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88200000002

第2章

进了钱先生家,钱先生拎了把椅子,叫信德坐。信德坐下来,双手搁在膝盖上,双眼不住打量着钱先生的家。钱先生家宽敞明亮,有红木沙发,有吃饭的圆桌,电视柜上摆一只彩电,用块粉色的绒布盖住。钱先生家的凤凰牌自行车靠在进门右手边的墙上,车铃擦得鲜亮。日头由天井照下来,洒在红色地砖上。钱先生摆出功夫茶具,开了一罐茶叶,闻了闻,掏出一撮轻轻地放在茶杯里,茶叶清脆,发出窸窣的声响,钱先生慢悠悠的,拎一壶烧开的水过来,把茶叶泡开了,先倒进茶杯,一一洗净,接着“关公巡城”,注满三杯。

这泡茶才算正式开始。

信德拇指和食指捏住一杯茶,翘起兰花指,细细啜着茶。

钱先生其实早就习惯了信德的娘里娘气,看着信德喝茶,他倒觉得有趣。

凤凰山乌崬顶的,不错吧?

信德竖起大拇指,好喝,好喝!

钱先生又给信德递上一杯。信德懂规矩,让长辈端茶,这可失了礼仪。他赶忙起身,弓着腰,顺势接过茶,摆在了茶几上。

啊老师,怎么好意思?这杯你喝。

钱先生喝完茶,慢条斯理地冲了一巡。他不着急把话摊开来说,倒是信德有些焦躁,他好奇钱先生拉他进家门,究竟为了什么事。

这时,钱先生开口了:信德啊,你今年多大?

信德说,三……三十四了。

钱先生“哦”了一声,抿着嘴,皱眉说,年纪不小了啊,要考虑成家咯。

信德一脸尴尬。

钱先生苦口婆心,信德啊,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老母亲年纪也大了,再拖下去,就不好喽。

信德当然明白,这些话他听了无数次,听得肚内满是怨气,但当着钱先生面,他不好发作出来。

钱先生又劝道:信德啊,老实说,老师看你人很实在,你的情况我是了解的,今天找你,是想给你介绍一个……

钱先生的话没说完,信德涨红了脸,他又想起那些伤他自尊令他丢尽了脸的“相亲”,他对钱先生说,老师,相亲,还是免了吧……

钱先生摆出一副了然于胸的样子:我知呐,你先听我讲,我这次给你介绍的,保证你会满意!

说完,钱先生拎出一只黑色公文包,小心翼翼地找出一张相片,递给信德看。

钱先生说,越南姿娘哇,你看看。

信德接过来。相片上的女人梳两根粗辫子,端坐在一把椅子上。相片是彩色的,边角有磨损,她的双手放在膝盖上,背后是块红布,看样子是在照相馆拍的。看不出具体的年龄,但信德觉得,她应该在二十上下。信德看着相片上的陌生女人,她的一双眼,眼角微翘,皮肤偏暗。大概越南女人都长这样?说不上来长得好不好,只是看着喜欢。

钱先生摸了摸下巴,对信德说,怎么样,不错吧?

信德“嗯嗯”点了点头。他的心跳得有点快。平日在乡里看到女人,他只觉得亲切。从小他就对女人有亲近感,打心底疼女人,那种感情混杂着模模糊糊的爱,信德也说不清,他是不是真的喜欢“女人”;见到男人呢,信德觉得他们猥琐、粗鄙,不像女人水一般的柔。他忽略了一点,自己也是男人中的一员。他生活的这个小镇,不准许人有什么越轨的行为。乡里人只当信德性格软弱些、姿娘相,并不敢往其他坏的方面想。在他们看来,男人爱女人,女人嫁男人,天经地义,至于其他的搭配,都是违法的、犯忌的。

这一天信德也不知到底怎么了,低垂眼睑,凝视着相片,觉得相片上越南女人的目光,越过山长水远,直直地看进了他的心底,他晦暗的心顿时澄明一片。

信德相片递回去,没有说什么。钱先生说,你喜欢,就留着。

信德捏住相片的手悬在半空,见到钱先生满眼的默许和期待,他点了点头,收下照片。

老师啊,伊叫什么名?

钱先生笑起来,吩咐信德把相片反过来。

信德翻过相片,看到照片背面龙飞凤舞的写着“陈江琴”三个字。

钱先生说:越南人起名字跟我们一样的,姓什么都有。

信德默念着“陈江琴”三个字,觉得这个名字很好听,还带有那么一点文化味。

钱先生讲,信德啊,娶老婆呢,是人生大事,要先和你老母亲参详吧?

信德抬起头,对对,要和伊讲。

钱先生颔首点头说,我呢,跑一趟越南也不容易,你要是有诚意,就先给定金,剩下的,人到了你再给。

信德听得一愣一愣的,他傻傻问道:老师啊,这个越南姿娘,要多少钱?

信德问完,感到无比羞愧。他暂时无法将女人和钱挂上钩,觉得要是措辞再赤裸一些,就近乎市场买菜买肉了。难道越南女人和中国女人差距那么大?越南女人比中国女人低贱?不然,怎么没听说过买卖中国女人的?

信德满眼疑惑看着钱先生。

钱先生呷口茶,慢吞吞说起来,你我师生一场,本来五千,现在打个折吧,四千五。说到这里,他眉头挑一下,补充道,不能再少了。

信德一听,喉结滑动了一下,又一下,他在心底估摸,这个价约等于他几个月挣的工钱。

他还想问钱先生“定金”付多少,未等开口,钱先生伸了两根手指头,在他眼前晃了晃。

信德问,两百?

钱先生摇头。

信德张大了嘴巴:两……两千?

钱先生点头,收回了手指。

信德的眼珠转了转,手里相片捏得更紧了。

他以商量的语气说,老师啊,你看这样行不行,先拿一千……

钱先生皱皱眉,他盘算一下,觉得要信德现在拿出两千来,有些过了,反正人他是满意的,至于钱,早到晚到,总不会短斤缺两的。

信德和钱先生谈妥了,不成想回到家,在母亲那里碰了一鼻子灰。

母亲相对保守,对于从来没听过的事,她感到害怕。信德说要花钱买个越南新娘回家,她气得指着他骂:你双目青瞑啊!怎么好娶越南姿娘?越南姿娘不会讲潮汕话,怎么可以娶来当老婆!要是来了不听话,跑掉怎么办?

信德被母亲训得脸红耳赤,他忍住,没发脾气,只好说:我这几年的情况你也知,相亲了这么多个,没一个成功,现在好不容易我想娶个老婆回来,你又不答应……

讲到这里,信德激动起来,他反问母亲,难道你不想抱孙子吗?想让家里香火断了?

信德了解母亲心思,在这个关键点,他必须摆出传宗接代这一套的说辞才能说服母亲。他细细的嗓音并无多大力度,但一字一句,皆重重敲落在母亲心坎。

母亲眼底湿湿的,她说,你把相片给我看看吧。

信德于是拿出来照片,递了过去。

母亲老花眼,她拿着相片,举起来,偏着脑袋看了半天。

我看啊,越南姿娘生得还可以,不过,你要想清楚,开弓就无回头箭!

信德原本信心满满,经母亲这么一说,他竟也有些犹豫起来。

母亲问他:你和钱老师讲的那个价钱,伊没诓你吧?

信德沉吟了一下,说,我粗粗算一下,如果娶个本地姿娘,结婚摆酒,一桌五六百,摆十几二十桌,起码要一两万,花这么多钱,不值得……

母亲听信德这么一算,觉得有道理。相比花一两万块钱娶个本地媳妇,明显买个越南新娘更划算。母亲这么想也是有道理的,一来不用下聘礼,二来不用摆酒,什么都节省,存下的钱,可以给两公婆往后过日子。这么想着,母亲放宽了心。

那你和钱老师讲吧,催一催。

母亲这关总算是过了。以前都是别人来做信德的思想工作,现在反过来,他也会做别人的思想工作了。想到这里,他心头那块大石落了地。

信德是家里唯一的男丁,父亲死得早,他们四个孩子,都是母亲一手拉扯大的。母亲年纪轻轻守了寡,按理说,她可以带着孩子再嫁。但在当时的她看来,改嫁到底是不贞洁的。五六十年前,乡下人观念保守,信德的母亲坚守了认定的妇道。亡了丈夫,无非是自己撑起家,日子辛苦些罢了。后来孩子一个个长大了,开销多起来,她不得不硬着头皮揽更多的活来做,给别人打点零工,甚至到生产队帮忙做饭。家里四个孩子像乞食的,穿得破破烂烂,没有活活饿死,算是命大。

信德至今还记得,父亲在世时被关在祠堂的情景。

那阵子他不知因为什么缘由,政治上受了点牵连,和其他人一起被关在祠堂。祠堂门口有人把守,看管并不严,因此家人还能到祠堂送送饭,说说话。毕竟乡里人,抬头低头,要么是熟人,要么是有亲戚关系的,上面没人施降强压,大家也就摆摆样子应付过去了。

信德当时六七岁,个头不比祠堂门槛高多少,他踮脚趴在门槛朝里望过去。祠堂的天井四四方方,阳光洒下来,水泥地上都是耀目的光斑。信德看到很多大人,年纪大的和年纪不大的,有的在晒太阳,有的坐在一起说话。信德提着一只铁饭盒来给父亲送饭。至于为什么是年纪最小的他,而不是姐姐们来送饭,很多年后想起这个问题,信德还是不解。难道是那时候他自告奋勇?还是母亲基于其他考虑,觉着派最小的孩子去送盒饭,应该没人会为难他。

信德不会想到,隔着祠堂门槛探望父亲,会成为他今后思悼父亲印象最深的一幕。

几年后,大水冲垮了海堤,海水冲到乡里来,水沟被淹,地势低矮的人家差点连屋瓦也淹掉。乡里身强有力的男人都去扛沙包堵堤坝了,信德父亲就是其中一个。信德嚷着要跟父亲去,被父亲斥退,只得乖乖待在家。海水没有冲到他们家门口,他们的小破房得以保住。信德母亲给丈夫煮了一锅番薯粥,他就着蒸熟的番薯配粥吃,三两下呼哧呼哧吃完,披着布条就跟乡里抗洪大队到海堤去了。谁成想,父亲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信德听到消息时,以为是个玩笑话。直到见着母亲哭红眼,而哥哥姐姐都垂头默不作声,他才知道,父亲被洪水冲走了,再也不会回来了。

信德失去了父亲,不得不在家里女人的羽翼遮护下长大。

这么多年他从未在人生问题上自行拿过主意,从来都是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三个姐姐一个个长得比他快,一个个抢着成熟。她们识几个字,觉得够了,就出来工作。进厂的进厂,嫁人的嫁人,很快,原本热热闹闹的家,就冷清了。父亲去得早,家里就靠母亲一人撑起来。三个姐姐一个个恨不得早些独立成家,好摆脱以往沉重的生活。唯有信德,好像不管岁月怎么流逝,他都停滞不动。嫁一个姐姐,他就做一回舅舅。他做了三回,只有一回,拿到了亲家包给他的红包。后来他年纪大了,一头撞到了现实的墙,他才知道,喜事不一定都叫人高兴,喜事也会夹着悲伤。厝边头尾跟他年纪相仿的都结婚了。有对比,信德更觉得自己凄凉。以前他不觉得结婚是什么稀奇事,成家,无非多了个累赘。然而这些年他受够了别人的白眼,心底愤懑,觉得自己生来这个世上,明显是个错误。可是错误归错误,他还是想要活出个正常的人样。这次他好说歹说,成功劝了母亲,便觉人生这盘棋,他总算扳回了一局,往后娶老婆,生小孩,他还要扳回很多很多局。

这天吃过晚饭,信德拿着越南女人的照片痴痴地看。他以前可不敢这样“明目张胆”地盯着女人看。在乡里见到女人,他会刻意躲开,直到错过身,才又回过头来。有时他觉得女人,她们的脸,一张张,重叠在一起,变成了同一张脸。他凝视着陈江琴的那张陌生的脸,照片上的她表情平静,一对眼却是活泛的,叫人看得入迷。

信德不敢和母亲道出他心底最隐秘的苦衷。这么多年来,他一直有一个愿望:必须找个女人,一个肯嫁他而且不嫌弃他的女人,和他一起过日子。他丢失的那些尊严,无法依赖一个本地女人帮他拾回来,他想来想去,只有越南女人,只有陈江琴才能把他从深海里捞出来。

陈江琴,他默念着,越念越欢喜。

“陈江琴”三个字就这样生了根,幽幽长在他心底。他想象陈江琴从相片里走出来的样子,想象她走路的姿势和说话的口吻。她听不懂这边的话,没关系的,可以学,他可以教她,他教不会,还有厝边头尾,还有那么多张嘴,她再笨,也能很快就学会的。

信德意识到,他和钱先生的这场交易多么重要了。钱先生在他心目中的形象忽的高大起来。信德想起母亲磕拜神明,求香拜佛,以前他不信这些,现在,他有了触动,觉得钱先生就是一尊活菩萨。现在活菩萨出发帮他找新娘去了。他不知道钱先生是坐什么交通工具去的,他应该要先绕道广西,再过关吧?信德掐指算了很久,也没算出个所以然来。他活了大半辈子,没去过一趟远门,无法想象这段旅途要耗掉一个人多少的时间和精力。

自钱先生出门那天起,信德每天都会踱到钱先生家门口。他不进去,就在路口转悠。有时刚好碰到钱先生老伴在门口择菜或者刷锅,他就上去套套近乎。每次问的都是同一句:婶啊,老师什么时候返来?

钱先生老伴边忙活边调侃,信德啊,你耐心等哩,心急食不着热豆腐,你放心,老师一定把你老婆平平安安领返来!

信德心里很急,表面却还是装出乐呵呵的样子,阿婶说得是,不能急。

这样等了半个月,钱先生终于回来了。

钱先生老伴兴奋地一路小跑到信德家通知喜讯。信德那天不用上班,待在家没事做,见到钱先生老伴矮胖的身影走来,他知道,好事近了。听到钱先生回来了,母亲脸上绽开了笑。信德的心跳得很快。他有些手忙脚乱,换上一件簇新的外套,穿好凉鞋,把头发梳得齐齐整整,就这样跟着信德老伴出门接新娘了。母亲不想跟着信德去接新娘,虽说那是个越南女人,但入了乡,就要随俗。信德母亲以后是家婆,得有家婆的样子,她要摆出架子,等着未来儿媳妇上门来。

钱先生——二十多年前,他长得还没有现在这么福气——将越南新娘交给信德。他脸上笑眯眯的,像做了大善事那样,充满了慈悲的、祥和的神情。

信德进门时差些被钱先生家的门槛绊倒。

同类推荐
  • 霹雳风暴(典藏精选集)

    霹雳风暴(典藏精选集)

    幽灵党是一个世界性的恐怖组织,专门从事毒品、抢劫、勒索等国际性案件。某日,幽灵党拦截了美国运往英国的两枚原子弹,并向英国首相勒索1亿英镑,否则将于七天内炸毁英国各大城市。英方情急之下,派遣007前往幽灵党总部,协同内应少女终于拆除核弹引线,阻止了大灾难的发生。
  • 金匣书:寻找失落之国(全集)

    金匣书:寻找失落之国(全集)

    河南大建村白国墓葬发现神秘金匣书。金匣上刻有“天佑崇文,百战不殆”的篆体汉字,并有弯刀标记,但信中文字不属于我国任何一种字体……金匣书的神秘文字,吸引了中亚考古所的两名青年男女赵登峰和白翦翦开始破译,一段惊心动魄的冒险之旅开始展开。一部穿越千年的《金匣书》,一个神秘而古老的传说,引出—个靠着黄金弯月刀打下西丹王国的英雄缔造了神话般的“黄金之城”。神启碑、火落之国、九转龙纹印,现实和梦境的纠缠,前世与今生的牵引,冥冥之中注定的命运把人们引向何方?
  • 落花镇

    落花镇

    那时,落花镇叫梅溪口,静静地卡在落花河的腰上,就那么一湾碧透的水,一条倚江而筑的街,却上连着桂北下接着湘南,于是,那条名叫梅溪街的街面上行走着的男男女女不是浓浓的湘音就是淡淡的粤韵,日子久了,那湘音与粤韵就融杂起来分不出什么是真正的湘音什么是真正的粤韵了。他们倒也无所谓,倚着梅溪街的铺面做着生意,从北边来的那生意大都是些日杂百货,顶有特色的就是那武冈豆腐宝庆乳鸭衡阳卤鸡了,从南边来的那生意就讲究得许多,他们经营的是江南绸缎粤西盐巴,最不济的也是桂林的药草,日子过得远比北边来的人滋润。
  • 太行风云

    太行风云

    刘江所的《太行风云》通过太行山七里铺这一个村庄的革命风云的变化,全面描绘了从抗日战争初期农村建党,一直到农业合作化这一长段历史时期的激烈动荡的生活,为读者展开了农村变迁的动人的长幅画卷。
  • 试图与生活和解

    试图与生活和解

    《试图与生活和解》这部小说时间跨度比较大,从主人公安亦静的知青生活到现在的生活,其间,美丽的安亦静两次被强暴,一次是被权利,一次是被欲望。如果把它看作是苦难小说,那么在这两次强暴的期间,安亦静和韦冰甜蜜恋爱和结婚,女儿小矾的早夭造成安亦静精神恍惚,安亦静那惊天动地的母爱,韦冰和有权势父亲的事业,韦冰的精神外遇,安亦静被强暴后生子,安亦静和韦冰离婚,强暴者马甲和戴刚的丑陋,儿子安心的畸形身心对安亦静的打击。。。。。。小说情节充满奥妙交错,人物命运激荡着不可解释性的神秘。
热门推荐
  • 长阿含十报法经

    长阿含十报法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背后的眼睛

    背后的眼睛

    事情发生以后,刘小水躺在看守所里反复地想着事情的前后经过。他现在有的是时间进行思考。他总是觉得吴大川的死与这事有着直接的关系。刘小水听到那一阵刺耳的警笛声时正坐在餐桌前喝最后一口牛奶,也就是说他的早餐正进行到最后阶段。当他听到那警笛由远而近一直到自己家的门前停下来时,他一时竟呆在那里不知所措,而嘴里的最后一口牛奶竟然忘记下咽,顺着他的那阔大的嘴角流下来,一直滴到他那件蓝色的圣雪绒羊毛衫上。他妻子秦芳看着他那个样子,有点吃惊地问:“小水,你怎么了?”这时脑海中一片空白的刘小水的意识里才有了颜色。
  • 天下第一忍

    天下第一忍

    徐双双奉命前去暗杀“京城第一公子”江凌,结果本以为身为“第一忍者”的自己很快就可以完成任务,却不料……
  • 正念的力量

    正念的力量

    本书从人的潜意识出发,介绍正念修行的方式,教人如何放松、入静、守定、开悟,最后学会如何放下造成压力的习惯,并已正念代之。本书所有的正念方法,都可应用在日常工作生活之中,依之实践,能集中注意力,做事有效率,改变不良习惯,控制并排解各种负面情绪。通过简单有效的做法,减轻繁重的工作、生活压力,重新找回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感和乐趣,重新享受当下的正面能量。
  • 十里锦花十里丝

    十里锦花十里丝

    “升级吗?” “不去” “撩美男吗?” “考虑下” “赚钱呢?” “不去…等等,去去”注:本文无男主,本文可以说是种田玄幻,但大多数是主角升级路本文很吊,入坑者慎入
  • 魔鹰记(3)

    魔鹰记(3)

    少年林峰,巧逢魔缘,使他反出圣门,如魔脱囚笼傲扬魔界。从此,这位被称为“魔鹰“的少年亦魔亦道,沉浮于正邪之间,却因其怀魔宝异学,几度徘徊在生死之间。而当情与义使他再度重生之时,一场酝酿已久的阴谋,把他与整个江湖再次推向生存与灭亡之中。
  • 樊专砚二题

    樊专砚二题

    鸡叫第一遍的时候,吴以力照例翻到女人身上,动几下就下来,就去了厕所。女人还没晃过神来,吴以力就离开了她。这已经只是吴以力叫她起床干活的方式了。她的眼皮像两片磁铁,要合到一块去,但她明白自己绝不能再睡了,就掐了几下屁股。屁股掐后,她忍不住要摸摸身体的其他部位,但实现不了了。一只大手突然抓住了她一绺头发,把她拉出了被窝。“我不是起来了吗?”她轻轻的叫喊着,怕吵醒这只手的其它力气。但这只手的力气仍是有增无减,把她牵往猪圈。猪圈与厕所是一体的,那里养着两头猪,一头换货猪(肉全卖了换日用钱的),两百多斤了,一只过年猪(年关时杀了自食的),只六十来斤。
  • 净土疑辩

    净土疑辩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灯

    佛灯

    电话是我爸打来的,一听,我吓了一跳。“我快,快死了,你能来看看我吗?”那一刻,我脑子好像空了,反应不过来,但接着,便是气恼。我不想回答他。他的声音颤抖,微弱,真的像是蒙上了死亡气息。我不想过去,凭什么?为什么要去?这是我的第一反应,在抗拒,在排斥。我听到自己在说,不要去,坚决不要,这个爸跟你没关系。从出生到现在,他管过我多少,真是天晓得。但另一方面,我又听到另一个声音,去吧,这个时候不去,行吗?如果真的死了呢……两种声音交织着,打着架,气喘吁吁。我紧握手机,说不上话来。这是一个要命的电话。从来没有一个电话这样让我纠结。
  • 蒋氏家族全传

    蒋氏家族全传

    蒋介石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是一位毁誉兼有的人物。本书详细记述了蒋介石的生平、婚姻家庭和军政生涯,涉及身世秘密、辛亥革命、上海证券交易所工作、黄埔军校时期、北伐战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蒋宋联姻、统一中国、围剿红军、西安事变、抗日战争、国共决战、退守台湾、传位蒋经国等内容。本书客观地描述了蒋介石领导北伐统一中国以及领导抗战抵御外侮的历史功绩,同时指出,蒋介石的独裁统治、政府的腐化堕落、民心的丧失是其失去政权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