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48500000001

第1章

身后响起大货车的声音,引擎声和车厢晃荡声交织在一起。公路上的行人都转过头去看。那是一辆老旧的绿色东风牌汽车,轰隆隆,越来越近。有人站在路中间挥手,那车摇晃几下停了。走在公路上的人们一起跑向那辆车。我和十三叔也在奔跑的队伍里。

这是农历正月十八日。春天来得早,万物迫不及待要复苏。连续的晴天,让气温骤升,我离家时只带了少许衣服,便成了一个很明智的做法。事实上,我不想让人一眼就看出自己是个打工仔。我从故乡背着一个书包,来到了木城。

我很快发现,自己并不喜欢木城。这里的人们,浑身上下散发着无知的优越感。讲话底气十足。眯着眼睛看人。而外地人,在他们看来,全是无家可归的吉普赛人。就连那个开货车的司机,他将头从驾驶室里伸出来时,嘴上叼着一根烟,讲话高声大气,样子不可一世。

“都是上猴山的?”

站在车厢里的人一起点头。

“全都给我站好了,抓稳了,等一下爬不上坡的时候,大家都得下来推车。这车可不能白坐。”

我们这些伐木工人,要上猴山。那是一片原始森林。路是为了伐木临时修的,鼠目寸光暴露无遗。车朝山上开,路越来越陡。汽车的轰鸣声让人恐慌,仿佛那是一头将死的怪兽在做最后的挣扎。

我总觉得,这车要么会熄火倒退下崖去;要么会站立起来。总之它不可能顺利抵达,没这么幸运。我抬头看了看猴山,它离天的距离,仿佛不过数尺。

我紧紧抓住车厢护栏,怕自己被甩出去。一旦甩出车厢,就有可能跌下悬崖,尸骨无存。引擎的轰鸣声越大,我抓得越紧。我浑身僵硬,两扇屁股紧贴在一起。十三叔站在我身边,他满脸通红,流着汗。

一个卷发的小伙子,穿一件白衬衫,蓝色牛仔裤。他靠在车厢上,一手夹香烟,一手掐腰。他昂头看天,卷发在风中颤动。他似乎在嘲笑别人的紧张。

我们这些灰头土脸的伐木工人,都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小卷毛,但他视若无睹地保持着某一个造型。鹤立鸡群。他长得还不错。我对外表俊朗的男人,有一种天生的好感,觉得我们是同类人。我一直盯着他看,他某一瞬间回头看了我一眼。但脸上依然挂着嘲笑。

那年我十八岁,辍学了。对一个成绩一团糟的人来说,辍学是种解脱。但我辍学的真正原因,是某天夜里在校篮球队长的屁股上捅了一刀。他好几次当众调戏我的女朋友,而她,也对这种行为态度暧昧。我在他的尖叫声中转身就跑,登上了开往木城的夜班车。

十三叔的家,其实是在木城的乡下。但不管是我父亲,还是我,都把他当成“于勒”式的人物。改革开放之初,他便离家出走了。多年音讯全无,村里传言四起。某天,他给我父亲写了一封信,讲述他的际遇。信中,还夹了一张照片:他和一个女人,中间站了一个孩子。照片上的十三叔,满脸喜悦,但他的女人面无表情。

“他结婚了,”我父亲说,“十三在木城安家了,有孩子了。他说那里水源好,田地多,家后面便是原始森林。”

此后,我父亲以十三叔为荣。以至于有段时间,我总觉得十三叔某天会开着车,带着一堆钱回来,见人就发。

当我在心里计划着要收拾一下那个调戏我女朋友的家伙时,我自然想到了十三叔。我坐客车到了木城站,转面包车、摩托车、走路,四处询问。黄昏时分,终于在猴山下找到了他那几间破旧的屋子。

我朝那道锈迹斑斑的铁门走去,刚想推门,便听到了里面的骂声。

“败家子,金山银山也会被你败光,三块钱啊,你一天就花光了!”

我立在门口,继而听到一个孩子哭着认错。他说他错了,今后每天只花一块钱。然后,一个气咻咻的声音说,赶快滚去做作业。

我推开了门。闻声转过身来的,是一个不修边幅的男子,眼窝深陷,颧骨突出的中年男人。我叫了声“十三叔”,他一头雾水。

“我是石子,”我边走边掏香烟,“酒村的石子。”

他记起了我,笑着拍我的肩膀。

而我的婶婶,彼时正将一桶猪食倒进槽里,跟她的猪们交谈着。她只抬头看了我一眼,又继续跟猪们说话,“快吃快长啊,过年就指望你了。”我想,我在她的心里远不如那几只猪。

事实证明,我当时的猜测完全正确。几天后,我婶婶趁十三叔不在的时候,低声对我说:“这么长时间了,你也不出去找事做,是打算让我们养着你?”我顿觉天雷滚滚,眼前一片恍惚。

“我们的情况,你也看到了。你别听他瞎说,他就只会吹牛。”天雷尚未过去,又是一道闪电。我幻想中的未来,瞬间被撕成碎片。第一次被如此直白地驱赶,我真想掐死这个丑婆娘,再一头撞死。

“我要走了,”第二天,我对十三叔说,“我要去城里找工作,哪怕是杀人放火,我也需要一份工作。”

他愣了半晌,又看了看门外,说,“她对你说什么了?”

我拼命摇头,说,“我真的需要一份工作,不管做什么。”我的眼里蓄满泪水,鼻子发酸。世界瞬间变成了一片沼泽。

“你真的什么工作都愿意干?”

我从他的语气中,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丝希望。但我也能猜到这绝不是一份好工作。

“去猴山上伐木吧,”他说,“我和你一起去,我们挣点钱回来,我再带你去城里的工地上承包工程。”

我犹豫了一秒钟,答应了。秦琼也有卖马时,杨志也有卖刀时,就当我是英雄末路吧。这样的自我安慰让我豪情万丈,恨不得立刻提着斧头砍下一片森林。如果我真能砍下一片森林,那树上掉下的都是钱啊。我可以拿着钱,在我婶婶面前数,一遍一遍数,边数还要边辨认真假。太阳下,红彤彤的钞票,甩得噼里啪啦响,就像在甩她的耳光。

可是,当我站在那辆爬行在猴山下的大货车上时,豪情顿时消了一半。车到猴山下,突然停住了。司机从驾驶室里下来,手里拿着一包“红梅”香烟。他给每一个站在车厢里的人发烟。待大家都抽上了烟,司机说,“哥几个,上猴山的路,真不是开玩笑的,一会儿如果上不去,就要拜托大家了。”

嘴上叼着香烟的伐木工人齐刷刷点头。我心里发毛,想,难道这是鬼门关么?我朝车厢外看了一眼,眩晕。货车正处悬崖上,如果翻下去,估计只能找到几根碎骨头。我闭上了眼睛。货车叫着朝山上爬,车上的人全都沉默了。在引擎的轰鸣声中,我听到了自己的心跳。有一阵子,我睁开眼,见公路上空的树枝连在一起,遮天蔽日,光线暗淡。坡陡,弯急,转弯的时候,需要停下来,调整方向,再加油前进。我有一种悬空感。

密不透风的山林里,古木参天,大的需要几个人才能合抱过来。这片森林的年代,无人知晓。一只猴子揪住树枝,荡到了另外的树枝上,车上的人们,爆发出一阵惊呼。猴山果然名不虚传。

货车浑身颤抖,轰鸣中,我感觉这车快要散架了。一群麻雀扑扑飞过,一只兔子晕头转向地横穿公路,看见车,又掉头跑进了丛林里。货车顽强奋力向上爬,在一连串剧烈的抖动和轰鸣之后,开始倒退。站在车厢里的人全都慌了。惊恐令我头皮发麻,像触电一般。有人翻过车厢围栏,纵身跳到了公路中间。

十三叔一把将我抱住,“别怕,”他说,“车不会翻的,后面有一排大树。”

又一个家伙翻过围栏跳了出去。脚被崴到了,哎哟哎哟地叫着。

车朝后面倒退的速度越来越快。突然,一声巨响,车撞到了路边的大树上。那车像只中枪的兔子,猛地向前跳了一下,停了。头顶上,树叶扑簌簌落下。

司机从驾驶室里出来,面如白纸。我能明显感觉到他走路时双腿发软。其实,腿软的又岂止是他,车厢里的每一个人,都吓得魂飞魄散。待我们两股战战地从车厢里下来,却发现小卷毛已经在一旁悠闲地抽着烟了。他是最先跳下来的人。那个崴了脚的家伙,坐在路边抱脚呻吟,但没人上去帮他。

“这是最陡的地方,”司机双手递烟点火,“接下来,要请大家多出力了。”

伐木工人们惊魂未定,香烟在嘴上颤抖。但他们再次一一点头。那司机进了驾驶室,点了三次火,终于将车发动起来。尾气呛得大家咳嗽,每一个人都涨红着脸,使出了浑身的劲推车。巨大的轰鸣声让人头晕,但我们的力并没有白费,货车缓缓爬上了坡。

真如司机所言,上了这个坡,接下来的路便平缓了一些。他停了车,下车来,又给每个人发了香烟,热情招呼大家上车。那个跳车崴了脚的家伙,司机让他坐进了驾驶室。

沿途都是大树,但没有人再表现出惊讶之色。我所担心的是,这么大的树,怎么砍?怎么移动?我虽然生活在农村,我父母为了让我全心念书,几乎没有让我干过农活。我已经养成了游手好闲的习惯。

车到半山腰,我隐约听到了发动机之外的另一种“嗡嗡”声。后来才知道,那声音来自满山的斯蒂尔油锯。蜂巢一样的伐木场。油锯像冲锋枪般势不可挡,树木倒下的声音响彻山间。

我们在一个山沟里找到了李老板。他正坐在一堆圆木上发愁。在他的不远处,几个伐木工人,面红耳赤地喊着号子,抬着一根水桶般粗的木头朝坡上爬。

嘿哟—嘿哟,嘿哟—嘿哟。

他们在“嘿”字上变调,把这个独音字,念出了阴平和上声。我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脊背发凉。十三叔走到了李老板面前,递烟搭腔。李老板接了烟,但没点火,眼睛一直朝我身上看。

“都是来找活干的?”他紧盯着我。

十三叔频频点头,“我侄儿,高中毕业了,能算会写。”

“我这里只要伐木工人,”李老板将目光从我身上收回,继续望着他的木材。

“别看他瘦,体力很好的,从小帮家里干活。”十三叔边说边朝着我挤眼睛。他的意思,希望我虚张声势地露一手。可我无动于衷。

我觉得他俩像是在打太极,推来挡去。但最终,十三叔以全场最低工钱为我赢得了这份工作。

我每天十七块钱。他妈的。别人每天三十五块。如果不是走投无路,我绝对掉头就走。人穷志短,马瘦毛长,我不但不能生气,还得和十三叔一样,朝李老板点头哈腰。

点完头,哈完腰,李老板让人给我们拿来了油锯、斧头、绳索和杠子。猴山是木城最高峰,我不经意间眺望远方,看到二十公里外的城市,像火柴盒子。砍伐让山间的鸟无处躲藏,天空时常有无家可归的鸟群飞过。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将树锯倒、锯断,将圆木抬到指定的地方装车;将那些杂乱的伐木现场清理好,用树枝将光秃秃的山,围成一片一片。

午饭的时间,李老板手下的十八个工人聚在一块平地上,围着一盆回锅肉,吃得大汗淋漓。做饭的是一个十二岁的小男孩,他的父亲也在这里干活。他煮的米饭,硬得像子弹,他切的回锅肉,厚得让人恶心。我不经意间看到那个做饭小孩的手。春天了,他的手仍在皲裂,黑黑的手上,血红的口子,像一张张小嘴。工人们叫他小豆芽。吃完饭后,小豆芽坐到一旁抽烟,动作娴熟,旁若无人。

会抽烟的人,都领到了一包“春城”牌香烟。我一连抽了三支,仍过不了瘾。那发黑的烟丝,抽起来吱吱燃烧,像是抹了火药一般。抽完了烟,我向小豆芽找水喝,他用下巴朝那条山沟里指了指。那里有一潭清水。我将头伸进塘里,喝了一肚子的水。但当我抬起头时,看到水底游弋着一群绣花针大小的虫子。我转过身来,狂吐不止。几只苍蝇飞赴而至。正在此时,我听到十三叔在叫我:开工了。

油锯是斯蒂尔牌的,排量100CC,伐木专用。我提它在手时,完全不知道该怎么用它来工作。有一个矮胖子在李老板的授意下,极不耐烦地走过来,一把从我手上将油锯抢了过去。他讲油锯的使用以及保养,并且特别强调安全,“弄不好,它会锯断你的腿,”他说。

再次提上油锯的时候,我开始发怵。我们一字排开在林中。油锯声响起,树木战栗,落叶缤纷。我慌乱起来,试了好几次才将油锯发动,手抖得比油锯还厉害。那个刚才教我们使用油锯的家伙,他站在离我大约一丈远的地方,紧盯着我。我将油锯挨近大树,它开始在我的手里跳舞,它要从我手里挣脱出去。我的身体摇摆起来,像个醉汉。我不光要抓紧它,还要让它干活,这真他妈不容易。

我身边的十三叔,他也在面红耳赤地调教着手中的油锯。它像一只并不听话的野兽,总是让他难堪。那个狗日的矮胖子,在盯我的同时,也盯十三叔。

身边陆续有树倒下,野兔乱蹿,鸟扑腾而起。为了安全起见,伐木工人们先砍倒树,再统一将树切断,修枝丫。他们都锯好了,等着去修剪,只有我的油锯还在发出孤独的叫声。汗水像虫子一样从我脸上流下,所有的目光都在看着我。就连十三叔,他也以倒数第二的成绩锯断了树,转眼成为了一名围观者。

“用力啊,你是怕它疼么?”那个矮胖子,他已经忍无可忍。

“这孩子真的不行,还不如小豆芽,”有人这么说。

“你去帮帮他吧,别耽误大家干活。”这话是对十三叔说的。

可他的回答是,“就当是个锻炼的机会吧,他十八岁的人了。”

屈辱汹涌而至,排山倒海。我咬牙切齿,将全身的力量集中在双手,紧握油锯,死死按住,让它不再有弹跳的可能。油锯在一寸寸啃噬着树木,锯片进入树的心脏以后,树开始朝下方倾斜。撕裂的伤口越来越大,最后,那棵树轰然倒下。但我并不高兴,我觉得它的倒下完全来自于旁人的诅咒。

同类推荐
  • 行走的单桥

    行走的单桥

    谁也想不到新丰化工厂的保密工作做得这样好,停车后的第三天,在厂部召开的例行检修会议上,厂长宣布,这次停车并不是要全厂大修,工厂倒闭了。单桥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脑子里“嗡嗡”直响……单桥不是中层干部,没有参加检修会议,没有看到那天开会的情景。他只是听说,厂长宣布工厂倒闭的话音刚落,化工三车间主任老皮,首先站了起来。他双手颤抖着,口无遮拦地骂起来。厂都倒了,这些天,还他妈的假模假样的,检查老子的检修进度安排表,还他妈的每天对着我们上报的配件计划,说三道四的。
  • 寂静回声

    寂静回声

    航运西路31号有一家海景旅店,经营者是年过古稀的老妇人梅芙。这家旅店有些不同寻常,无论是工作人员,还是投宿者,大多都是不健全的人。梅芙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一直守护着海景旅店。然而平静的日子,最终被熟知梅芙过往的文森特的到访而打破。故事开始在梅芙的记忆中往返穿梭。梅芙有一个双胞胎妹妹,名为伊迪。伊迪天真、善良,有着天籁般的歌声,但却一直笨拙而喧闹,因为她是唐氏综合征患者。梅芙的父母坚决不愿将伊迪托付给精神病院照顾,他们无视世人狭隘的偏见和指责,尽可能地为姐妹二人提供平等的关注。然而母亲去世后,无助的父亲不顾梅芙的反对,选择将伊迪送往女修道院,而梅芙的命运也由此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我是谁

    我是谁

    令李清海始料不及的是: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自己竟陷入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尴尬和无奈之中。而所有的尴尬和无奈都在于:他除了能口头申明自己是李清海以外,便再也拿不出丝毫有力的佐证来了……李清海下了车以后,站在一面玻璃镜前照了一下,看到自己面目全非的样子,觉得还是给老婆王玟打个电话,让老婆对他令人恐怖的尊容有个思想准备比较好,免得突然相见之下被吓坏了。他先把电话打到家里,没人接。便又打到了老婆的单位。接电话的是个女士,李清海清了清嗓子,尽量用平静的语气说道:你好,请叫王玫听电话。
  • 韩伯仁家的水羊

    韩伯仁家的水羊

    伯仁家的羊是水羊,也就是母羊,水羊是皖北的说法。皖北人很有意思,家里养的牲畜,除了鸡和狗按公母来区分之外,其他的动物就各有说法了,比如牛,公的叫老犍或者牤牛,母的叫舐牛,公驴是叫驴,母驴是草驴,公猫不叫公猫,叫做郎猫,母猫则叫做咪猫,羊也是,公的叫骚货头,母的叫做水羊。当然,骡子是要和这些动物区别开的,骡子是个杂种,它干的活最累,出的力最多,皖北人也没有给它另起个名字,不管公的还是母的,它不能生,也不能养,二韩人说一个人没有本事,常常用一个歇后语来形容,说他是骡子的家伙——就是一个摆设。
  • 龙套演员莫德

    龙套演员莫德

    龙套演员莫德的家,在上海南市区,距离著名的小刀会起义的地点很近,离家不到半里地,便是小刀会首领刘丽川的半身塑像,拿着剑,披着袍。紧挨刘丽川,是一家个体户开办的卡拉OK,整天放小刀会会歌,同时兼售一种像小刀的锐利武器。派出所平时很注意这一带的治安。莫德的居所,属上海最次等级,上海人呼之为石库门房子。煤气公用,没有厕所,一幢房子,挤进十多户人家,每家一般十多平方米,且墙与墙之间隔音极差,说起私房话,很容易泄密,让邻居听了去。莫德一家住底层。底层除了阴暗潮湿之外,也有好处,就是有一个天井(北方人叫院子)。天井不怎么大,六七个平方米。
热门推荐
  • 温故(之十)

    温故(之十)

    《温故》是一种陆续出版的历史文化读物。《温故》以今天的视角来追忆与审视过去,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所谓“温故而知新”。《温故》的内容大体包括以下三方面:1.对人类以往生存状态的追怀;2.以历史的审视与反思;3.对历史文化遗迹与遗留文本的重温。
  • 大学英语写作理论与实务

    大学英语写作理论与实务

    本书在介绍理论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大学英语写作的技巧和实际应用。
  • 格萨尔王传:藏族英雄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格萨尔王传:藏族英雄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格萨尔王传》是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历史悠久,气势磅礴,流传广泛,包含了藏民族文化的全部原始内核,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欣赏价值,是研究古代藏族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被誉为“东方的荷马史诗”。本译本以华甲同志的青海贵德分章本为底本,分为在天国里、投生下界、纳妃称王、降伏妖魔和征服霍尔五章,语言简练优美,富有生命力。
  • 类边长安志

    类边长安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极品无能太子妃

    极品无能太子妃

    谁说嫁给太子不愁吃喝的?她穿越来第三天就嫁了一个爱钱的太子,耍她就算了,偏偏耍了还要钱,连太子妃的月银也要扣,这日子没法过了?还是逃吧,逃了几次偏偏被抓个正着,算了还是乖乖当个太子妃吧。“我以前并不相信一见钟情,可如今我信了。”-风辰逸“天下苍生,无辜百姓的生死与我何干?我君承翰从前为仙儿而活,如今为洛书琴而活,终不过一个你而已”君承翰“这一世你生我便生,你死我亦死。若你我只能活一个,我希望那个人是你。”柯汐夜“人生在这乱世中,想要运筹帷幄将天下这局棋握在手中,需心静如水,无心无情。可如今我的心乱了,放不下,碰不得。”-玉凌绝“玉凌绝,我不逃了。我们就在这儿执手以终老好不好?”-洛书琴
  • The Fizzy Whiz Kid
  • 秘传眼科龙木论

    秘传眼科龙木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你与星光同曜

    你与星光同曜

    【极致宠文·我对你,永远怀着炙热的心和热烈的情。】☆初见,落堇棉看着远处的权景琛,终于知道什么叫一见钟情。再见,她一口吃了个硬豆腐,惹得琛爷对这海绵宝宝上了心。后来,落堇棉只要笑一笑,权景琛连命都想给她。最后,权景琛当着很多人的面,将一枚戒指套上了堇棉的手指。“新婚快乐,权太太!”☆我对你,无非一腔热忱和潜藏于心底的欢喜,你若爱我,我保证我们携手共进,白头到老。记者:“琛爷,云城那么多美人,你怎么就偏偏看上落小姐这朵嚣张跋扈的富贵儿花了呢?”琛爷:“谁叫我偏偏只喜欢她。”我的喜欢不仅是藏在眼里心里,所以我只想放肆地拥抱你,死也要在一起。
  • 卡斯特桥市长:硬汉生死录

    卡斯特桥市长:硬汉生死录

    《卡斯特桥市长》是哈代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他唯一不以农村为背景的小说,写失业的打草工亨查德酒醉后卖掉了妻女,醒后悔恨,从此发愤,成了粮商,当了市长,妻子携女归来,但不久与合伙人吵翻,妻子去世,卖妻丑史被揭发,事业失败,女儿被生父领走,他孑然死于荒原草棚。作者借故事的各种阴差阳错和戏剧性冲突,抒发了“性格即命运”和“幸福不过是一段偶然的插曲”的感叹。在哈代的十四部长篇小说中,《卡斯特桥市长》既体现了哈代创作一贯的风格,又独创了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由此也显现了一位大艺术家与平庸的多产作家本质的不同。至于这部小说的内容,不论是在历史的和现实的社会认知方面,它至今都有鲜活的意义。
  • 醉枕江山:弃女风华

    醉枕江山:弃女风华

    前世,本就身心俱疲的她,因为爱人的死万念俱灰,彻底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没想到却意外重生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还遇到了一个铁血霸道却对她温柔至极的男人。还有一个名满天下的天才少年,他穿越千年而来,只为寻找历史长河中那最悲情的女子。他们都好,都很优秀,可他们都不是他,不是那个她用命来爱的人。意外得知自己爱的人也来了这个世界,她舍弃一切,远赴中州,只为与他相遇。再次相遇,他却将一封大红色熨金的请帖亲手递到她手里……—————————————————这是一个混乱的时代,穿越者横行,朝代动荡,江湖纷乱。初遇云楚,他浑身是伤倒在她院中,她一时恻隐救他性命,从此结下解不开的缘。边境战乱,跟着他一起去了边境,居然遇到了传说中的成昌国师,他手持利剑,鲜血滴淌,却神色悲悯,一语:外来者必须驱除。她亦冷了脸:何为外来者?不属于这个世界的人。何为驱逐?杀之。这是一个残酷的世界,即使你什么也没做,即使你根本不是自愿来的这里,却终究敌不过一柄封喉利剑,了却残生。