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本书,是关于日本战犯在中国犯罪的一个忏悔录,看着心里感到不适,像被谁硬灌了一碗人血似的。虽则日本人战败了,成了战犯,被中国人所俘获,但是对于这个对手,即使做了俘虏,中国人却依旧要优待他们,据一个叫铃木良雄的战犯在一篇《我的战争体验》中说:“我住的是一间可容纳15个人的大牢房,虽然门上挂着锁,可是房间里却意外地清洁,明亮,还有暖气,这比日军的兵营还要舒服”、“没有劳动,一日三餐都是大米饭,而负责看守和教育我们的中国工作人员,每天却只能吃一顿大米饭”。看着这样的文字,真是滋味百般。我们在这方面的理论和得意之处是,我们是礼仪之邦,即使我们的敌人,我们也要待之以足够的礼节。这其中有许多线索。这线索不是单一的。若是以牙还牙,给残虐的日本人以他们应受的待遇,倒是线索就简单了,但你杀了我的亲人,你占了我的家园,我不但不还以颜色,我还要以礼待你。这便是不合常情者。就个人来讲,中国古人的看法是,凡做不合常情之事者,多属大奸大恶之人,个人如此,国家无非也是这样。中国这样做的目的,使人觉得中国是一个不可捉摸的国家,是一个无法以常情来测度的国家。我就想,若是俘虏了一批弱国的士兵,不知道中国人会怎么对待,是否还会一天三顿,自己只吃一顿大米饭,而给他的敌人一天三顿以大米饭侍候着。这样做,究竟是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究竟是想说明什么?假若我们真的是一个礼仪之邦,那么鲁迅先生也就不会说,翻开中国的历史看看,每一个文字里都藏着两个字,那就是吃人,或是吃人,或是被人吃。既然是这样的事实,那还做什么表面文章,做了谁信?还不如就拿出吃自己同胞的面目来,使任何顽敌知道我们也是嗜血的民族,从而吓得心慌腿软,无力气走到我们的家园里来从事彼等的侵略活动。
同类推荐
除了西藏,不知道还能去什么地方
我要走了,前往成都,然后想办法走川藏线,去拉萨;三年前我去过西藏,8月末9月初,走的是青藏线,从西安乘火车到格尔木,再乘汽车去拉萨;还在长江源头沱沱河边住过一夜;那个时候,青藏铁路正在建设中,到处都可以见到修建铁路的机器和工人;在我的思维中,总想在青藏铁路贯通以前去西藏,以原始的方式转原始的八廓街;在我还是少年的时候,就知道西藏,就幻想什么时候亲身体验西藏;产生这种想法的时候,应该是在夕阳西下,彩霞满天的时候,或许在清清的豆苗地和红薯秧中间。
热门推荐
机会天天来敲门(励志文库系列)
有励志渴望,就实现励志 人生总是充满着无穷的希望与无尽的挑战,有人能够勇于面对挑战、克服困难、为自己开创美好的未来、创造无穷尽的财富而有些人总是沉溺于幻想中,幻想着自己有着好的未来,而不知努力,到头来终是一场空! 对于聪明人来说,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生命。读历史就是读故事(世界卷)
故事是历史的缩影,是文化的窗口,是窥探民族个性的镜子。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桩桩真实的史事,都是祖宗留给我们宝贵的文化财富。本书是一本世界历史的通俗读本,以最简明的文字勾勒出世界史的轮廓,鲜活地呈现了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风云人物。每个历史事件都以故事的形式呈现,将浩繁的世界历史深入浅出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使读者能够以轻松愉悦的心态最低限度地获取历史知识,汲取丰富的人生智慧,学会正确处理纷繁复杂事情的方法,从而踏上了成功之路。曼哈顿情缘
本书一共十二篇,一年之中每月一篇,记录了以曼哈顿为背景的十二个小故事。本书与马修斯的《曼哈顿花絮》是姊妹篇,是又一本记录时节的纽约城市月历。本书与《曼哈顿花絮》是姊妹篇,都是以曼哈顿为背景的12个月里的12个小故事,故遵循上本书命名原则《曼哈顿**》,不按原名翻译。再者,本书言情较多,故名“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