妹,但王冲不是“任人唯亲”,而是“任人唯贤”,不管这个人是亲戚还是招聘来的陌生人,他都是根据这个人的能力来安排他的位置。负责生产的副总邱连正是甘肃水泥集团第二分厂的生产厂长,因为竞选总部的生产副总失利辞职,被王冲高薪聘请了过来。邱连正不愧是从大公司走出来的人,一到公司便拿出一系列的生产措施,使整个公司焕然一新。一开始大家不是很习惯,甚至有人公开抵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也就慢慢习惯了,而在习惯的过程中同事们发现了这些新政的好处:所有的人做事有条理了,不像以前有时候乱成一锅粥;工具物品的摆放有固定的位置了,需要时拿来就用,不像原来用完了就扔,下次再想用却怎么找也找不到了;原来有些凌乱的车间变得整洁有序了,而且腾出了很多空间;产品的出错率返工率大大降低了,效率自然就提了上去。王冲多次在会上表扬邱连正,每个月的评选的“公司风云人物榜”上都会有他的名字,王冲对他信任有加,邱连正集生产采购车间人员任免等“大权”于一身,是公司实际上的第二把手,负责销售的副总陈振波很多时候也不得不“听从”他的安排。
邱连正在公司“地位显赫”,以至于很多公司的合作单位都以为他是老板,邱连正每到此时总是含糊其词,既不说是也不说不是,似乎他对这种称呼是喜欢的。
无论是哪个单位的采购,大概是最有油水可捞的“肥差”,就像刘丽红店里曾经的吴莲捞得盆满钵满。邱连正刚来的时候是“清正廉洁”的,但是当“诱惑”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在眼前,心里那股“浩然正气”总是受到强烈的冲击的,不过此时邱连正依然还很“坚挺”,真正使他轰然倒塌的是他突然冒出的一个念头:王冲不过是一个乡巴佬,学历也不高,他凭什么成为了“雄霸一方”的大老板?而我是堂堂的大学生,又在大型企业工作多年,却沦落到给他打工!他这个念头刚刚出现的时候把他自己都吓了一跳,他觉得自己不应该这样想,必须要扔掉,可他越是想扔掉就越是扔不掉,当王冲与他在工作上意见相左而“被迫”听从老板的“决定”时,这种感觉就会立刻塞满他的整个脑子!于是他开始向供应商索要好处,后来越陷越深。而供应商被他逼得没有办法,为了降低成本只能更改产品工艺,降低产品质量。
王冲虽然企业已经做得不小,但在一些细节上却有欠缺,比如供应商的配件入库就没有严格的库前检测,车间工人仅从外表上又不能准确的判断它的好坏,要不是发往江西九江的产品出了严重的质量问题,王冲就会被一直蒙在鼓里。
发给皇甫宛如的六台设备在安装使用了仅仅七天便发生管道破裂,导致设备操作人员被喷涌而出的腐蚀性液体灼伤!
王冲接到皇甫宛如的电话火速赶往九江。在交付了受伤工人的医疗费之后,王冲把六台设备全部拆开,仔细检查了设备的每一个细节,搞清楚了问题的原因。他马上打电话给车间主任让他全面检查仓库里的所有配件,五个小时后车间主任打来电话,仓库里的配件几乎全是次品,有的甚至偷梁换柱,根本无法使用!王冲跟皇甫宛如说明情况后又火速赶回东村,约谈了所有的供应商,起初那些供应商支支吾吾答非所问,王冲给他们讲事实,摆道理,并告诉他们将运用法律手段维护企业的利益,他们才不得不说出了实情。
邱连正知道事情败露,他在王冲从九江回来之前就已经偷偷地跑回了甘肃,他认为只要自己回到了甘肃,王冲便拿他没有办法了,可惜,他低估了王冲的决心,更低估了王冲的能力!三天后邱连正被警方控制,押解至临苍。
王冲查阅了公司的销售清单,摸清了“问题设备”的数量以及发往的具体厂家,先是电话通知了客户暂停设备使用,接着派出了技术人员赶往这些厂家进行处理,前后历时两个多月终于全部检查修理更换完毕,王冲悬着的心终于落地。
有人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矛盾,谁也不可能把所有的矛盾都完美的解决好,只能是尽量做到更好。这样的话也许是正确的。王冲最初的想法就是创造一个没有矛盾的“社会”,人们都“安居乐业”,有活干,有钱花,有尊严,哪里还会有矛盾?然而事实证明,至少现在我们可以认为他的这个想法是不切实际的。邱连正做出了一系列的成绩,并不能说明他可以跳出“监管”的圈子,并不能证明他是可以完全放心的“正人君子”。
王冲认真的检讨了自己。
李研惠感到特别的心疼。她觉得王冲太累了,这么大的一个公司,这么多的人,这么多的事都要靠他自己,她曾想劝他把公司卖了,然后找一个轻轻松松的事情做,但她只是想了想,没告诉王冲,她知道王冲并不是特别爱钱,他只是想通过“钱”来实现自己的梦想,毕竟,这个社会离开了钱是不行的。现在,王冲的“理想”还没有全部实现,他虽然已经帮助村里的贫困户改善了生活,但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了物质上的改善,思想上依然是“贫穷”思维。倘若有一天他们失去了物质上的资助,肯定会退回到贫困的状态,这是问题的根本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