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82700000005

第5章 好多事

睢宁农村有个习俗,农历六月里接闺女,“六月六吃闺女一块肉”。这闺女回娘家也不白去,报父母养育之恩,去时要到集市上买一块长条猪肉,有肥有瘦,作为礼物带上。这闺女呢,一生娘家也没过够,就思念多待上几天,让那一口来接。这风俗很好,很亲情,但有点嗲!

“好多事”呢,是农村送给那些热心做好事的人的一个爱称。

说这年六月又到了接亲戚的时候,水大,河沟里,都装满了雨水。老父亲骑着自行车,去东庄接闺女。这东庄是他庄东的庄村,他到了东庄却过不去了,因为有装满雨水的一条河沟,挡住了他的去路,到他闺女家最近的地方,过了河沟也就几十米吧,但他过不去,没有桥。如果从有桥的地方过,还要多绕五六里地,比他来时走过的路还要长。他正犯愁的当口,从东庄里走来了“好多事”。平时里东西庄的人,大多都面熟,尽管叫不出什么名字,却不能说以前没照过面,一看长相,就知道不是好远的人。这“好多事”就问:过不来了?答曰:过不去了。“好多事”说:你是西庄的老王?对方纠正说,不是老王,是叫老黄。又问:你来接闺女,庄西老马家的黄小丫?对方说:是的,弄么巧,这两天雨多。“好多事”就说,别慌,我来给你搭桥,让你从这里过来,不然的话,你得再绕多远呐!

其实老黄头迈不过的坎,不能称河只能叫沟,因为叫河不够宽,叫沟还凑合,是修路时留下的过水沟,不宽,二丈有余,但你这时就是过不来。睢宁的土地恋水,或水多,几乎到处都是沟沟渠渠、汪汪塘塘。在平时,这老黄头可以把自行车扛在自己肩上,脱了鞋卷起裤腿赤脚趟过去也就算了。他今天穿的规矩,一身新衣,舍不得了。“好多事”从家里扛来了一根圆木棒,往河沟上一搭,正好架起了一座独木桥。过独木桥当然一般人很难走,走习惯了,这东西庄上大人小孩从来也没感到难,平常遇到这种情况,都轻轻松松地过了。他对老黄说,把车子扛上,小心点,过来吧。老黄就弯身从自行车大梁里扛车上肩,鞋也未脱,上了独木桥。谁知道木棒也是湿滑的,老黄的鞋当然也不干,刚走到当中,一紧张脚下就一打滑,“扑通!”连人带车就掉进了河沟里。河沟不深,水也不急,正好齐腰。“好多事”一见,忙伸手去拉,这老黄一使劲,就把“好多事”也“扑通”了下去。等两人从河沟里爬上来,庄上有妇女出来见了,就哈哈大笑,说“好多事”你这回没多好,你得回家拿衣服给人换。“好多事”说能换能换,老黄头说不用不用。说不用也不行,“好多事”已经连拉带推,把老黄头拉进自家门口了,原来“好多事”就住在这河沟跟前,“好多事”老婆见了,忙过来推老黄头的车,进了屋又拿烟又倒水,两口子一副热心肠。“好多事”说快拿我看闺女时穿的衣服,给这大兄弟换上,全怪我没小心,让这大兄弟难堪了!这老婆就赶紧的从木箱子里拿出干衣服,左劝右说,立逼老黄头把衣服换了,临了还说,换下来的湿衣服,放这我洗干净了,你回头再来拿,这一堆湿衣服怎么拿闺女家去啊!老黄嘿嘿地笑,算是同意了。此事本来到这也就结束了,谁知到了中午吃饭时,这黄小丫偏偏又跑来了,死活要拉“好多事”去她家吃酒。“好多事”也不经请,真的就跟黄小丫走了,一路走一路说,这还值当的这还值当的。“好多事”老婆的话就追过来,你别硬撑了,软耳边的人,别不知高低喝醉了!把这衣服给人家带上。桌上一吃酒,心就更热了,一叙,“好多事”和老黄头竟是老表,从此以后,这两家又成了亲戚,少不了老黄头一来走亲戚,黄小丫就把“好多事”也请去,表叔表叔喊得鲜甜,而“好多事”在六月里又多了一件事,既然做了表叔,有了亲戚关系,少不了也要去接黄小丫,当闺女一样待,还把老黄头提前约好了,一块儿来喝酒拉拉家常。

说这睢宁县城向北有一个伙房村,伙房村里也有这么样的一位“好多事”,伙房村本来要属于魏集镇的,去年划归新成立的农业示范园区了。伙房村里“好多事”的名叫马清玲。马清玲是个男的,却起了个女人的名字。今年五十出头,夏天留站桩头,穿长裤短衫,下身冬瓜青,上身鱼白蓝,一脸白白净净的,见人听的多说的少,身体略有发福,长相憨憨厚厚的,村里都说他也是一个“好多事”的人。

这伙房村村名有点儿典故。说当年小日本侵略中国时,在伙房村东南角扎营驻兵,那个地方现在还叫李鬼村,意思是日本鬼子驻扎的地方。日本鬼子在这里盖了炮楼,于是在四边就出现了前楼村后楼村,还有西楼村东楼村。伙房村四周有圩墙,当地老百姓不叫它圩墙,叫城墙——厉害吧。在早还没有使用火柴的时候,村里人多使用的是石打的纸火,很不方便,伙房村里呢,却是长年不断火,加上土匪日本鬼子打不进来,周边老百姓到做饭用火时,会到城墙里取火去!时间久了,就称这里为伙房村了,约定俗成,又有人开玩笑,说这里是厨房村。现在有546户人家,2127口百姓,可耕地4800亩。村支部书记叫王丙建,细瘦精干,语速较快,是名复员军人,当了近20年的村干部,上任书记刚过四个月。他坐在马清玲家的沙发上向我介绍伙房情况时特别介绍了新农村建设。他说这里老百姓的地多一些,人均有三亩地吧。上边在这里规划新农村,前天县长来这里刚做完二次民意调查。大概九月初可以实施,两年时间,要盖20排楼房,每栋6户,独家独院,老百姓在盼着,全村能节约800多亩土地呢!转而又说,因为这里人均地多,过去几年老百姓的劲都奔地上去了,没有几个出去打工的,也就没出现大老板,都是小打小闹打小工的多,等再想出去打工时就晚了。像马清玲,当了多少年的村组干部,前几年不干了,就去买一些拆迁房拆下来的木料,回家来加工木板。我们这里种西瓜的多,在外县外省去包地种,种西瓜要建大棚,建大棚要留门,留门就要有门,没有门安装,大家都到马清玲家去找,因为他买来的木料中有旧门窗,大家挑出来拿走,马清玲也不要钱,他根本不提钱,亲戚邻居谁用不着谁,他说好在也不值什么钱,看能用拿去用就是了。“拿去吧,拿去吧!别提钱的事!”

马清铃住的伙房村,前后有三排,他住的是中间一排的中间。他西首有一家人叫王美玲的邻居。这王美玲刚结婚两个月时,在部队服役的丈夫要离婚,王美玲死活不同意,军婚是受保护的,王美玲不同意离法院就不批,不批拖下来一拖拖了十几年才离掉。婚离掉了精神病上身了。这精神病得的有近40年了,60多岁的她家里也没有什么人照顾她,病一来有时就找不到她了。马清玲一家就一直照应她,跑没影了就去找,找回来了还和家人带她去宿迁市精神病院去看医生,钱和路费都是他自己掏的。平时送粮送菜,一旦王美玲病犯重了,还要做好菜好饭送过去。马清玲经常和年轻一代人讲,要学好事,做好人,不会吃亏的。他自己种西瓜,收获时,他先帮助邻居卖西瓜,当上了义务经纪人。他开的木板厂,少不了要用小工,小工来早来晚,他总以谁家还没有个猪羊,或者小孩上学来考虑,从不多说一句话,逢到天气不好等原因都备好了饭菜,留大家一起吃饭。谁家如果有了小矛盾,两口子之间,婆媳之间,邻居之间,少不了磕磕绊绊的,这马清玲一听到就上门去了,不是先说女人的不是,就是先说男人的不是,各打五十大板,理论是驴不走,磨不转。也劝说不停埋怨的小媳妇或者长辈的人度量要大一些,要容纳一些,这家庭小日子才能和和美美平平安安的,直到人家答应不闹矛盾了笑呵呵的心平气和了,自己才很有成就感地颠颠地跑回家。过了很长时间,他还会说,我们这庄上是姓外、人不外呀!

马清玲住在这一排房子的东首,有一条乡村小公路,路边有修路时留下的一条水沟,可以做涝时排水用,大约也有二丈宽。在这条水沟上,前排后排人家都有桥可过,唯有当中的一排没有桥。闺女出嫁儿子娶亲没法走车,收麦时收割机、拖拉机、插秧机也没法进出。这名叫马清玲的好多事的人就看在眼里,急在了心上。春节前后,更是人们走路多串亲戚多的时候,也是农村办喜事的日子,他就自费找来挖掘机,请来修桥的人,把弯路取直,把窄路加宽,在村子东首河沟上修了一座小桥。这小桥看上去并不起眼,却是给左邻右舍解决了大忙,进出方便了,行走安全了。

“好多事”的马清玲理所当然地在村里是一片好人缘。大家有事找他,有他在的地方,就有一些赞扬声。你找他他也不烦,把自家的事放在一边,三天两天也没话说。他是前后庄上红白喜事的关大执,是会给老百姓办事的好多事。

睢宁农村“好多事”的人似乎村村都有,邱集镇沙祠村也有一个“好多事”的名叫沈加宽的,满头白发,年高71岁,抽烟时手都哆嗦,今年6月,就是这个背后被人喊为“二队长”的人,带领本组群众,自筹资金铺设了1000多米的砂石路,钱是他筹的,料子是他收的,机械施工也是他管的,路修好了,他还义务当起了养护工,被挤落到路边的石子石块,他又一一地给拾放到路中间。平时组里修水泵,收集水费电费,也是他跑前跑后主动去做的。老人虽老,为老百姓办事的心不老,热情不老。这个镇的有个名叫朱述民的人,50多岁,也是人见人夸的好多事。他当了多年的生产组长,群众论他是百里挑一,找不着的好组长,提起他在夏收夏种期间,帮老百姓收小麦是他,开着手扶机子刨地是他,耕地是他,不收钱是他,不嫌忙是他,有时忙不过来了,一天三顿饭都是家里送来在地头吃的。他为本村老少爷们修了九条村路。他身上有一个小本本,记录着他办了什么事,为什么事用了老百姓多少钱,又为某件事开支了多少钱,都有经手人摁的红手印作的证明,一清二楚。那个小本本,也是他为民办事的记事本。他说为老百姓办事,多事就要多好,就要多实,不能做成半吊子。邻里有了纠纷找到他,他说他就像个讲牛行的,要把两家说和了,这件事才算是“多”成了。群众说有了朱述民,困难不用愁。来了朱述民,矛盾没问题。他曾掰着手抬头对我说,他组里的群众没有不听他的,他说4月29日小秧落谷,6月3日收麦,6月9日插秧,13日14日两天全部结束。保准到时候就是这样的。他此言不虚,当他置身于他父老乡亲中间,不论爷们娘们,无一不在说他的好处,论他的为人,说这几年多亏了他,要不然大家不会生活成这个样子的。

朱述民和马清玲、沈加宽一样,听人夸他时只是像小孩一样在一旁嘿嘿地笑,真的有点不好意思。

他们也许尽其一生的所能,就是为在普通老百姓当中“好多事”了,这似乎成了他们的生活理想寄托。

同类推荐
  • 泥哨

    泥哨

    第二天,线线死了,上吊死的,死时,手里握着一个漆得红红的泥哨。线线的屋里还死了一个人,是粪孩,粪孩的肚子上深深地插进去一把剪刀。迎着初升的太阳,我站着。我站在高高的山梁。我的背佝偻着。我的身子向一边歪斜,两条腿一高一低。从监狱里出来,我就这副模样了。我的手里捏着泥哨,我长长地吹响一次,再吹响一次,我连连吹响我手里的泥哨,我被一点点高起来的太阳照得通红。
  • 山村旧事

    山村旧事

    一个奇怪的山村,因为天灾人祸而起的怪事,原来竟藏着这样一个秘密……
  • 翡翠园迷案

    翡翠园迷案

    那女子手里掂着一把火枪,慌慌张张地奔了下来子夜时分,忽地下起了倾盆大雨。翡翠园潘家老宅前院的丫头杏儿被雷声惊醒,赶忙起身关窗,忽听大门的铜环“当当当”地响了起来。这般急促,多半是潘家大少爷潘枫回来了。潘枫是只“夜猫子”,不学无术,赌钱一赌就是半夜,害得杏儿常常半夜从被窝里起来。杏儿撑了把雨伞,急匆匆向大门走去。这所宅院座落在广宁郊外,潘家大院的主人潘贵荣喜欢这里空气清新,所以,就将家安在这里,并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翡翠园。“当当当——”门环声仍然急促地响个不停。
  • 一半,一半

    一半,一半

    叶勐,河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芙蓉》等期刊。小说《老正是条狗》入选《2005年短篇小说年选》。《亡命之徒》电影改编。《塞车》被译成英文。《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获2008年度河北十佳优秀作品奖。现为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 马不停蹄的忧伤

    马不停蹄的忧伤

    我一次次拒绝钱胖子给我介绍的姑娘,但没有想到她也做过他的生意,还给他留下深刻印象。我摔了一个啤酒瓶又一个啤酒瓶,像疯子一样喊叫。我跌跌撞撞地走,漫无目的,忽视汽车尖锐的喇叭声,忽视行人诧异的目光,不知不觉的还是走到小艾家门口。我用脚踹开房门,挤进狭窄的客厅,喊小艾你给我出来。小艾跑到我的面前,吓坏了,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我用力抓住小艾,摇着她的双肩问,你认识钱胖子吗?嗯!你认识钱胖子吗?嗯!小艾摇头,结结巴巴地说我怎么认识他,不认识。
热门推荐
  • 我的神秘老公

    我的神秘老公

    结婚前,她以为他是个自以为是又冷漠高傲的豪门少爷……结婚后,她才发现他是个神秘的人物,神龙见首不见尾,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超能力……她一定是电视剧看太多,所以产生了幻觉。冷非尘:来历不明、身份不详、怪点颇多,行事低调神秘且霸道,冷酷无情又痴情无比,至今为止,没人知道他的真实面貌。某夜,床边忽然多出一人,她厉声大叫:“啊——”只见黑夜中一双眼如狼眼般发光的人,躺睡在她身旁。冷非尘长臂一身,将大叫的人压下,宠溺、霸道地哄着她:“乖,别怕,是我。”
  • 民国大侠王亚樵

    民国大侠王亚樵

    凛冽的北风打着呼哨,凄惨地号叫着:随风卷起的尘土漫天飞舞,天地一片混沌。临街的荫堂药铺,半掩着漆黑的大门。柜台里边立着一位中年人,一手按着流水帐簿,一手拨弄着黑色的算盘珠子,还时不时朝门外张望,希望一大早有顾客光临。“王老先生,我爹咯血不止,给抓副药救救吧!”一个衣服褴褛,打着赤脚的十二三岁的少年突然冲进门内,把王荫堂吓了一跳。上月下旬,王荫堂被请到他家里去诊断过:“冷气入肺,支气管膨胀,气血淤肝,拣几副药吃,会慢慢好的。”王荫堂切脉后对张大汉的家人说。
  • 雷池果中短篇合集

    雷池果中短篇合集

    收录雷池果中短篇言情或奇幻小说。人生苦短,世象百态;纷纷扰扰,虚虚实实;风花雪月,柴米油盐;嬉笑怒骂,天马行空。
  • 背锅侠的山居日常

    背锅侠的山居日常

    于苏鸾而言,在直播时被误杀是最倒霉的事。直到变成婴儿醒来,她才发现,更倒霉的事是——尼玛啊!孟婆汤开盖有奖,还写着再活一遍!21世纪网文大神美食主播佛系少女穿越成未知朝代的小婴儿的无法用言语形容的跌宕生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个教育专家16年的教子手记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个教育专家16年的教子手记

    荣获二十多项大奖,现象级家庭教育图书!本书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优秀的家庭教育原创作品,是教育专家尹建莉的教子手记,是一本还未上市就以“手抄本”流传的图书。2009年一经出版发行,即引起巨大轰动,数年来一直高居各大图书榜榜首或前列,全球总销量已近600万册。书中给出许多简单而又实用的操作办法,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使父母们不仅立刻获得许多有效的经验,教育意识也随之改善。它是实事求是谈家教的典范,是家长们最实用的工具书。
  • 大明有闲王

    大明有闲王

    一次见义勇为,让他来到了明末成了福王世子。人地两生,骤居高位,本想着腐化堕落,混吃等死,逍遥一生;不料乐极生悲,波折频生,竟是他乡遇故知,自此不得歇。收编阉党,重整吏治,朝堂风云被迫掺上一脚;内平叛匪,外御建奴,军国天下也要跑上一遭。固本兴农,鼓励工商,弘扬文教,开疆殖民,冲冠一怒,风流韵事……本想在史书上留下贤王美誉,难料御史言官口诛笔伐,朝中重臣心生猜忌,竟得了一个爱管闲事的“闲王”诨号。朱由崧拍了拍身旁的歪脖树语气凝重道:“你可知道我这么卖力的帮你,只是不想见到你将来挂在这上面么?”崇祯帝切了一声,不屑道:“走错山头了,对面山头那棵树才是。”
  • 造化炉的自我修养

    造化炉的自我修养

    芦源一觉醒来,惊奇的发现自己竟然穿越成了一只香炉。正当他碎碎念念不满时,他察觉到主人家的夜壶上居然同样附有一缕魂魄。芦源不由暗道一声:兄弟不好意思,打扰了。……“黑铁三斤,黄铜四两,麻烦再给我来一铲子煤炭,火力有点不足。”一把精钢剑新鲜出炉,傻小子拿着它闯荡江湖。“一株七星草,五滴玄天灵液,一枚七窍玲珑果……”一颗破境丹迎雷而上,渡劫高人吞入腹,立地飞升。等芦源化成人形在修仙界大杀四方的时候,无人不说他手里肯定有逆天神器,不然不可能实力那么强悍。每当这个时候芦源都会无奈叹息,谁能想到哥就是自己的金手指呢?还是有些怀念你不是炼妖壶,哥不是造化炉的日子啊!那时的你,只配接尿!
  • 元鼎仙尊

    元鼎仙尊

    万载时光悠悠逝,于轮回中重生,觅前世尘缘,寻仙问道,只求破茧重逢,笑傲天下。
  • 千忆坠

    千忆坠

    轻笑,她最爱的一袭红衣。轻叹,那一池红莲。轻品,那碎玉残坠。轻轻,这一世尘埃。
  • 权王的糖妃

    权王的糖妃

    为了赶去参加死党的生日party的杨凌婴因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梦到可爱的糕点到流口水的地步而发生车祸,华丽消失了当她再次醒来时,她竟然成了一个不知名的王朝权王的第三十八号待妾云澜梦,杨美女直接来个华丽的晕倒,再第N次叹气之后,她终于认命了,她穿越了可是这第三十八号待妾,她是如何都无法接受的,况且还是个不受宠的...经过半下子的犹豫,她终于决定要离府出走,当然走时还不忘了毁尸灭迹,来一把大火...然后当起寡妇...他,赫连逸烜,当朝权王,连太子也要巴结他这个弟弟来确保自己的皇位,一次就送了他七个美人,他从来不缺女人,但却深陷只见过两次的寡妇情网无法自拔,可是寡妇却嫌他是千手货,只直退货..被一个寡妇嫌弃,真的很丢脸更麻烦的是,竟然还有不少人在窥视他的小寡妇,一个天下首富,一个天下第一庄庄主,就连他刚扶上皇位的弟弟也要来插上一脚为了早日将这小寡妇藏起来,他不但遣散了三十七个美女,还沦为妻奴,但当他为情沦为妻奴时才发现这寡妇原来是自己的逃妾..他悔啊,可是不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