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3700000006

第6章 佛教哲学的历史演变(2)

上座部就是一些长老的主张,强调严守原来的教义和戒律,属于正统派。大众部是众多僧侣的主张,提出了教义的一些新说和开禁了部分戒律,是比较强调发展的流派。据世友著、唐玄奘译北传佛教《异部宗轮论》载,先是大众部分化出8部,后上座部又分化出10部,共为18部。大众部先后分为一说部、出世部、鸡胤部、多闻部、说假部、制多山部、西山部和北山部。上座部先分化为说一切有部和雪山部(原上座部),说一切有部又分化出犊子部,犊子部又分化出法上部、贤胄部、正量部、密林山部。说一切有部又分化出化地部,由化地部又演化为法藏部。说一切有部还分化出饮光部和说经部。以上派生的18部连同根本二部即上座部和大众部共为20部。关于部派佛教,另据南传佛教史书载为18部,即去掉北传佛教所说的西山部和北山部。此外,部派名称和传承关系也有些差异。20个部派中有些部派的理论基本上是一致的,只是所在地域有所不同而已。在这些众多的部派中,最主要的是上座部和大众部的分歧,史称佛教的“根本分裂”。变化最多、分化最快的是说一切有部(简称有部),这表明上座部系统没有也不能长期坚持正统的观念。在哲学思想上最重要的流派是说一切有部和说经部(经量部)。

部派佛教和早期佛教的区别以及部派佛教的内部分歧,表现在宗教实践、宗教理想和哲学理论等各个方面。我们侧重于论述的是哲学思想的演变,同时也兼及其他方面。

在宗教实践方面,由于有些教徒滋生出一种对于部分戒律的违抗,佛教为此曾多次举行结集,专门讨论是否放宽正统的戒律的问题。例如,随着布施范围的扩大,人们对寺院奉献的财物越来越多,原来规定比丘不准接受金银财物的施舍,大众部认为可以受蓄,上座部反对改变,大众部又拒绝服从,并被驱逐或开除,从而分别形成为相对独立的流派。

在宗教理想方面,上座部认为佛陀是历史人物,其所以伟大,主要是由于理想的崇高、思想的正确、智慧的精湛和精神的纯洁。一般人修行的最高果位不是佛果,只能是趋向佛果的阿罗汉,即能达到所谓断尽一切烦恼、不再生死轮回的果位。大众部则倾向于抬高佛陀的形象和人格,他们提出“超人间佛陀”或“超自然佛陀”的理论,吸取和加强神话创作,来烘托释迦牟尼的超凡神圣,并制定一套仪式,对释迦牟尼顶礼膜拜,也就是把佛陀看作超凡的或超自然的存在,是一位离情绝欲、神通广大的真正的“神”。他们还贬低阿罗汉果位,强调阿罗汉还有许多不足。大众部的这种观点,后来为大乘佛教所继承,并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在哲学思想方面,部派佛教已由早期佛教侧重于人生哲学扩展到宇宙观领域。由于早期佛教对于缘起说的阐述不明确、不彻底,而导致部派佛教内部对轮回流转、业果相续的主体问题和宇宙万物实有假有问题的严重对立。

一般地说,上座部各派偏重于说“有”,也就是认为精神现象和物质现象是实在的。例如,说一切有部,是部派佛教中最有力量、最重要的一派,所谓“说一切有”,就是承认精神和物质的存在,承认一切存在。从时间观念来说,就是承认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一切都普遍存在。说一切有部毗婆沙论师坚持认为,人们既然都具有事物在过去、现在和将来存在的观念,那就证明事物是实际存在的,因为如果事物不存在,人们就没有思想的对象了。再者,按照缘起说,过去的思想行为产生结果,由因而有果,果不能产生于空无,既然因能生果,那就说明因是实在的。由此也就证明过去的因是时时存在、永远存在的。说一切有部承认一切普遍存在的理论(三世实有)是和早期佛教的“无常”观念不一致的,是一种全新的哲学理论。

从说一切有部分化出来的犊子部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分为过去、现在、未来、无为、不可说五类,认为都是实有的。它还特别强调“补特伽罗”(“我”)是“不可说”的,是实有的。“补特伽罗”与人身是“不即不离”的关系。这实质上是一种朦胧的、半真实的人,是一种实体性的灵魂,是轮回转世的承负者。犊子部承认“有我”也是和早期佛教的“无我”论相对立的一种新说。

从说一切有部分出的说经部又转而肯定佛陀的无常学说,否认说一切有部主张的一切事物永远存在的论点,强调一切事物仅仅是在目前存在,也就是反对三世实有说,主张刹那说。说经部认为,所谓事物的实有或存在,是就事物发挥某种作用而言,事物只有发挥作用才是真实的。事物也只能占有特定的时空位置,发挥其特定的作用。而所谓发挥作用,就意味着产生结果。也就是说,事物的实有只有在它产生特定的结果时才是真实的。而所谓事物产生特有的结果,就是转化成为下一种的存在方式。也就是说,任何事物只有在它转化为它下一种的存在方式时,才是实有的。说经部由此得出结论:事物的实有或存在是刹那间的,事物是刹那存在,而不是三世存在。说经部由此还否定涅槃是永恒幸福境界的观点,认为一切都是无常的,涅槃也仅仅是停止受苦、停止轮回的境界。这就是倾向于事物是空的说法。说经部的论点遭到毗婆沙论师的反对,被指斥为是一种带有虚无主义色彩的理论。

大众部各派偏重于讲“空”,或是只承认现在实有,认为过去和未来都是没有实体的。与此相联系,在心性及其解脱问题上,大众部和上座部虽然都主张“心性本净”,但是两派所讲的“心性本净”的含义却大相径庭。上座部所说的“心性本净”是指心本来就是净的,大众部则指心在未来可能是净的,心净是未来可能达到的境界,实际上是认为原来的心并不净,是染心,是强调染心可以得到解脱。可见两派的观点是对立的。

从宗教实践和宗教理想的角度来看,大众部对后来大乘佛教的影响比较深刻。从哲学思想的角度来看,大众部的理论与大乘空宗具有较多的渊源关系,而从上座部向说经部的演变,后来又在深受大乘空宗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大乘有宗。

三、大乘佛教的哲学思想公元1世纪左右,印度出现了大乘佛教的思潮,发生了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历史性分裂。

大乘佛教在发展过程中又演化为中观学派(空宗)和瑜伽行派(有宗)两大派别。唐义净著《南海寄归内法传》对印度流行的部派和大乘空、有两宗有明确的介绍。中观学派主张观察问题要不落一边(如空与有、常与无常各为一边),即同时观察二边,以合乎中道,因而得名。由龙树(约150—250)及其学生提婆(圣天,约170—270)所创立,奉《大品般若经》为主要经典。龙树著的《中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和提婆著的《百论》为此宗的基本理论著作。提婆的后继者是罗罗跋陀罗,罗罗系传至清辨及佛护,随后又分裂为不同的派系。约公元4至5世纪,大乘佛教又形成瑜伽行派,此派成为佛教的主流。“瑜伽”是相应的意思,指一种观悟佛教“真理”的修行方法。此派尊弥勒为始祖,以《解深密经》和《瑜伽师地论》等为主要经典。创始人是无著、世亲兄弟。无著著的《摄大乘论》,世亲著的《二十唯识论》、《三十唯识论》和《大乘百法明门论》等,在创宗方面作用最大。继世亲的有亲胜和火辨二家,相继发挥亲胜学说的有德慧、安慧和真谛,以上称为前期瑜伽行派。另外继承世亲、火辨一系的陈那,特别重视因明,即重视逻辑论证和认识论探讨。发挥陈那思想的有无性、护法、戒贤(玄奘的师父)和法称等,为后期瑜伽行派。

龙树一系反对部派佛教某些流派的万物实有的观点,认为人生的痛苦在于,人们对世间的一切事物缺乏真正的了解,产生了颠倒分别的无益戏论。要解脱痛苦,最根本的是要体会一切事物的“实际”,认清一切事物并无实体,是无“自性”,是“空”。这就是空观。中观学派“空论”的根据是缘起说。此派认为万物既然是因缘和合而生,即依靠其他原因、条件而生,不是从它自身中产生,这就说明它不是真实存在的。因缘所生就证明事物的内在的不真实。任何事物只要是依靠先行的事物而得以存在,它就必定失去声称自己有内在真实性的权利。依赖的存在不是真正的存在。佛教原来的缘起说,是讲任何事物都是有原因的,否则就不是实有的事物,也就是说,由于事物是有原因的,因此是实有的。中观学派则认为,一切有原因的事物都是不真实的,正因为是有原因的,所以是不真实的。这是在原来的缘起说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缘起性空”、“一切皆空”的宇宙观。因此,中观学派又称为“大乘空宗”。

瑜伽行派继承了中观学派的空观思想,但又认为“一切皆空”的说法会导致否定成佛的主体和境界的理论危机,危及佛教自身的存在,于是此派提出万物唯识所变、识有境无的主张。众生的识是变现万物的根源,由于万物由识所变,因此,万物(境)是无(空)。由于识能变现万物,因此,识是有。瑜伽行派主张识有,所以又名“大乘有宗”。识能变现万物,识也是众生轮回转生的主体。由此瑜伽行派进一步提出“转依”的宗旨,用作“解脱”的代替语。所谓“依”,指人们的意识,“转依”就是从人们与生俱来的相续不断的意识状态着眼,认为人们意识、认识的转变会影响到行为,可以改变客观环境;主客观不断地交互影响,就会使整个的认识行为和环境都发生转化,众生也随着这种转化而成为佛。

瑜伽行派还展开了认识论和逻辑学的论证,一方面为其唯识哲学作论证,一方面又推进了认识论和逻辑学。

中观学派和瑜伽行派后来都发生分化,形成不同派别。同时又出现中观瑜伽合流的趋势,至8世纪,寂护(700—760)更是正式创立瑜伽中观派。瑜伽行派主张唯心无境,识有境无,肯定心识,否定外境。中观学派主张境无心也无,心和境都不可得。瑜伽中观派认为,在世俗谛是唯心无境,在胜义谛是心境俱无,并且以为只有从唯心无境的观点出发,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诸法无我”,即一切事物无自性的真谛。

大乘佛教思潮的出现,是继部派佛教之后佛教内部的第二次大分化,也是对早期佛教和部派佛教的最大冲击。从整个印度佛教史来看,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分裂。大乘佛教指斥前期佛教只求个人解脱,是“小乘”,标榜自己是普度众生,使众生渡过无边的苦海,到达幸福的彼岸,是“大乘”。前期佛教学者则不承认自己是什么小乘,认为自己是佛教的正统。他们指责大乘佛教的教义是杜撰的,认为“大乘非佛说”,大乘并不是佛教的正统。大小乘佛教并不是绝对对立的,大乘佛教是在批判继承小乘佛教的基础上的新发展,但是大小乘佛教在精神和实质上确又有很大的差别,这些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在对佛的看法上,小乘佛教一般认为释迦牟尼是觉者、教祖、教主、传教师,而大乘佛教则强调依靠佛的愿力和他力得救,把佛视为超人的存在。大乘佛教在释迦牟尼身上罩上一团团迷雾,奉其为全智全能的最高人格神、神格化的救世主以及彼岸世界的统治者,后来更用造型艺术加以形象化的表现,为其建造宏伟的佛殿,对其顶礼膜拜。小乘佛教一般认为佛只有一个,就是释迦牟尼;大乘佛教则认为十方三世有无量无数的诸佛,如阿佛、阿弥陀佛、弥勒佛、药师佛等,进一步宣扬佛是整个宇宙力量的体现,佛是各方世界和极乐净土的主宰者。

(2)在追求的理想上,大乘佛教以成佛为目的,而小乘佛教则以“灰身灭智”、成就阿罗汉为最高目标。所谓阿罗汉就是烦恼已经消除、生死已获解脱、应当值得供养尊敬的圣者。

小乘佛教偏重于个人解脱,大乘佛教则宣扬普度众生,致力于一切众生的解脱。大乘佛教还提出“菩萨摩诃萨”的名称,大菩萨是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为志愿的,即从事传教活动以拯救他人者,是成就正觉(佛)的准备,也就是候补佛。例如大乘经典注重宣扬、中国佛教所特别尊崇的“四大菩萨”观世音(“大悲”)、文殊师利(“大智”)、普贤(“大行”)和地藏(“大愿”),就是重要的菩萨,而小乘佛教则完全不承认这些菩萨。小乘佛教所求的解脱,偏重于断除烦恼,灭绝生死,而大乘佛教如空宗则认为应以菩提(觉悟、智慧)为目标。菩提是佛体。众生只要去掉无明(无知),就可进入究竟的境界——涅槃。普度众生的理想不在于寂灭,而在于永生。

(3)在修持的方法上,小乘佛教认为人生痛苦的原因在于人生的“业”和“惑”,即由于种种行为(“业”)和种种烦恼(“惑”)而产生了苦果,应当重“教”尊“闻”,追求断“业”灭“惑”,不使再生,由此主张个人远离社会,隐遁禁欲。也就是说,要实现自己的理想,非出家过禁欲生活不可。大乘佛教认为人生问题不应孤立解决,应当全面解决,不仅自己要解除痛苦,也要使他人解除痛苦,也就是强调众生的“共业”的共同转化。他们重“行为”,强调不应逃避现实世界,而要面对现实世界,理解现实世界,努力使自己的宗教实践不脱离世间的实际,在现实中求得解脱。因此,大乘佛教特别是在初期很重视在家,不提倡出家。事实上按照大乘佛教的主张,有些修持是出家人也难以做到的,例如,布施中的财施,只有在家且有钱财的人才能做到。

(4)在理论上,正如前面所讲过的,小乘佛教学者拘泥于佛说,认为佛说的都是实在的,佛说有某类概念,就有某类实在。他们偏于细密的思辨,着重于对生死问题的探求。他们一般只承认人无我,即人并没有独立的永恒的实体,人是空的,至于宇宙万有则不是空的,而是有的(“法有”),这就是所谓人空法有说。小乘佛教中也有不同观点,如《成实论》不仅认为人是空的,还主张法也是空的。大乘佛教学者偏于融通、直觉,着重赞颂佛的功德,对于佛说带有自由解释、发挥的色彩。他们认为不仅人空,法也空,即宇宙万有也都没有独立的永恒的实体,也是空的,“一切皆空”,主体和客体都是空的,一切存在都如泡如影、如幻如梦。

大乘空宗和有宗将佛教唯心主义哲学发挥到极致,达到了宗教理论思维的高峰,可以说基本上标志着印度佛教哲学思想的完成和终结。

同类推荐
  • 沉思录III

    沉思录III

    古罗马著名政治家、演说家、和哲学家马尔库斯·图利乌斯·西塞罗的传世名作。此书详细阐述了友谊与义务、善良与社会、利益与责任之间的关系——“友谊来不得半点虚假”、“任公职者要信守规则”、“只要能坚持,老年亦健康”,这样的语段让我们在觥筹交错、霓灯闪烁间坚定地认清自己而不至误入歧途。
  •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分为八个部分,用最简单的文字转述了最深奥的佛家智慧。每天为生活加一点禅,经营幸福人生的必修课。
  • 道教自然观研究

    道教自然观研究

    中国道教研究在百年的历程中,走过的并不是一条平坦的路。整个20世纪,经历了中西多元文化的激烈冲撞、一元文化的范式转化、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再一次激荡角逐,中国的道教研究在多次的浮沉和变通中,经历了排外、接受、容纳、调适的发展过程,获得了新的价值和生命力。本书考察了20世纪道教学术研究的总体概况,并以四位典型学者陈撄宁、萧天石、国符、王明为例,分析了20世纪道教研究的几个向度,概括了20世纪中国道教学术的若干新特点以及道教研究的定位问题。
  • 人生与慈济:证严法师开示录

    人生与慈济:证严法师开示录

    普天之下,没有我不爱的人;普天之下,没有我不信任的人;普天之下,没有我不能原谅的人。——证严法师真善美,是人类的福音,也是你的福音。用一个什么样的姿态,活在这个世上,许多人可能都没有仔细想过吧,看看这本书。 如何活得快乐,如何活得幸福,如何活得有尊严,如何活得心安理得,上人证严法师都和你娓娓道来。这本书教你另一种生活方式:散钱得钱,散福得福,给人快乐自己快乐。
  •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

    倒一杯清茶,掬一捧阳光,听圣严法师讲禅,做一个境随心转的圣人。本书以台湾第一高僧圣严法师的禅证体悟为中心,结合现代人的心理诉求,从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日常行为入手,阐释净化身心、缓解压力的禅修法门。将心理减压和禅修秘法完美结合的佛法书,祝你走向身心康宁的禅修之道。
热门推荐
  • 破天传说

    破天传说

    破水式,一枪挥出,江河倒流,破火式,一枪挥出,火海熄灭,破云式,一枪挥出,万里无云,破地式,一枪挥出,山崩地裂,位面崩溃,破天一出,谁与争锋!我要逆天,谁能阻挡!在一个魔法强者为尊的世界里,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武者,开始一步一步登上了强者的最巅峰!这里有热血残酷的争霸大战,有阴险毒辣的阴谋诡计,更有激情四射的爱情故事!
  • 这个杀手好诱人

    这个杀手好诱人

    她,是现代排行第一的佣兵杀手,冷酷无情,心狠手辣!她,是镇国将军家的白痴傻小姐,懵懂无知,天真童趣!当有一天,她变成了她,是天意弄人?还是命中注定?现代的冷酷杀手一朝穿越,竟变成了人们口中的痴傻小姐,老天,咱能不这么搞笑成不!既然让我再活一次,那么我若不活的精彩纷呈逍遥无比,岂不是辜负了老天的这份心意?众人皆笑她痴傻,却不知在痴傻的面具之下停驻的却是另外一个风华绝代,睿智无双,疵瑕必报的强大灵魂!再不似往日般的任由尔等笑骂欺辱!你以为自己俊美无双,英武不凡,一个痴儿配不上你?哼,姑奶奶还真就不要你,谁爱要谁要!什么?当着众朝臣的面甩了你很没面子?哈!那又关我何事!我不过是个痴儿,你还要我顾全你的面子?当有一天,痴傻小姐改头换面,神采飞扬,惊才绝世的出现在世人面前!什么?后悔了?想让我回来?对不起,咱对你没兴趣!考虑?好吧,那你就排队等候吧,要是在排到你之前,就找到了顺眼的,那就只有对不起了!本文女主心狠手辣,冷酷无情,宁愿我负天下人,也不要天下人负我!但是对真心相待之人,却是不复无情,反而百倍真心的回报!善伪装,小腹黑,非善类!-------------------------------------------------------------------------------------------------美女有滴!美男更有滴!!!此文不止讲爱情,亲情,友情,主仆情谊,都将华丽丽的上演,精彩多多,不要错过!作者声明,一旦开坑,必将填满,绝不弃坑,所以请亲们放心收藏哦!-----------------------------------------------------------------------------------------------推荐自己同类型新文:《特工小姐很逍》风逍遥,Z国专属特工杀手A组组长。特点:腹黑,狠辣,狂妄,多面,还有最最重要的,就是死也不吃亏!凤逍遥,运城凤家嫡长女。特点:孤僻,自闭,不屑争取,受闷气。还有最最重要的,死要面子活受罪!当有一天,从不吃亏的她成了死要面子的她!凤家足不出户,传闻丑陋,体弱的嫡长女,立即惊艳世人。
  • 戴尔空间

    戴尔空间

    本篇比较致郁,现在还在喜剧结尾和悲剧结尾之间摇摆,且写且珍惜
  • 时间门之伪装的文明

    时间门之伪装的文明

    毁灭、杀戮、人性、美丽、强大、尊严……你看到的并不是真的。所有发生的一切,你都要学会淡然面对。真理属于活着的人,谬论属于溜走的时代。在时间门前,这些不过昙花一现。包括你熟知的这个文明。
  • 重生之贵女风华

    重生之贵女风华

    每一个狠毒皇后的成长,背后都离不开千刀万剐的皇帝与渣女!她云浅月,苦心竭虑,步步为营,以命相待,为的就是有朝一日扶他登上皇位,凤临天下!然而,废后,死子,一杯毒酒,就这样结束了她云浅月的一生,只因他怀中有了更美的娇妻,还是她曾经最为信赖的嫡姐!幸而自己的命太硬,连阎王都不敢收,一睁眼,却是重生到了自己年幼的时候。这一世,她发誓要让所有曾经对不起过她的人——永不超生!然而这个太监为何处处招惹自己?娶了自己也就罢了,可太监不是不能人道么?为何每日自己起来都会浑身酸疼…….
  • 藏一话腴

    藏一话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钢铁皇朝

    钢铁皇朝

    一场绝密级的试验爆炸让萧铭来到一个类似古代的平行世界。在这个满是恶意的地方,他身为最不受宠的皇子,拥有着一块最贫瘠的封地。不过幸运的是,绝密试验中一个名为科技晶石的物品跟随他一起来到这里,让他拥有了升级科技树的能力。于是,他在自己的封地开始种种田,搞搞工业的悠闲生活。而面对他那些不友善的兄妹们,他一向遵循的格言是——朋友来了有美酒,豺狼来了有猎枪。
  • 快穿女配:崩坏主角打脸攻略

    快穿女配:崩坏主角打脸攻略

    晨曦被孟婆随手丢给了一个不靠谱的系统,从此走上了虐渣之路。白莲花,心机婊,绿茶婊,汉子婊,虐起来绝不手软。而当一大堆冷面王爷,霸道总裁,傲娇男神,清冷校草,冷酷帝王,腹黑世子,忠犬哥哥,打包来袭的时候,晨曦表示......当然是继续开虐了。
  • 穿越也是技术活儿

    穿越也是技术活儿

    祁落一觉醒来,穿去了自己的前世,成了朝霞郡主,因为一块饼子,认识了绝美的少将军。不过,说好的是前世,为啥什么记忆也没有?金手指呢?!但凡能在古代风生水起的技能为何她都不会?幸好她会享受生活,用艺术生的创意头脑让自己在古代生活的充满了创意。而对待旁人冷淡至极的反差萌少将军也栽到了她手里,本以为是轻松惬意的生活。可却有莫名的危机,在慢慢的逼近……………轻松诙谐穿越文,无误会,不虐心,作者明显不是亲妈!
  • 第一圣祖

    第一圣祖

    诸天万界,圣界为尊!百万年来,神界众神无不梦想踏入圣界,以求永生,但从来没人能够实现。神帝云阳,意外重生,却发现了踏入圣界的关键。上一世,他惊才绝艳,冠绝古今,用千年成就神帝之位。这一世,他踩天骄,战群雄,诛群魔,灭众神……一路逆天,成就圣祖之位。“众圣之祖,吾为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