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2400000006

第6章 唐五代(3)

虽是一篇墓志铭,却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首先,它简明而完备地介绍了杜甫的家世与生平。因为是墓志铭,材料都来源于杜甫之孙嗣业,非常可靠。这是保存到现代的有关杜甫生平最完备、最可靠的材料。其次,元稹对杜甫及其诗进行了全面的评价与论述。元稹从文学发展史的高度来衡量杜甫,认为他是古今最伟大的诗人,是古今集大成的诗人。“上薄风骚,下该沈宋”,“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元稹也承认“李(白)杜(甫)”并称的说法,自己也说“李杜诗篇敌”(《代曲江老人百韵》),但实际上他本人更爱好杜甫的诗,因而在墓志铭中明确提出杜甫诗优于李白诗,把杜甫推为古今第一诗人。对于元稹的这一观点,笔者是不完全赞成的。笔者持李杜诗并称的观点,就个人爱好而言,认为李白诗艺术更完美,但对元稹的观点仍表示非常理解。杜甫的诗比李白的诗所反映的生活更广阔,更真实,更深刻,更具有现实性。杜甫的诗比李白诗更多地表现了诗人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表达也更细腻,更深沉。杜甫诗的艺术比李白更丰富,更好学,便于广大诗人和诗歌爱好者欣赏、学习和借鉴。而李白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天才纵逸,表现生活与思想感情多用超现实主义手法,使人感到神奇美妙,但也觉得难以学习,难以亲近。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元稹认为杜甫优于李白,也不无道理。事实上,元稹的观点也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特别是为杜诗爱好者所接受。元稹提出的杜甫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的观点,在杜甫研究史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于确立杜甫在诗坛上的独尊地位起了很大的作用。不过,元稹在具体评价杜甫时,由于对杜甫的声律艺术成就谈得太多,以致冲淡了他对杜甫作品在内容与艺术上的评价,造成人们对他的观点的一些误解。元好问、王嗣爽都认为元稹没有看到杜甫作品思想与艺术的伟大,而只看重杜甫的排律。元好问说:“排比铺张特一途,藩篱如此亦区区。少陵自有连城璧,争奈微之识碔砆。”(《论诗绝句三十首》其一〇)元好问之说并不符合客观实际,全面考察元稹对杜甫的评论,可以看出,他真正看重的是杜甫作品所表现的伟大思想与高超艺术。

元稹特别爱好杜诗,一生研究杜诗,用功极勤。他的观点新颖,极具影响力。他还在他的时代大力宣扬杜诗,与人研讨杜诗,并把研究杜诗的心得运用在创作中。元稹对杜甫研究的贡献极大,可以说是杜甫学最早的一位大功臣。

七杜牧

杜牧(803—约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以进士擢第,又制举登乙第,解褐弘文馆校书郎,试左武卫兵曹参军。为淮南节度推官,拜监察御史。转膳部、比部员外郎,出牧黄、池、睦三郡。复迁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转吏部员外郎。授胡州刺史,入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杜牧有经纬才略,武宗朝诛昆夷、鲜卑,杜牧上书论兵事,说:“胡戎入寇,在秋冬之间,盛夏无备,宜五六月中击胡为便。”上书论泽潞战事,泽潞平略如杜牧之策。杜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龌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至。卒年五十。

杜牧是唐代著名诗人,“牧好读书,工诗为文”(《旧唐书》卷一四七本传),其诗俊逸豪迈,“牧于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杜甫云”(《新唐书》卷一六六本传)。

杜牧对李白、杜甫的诗评价很高,认为他们可与古代诗坛的泰斗相匹敌。他在劝侄儿多读书的诗中写道:“高摘屈宋艳,浓熏班马香。李杜泛浩浩,韩柳摩苍苍。近者四君子,与古争强梁。”(《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将李杜与屈(原)、宋(玉)、班(固)、马(司马迁)相提并论,把李杜列为最伟大的诗人之列。杜甫集是杜牧最喜欢读的。他的《读韩杜集》写道:

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天外凤凰谁得髓,无人解合续弦胶。

这不是一首普通的谈读书感想的诗,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有两点很重要:(一)将韩(愈)与杜(甫)并称绝非偶然,而是经过精心挑选与安排,把韩愈作为文坛的北斗,把杜甫作为诗坛的北斗。这对后世影响很大,特别是给宋代论诗论文定下了调子,为确立杜甫在诗坛的独尊地位,起了一定的作用。(二)着眼杜诗与自己的思想共鸣来谈论和评价杜诗。杜甫是古代正直的、有抱负的、有才华的士人的代表。在封建制度下,才德之士往往怀才不遇,穷愁潦倒,特别是遭遇战乱,更加困顿艰辛。杜甫的诗典型地表现了这些士人的境况与思想。杜甫的诗所表现的有志不获骋、有才不得用的痛苦悲愤的心情,表现的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与关心,表现的困苦的生活和举步维艰的境遇,都能引起大多数士人的极大共鸣。杜牧的诗充分表现了大多数士人读杜甫的诗的感受。杜牧的诗开了从感受体验的角度来研究杜甫诗的先河。

杜牧对杜诗的学习和研究,对他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杜牧因而也与杜甫合称为大小杜,或被人径称为小杜。五代卢瑰说:“杜牧之绰有诗名,纵情雅逸,金陵舣舟闻倡楼歌声,有诗云:‘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寄(近)酒家。倡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风雅编缀,不可胜纪。与杜甫齐名,时人呼为大杜小杜。”(《竹庄诗话》卷二○载《抒情诗话》)

八李商隐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号玉谿生。幼能文,开成三年登进士第,为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弘农尉。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郑亚廉察桂州,请为观察判官。检校工部员外郎。随郑亚在岭表累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署掾曹,令典笺奏。以文章干令狐绹,补太学博士。柳仲郢镇东蜀,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罢为郑州,病卒。李商隐是晚唐著名诗人,其诗典丽精工,宏雅深邃。

李商隐对杜诗有深入的研究,他的著名论点是杜诗把世界的一切都融汇于诗中。《漫成五章》其二云:“李杜操持事略齐,三才万象共端倪。集仙殿与金銮殿,可是苍蝇惑曙鸡。”(《李义山诗集》卷六)李商隐持李白与杜甫并称的观点,认为他们怀才而不为世大用,都是因为小人谗毁。而最值得注意的是,李商隐认为杜甫和李白诗歌的最大特点是内容无所不包,把天地人与万物都摄入诗中表现。李商隐的看法是极为精彩的,也是极为经典的。事实上,在古代诗人中,没有任何一位诗人像杜甫那样,摄入如此广阔丰富的情事,进行如此生动形象的表现。杜甫表现的,有天上的一切,地上的一切,人的一切,天地之间的一切。总之,杜诗是以整个宇宙为表现对象。其诗内容的博大,正表现杜甫胸怀的博大,人格的博大。从内容的宏大来评论杜诗,没有人能像李商隐评论得这样精彩,这样准确。

在研究杜甫的过程中,李商隐的创作也深受杜甫的影响。李商隐在古代曾以善学杜甫为世所称。李商隐与杜甫的共同之处既表现在人生经历与杜甫有某些相似,也表现在艺术风格因受杜甫影响,有某些相似。李商隐一生落拓不偶,寒饿颇似杜甫,诗风深沉婉丽,也与杜甫的沉郁顿挫颇为相通。李商隐自己说:“有请作文,或时得好对,切事,声势景物,哀上浮壮,能感动人。十年京师寒且饿,人或目曰韩文杜诗,彭阳章檄,樊南穷冻,人或知之。”(《樊南甲乙集序》,《李义山文集》卷四)李商隐向杜甫学习的方面很多,而最主要的是诗歌表现的基本方法。王士禛说:“一日秋雨中,茂京携画见过,因极论画理,其义皆与诗文相通。大约谓始贵深入,既贵透出,又须沉着痛快。又谓画家之有董、巨,犹禅家之有南宗。董、巨后嫡派,元唯黄子久,倪元镇,明唯董思白耳。予问倪、董以闲远为工,与沉着痛快何居?曰:闲远中沉着痛快,唯解人知之。又曰:仇英非士大夫画,何以声价在唐、沈之间,征明之右?曰:刘松年、仇英之画,正如温李之诗,彼亦自有沉着痛快处。昔人谓义山善学杜子美,亦此意也。”(《带经堂诗话》卷三《微喻类》)王士禛通过论画论李商隐善学杜诗,非常精辟,非常深刻。

九五代概说

唐末天下大乱,战争不断,神州分裂,成五代十国。

杜甫天才绝伦,遭受战乱而漂泊。这对于处于战乱中的五代人,更觉亲切,一些文人寻访杜甫的遗迹,游览杜甫的故居、逝世处、流寓地和游览处,表现对杜甫的怀念与景仰。在成都,杜甫故居已坏,韦霭为奏记,重建杜甫故居。“虽芜没已久,而柱砥犹存。因命芟夷结茅为一室,盖欲思其人而成其处,非敢广其基构耳。”(韦霭《浣花集序》,《浣花集》)值得注意的是,重建基本保持原来的规模。在湖南耒阳,有杜甫墓。墓有祠宇,后晋黄庭翰重修。宋人张齐贤云:“图经云:工部墓在县北郭内二里。后晋开运中,县令黄庭翰重修祠宇。”(《书杜工部祠堂》,《永乐大典》卷八千六百四十八衡字韵)这反映了五代人对杜甫的崇敬与热爱。

五代大量发行杜甫集。西蜀是杜甫流寓之地,杜甫学也很兴盛。蜀本杜甫集即有两种:一种是孙光宪序本,一种是郑文宝序本。王洙《杜工部集记》云:“孙光宪序二十卷,郑文宝序少陵集二十卷。”王洙所见为杜甫集的两种残本。后晋,有官刻本杜甫集。吴若《杜工部集·后记》云:“称‘晋’(本)者,开运二年官书也。”(《钱谦益《杜工部集注》)这是见于记载的,五代实际发行的杜甫集当远不只这三种。

这一时期有许多记载杜甫的文献,有范摅《云溪友议》、王定保《唐摭言》、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冯贽《云仙杂记》。五代去杜甫生活的时代已远,很多材料来自传言,难免失真与错误,而有的记载采自其他史料,也值得重视。如《云仙杂记》载“杜甫在蜀者,以七金买黄儿米半篮,细子鱼一串,笼桶衫,杮油巾,皆蜀人奉养之粗者”(卷一《笼桶衫油杮巾》),并标明“出《浣花旅地志》”。这条材料就可作我们研究杜甫在蜀中生活的参考。

五代的杜甫学继续沿着唐代杜甫学向前发展。这时期杜甫学的大事,是官修《旧唐书》将杜甫列入《文苑传》。该书杜甫传较为完备地记载了杜甫的生平,引用元稹杜甫墓志铭推杜甫为古今第一诗人的评论,并下结论说:“自后属文者,以稹论为是。”(《旧唐书》卷一九○下《文苑传》)官修书是正史,代表了统治者对杜甫的评价,历来为社会所重视。《旧唐书》杜甫传在当世和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杜甫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同类推荐
  • 曾国藩那些事儿

    曾国藩那些事儿

    200年来,谁读懂了曾国藩的发迹真本事?曾国藩纵横官场靠的是厚道而精明的权谋术。厚道是他大智若愚的“阳谋”,把精明挂在脸上,并不是好事;精明是他审时度势的“阴谋”,官场如战场,只有懂得参透人心,对局势做出明确判断,才能长袖善舞。本书从曾国藩升迁,搞关系,用人,带队伍等多方面全面展示了他的权谋之术。
  • 中国古代名人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名人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一切历史剧都是现代剧,一切历史人物都折射着当代人的影子。我们现代人应从古人的成败得失中学到历史智慧和人生经验。总结其失败的教训,让人生少一段弯路,让弱者强、强者勇;从成功中吸收有益的经验,让生命多一分精彩,让勇者智、智者成,做到明史达变,鉴往知来。要达到以上目的,阅读、学习和研究古代名人传记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好的人物传记,能够系统全面再现传主的人生历程,是写的很细的历史,能给我们丰富的人生启迪。
  • 董其昌与松江派

    董其昌与松江派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董其昌与松江派》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洛克菲勒自传

    洛克菲勒自传

    洛克菲勒的巨额财富来源于他谨慎地利用每一枚硬币,一分钱也要用在恰当的地方,这也许是洛克菲勒构建起如此庞大的财富大厦的秘诀。洛克菲勒回首往事,重拾记忆的片段,讲述那些大大小小的耕耘与欢愉。本书是一部深入挖掘洛克菲勒内心世界和完整展现其人生经历和丰富的商战阅历的作品。将洛克菲勒身上所发生的逸事结合他的人生理念,生动揭示出令洛克菲勒受益一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解密其成功之道。
  • 光荣与梦想

    光荣与梦想

    世界500强企业之一中冶集团在改革发展中,先后涌现出了二十多位各级劳模和先进代表。他们是员工队伍中的精英,也是广大员工学习的楷模。本书生动地记述了这些劳模和先进代表们严细、认真、忠诚、奉献的敬业精神,从中我们可以读出一部励精图治、锐意进取的奋斗史,一部众志成城、攻坚克难的创业史,一部顽强拼搏、激人奋进的发展史。
热门推荐
  • 长生指要篇

    长生指要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界小狱管

    三界小狱管

    外卖小哥姜小白,被太白金星选中,成为了三界之人间仙狱的狱长,面对一个个被关进来的神仙,姜小凡表示压力很大,幸好发现这些神仙对人间零食情有独钟!于是,太上老君故意犯事,只为讨一瓶二锅头;孙悟空故意犯事,只想打一把吃鸡!
  • 我的供货商是主神

    我的供货商是主神

    唐辕被主神选中,然而还没成为轮回者呢,就突然发现自己脑海里出现了一个名为“720安全卫士”的未知程序,把主神当成病毒给“杀”了,同时还将主神的某些功能给剥离出来并安装到了他的脑海里……他可以在主神那里兑换物品,也可以利用主神前往各个轮回世界……从此,他成了一个不受主神限制的“轮回者”……然而他并不想成为什么最强王者,也不想成为什么曰天曰地曰空气的浑身是肾的标准男主……他只想成为一个奸商,在各种各样的世界里和各种各样的人做交易……而他的供货商,是主神!【无敌流,轻松向,不虐主】【书评区一旦有无故骂人贴,粪青贴,直接删除+永久禁言,别问我为啥,我不想说。】
  • 等待花开的日子

    等待花开的日子

    青春的蜕变,就是学会成长的过程。。一系列的变故和曲折后,林宇燃渐渐对“得罪”过自己的秋露心生爱慕。偏偏这时,秋露却获悉春妮竟然是她的亲姐姐。亲情和爱情的抉择,从来就不会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作者以她独特的心灵语言告诉女孩们:爱情,就如等待花开的日子,如果在对的时间碰到了对的人,那,就爱吧。
  • 佛说辟除贼害咒经

    佛说辟除贼害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Ban and Arriere Ban

    Ban and Arriere B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王爷你欺人太甚

    王爷你欺人太甚

    赖雅琳,二十一世纪的国际刑警,在一次事故中受伤,被董博士所救,成了他的第一个试验品,穿越远古,被王爷救下!她被迫协从,却一直想着逃跑。他冷魅妖华,从不轻易认定,一旦认定就绝不放手,只有死在他手里的东西,没有逃跑的可能!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六韬·三略(中华国学经典)

    六韬·三略(中华国学经典)

    《六韬》和《黄石公三略》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著作。在宋代,与《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李卫公问对》合称“武经七书”。宋神宗举办“武学”,培养军队的高级将领,即以“武经七书”作为军事教科书。《六韬》和《黄石公三略》从此成为军事将领的必读书,流传很广。对当代和后代的军事理论和实践有很大的影响。人们形容兵家谋略,往往以精通“六韬三略”归之,或经称谋略为“韬略”,揆其本源,即出于此。
  • 倾世情缘

    倾世情缘

    应是荆山一璞玉,粉颜初来梦相依。可怜薄暮落沧海,秋水若纱罩琉璃。铁骨铮铮踏寒潭,几番惊恍几番奇。桎梏不为往生事,笑看六宇帝王尊。她,一个21世纪的神秘家族少女,穿越成为将军府孤女,出生时一头银发,红眸。因政治追杀,出生不足一月时离家,与兰儿相依为命。从小天赋过人,在人间四处奔走,兰儿传授她武功,炼丹,音律,诗词,丹青,以及为人之道,把她毕生所学都传授与她。在尘世间打滚,谁又晓得她是一颗沧海遗珠?七岁那年因为机缘巧合,开启了独自一人天下。汀兰袅袅玉露娇,髣髴轻掩雪腮香。婵娟仙姿峨眉误,孑立琼轩淡寂寥。无奈春风妒凝香,珠帘憔悴楚泪长。椅烛屏画清秋梦,西楼月光竹影摇。
  • 推理笔记9:蜥蜴神传说

    推理笔记9:蜥蜴神传说

    城市中流传着蜥蜴神吃人的传说,使得人心惶惶。一切都源于一桩旧案,齐木和米卡卡的女同学冉雨萱身负蜥蜴神转世的诅咒,城中也出现蜥蜴杀人的命案,为了调查案件及解救冉雨萱,齐木和米卡卡这对冤家拍档去往沙湾古镇,探访神秘古怪的蜥蜴宅。岂料一行人被困在宅子里,命案一个接一个发生,与此同时,第二本暗黑笔记的下落也始终扑朔迷离,齐木和米卡卡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当所谓的“真相”浮出水面,谁又能料到水面之下还藏有暗礁。隐藏在夜色深处的真正蜥蜴神,到底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