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82700000003

第3章 岠山窝里的山丫头

去年秋天,我与本地文友陪同南北二京来的友人又去岠山,半山上遇见了一丛丛野山枣和野山楂,就大呼小叫起来,直说要是满山长了这么些东西,那该是多美。同去的本土诗人就说,这山里有一个好去处,你们以前都没去过。那里有一位像静秋一样清纯的山里丫头……这老兄一番话,钓的是我们的好奇。

后来我们终于看到了那个山丫头,她叫保元,像一只小小鸟。

20年前,保元被她的生身父母遗弃在这个世界上的,她是父母的第三个女儿,生下她以后,父母就决定抛舍掉她。20年后,这个世界把她隐蔽在了一隅山窝里,像野山楂树一样生长着。在我们的家乡,是极少看见山的。被我们现在称之为山的山,也许只有在保元的脚下,一道窄窄的小山窝里,才有生长着不被世人所知道的一窝绿色。现在秋天来了,我们站在2010年10月2日的阳光里,看那小山窝里的山楂树红了一树,野山枣也阳光一树。相比我们已看过的那些去年今年才栽下的满山的小树苗儿,这里突然地就显现了深谷老涧的感觉。我们原以为这一切的景色,都是小山窝野生出来的,原生态的。保元说,这里长大了的山楂树、柿子树,都是她死去的继父母亲手栽下的。我们大吃一惊,这小山窝里大大小小的石块石蛋,像是直泻下来的山洪,从半山腰冲向山脚,突然间就在这里被一股力量阻止,凝固住了,就再也不动了。我们不敢相信眼前的五彩斑斓,竟是人的力量助它们从这碎石中生长出来的。它们是怎么活下来的呢,而且还这么蓬勃旺盛,结出这么多鲜艳诱人的山果来?

我们是专为这一窝绚烂而来的。20年来,也就是从相当于保元被她的生身父母抛弃的时候起,我们来这座山究竟有多少次,的确是记不清楚的,从来不知道这山里还有如此秀美的一隅山窝,更不知道小山窝里收藏着一个名叫保元的20岁的山姑娘,像是收藏着一束月光一缕晨曦!

保元姓王,住在山前的后王庄上。她的家离古邳镇上,也就不足十华里的路程,离县城,坐汽车大概需要四五十分钟,然而她都没去过,20年的生命里,都没有去过,没有接受现代化文明的馈赠,真叫人不可思议。这山上每到春节、清明、中秋、国庆等节假日里,满山上下都是游人,摩肩接踵,熙熙攘攘,然而游人不知道山脚下的这个小山窝,不知道这山窝里有一个叫保元的山姑娘。当然,保元也不知道这些游人来自何方,他们为什么要上这座山来。保元有时站在山脚下远远地眺望他们,望过之后依然默默地做她自己的事情。每天,这小山窝就是她的世界。

就在这时,我听到了从山下传上来的声音。准确地说,是我们听到本土诗人对着山下大声的说话时,才意识到有来自山下的声音。细一听是一位女孩的,像溪水缓缓流经山涧似的,从微风里传过来,清新而又柔和。我们不清楚这声音在表达什么,我只听到身边的本土诗人在回应山下流水一样的声音。

这些都是我外地的朋友,从北京来的,也有从南京来的。

“我就是上次来说要买你柿子的那个人。你的柿子捂好了吗?”

“你说你叫什么来着?”

“噢,对了,想起来了!你叫保元,你哥叫保剑,你住在山前后王庄上。我们今天是来专门看你的。你家里有法吃饭吗?我们中午还没吃饭呢。”

“你家里没有饭啊,真是的!”从本土诗人的应答声里,猜测女孩在向他说些什么,但我无法看到这个女孩。她被那些果树遮挡住了。女孩的声音是从这五彩斑斓中穿越而来的。趁他们的应答停下来的当口,本土诗人开始说保元。他除了向我们说了上边说的那些保元遭遇外,还说现在已经很难找到保元这样纯真得像山泉水一样,干净得像阳光一样的女孩了。看到了山里红一样的女孩看到了这里的山楂树,就想到了《山楂树之恋》,保元才是张艺谋要找的静秋呢。他还费那么大的劲,到全国各地艺术院校里去找,到表演团体里去找,直接到我们这里找保元,不就找到了静秋了吗?

我看到,坐在矮矮山崖边上的保元,居然慢慢地站了起来,前倾着身子,踩着碎石块向我们攀爬过来。哦!这个保元!我在心里念叨着。她就像大山一样坦荡,像山里红一样明亮,向陌生人的呼唤而来。保元的目标是那样的明确而又纯净,是那样的单一而又自然,是那样的别无所求而又求之于唯一。

保元在距离我们四五米的地方坐了下来,我才看得清她长得十分清瘦,尺把来长的黑发用一根蓝色的辫绳,挽在了脑后。额顶上的头发,大概是风吹的吧,也可能是树枝抚弄的吧,有些点点的凌乱。一只红色的发卡卡在头顶上,一只蓝色的发卡卡在一边眉际的上方。这两只发卡的式样和别在头发上的形状,在任何一个城里女孩眼睛里,或所有人的目光里,都显得十分的守旧和别扭。但在这个环境里,我们心里陡然地涌起了一股颤栗,这是我们早已久违的发自内心深处那个最敏感部分的颤栗。我们熟悉的许多亲人,不都曾是这个模样这种打扮的吗!保元的肤色不是很白皙,但也绝不是黝黑的那种,柔长的线条把她的脸颊描绘的有种令人怜惜的柔和,许是汗水浸渍又或蚊虫的叮咬吧,几点异样的痘痕难以遮掩住她的青春如花的容颜。一件浅红色的花夹克衫,薄薄的裹在身上略显肥大,不过看上去是十分清爽的。她就这样略显拘谨地坐在我们的面前,低着头洋溢着一脸的笑意。而我始终觉得,她的澄澈的目光,像一团透亮的绸丝缠绕在我们的四周,我能接收到她目光里的一份信任,一份没被污染的热情,就像接受早晨出门的阳光。

“这山上的山楂树、柿子树是自己长出来的吗?”

“不是,是俺大俺妈栽的。”

“哦!那这属于你们吗?有没有别人来摘这些果实?”

“没有,就是俺家里自己来摘。”

“那山楂摘下来干什么?”

“洗干净了,切成片晒干了,装上车拉去城里卖。”

“卖给谁?”

“药店里啊。”

“你天天来这里看山吗?你还干什么?”

“天天来看,俺还卖石块。”

“卖石块?卖给谁?”

“不知道,有人开车来买就卖。”

“他们买去了干什么?”

“不知道。刚才还有人来买呢。”

“卖多少钱一车?”

“俺要了一百块钱,他们嫌贵了,又走了。”

“你没有去撵他们?”

“撵他们做什么?”

“你平时有零花钱吗?”

“俺不花钱,要什么零花钱?”

“你知道你的亲大(爸)亲妈吗?”

“你为什么要提那俩个人?你不要提!”

“那你可是你亲大(爸)亲妈生的呢!”

“把我生下来就扳了(即遗弃)。他们为什么要扳我?!”

对话停住了,我们已经知道,保元的继父母不在人世了,她一直和哥嫂生活在一起。而宝元的亲生父母还活着。半晌,不知谁先开始转移了话题。

“下次来我给你带丝巾,再给你买一身球衣球裤。”

“你别那个,俺不会要的。”

“我给你买一身外套。”

“你别那个。”

“我给你买吃的,巧克力,口香糖。”

“你可别那个呢!”

“你穿多大的鞋,用我的鞋试试,我这是38码的。”

“俺脚臭,俺不试。”

“那我一定给你买一双,下次带过来。”

“你可别那个。”

“我们来买你的柿子,你上次摘的柿子捂好了吗?”

“早捂好了,都卖过了。昨天哥又摘了,明天就可以捂好。你明天来?”

“我们明天不来,我们六号下午来。今天是二号,六号下午我们一定来!你回家给你哥嫂说好。”

“那俺叫哥嫂给你们留着。”

“你家里有手机、电话吗?”

“有。”

“把你家的手机号、电话号码告诉我们。”

“俺记不住,俺没有记过。”

“你上过几年学?”

“就上过一年级。”

“是你不想上,还是上不起?”

“是俺不想上,俺大(指继父)拾(捡)到我时,俺上边都已经有六个哥哥姐姐了。”

“那么你是老七?”

“……”

“你现在还想什么吗?”

“俺想在这里能多栽一点树。”

“不想到城里找个工作?我们给你找?”

“俺不去,俺就在这里。”

“你永远会在这里?”

“那我能到哪儿去?”

下山时本土诗人说,我要送些书来给她看。我说她只上了一年学,不会看的。又有人说我带画册给她看。我说她现在很满足,你那样做了,她知道的多了,会给她平静的生活带来波澜。朋友说不会的吧,她不是还要栽树吗?你说她栽树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

就是呀,保元栽树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

同类推荐
  • 小城春秋

    小城春秋

    小说以1930年5月共产党领导的厦门大劫狱事件为背景,反映了1927年到1936年间中国革命斗争的一个侧面,塑造了李悦、何剑平、丁秀苇、吴七等一群具有共产主义理想和爱国主义思想的革命知识分子形象。在地下党的领导下,斗争取得了非凡的胜利,成功地营救了四十多位同志。
  • 你若盛开

    你若盛开

    自你我相遇就开始了一段长长的旅行,你触摸过美丽的布拉格,你拥抱过神秘的海域,你收集了地图上每一次的风和日丽,而我,迷失于你指间每一道短暂的光阴。有时爱情说她忘记了,就像旅行偶尔忘了目的地,但列车总会将彼此带回,记忆从不会被时光掩埋。你曾说要为我,建一座能够摸到星星的摩天大楼,让我从此不怕孤独,项明轼+梁珂=一辈子,这就是,相爱的意义……
  • 爱与黑暗

    爱与黑暗

    一九三九年的春天可真漫长啊,就像这绵绵的夜,沉长而冰冷。上海沦陷已久,法租界依然灯红酒绿,从黄浦江传来的汽笛声,绵长而悠远。伴着夜来香的舞曲,喝着白兰地和香槟,都不知道换了第几个舞伴了,哈哈,她们个个妖艳而性感,让人爱不释怀。哦,我已经晕头转向了,不能再玩儿了,我要歇会儿,补补能量。推开维也纳舞厅的大门,我看了眼手腕上的劳伦斯表,已经凌晨两点了,今晚算是回去早了。
  • 像地狱的沉沦:卡夫卡散文菁华

    像地狱的沉沦:卡夫卡散文菁华

    作为20世纪初叶现代文学的鼻祖,卡夫卡一向以情节怪诞、内容深刻的小说著称于世,他在散文、随笔方面的创作虽贯穿其终生,而且其成就亦不亚于他的各类小说,却因卡夫卡的此类作品大多散见于本人书信、日记及杂感中,常常为一般读者所忽略。本书从全集中遴选作者思致深邃、文笔精美的片段,分告白、友情交流、爱情倾泻、随感、等几个部分,既有利于读者从整体上把握卡夫卡的散文风格,亦可以蠡测海,在有限的篇幅内细细品味栖居于布拉格保险公司办公室内的这位奥匈帝国晚期的作家、思想家的华美的文学盛馔。
  • 伦敦口译员

    伦敦口译员

    黑白混血儿布鲁诺·萨尔瓦多生于非洲,自幼孤苦,却有罕见的语言与听觉天赋,特别是精通东刚果地区的多种语言。凭借这一天赋,他晋身为顶级口译员,从此成为各类会议的座上宾,同时也让他有机会给英国情报部门偶尔打打工。业余特工在为一家无名财团担任翻译时,意外发现财团的真正野心……十个小时,记录着萨尔瓦多既天真又无畏的决心。在他妄图成为拯救他人的斗士时,他的道德与良心遭遇前所未有的考验……
热门推荐
  • 渠丘耳梦录

    渠丘耳梦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喜欢我一下会死啊!

    喜欢我一下会死啊!

    我那么喜欢你,你喜欢我一下会死啊!李语桐最恨的不是风启航,而是处处都在捉弄她的命运。五岁的李语桐失去了记忆,改名换姓,有了新的家人,新的朋友,新的生活。但是她不知道,在很久之前有一个人已经将她深深的刻在了心里。可悲的是,那个人并不知道现在的她就是之前的她,而她也并不知道那个让自己嫉妒如狂的人,其实就是她自己。
  • 青眉

    青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英国皇家特种部队强身手册

    英国皇家特种部队强身手册

    整体的健康可细分为三大类别:柔软、毅力和体力,这三个类别都是本书讲述的健身计划针对的内容。年轻人也许会把重点放在体力与耐力的锻炼上,而中老年人则可能花更多时间进行柔软性训练。不过,某种程度的灵活性是我们所有人都必须具备的。
  • 围炉夜话

    围炉夜话

    《围炉夜话》提倡一种以儒家伦理观念为指引,更俭朴、更严整的生活态度,以求挽救他所认为自清中叶以来,日渐松散的社会……了解书的意义是第一步,下一步则是借由反思,摸索个体与社会的互动模式,寻出当代的出路与价值。
  • 中国式管理的36个心理细节

    中国式管理的36个心理细节

    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的封建专制统治、严苛政策的高压让国人“修炼”出了活路的脑筋,使之很难管理,也很难对付。他们顺而不从,奉行中庸之道,攀比从众心态重,宁当鸡头不当凤尾等等……真正高境界的管理,恰恰在于对人对己内心世界的洞察与感知。本书根植于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土壤,列出了36种中国人典型的行为特征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中国式管理方式,其特有的亲和力和凝聚力非常适应中国人的民族特性,对于企业管理具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
  • 因为年轻,所以我们伤得起:我是摩羯座女孩

    因为年轻,所以我们伤得起:我是摩羯座女孩

    认识梁隽绎的时候我二十二岁。那年夏天,我赤手空拳地来到这个城市。我花了一周就找到了工作,找房子,却花了近一个月。还好,总算满意。这是一个老式四合院里的一间大平房。我喜欢这样的老院子……
  • 我短暂的贵族生活

    我短暂的贵族生活

    这是一个关于丢失爱情、期望遗落的故事,它需要安静地体味,人的记忆有时候很古怪,说不准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点就会重复和再现一些东西。
  • 春雨不知何处去

    春雨不知何处去

    路漫漫其长兮,温润的墨迹,又是阳光和煦。时隔一年重新开始更新,希望大家可以从我的文字中读到我的成熟和成长
  • 特工萌妻:洛少别腹黑

    特工萌妻:洛少别腹黑

    情之一字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身份是假的,承诺也是假的!莫云汐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就是听信男人的花言巧语,爱上了不该爱的人,还傻傻的痴等,直到那个男人和别的女人订婚她才幡然醒悟,转身攀上那个鸭先生,可仔细看,越发觉得他和他长得像.....原版还是高仿?继续还是就此放手?她说:听过许多大道理,可我还是忘不掉那个渣男!他说:小乖,等我,若我还有命回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