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美琳的座位号,陈焕珍老师早在两天前就知道了。那天,当各班主任领到自己班上学生准考证时,陈焕珍首先看的是沈美琳的位置,结果一看她就在心里暗暗叫苦了。说实话,陈焕珍比沈美琳自己还更关心这个座位号,她希望沈美琳能在高考中创造奇迹,这就需要有一个好的环境,可是这个座位号显然对沈美琳不利。
在陈焕珍的眼里,沈美琳不是一个普通的学生,而是她手里的一个很重要的棋子,她必须使用好这个棋子。用好了,对她和她的老公都有好处。用不好,很多希望都化为乌有。高二她接这个班的时候,校长对她说,沈副县长的千金就在这个班,叫沈美琳,你要对她多些关照。她一听高兴极了,好像校长给她送来了一个金元宝。她说,好的,我知道怎么做,你放心吧!
有些老师怕教领导的孩子,特别是县领导的孩子,认为难伺候。但她不怕,她认为教上领导的孩子,就有了跟领导多接触的机会,只要取得领导的好印象,今后晋职、上职称不就容易得多吗?何况,自己的老公就在县政府办公室工作,正愁需要一个巴结领导的平台呢!为此,开学第一周,她就进行了第一次家访。
那是星期三晚上,经过预约,准八点她踏进了沈副县长的家。当然,沈副县长热情地接待了她。她以一个新上任班主任的身份访问,了解沈美琳的性格脾气、在家的作息情况等,并且诚恳地征求家长的意见和要求。在谈到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她侃侃而谈,引经据典,尽量表现自己的卓识和能力。家访很成功,沈副县长对她印象很好,夸她是很称职的班主任,一开学就家访了。陈焕珍告辞的时候,沈副县长亲自送出门来,还说,拜托老师了。
从那以后,陈焕珍常上沈副县长家,有时是一个人去,有时就让老公陪着去,自然老公陪有老公陪的道理。每次去,都要找出理由,或上门给孩子辅导,或给家长汇报孩子成绩,或跟家长探讨一些教育教学的问题……说老实话,她对沈美琳是够关心的,班上最好的座位就给沈美琳,在学习上常常给沈美琳开“小灶”,但是,沈美琳就是一盏耗油的灯,耗了油还点火不亮。课堂上,沈美琳似乎都听得懂,可是考试的时候,却不会答题,经常考得一塌糊涂。为此,陈焕珍都不知道如何向沈副县长交代了。
实际上,沈美琳一向学习都不好。如果沈副县长没忘记的话,他的女儿中考就没上一中的录取线,是以县领导子女的关系给予照顾录取的。但是沈副县长从来不从女儿身上找原因,女儿学习不好,他总认为是老师没教好。有一次,他到一中给老师作报告,他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学生学习不好,老师必需反省,作检查……当时就有许多老师听了很反感,陈焕珍也深感自己压力很大。
上了高三,开学第一天,沈副县长就到一中来听课,他走进女儿所在的高三(5)班教室,正好上的是英语课。那堂课,英语老师没有提问沈美琳,因为英语老师知道沈美琳英语很差,怕沈美琳回答不来难堪。谁知,沈副县长认为英语老师歧视他的女儿,一堂课从头到尾竟然没有一次提问沈美琳,这不是瞧不起他的女儿吗?课后他找到校长说,英语老师臭水平,不适合担任高三的课,一定要换人。校长只好给高三(5)班换了一位英语老师。其实,那位英语老师是学校的教学骨干,沈副县长对英语一窍不通,根本听不懂,他怎么知道英语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呢?
沈副县长来学校听课,是为了给学校施加压力。他故意找英语老师的茬儿,硬要校长换老师,那是为了杀鸡儆猴,其潜台词大家都心里清楚——谁教不好我的女儿,谁就没有好果子吃!
为了帮助沈美琳学习上一个新台阶,高三(5)班的全体科任老师在班主任陈焕珍的组织下,不辞劳苦,轮换着给沈美琳课后辅导。这样一来,沈美琳简直没有喘气的时间,好几次,她提出抗议,说反对你们这种应试教育。有一回,她干脆不来学校上课,连月考也不参加,说是自己有病。沈副县长只好向女儿妥协,答应让她在家休息几天。后来还是陈焕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她劝回学校上课。
尽管老师费了很大心血,沈美琳基础太差了,还是没有什么进步。陈焕珍知道,如果没有特殊的办法,沈美琳是考不上大学的。那么,自己这两年不就白费心机了么?因此,陈焕珍把宝押在考场上,希望她能临时发挥得好。可是如今沈美琳的座位号,竟然就在讲台跟前,也就在监考老师的眼皮底下,这样沈美琳怎么能临场发挥得好呢?
陈焕珍把所有的座位号都看了一遍,虽然都是一些数字,但她能够从这些不同的准考证号判断,哪些是本校的考生,哪些是其他学校的考生。忽然,她发现第20考室,竟然有一位本校的优秀生,而且与沈美琳的座位邻近。陈焕珍一阵惊喜,好像一个落水的人,扑腾中忽然抱住了一根木头,有了生的希望,她连忙挂通了沈副县长的手机,要立即见沈副县长。沈副县长说,好的,你过来吧,我等你!
进了沈副县长的办公室,陈焕珍随手关了门,便马上汇报了沈美琳的考场座位号,以及自己对考室座位的新发现,并且分析了它的利弊。然后两人又小声商量了一阵具体操作方案,沈副县长对陈焕珍的主意很欣赏,笑道,那就这样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