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20900000003

第3章 复调小说与小说的复调性

巴赫金在批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时提出了复调小说的理论。复调小说或称作多声部小说、对话小说。巴赫金将小说区分成独白型小说与复调小说。独白小说是一种受到作者统一意识支配的小说,它尽管有不同的品格,展开不同的思想观念,但它却出于作者统一的意识。因为它的作者“归根到底是只能有一个观察的角度”。巴赫金称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调小说“好像实现了一场小规模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对比起独白型小说,复调小说“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真正的复调”。他强调,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里,“不是众多性格和命运构成一个统一的客观世界,在作者统一的意识支配下层层展开;这里恰是众多的地位平等的意识连同它们各自的世界,结合在某个统一的事件之中,而相互间不发生融合。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主要人物,在艺术家的创作构思之中,便的确不仅仅是作者议论所表现的客体,而且也是直抒己见的主体。主人公的意识,在这里被当作是另一个人的意识,即他人的意识;可同时它却并不对象化,不囿于自身,不变成作者的单纯客体。”换句话说,作者对不同角色之间的冲突、对话、矛盾、交锋,不是采取有统一意识在背后支配它们的态度,而是彻底地贯彻对话的立场:角色的立场、态度、思想可以与作者自身的立场、态度、思想无关。角色的存在及其思想活动对作者来说纯粹是客观的,角色之间的对话因而就不可能最终解决。就像个体不可能亲历宇宙演变的时间过程一样,他只能以自己有限的存在参与到这一过程中来。对话是无止境的,灵魂的冲突也是无止境的。只要有人类存在,不同的立场和思想就可能永远对话下去。按照巴赫金的看法,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调小说,在故事叙述的形式中重演了现世里真正的思想交锋和灵魂冲突。因此,复调小说具有未完成性和未定论性。意思是,作者借助故事叙述的形式向读者展示对话,并不告诉读者结论是什么。因为对话是没有结论的,对话是思想发展的无限过程。

巴赫金认为,复调的本质在于思想的未完成性。只有具有那种未完成性的人,那种“不要百万家产,可要弄明白思想的人”。为某种思想而冥思苦想,备受心灵痛苦煎熬的人,才能成为思想的人。这样的形象在复调小说中才是有充分价值的思想的形象。巴赫金通过对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的研究,发现陀思妥耶夫斯基“深刻地理解人类思想的对话本质,思想观念的对话本质。陀思妥耶夫斯基发现了,看到了,也表现了思想生存的真正领域。思想不是生活在孤立的个人意识之中,它如果仅仅存留在这里,就会退化以至死亡。思想只有同他人别的思想发生重要的对话关系之后,才能开始自己的生活,亦才能形成、发展、寻找和更新自己的语言表现形式,衍生新的思想”。思想本身有一种强烈的对话欲望,它不能把自己关在房子里,不能深埋于不与社会接触的个人的幽暗洞穴之中,不能沉沦于自我满足的形式结构里。思想天生要摆脱自我孤立的情景,它需要广阔的蓝天,需要浩茫的大海,需要自由的驰骋,需要寻找自己的对手,和它交锋,在对话中丰富发展自己。因此,小说的复调性质源于思想的对话性质。离开思想的真正对话,也就没有什么复调可言了。

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有自己的特点。虽然他反复强调只有复调小说,只有那种形式滔滔不绝的对话体、雄辩的辩论体、内心隐蔽的自我对话体小说,才能表现思想的对话和未完成性,但是问题依然存在:是不是灵魂的冲突和紧张,是不是思想的矛盾和交锋,只能寄托于复调小说的艺术形式?文学史上,一些深刻动人的小说,虽然算不上严格意义的复调小说,但也表现某种对话性、复调性。因为故事的敍述给读者展示了灵魂的冲突、思想的对抗。比如,夏目漱石的《心》,毫无疑问,这不是一部复调小说,它不以表现思想的冲突为主,即使我们能发掘到人物命运背后隐藏的冲突,我们也不能说它是以复调的语言艺术形式表达出来的。复调小说的艺术形式固然是最终表达思想对话的艺术形式,但是,思想的对话、人性的矛盾、灵魂的冲突,却不唯一地存在于复调小说。复调小说虽然最终落实为复调的语言艺术,但我们却不能说只有复调的语言艺术才能达到探索思想与人性的复调性。从文学史的事实看,凡是某种程度上表现了忏悔主题的小说,或表现了忏悔中人性冲突的小说,都存在某种复调性,对话性和未完成性,即使这些小说不是复调小说。

忏悔涉及的人性冲突注定起源于人的心理上的矛盾状态,用弗洛伊德的术语来表达,就是本我和超我的冲突。灵魂的这两部分不断对话,彼此申说,彼此反驳,这是忏悔存在的前提。假如不存在本我与超我的两面心理,假如没有追求欲望的自我实现和利他原则的不幸对立,那就无所谓忏悔了。只有既存在道德心又存在自利心的生物,才可能忏悔。忏悔在本质上是自我谴责。如果我们个人的行为和动机确实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被谴责的,那谴责本身的存在就非常可笑和荒诞。人所以会忏悔,是因为他们的选择决定往往听从了快乐原则的劝告,而良知又从相反的方向发出告诫,对自我听从快乐原则作出的选择决定给予反省,于是形成了不同原则之间的对立,形成了本我和超我的对话。这种对话是一场漫长的内心焦虑与搏斗,当自我最后听从良知的呼声,履行应该履行的良知责任时,自我便会忏悔,认为自己是有罪的。就像夏目漱石笔下的那位先生,当他沉浸于个人幸福的时候,他并不明白他的选择终将带来严重后果。他的朋友失恋自杀之后,那条拖在他身后的影子越来越长。他以前的想法是简单的,一心一意追求自己的幸福,可是突然发生的事件让他开始了心灵的自我对话。夏目漱石虽然没有正面展开冲突,没有滔滔不绝的内心辩驳,但是每月上坟的沉重脚步,凝固的异样眼光,自问自答的“爱是罪恶”的语言,每一样都显现出一个被撕裂的灵魂。不写更多的对话,不用“先生”和“学生”之间的辩论,也不用内心对话体的表现手法,心理的冲突、灵魂的动荡却一目了然。

人性的深处是矛盾的,无论我们说这是善恶的对立也好,天使与魔鬼的对立也好,说是不同原则的对立也好,人的灵魂天生就被分裂为各不相让的两半。每一半都有充分的理由支持自己的立场,因为他们同时植根于生命最内在、最深刻的基础。现实的冲突或许有妥协的余地,但内心的冲突永远是原则之间的冲突,它们是不可能达成妥协的。它们构成了人类生命激情的波涛汹涌的大海,只要还有大海,波涛汹涌就永远是大海的景观。人性的分裂、对立和冲突,也使得思想分裂,对立和冲突。欲望与良知各自寻找支持自身的事实与逻辑,让它们以思想的形式相互对话,相互说服。自有文明史以来,这种说服、对话和辩论进行了几千年了,但谁也说服不了谁。因为我们是相同的生命,我们逃不脱神赐给人类的命运。

忏悔是灵魂的自我对话,忏悔者在这时候面对的是真实的自我。优秀文学作品叙述的忏悔与宗教意义上的忏悔是有区别的。后者追求的是个人对神单方面的责任,个人对自己绝对的谴责,而文学作品表现的忏悔,虽然也强调良知的绝对责任,但它并不绝对谴责个人,同时它表现内心冲突的过程比达到一个结论更重要。自我的对话常常是核心所在。两个自我,就像两个人谈话一样,各自陈述自己的观点、立场,各自摆出最充分的根据,外部世界对灵魂的自我对话来说不是必要的。《心》所写的那位先生,没有人逼他,也没有人说他做了不该做的事情。他自己的故事,他和K(失恋自杀的朋友)的故事,除了他自己,没有别人知道。学生不知道,朋友不知道,连与他最亲密的妻子也不知道。甚至K的死因,也是他事后猜出来的。如果他是一个没有忏悔心的人,他就没有可能自己去煎熬自己的灵魂。读者找不到一丝一毫外界的刺激对那位先生的忏悔心施加的影响。随着岁月的流逝,他那不平静的灵魂越来越骚动,他的表情越来越痛苦。对于人类的这种精神现象,解释只有一个:他是一个勇于面对自我的人,是一个有反省能力的人。他的生命在持续不断的自我对话中进行。作者虽然没有正面展开,但读者却能感到,故事中的先生每时每刻都在问自己:他的哪一种生命更真实?是日常生活的幸福还是灵魂最后的归宿?K死去了,他自己有没有责任?他终于娶了小姐,他是没有责任的,但他又终于不能坦然地生活,他是有罪的。罪名不是别人的判决,而是他内心的声音。在两种声音的对话中,他的生命又持续了许多年。终于又有那么一天,他受不了笼罩着黑影子的幸福,无法解决的对话便成了灵魂的拷问,他的整个生命都被严酷的拷问撕碎了。

同类推荐
  • 纳兰性德全集

    纳兰性德全集

    《纳兰性德全集》汇集了纳兰成德全部著述,囊括了其诗、词、赋、杂文、渌水亭杂识、书简和经解诸序及书后七部分,共分为四册,是第一套简体横版纳兰容若全集。内含史学大师张荫麟撰写的《纳兰成德传》,助你了解纳兰多情而短暂的一生;还有闵泽平老师的独家纳兰词赏析,带你走进纳兰容若的内心世界,轻松读懂纳兰词。他是人间惆怅客,匆匆三十载便一去永不回,但他留下的刹那光华足以照亮世间的污浊与阴暗,穿越时空,温暖你我。翻开此书,让我们在缕缕凄美与缱绻中邂逅最美的纳兰容若。
  • 拔开迷雾:对周汝昌《红楼梦》研究的再认识

    拔开迷雾:对周汝昌《红楼梦》研究的再认识

    胥惠民教授《拨开迷雾——对周汝昌《红楼梦》研究的再认识》与杨启樵《周汝昌红楼梦考证失误》、沈治钧《红楼七宗案》同为近年批评周汝昌红学谬误的三部最重要著作。本书立足文本,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对周汝昌以上主要错误观点做了详尽有力的分析批评。周汝昌晚年出版的《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号称是最近真的校订本,本书却通过大量例证,具体分析周汝昌对曹雪芹的原文乱加改动,不懂装懂,破坏《红楼梦》的有机结构,其实是离曹雪芹原本距离最大最坏的一个本子。本书还对周汝昌的方法论和主观唯心论做了深入的分析批评。
  • 怒放的生命

    怒放的生命

    这本作品集收入散文和闪小说两类文学体裁,其中散文86篇,小说55篇。这些文章短小精悍,微言大义,非常吸引人和启迪人生。
  • 校长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校长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民国时期,中国积贫积弱;但民国时代的大学却闻名遐迩,在东西方国际上都享有盛誉。这是为什么呢?有史家分析认为,这是因为当时的大学校长个个都很“牛气”。俗话说得好,“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校长怎么样,大学就会怎么样;如果要想造就一个伟大的大学,有干练的校长还不够,还必须有卓越的校长”。
  • 梦醒时分(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梦醒时分(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九月樱花馆·夜光少女季

    九月樱花馆·夜光少女季

    正义的使者,专业揭穿迷信骗局的“夜光少女”蓝小千,这次来到好友秦琪的城市,就遭遇了可怕的抢劫!外貌超级华丽,举止超级优雅的“王子”洛青銮救了他,而且还成为了她的“假面王子”,保护着蓝小千勇闯鬼屋“雾之家”!冰山冷酷大帅哥韩煜非,笑面腹黑贵公子洛青銮,傻白甜少爷苏厥——传说中的九月樱花馆,到底掩盖着怎样的秘密?在甜蜜的KISS之后,洛青銮假面下的另一幅面孔,到底又是什么样?不管前方多么危险,多么可怕,勇敢的“夜光少女”,再次出击!
  • 复仇旅

    复仇旅

    父母接连遭到金鹏堡杀手暗杀,姐姐也不知所踪。于是,愤怒的少年踏上了复仇之旅。
  • 我的世界注定不平凡

    我的世界注定不平凡

    慕昭辉,小时候惨遭不测,家族灭亡,慕昭辉的父亲拼死护住了慕昭辉,从此便住在父亲的好友家里,因为一次吵架,慕昭辉离开了家,十三后他回归华夏,是甘愿做一个普通人过着平凡的生活,还是为家族报仇血恨!
  • 保卫我们的钱包:通胀下的投资理财之道

    保卫我们的钱包:通胀下的投资理财之道

    本书以当下的通货膨胀可能中长期化、曲折化、反复化的经济形势为背景,指引读者借力通胀,打赢这场钱包保卫战。全书分投资和消费两大板块展开论述,内容涉及黄金、白银、收藏品、股票、房产、基金、债券、保险等投资工具,并新增负债理财内容,帮助深受通胀困扰的您扫除理财死角,啃下理财难点,实现资产增值的目标!
  • 至尊在江湖

    至尊在江湖

    玩网游靠技术?靠走位?靠钱?他将告诉你,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那些都可以忽略……因东方豪被断一指,为了不让家族绝技阴阳指失传,全家人的希望都寄托在小一辈的东方杰身上,可老天似乎和他们开了个玩笑,带东方杰离开的大长老被人杀害,东方杰下落不明。所有人都绝望了,直到17年后,《江池》的问世,带给了他们希望……
  • 婚不由己:总裁撩妻成瘾

    婚不由己:总裁撩妻成瘾

    爱着段尚燃的这五年里,喻颜卑微的如同蝼蚁。他的妹妹抄袭被曝光,她被要求桃代李僵。他的妹妹生病需要换肾,她被要求献出一颗肾。他的绝情终究耗费了她所有的爱。她遍体鳞伤的离开,一颗心支离破碎。多年后的涅槃重生,她高傲冷情的归来,将负了她的人折磨的生不如死,那个男人却赖上了她。她说,段尚燃,我恨不得你去死。他却笑着说,只要你愿意,都可以。
  • 精灵之外挂大师

    精灵之外挂大师

    外挂让你的生活充满愉悦……外挂虽然功能很强,不过智能为零。黎明让草系精灵学会了吐水球,鲤鱼王学会了飞行,飞行系精灵学会了潜水打洞……出招画面很美,请自行想象。不过,外挂虽好,却……叮!黎明兽偷袭并击败了晕倒的口呆花,获得了1点经验。系统你出来!!(注:本世界是架空出来的精灵世界,请勿完全代入原作世界的一切,本世界的所有精灵道具的制作均受某位神秘人魔改过……)
  • 毒型人格

    毒型人格

    这是一本能帮助人们彻底透视、摆脱13种人际毒害的实用读本。用正面的解决心态、播种法则和专注法则来化解13种人际毒害,搭配实用的语言技巧,让你从此不受他人左右,成功摆脱毒型人物,在人生、职场、情场、朋友圈以及亲子关系中,拿回快乐人生的自主权。
  • 瘟疫门

    瘟疫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系统之万界神帝

    系统之万界神帝

    地球上一个渺小的人类获得了一个系统的认可,从此玩转万界成为至高无上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