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对于小琪一家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年,那年3月里的一天,当妈妈从市公安局回来时,小琪敏感地感到家里出了大事。因为那天妈妈是脸色苍白,流着泪回来的。回到家的妈妈没有跟她说话,而是一头扎进外婆的屋里,她听到妈妈和外婆都哭了。后来她就听到了一个把她吓坏了的消息:她的妈妈是日本人,她现在的外公外婆也不是亲外公外婆,这使她有好几天的夜里不敢睡觉。当她不再害怕了时,妈妈流着泪给她讲了自己的身世:原来小琪的亲外公外婆都是日本人,是在很早以前随日本满蒙开拓团来中国的黑龙江开荒种地的。1945年,日本战败前夕,外公被苏联红军的飞机炸死了。外公死后,外婆就带着舅舅和在肚子里的妈妈逃到了春城,生下妈妈不到三个月,外婆就死了。那年,舅舅18岁,养不活三个月的妈妈,只好把妈妈送给了现在的外公外婆。1946年,舅舅回日本国了。“小琪,你还有一个舅舅啊!他在日本,他是咱们唯一的血亲,我要去找他。”小琪看到妈妈说这话时眼里流出强烈的渴望,妈妈再一次紧紧地抱住了她,泪水濡湿了她的脸。那年的4月,妈妈随中国政府组织的第七批日本遗孤回国寻亲团回日本找她的亲哥哥去了。
妈妈在日本住了半个月,这半个月的时间里,日本的报纸和电视连续播发着他们这些遗孤回国寻亲的消息,并让他们一个个上了电视,以便让日本的亲人辨认。和妈妈一起回日本的许多人都找到了自己的亲人,可妈妈却没有找到自己的哥哥。半个月后,妈妈带着深深的失望和悲伤回到了春城。按照日本政府的规定,日本遗孤只要在日本找到亲人就可以回国;没有找到亲人的,只要日本国内有人给担保也可以回国。因此,寻亲以后,不少日本遗孤都陆陆续续地回国了。妈妈回日本没有寻到亲人,在日本举目无亲,谁能给她担保呢?一家人在动荡的感情波涛中挨过了一些日子,渐渐地平静了。妈妈已不再想回日本,妈妈只想在中国度过一生了。可是,到了1987年,妈妈突然接到一封来自日本的信,信是一位1985年和妈妈一起回日本寻亲的遗孤写来的,那位阿姨说她已在日本给他们一家找好了担保人。那年的6月,妈妈带着爸爸、外婆和小琪回到了日本。外公已于1983年患胃癌去世了。那年,小琪17岁了,已经成了一个大女孩了。
回到日本后,他们一家人在日本厚生省的安排下,在一所日本语学校吃、住、学习了四个月。学习结束后,厚生省的人给他们分别取了日本名字,发了三年的生活费,还给他们安排了工作。他们将要在日本开始自己的新生活了。
日本的东京多么大、多么华美啊!东京的车多得像流淌不息的水,东京的夜亮如白昼,流光溢彩。东京使17岁的小琪着迷了,她总是一个人爬到尽可能高的楼上去,俯视着东京,想象着在这城市的某一个地方,有他们的一个家,她要和爸爸、妈妈、外婆一起在这个家里生活。她要尽快地学好日语,然后接着读高中,然后参加工作,然后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生活。可是,就在那年的10月,当他们一家在那所日本语学校学习快结束时,有一天,爸爸妈妈两个人一起来到她身边,对她说:“小琪,我们知道你这四个月来,对东京已有了感情,很爱东京,但你不能在东京读高中,你必须到川崎市去读高中。”听了爸爸妈妈的解释,小琪心里一阵难过,泪水蒙住了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