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建设正是在姚小帅风光无限的时候来到北京的。那天,姚小帅从副司长办公室出来,心情很不错,回到办公室打开电脑,先浏览一下新闻,看到一则新闻标题“律师不愿为公职人员嫖宿幼女案被告辩护”,觉得有点意思,点击开来看,就在这么个时候电话铃响了。姚小帅接过来一听,是门卫室打过来的,说:“姚处长,有个叫邵建设的,说是您的同学,要上去找您。”
邵建设?我的同学?姚小帅的脑子在大学同学里过了一遍,一时有些茫然。他对门卫室说:“那个叫邵建设的,在你旁边吧?你把电话给他。”
姚小帅的耳朵里就立刻传来熟悉的乡音:“小帅啊,不,姚,姚处长,我是邵建设啊,你的初中同学邵建设,你还没有忘记我吧?”
姚小帅说:“哦,哦……”立刻想起来了,这个邵建设是自己初中时的同学,初中时的邵建设就已经长得高大威猛的了,比自己还大一岁,自己读初一时,邵建设已经在初一读过一年了。邵建设的学习成绩不好,尤其是英语,学得更是一塌糊涂。有一回,自己翻开邵建设的英语书来看,见“good morning”一词旁边,邵建设用汉字标着“狗的毛令”,当即乐翻。
邵建设学习不怎么样,家境却挺不错。邵建设的父亲是乡农机站的站长。邵建设本人也挺有歪才,读初中时就会修收音机和电视机。初中毕业后,邵建设就没有读高中了,后来,姚小帅听说他在县城开了一家汽车零配件店,早早就当上老板了。今天他怎么来到京城了呢?许多年没联系,邵建设又是怎么知道自己联系方式的呢?
姚小帅心里有几分疑虑,但他略一沉吟,还是决定自己去门卫室那看个究竟。门卫室那儿,站着一男一女两个人。姚小帅一眼就认出了邵建设,穿着一身蓝色的西服,规规矩矩地系着一条红领带,脸上的肤色有些黑,站在大机关的门卫室,眼神里写满了谦卑和胆怯,像极了一名欲进机关大院却被门卫阻止住了的推销员。
姚小帅热情地抓住了邵建设的手,说:“哎呀,邵建设!老同学!这,这多少年没见了?”
邵建设被姚小帅抓住了手,眼神里的胆怯就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兴奋,说:“最后一次见你,还是你考上高中,我去为你庆贺,这一晃就过去二十年了,小帅,你果然有出息,成气候了。”
姚小帅说:“哪里,哪里,也只是在混口饭吃而已。”就留意到那个女人在一旁笑吟吟地看着自己和邵建设说话。女人模样儿长得倒很周正,脸上略有些雀斑,外套一件京城三年前流行过一阵的风衣。姚小帅便问:“这是嫂子吧?”
邵建设连忙介绍,说:“她叫马淑秋。淑秋,这就是我常常向你提起过的老同学——姚小帅,现在是大处长啦。”
姚小帅一边客气地握握马淑秋的手,一边纠正自己的官衔,说:“我只是个副处长,建设不能随便给我升官啊。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建设和嫂子一起上去坐坐吧。”
邵建设拎起一只编织袋就要往里走。
姚小帅这才发现,邵建设手上的编织袋里,至少装有两只活物,在袋子里一扭一扭的,就问里面是什么东西。
邵建设自豪地说:“一点土特产,是你嫂子特意从乡下给你抓的两只乌鸡。绝对人工喂养的纯绿色食品,北京城里买不到。”
姚小帅心想,邵建设到底是从小地方来的人,北京城里什么东西买不到啊。别说人工喂养的乌鸡,就是今天早上在吐鲁番摘一串葡萄,晚上也能在北京的饭店里品尝到。但邵建设和马淑秋千里迢迢为自己抓来两只鸡,这份情谊是要珍惜的,便客气起来,说:“嫂子还给我抓什么鸡啊,这真是太见外了。”
姚小帅把邵建设和马淑秋领进自己的办公室。办公室本来是两个人的,另外一位也是副处长,姓徐,这几天出差到南昌去了,办公室就成了姚小帅自己的了。一时间,邵建设和马淑秋看姚小帅办公室内传真机沙沙响个不停,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偶尔还有一两位工作人员来向姚副处长请示工作,真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般。
后来,邵建设回过神来,不好意思地说:“小帅,你这么忙,我和淑秋先走了,我们俩没有别的事,就是来看看你。”
姚小帅说:“我也就是一阵一阵的忙。建设和嫂子,你们是怎么找到我的?你们来到北京不只是为了看我吧?”
邵建设不好意思地笑了,说:“也是想来北京做点生意。”原来邵建设这几年在老家那边,汽车零配件生意做得不景气,而家中有两个孩子要读书,将来需要用钱的地方多着呢。听人说北京的钱好挣,老同学姚小帅又当处长了,便领着妻子来北京看看。
姚小帅说:“建设和嫂子来到北京了,有什么事需要帮忙的,就尽管吩咐。何况我还是家乡驻京联谊会的副理事长呢,就是为老乡服务的。”
邵建设便恭维姚小帅,说他们一班同学里,只有姚小帅最有出息,当年姚小帅考上高中时,他就看出来这点了,要不他怎么会说,将来你出息了,可别不认识我邵建设啊。
姚小帅说:“是吗?你当时说过这样的话吗?我怎么不记得了。”
邵建设说:“你事情多,是贵人多忘事。”
马淑秋在一旁有些腼腆地说:“您现在这么忙,我和建设就先走了,反正都来北京了,以后见您的机会多的是。”
姚小帅正在兴头上,说:“嫂子和我客气什么啊,一会儿就下班了,嫂子和建设,都上家里去,晚上我还要和建设喝几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