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97200000001

第1章 天皇巨星暴死香港

李小龙,一代功夫片巨星,在美国、香港乃至全世界拥有相当多的观众和崇拜者。特别是后期一部《龙争虎斗》在好莱坞一举夺魁,摘取了奥斯卡金奖。这使他成为世界电影界最高奖项获得者中惟一的华人演员。

1973年7月21日凌晨,香港。

一向以高效率著称的各大报纸的排印车间从午夜开始,都异乎寻常地忙碌起来,这是由于昨晚一个住在某医院急症室的记者打来电话所引起的。预定今晨刊登的新闻被撤换下来,又安排了新的版面。

一些杂志娱乐版的记者也纷纷被夜班编辑从被窝里唤醒,派给他们一项紧急采访任务。记者们来到大街上,揉着惺松的睡眼,拦截“的士”,直奔伊莉莎白医院和金巴纶道的一间私人公寓而去。

几个小时后,早报的汽车疾速驶出报馆大门,开往各个发售地点。不久,报贩们把登有惊人消息的报纸摆在街头报摊的醒目位置,过往的行人无不驻足,拥在报摊前争先抢购,以先睹为快。

7月21日这一天香港的所有报纸,头版头条差不多全都刊登着这样的新闻:

红极一时的武侠明星,年仅三十岁的李小龙,昨日深夜十一点三十分,在伊莉莎白医院突然暴毙。

李小龙昨晚在家中突然晕倒,其妻急送往伊莉莎白医院抢救,但不幸宣告无效,医院方面未能证实这位大明星的死因,其尸体将于今晨转送殓房,等候今日进行开尸剖检,到时其神秘死亡之真相将大白于天下……

电视台和电台也都播发了这条惊人新闻,同时电视台还播放了由李小龙生前主演的影片的片断,以示对这位武侠片明星的纪念和哀悼。

1973年7月,李小龙阖然而去,全世界影艺圈都感到震惊。而我国影坛正在四人帮的强威高压下,噤若寒蝉,因此,作为扬威国际影视界的著名武打片功夫明星,李小龙的生平在国内就鲜为人知了。而对于他的真正死因,在香港、在澳门、在全世界,几十年来人们一直在猜测、在寻找,却始终无法揭开这个神秘的死亡之谜。

1940年11月27日,在美国旧金山一家华人开的医院里,一个婴儿呱呱坠地了,这个婴儿就是后来名震世界影坛的功夫片天皇巨星李小龙。其母何金荣,是一位欧亚混血女子,父亲李海泉,是当地一位著名的粤剧演员。李小龙降临人间的时候,父亲远在纽约的唐人街演出。

那年恰好是龙年,大概这也是天意,注定这条中华巨龙要在国际影坛搅起一股狂风巨澜,一位华人测字先生替他取名小龙。但其父李海泉出于传统习俗的考虑,为了避讳祖父的名字(李英龙),给小龙改名为李振潘。后来他有了名气,又启用李小龙的名字,在影视界专用,而他出生的那家医院里的护士则给他起了一个更加美国化的名字:布鲁斯·李。

李小龙生性好动,在他骨子里潜藏着的这种性格,打小便显露出来,他一刻也不肯安静。假如有一天,小龙儿规规矩矩在一旁呆着,那他一定就是生病了。

在他六岁那年,父亲的一位朋友、好莱坞的制片商见这娃娃活泼好动,机灵可爱,就试着让他在影片《人之初》里扮演一个“小东西”的角色。初次站在水银灯下的李小龙一点也不发怵,挥洒自如,嬉笑大方,就像和他平日的小伙伴在海滩上追逐游戏一般,全不把那摄影机放在眼里。然而恰恰是这种逼真的“游戏”却活灵活现地体现了少儿的天真烂漫,原汁原味的童稚真趣,导演禁不住拍案叫绝。两年后,父亲的朋友又让他在影片《天玄》中扮演一个孩子王的角色。影片公映后观众反应强烈。从此,“李小龙”这个八岁孩子的名字引起了美国好莱坞的关注。

少年时代的李小龙原本充满幻想,他憧憬自己将来成为一名医学博士,令他后来改变了理想那是因为一次刻骨铭心的意外事件。十二岁那年,李小龙与小伙伴们在街头玩耍,突然这派与那派闹起冲突,发生混战,李小龙差点没让人家把脑袋打出了“豆腐浆”来。由此他就产生了习武的念头。启蒙武术教师就是他的父亲李海泉。作为造诣很深的粤剧演员,小龙儿的父亲有很深的功夫根底。这样也就不必舍近求远,小龙直接就拜父为师,他从父亲那里不仅学到了武术的基本功,而且懂得了中国武术刚柔相济,以柔克刚的精髓。这对他后来自创截拳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武术的圈子里。对于流派纷杂的中国武术,李小龙只是简单地统称为“功夫”,后来,在英语词汇中,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叫“KONCFU”,这就是“功夫”的音译。这个新词儿,概括了中国武术的内涵,丰富了英语的词汇。这就是今日港、澳、台以及世界各地“功夫片”的来源。可以这么说,李小龙是功夫片的鼻祖。

为了更系统地学习中国武术,李小龙回到了香港,进入赫赫有名的元甲咏春武馆,系统地学习中国武术。他刻苦努力,技艺精进,八年之后,其武功在香港已是无人能够望其项背。1958年,在美国出生的李小龙,为了保留美国公民的身份,按规定他必须得回美国居住。就在他欲离港返回旧金山之前,他在凤凰影业公司拍的一部片子刚刚结束了第一轮首映。这部名为《孤儿》的影片使他在香港名声大噪,香港人第一次认识了李小龙,将他作为心目中的英雄、崇拜的偶像。

回到美国后的龙小龙,境况却不怎么令人乐观。尽管他在香港获得了掌声和鲜花,然而在美国人眼里,他只不过是个“来赚钱的中国人”而已。在美国电影界,很少有东方人扮演的角色,即使有一些,也多数安排日本籍的演员来充当。由于地域和历史的原因,美国人向来对中国人抱有极大的偏见。从义和团、华工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以及抗美援朝,似乎华人天生和美国佬作对。

所以,美国对于李小龙来讲,并不是理想的天堂,他在这儿混得并不如意。这个标榜尊重人权的国家,其实是个种族歧视十分严重的地方。为了生活,李小龙只得去给人打工,去餐馆洗盘子,以赚取学费。尽管如此,他每天仍抽空坚持练功。他不吸烟,很少喝酒,与毒品无缘,没有沾染恶习。

他靠着惊人的毅力,升入了华盛顿州立大学攻读哲学。在此期间,他认识了琳达·艾米莉,这是一个浅黑皮肤、聪慧美丽的美国少女。艾米莉喜爱中国功夫,对李小龙由崇拜而生爱慕。两年后,他们在美国西雅图的一所教堂里举行了婚礼。

李小龙的婚姻是成功的。婚后两人自然恩爱有加,但是生活却是十分的拮据。在九年的婚姻生活中,他们一共搬了十一次家。不断的迁徙中,李小龙依旧每天练功不止。他把中国武术的基础技法和其他国家的击技运动的优点融合起来,这其中既有日本的空手道,也有泰国的泰拳,并且还揉进了一些西洋拳击的长处。他把这种吸收百家之长、推陈出新的套路武术称之为“截拳道”。李小龙解释:“截”是指悄然迅速地接近对方或半路加以拦截;“拳”指自我体系套路、风格;“道”则表示截拳这种套路所阐发的原则和规范。为此,他在美国权威的武术杂志《黑苇》上撰文介绍自创的截拳道,引起美国人的关注。

李小龙靠着孜孜不倦的努力,“截拳道”在美国威名大震,引起各界的注意,西洋人开始对这位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小子刮目相看了。由此,一位叫鲁姆斯·李的美籍华人出资与李小龙合办了一所武术学馆。

半年之后,父亲的朋友、那位好莱坞制片商又一次找到李小龙,邀请他在一部叫做《青蜂侠》的影片里担任角色。李小龙欣然接受,在拍片期间,李小龙委托詹姆斯全权管理武术学馆。

在这部影片里,李小龙扮演的是一位叫加藤的日本人。片子公演后,却并未引起什么反应,更不要说轰动了,李小龙也默默无闻。这令他十分沮丧。

之后,他又在高梅公司拍摄的《马路》、《新娘的到来》,以及电视剧《英勇的人们》、《朗斯特里特》等片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但都是一些客串的小人物,而他的雄心壮志是盼望着有一天能成为世界超级明星,这现实离他的愿望相去甚远。他被一种莫名的失落感困扰,整日里郁郁寡欢。

为摆脱困境,他除努力练功、竭力保持最佳状态外,还认真研究美国拳击的优点,把它的长处吸收到自己独创的“截拳道”之中去。通过不懈的努力,孜孜不倦的追求,他的技艺不断长进,日臻完美。

同类推荐
  • 化学家当律师

    化学家当律师

    这是一个特别的生日宴会,围坐在偌大圆桌边的人,除一位六十六岁的老人和他的夫人外,都是原本互不相识的人,有人的家竟然还远在河南省,而没有一个是寿星的亲属。通常的生日宴会,不管是过生日的人还是前来祝贺的人,都是喜形于色,兴高采烈,充满喜庆热烈的气氛。可是这场宴会上,在人们向老人敬酒祝贺的词语中,说的都是千恩万谢的话。而有的人,则由于过于激动而热泪涌流,给宴会带来些许别样的气氛。
  • 亚非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亚非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晚清第一外交官李鸿章传

    晚清第一外交官李鸿章传

    李鸿章的一生,是悲壮的、凄凉的。他虽然以外交能手自负,但没能改变大清国被动外交,割地赔款的局面。最终,他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
  • 名人传记丛书:谢里曼

    名人传记丛书:谢里曼

    名人传记丛书——谢里曼——特洛伊真的存在吗?他会告诉你:“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绝代佳人:西施

    绝代佳人:西施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绝代佳人:西施》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绝代佳人:西施》在深入挖掘和整理绝代佳人西施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热门推荐
  • 尤尔小屋的猫

    尤尔小屋的猫

    刚刚失恋的杰西还沉浸在悲伤之中,但自己的小说被出版社买下版权又让她看到一丝希望。为了专心写作,杰西搬到康沃尔郡一处有着悠久历史的尤尔小屋。而租住小屋的附加条款就是必须要照顾小屋的神秘“原住民”,一只名叫“佩兰”的,美丽又高傲的——黑猫。本想隐居写作的杰西,却意外卷入尤尔小屋的产权纷争中,也因此与争夺产权的两大家族发生交集。在不断的矛盾与误会中逐渐揭开了尤尔小屋与黑猫佩兰的秘密,一段延续了五百年的关于爱、友情、人与猫的动人故事。为了守护小屋和佩兰,杰西决心投身其中,而她自己的幸福又将被谁守护?
  • 托尔斯泰:俄国最伟大的作家

    托尔斯泰:俄国最伟大的作家

    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是大多数人所崇拜的对象。《图说世界名人:托尔斯泰(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客观叙述了托尔斯泰的一生,他童年时的家庭经历,他致力于农民教育事业的过程,他笔耕不辍的创作,都一一展现出来,使读者能更好地走近这位文学巨匠,了解他的人生经历及创作思想。
  • 金庸传

    金庸传

    这是第一部以平视的眼光写下的《金庸传》,作者以客观、理性的尺度,依据大量翔实可信的史料,写出了一个真实的人,一个出类拔萃的武侠小说家,一个报业巨子,一个备受争议的社会活动家。本书首次利用第一手档案,挖掘出不少鲜为人知的珍贵资料,矫正了有关金庸生平的许多讹误。
  • 七扑夫君

    七扑夫君

    天刚刚的亮着,还有些灰蒙蒙的色彩,一个小小的身影拿着笔在一个小案上一笔一笔的画着什么东西。“一个大圆圈是他的大饼脸,两个小圆圈是他那双蛤蟆眼,两个黑点点是他那朝天吸气的鼻孔,一条横线是他最好永远不要张开的嘴巴,哈哈哈,什么第一美王爷?燕无痕,现在就是母夜叉都比你漂亮!”玄影得意的摇了摇她的小脑袋,看着纸上那个比鬼还要恐怖的画像,随手又加了几笔,细长的胳膊,粗壮的腿,嘿嘿,现在看你还怎么……
  • 这女人我罩着

    这女人我罩着

    当天之骄子商界巨鳄遇上黑市最负盛名的神盗—他腹黑,冷血,叱咤商界,传闻不近女色。她潇洒肆意,崇尚自由。这辈子最骄傲的事,是偷到了盛世集团首席总裁的心。当高冷总裁开启宠妻模式——“老大,嫂子要爬墙!”某男咬牙切齿:“把墙给我‘拆’了!”“老大,嫂子说要睡你!”某男冷了脸:“不成体统,这句话应该由我来说!”“老大,不好了,大嫂被人绑票了!”某男怒了:“谁干的?带上火箭炮轰了他老巢!!”
  • 造梦空间

    造梦空间

    天地经由六千八百年已来,由于狂风暴雨的忽的袭来,它造成了混沌空间未知世界的最终形成。未知世界,是不祥之物,无畏勇士和魔术师之外无人涉足,由于传说他们来到这里,不料此处为怪物繁晰之地,几经周折他们遇到了商队,那么在这茫茫的混沌世界又有多少离奇事在等着呢?
  • 战争大法师

    战争大法师

    当一张卡可斩万千星辰当一副牌可演地水火风“循环已成,下一个!”
  • 通灵帝后

    通灵帝后

    她,是古武世家的最后传人,天生灵媒之体,魂力超强,却意外与诡秘的系统绑定,重生于异界大陆……他,是圣灵大陆,圣神殿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圣子大人,通身的阳刚杀伐之气,俊美无匹,却因为修习九阳诛魔诀,不近女色……当两者相遇,亦正亦邪的强强对碰,一追一逃,将会上演如何异彩纷呈的异世之旅?!“王八蛋,是说谁你修炼秘法,不近女色的?!我这就去弄死他!!”“嗯,这个主意不错,消息是本帝放出去的,漓儿想要怎么‘弄’,本帝一定配合!”“滚!”“滚着弄?好!”“混蛋,放开我……,唔……”…………
  • 蓬莱随笔(蓬莱文化丛书)

    蓬莱随笔(蓬莱文化丛书)

    蓬莱阁与八仙渡迤北海面上经常出现变幻莫测的海市奇观,令每个得饱眼福的人惊叹不已,“异事惊倒百岁翁”,一代文宗苏东坡大学士的感叹,正是所有目睹海市者的共同感受。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为这一海天景象所陶醉,所倾倒。在历代文人雅士留在蓬莱的诗文中,以海市为题材的咏唱俯拾皆是,占了很大比重,充分印证了它的魅力所在。
  • 不闲居集

    不闲居集

    《不闲居集》洋洋近百篇,洒洒30余万字,记下了韦君琳在艺术领域求知、求进、求成、求精的步履和心得,记下了他对那些他所崇敬的前辈长者和同气相求的朋友们的艺术道路、生活剪影、多彩人生或艺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