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82700000002

第2章 张广之

今天,2011年9月12日,中秋节。

下午两点,睢城里的街道上,人流车流就不像上午八九点钟那样稠密。公交站台上很少有人候车,只是鞭炮声此起彼落,比人和车要稠密得多。候车亭的宣传栏里,早几天之前就贴上了“睢宁好人”的事迹介绍,为首的一张就是张广之,好像是他带着余下的39位好人一起过中秋。

我就想,在这个时候,所有以前或现在正在从广之桥或广之路上过的人,都该给张广之老人打个电话去问候去祝福。

9月9日的《徐州日报》载文介绍张广之的:8月30日,睢宁县召开2010年度“身边好人大家评”表彰大会。县委书记王军亲自将绶带、奖励证书、20万元奖金授予该人,年度“睢宁人民好榜样”——30多年来义务摆渡、免费(应为捐资)修建跨省桥及自费修铺村庄两条(各)1000多米沙石路的官山镇张集村83岁老人张广之。另有39名“身边好人”分别被评为该县“服务大局人民功臣”、“高效农业致富能手”、“敬老爱幼道德模范”、“热心公益群众楷模”……

沿着乡村水泥路,看一路上的庄稼长得茁壮,路两边的杨树高大整齐。车向张集村里拐弯的时候,就见树间的条幅和房屋的山墙上写着:“向张广之老人学习,向张广之老人致敬。”在一幅写着“向睢宁人民好榜样张广之学习”的横幅前,车子停住了。我看得出来,这是张广之老人所在的村子里的村民写的。

车依次停在了张广之老人的家门前,全村的男女老少几乎都跑过来了。他们的表情不仅仅是好奇,而且还带着自豪。

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张广之在张集的家是这样的简陋而近乎于寒酸,宅距只有两间房的长度,门楼也十分的低矮,挤在两边的房子中间,就像一个侏儒挤在了巨人堆里,让人十分看不下去。小院子当然是又窄又小了,以至于我们刚一进去,就觉得有被挤满了而转不过身来的感觉。张广之在大家中间,听着各种各样的人对他说着各种各样的话,并不住声地说这怎么好啊,给我买这么些东西来,麻烦大家,我不安心。韩院长(平时人家都这么叫他)给他的荣誉证书和健康免费体检卡,被围观的群众看了又看,记者们拍了又拍。等热闹的人群稍一平静下来,我趁机就问他:“你的房子怎么这么小啊?”张广之说:“我要大的干什么?小孩都不在家,够我们老公母俩住就行了!”我问:“你修建的桥呢?”旁边的群众说:“你没看见啊,不就在门口前边吗!”我说:“看看桥去。”

其实,一到张广之的家门口,便能看到那座桥了,只是我没注意。这桥本来是没有名的,但本地的老百姓给它起了名字。老百姓说:“这是广之桥,桥那边呢是安徽泗县,桥这边呢是江苏睢宁,这条路呢,叫广之路,连桥的那边有一段路也是广之路,修到外省去了。”说话的当口,群众也围上来了,七嘴八舌,却口径完全一致。张广之真是一个好人,他做了一辈子好事,数也数不清。这桥这路,都是他自己出钱修的,有些活是我们帮助干的,就连俺这家门口的路,也是他自己花钱买的沙子石子修的。你看那两头桥爪子的路,原来是低的,接不平整,全是他老两口一车一车推土垫的。

广之桥坐落在睢河上头,睢河现在的河口有二三十米宽,而在过去,有100余米宽,是古睢水的流经之河。这桥两边有栏杆,可以过小车,也可以过大自卸那样的载重车。百姓说,当东边距此有七八里路的104国道在整修期间,无法通车,这些来往江苏、安徽的车辆,就排队从这里通过,也没有压坏桥。这一段河道上没有桥,许多车是绕着弯要从这里过。我们惊讶,这么多车从这里过,如果村民设一个卡,收点过路费,收入也是可观的。别的地方不就有人这么做么!村民和张广之说那不行,修桥就是让人走的,怎么会去要人钱呢?村民又指着桥爪对我说,看到那桥头路两边垒的石头了吗?全是张广之一个人一块一块搬来垒上去的。又用水泥砌好。我跑到面前一看,果然,小石有几十斤重,大石有几百斤重,整整齐齐由低到高,砌得严丝合缝。我问张广之,你是怎么搬过来的?张广之指着不远处的村民宅子说,我买来的石头,是卸在那里的,为了搬石头,我专门焊了一辆小铁车,和老伴往这里搬。大的搬不动了,就向这里滚,一点一点翻过来,大的有二三百斤啊!旁边的程夫敏说,搬石头老张弄伤了胳膊,他是一边吊着绷带,一边搬的。张广之就笑,说我当时的胳膊是这样的,他在胸前比画了一个姿势。我也纳闷,那些过路的人或者看见的村民们,为什么不过来帮助一下呢?张广之说大家都忙。程夫敏说,你还不知道,张广之为乡邻的家门口修路时,如果有一点没弄好,有的村民还找事,说我这家门口你为什么没给修好呢,你得重新给我们弄弄。这我也不信,因为那么多的村民,围住我们,都在夸张广之的好,也都在说张广之出了钱,我们不能不出力啊。如果让他再花钱找人来干,那样增加一倍的钱也干不好。这我信。张广之说修桥买材料钱共花去了47000元,而一位工程师看了这座广之桥,说如果集体拿钱来建,15万块也打不住。

张广元原来在交通部门的船上工作,退休时他也没要钱,为国家着想,就回家了,回家之前,他把他属于个人的一条船,也送给集体了,他认为个人不能要,送给集体才放心,后来集体没有了,他的财产也没有还给他。所以,要是放在后来,他的船就不会给集体了,他没有想到社会变得这么快。他做的好事,是从小跟大人学的。他小的时候家里很穷,有时吃不上饭,就去庄子里借粮,借粮是没有的,只能借到白芋干子。后来日子能吃上干的了,就想别人救助过他,他也不能忘记了别人,碰到吃不上饭有困难的群众,他会把自己的粮食送给别人。他说,他当年在船上时,交生产队钱买工分,生产队分他的粮食,他舍不得吃。有一年积攒下来有两三千斤,但村里人因水灾没有粮食吃,他就和干部说,把他从嘴里省下的粮食捐给群众了,要求分到各家各户去。但干部没有把粮食全分完,扣留了一部分卖钱私分了。事后就有群众反映,今后生产队再也不能分粮食给张广之了,他用不着,家里有陈粮,吃不完还送给干部去卖钱分了。这之后,集体就真的不再分粮给张广之了。张广之说这不怪群众,怪干部,干部做不好,群众上哪里说好。所以,有些坏事,是干部带头做坏了。这做好事也不容易。不过,他还是坚持做下来了,做坏事他做不了,下不得心去做。就说修桥铺路吧,他说他原先门前的睢河,两个省几个县的人都要从那里过,他是用船渡人的。但船小不能载车,他就琢磨修桥。先修的是水漫桥,一发水就淹了,加上架的是水泥板,当中有缝,骑车过桥的人容易卡住,小孩子来去上学也不安全,他在家里总担心小孩老人不小心会掉到河里去。后来他修了一座好一点的桥,但这桥修成之后又被车压坏了。他就想要修一座大桥。修大桥花钱多,他开始省吃俭用地攒钱,卖鸡蛋卖猪地攒,攒的还不够时,他真的去装病了,问子女要钱。子女都给,老伴也支持修桥。他见差不多了,就联系修桥的人,拉材料的人,联系挖掘机吊车施工。这些修桥的人、开挖掘机吊车和拉材料的,干完活了不要他工钱。说如果再问他要工钱,简直就不是人了。张广之说这样他省下了一大笔开支。桥修成了,路又不行,他就想还要修路。就重新开始攒钱、借债,修了两条各1000多米长的沙石路,他这才放心。路修成了要人养护,他和老伴就干上了养路工,不允许路上有坑坑洼洼。

张广元还说,别人说我是呆子愣子,有钱不会花,有福不会享,有好东西不会吃。我不是这样想的呢,我就是喜欢做好事,做了好事我高兴,心里舒服。

同类推荐
  • 血色玫瑰

    血色玫瑰

    月色温柔,大华集团总经理秘书肖婷婷下班后,先与同事参加了好友文丽的生日聚会,将近八点,却突然告辞离去,早早地赶回了住在桃花源小区的家中。这是位于城乡结合部的一个新开发的住宅小区,但却以其设施齐全、服务周到而享誉业内。肖婷婷几乎一眼就相中了这里,她以银行按揭的方式购买了一套小两居,从而告别了那个拥挤的合租式公寓。她打算过些日子,将尚生活在县城的父母接过来同住。而此时,她却仰卧在加满水的浴缸内,尽情享受着水流所带给她的轻松与愉悦。
  • 出台

    出台

    一大早,睡得正香的刘雯妍接到周全的电话。周全依然是一副风风火火的口吻:“能出台不?有条热线,乔丽华去不了。”电视台记者出去采访,台内都称出台。一般一组两人:一为采访记者,持话筒面对面提问;一为摄像记者,扛摄像机远近高低拍摄。乔丽华是周全的搭档,一个像刀刃样锋利、火炉般温暖的女记者,最近因为怀孕,不能到处乱跑,只好找刘雯妍。刘雯妍曾是周全的实习生,现在成了同事。有要紧采访,周全喜欢找她。“你借好设备等我,我马上来!”刘雯妍毫不迟疑。“速度!速度!”周全催道。
  • 藏金潭夺宝

    藏金潭夺宝

    一位年轻女士带着小孩和老人不远万里步行异国寻找自己的亲人,一个不惧生死、智勇双全的大英雄,面对死亡不禁留下了眼泪,也可以让一个没有丝毫信仰的、自私自利的人最后能够发自内心地去忏悔。为了得到藏金,各色人等纷纷齐聚令人望而生畏的死亡之潭。印第安人大首领温内图轻轻触动了秘密机关,湖底开始显出本来的面貌,无数的黄金,让贪欲之人更加贪婪,一场生死抉择之后,每一个人都得到了应该得到的东西…………异域的风情、独特的文化、险象环生的故事,揉神话、探险、悬疑和哲理于一体,这些构成了卡尔 麦小说的永恒魅力。
  • 会有一条叫王新大的鱼

    会有一条叫王新大的鱼

    阴雨天持续了三周半,劈头而来万里晴空,让人们有点中奖的呆怔。住高层的人不太敢多看天,因为天蓝得透黑,令人眩晕。放晴才一小会儿,家家户户的阳台上,就竞相披挂出万花筒一样潮湿的衣物,好像太阳把每一家都炸得杂碎流溢。小区里一栋栋高楼,就像刚升出海面的大方柱,挂满了筋筋吊吊的“海蛎海带”之类。一楼,两家相邻的院子里,也都架着洗晒的被单、床单,绿篱上还有一匾红艳的枸杞。几只指甲大小的五月灰蝶,在两家院子的绿篱中翻飞。一个四岁左右的孩子,仰着脸张开双手,像盲人一样在院子里慢慢游动。
  • 留守的伙伴

    留守的伙伴

    我们的校园在县城最边远的偏僻小镇上,洋槐花盛开的时候,馥郁洁白。特殊班的留守儿童在全校数第一,教室里的课桌凳是那时学校的唯一——“双星座”,把学生1+1串在一块儿。回忆是美好的,也有淡淡的苦涩。我们是特殊班的留守伙伴,把心语系在鸽子飞翔的翅膀上。
热门推荐
  • 季警官的无厘头推理事件簿2

    季警官的无厘头推理事件簿2

    “凶手”还没出手“又”死了,还有完没完了?报告老板:我不会告诉你我是来偷绩效考核表的!社会小哥友情提示:收保护费请小心摊主!你的手机我可以还你,但你得先告诉我我是谁啊?交易时千万要小心假币,别怪我没提醒你啊!只有成功破了这个案子,我才能荣升刑警队长,仕途啊!脱线女侦探王小貌VS自我感觉良好的季警官“纸上悬疑推理剧”第二季欢脱来袭“你好,我是季警官。你觉得,我和一般的警察有什么不同?”
  • 白王传说

    白王传说

    自一百三十年前魔族之乱以后,各地隐世家族纷纷出世,又数十年后,藏剑,云山,神苍,血傀,唐门,逍遥阁以及当年一战从魔族分支出来的寒芒刀宗改名为寒刀,和南岭十万深山中的妖兽一族崭露头角,群雄并立于江湖之中。
  • 宫妃记

    宫妃记

    这是一个主子干了坏事,被主子拿来顶锅的小宫女,勾搭了皇帝,最后将主子反炮灰了的故事。
  • 乔家大院

    乔家大院

    本书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山西省祁县的乔家大院,涉及其环境特色、营造兴建、建筑趣谈、装饰艺术、楹联匾额、百年传奇等。
  • 闲妻当家

    闲妻当家

    宣传楠的新文:《天下为媒》―――――★―――――★―――――★――――――她,是黑道上赫赫有名的“玲珑管家”,包办组织里的一切事务。“白影”的二当家,却是操心劳碌命。即使这样,还是得不到信任。由于功高震主,最后落得个被顶上大BOSS暗杀的下场。所以在这一世,她便要没心没肺地过活,才不要像上一世那样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她只要偷得浮生半日闲便可。她的人生目标是“不求最娴,只求更闲”。她叫姬七娴,是天焰皇朝第二大门庭姬家的小女儿。很好!很强大!家庭背景不用说,既不用为生计奔波,又不用担心哪天家族太过耀眼而遭皇帝猜疑,遭旁人嫉妒。毕竟这是第二大门庭,上头还有个第一。身份也不错,庶出的小女儿,也不会有什么人关注。名字就更妙了,娴——谐音不就成了“闲”吗?看来注定了,老天也允许她此世逍遥一生了。啥?姬家老头子也就是她老爹要她去参加选秀?行,她去,反正只要选不上就行。啥?她家五姐要与她换新郎?行,换就换,反正都是嫁人,随便哪个都成。可是,这只称作她老公的生物难道是为了彰显他雄性的特征,所以有那么多房姬妾吗?而且,她也是其中姬妾之一。好吧,妾就妾吧,只要让她闲闲地过完这一生就行。只是,为什么还不放过她。她只不过选主母时去晚了那么一点点,就被人阴成了当家主母,要担负起整个后院的职责。那个谁谁,你要主母家印?好!马上奉上!顺便将这主母的位置也打包送给你!★★★★★★★★★★★★★★★★★★★★★★★★★★★★★★★★【yynn1990】亲耐滴为《闲妻》建了群群号:【66734720】喜欢就来玩玩哦~果果的强群:128332704感谢辰夜为闲妻做的视频么么◆◇◆◇◆◇◆◇◆◇◆◇◆◇◆◇◆◇◆◇◆◇◆◇◆◇◆◇◆◇◆◇感谢亲爱的童鞋们给小楠送花花跟钻钻,谢谢大家的支持!
  • 万古魔剑帝

    万古魔剑帝

    十万年后,永恒天帝重生归来,以无上剑道,上斩天宫,下灭幽冥,光鉴万古,照耀九天!‘吾之剑道,杀戮不绝,突破不止!亘古长存,永恒不灭!’——书友交流群:536085423
  • 懦懦与霍先生

    懦懦与霍先生

    懦懦跑过了一整条街,在街的尽头,是一座很普通的建筑,但却带着一个巨大的喷水池和高高的台阶。她走到最后一个台阶上,看到霍煦伸出手对她说:“欢迎回来,懦懦。”
  • 网游之战兽传说

    网游之战兽传说

    战兽合体"枫林尽染与他的战兽卡完成了合体,宛如来自地狱的恶魔,无论幽都的魔君,还是大唐的天子,亦或众帮派的头领无不为之颤抖。本书裙号588639178,无聊的欢迎来吐槽
  • 淋湿的翅膀

    淋湿的翅膀

    艾叶出了村庄,想找个地方静一会儿。她不想回家,家里到处是赵美红的影子,到处是赵美红的气息。可眼睛还没揉干,那个巨大的白色建筑便如一柄利剑刺在艾叶心上。那是去年才建成的造纸厂,离村也就二里左右。黄村周围是平坦的原野,站在村外任何地方都能看见醒目的造纸厂。艾叶想把它挤出眼眶,可不管她站着坐着,始终在那儿晃。后来,她索性找个地方躺下去。黄村土地碱性大,高大的树木种不活,只长一丛一丛的枸杞。枸杞掩映着,艾叶眼前只剩下一片湛蓝的天空。偶有风吹过,耳边奏出沙沙的声响。艾叶脑子依然乱着,一边是杜智,一边是赵美红。
  • 三国之汝南陈伯至

    三国之汝南陈伯至

    他,非是穿越男但他,是穿越男之后他是小地主,他是名将之兄长看他如何在门阀偏见,士族垄断的东汉末年渐长渐强没有王霸之气没有显赫之名只有严酷的冷兵器社会他不是一开始便是社会的中心又如何从“看客”变成主角的呢且看他如何书写这部悄然改变的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