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23500000004

第4章 “红四野”王军长

1966年10月,延川县县级机关第一个红卫兵造反组织——“反修战斗队”建立不久,各单位相继建立名目繁多的造反组织二十多个,有“毛泽东思想指挥部”、“红旗战斗队”、“兴无灭资总部”等等。为表现各自组织的正确性,造反派之间互贴大字报,相互攻击对方是“保皇派”,标榜自己的造反组织是“革命派”。延川县大街小巷,一时间大字报铺天盖地,造成纸张短缺。

当王卫国从北京串联回到延川县时,延川县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已然开展得如火如荼。疯狂的年代,只是一名延川县初中三年级学生的王卫国,也疯狂地在延川中学的校园里,借着风势,联络了初中部的同学,真就成立了一个“延川县红色造反派第四野战军”(简称“红四野”或“红四野总部”),扛起了“红色造反派第四野战军”的大旗。

历史上的“第四野战军”,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实力最强的主力部队。它是由抗日战争转入大反攻后进军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主力各一部及东北抗日联军逐步发展起来的。简称“四野”。缔造者是林彪、罗荣桓。这支队伍,能打硬仗,而且战无不胜。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延川中学的这一派学生造反组织起了这么个震天动地、响遏行云的名字,也是希望能像当年的“四野”一样,勇往直前,成就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吧。

延川县还有另一派也自称是“红色造反派”的组织——“延川县红色革命造反派总司令部”(简称“延总司”或“司令部”)。

到1967年3月,革命大辩论逐渐使观点相同、意见相投的造反派相互联合,观点相对立的则水火不相容。

“司令部”与“红四野”均是延川中学的师生组织成立的,但后来发展成为当时延川县“文化大革命”中两个势不两立的造反派别。

回到延川县的王卫国,由于平时总是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再加上出色的文才,自然成为班内文革小组成员。班主任常润田老师是班上的当然领导,小组中的三个成员都是班上不安分人物,调皮活泼,能言善辩。后来,这三个人成了一派的主要头头。而王卫国的组织才能和领导才能显得更为突出,被“红四野”的群众推选为领导成员之一。又后来,延川县几个群众组织联合为一大派群众组织——“红四野总部”,王卫国被推选为“红四野总部”军长,主管宣传工作。

他带头写充满革命豪情的大字报,揭发当权派。他写的大字报,文笔洒脱犀利,看问题敏锐深刻,就连成为路遥这一派的敌对方的语文老师也招架不住,他的文学才情得到了最早的施展和发挥。对于这场运动,路遥是狂热的,他上大会,念批判稿,博得阵阵掌声;登高墙,贴大字报,引来簇簇观众;挥拳头,高呼口号,“九种人”闻风丧胆,最终熬成本班红卫兵组织“井冈山”的山大王。延川中学师生分化为两大派,他又以出众的组织能力,一跃而成为本派的首领。全县革命群众分裂为两大阵营,他又扶摇直上,被推举为本阵营的领袖,晋升为“军长”。他给自己刻了一个印章,上面刻着“王卫国”三个大字。(贺智利《黄土地的儿子》)

当时,“红四野”的战友尊称王卫国为“王军长”;而对立派都把他叫成“王喂狗”。在延川县城的一面墙壁上,有这样的大字报,上面醒目地写着:打垮“黑四野”,勒死“王喂狗”!

有着极强政治抱负的“红四野”军长王卫国,从小做惯了“孩子王”的权力欲望大大得到了满足。在一片“造反有理”的口号声里,这个只有十七八岁的中学生,以他的学识,以他的博闻强记,以他在延川县无与伦比的口才,又有文学造诣做基础,用极具煽动性和鼓动性的文章、演讲,王卫国一呼百应,八面威风,成为延川县城极有权力的大人物,可谓少年得志。

1967年1月8日这一天,延川中学等二十多个县级机关红卫兵组织联合召开“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誓师大会,会上大力宣传毛泽东思想,宣传毛泽东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虽然陕北的冬天寒风凛冽,然而,红卫兵们却是热血沸腾,他们一遍又一遍地高唱《大海航行靠舵手》、《语录歌》和“谁要不革命,就滚,滚,滚,滚他妈的蛋”的《造反歌》,高呼着口号,一次次发誓,要把延川变成一所毛泽东思想的大学校,变成一片不掺任何杂质的红彤彤的汪洋大海。

待过了一个人心浮动的1967年春节,3月初,延川县红卫兵们又高唱起《语录歌》:

什么人站在革命人民方面,他就是革命派,什么人站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方面,他就是反革命派。什么人只是口头上站在革命人民方面而在行动上则另是一样,他就是一个口头革命派,如果不但在口头上,也在行动上站在革命人民方面……

斗志昂扬的红卫兵,进入延川县委,赶走了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和机关干部,一举夺取了权力。延川县委、县人民政府陷入瘫痪状态。

此时,运动的焦点集中在对当时延川县委、县政府的主要领导的看法上,逐步形成了两种对立的观点,最后焦点集中在时任延川县委书记的张史杰同志身上。

以“延川县红色革命造反派总司令部”为主的一派群众组织,认为张史杰是延川县最大的走资派,应打倒;以“延川县红色造反派第四野战军”为主的一派群众组织认为,张史杰是当权派,但不是走资派,是革命的领导干部,不能打倒,而应保护支持。以这两种相对立的观点为基础,形成了两大派。即当时人们所称的“司令部”和“红四野”。

当时,“红四野”的大多宣传材料,出自路遥和贺仲民之手。有一篇由路遥起草的文章,题目是《十字街摆下控诉台,土皇帝大骂造反派》。文章主要内容是“红四野”派撤出延川县城后,“司令部”进城,利用本县籍的一位县领导,在延川县城当时最繁华的地段十字街,作表态演说,其演说的内容是不言而喻的,也是可想而知的。路遥的这篇文章被印成传单,散发到社会上,为“红四野”赢得了多数城乡民众的支持。(樊俊成《追思与路遥相处的日子》)

两派造反派都宣称自己是保卫“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而且都认定对方是被“走资派操纵控制的”,为“刘(少奇)邓(小平)路线”卖命的,是“复辟资本主义”的工具,是“国民党反动派”。

按照长期的阶级斗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所形成的社会气氛、思维习惯、行事方式,“在路线问题上没有调和的余地”,“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它就不倒”,“民主不给反动派,一点不给,半点也不给”,“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人民的残酷”,“对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于是,两派都向对方进行压制、打击,不准对方发表意见,撕毁对方贴出的标语和大字报,这就势必引起冲突,发生斗殴。从动拳头、扔石块,发展到用棍棒、钢钎进行厮杀,最后发展到使用现代化武器进行武斗。

1967年11月3日,这个日子对于走过那段岁月的延川人来说,记忆犹新。这一天,延川中学“红色革命造反派总司令部”在延川县大礼堂举行文艺演出,庆祝该组织前身“毛泽东思想红卫兵”成立一周年。各个公社相同观点的群众组织派代表参加晚会,同时,还邀请了延安、甘泉、清涧同观点的群众组织代表参加。晚会开始进场时,延川中学“红色造反派第四野战军”一派的部分学生进场被阻拦,发生争执。随即,“红四野”的一些学生用砖头、弹弓袭击会场。随后,两派学生在延川中学校园内用砖头、弹弓相互袭击。第二天,“红四野”动员了南河公社五六百个农民进城,殴打了“延总司”的学生、干部,并将“延总司”赶出了延川县城。

这一天,延川县的“文化大革命”由“文斗”转向了“武斗”,后来这场事件被延川人称之为“11·3事件”。

事后,两派各显神通。1967年11月下旬,“红色革命造反派总司令部”抢劫了永平公社的步枪13支,子弹160发。

“红四野”也不示弱,1967年12月4日,“红四野”配合延安地区“联合造反指挥部”抢劫了延川县人民武装部轻机枪4挺。

1967年12月下旬,“延总司”两次策划抢劫永坪油矿武器,抢劫子长县热寺湾公社枪支未遂。同月“红四野”在文安驿、城关、永坪等公社粮站抢劫粮食三万余公斤,先后抢劫贾家坪、张家河、关庄等八个公社以及县公安局、银行等单位步枪59支、手枪19支、子弹300余发。

从1967年11月到1968年7月下旬,抢劫事件连连发生。“延总司”抢劫志丹县人武部3支步枪,1支手枪和2门八二炮;抢劫定边县人武部18挺机枪,36支步枪,还先后抢劫了城关、永平粮站粮食、粮票,以及永平商店、永平供销社、延川县百货公司、县委办、税务局、民政局等单位各种物资,总价值达10万余元,现金7.4万余元。

“红四野”在抢劫风潮中,同样收获斐然。1968年2月4日,“红四野”总部强行提取延川县人民银行10万元巨款;5月27日“红四野”总部抢劫稍道河粮站小麦1万余公斤,还有粮票500余公斤,并在县百货公司轻易得手棉布、糖酒、纸张、成衣、布票等物资。

两派不仅物资丰富,而且均拥有了致人于死命的杀伤性武器,使得延川县的大规模武斗迅速升级,成为一场不折不扣的“内战”。不过,这场“内战”的双方都是为保卫和拥护同一个领袖,为达到同一个“革命目标”——把“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面对死亡时,两派也都在念着同样的毛主席语录: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武斗期间,“延总司”武斗队编成四连,大约140余人,与“延安联总”(8·28武斗队)联合,共同与“红四野”为敌;“红四野”武斗队编成12支队,不足100人,与“延安联指”(12·8武斗队)挂钩,形成同盟,与“延总司”为敌。

两派武斗中几次枪林弹雨的交锋,双方死亡人数近30人。在《延川县志》中详细记载了双方8次武斗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

如果将这些冰凉凉的记录还原为当时的真实情景,究竟哪一件与作为“红四野”领袖之一的风云人物王卫国有关呢?恐怕,即使是当时的参与者也很难说清楚。

这些忠心耿耿的“毛主席的战士”,在造反过程中,无论哪一派中的人,都以为自己是真正扛着“文化大革命”的伟大旗帜,是真正心怀“永远做毛主席的忠实的战士”的信念,保卫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所以,每个人都斗志昂扬,以饱满的革命热情和战斗激情投入这场看不到结果的政治运动中,谁不参与,谁不投入,在当时的形势下,反倒是非正常的,谁都无法真正做一个事不关己的逍遥派,而且每个人的行为都不由自己:

在政治层面上,像大多数知识青年一样,路遥参加“文化大革命”是满怀着一腔赤诚。

在心理层面上,“文化大革命”给路遥提供了人生的舞台,提供了压抑的、抗争的心理的一个巨大、宏阔的宣泄场,提供了发挥潜能、显示才干的自由空间。(王西平、李星、李国平《路遥评传》)

这是根本无法追究个人责任的全民运动。

但是,事态随着武斗的开始,流血事件不断增加,性质发生了变化。

这一派打死了那一派的交通局长,那一派打死了这一派的民政局长,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各派城乡大联合后王卫国为军长的红四野暂居上风占领了延川县城。使得城里的另一派没有逃掉的人成了人质,过起了提心吊胆的日子。(晓雷《男儿有泪》)

一万多“红四野”造反战士,在赶跑了对立面——“司令部”人员之后,牢牢地控制了延川县城,被赶出城的另一派——“司令部”的营地则安在了永平镇。

“红四野”一方面防备着对立面的突然反攻,一方面也准备着荡平延川全县。这个阶段,王卫国和他的“红四野”的战士,风雨同舟,同吃、同住、同革命。

将王卫国一手提携起来的班主任——常润田老师,后来竟与王卫国成了对立面,而且是对立面中观点坚定的死硬分子。与对立面誓不两立的王卫国与他的班主任的感情却没有破裂,他们只是互相回避,逃开接触。王卫国一派想整垮这个班主任,但王卫国暗中保护,使得班主任幸免于难。

在战云笼罩的县城内,提心吊胆的还有一个人,他是王卫国的语文老师。语文老师很早发现这个学生有怪才,爱演戏,随便弄几个人就能上演《红岩》、《千万不要忘记》,而且爱演反派角色,《红岩》中扮演徐鹏飞,活灵活现。要写起作文来,那快得厉害,不用多大工夫就交卷。有戏剧性的是,语文老师也成了他这位学生的对立面,而且他俩分别是两派中的笔杆子。但打起笔仗来,老师的严谨扛不住学生的犀利,老师的正儿八经抵不住学生的自由挥洒……后来,笔杆子换成了枪杆子,老师只好抱头鼠窜,借口去上海学习一月风暴之经而躲避了四五十天,回来之后,却发现县城成了王卫国一派的一统天下。为了以攻为守,保护自己,他壮着胆子去了红四野总部,对着当年的得意门生而如今是对立面首领的王卫国说:

“我不怕你,我知道你不敢把我怎样!”

王卫国说:“老师你不用怕,观点不一样,人身安全不会有威胁,你放心,在延川县城你会畅通无阻!”(晓雷《男儿有泪》)

同类推荐
  • 青少年走近伟人丛书·传记故事·恩格斯

    青少年走近伟人丛书·传记故事·恩格斯

    恩格斯,共产主义学说的创立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是卡尔·马克思的挚友,被誉为“第二提琴手”。恩格斯在少年时代起就博闻强识,成为一个有崇高理想的人。他积极投身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并与马克思一起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领导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恩格斯对一个多世纪以来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共产主义运动做出了杰出贡献。
  • 宋朝花落知多少(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宋朝花落知多少(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女人花”系列攫取唐、五代、宋、明、清、民国等古今中国的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花蕊夫人:流年暗中换,逃不出的宿命。刘娥:德馥比仙美如兰的倾世皇妃。李师师:大隐于烟花巷陌的奇女子。李清照:生为人杰死鬼雄,女子如何不丈夫。
  • 托尔斯泰:俄国最伟大的作家

    托尔斯泰:俄国最伟大的作家

    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是大多数人所崇拜的对象。《图说世界名人:托尔斯泰(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客观叙述了托尔斯泰的一生,他童年时的家庭经历,他致力于农民教育事业的过程,他笔耕不辍的创作,都一一展现出来,使读者能更好地走近这位文学巨匠,了解他的人生经历及创作思想。
  • 邓稼先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邓稼先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在家人的眼里,他,一个忠厚朴实却又聪明绝顶之人,毅然决然地参与了我国核研究工作;他,一个默默无闻却又是绝佳的科研领军之人,戈壁的风沙吹散了他的姓与名;他是党最忠心的儿子,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国难当前,方显英雄本色!为了一个坚定的信念,他面对重重困难,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站在选择面前,他毫不犹豫,用他的话说:“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意义,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
  • 哲学宗师:笛卡尔(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哲学宗师:笛卡尔(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一百多位中外名人,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本书为该系列中的一册,介绍了理性哲学家——笛卡尔的生平事迹。
热门推荐
  • 女王葵葵

    女王葵葵

    架空历史,精灵古怪向日葵女精灵,一路坎坷,惊险与欢笑并存,终于抵达精灵国度,和自己的伴生植物一起,救出母亲,改革精灵国度,然后隐居人间,追寻真爱的故事
  • 清宫吟:凤霸君恩

    清宫吟:凤霸君恩

    她是雍正的母亲,是康熙最爱的妃子。她的身份像个迷,她是先帝的嫔妃和别人的私生女。她喜欢君王,只可惜误会重重没能够留在君王身边。等她深深的爱上别人的时候,才发现一切都是误会……遗憾的是,她再也不能重新来爱了……
  • 西洲恋

    西洲恋

    爱上你,因为缘分还是阴谋?爱情,于你而言是不是可有可无?一国朝政和一生挚爱之间,你怎么选择?
  • 天上掉下大麻烦

    天上掉下大麻烦

    他随着一场“宝雨”出生,但他一睡就是十年。世界因他的出现达到跨世纪的发展,十年后他醒了。如今的世界经过这十年的发展,变化是巨大的。醒来的他“疯狂”的学习这个世界的知识,最后把目光定格到娱乐圈……
  • 心中风景

    心中风景

    本书当代名家散文丛书:心中风景内容包括:亚美利加天空的温情;辉煌的震撼;依稀明晰的梦境;在维也纳感到失落;维也纳的“金戒指”;那里的高雅羞辱了我;临近赤道的故乡;拉让江畔的约会;“长屋”的节日;香港的启示;金马伦山麓;“水果刀”的祝福;维多利亚海滨绿意;夜香港的魅力;登太平山看香港夜景;说不尽的西子湖;绍兴的感动;深厚的中原腹地;寻找雨花台;消隐了的桨声灯影;有关北京城墙的话题;被遮蔽的风景;电话亭上的招贴;消失的故乡;崇武半岛。
  • 朝鲜禅教考

    朝鲜禅教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胡王妃

    胡王妃

    她曾两次被君王看上,而他穷尽一生只为她谋取自由,远离世俗,跨越族群,披荆斩棘的爱何时到达终点?
  • 就爱你的坏

    就爱你的坏

    三个被称为河东狮吼的闺密被冤家盯上,素曼妮在三年前分手后旧伤未愈,在面对新的爱情她不知道该不该接受,两个闺密有会如何的帮助素曼妮?素曼妮和韦皓轩之间的关系让其母亲兴奋不已,欧阳雨辰在圣诞节的出现给这段恋情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障碍,她最终还是嫁给了成为植物人的韦皓轩。
  • 莫先生的情深似海

    莫先生的情深似海

    新文已发《隐婚老公,晚上见!》无意间招惹了C市最尊贵霸道的男人,转眼就被贴上了莫太太的标签。于是她从走投无路,到每天的生活只剩下被宠!宠!宠!婚前,莫凌靳告诉她,他什么也不缺,只缺个老婆。婚后,她发现上当,“不是只缺个老婆吗?怎么又缺宝宝?”
  • 失仙岛

    失仙岛

    黑水的尽头,一只孤零零的小船穿过翻滚的积云,船尾的篙橹架着盏绿光的琉璃灯,船头站了个姑娘,一手持剑,一手攥着被划破脖颈的青鸟,鲜血渗进船板的缝隙,四面八方涌来阵阵低吟:还我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