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3100000003

第3章 先秦两汉:梅的实用阶段(2)

“岷山”以下三条,所述多认为即今四川中部岷山山脉,“崌山”、“岐山”是其南部和东南部支脉。所说的“梅”不是今日所说的果梅之树,一般说来,“梅、梓”等并称时所谓“梅”当为与梓同类的樟科乔木。

(六)《周礼》。又名《周官》,西汉河间献王刘德所献,称先秦旧籍。《周礼·天官·笾人》:“馈食之笾,其实:枣、栗、桃、干、榛实。”这里主要讲祭祀用品,笾是一种盛果实的圆底高脚竹编浅盘。“干”据汉代人的注解,是指干梅,一种梅实制品。汉代《大戴礼记·夏小正》:“五月……煮梅,为豆实也。”豆是木制的浅盘,形状、功用与笾相同。干梅的制法是将青梅先行蒸煮,然后晒干即成。

(七)《礼记》。西汉人戴圣编定,采自先秦旧籍。其中涉及梅实利用的材料颇多,主要集中在《内则》篇中。

1《礼记·内则》:“鱼脍,芥酱。麋腥,醢酱。桃诸、梅诸,卵盐。”这是一组食品及其吃法。诸同菹,本指干菜,桃诸、梅诸,即桃干、梅干。梅诸,大概也即前条所说的干。卵盐,大如鸟蛋的盐块,这里是说食用桃干、梅干时,以盐调和之。

2《礼记·内则》:“栗、榛、柿、瓜、桃、李、梅、杏、楂、梨、姜、桂。”这是一组果实,桃、李、梅、杏放在一块儿,可见古人早就视为同类。

3《礼记·内则》:“脍,春用葱,秋用芥。豚,春用韭,秋用葱。脂用葱,膏用薤,三牲用藙,和用醯,兽用梅。”这是一组烹调原料单,因时节、原料不同,调料也各有所宜,其中梅主要用来烹调兽肉,殷墟铜鼎中梅与兽骨同在,是这一烹调法的有力佐证。

总结上述文献材料,参以考古发现,对我国早期梅的生长和应用情况,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一)先秦商周时期,梅的分布远较现在为广,黄河流域至少相当于今天的陕西、河南、山东一线,有梅的生长。

(二)至迟西周以来,梅已成为重要的栽培果树,“桃李梅杏”、“梅棘榛”等植物连类并举,说明人们对梅的自然类属有了一定的认识。

(三)商周之际梅的果实成了一个重要食品,具体应用有三种:

1野生或栽培梅果的直接食用。

2制作干梅。所谓“干”、“梅诸”,是梅果的一种粗加工,主要是为了梅实的保存,也许还有改善品质、口味的作用。这些制品既用于祭祀,也见于日常食用。

3用作烹制鱼肉等的调味品。先秦已有醯一类人工酸味食物,也有以醯调味的例子,但在人工酿制醋没有流行之前,梅可以说是最重要的酸味原料,其地位与盐相当。后世丰富的烹调经验证实,梅实之酸有除腥和催熟的双重作用,考古和文献材料证明梅当时主要用来烹烧鱼兽等肉食。这可以说是梅在日常生活中实用价值最为重要的方面。

三、“梅”字的定型

虽然我们的先民对梅的利用历史悠久,但作为音、形、义高度统一的梅实专称到汉代才逐步完成。

现存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没有“梅”字。“梅”字最早见于金文之《史梅兄簋》,作“”,容庚《金文编》收录容庚《金文编》第389页。。如果从这里算起,“梅”字的出现在中国至少有三千年的历史了。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字典,其中有这样几个字与梅有关:“枏,梅也,从木冄声。”“梅,枏也,可食,从木每声。”“楳,或从某。”“柍,梅也,从木央声,一曰江南橦材,其实谓之柍。”“某,酸果也,从木从甘。”“槑,古文某从口。”分别见许慎《说文解字》第114、115、118页。

“枏”、“梅”二字互为解释,可见即是一物。虽然两字排列橘、柿、杏、柰、李、桃等字中间,但不像橘、柿等字那样解作果实,显然所指不是酸果之梅。这两条字义原来可能不排在果树之列,“梅”字条下的“可食”二字也可能是后世衍文。这里的“枏”、“梅”实际指的是一种樟科高大乔木,多生长于南方,秦汉方言扬州称“枏”,荆州呼为“梅”,汉以后逐步固定写作“楠”。后世诗文中常见的“梅梁”,实非蔷薇科梅树,而是樟科楠木。

《说文解字》中的“柍”字,明言有两种意义,一指“枏梅”类乔木,张衡《南都赋》说“柍、柘、檍、檀”萧统编、李善注《文选》卷四。,显然四种树木同属非果之类。

另一种意见认为“柍”即《尔雅·释木》中所说的时英梅,又名雀梅,是梅之小者。《说文解字》研究者解释道:“柍之言幺也。幺,小也,谓其实微小也,湖湘间称梅之小者为柍梅。”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卷一二。三国吴人陆玑注解《诗经》草木时说:“唐棣,奥李也,一名雀梅,亦曰车下李,所在山中皆有,其花或白或赤,六月中成实,大如李子,可食。”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卷上。可见所谓“柍”或即今日所说的唐棣。

另一个常被视为梅之别名的是“朹”字,主要依据是秦汉间字书《尔雅·释木》。但正如明朝毛晋所说:“《尔雅》凡三释梅,俱非吴下佳品:一云梅柟(按:同枏),盖交让木也。一云时英梅,盖雀梅,似梅而小者也。一云朹檕梅,盖朹树状如梅子似小柰者也。……《摽有梅》之梅,《尔雅》独未有释文,真一欠事。”毛晋《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广要》卷上之下。《尔雅·释木》三处提到梅:一处指楠;一处指柍(或唐棣);第三处即所谓“朹”,据古人解释实为山楂一类的果树。

“楳”、“某”、“槑”三字,学者一致肯定所指为酸果之梅,一般多认为“某”、“槑”两字出现较早,为梅之本字,而“楳”与“梅”是后造字。但值得一提的是,“某”在甲骨文中即已出现,据考甲骨文中的“某”字是一地名,其地“即商之沫邑,周之牧野,武王伐纣之朝歌”李实《甲骨文字考释》第17页。。它与“梅”字有没有或有怎样的关系,已很难详究,但就字形字音揣度,“某”字即或不是梅的本字,也是一个较早的借用字。另,《说文解字》草部收“”字,释为“干梅之属”,是梅果制品的专名,见前《周礼·天官·笾人》。

总之,综合各类上古典籍的文字材料及其后世有关的研究注解,“梅”字的字形字义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梅”显然是一个后起字,早先用作酸果树名的当是“某”、“槑”两字或类似更早的象形与会意写法,进而才有“楳”、“梅”之类形声字。“梅”字最早不专指今日所说的果树之梅,在一些地区曾用作楠树(枏)的名称,又经常与一些形似梅的果树(朹、柍)名称相混淆。从汉代开始,“梅”字才逐步固定为今日所说果树之专名,其他意义则别字另行,魏晋以下除少数好古之士偶见使用“楳”、“槑”外,一般都写作“梅”。

四、梅实用价值的两个喻义

现存先秦文献没有关于梅花方面的内容,显然此时梅花的审美价值尚未引起注意,这与桃花、荷花、芍药、松、竹等植物不同。一般说来,人类对于自然生物的认识和利用,最先注意的多是其实用价值,梅花典型地属于这种情况。在有考古发现的几千年漫长岁月中,人们对它的注意只在其果实。大量的考古及文献资料表明,在早期人类的生活中,梅是一种较为重要的果树。既属日常食用之物,也作为祭祀之品。无论上层贵族,还是一般民众,应用极其普遍。悠久的利用,其物质价值较早得到认识和把握。从人类认识史的一般规律来说,物质的实用价值、经济价值总是人类表达其他价值理念最为方便、常见的比喻方式。梅之果实也是如此,社会生活中的普遍应用,使其成了一道易为人知的比兴和譬喻材料,下述两个词语正是这方面的代表。

(一)“盐梅和羹”。这可以说是梅之果实最重要的典故。相同的说法见于《尚书》和《左传》两书,一是殷商后期的事,一是春秋后期的事,两者时间跨度大。一是帝王训谕大臣,一是士人讽谕诸侯,出于不同阶层和身份。说明这一比喻在当时上流社会的流行。《尚书》以盐、梅这两个当时主要的调味品来比喻国之宰相的重要性。《尚书》的儒家经典地位使这一说法在后世影响很大,几乎成了宰相器识才干的代名词。宰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势,可以说是封建士大夫功名利禄追求的极致,后世“和羹”一语也成了士人之间仕宦前程的最高理想和无上祝福。《左传》同样是以“和羹”之事来说明君臣之间“和而不同”的政治理想,但用作比喻的是整个烹调之事,不只是盐、梅,还有烹调的其他因素如水、火等,其取义既与《尚书》相同而又非专属梅实,因此后世提到的不多。

(二)“召南摽梅”。这是民歌层面的一个比喻。以梅子成熟和收获之事的紧迫性来表达婚嫁及时的礼义要求和美好心愿。与《尚书》等不同,用作比喻的不是梅树果实的滋味,而是收获果实的农事活动。不同的着眼点透露了贵族士人与平民阶层思想和情感上的深刻差异。这一农事劳动形成的比兴影响极其有限,因为女子思偶伤春一类意思后世大都倾向于改用花色来比兴寄托。但这一主题是普遍的、永恒的,《诗经》又有着儒家经典的崇高地位,“摽梅”作为女子伤春之情、求偶之义的典故,经常为人们所采用。

这两个比喻采用的都只是果实,说明这一时期梅的鲜花形象尚未引起人们注意,人们深入了解的是梅的实用价值,而对其审美价值尚属茫昧不觉。这种实用经验应该说也包含着审美的因素,先民们面对梅诸桃诸、盐梅和羹一类美味佳肴,应该说不只是一种物欲的满足,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有关梅的审美感知针对的是梅的果实而不是鲜花。与桃花、荷花、菊花、芍药、兰草相比,梅花审美观赏价值的发现是较滞后的,这也由当时人类物质和审美认识的总体水平所决定。与桃花、荷花相比,梅花花色淡小无奇,极不显眼;与菊花、兰草相比,梅花又不具兰、菊那样的佩香与饮食功能,因而不可能像梅果那样引起注意。就其果实而言,也不像橘树那样,与特定民族的生活联系而被视为一种民族精神的象征。这一时期人们关注的只是梅果的应用价值,人们深入了解的也只是其滋味功用,有关的美好感觉都是由果实滋味引发的,因此我们称这一时期为梅文化发展的“实用时期”。如果认为其中也包含审美因素的话,那也主要出于果实滋味的美感,可以说是审美的“果实阶段”,无论审美的内容和方式,与后世的花树审美有着很大的差别。但是值得一提的,果实喻义与花色审美之间也有一些值得玩味的联系。“和羹”与“摽梅”两个果实比喻,前者阐说的是功用,后者忧虑的是时间,在后世的梅树花色审美中,才色之喻与时序之忧正是最普遍的情感内容,几乎构成了梅花审美感受的两极,从中我们也不难体味到一种源远流长的历史情结。

同类推荐
  • 山海之间的台州女人

    山海之间的台州女人

    妖娆婀娜是你,巾帼不让须眉也是你;温婉美丽是你,豪放刚烈、真诚率性也是你。台州女人进而善攻,退而善守,从不低眉顺眼。台州女人有着江南女人的玲珑剔透、聪慧能干,又兼具北地胭脂的豪放刚烈,有着自己独有的风姿。
  • 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

    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讲述古代青少年成才的众多实例,分析其成长背景、良师益友的熏陶、中国古代青少年成才的内因。《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鼓励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并为实现理想付出勤奋持久的努力。
  • 开卷书坊·自画像

    开卷书坊·自画像

    本书是“开卷书坊第三辑”之一,“开卷书坊”为当今知名学者文人的散文小品系列丛书集。“开卷书坊”丛书以营造“书香中国”氛围、弘扬书香文韵为宗旨,首辑八本、第二辑十二本分别于2011年、2013年在上海书展亮相后,得到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并逐渐形成了应有的品牌效应。本书分为三部分:一为“自画像一”,收入作者十余年来出版的十余部著作的序跋,反映了作者的学术历程与研究成果;二为“自画像二”,收录作者在报刊专栏发表的文章,多为描述了作者历年淘玩世界与国内各地旧书市场的经历;三为“他画像”,均为当今知名专家、学者给作者著作所作的序跋,反映了学术界对作者的较高评价。
  • 巴蜀咽喉 瞿塘关(文化之美)

    巴蜀咽喉 瞿塘关(文化之美)

    中华大地受大自然厚爱,山川大河,茂林平川,各具特色。天府之国,巴蜀平原素来有富饶美丽之名,然而李白却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一说,可见要及进入这富饶之地也是不简单。而瞿塘关却被称为巴蜀之咽喉,可见其特别,而本书将为读者整理讲述这瞿塘关的历史渊源、古迹名胜和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 中国人的信仰

    中国人的信仰

    中国人信仰仁爱、和谐、真诚。以前我们提倡文化的复兴,现在我们需要提倡信仰的复兴,信仰的复兴是一项宏伟的精神家园建设工程。民族的复兴,文化复兴是基础,信仰复兴是关键。过去十年间,我们的文化已经走上复兴之路,现在正迎接中华民族伟大的信仰复兴。复兴是在保存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我们永远恪守夫子“述而不作”的原则,不是创造、不是革新,是接受、是弘扬。关注中国人的信仰就是建设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这是一个漫长而温柔的呵护过程。我们在这里赞美的信仰,就是中国人的传统信仰。我们看到,传统的精华,正为和谐世界的建设贡献巨大智慧。我们的信仰就是人类的共同信仰:我们用仁爱、和谐、真诚,建设人类共有家园。
热门推荐
  • 重归逆途

    重归逆途

    死亡?是她从来没想过的事。穿越?也是她从来没想过的事。人们都以为再活一世前需要喝下孟婆汤,什么也不记得。可她就是个例外,重活一世,她被世人称为“鬼”才,只因她的一生像是两个人。重活一世,她不信命,偏要逆天……可……
  • 悠悠田园药草香

    悠悠田园药草香

    李芸穿越了。亲叔欺辱,她凶悍操刀护母。祖母恶毒,她强硬逼她退步。幼弟纨绔,她冷酷饿他肚腹。开荒地,种药材,努力变成白富美。悠悠田园药草香,引来采花俊儿郎。【片段1】“芸芸,你终于对我有感情了,我好欢喜。”“我一看到你这张脸就觉得讨厌。”“嘻嘻,还说对我没感情?要知道,讨厌也是一种情感。”“…”【片段2】“我发过誓不嫁人。”“那我嫁给你。”“不怕我克死你?”“石榴裙下死,做鬼也风流…哎哟,捏我做什么?”“你死了,我娶谁?”
  • 废材逆袭:请叫我上仙

    废材逆袭:请叫我上仙

    一个满是废材的没落门派,悄然崛起的故事;一群可怜之人,修仙路上可以互相依靠,相伴漫漫仙路的故事……有感动,有笑料,有腹黑,有呆萌,有冷酷,有真情;哪怕大道三千,最忌有情,但是若无一个情字,又怎渡那万丈红尘?坑品有保证,请大家放心跳坑!
  • 位面穿越之全职法师

    位面穿越之全职法师

    在一次地下室的整理中,关恩因为一盒钢条穿越了,醒来之时便发现自己身处在一个名为主宰空间的组织中,而这个有着满满中二感名字的组织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其他位面世界的崩塌?不过还好,每次做完任务还是可以回去的嘛。但是,在新手世界就让我干掉魔王是几个意思?!(ps1:本书属于慢热文,已签约,字数有保证)(ps2:本书并不是全职法师同人。)
  • 金钥匙 银钥匙

    金钥匙 银钥匙

    浓浓的、带着黏性的液体底部,空洞的瞳孔凝望着虚空。烛光在天井上投射出复杂的影子。没有窗户、黑暗的房间。被血染湿的石台。融合在阴冷空气中的油脂的味道浓烈得呛鼻。地下室的角落里,一座巨大的石棺,灌满了橄榄油。石棺底部,沉着无数的尸体——被切割过的尸体——这里是医院的解剖室。解剖台上,放置着一具老年男人的尸体。从打开的胸部,露出颜色已变得非常可怖的器官。一个身材修长的男子,正俯身观察着这散发着腐臭的尸体。晃动不已的蜡烛的火焰,映照出他端正的侧影。男子手中拿着纸和碳笔,在深夜寂静无人的解剖室中,他正在给尸体画素描。
  • 爱不想放手

    爱不想放手

    (双处)第一次产检是要建卡的,叶清恬返回家中取漏带的身份证。刚要出卧室的门,客厅中却蓦地传来李修仁的声音,“明泽,她怀孕了,你打算怎么办?”唐明泽冰冷的声音透过门缝传入她的耳中,“能怎么办?待她生下孩子后,就让她离开。”叶清恬的脑中“轰”地一下炸开了,身体不受控制地瘫软在地上,整个人就像身处世界上最寒冷的冰窖中。门外说话的男人对她来说那么地陌生,就像在无数个日日夜夜,两人从未爱过……
  • 民国奇闻异事录

    民国奇闻异事录

    2010年冬,我闲来无事,刚刚从单位辞职,这个时候,死党俞飞过来找我,说要我陪他去一趟西安城郊的终南山,说这个山上住着一些隐士,有的是故事。那个时候,我接了一个编辑的任务,给一家图书公司写一些文稿,大都是些奇异的人和事,手头正缺素材,于是就愉快地答应了他的要求。他是俞飞的一个爷爷,没有出五服,老头有九十岁左右,手脚利索而且思路清晰,不仅如此,他还有记日记的习惯,当他把那三大皮箱的日记和游记给我们从草屋里间拉到外面时,我和俞飞都惊呆了。老头自我介绍,那些都是从民国开始,他所记录和经历过的种种奇人和异事,现在老了,也回味了几遍,就想找个人把这些东西重新写下来,供人们做为茶余饭后的消遣……
  • 洛克王国空间之钥

    洛克王国空间之钥

    一个黑影闯入异次元时空,对时空之钥展开攻击……“轰!”时空之钥被击败,分裂成两把钥匙,一把掌管时间,叫时间之钥;另一把掌管空间,叫空间之钥。两把钥匙陨落与两个不同的世界,其中空间之钥陨落于洛克王国从此,时空混乱,陨落于洛克王国的空间之钥最终被一个神秘的黑影夺走……
  • 岂料大神太偏执

    岂料大神太偏执

    身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意外成为某大牌明星的经纪人,不料这大牌竟然是外冷内热,霸道腹黑?当苏瑾满心欢喜地说:“阿时,我把那群记者搞定了!”某大牌嘴角上扬:“但是由于你的嘴笨,现在我来教教你怎么说话。”某大牌身为“房东”,还要管吃管穿管睡觉真的妥吗?问:房东大大你真的只是房东吗?确定不是猴子请来的逗比?某人微微挑眉,将她拥在怀里,勾起嘴角:“你不知道我还兼职未来老公吗?”猝!
  • 武道邪神

    武道邪神

    私带食物者,死!长跑最后100名,死!这就是地域营!仍然有无数的疯狂修炼者蜂拥来到这里,接受九死一生的魔鬼式训练和互相残杀的争斗。而东方寒来这里,却是卧底!他所有的坚持,都是为了心中不为人知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