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74800000003

第3章

待孩娃们再也感觉不到新鲜,母亲也就委派不动他们了。到车站上就冷清许多,忽然间仿佛荒野了。可就这时候,“我”携着孩子,领着妻子,从那一趟客车上下了来,踩着那换成了水泥的街路,激动着穿过街去,回到了家里。推开门时,母亲正围着围裙在灶房忙着,或在院落剥玉蜀穗儿喂鸡,再或趴在缝纫机上替人赶做过年的新衣。而无论忙着什么事情,那块自染的土蓝围裙总是要在腰上系着。这时候看见“我”、妻子和孩子,便略微一怔,过来抱了抱她的孙子,脸上映出难得有一次的红润,说你们外面忙,火车上人又多,回不来就不要回了,谁让你们赶着回来过年呢?明年再也不要回了!

是真的不愿意让他回吗?

一位在北京某三甲医院工作的宋医生告诉我,每年春节的归程火车票对他而言很好买,“根本不用抢”,因为每年春节基本都是大年三十值班。和着火车窗外的炮竹声,终于在新年到来之前赶到了家,“那一刻我突然觉得很幸福。”一次,父母跟他说,等下次回来时给他们买一台豆浆机,小宋想都没想就答应了。随后想想不对,下一次回家会是什么时候呢?如果还是像今年一样,要在大年三十踏上回家的列车,父母岂不是要等一年?小宋最后在网上给父母订购了一台豆浆机,“父母很理解我,也说过不让我惦记,不用年年都回的话,只是离得太远,有些时候力不从心。”

当留守老人被一再提起,相关法律一再重申的时候,公众差的只是那颗惦记家乡父母的心。就像麻友民老人所言,哪怕打个电话呢,见不到人,就是听听声音也行。

艰难的生活,孤苦的晚年,让很多留守老人动了自杀的念头。

2013年7月24日,四川一位八旬空巢老太太在家中上吊身亡。数天后乡邻发现报警,儿女居然还称“视情况回家”。据重庆石柱警方提供的消息,警方初步断定死亡日期应在3天以前。

7月17日,老太太让76岁的乡亲向某赶集时帮她买止疼片和白酒,说脚上长了疮疼得厉害。向某回答说22号才去赶集,老太太应允称没关系,嘱咐向某记得带回来就好。

18日,老太太侄子端了碗豆花给老人,在门口喊了几声未见应答,因她平时也不爱怎么搭理人,侄子端着豆花又原路返回。

22日,向某给老太太买药回来,在门口喊了多声没人回答,门又从里面锁上,怀疑出了意外,立刻给村干部黄组长打电话。黄组长一行来到老人家门口喊话无人应答,众人撞开了房门。民警赶到现场时房门已被打开,屋内散发着恶臭,家具布满灰尘,老太太吊在用头巾结着的床顶上(土家族的床顶上都有装饰,用于挂蚊帐和屏蔽外界干扰),身子半站着,头发散开。民警现场勘查并进行尸检,判定老人系自杀身亡,初步推断死亡日期为18日。

据后来民警调查,老太太今年80岁,眼睛因白内障几乎失明,育有1子2女,儿女均外出打工多年,老人现和其他3位老人生活在一大院里。据乡邻说,她居住的院子以前有50多人,后来陆续搬走,年轻人也外出打工了,现在就只剩4位老人留守家中。

据从乡邻那里了解,老太太平日不爱和人说话,性格孤僻,加上子女和邻居关系冷漠,导致她死后没人愿意帮忙料理后事。

民警在老太枕头下发现1000元钱。据村干部讲,老人是村里五保户,钱估计是她想身后事请别人帮忙而留下的。民警留意到,老太太屋里除了一点米,几乎没有其他吃的,似乎也没有厨房,只在底楼有一个吊着的顶罐,揭开盖子只看见灰尘。

随后,民警立即联系老人儿女,可她的儿子告诉民警,要处理完手里的事情,看第二天能否回家。听闻民警让其坐飞机赶紧回来时,居然说:“坐飞机太花钱了。”

黄组长说,老人丈夫的哥哥在两年前用同样的方式结束了生命。院外,与她一起住的另一位老人在听(老人双目失明)着发生的一切,手里紧紧地抱住一只猫,大大的眼睛空洞地“看”着院子里的人,表情严肃。

经民警与村干部沟通,他们答应近期会多到老人家走动,想办法安置老人到敬老院养老,不够的经费由民警资助。

老太太的遭遇,让我想起麻德怀因为疼痛而站不稳的双腿,想起麻友民对今后生活的绝望和担忧,想起他们因为生活的艰难而不得不拖着病体劳作。黄土地赋予了他们沉默、坚忍的性格,留守老人们便在与日俱增的孤独、企盼、失望中渐渐老去,直至身体覆上黄土。

他们在外打工,也是一个“尴尬”群体。吃不饱、无处睡,遭白眼,比这些更难挨的,是肩上背负的包袱和一家老少的所有开销。老人在家中盼望,他们在城市流浪,坐在穿梭于大街小巷的公交车上,路灯发出的橘黄色光芒柔和而萧索。他们无数次地问自己:我到底在做什么?目标在何方?该追求什么?努力思索后,只不过让自己的脑袋更加纠结。

早春四月,乍暖还寒,身着单衣的李欢坐在我对面。19岁,这个年龄,大都应该在上大学二年级,李欢却来北京打工一年了。来北京时,没带衣服,唯一一套像样的,是在一起打工的阿姨送的。

彼时,她在我面前,脆弱得犹如受惊的小猫,一谈到爷爷、奶奶、家这样的关键词,就忍不住掉眼泪。

她说,小时候的春节,总会在家守着老人,洗洗涮涮、打扫屋子、换新衣、购年货,尽管不富裕,因为全家能守在一起过年的缘故,感到分外温馨。

2012年,是李欢外出打工的第一个年头,没攒够钱,不能回家。去年春节,她站在烟花四起的北京大街,想象着屋内一个个团聚的家庭,“眼泪就止不住地往下掉”。

李欢是甘肃徽县人,家里不仅穷,负担也重。父母患有精神疾病,父亲糊涂到不认识钱,但认得女儿。母亲还会简单地算账,平时家里的开销记录都由她负责。

家中,只有她和妹妹是父母亲生的。爷爷另抱养一女,目前在上大学。李欢是为家里出力最大的。自小,她便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如今,他们已经70岁,我该挑大梁了。”李欢说。

来北京之前,只要一提到首都,李欢都会情不自禁地嘴角上扬,有一段时间总喜欢跟朋友说:“我要去北京了。”但来了之后却发现,这里带给她的远非想象中那般简单。家里的姨表哥在京上中医学校学习中医推拿,在他的帮助下,李欢进入北京某家正规按摩院学习手艺。李欢个子瘦小,面对体格稍高大的客人,就“总是吃不消”。也因为年纪小,李欢的客人很少,“如果客人能多一点,收入能比现在高不少。”

咖啡店里放着不合时宜的萨克斯曲《回家》。“忙活半天,连回家的路费也挣不出来。”如鲠在喉的话一说出,李欢有些后悔。桌上,她点的奶茶慢悠悠地冒着热气,透过弥漫的雾气,我看见李欢的眼里含着大颗的泪珠,她咬咬嘴唇,眼泪还是流了下来。我拍拍她因哽咽而起伏的肩膀,连一句安慰的话也说不出。

2009年,李欢家中盖房,邻居开车拉砖,倒车时没看见站在车后的姑姑。“姑姑那年才40岁,爷爷随后同邻居打官司,当时只赔了4万块,剩下的钱,至今没拿到。”爷爷俯身掩面而泣的泪水、枯瘦而佝偻的背影、绝望而无奈的哀号,在李欢的心里难以释怀。她说,这是她第一次见爷爷哭。

去年李欢奶奶生急病,在来北京以前半年,李欢曾在甘肃当地饭店做过服务员,每月省吃俭用,偷偷攒下一些钱。这笔钱在2012年奶奶生病时派上了用场。去年夏天,奶奶突然发病,被紧急送到医院抢救,李欢也被爷爷从省城唤回了家。

惨白的病房,7个日夜,李欢和爷爷憔悴不堪。医生只告诉李欢两个结果,老人有可能会瘫痪,也可能会“没”,要做好思想准备。“爷爷哭了,瘫痪不怕,只要人在,就能互相有个照顾。”这是李欢第二次见坚强的爷爷落泪。

命运之神眷顾了李欢一家。10天后,奶奶转危为安。半月前还曾乌云密布的家庭,被火辣辣的阳光猛地扯开一角,生活继续,一切如常。

与爷爷奶奶的感情如此之深,源自李欢小时候。刚出生时,李欢得过一次重感冒,高烧不退,因为父母的智力问题,只得由奶奶想办法,奶奶从卫生所拿来了感冒药,碾碎,一点一点地喂给李欢吃。

类似这样的情况,李欢在小的时候犯过两次,每次都是两位老人使她转危为安。李欢说自己的命是他们给的。总是在夜半,“爷爷翻来覆去睡不着,想事情,压力很大,但他从不跟我讲。”李欢的爷爷很瘦,“只有90多斤”。每日老人吃得简单而单调,面条、馒头、白菜,碰到农活儿忙的时候,“根本顾不上吃饭,”因为“地里的活儿等不了你”。

李欢爷爷有很严重的支气管炎,每年冬天都会犯。前不久李欢打电话回家,听说爷爷今年没犯病,“开心得不得了”。“现在就愁不下雨,地里的庄稼怎么办?”李欢的担忧显而易见地写在了脸上,眉头微蹙着。

刚来北京时,李欢隔一两天便会做个想家的梦。梦里,她时而依偎在长辈身边,时而迷惘在大都市的光怪陆离中。每一次,李欢都会哭着醒来,再擦干眼泪,继续一天新的生活。

“北京好吗?”我问她。

“好,但离家太远了。我担心家里的老人,想着能打工多挣些钱回去,身上就有使不完的力气。”她回答得很平静,与之前小女孩般戚戚然落泪的样子判若两人。

李欢最大的理想是自己开店,“按摩毕竟是门手艺。”22岁时,李欢才有资格考取高级按摩师证。“还要再熬几年。”前途,对于李欢来说好像断了线的风筝,能隐约看到,却用手摸不到、触不及。

2013年5月,广州率先取消城乡户口划分,新户口簿统一为“居民户口”。

李欢说,不知道自己家的户口簿上何时能成为城市户口。但户口虽改变,观念能轻易改变吗?“农村人”的帽子依旧难以摘掉,身份也依旧受“城里人”的排挤。

对李欢而言,在北京熬年头的日子才刚刚开始。

王荣林是一个很有意思的90后,微博名叫“农民工行走中国”。个人介绍简单明了:2012年,为了圆梦,我离开农村,已经在西安打工8年,为梦想加油!有自己的一辆车,没有目的地,用自己的一生行遍祖国的每一片土地。

王荣林的家乡在陕西商洛县(也是文中第一部分发生惨案的商洛县),现在在西安某建筑工地打工,主要做木工支设墙体模板。今年23岁,家里父母年事已高,父亲常年有病,庄稼地里的活只能由母亲全权负责。

在王荣林打工的工地上,像他那么大的小伙子,占了大部分。“家里的父母都有‘留守情结’。虽然我每月挣的钱不多,却很想接父母到自己身边一起住,被父母拒绝,说不习惯,周围的人也不认识。”

13岁时,王荣林因家庭困难辍学在家。那年,他给家里放了一年的羊,“那是我现在回想起来最开心的事儿。”很快地,14岁的王荣林开始外出打工,迄今已在异乡漂泊了9年。不能说回就回的家乡,双亲格外让他牵挂。父亲的病日渐严重,身体也日渐消瘦。吃药、输液、住院,是常有的事。王荣林哥哥也和他在同一个工地打工,王荣林至今还记得自己打的第一份工。那年他14岁,在西安一家裁缝店当小工,主要工作是剪线头、做衣服口袋、钉扣子、烫裤衬(拿硬纸板贴在裤子上,烫硬了再折起来做,通常在做西装裤的裤腰、裤兜时会用到),200元/月。老板管吃住,最忙的时候一天只休息三个小时,这样不分昼夜的生活有时会连着干上一两个月。困极了,边给裤子剪线头,边趴在桌上打盹。睡着了,一不小心剪坏裤子,每到这时,王荣林便央求做裤子的师傅帮忙打补丁。

“剪坏一条裤子要赔20元,一个月挣那么少,那时赔钱特别不舍得,能蒙就蒙过去了。”王荣林有些不好意思。想起当年第一次外出打工,第一次拨通家里电话的情景:电话接通,喊妈的那一声,还是孩子的王荣林,抽搭着告诉母亲想家。“在西安还好吗?缺钱了和家里说。”“打工那么多年,也没怎么哭过。”但那一次,王荣林觉得自己好像走进了迷宫,找不到出口。

“当年打电话两毛五一分钟,我打了10块钱。和母亲说了好长时间的话。”

那年春节前,王荣林得到了一个月挣到的50元钱。花了10元,还剩40,他揣着钱,在大街闲逛,不知如何花剩下的钱。走了一上午,他在地摊给自己、父母、哥哥,各买了一套衣服。大年三十的清早,15岁的王荣林,带着攒下的1500元钱和三身衣服,回家过年。

在裁缝店做杂工,让荣林切肤体会到:不读书,一定没有出路。现在,王荣林的儿子快两岁了,爱人在距离工地20多公里的家全职照顾孩子。而他自己为了方便白天干活,晚上住在工地宿舍。每隔两周,王荣林回去一次。

西安最热的时候,地面温度高达70度,顶着这样的温度,王荣林时常一个人爬到30层高的顶层,仰天而望,明晃晃的太阳、热烈而刺眼的阳光,让他不由得眯起眼。黝黑黝黑的肤色,湿答答的汗水淌落在胸前,有时,“分不清是汗还是泪。”累极了,荣林也会倏地想起做学生时家中墙上挂满的奖状,“一面墙都是,现在做梦还会梦到呢。”他说自己是90后,在很多人眼里,80、90后农民工都很不“入流”,“不是常人眼中的农民工,因为我们并不只是埋头打工,也懂得享受生活,算是新生代农民工。”

同类推荐
  • 飘飞的思绪

    飘飞的思绪

    本书收录作者多年创作的诗歌、散文、游记等作品140余篇,有记录从下放农村到返城工作的人生追忆,有对现实生活与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有缅怀亲人的泣血之作,也有游历国内外山河风景的慷慨壮歌。
  • 本来生活多趣味

    本来生活多趣味

    这是一本很贴近生活的书,与每个人的生活趣味相关,笔者娓娓道来,就像自己正在经历他的一切快乐的感受。让你不知不觉中走得更深,直到读完全书。才惊觉:自己被这个中年胖子忽悠了——其实他的生活也不过如此的波澜不惊,但也自由自在,任我行!
  • 仗舰走天涯

    仗舰走天涯

    2015年4月3日,作者随中国海军152舰艇编队从舟山出发,执行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和环球访问任务。152舰艇编队圆满完成海军第二十批护航任务,共为39批90艘中外船舶护航,有效维护了战略通道安全。护航任务结束后,编队未经休整直接转入环球访问任务,横跨5大洲16个国家访问。152舰艇编队的护航和环球访问,成果丰硕,影响深远,充分展示了海军现代化建设成就和官兵过硬的军政素质,为祖国和军队赢得了荣誉。
  • 如何读,为什么读?(名家文学讲坛)

    如何读,为什么读?(名家文学讲坛)

    《如何读,为什么读?》是布鲁姆在年近古稀时出版的一本个人化的导读著作,这位阅读大师、智慧老人、经典的经典读者为我们正本清源,梳理西方不朽作品,谈论他从童年到晚年喜爱的诗、小说、戏剧。本书可以说是《西方正典》的互补版,已读过《西方正典》的读者,可在这里再探索和再发现西方正典,以及再接受布鲁姆的批评能量;初次接触布鲁姆的读者,则可从这里开始,踏上寻访和分享西方正典的旅程。
  • 泰国现代文学史

    泰国现代文学史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泰国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发展沿革及主要作家和重要作品,丰富了外国文学领域的资料积累,对于了解泰国文学发展脉络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又兼述了泰国华文文学、新诗及本国文学研究的状况,相信有兴趣的读者通过本书可以全面了解泰国这一与中国有着悠久历史渊源的近邻的现代文学轨迹。本书另一鲜明特色是对泰国近现代的重要作家及代表作进行了详尽、细致的介绍和分析,因此亦可作为相关专业的教材使用。
热门推荐
  • 陌生的中国人

    陌生的中国人

    改革开放,让一个强大的中国、陌生的中国突然呈现在世界面前:从浙江清冷的青田到喧嚣的西班牙马德里,从广西中南部贫困的上林到黑非洲加纳的金矿,从鸭绿江畔繁华的丹东到朝鲜平壤的寂夜;从故乡到他乡,从早先的超稳定到如今的四处漂泊谋生,陌生的中国人不断带给世界惊奇的同时,自身承受了多少情感的磨难、经历了多少苦痛、留下多少灵魂的背影?本期我们从杨猛的长篇纪实《陌生的中国人》中精选部分章节,让您从中感受中国人在海外含泪带血的奋斗经历——偷渡西班牙1995年10月初,一个清冷之夜,19岁的郑建茂离开家乡青田,踏上偷渡之路。
  • 老子如是说

    老子如是说

    长篇文化哲学散文《老子如是说》,利用东西方一些哲学成果,以当代人的科学思维,特别是宇宙学的新认识,冷静地剖析、客观地批判与弘扬并重,科学化地解读《老子》,破译《老子》深刻的哲学密码,溯本求源,最大限度地接近《老子》哲学的本真,叙前人之未叙。启迪思想,照亮心灵,净化道德,革新习俗,引人看清自己,看清自己性格的两面,更能了解我们中华民族性格的多面性与深刻性。文笔幽美鲜活靓丽,恣肆纵横。
  • 我家主神有点甜

    我家主神有点甜

    【男女主1v1高甜,身心干净】一朝被绑定,佛系少女卿辞表示只想咸鱼,可惜系统天天催命。被迫营业的她开始了各个世界的攻略。温柔师兄、清冷天神、傲娇战神、杀伐君主、禁欲长官、美人鬼君、腹黑大神……于是在第n个世界后,少年主神步步紧逼,将企图逃跑的某女禁锢在怀里,瞳孔幽深:“我的小姑娘,你打算跑到哪里去?”卿辞:……
  • 重生之嫡女风华

    重生之嫡女风华

    上天有眼,她凤若桐又睁开眼睛,重生为人了!不是都当她结巴懦弱好欺负吗?那就继续扮猪吃老虎,撕破二妹的美人皮,揭破姨娘的伪善真面目,报复恶毒心上人的卑鄙行径,为自己、为娘亲讨回公道!嫡女重生,锋芒渐露,绝色女子才艺无双,惊艳天下,谁与争锋!她傲然笑对天下人,我命由我不由天!可是苍天,她只想报仇而已,风流王爷阅人无数,为何偏对她不依不饶,戏弄起来没完没了?
  • 团头鲂规模养殖关键技术

    团头鲂规模养殖关键技术

    《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近年来,江苏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成绩可喜。我们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两个率先”、构建和谐社会,按照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探索农村文化建设新途径,引导群众不断提升文明素质。
  • 想和你的喜欢撞个满怀

    想和你的喜欢撞个满怀

    【手控系直女癌女主景词x治愈系居家男主白棵】“这道题有谁会解?”“老师,找白棵呀。”“为什么?”“他不是百科吗?让他上去不是名副其实的吗?”景词插科打诨调笑道,台上的老师黑了脸。“景词你给我滚出去!!!站着!”*雨夜交加,白棵把想要逃离的景词圈入怀,直盯着她:“不许跑。”“你明明就喜欢我,还撒谎。”打趣你名字是假,引起你注意是真。-甜文-
  • 我本英雄

    我本英雄

    本书讲述为摘掉欠发达的帽子,文山市委书记石亚南和市长方正刚一味追求GDP,为七百万吨钢铁的上马呕心沥血,却酿发了一场重大经济灾难。他们大搞地方保护主义,按官场潜规则办事,不惜违规违纪,最终造成该市最大的企业家吴亚洲自杀谢罪,一百六十多亿扔进了水里。石亚南、方正刚痛定思痛,千方百计挽狂澜于既倒,但仍没改变被查处、被撤职的命运。小说真实生动地表现了石亚南、方正刚这些决策政治家们在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历史原罪”,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面临的困境。
  • 胡涂世界

    胡涂世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太上升玄说消灾护命妙经注

    太上升玄说消灾护命妙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向美而生,向上而行

    向美而生,向上而行

    小富女著的《向美而生 向上而行》内容分为六个篇章,囊括了作者对美丽的梯度理解和点滴印证。外形修炼篇讲述了“变美”这件小事情,生活方式篇提出活得美丽才是头等大事,岁月成长篇进一步论证了向美而生的一千零一种可能,人物篇以历史女性的角度阐述美的内涵,梦想篇指出美丽是永不放弃的向上力,养育篇补充说明养育是一场自我的修行。简而言之,本书展示了新时代女性的成长模式,帮助处在迷茫中的女人建立强大的自我完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