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20700000002

第2章

祝荣回到老家的时候,奶奶已停灵四夜。家里请来的阴阳先生说她过世的时候是午时,时辰不好,所以得在家里多停几天——要到后天的巳时,才能下葬。

他们没有从正对大门的那条路进去,而是绕了半圈,走了一条有石拱门的路。石拱门离马路只有几十米,前面是成片的池塘,后面则是挤挤挨挨的房屋,两侧还有石头砌成的矮墙,所以它像是他们这个村小组的门户。拱门被唤作“槽门”,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可容两三人并排过去。祝荣不知它究竟有什么宗族或宗教方面的意义,只知家里一旦有什么大事,回家第一次进门时,就都得从那儿通过。过了拱门,只穿过两幢相对的房屋,就到了他家(更准确地说,是他二叔、三叔家)后面——一幢只有正面贴着白色瓷砖、其他几面刷着灰色混凝土的两层半砖瓦房。

有几个人在正门那边吆喝,气氛似乎还有些欢快。祝荣倒并不感到惊讶,因为在他自己身上,最初的那种悲伤气息,也已如一瓶敞开的酒的气味,随着时日的流逝而消散殆尽了。但此刻,他不知该摆出一种怎样的表情来面对即将见到的那些人。微笑,自然是不可以,哀伤呢,又显得虚伪。所以,他板着脸孔,迈着谨慎的步子(仿佛面临一场严峻的考验)沿墙角朝前门那边走去。

出去迎接他们并买了一卷鞭炮的父亲越过他,打算去前坪里放炮。但走到墙角那里,二姑父制止了他。二姑父一如既往地容光焕发、衣着整洁,腰间系着一个鼓囊囊的棕色皮腰包。他说:“炮等会再放,他们在搭棚子。”

那个四四方方、大概有七八十个平方的前坪里,好些人在搭雨棚。大的框架已快搭好,只剩下靠近菜园的,也就是用来放炮的这一头(边上一根电线杆上贴着张白纸,上面有歪歪扭扭的几个黑字:放炮处)。忙活的人里有祝荣的二叔、三叔、小叔,还有大表哥、二表哥,以及几个他不大熟甚至不认识的人。二叔主要负责把已经砍掉枝杈的竹子扛过来,一个老头则用一把柴刀将它们剖成长条,其他人便站在桌子或凳子上,将它们插到框架上去,用来支撑大张的彩色塑料雨布。没有一个总指挥,每个人都在按自己的意思行事,并不断地指挥他人。他们这边,以及对面四爷爷和左侧二爷爷家的前廊上,都站了人在喊叫和指画。雨一直在下,忽小忽大,坪里的人身上多少都被淋湿了。突然,哗的一响,雨布某处边沿上的水因不堪重负而浇了下来,引发了一阵惊呼与咒骂。二姑父叉腰站在前廊上,像是早就预料到了这一糟糕场面似的,一脸平静地说:“前几天天气那么好,叫你们搭棚子不搭,现在下起雨就来搭了。”

灵堂设在右侧三叔那边的堂屋里——奶奶就是在那里落气的。没人来和祝荣说,但他隐约猜到,还没放炮,他就不能往那边去。母亲抱着他六个多月的孩子,还有妻子都进了旁边二叔家的堂屋。他也进去了一下。里面有一桌人在玩扑克,气氛热烈,其中一个是他表弟,另外三个以及一个陪在旁边的女孩,他都不认识,但看他们与表弟的熟络程度,估计都是表弟的好友。表弟仰头对他说了声“你回来啦”。他点点头。他们牌打得很大,一次的输赢就是好几百。他知道表弟这些年在深圳做一份隐秘的工作,已在深圳买房,又买了两辆好车,二姑一家都因他而衣食无忧,他打得起这个牌,却不知同桌的那几个,是否都像他那样财大气粗。他和表弟一向不怎么亲近,现在更因经济的巨大落差,使他在与之接触时,生出许多犹疑与顾忌。所以他并没有凑到桌边去看牌,很快又回到前廊,站在那儿看搭雨棚。

雨棚没过多久就搭好了,而这时,雨几乎已经停了。父亲将他手上那卷鞭炮在雨棚边的空地上铺开,同时两个祝荣不认识的人,也开始迅速往那儿搬鞭炮和花炮。他们一开始还老老实实地把炮一卷卷铺开,后来干脆就站在前廊上往坪里抛撒。仿佛一条条红蛇从他们手中飞出,有一条还挂在了半空中的电线上。立刻有人喊叫,说不能把电线炸坏了,抛的人便跑过去,跳起来将它扯下。花炮摆成一线,鞭炮纵横交错。祝荣正震惊为何要放这么多,旁边不知是谁说了一句:“几个外孙买了一万块钱的炮。”

两个放炮的人各据一头,开始点炮。银光乍现,炮屑飞溅。噼噼啪啪的声音愈来愈急促,还夹杂着花炮的砰砰巨响。脚下的地面似乎在急剧地抖动,而人的五脏似乎也在随之震荡。一团团灰色的烟雾腾空扩散,携带着浓烈的硫磺味儿四处游窜。这时候,不光耳朵听不见(除了嗡嗡声),眼睛看不见,似乎整个心神都被震离了原地。祝荣感到有一只手正推着他往灵堂那边去。一进那屋内,他顿时觉得像是脱掉了一层重压在身上的盔甲,眼耳也都恢复了正常。棺木摆在左侧,前面的一张椅子上摆放着奶奶的遗像。大姑妈和二姑妈正扶着棺木用拉长了的哭腔唱着:“我的娘哎,我的娘啊……你的孙子回来了哎……”两个姑妈的喉咙都已嘶哑,加之鞭炮声的掩盖,那声音对他只有隐约的触动,但她们悲戚的面容,以及二姑妈手上那块不断用来擦拭眼泪的白手绢,很快就刺酸了他的泪腺。他一动不动、泪眼模糊地站在那里,直到有人拉扯了一下他的手臂,并朝他呼喝:“快磕头。”他才僵硬地跪到遗像前的一块脏枕头上,手撑地,腰往下弯,但只弯到一个不大的弧度,就马上竖了起来。“磕三个。”听到那同一个声音喊,他便又迅速微微地弓了两下。当他站起来时,眼里已没有泪水,头脑也再清醒不过。他意识到了那个一直在旁边提醒他的人,是一位堂叔,并且也看清了刚才一直朝向他伏跪在棺木旁的那两个人,一个是二叔,一个是小叔。

母亲在他之后磕头。不久前还向每一个熟人含笑展示怀中孙儿的母亲,此时脸上的表情,已与两位姑妈如出一辙,并且泪水纵横。她磕完三个头后,身子便伏在了枕头上,哭泣的声音越发响亮,还喊着与姑妈们一样的内容。大姑妈过来扶起她,她则手搭大姑妈的肩头继续哀哭。祝荣在一旁平静地看着,直到突然想到妻子和儿子。他们没有过来,而鞭炮声一直在响。他忙去了二叔那边(他看到那两个人仍在抛撒鞭炮)。堂屋里没有,便上了二楼。在一个房间里,妻子正将儿子的一只耳朵紧贴在自己怀里,另一只耳朵则用手捂着。但儿子还是在拼命号哭,嘴巴大张,眼睛紧闭。妻子一见他,便怒目而视,仿佛这都是他的过错。他也仿佛接受了妻子的指控,垂头将他们一同搂抱起来。

等炮放完,祝荣才和亲人们一一打过招呼。爷爷还住在三叔堂屋边的耳房里。祝荣进去时,他正躺在床上。祝荣以为他睡着了,正要出来,爷爷却呜了一声。祝荣喊了声,他便问:是荣仔啊?声音虚弱而疲惫。祝荣以为他身上哪里正疼痛,想要问一问,却又害怕确实如此。最后他只是问爷爷脑血栓的毛病好点没有,爷爷则说还是现样子,并且补充说,医师们都说是年纪大了,好不了了的。闻着从爷爷床上散发出的一股浓重的仿佛什么东西发了潮的“老人味”,祝荣没有再说什么。见爷爷也再没有别的动静,他便悄悄地退了出来,心里有种仿佛将爷爷抛弃了的感觉。

三叔在用一把竹帚打扫棚子里的炮渣,再将它们往“放炮处”推。他两颊深凹,锁骨棱突,上身只穿一件黑色紧身保暖内衣,扎进裤腰里,显得比祝荣春节期间(一个月前)见他时更为精瘦。曾经他也跟大多数中年人一样,发了福,但因几年前工地上的一次事故,花了不少钱,还四处借贷,眼见着就日益消瘦下来,据说还经常亲自在工地上干活。三叔没扫几下,站在前廊上的小叔就朝他喊:“你扫那个有么子用?反正还要放炮的。”三叔哼了一声:“嗯,没用。”一个表叔接话道:“祝有义是不打牌就手痒呢。你要想打牌还怕没人和你打啊?”三叔则回道:“几天几夜都没睡觉了,还打牌!”

大多时候,祝荣都坐在雨棚里面,那儿摆了十几张方桌。这天接下来,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要做,除了偶尔来了客,别人在跪拜的时候,他们做儿孙的需要跪拜回礼,而几个女儿、媳妇,则负责哭灵——都只要有一两个在场就行。上祭是在明晚,所以这天来的客人还不多。而至于其他事情,都有专人打理。按他们这里的风俗,葬礼的各项事宜,都是交给外人来操办,只有少数几个事项需要家里人负责,比如“出纳”是二姑父,“采购”是小姑父和三婶,“保管”则是二婶,还有三位“都管”中,其中之一就是曾提醒过祝荣的那位堂叔。

雨棚里几乎每桌都坐了人,有亲人,有帮忙的,也有凑热闹的。有正在那里做事的——在装有檀香的黄色冥包上写上“谨具冥包一大个上奉”之类,有忙里偷闲在那里歇气的,更有只是坐在那里聊天的。但几乎每个人的嘴都没闲着。祝荣一会坐在这里,一会坐在那里,倒不是刻意想听点什么,仅仅是因为无聊,在任何一个地方都难以久坐。在别人的谈话中,他知道了之前那场炮就是为他而放的。他是长孙,又是第一个回来的孙子——几个堂弟得明天才回来,于是他就代表着他们这一代。

因为雨棚搭得不规范,不是中间高、四面低,那些搭雨棚的人,又开始用一些木棍钉成支架,将中间的雨布撑高一点。雨时断时续,外面的,以及从雨布四面滑下来的雨水,无处可流,有的便往雨棚下面漫去。三叔在里面挖了几条小沟。小叔则试图用砖头将水挡住,却明显地失败了。他还喊着要人去弄些煤渣来,撒在已经浸湿了的地方,却始终没人搭理。最后三婶回了他一句:这样煤渣子都会粘到鞋底下去,鞋子会好重,路都走不了,一个老头也在旁边附和。小叔这才放弃了这一主张。后来,三叔又开始拉电线,在棚子的两个对角分别绑了个一千瓦的碘钨灯。吃过晚饭,靠近那两盏灯的桌子,就分别开了一桌牌。一桌是字牌,打的人都是上了年纪的。另一桌打扑克,是时下流行的“跑得快”,打的人虽只有三个,但围观的人里外好几层。三叔把那两盏灯开了后,便也开始喊祝荣的大表哥及表弟去打字牌。三叔和表弟都习惯了打大牌,整个家里,只有大表哥勉强可以奉陪。也许是记得自己说过几天没睡觉了不打牌的话,三叔嘴里还不断嘟囔着:不打下子牌,人站着都要睡着了。

三四十个人分布在雨棚里。周边的那些亲戚或邻居,似乎每家都有代表在这儿。他们过来不是为了表示哀悼或帮忙,而仅仅是把这儿视为一个可以打发时间的临时活动中心——或许正因为它不会一直存在,所以很多人迟迟不愿离开。

雨一直时断时续。祝荣隔一会就去灵堂里烤烤火。那儿摆着一张桌子,下面有一个小煤炉。母亲、二姑妈,以及几个他不大熟的老人围坐在旁边。而大姑妈他们估计已经睡觉去了。今晚只有他和母亲会一直留下来守灵。下午的时候,大姑妈和二姑妈就先后跟他们说了——他们所有人已连守了几夜,今晚得睡一觉。所以吃过晚饭后,祝荣就把妻子和儿子送到他们自己屋子那边去了。那儿离这里只有几百米,挨着他外公家。

小叔也不时到灵堂里来,在桌上的果盘里抓一把瓜子后,就又出去了。但他几乎不到雨棚下面去,只是有一阵,他试图把打牌的人叫到灵堂里去。“到里面去打啰,去多陪陪她啰。”他一遍遍地喊着,见都没动静,就又从二叔那边搬了张桌子以及一个小煤炉过去。接着他便只去请那几个打字牌的老人。“去啰,去啰,里面还可以烤火。”他们终于被说动了,于是转移到了灵堂里。

小叔在前廊上嗑瓜子,吸烟,来来回回地走。下午的时候,他身上一直只穿一件黑色的长袖T恤(祝荣还问过他不怕冷吗,他则说他现在身体好得很),这时已披上一件黑色西装。他的头发接近齐肩,浓密而蓬松,仿佛一页门帘朝两边均匀分开。他时常会突然停下脚步——两手叉腰,头高昂,仿佛一位指点江山的伟人——随后猛地把两臂一展,还大喝一声。或者他会在走动中突然把腰一弓,然后双手快速而凌乱地打出几拳。有次他还在前廊尽头的一面大鼓上猛捶了一下。但几乎没有人去注意他,似乎大家都已经习惯了。祝荣本还有些疑惑,直到有次小叔在吼完之后,像是在对什么人大声地说:“深呼吸一下,让气往背冲,只要经脉一通,就可以顶两天的睡眠。”

“你去睡会觉啊。”有次他又进来抓瓜子,二姑妈对他说。

“那也要睡得着啊。”

“吃那么多瓜子吃那么多烟,你也不怕上火?”

“我还怕上火!”

祝荣听出来,小叔不是想说自己身体好不怕上火,而是有无视自己的身体或者将之视为一滩烂泥的味道,并且也不乏表现一下作为老小的任性以及想博人关怀或同情的意味——他的其他一些行为,似乎也都在向人暗示这一点:你们都来看看我吧,我身上出了状况。祝荣多少感觉到了小叔的表演成分,并且猜想他的目的就是用自己种种有点怪异的举动(这些以前是没有过的),去解释或者说匹配他那几乎不可理喻(也几乎不可原谅)的行为:六年都没有回过家,对父母不管不顾。

同类推荐
  • 抗不住的诱惑

    抗不住的诱惑

    陈吕俩家,世居在一个小山村里,两家的俊儿俏女皆长大成人。吕家老大吕世国进城后,却走上了不归路。王少秋与杨小白突然结婚,打乱了聂良如与吕世国的行动计划,他们只好抓紧做出逃准备。可他们很快就被发现了……纠缠不息的两户山村人家最终扯出了一场惊天大案。亲情、友情、爱情,梦想、追求、执着,权利、金钱、阴谋、诱惑、欲望……
  • 秋庄(中篇小说)

    秋庄(中篇小说)

    河滩上,灯火耀眼,琉璃样的河面泛着青绿。秋庄的眼帘盖不过来这一切,又听到歌声,像挠着耳朵,痒痒的怪舒服的。过去,她从来没有听过这种声音,竟不相信是口唇发出的,步子在陶醉中停滞了,头也摇晃着,这动听的声音像是从自己那脏兮兮的脸蛋上走出来一样。秋庄靠近唱歌的两个女人,没有人看她,两个女人穿着合适的蝙蝠衫,对着身子在表演。秋庄捻着衣襟,走三步退一步地过去问了话,原来这是在河上练歌声的,唱不出味儿的……唱得味道浓了,可以到店里给客人唱。
  • 催命痨

    催命痨

    大解镇的捕头温江流在街上巡视一周后走入了一家纸扎店。纸扎铺的掌柜燕惜春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此刻正一手支着下巴靠在柜台上小憩。温江流走上去,用剑柄敲了敲他的桌子,掌柜手一歪,脑袋磕到桌上,醒了。温江流笑问他大白天做生意怎么打起瞌睡。燕惜春擦擦嘴角流出的馋唾水,不好意思地笑了:“表兄。”他打了个大大的哈欠,“最近生意……哈……太好,熬夜扎了许多货,是以白日都犯困……”温江流皱皱眉,一个扎纸货的生意能好到哪里去。燕惜春从柜子下拿出一个纸扎的聚宝盆:“最近城里接连病死了不少人,有些家境不错的,从我这里订了百份纸人纸马,连阴钱都快卖完了。”
  • 父亲被打之后

    父亲被打之后

    杨天明接过局长的电话,兴奋地叫道:太好了,然后,身子向后一靠,靠在转椅背上,美滋滋地摇摆起来,身子在飘,心也在飘,感觉好极了。下班的铃声响了,杨天明还沉浸在飘飘然的感觉中。杨天明走出办公室。楼道里寂静无声。单位的人都下班走了。小车等候在楼道门前。杨天明上了车。坐在小车上,杨天明显得悠闲自在。小车行驶了十几分钟时间,就停在了住宅楼的门口前。下车就下了,不需要向司机说一声再见。一切都是行云流水般的自然。有人说司机是领导的家奴,应该是吧。只是不能说穿了。
  • 小青驴驮金子

    小青驴驮金子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热门推荐
  • 卡斗大陆

    卡斗大陆

    男主角卡卡,天生拥有力量属性,是修炼卡斗的天才。十岁父母双亡,带着父亲的魂卡和母亲的戒指,开始流浪的生活。很快地成了小土匪,并拥有了小魔鬼的称号。在一次抢劫中救了被抢的老爷爷,又巧遇了白眉大侠巴特斯;巴斯特见卡卡很有天赋,身为安道尔学院的荣誉校长,见到很有资质的小年轻都舍不得错过,给了卡卡一百个金币,让他上路。于是在卡卡的老爷爷的护送下,到了安道尔王城。在报名处,卡卡交了十个金币,可是前两关竟然都只有五十分。在巴斯特一脸惨绿下,卡卡来到第三关;第三关是实战,而卡卡仅用了1.98秒就将学长打败,也破了学校的记录。
  • 地龙滚荆

    地龙滚荆

    程方明虽然是个地地道道的汉人,但却对苗族芦笙舞情有独钟。从省公安厅副厅长的职位上离休后,每逢三六九日,总要邀集几个苗族朋友,在小区公园里跳上两曲。这源于很多年前的一段往事。那时的他身为县服务团团长,带领一支三十多人的服务团和解放军队伍,从县城出发,星夜奔赴一百多里外的黑洋大箐,抓捕土匪头子滚地龙和茄儿腿腿。
  • 狂颜嫡女:弑夺天下

    狂颜嫡女:弑夺天下

    逆女?妖女?魔女?都说庶不如嫡,可她这嫡女不仅不如庶女,还是众人眼中的妖物。从小被抛弃在外,女扮男装名扬天下,号称天下第一公子,以毒攻毒救治江南得了瘟疫的百姓,武林大会上破碎了魔族的计划,亦正亦邪的她同时也成了正道人中的危险人物,为正道虎视眈眈。因为母亲临终前的心愿遂返家,可等到的却是逼她嫁于他人为妾,设计对方退婚,三番四次暗中拯救兄长,最后却沦为亲生父亲口中的逆女,被匕首刺中心口,于是奋起弑夺天下,走向了命定的道路。看一代不得宠的嫡女如何成就一番伟业。
  • 你说爱像风,拂过不留痕

    你说爱像风,拂过不留痕

    十八岁那年,洛芷初狼狈的逃离了这座城市,从此再无缘顾景琛的世界。五年过后,在好朋友的婚礼上她和他再次相遇。这一路上兜兜转转,似乎又回到了原点,但是她明白,这一切都是假象。也许从她遇见他的那一刻起,就注定无处可逃了。“我会记得你,哪怕穷尽生命。”“我会忘记你,就好像在你的世界里,风过而不留痕迹。”
  • 神级小神农

    神级小神农

    这是一个小农民下山,带领着村民发家致富的故事,王小龙下山之后,各类各样的美女,纷纷收入手中。
  • 2014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获奖作品集

    2014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获奖作品集

    《小象奥菲》、《小伙伴》、《出山》、《没影子的故事》、《传奇》、《寻找一只红色狐狸》、《躺在童年的牛背上看天书》、《每棵树都可以托起一片蓝天》……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主编的《2014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获奖作品集》为年度延续品种,是在2014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所有来稿基础上经过北京评委会评定而最终遴选出的获奖作品的结集。本书收录2014年度获得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的全部作品,题材丰富,分大奖和佳作奖两类,呈现国内儿童文学的最新佳作和前沿创作,推送文坛新人。
  • 教子

    教子

    教子继承了教父全部的智慧、手腕与意志,却与教父走上了针锋相对的道路。他必须提防教父,但他更要提防自己。
  • 菜根谭一日一悟

    菜根谭一日一悟

    《菜根谭》是诞生于明万历年间的一部奇书。在这部书中,洪应明以一位通达人生智慧的成熟之士,用他精微深刻的语言表达出了旷达高远的智识,将儒家的自强不息、佛家的宽忍宏大和道家的超脱玄妙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套回味无穷的入世出世的方法体系,并且以其对于中国几千年来处世哲学与人生智慧的精确总结和有力诠释而历久弥新。虽然已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变幻,却始终让人品味不尽。问世以来,更是得到了“急功近利者服之,可当清凉散;萎靡不振者服之,可当益智膏”的极高评价。为一部集结了中国古代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的大智慧大学问的经典著作,《菜根谭》更是给世人带来了无穷的思索和无尽的收获。虽然现代人与……
  • 天道修真路

    天道修真路

    修真路漫漫,不是一朝夕。神秘少女给了李小葱得到一本逃命天书,本以为从此开始了绝世修真之路,却不知一切是一场…………修真之路李小葱将面对史上最强敌人,拥有神秘天书的人,拥有神秘老者帮助的少年,以及突然进入这个世界的穿越者…………
  • 农门媳妇:带着萌宝去种田

    农门媳妇:带着萌宝去种田

    穿越成了古代一个不被重视的农家女,原以为可以舒服再活一世,哪曾想到,家人为了给哥哥凑彩礼钱,居然不惜将她嫁给出得起重金的猎户“鬼见愁”!只是这“鬼见愁”怎么和传言不符?不禁温柔体贴还完全支持她各种赚钱计划?可是,可是......诶!别扔!那是她刚采的新鲜竹笋啊!什么?杂草?才不是!那可是她辛苦了好久才晒干的药草!林思言内牛满面,相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随身有清泉,脱贫还行,致富不易,且看林思言如何带着猎户相公玩转古代种田生活,脱贫致富奔前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