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2月下旬,北线吉林、长春地区战事正酣,南线相对平静,我到安东去采访,主要是想看看久闻大名的鸭绿江。
鸭绿江是中朝两国的天然水界,历史上,就是长白山脉所产木材外运的重要水道航路。据说每到伐木季节,大批木排由上游顺流而下,连绵不断,蔚为壮观。但在国防意义上,鸭绿江却因国势衰微,始终没有成为防卫屏障。中日甲午战争时,日军就是从鸭绿江打过来,入侵东北的,中国失去了江南屏障朝鲜。日俄战争时,日军再次渡江北上,打败俄国,朝鲜完全变成日本的侵华基地,鸭绿江就是其直趋东北的桥梁。“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国境一缩千余里,山海关成了“国境线”。日本人从辽宁省内划出一个安东省,14年来,国人对它已经生疏,很少注意,而日本人却始终在利用它的资源,攫取中国财富,直到投降。
鸭绿江畔最大的城市就是安东(今丹东),为省府治所。伪满时代,是东北六大城市之一,连日韩侨民有40万人口。日本人很喜欢安东,城西北镇江山上有他们种植的樱花,春季争艳开放,日人络绎不绝,称镇江山为“满洲的吉野”。秋季全山又是一片幽静的红叶,游人多登东天阁,俯视鸭绿江,远眺北韩,风景绮丽。与镇江山东西相对的是元宝山,有“满洲富士”之称。
日本投降后,率先进驻安东的是中共。1946年10月,中共撤退,国军进占。我的报道这样描述当时的安东:
天然风景依旧,市区却已残破不堪,工厂停工,商店关门,街头上游荡者失业的人们。城市虽然紧靠江畔,却看不到多少鱼虾水产。当年江上渔船鳞次栉比,今天想找到一叶扁舟都难。时代还在动荡,周围都有死的威胁,谁又肯冒险去打渔呢?江的上游有长白山无尽的木材,多被中共占领,过去的安东江面几乎被木筏拥塞,而今天再也见不到一只了。
中共在安东时发行东北银行纸币,国军接收以后停用,金融立显枯竭,市上筹码不够,普遍演成穷像,工商业全破产,土地因为清算未得收获,田赋毫无着落,安东全省等于没有税源。行辕拨给的接收费,不够维持各县公教警保人员之生活费。大家拉紧裤带去从公,工作效率与工作精神也就不难想知。
去秋安东省闹过两次风雨大灾,农村歉收,而且中共撤退的时候又带走了大批食粮,安东除了财政困难,还闹着严重的粮荒。高主席惜冰说,要彻底解决非粮食2000万吨不可,哪里去找那么多的钱?沈安线又哪里能保障运粮安全?安东已成窒息的死城,安东人民是多么的不安啊!
鸭绿江南岸就是朝鲜。日本投降后,朝鲜被切为两个不同的天地,北纬38度线以北是苏军占领区,以南是美军占领区,美苏两国政府都说是来协助朝鲜走上民主自由之路。我写道:
美国宣传说:“友好、繁荣且民主之朝鲜将为远东之重要稳定因素,美国对朝鲜计划乃为协助鲜民获得民主与繁荣而做,并协助其一切发展南部朝鲜自足自给经济之工作。”可是一年以来,南韩有过暗杀事件,也有许多人入过牢狱,更有过武装暴动,与美军有过冲突,这种情形是怎样发生的,有些令人怀疑。
苏联宣传说:“朝鲜人民与苏联红军之合作,政局已经开朗,尤其去年实行土地革命,有69万多贫苦佃农获得耕地。同时进行民主普选,选举人民委员会,以为苏军的咨询机构。今日的北韩已为未来独立民主繁盛的新朝鲜矗立了经济政治的基石。”可是据一位由北韩逃到东北的青年说:北韩的人民正想尽办法逃往北纬38度以南,这是因为什么?我们也有些怀疑。
日本投降不久,朝鲜一群在国外奔走独立的人们就赶回国去,希望成立临时政府,使朝鲜局面焕然一新。谁知不久美军开到南韩,而北韩则早为苏军占领,美苏在朝鲜之僵局已成。嗣后1945年12月英美苏三外长莫斯科会议,对朝鲜问题经过谅解而订协定,三国同意成立一个临时朝鲜民主政府,以重建朝鲜为独立国家,并首先组织一个联合委员会,由美苏两国驻军司令部代表组织之,协助朝鲜组成政府。但后来因为美苏意见之相左,美方表示退出该会,所谓联合委员会即告夭折。到今天,朝鲜问题仍是一个悬案,不知道是美国不肯放松这东亚大陆间的跳板,还是苏联太注意了朝鲜的战略地理。我们只感到应该解放的朝鲜人民,正背着许多说不出的冤枉。
查阅伪满开发计划,安东有三大事业,第一是完成鸭绿江水电建设,第二是建设大东港,第三是开发铁矿。
“水主火从”是日本人开发安东电力的策略,即尽量利用水力发电,水源短缺才用火力发电。鸭绿江上有一所大规模的水力发电厂,即伪满与朝鲜政府双方出资经营的鸭绿江水力发电厂。合同规定,资金一亿元,双方各半;资产与负债归双方所有;事业经营益损由双方分配负担。电厂1937年开工,预定15年内在鸭绿江畔建立7处发电所,总发电量124·5万千瓦。
第一期计划完成水丰洞发电厂,电力64万千瓦,日本投降时已完成90%。发电厂设在北韩的水丰洞,总水闸在我国的宽甸县拉古哨,发电量约24万千瓦。1947年,东北各厂矿复工后,全东北电力需要约为35万千瓦,把各地旧毁发电机修复后,至多发电24万千瓦。若依据伪满与朝鲜订立的合同,水丰洞发电厂应供我方二分之一电量,即12万千瓦,正可弥补缺口。但是,我方曾与韩北苏军商谈多次,没有结果。只能以布匹、食粮每月换电6000千瓦,不足安东之用。
按日本建设大安东的计划,修筑大东港是一项重要工程。旧安东港水深过浅,只能有小轮船来往,且在冬天有4个月封港期。日本人考虑将来安东各工厂第次建立,成品源源而出。需要外运时受阻,决心修建距安东西南30公里的大东港,水深可保持七八米,4千吨的船只可以自由出入港口,全年吞吐量为200万吨,并且铺建一条由港口到安东的铁路,便利运输。“满铁”为将来适应大型船入口,还预定修筑可容万吨的德国闸门式浮船坞。但第二期计划刚开始,日本就投降了,大东港仅建立了一个雏形。
日本人在安东最下工夫和本钱的是钢铁工业。
安东有丰富的地下矿藏。以煤、铁为主,并有沙金、银、铜、铅、石棉、滑石、云母等。据日本人调查,安东的煤储量约在1亿吨上下,铁储量在2亿吨以上。1938年,日本人在长春成立了“东边道开发株式会社”,在通化的二道江设立了制铁所,一年后,“东边道开发株式会社”所属工厂已达1407家,其中铁工厂10家。可惜,我到安东看到的是,这些工厂已成一片瓦砾。鸭绿江造纸厂以前月产各种纸张150万磅,当时只能利用残破机器生产纸浆;轻金属工厂以制铝为主,日本人预定年产粗铝4万吨,精铝2万吨,当时却连生产一吨的希望都没有了;安东制炼所为冶炼铅铜工厂,伪满时代仅完工80%,内战又破坏了50%;碳素工厂是东北唯一制造碳素的企业。机器全被苏军搬走了。
日本人说,东北的柞蚕工业为世界第一,而安东的柞蚕占东北的三分之一,有工厂、作坊400余处。日本人用蚕丝做成大量的羊毛代用品与军需品,提供其国内与军用。内战中安东不安,饲育柞蚕的农民日渐减少,柞蚕工业一蹶不振。此外,安东森林面积占全省70%,其另一出产大宗就是浑江地带所产的木材。内战中,鸭绿江上再也见不到一只木筏。我在报道的最后写道:
鸭绿江畔有煤、有铁、有铜,有足够的电力,有出入的港口,有运不完的木材,吃不尽的鱼虾,穿不尽的绸丝,现在呢?只有便宜的人命去当炮灰,其他一切全没有了。鸭绿江的水,静静长流,它孤独地在寂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