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87900000002

第2章 村落

村庄分上村和下村。上村以高姓人家为主,下村居住的绝大部分为曹姓人家。村庄分上下,姓氏各不同。到底是哪个姓氏先入住这片山洼的?据观察和推理,应该是高姓人家。高姓住在上村的沟里,曹姓住在沟外的下村。从风水学上讲,依山而居,坐北朝南,高姓明显占据优势,应该是这片山洼里最早的主人。然而,疑惑的是曹姓的发展要远远超过高姓。难道高姓居住在沟里,地势促狭,限制了视野和格局?像模像样的院子也就那么几家,根本无法与处在沟外下村的曹姓人家相提并论。

孩子们曾在曹姓的院子里玩耍、捉迷藏。一座院子连接一座院子,构成了一座城堡,中间都有小门相通。大院子有大城楼,小院子有小城楼,主院子还有通往村外崖畔的地道,供主人家应对不时之需。这些机关设施,都被小伙伴摸爬滚打过。前面一个人拿着火把,后面几个人弓着身子逶迤而行。钻进那又黑又长,弯弯曲曲的地道里,既害怕,又兴奋,更刺激。那时,战争电影看得多,什么《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正是迷恋战斗的年纪,一方作为假想敌藏了起来,另一方寻找。村庄的犄角旮旯都被我等顽童光顾过。这些庭院居住的地主以及后代们,已被政府镇压得头都抬不起来。看见孩子们瞎折腾也不敢呵斥,相反低眉下眼地堆笑。出入这样的地方如入无人之境。

在少年的眼中,对庭院的几何建筑、房屋里的物件陈设等并没有多少兴趣,只顾玩耍。当某一天听说在某家屋子的炕道里挖出银元时,才发现这个城堡似的建筑群里,不仅仅有曲径通幽的甬道、门洞,绝处逢生的地道,更大的秘密原来都在不被注意的屋子里。在屋子的炕道里挖掘出了银元,紧接着又在屋子的地砖下面发现了暗室,里面也堆了很多的硬货。这下乐坏了工作队、大队干部,那一张张油腻的脸上闪烁着得意洋洋的光芒。孩子们没有听说过,更别说见过了,大人们说,这就是银元,统称的“袁大头”。“袁大头”是民国时通行的硬货币。

成分的划分,犹如一道天堑,贫农和地主成了两个明显不同的阶级。地主成了被贫农斗争的对象,动辄召开批判大会,每次开批判大会都把会场设在小学校。学校原是村里的一座庙,四合院形制——说是庙宇,已没有任何庙宇的标志,比如神位、香炉统统不见了,该革命的已经革过了。北为上房,很高的台阶上建了几间房子供教师办公和居住,旁边还有一间很大的房间是教室。南为舞台,唱戏时是戏台,放电影时挂银幕,开会就是主席台。东面有几间窑洞堆放煤炭等杂物。西边是教师的厨房,另外还有几间教室。批斗大会开始前,工作组先把罪证堆放在舞台上,比如“袁大头”银元,供人参观。再就是把曹姓的几个地主身份的男人五花大绑起来,先让其圪蹴在一暗处候场,等到主持人宣布批斗开始,几个基干民兵便押他们到台上,跪在舞台边上,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地主分子被戴了高高的纸帽子,像圣诞老人的样子,却没有圣诞老人的尊严。主持人在舞台上声嘶力竭地声讨其滔天罪行,跪在台边上的那几个被捆绑的人,浑身一直筛糠似的发抖,也许捆绑得过于紧了,脸部明显地在抽搐痉挛,更为残忍的一幕还在后头。主持人声讨到情绪激越时,便喊口号,每喊一句,都要把攥紧的拳头高举过头顶,全场涌动着震天的声浪。有愤怒的群众便跳上舞台,对被捆绑者实施痛打。

这样血腥的场面震撼了孩子们,不明就里地向大人们追问。一番的语重心长,谆谆教导,明白了地主阶级的命运。小学书本上讲过刘文学斗地主的故事。大人讲起了曹姓家族的历史故事。当年的曹姓家族那是何等的威武雄壮,村里有土地,村外有生意,每年到了收获季节,主人或者账房先生抱着斗(量粮食用的),骑着高头大马出门收租子。彪悍的大马在村口飞驰而过时,路面溅起的滚滚风尘会迷了你的双眼。其凛凛威风牛气冲天,声遏行云。村公所、乡公所都由曹姓家族的人把持,更大的官在外地也有好几个。整个村庄就是曹姓家族的天下。相比较,高姓人家却无闻到默默,有的甚至沦落为扛长工、打短工之窘境。曹姓家族最兴旺发达的年月,不能说富可敌国,至少也是富甲一方。

怪不得从城堡里挖出那么多的“袁大头”。那年月,有钱人基本上因袭了这样的一个思路:一则盖房,一则置地,再就是储藏硬货币。听说曹姓家族是做过生意的,至于做到什么程度,好像在乡间流传不多,估计也就小打小闹。在山西做买卖的也就是晋中的“祁太平”名满天下了。

关于“袁大头”的故事后来还听说过。在那个批斗的岁月风平浪静以后,曹姓家族不再成为另类,恢复了跟高姓家族一样的平民身份,村庄的炊烟照常升起。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偶然传出有个曹姓人家——还不是当年飞黄腾达的核心集团成员,悄悄地在山下的黑市上兑换了一批“袁大头”。当时黑市的价格很高,这个曹姓人家为此发了一笔大财。这都是坊间的议论,谁也不敢质证确有其事。有人感慨地说,当年革命的还不彻底啊,那座城堡里到底有多少宝贝啊。

高姓家族的人们活得似乎很通透,曹姓家族飞黄腾达时,没有过多地哀叹自己的命运多舛,没有表现出过多的羡慕和嫉妒;曹姓家族遭受重创后,同样没有幸灾乐祸,即使对地主老财的批斗会也没有人站出来声讨和落井下石,其行为举止大有“原住民”的风度和凤仪。

不管曹姓家族往日如何地风光和荣耀,那都是过去,并不意味着未来。自斗争后,复归了平民的日子,有些人家的光景甚至连普通人家都不如。

一位懂得风水学和命理学的高人曾经专门考察过曹家的祖坟,并预言过,这块坟茔不属于上方上水,但也有三十年的鸿运,三十年之后就会衰败。果真应了那句古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在人事关系诸多事务中,搞不明白的还有曹姓家族的辈分不知为何比高姓家族低,从这里是否也能印证高姓家族是山洼里的“原住民”?都是同龄人,曹姓就低一辈。爷爷跟一位曹姓老人关系很好,天天在一起唠家常。这位老者我叫伯伯,他比爷爷还大几岁呢。此人精通阴阳八卦,天文地理,中西医学。小时候经常跟着爷爷到他家玩。他住在上下村子的分界点上,孤零零的一座两孔窑院子。院墙破败不堪,上面常年放置一把歪嘴的夜壶,一根铁丝从院中穿过,很寒酸的被褥晾在上面,根本看不出当年少爷的气派。爷爷自幼家贫,没上过学,但是特别勤学善思,总是与这位老伯在一起探讨问题,不耻下问。老伯业已落魄,还有这么一位同龄乡党,主动交好,索性畅怀,不言政治。天长日久爷爷还真淘了不少知识,手抄了一本《玉匣记》,放在碗柜顶上一个盒子里,俨然经书秘笈,有事没事就拿出来翻阅。家里每每有大事小情,亲自在手指上掐算,准得很呢。无疑与老伯有直接的关系。

老伯的儿子跟父亲年龄相仿,而我却叫他哥。村里人称呼同辈时前面加名字,如××哥。这么大一个人叫哥,多少有些不好意思。我跟这个××哥的儿子同岁,经常一起厮混,同学直呼我的名字,并不叫我叔叔。如果偶尔被他父亲听见,这个××哥就会很严肃地提醒叫叔叔,他才勉强而且声音极小地叫一声叔。其实,我并没有所谓的辈分一说。母亲跟这位同学的母亲私人关系处得特别好。这位叫嫂子的女人,经常跟母亲聊天,一句一个“婶子”,叫得忒亲切。那时候曹家的光景已经一落千丈。母亲看到这家人恓惶,就可怜见地隔三岔五把不用的东西接济给对方。我亲眼见过母亲把旧衣服打包送给这位嫂子的动人情景。同学的母亲满脸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稀里哗啦往下滚,能看出来那是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那年月缺吃少穿是极为普遍的,似乎也是正常的。

同类推荐
  • 地震

    地震

    我和蕊的身子越贴越紧,我把蕊的舌搅进嘴里,拼命地吮吸。蕊的身子突然在抖,我也抖,整个床都在抖,窗户的玻璃也和着我们发出阵阵有节奏的颤抖。我俩迅速分开,怔怔地,相互瞅。我的腰间突然又开始抖动,严格说是震动。我吓得一激灵,好半天才回过神来,明白是我的电话。为了不影响和蕊的约会,我特意将手机调至震动档。电话是主任打来的,让我即刻到局里集中待命。这时,蕊也接到了电话,说刚刚发生地震,台里让她马上过去,可能要现场采访。
  • 海鸥

    海鸥

    成为新晋微博红人,郭炜凭的是一部叫《失语者》的微电影。而当粉丝数到达七位数时,他也开始意识到,制作微电影完全可以成为一种职业。于是,在拿到桥梁工程的硕士学位后,郭炜放弃了导师推荐的好工作,并用《失语者》赚的钱买了专业的摄像器材,开始独立制作城市题材的小纪录片,当然,也拍摄一些软广告性质的视频在网络发布。郭炜很满意这种工作状态,时间自由,兴趣所致,还能赚得盆满钵丰。
  • 在城市里逃亡

    在城市里逃亡

    欢迎来到微阅读的世界,请每天给我100秒的时间,感受心灵与心灵的互动,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不忘让自己感动在一个又一个的微故事里微阅读,是指借手机短消息、网文和短文体生存的一种新兴的阅读方式。微阅读是阅读领域的快餐,口袋书、手机报、微博,都代表微阅读。等车时,习惯拿出手机看新闻;走路时,喜欢戴上耳机“听”小说;陪老婆逛街,看电子书打发等待等待时间;如果有这些行为,那说明你已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微阅读”的忠实执行者了。
  • 村长要直选

    村长要直选

    贫穷的后山村要直选村长(正规的叫法是“村民委员会主任”,但老百姓还是习惯于叫“村长”)了,在省城发了财的杜大刚被爹爹装病骗了回来。原来,大伯、爹爹、叔叔们想让他当村长。想当村长的人很多,为了拉选票,一个村庄的人都忙开了:找本家、出钱,支书也在暗中动手脚。这些想当村长的人,究竟是不是无私奉献的好带头人呢?本来想在省城继续发财的杜大刚能当上村长吗?一回到自家那间低矮的草房,看着昏暗的灯光下大伯、爹爹、叔叔们那些风刻雨凿的面孔,杜大刚蓦然失去了穿着高档运动服在大城市的早晨沿着林阴道慢跑的感觉。
  • 迷坊怪谈(罪推理事务所)

    迷坊怪谈(罪推理事务所)

    粤西江畔百年故街巷禹门坊,多年以前有过一段尘封往事,与西江流域流传的一个龙神传说有关。多年后,出生于禹门坊曾家的少女曾小玉卷入几十年前修建崇天塔的幕后隐情,又在一次看似偶然的际遇中,被骗以身成为神明的祭品,危急之际被忽然出现的神秘少年龙五所救,但少年随即遭遇山难生死未卜,曾小玉再被表里不一的富家贵公子强行下聘求婚……在经历过蛇山瑶寨、鹑火焚宅等一系列谜团事件后,迷茫少女曾小玉察觉一切不寻常背后必有根源线索,于是决定与龙五一同直面追寻上一代往事和一切未知危险。
热门推荐
  • 乖乖丑夫任我爱

    乖乖丑夫任我爱

    【不上架】他,天生克妻克母,从小被人打骂,命贱如草。她,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与丈夫一生恩爱,却被莫名其妙的穿越到了这个龙凤颠倒的年代,天啊,这些男人能不能不要对我抛媚眼了?“我苏白对天发誓,对许森不离不弃,爱你一生。”“滚开,看到你我就觉得恶心,你怎么配的上高贵的我,还不快滚。”“不!你答应过我,不离不弃任你爱!”
  • 万界外挂供应商

    万界外挂供应商

    有这么一家神奇的小店,不卖灵丹妙药,却能吸引无数修士,不卖阵图法器,却让无数大能挤破脑袋,在诸天万界卖外挂,在玄幻异界开小店,掠夺主角机缘,镇压上古天帝!‘’路明非,你想要力量吗?血统增强外挂了解一下?‘’“张楚岚,想知道真正的阳五雷有多强吗,这个威力翻倍外挂正好适合你。”‘“东方月初,只要你把虚空之眼交给我,涂山,我罩了!” “什么,你们说我小店的外挂太牛逼,违反天道法则?不好意思,天道在我眼里,算个啥?我秦明,就是要逆天而行!”本书读者群群聊号码636301200
  • 惜香乐府

    惜香乐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灵案录

    灵案录

    本是毫无关系的六人,却在一次次破案中相识,身份各有千秋,两个杀手,两个朝廷官员,两个前朝皇子,斗智斗勇,生死一线,相知相守······
  • 楚史传奇(北望长安系列丛书 )

    楚史传奇(北望长安系列丛书 )

    楚族是我国江汉流域的一个古老部族,是一个酷爱凤鸟并随时准备乘凤鸟飞去的民族。楚人的楚国曾是战国七雄之一,并且一度成为世界第一大国。它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接纳四方各族,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楚文化。楚国灭亡后,楚人接受中原王朝的统治,加入到以华夏族为中心的民族融合大潮中,最终融化为汉民族。本书以楚族寻根之旅为主线,详细介绍了楚族这一别具一格的部族八百年的奋斗史及其融入中华大家庭的过程。
  • 天命重生漓湘彼岸

    天命重生漓湘彼岸

    她是个被天眷顾的人,又是被它嘲弄的人。它赋予了她极具聪慧的大脑,极具灵敏的心理,却偏偏落下个残缺的身体,说是残疾也不像。她得的是一种病——心脏病。自因这个病,她从小就是孤零零的一个人,只有她的爸爸疼着她,而母亲对她来说很是陌生。好不容易熬过了整整十七个年头,却在病发时丧失了生命,老天似乎又给了她一次机会,让她再次获得新生,但要想活下去就有万分凶险。本以为新得的生命是完好的,却被自己的久病成医诊出了身患剧毒。离开新生之地时,满身伤痕,鲜血淋漓,待到归来之日时,以新面目,以新心态对这世的怆凉悲喜。已经失了前世不染俗世的心,她,又会在这乱世千界,用己生只为捍卫心中的爱?一朝入梦,被她爱着的他又是怎样?他的前世今生,都注定在一场梦里来回,再次找到苏醒时的她,是否已经物是人非?记忆的尽头,到底会停格在哪儿?分分合合,兜兜转转,谁又能一如始终?风风雨雨,断断续续,谁又能一梦不碎?花开花落,彼岸生辉,星汉之间,阻隔的是什么?天命,总有它的轨迹;流星,总会划过天际;风波,总有短暂停息。
  • 甘心为帝

    甘心为帝

    一开始,他只是闲来无事消磨时光,否则该如何度过那漫长的千年时光;可后来,却心甘情愿一步一步赔尽所有;到了最后,终是什么都没剩下。而她,从未想过会走到如此境地,那个仇视嫉恨昔日恩人的陌生帝王,真的是自己吗?直到最后一刻,她才明白自己这一生有多不幸,又有多么幸运。
  • 捡到爱情

    捡到爱情

    维世少爷陈锐家逢巨变后流落街头,被社会底层人士冯婧捡了回去。一个摆地摊,做工厂手工,挤着时间画插画赚钱的女人会住什么样的房子?狭小的阁楼?脏乱的小胡同?老年化的旧公寓?陈锐看着眼前的高级住宅区愣住了!
  • 感情认真你就输了

    感情认真你就输了

    原本就是一场交易的婚姻,却没想到自己先失去了心。谁先付出了真心,那么谁就输了。付出真心,却被当作是了代替的对象。千方百计下要逃离,他却是千方百计的追逐。最后到底是谁先失了心,谁是最后赢家。
  •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国际经验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国际经验

    本书遴选了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在医疗改革上有代表性的20个国家(地区),从现代医疗发展规律的角度出发,展示这些国家(地区)的医疗改革背景、过程、分析其医疗改革的得失成败,是一本集众多医改素材于一身,数据权威、信息准确、材料丰富、分析有据的关于医疗改革的万宝全书。国内系统介绍国外医改的材料鲜见,如本书整合全球主要国家的医改经验更属首次。可帮助国内各界人士,特别是医疗系统人士了解、比照其他国家医疗制度改革的情况,从而助益于我国自身的医疗改革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