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04300000002

第2章 毛子水与他的故乡

1893年4月11日,毛子水生于浙江江山石门镇清漾村。其父名世卿,乃清末廪生。为其取名曰“凖”,字子水,谱名延祚。

清漾,位于江郎山北麓,仙霞古道之侧;三面环山,文川之水从村中曲折流过,仙岭坑支脉自南逶迤而来,盘旋起伏,犹如一条青龙,又似龙口中的一颗明珠,故清漾又称青龙头。

据风水研究者称:江郎山壁立万仞,拱对清漾为朝;塔山坡缓,正对祖宅为基;山上文峰塔(相传是南宋开禧元年(1205)为纪念族人毛自知中状元而建)系案上巨笔;祖宅前池塘,是其砚;从村中流过的文川之水,浅微明亮,为其玉带;千年古樟,屹立村口,以卫气之积聚——故清漾村是块风水宝地!

而自唐以降,清漾毛氏,历史上出过8位尚书,83位进士。著名的人物有成语“毛遂自荐”中的毛遂、北宋末期被苏东坡称其“文词雅健,有超世之韵;气节端历,无徇人之意”的秀州知州、写下《惜纷飞·断魂分付潮头去》的著名词人毛滂,与苏洵友善的进士毛维瞻、毛维潘,龙图阁待制毛渐,户部尚书、铁砚先生毛晃,礼部尚书毛友,南宋状元毛自知,明代刑部尚书毛恺,清漾的毛氏名人,真如满天星斗,星光闪烁,令人肃然起敬。

清漾祖宅前有一口池塘,名曰:凤尾池。相传,每逢此地出人才时,池水会咕嘟咕嘟冒起水泡,像烧开的水一般,散发出奇异的香气。而清漾祖宅门前的池塘最后一次冒水泡,散发出袭人的香气的时候,是童年毛子水进学堂的时候。据说,池水曾香飘三日,数里可闻。

毛子水6岁即能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等启蒙读物。8岁时,父亲辞去镇上塾馆教职,返清漾执教,毛子水遂从父学,开始诵习《四书》、《诗经》、《书经》、《左氏春秋》等典籍。

1906年,13岁的毛子水考取衢州的衢郡中学堂(民国后,改为浙江省立第八中学)。当时上学有两条路可走:一是离开家乡沿仙霞古道经江山县城东北走一百多里路到衢州;二是沿仙霞古道走到清湖镇码头坐船经须江、衢江到达衢州。毛子水选择了后者。

清湖码头是钱塘江上游的最后一个码头。江浙的货物溯钱塘江而上到达清湖,停船卸货,改由挑夫走陆路经仙霞古道进入福建。闽北的货物经仙霞古道从陆路挑到清湖码头,装货上船,沿钱塘江顺流而下直达苏杭。因此,码头上熙熙攘攘,热闹非凡。清湖镇上有一条鹅卵石青石板铺就的老街逶迤远去,像一条大青蛇把清湖镇一分为二。沿街两面木质结构的房屋古色古香,客栈、酒肆、饭店、茶店、布店、米店、糕饼店、南货店、杂货店、木匠店、箍桶店、棺材店、裁缝店、打铁店、中药店林立。篾匠、石匠、金匠、银匠、铜匠、漆匠、泥水匠、杀猪匠、剃头匠等手艺人,土郎中、神婆、船工、小贩、商人、挑夫、乞丐、青溪花船上的妓女穿梭其中,来来往往热热闹闹一派繁华的景象。

码头的浮桥边有一块大岩石,圆润光滑,相传徐霞客曾经坐过。据毛子水晚年回忆,他当时走这条路,最喜欢的就是在等船时,坐在那块岩石上,看古道上人来人往,码头边船去船来,望闲云流水,想人世沧桑。

在衢郡中学堂,毛子水读了张之洞的《輏轩语》,获治国学门径,又读了江藩的《经解入门》,这对他研究国学很有启发。最初,毛子水在《新民业报》读到梁启超的文章,深深折服于他的文笔,随即喜欢读他的每一篇文章。后来,有位同乡从日本留学归来,带给他一本《章谭合钞》,告诉他说,有位章太炎先生,文章写得好极了,比梁启超还要好!毛子水细读之下,果然拍案叫好,于是便搜遍章太炎的每一篇文章咀嚼,犹如寻觅珍宝。章太炎的《狱中书》令毛子水印象深刻。那是章太炎被英人囚禁时,自以为复出无望,写给太太的一封“遗书”。信里自述一生思想行事,革命志向,于情于理,都能予人深刻的启发。至于后来章太炎被释出狱,远赴东瀛,开始接受西洋文化的浸润。旧学新知,相互交融,学问境界更上一层。所以毛子水一直认为,他在学问方面受章太炎影响最深。章太炎的《文始》是他最看得起、最扎实的一本书。

1911年,毛子水从衢郡中学堂以最优等成绩毕业,即回乡居家自修,直到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理学预科。而毛子水所以选择居家自修,是他感到故乡的环境适合他静心读书。

清漾旁边的灵岗口有一仙居寺,重建于北宋至和二年(1055),曾是宋代名相王安石、词人毛滂、谏议大夫毛注、明代刑部尚书毛恺、御史中丞赵镗的读书处,而当时已辟为毛氏家族的私庙与家塾。仙居寺对面的山上,屹立着一天然拱形石门,高、宽各20余米,数里外清晰可见。两扇石门紧闭,中有门缝,并有横锁痕迹,惟妙惟肖。拱形门的顶部与山体之间,有一巨大裂缝,成“一线天”。裂缝中,古藤丛生,悬挂如帘。石门镇地名,即源于此。

或许正是清漾这种深厚的人文积淀和幽静的自然环境,既给了毛子水无形的鞭策,也给了毛子水潜在的熏陶,从而铸就了他的大师之路。

毛子水最后一次回到故乡是在1949年2月。其时,他已应其同窗好友、时任台湾大学校长的傅孟真(斯年)之邀,将去台湾大学任教;即去天涯,难舍故乡,于是,他便带着女儿毛季玎回清漾看望原配夫人和长子。

那天,毛子水是坐火车到江山的。出了江山火车站,便叫了一辆黄包车(那时没公交车)。但出于对家乡对乡亲的尊敬,离村口很远他就下车了,打算步行进村。下车时,听车夫说起生活困苦,他竟将口袋里的钱全部给了车夫。车夫一辈子从没见过这么多钱,硬是愣了半天。

当时正值农历正月,村里一户人家“请女婿”(江山一种风俗,指刚结婚的新女婿,当年要宴请所有的至亲)。毛子水也去陪客,酒足饭饱之后,约上几个人到近邻看望乡亲,主人见来了稀客,照风俗一人一大碗面条,三个鸡蛋。众人都声明已经吃饱,不下筷。毛子水却二话没说全部吃了下去。又到了一家,又是一碗面条,三个鸡蛋,毛子水拼着老命又吃了大半碗。事后,他对同去的人说,这是乡亲们的心意,我是不能推辞的。其时,有一乞丐是他儿时的小伙伴,住在一座破庙里,但一有空闲,毛子水便去破庙与他聊天,且聊得津津有味,使得家人开饭时,常到这里来找他。

也有乡人曾向毛子水请教:国民党共产党哪一个党更好?毛子水回答说,“我平生未加入任何党派,只希望好人掌权,天下有道,国民党也好,共产党也好,两党都好。”又说:“我这里所谓的‘好人’,是指‘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有心人,既能以社稷为重,又能以人民福祉为前提,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人。”然后又作了阐述:“我以为天下之大,必须有许多好人从政才可以把事做好。多一个好人参政,国家进步的希望便增加一分。”“世俗每以不干政治为清高,这不只是一个错误的观念,而是一个极有害于社会的观念。我以为凡‘明解有耻’的正人君子肯参与政事,对国家总是有益处的。”

他说他赞赏孟子所说的“行仁政为王,莫之能御”和“仁人无敌于天下”的观点,主张人类应该求得有效的方法,使每个人有相当的道德修养,否则,人类要求有一个永久和平的世界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见,毛子水并非一个埋头死读书的人,他也关心国事,关心世界和平和人类幸福。

据说,最后离开清漾的时候,毛子水在村口与送他的弟弟毛延武抱头痛哭,那是他一生中最痛苦的一次别离。那种肝肠寸断的心境不是能用语言形容的,不亲身经历过的人是难以想象的。走出村口的时候,他的脑袋一片空白,他似乎预感到这是他最后一次故乡行。

毛子水走了,离开了故乡清漾,但他把关于故乡清漾的所有记忆都带走了。

现在,我们已经不清楚历朝历代的清漾文人,是如何做人,是如何做学问,又是如何做官的。其实知道一个毛子水也就足够了。1970年,正值“文革”时期,但毛子水给弟弟毛延武写信,仍念叨着儿子与弟弟要不忘“恕”道,不要喜欢假以辞色,教人难堪;说是“因为只要是人,总难免无心之过,原是人性的自然流露,犯不着去斤斤计较”,并语重心长地告诉家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毛子水还将《曾文正家书》、《了凡四训》、《论语今注今译》等书寄给侄女毛季改,嘱咐她不忘做人的道理……

在给亲人的信中,毛子水一再提到他甚念故乡的父老乡亲,但他最终还是没有能再一次踏上故乡土地,所幸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他的女儿毛季玎偕丈夫翟振纲,自美国缅因州回故乡清漾省亲,她的同父异母的长兄毛仲谬亲切接待她,也算代父亲圆了回故乡的宿愿。

同类推荐
  • 死亡密码

    死亡密码

    他们是世界近现代政坛上有影响力的人物,他们特出的人生经历,使人们对其死亡的原因也更加关注。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档案栏目编著的死亡密码通过解密档案和对历史线索的再梳理,与亲历者和专家学者们一起探究他们的死亡真相。破译历史密码,还原历史真相。不论是革命领袖,抑或是大国政要,还是敌对阵营里的头面人物、政要、间谍,从他们的身上以及围绕着他们发生的一切,会让读者深刻体会到政治斗争的严酷,以及人生命运的多变。
  • 宋家客厅:从钱锺书到张爱玲

    宋家客厅:从钱锺书到张爱玲

    本书是宋以朗围绕其父宋淇的一部传记。宋淇(1919—1996),笔名林以亮等,文艺评论家和翻译家,在文学批评、红学研究、翻译、电影等诸多领域均有建树;与张爱玲、钱锺书、傅雷、吴兴华、夏志清等有深交,长期以朋友身份担任张爱玲的文学经纪人和顾问,张爱玲去世前将遗物(包括遗稿)交给宋淇、邝文美夫妇保管。作者在私家资料、家族记忆和公开资料的基础上完成本书的叙述,书中涉及的大量细节不仅还原了宋淇的一生,披露了那一代文化人的相知相惜,破解了不少疑团和误解,也构建了一部“细节文化史”,使读者可以看到20世纪华语文学、翻译、电影和大时代的一个侧影。
  • 愤怒的公牛也会笑:罗伯特·德尼罗传

    愤怒的公牛也会笑:罗伯特·德尼罗传

    罗伯特·德尼罗(1943-)是20世纪最伟大的电影演员之一,他所塑造的一系列银幕形象不仅成为世界电影史的不朽经典,也让更多的人喜爱并迷恋上了电影。秉承方法派体系的德尼罗独创了“获得授权”的表演理论,以改头换面的方式挑战不同的角色,其间缔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故事,使他当之无愧地得到同行的尊敬和钦佩。
  •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雄才伟略的政治家(1)》本书分为图特摩斯三世、管仲、居鲁士大帝等部分。
  • 沧海(下)

    沧海(下)

    这是著名画家刘海粟唯一的研究生简繁为刘海粟写的传记。该书不为尊者讳,不为长者讳,真实记录了简繁在刘海粟身边生活时候的所见所闻,记录了刘海粟的生平、艺术观点和性格特征。可以说,该书是用一种“说真话”的方式、将作者眼中的“真实”对读者和盘托出。该书曾出版过三卷本,也引起了一些争议,之后,作者做了删改修订,出版了两卷本。
热门推荐
  • 我有一封长长的来信

    我有一封长长的来信

    三月十九,是一个人的出生,两个人大半生的纠缠。
  • 铭冥自有天意

    铭冥自有天意

    其实没啥特别的,就是一个铭子的故事改编。别问铭子是不是我,我只能说,小说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 太子嫁到,腹黑太子妃

    太子嫁到,腹黑太子妃

    天降大灾,百姓流离失所,钦天监言:“太子献身神女,灾祸自解。”面对送上门的美貌太子,神女大人小掌一挥,果断凌厉:“丑拒。”天下第一美人太子被拒之门外,太子殿下很生气:“很好,你还是第一个拒绝本殿下的人,你已经成功引起本殿下的注意了。”
  • 大明略

    大明略

    大明嘉靖年间,奸佞当道、北虏南寇虎视眈眈,天下百姓翘首以盼:贤臣、良将。名不见经传,他一身英气、豪气、霸气,还有那么一点点的‘书生气’……当他站在数百年后的这片土地上时,突然发现:这里也是我的家园,而外来之敌从未消停过。大明略,一个关于家、国、天下的故事……
  • 无敌血脉

    无敌血脉

    无垠宇宙,血脉为尊!出生决定一切,超品血脉者,生有神通,移山填海,捉星拿月,十品废脉者,寿不过百,前途灰暗,蝼蚁一生!少年杨帆,七星宗一普通杂役,注定碌碌一生,怎知偶有奇遇,得至宝吞噬,吞无尽血脉,成无上圣脉,无敌天下,谁人不服?
  • 和平军旅系列

    和平军旅系列

    《和平军旅系列ⅠⅡ》收录了阎连科最具代表性的中篇作品,包括《从军行》《中士还乡》《和平雪》《四号禁区》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精品。《和平军旅系列》以平视的角度重新审视新时代“农民军人”,展现了一幅既典型又普通、既清晰又模糊、既鲜明又暧昧的英雄长卷。正如作者所说:我的笔下是没有英雄的。因为,在我看来能够在艰辛中活下来并且脸上还时常挂着笑容的又何尝不是英雄呢?在军人之间,将军未必就是伟大的人物,士兵未必就是卑微的人物。他们都是和我们一模一样的普通人,有血有肉的人。首先是人,之后才是其他的一切……
  • 狂妃驯冷王

    狂妃驯冷王

    现代令人称羡的天才女,医学、动物学双博士后学位,有与动物沟通的超异能,却在一次地震中穿越到莫名王朝,附身于浩瀚大漠可汗的废材三公主身上。辽旦大国欲与大漠和亲,三公主赫连素心主动请缨,力战群公主获得了和亲资格。和亲路上她乔扮丫鬟,碰山贼、遇色狼,还有阴魂不散的冷面怪人,一路历经波折最终却未能嫁给年幼小皇帝,而是让她嫁给了当朝摄政王临王爷,大喜之日她才悲催的发现,新郎倌竟然是……看天才女如何在临王府风生水起,先替临王爷医治‘不举之症’,再替其他侧妃牵线搭桥……
  • 医手遮天:将军请接招

    医手遮天:将军请接招

    外科医生夏枳意外穿越,刚醒来就面对家人抛弃。还好异能跟随而来,读心术、透视眼,夏枳能以针替刀灭渣渣。卖她?我用银子砸死嗜赌爹和虚荣娘!抢她?我用银针戳瞎你这个白痴村长!试毒?我用泻药拉你个十天半月!哼,我的人生我做主。一朝入军营,将军自动投入怀。他冷眸微眯:“你总是盯着我做什么?莫不是对我另有所图?”“报告将军!在我的眼里,你就是几十根石灰石连起来的排骨架。”夏枳无比严肃地回答问题。“放肆!”“要不,你再脱下来给我看仔细点?我保证,只看,不摸。”将军背脊僵硬,尴尬地把头转到另一边,脸上的红晕怎么样也挡不住:“别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毛泽东的青少年时代

    毛泽东的青少年时代

    毛泽东同志是位伟人,他始终把调查研究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并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汲取中国文化中的精髓,从中国的社会实践中寻找革命的力量,从自己的不断思索中摸索前进的方向,从中外博大的教育理论中吸收营养,勤思考、勤实践。正是因为他将自己的所有精力都奉献于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去,所以才会对中国革命的道路有着正确而深刻的理解。
  • 体育传播学概论

    体育传播学概论

    本书主要研究内容:体育传播媒介论、体育传播材料论——体育信息、体育传播论、体育传播者论、体育传播过程论、受众论、体育传播效果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