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70700000002

第2章

父亲的巴掌立即飞过头顶,终于没有向三公甩过去。他发现三公不是他儿子的脑袋或屁股,不是想打就能打的。所以父亲的巴掌最后变成了一根手指,说三公啊,你老糊涂了,这水是全村人喝的,做什么都不能做这坏事啊。

三公说,我做了坏事,叫警察来抓我吧。

人们就把老糊涂的三公架起来,送回他的家。三公在人们手里变成一只动弹不得的青蛙,便不停地叫喊,我没糊涂,我是故意的,我是个坏人,抓我去坐牢吧,我是个坏人。

没人理会他,把他架回房子里,按在床上,然后都回去冲洗水井了,留下三公在房间里不停地咳嗽。父亲站在水井旁指挥着人们冲洗水井。人们就把井里的水和牛粪全舀出来,接着洒下石灰,然后用稻草扎成把子,涮着水井的墙壁。不到半天时间,水井又是水井了。父亲舀起一瓢水就往嘴里送。人们就看到他突起的喉结在不停浮动,于是哗哗地拍起手来。父亲喝完了水,说三公老糊涂了,今后要注意点,不要让他再把牛粪啊什么的倒进水井里。

老光棍王三公老糊涂了,全村人都知道。

我却知道他没糊涂,他比谁都清醒,他只想坐牢。然而村里人却没把他送到牢里去,所以他只好又叫我帮他写信。我本来不想再帮他的忙了,但是当看到他那双枯叶般的眼睛时,心里不由得痛了一下,终于又拿起笔。

林荫镇派出所的警察:

你们好。我是南山村的公民王三公,我写过两次信,告诉你们我想坐牢,你们却不信,也没来抓我。现在我把牛粪倒进水井里,你们快来抓我吧,不然我又做别的坏事了。

南山村:王三公

这封信终于把警察招来了。那是五天后的上午,两个警察走进了我们村子。我便觉得三公有了危险,便跑去告诉他警察来了。三公的眼睛顿然闪出一道光亮,像支小火柴在燃烧,说王响亮,你说的话是真的吗?我告诉他那两个警察已经来到村头。三公的眼睛又闪出一道光亮,说王响亮,你帮我收拾几件衣服吧,我到牢里穿。

我就把三公的衣服包起来,还把一双鞋子也包了进去。三公静静地坐在床上,静静地打量着房间里的每个角落。他在和这间小屋告别。这一去将不再回来,他的眼里闪烁着泪水。后来他说王响亮,等警察把我抓走后,你就把床底下的钱全拿去,还有这条狗,如果警察不让带着一起去坐牢,那你就照顾它吧,别让它饿死。

那条狗就窜进来,用脑袋轻轻地拱着三公的膝盖,两眼泪汪汪的,它听懂三公的话,知道就要生死离别。三公抚摸着狗,泪水就下来了。我看不惯这样的场面,便跑去看警察。警察在村公所里。父亲也跟着走进去。我知道父亲想当村长,早就想了。现在村长和父亲一起坐在村公所里。他们的对面是警察。我和一群孩子挤在村公所的门外,等待着警察从里边走出来。我们想看着警察腰间的枪和手铐。

警察拿出三封信丢在村长面前,说你看看,村里是不是有这个人?村长拿起信,说有,有,老糊涂了,哦,不,是疯了。警察说我们知道他疯了,不疯怎么写这信啊,只是来看看这疯子有没有伤害村民,以后要注意着点。村长点点头,接着却摇起头来,说不对,不对,他那么老了,是不可能跑到镇上去寄的,何况他又是个文盲,不会写信。警察说我们就是为这事来的,告诫一下你们要注意安全,别弄出什么乱子来。

父亲把三封信抓在手中翻来覆去地看,发现信纸是熟悉的,信纸上的笔迹也是熟悉的,于是拍打一下自己的脑门,说警察同志,请把这三封信留下吧,我能查到谁是写信人。警察说那最好不过了,叫他以后不要再写这种信了。

不久,警察就走出了村公所大门。村长和父亲跟在他们身后。他们像一支武工队。我们却没看到这支武工队有枪和手铐。我想他们根本就没带枪和手铐,对付三公这个行将就木的老人,一根手指头就已经足够。我们跟在警察身后,想看他们怎样对付三公。警察没有去对付三公,他们跟在村长身后。村长手里提着一条草鱼和十瓶漓泉啤酒。我们便知道这个中午警察要做的事不是抓人,而是喝酒。

父亲没有跟着走向村长的家,而是在盘问我,说王哑巴,房间里那叠信纸为什么少了三张?

我知道辩解已经没有用,便乖乖地伏在长条椅子上,等待父亲熊掌一样的巴掌落下来。父亲高举的巴掌却搁在半空中,说算了,警察都喝酒去了,我还打你干什么,我傻啊我,我不成了疯子啊我。

父亲离开后,我来到一个小土坡上。我面前是几棵小树,小树下是我们家的牛在吃草。不远处是村长的家,他们家的门敞开着,却没看到警察。我多么希望警察从门里边走出来。三公在家里一定等急了,不应该让他那样七等八等的,那样对老人不敬。

这时三公走出房外,手里提着一只包,黑狗跟在身后。他们一前一后向村口走去。我坐在那里望见三公是那么瘦弱,如同一片从树上落下来的枯叶,一晃一晃的。他终于跌倒在地,咳嗽声接着响起来。我便三两步跑到他面前,把他扶起来。

三公说王响亮,你来得正好,快把牛牵来吧,让牛背着我到村口去吧,我的双脚已经没有一点力气,走不动了,让牛背着我走吧,我在那等待警察,我知道他们在村长家吃饭。

我望着越来越瘦的三公,觉得他可怜极了,便比划着让他不要去坐牢。三公急了说快去啊,不然警察就走了,我就不能去坐牢了。说着咳嗽又窜上来了,憋了好半天才说王响亮,我只有到牢里去过得安宁,将来也死得安宁,村里都是好人,可我心里越加难受啊。

三公的眼睛红了起来,满脸的难过。我便跑到山坡上把牛牵下来,然后给牛挠痒痒。牛就望了天空一眼,之后蹲了下来。我把三公扶上牛背。然后我牵着牛,三公骑在牛背上,狗跟在牛屁股后边。我们组成一支古怪的队伍向村口开去。后来我们坐在村口的桂花树下等待。许久才看到警察跟着村长向村口走来。

三公转身对我说,王响亮,别忘了还有这条狗。我心里一阵酸酸的,于是用劲地点点头。

警察来到三公面前,只看了三公一眼,便把目光调到别处,似乎三公是一棵陌生的树而已,与他们无关。后来警察与村长握了握手,便转身走向村外。三公连忙叫喊起来,公安局,公安局,我就是王三公啊,就是那个把牛粪倒进水井里的人啊,快来抓我呀,我都已经准备好了跟你们去坐牢。

警察回过头来,说老人家,你回家去吧,我们了解过了,再说你把牛粪倒进水井里也不至于要坐牢的,以后别干这种事就行了。警察说着就走出村口,再也没回头。三公跌坐在地上,呆呆地望着警察远去的方向,眼里全是失望。

人们并没有因此记恨他,唾弃他,反而更加悉心地照顾他,不时对他问寒问暖,准时给他送来饭菜。他不是谁的父亲或者爷爷,只是一个孤独的老人,做了错事的老光棍。人们却是那样宽容他,认为他老了犯了糊涂事。这让他更加难受,他老了,但他并不糊涂,每天都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太阳和月亮,想做的只是离开村庄,不再成为村子里甩不掉的累赘。然而连把牛粪倒进井还不构成犯罪使他感到茫然,难道要杀人放火吗?他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他立即拍着自己的脑袋,拍掉了那个不吉祥的念头。他想再怎么着也不能做那样的事情。现在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他开始在夜晚失眠,那是很难受的事。每当醒过来,四周静极了,有响动的必定是老鼠。家里只有老鼠在出没。那些老鼠在角落里瞪着绿幽幽的眼睛,让他感到一阵阵心酸和绝望。他觉得自己也不过是一只苟且偷生的老鼠,一只偷吃村里人的善良和宽容的老鼠。

他对我说起这些话时,眼角处不声不响地溢出了两颗浑浊的老泪。他说,王响亮,我觉得非得做点什么不可。他终于想到了放火。他说那是我能做到而又构成犯罪的事。我吓了一跳,想三公真的犯糊涂了,烧房子的事情能做吗?整个村庄都是木板房,烧掉一间,就会引起火烧连营。

我恨恨地瞪着他,把手中的一条木柴砸到地上,然后比划着不要那样做。三公却笑嘻嘻地望着我,似乎我不应该感到奇怪一样。他真是疯了,绝对疯了,烧了房子他倒得以如愿以偿到牢里去蹲饭,但是村庄里的人们到哪里去?他们只能站在废墟上伤心哭泣,变成一棵棵在风中摇曳的树木。我便又用脚跺着地,比划的动作更加大,告诉他不能那样做,我宁愿不要他的钱,宁愿一辈子不吃米粉,宁愿永远让父亲抽打着屁股,也不愿意房子被烧掉。

三公的脸动了一下,又咳了两声,说你不要惊慌,这件事,我已想了很久了,我不是真要烧房子的,本来连这种话都不该说,不吉利,但我只想到这个办法。就是在起火之前就把火灭了,村庄不会有事的。那样的话,虽然火烧不起来,可我成了纵火犯,就能坐牢了。

我望着他那张爬满皱纹的脸,心里难受起来,这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啊,连去坐牢的心愿都那么难以实现。他太可怜了,我得帮帮他,只要不是做坏事。我跑回家去找父亲和母亲。村子里的人只有他们知道我说什么,也只有他们才愿意相信我说什么。我告诉他们三公要引火烧房子。他们就瞪着我,满脸怀疑,似乎我是一只猴子在无声地舞弄一样。后来他们没有理会我,挑着笸箩向田野走去。我便跑去告诉三公,我的父母亲不相信,也就是村庄里没人相信。

三公想了想,说这样吧,你去帮我买一瓶煤油,村子里没有,要到镇上去,你就去吧。

我就到镇上买回了一瓶煤油。于是去送饭的人们,便常常看到三公在拨弄那瓶煤油。起初没人把那瓶煤油和火灾联系起来。后来我拉扯着父亲,告诉他三公准备用煤油烧房子。父亲的脸上就严肃了,又望着我比划半天,然后向三公家跑去,果然看到三公把煤油倒在墙板上,一阵煤油味扑面而来。父亲冲过去把那瓶煤油夺了过来,抛到河里。

然而过了几天,三公手里又出现一瓶煤油。这瓶煤油不是我到镇上买回来的,我也不知道他从哪弄来。太奇怪了。人们看到了就把那瓶煤油夺去,丢掉。然而不几天,三公手里又出现一瓶煤油,变魔术一样。村里人感到不安起来,谁知道三公会在哪个夜晚犯起糊涂来,一把火把房子点燃。人们便议论纷纷,三公为什么喜欢玩起煤油。父亲想到了我,便把我从人堆里揪出来。我害怕了,便比划着告诉他们是三公自己想坐牢,才想要烧房子的。然而人们怎么也没明白我说什么,连父亲也没明白。我便抓起一枝树枝在地上写出来。

人们发现三公有烧房子的思想,不由得倒抽了一口冷气。村长说,三公这么老了,怎么办呢?村子里便出现了两种声音,一种是成全他,让他去坐牢。一种是他太老了,只是一时糊涂,不必送去坐牢。后来村长和几个村庄里年老的人商量,最后决定把三公送到派出所去。因为村庄里没人能够保证三公不再犯糊涂。

人们做了一只轿子,那是在电影上学来的,三公一脸平静地坐在那里,一点也看不出是去坐牢,而像是去亲戚家串门。我在半山坡上望见他们穿过阳光,然后隐没在山腰上,心里涌起了一阵说不清的滋味。我狠狠地扯了一根猫尾草叼在嘴里,想三公终于去坐牢了。

现在三公的钱是我的了,那么多钱全都是我的了,我却一点高兴不起来。我不知道拿着钱离开南山村,离开小镇,离开县城,最后应该走到哪里去。直到太阳落山,我还想不出这个问题来,于是很生自己的气,还拍了自己一巴掌,然后又狠狠地拍了老牛一巴掌。老牛就转过身来,不解地望着我,看到了我满脸的愤怒,于是讨好地蹲下身去,让我骑到它的背上,我们就回了家。

回到村口的时候,我看到人们又把三公抬了回来。人们都没有说话,像一群沉默的蚂蚁抬着食物向巢穴归去。我一下子来了兴趣,连忙从牛背上滑下来,跑过去拉扯着父亲的衣角问为什么把三公抬回来了。父亲没有说话。我又拉了拉他的衣角。他才说三公没罪。人们就抬着三公走回家。我望着人们越走越远,心里顿然涌起流水一样轻柔的东西,慢慢地充溢整个身体。

几天后,三公坐在房子前叫住我,说王响亮,你帮我做件事吧,那些钱总有一天都会归你的,现在你还愿意帮我做一件事吗?

我摇摇头,远远地跑回家,再也不愿与他打交道。

三公的狗却跑来找我,它抬着鼻子对我笑。我讨厌狗对我笑,就抓起一块石头,狗就跑掉了,等我把石头丢在地上,狗又蹿到我面前。真是见鬼了。我不得不又抓起石头,再也没丢下,有时候在床上睡觉都抓在手里。父亲说你见鬼啊你,抱着石头睡觉。是的,三公的狗就是鬼,阴魂不散的鬼,缠上了我。

后来我忍不住了就气呼呼地跑到三公的面前。狗站在门口那里向我使劲地摇着尾巴。我真想踢死那条狗。我讨厌死了这个老光棍,讨厌死了他的狗。三公却艰难地撑着身子靠在床头上对我笑。他的笑和狗的笑一样让我生气。我想跑过去甩他一巴掌,把他的笑甩掉。结果我只站在门口那里对他怒目而视。

三公说王响亮,是我让狗去叫你的,这村子里就你相信我,也只有你愿意帮我,房间里有很多老鼠,你去帮我买几包老鼠药来吧。这些老鼠老是窜到我的床上来,要吃掉我的脑袋,我不想死后没有脑袋,你想那样吗?

同类推荐
  • 迷离

    迷离

    第二天上班,苏细柳脚步虚浮,像喝醉了酒,好不容易才走到医院。拐过楼梯,在科室门口,她猛一抬头,心顿时剧烈跳动起来,只见一只硕大的蝴蝶,蓝色又似乎是黑色,和她昨夜梦到的简直一模一样,趴在玻璃上,一动不动,宛如一只标本。苏细柳瞬间就石化了,心空成一片。楼道两头的窗户都开着,这时候一阵狂风穿堂而过,这只奇怪的蝴蝶忽然不见了。她感觉有些头晕目眩,似乎消失了的不是蝴蝶,而是她自己。苏细柳思量,到底自己是这只蝴蝶,还是这只蝴蝶是她自己?一时之间,却找不到答案。走进护办室,大白天不知道谁却开着灯,灯光白花花的,像流水一般,所有的桌椅用具仿佛全都漂浮在水面,摇着,晃着,让人头晕目眩……
  • 盛宴

    盛宴

    大全这才涩声地说道:也没啥,德喜不接保险丝,就是想让大伙多乐呵会儿。老泽山一下怔住了,原来,他心里也不愿让这个久盼的热闹过于短暂,希望这快乐欢畅的时光能够尽可能地延长,所以才让后生多唱几段。老泽山不禁动情地说:老兄弟,想热闹咱们再唱一晚就是了,你这迟迟不来电,扫了乡亲们的兴致不说,还坏了咱塬上的名声哩。日后要是再请人家戏班来唱,人家怕是不来呢。老德喜听了,这才站起来,摸索着从口袋里掏出一截保险丝来。也就在这时,场院里突然腾起一片通红的火光,跟着响起一阵欢呼声。老泽山、老德喜、大全惊得顾不上接电了,慌忙跑到院外。原来,不知是谁在场院里点起了一堆篝火,一大圈人围着火光又蹦又跳地欢腾,跟着,就见高原双手握拳,用力地跺着双脚,引吭高歌起来。
  • 惊情四百年

    惊情四百年

    欧洲历史上最畅销的惊悚小说之一,开创了吸血鬼文化的先河,书中塑造的吸血鬼伯爵形象成了后世书籍和影视作品中吸血鬼的原型,“德古拉”也成了吸血鬼的代名词,作者也被称为“吸血鬼之父”。并且以作者名字命名的“布莱姆·斯托克奖”更是世界恐怖小说的最高奖项。本书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高贵、英俊的德古拉伯爵的到来,让整个伦敦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躁动。丛林里传来让人毛骨悚然的狼嚎,蝙蝠发出怪异的声音拍打着窗户,墓地闪烁着飘忽游移的身影,空气中充斥着茫茫的白雾;温柔迷人的姑娘在奇怪的梦中醒来,一天天走向苍白,疯人院的疯子高喊着期待“主人”的到来,可爱的孩童迷失在茂盛的丛林……伦敦的整个黑暗嗜血势力彻底复苏了!穿过夜色中的丛林和坟墓,在午夜的钟声中人们是否能够穿越黑暗的头?古老的十字架、神圣的饼屑、奇异的大蒜花;砍下的头颅和刺穿的心脏是否能让它们重获安宁?
  • 设局

    设局

    陌生的电话,陌生的女人松原市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邱长根,刚刚从海滨调到松原,从区委书记荣任市委副书记,正处到副厅,上了一个台阶,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四十来岁的他,家在海滨,妻子和孩子也在海滨,不是她们来不了松原,是她们不愿意来。故土难离吧。邱长根也就没有劝,为官者,说不准几年以后,又回到了海滨。再说自己一个人在松原,也落得轻松自在。这些年,老婆成天像看犯人似地看着自己,也有些烦。烦归烦,他知道,好的夫妻关系,是他仕途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子。来到松原,他给自己定了一个规矩,陌生电话一律拒听。
  • 林子深处

    林子深处

    茅盾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得主张炜《少年与海》《寻找鱼王》后一本少年小说作品。《林子深处》以少年的眼光构建出一幅广阔的海边生活图景,谱写一曲献给自然的壮丽颂歌。作者简介张炜,1956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龙口市,原籍栖霞县。1973年开始小说和诗歌创作。作品有长篇小说《古船》《九月寓言》《外省书》《远河远山》《柏慧》《能不忆蜀葵》《丑行或浪漫》《刺猬歌》及《你在高原》等19部;散文《张炜散文年编》20部;文论《精神的背景》《当代文学的精神走向》《午夜来獾》;诗《松林》《归旅记》等。2014年作家出版社出版48卷本《张炜文集》。
热门推荐
  • 复仇女孩的甜蜜爱恋

    复仇女孩的甜蜜爱恋

    她们有着绝美的容貌,有着人人羡慕的家世,也有着把她们当成公主宠爱的家人们,她们本应该生活在无忧无虑的家庭里,她们的童年本应该是幸福快乐的,但事与愿违,她们不仅失去了所有还背负着血海深仇,使本应该有着无忧无虑的童年的她们,失去了她们原有的快乐,而在面对这些事情她们会怎么做呢??十年后她们回来了,但早已物是人非,背负着仇恨的她们,这次回来会怎么做呢???而当她们遇到了他们,又会发生什么呢?他们会使她们重新绽放笑容吗?会使她们那消失的真实的性格回来吗?会带给她们幸福吗?会抹平她们内心深处的伤害吗????而她们再面对他们时,又会怎么做呢?
  • 妖后苏妲己

    妖后苏妲己

    我,苏小梨居然被一只老鼠吓死,醒来居然沾染了老鼠气息,变成了一只宠物狐狸,真是欲哭无泪,虾米?连哭的力气都米,她居然是……传闻中的狐狸精苏妲己,哦~,卖糕的,有米有天理!
  • 黑暗圣裁

    黑暗圣裁

    一个又一个的妖魔现世,到底,是谁在操控着这一切?他有心灭魔,但他自己就是一个魔。神又是什么,天又在哪里,人们命运的背后,隐藏着的什么巨大阴谋,阴谋的操控者,又有着怎样的实力。
  • 管理心智

    管理心智

    作者从管理的角度出发,编排了七个章节,共一百个话题,每个话题都是从轻松有趣,富有哲理,发人深省的故事谈起,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学习管理。
  • 初恋无下限

    初恋无下限

    陆小舟与干爹的婚期临近,却意外与初恋男友双双重生。明明已经水火不相容的两个人,却回到了当年青梅竹马的时光。她隐藏重生的事情,伪装成原本的自己靠近苏盛欢,傻呆萌的调戏他,在他刚刚对小时的她有些动心的时候,她才开口说:“苏盛欢,你知不知道你很渣?”两个人再次闹翻。当年害羞温柔的苏盛欢已经变得很暴躁、爱吐槽、爱咆哮。当年活泼可爱的陆小舟已经变得缺人品、无下限、无节操。奈何家里的大人还是当他们是小孩,不但要他们一起玩,还一起洗澡、睡觉。苍天,要不要这么玩人,难道这一次我们还得一起老?!
  • 网游之无商不尖

    网游之无商不尖

    古代的米商做生意,除了要将斗装满之外,还要再多舀上一些,让斗里的米冒尖儿。因此无“尖”不商,指的是商人要尽一切努力给客人让利,才能留住客人,安身立命。后来随着时代发展,却以讹传讹,逐渐演变成了“无奸不商”,意思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奸诈就不能作商人。本书就讲述了这样一个网游职业商人的奋斗人生。
  • 超自然事件回忆录

    超自然事件回忆录

    这是我少年时经历或听闻的一些事件,有恐惧,有不解,我来与大家分享这些不可理解的事件!新书《我能召唤神仙》已签约,望支持!
  • 我的末世基地有点无敌

    我的末世基地有点无敌

    重回末世前一周,获得基地系统,一切末世所需的东西都可以建造以及兑换,甚至还附赠美丽的基地管理者,这是一个认真在末世活下去的故事,嗯,对于圣母的详细定义我并不是很清楚,所以主角在部分读者的眼里或许就是圣母吧,不过对于我来说,我笔下的角色一直是随性而为的,并不是多管闲事,我不认为这样的性格就是圣母,所以我并不打算改变,不喜欢的读者们抱歉了,你们喜欢的一言不合就挥刀杀人本书没有。
  • 保德州志

    保德州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成吉思汗子孙秘传(全集·第二季)

    成吉思汗子孙秘传(全集·第二季)

    本套丛书是长篇历史小说,共4册,包括《蒙古汉子》、《血性草原》、《爱恨情仇》、《人间正道》。时间自1720年到1952年。清朝2册,辛亥革命1册,内蒙古革命1册。讲述了成吉思汗的后代巴拉格特氏这支族人的故事,描写了内蒙古草原上巴氏家族一代一代英雄的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蒙古人以宽广的胸怀与汉人和睦相处,为蒙古草原的繁荣和昌盛做了巨大的贡献,促进了民族团结和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